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风-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七愕然看了辛琴儿,辛琴儿柔和笑了,道:“很意外吧,江阴军之强,其实就是强在了海上,江阴军能够拥有那么强大的陆军武备,就是靠了海商支撑的,否则只凭了江阴县所出,能够自足了粮食就不错了。”

陆七明白的点头,不过他对海上买卖的认识几乎空白,却是非常的好奇,只是现在也无心去多知。

“我会去信问张洪波的。”陆七说道。

辛琴儿点头,陆七又道:“明日我就开始收粮,你做好了亏银子的准备。”

“老爷不是有了粮源吗?”辛琴儿道。

陆七笑了,轻声道:“我是在做一件取信之事,我借一石,还了一石半,看着是亏了银子,可是我的守信名声也会在常州传开,那有利于常州各个势力对我们的拥护,最低,能够大幅提升了官押银契的信誉度,如今,应该很多人对官押银契存在疑虑的。”

辛琴儿明白点头,陆七又道:“另外就是为了打击常州萧氏主支,扶植了与我们有亲的萧氏。”

辛琴儿浅笑点头,陆七又问道:“琴儿,还有多少田契,能够支撑了善后吗?”

“还有一半呢,无锡县买了八成,宜兴的七成,武功县五成,晋陵县很少,应该能够支撑了善后,主要是宁国军的那边的善后,估计也会是让我们出赏功,皇帝应该是什么也不会给的。”辛琴儿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让我们善后也好,能够很快迁来大量的人口,我们必须在一年内,能够让常州变成鱼米之乡。”

“一年应该可以,只要人力够,立刻就可以发展农业,而且妾身使人巡查过了,在宜兴和无锡县的田地,多数是种着稻米的,再有一月多就能够收获了,所以无锡县的田契,妾身只用了很少,两月后,我们就能够获得很大的回报了,第一批米,我们必须收了八成,两成留给地主。”辛琴儿含笑愉悦的说道。

陆七听了眼睛一亮,他也愁思过常州的先期银耗,要知道先期要投入的除了粮食,还有支农的银耗,他在宜兴是见过成片的稻田,以及在稻田打理的佃农,也知道那些稻田都是属于越国官僚,只是现在属于了唐国,而那些佃农却是不敢,也不愿破坏了稻田,他们只能等着新主子来临后,得到该得的劳工稻米,其实,只有武进县的农事,破坏的厉害。

“好,琴儿,一切就辛苦你了。”陆七诚挚道。

他可是知道,理顺常州的公主府所属诸事,那是非常繁琐的事务,他治军可以,让他去做常州安治之事,他得烦恼疯了。

辛琴儿一笑,正容道:“老爷,妾身有个想法,想暗杀了常州刺史。”

陆七一怔看了辛琴儿,辛琴儿正容道:“常州刺史会是我们的阻碍,武进县令上请募军和荐任护军县尉,结果常州刺史不肯批复,妾身在武进县,需要地方武力配合行事,如果常州刺史死了,那长史就有权代常州刺史行事,常州长史愿意为我们所用。”

陆七一怔,忽的想起了白铃儿,他记得白铃儿的兄长是去了常州做官,好像是司马,或是推官。

“常州长史是什么名字?”陆七问道。

“名白松,原本是石埭县人氏,与老爷应该是认识的。”辛琴儿浅笑回答。

陆七脸皮一热,他明白辛琴儿可能知道了他与白玲儿的事情,他默然中,辛琴儿柔声道:“老爷,白松升任常州长史才一年,他在常州一直是萧氏主支的傀儡,就是个摆设,他知道老爷后,很激动,但也有些愧疚。”

“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陆七不自然道。

“老爷,白松说,他之所以能够来常州做官,是靠了萧氏,也是借了妹妹的荣光,白铃儿,如今是萧妃的宫人。”辛琴儿柔声道。

第351章 言出必行

啊!陆七愕视了辛琴儿失声,又道:“她是萧妃的宫人,她不是被赵县丞,哦,她是去了萧府。”

辛琴儿点头,道:“白铃儿是被赵县丞强行纳定了,不过也是巧了,皇帝聘选了萧府三小姐为皇妃,那时萧府就相中白铃儿为陪嫁,硬是直接买白铃儿去了萧府,赵县丞根本不敢与萧府做对。”

陆七点头,道:“这么说,白铃儿在皇宫呢。”

辛琴儿点头,道:“是的,听白松说,老爷的妹妹小妍,是白铃儿求萧府四小姐买入萧府的,那是为了保护小妍,也是为陆家解一时之困,只是白铃儿终究是奴婢,去了京城就只能帮了自家亲兄。”

陆七怔怔点头,脑海里白铃儿的身影若风儿,一股难言的苦楚在陆七的心里涌生,苦的他几乎要流了眼泪。

“老爷,妾身知道老爷喜欢白铃儿,但妾身求老爷,为了陆家的生存,请不要失了理智的去寻见白铃儿。”辛琴儿柔声劝告。

陆七心一惊,点点头,抬头轻声道:“我不会去惹祸的。”

辛琴儿点头,道:“老爷,其实妾身最担心的,就是常州一旦稳定了,唐皇会出手夺了果实,那时我们很难应对的。”

陆七冷笑了,道:“有什么难应付的,圣旨来了,置之不理就可以了。”

“那么做,陆家和老爷会被问罪的。”辛琴儿惊道。

“你错了,走了常州一步,我就没有了退路,只有如同了江阴军,才会得了生机。”陆七淡然道。

“只怕不成,唐皇必定会留老爷在京城的,甚至会接了娘亲也去了京城,还有天华兄长。”辛琴儿忧虑道。

陆七神情平静,道:“你说的我知道,所以你记住了,日后对唐皇的圣旨只能置之不理,只要常州存在了兵变的可能,唐皇就不敢轻易杀我,你和朱大哥要做的,就是掌控了吴城军,中府军,甚至是地方军。”

辛琴儿忧容不语,陆七伸手捉握了她玉手,轻声道:“琴儿,以后唐皇不会让我在了常州,正因为不在了常州,所以,朱大哥的拥兵自重就是理所当然,而你要做的,就是牵制朱大哥,我之所以会留了那个鱼华轩,就是为了影响战俘军的军心向背。”

辛琴儿点点头,陆七怅惘道:“我与朱大哥是好兄弟,可是涉及了日后可能的帝业,我们就有可能反目成仇,不是我不愿让,而是不敢去让,朱大哥那个人心思深沉,我怕日后他不能容我。”

“妾身明白的。”辛琴儿细声道。

陆七收敛了一下心神,正视了如今,道:“常州刺史,什么时候死了好?”

“四天后,妾身去解决了他,死因会像是无病而亡,就说是被气死的。”辛琴儿轻声回答。

陆七点头,道:“琴儿,我该回去了。”

辛琴儿点头,忽倾身扶了陆七,主动仰靥亲了陆七脸颊一下,之后略羞的推送陆七离开了。

陆七在门外,被贵五叔和姚松抬了回去,途中,他的心时而浮现白铃儿的身影,都被他强行的驱散,他的境况,容不得出现了失神状态。

在了大街的军帐,陆七嘱咐贵五叔明日去秘见张洪波,问张洪波可有能力动用江阴水军,也嘱咐贵五叔去江阴地界,不可大意了,因为江阴军内部不和,有时提了张洪波反而坏事。

第二天,陆七实施了借粮计划,他调了百名将士,到了萧氏主支的四家米铺外的街中坐候,摆出一副要拿萧氏主支开刀的架势。

上午,有两家小米铺看在书香大族李氏的面子,主动的借出军粮,陆七使人看过了米铺存米,定下了七成的借米,正式的立了借契,米还在米铺,但没有了军队的许可,不能卖出已借的部分,属军粮备用,而且不管军队是否拉走,日后都会依契归还了利米。

借米计划的第二天,城中十几家米铺抗不住了,他们是惧怕萧氏主支的威慑,可是眼前的陆天风更让他们害怕,陆天风的霸悍名声,已然为晋陵县官民所知,最主要的,萧氏最有威慑力的三千团练军,轻易就让陆天风给算计去了前线,使得萧氏的威慑力大减。

第三天,就剩下了萧氏主支的四家米铺没有借出米粮,第四天一早,陆七坐在牛车上,在三百将士的跟随下,到达了东街的萧氏米铺。

陆七在车上冷视米铺一眼,喝令道:“收米,有阻拦者,杀!”

将士们轰应,在鲁海和姚松的带领下冲入了米铺,很快米铺里传出了惨叫声,打斗声,片刻后,身有血迹的鲁海出来了。

“大人,宰了四个,其余的都跪下了。”鲁海回报。

“留四十人收米,装车,准备送去吴城军,走,去下一家。”陆七淡然吩咐。

一个上午,陆七用血的事实,告知了晋陵县上下,他会言出必行,四家萧氏米铺,被杀了十一人,米粮全部被收缴运离了县城,一众米铺之商家,个个捂了心口的,后怕。

※※※

砰!一只茶碗摔在地上粉碎,一个锦袍中年人,声色俱厉的大吼:“陆小儿,欺人太甚,吾会让你不得好死。”

厅堂内,则立着十多位袍衣男人,一个个的默然肃穆,似乎很怕惹了祸事上身。

“知良,你速去京城,让知礼弹劾陆小儿杀人劫财。”锦袍中年人扭头冷声道。

“三兄,知礼只怕不会弹劾的,陆天风事实上是池州萧府的背景,不如我们先忍一下,日后再讨了回来。”一个中年人恭敬回答。

“池州萧府?难道陆小儿的狠毒,会是池州萧府指使的?”锦袍中年人厉声反问。

“三兄,是不是池州指使的,目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根本斗不过陆天风,不如忍一下,先息事宁人,如果我们再去惹他,只会被动的吃亏,陆天风的狠绝,会让我们常州萧府,真的能够走向了灭亡,我们如今已然非常弱势了,如果再惹陆天风,那三千团练军,就真的不会归回来了。”萧知良苦口劝说道。

“我们息事宁人,三千团练就能够回来?你这个蠢蛋。”锦袍中年人破口大骂。

“当然能够回来,三兄只要给池州写信求肯,池州自会出面找了吴城公主,吴城公主说了话,陆天风只能想办法调了三千团练归还我们。”中年人辨说道。

“你个蠢蛋,去了前线的团练,他陆天风有什么办法弄回来。”锦袍中年人大骂。

“三兄,不要再惹陆天风了,陆天风是宁国军的都虞侯,是吴城军的事实拥有者,这样的人物,你惹他做什么,如今的我们斗不过他,在朝廷那里就是请了人弹劾,也只会为我们惹了祸端,三兄,不要意气用事了,是我们先挑起的内讧,其他的主支亲族是不会帮我们的。”萧知良激动的反驳。

“滚,滚出萧府,去自立你的门户,滚。”锦袍中年人厉声说出了开除的话来。

萧知良竟然一拱礼,悲苦道:“谢三兄放我生机,三兄,想办法补救吧,断粮之祸,已然在了眼前,朝廷八成是会借机究罪的。”

萧知良说完转身走了,锦袍中年人一怔,看着萧知良的背影若有所思,他的脸色忽的阴狠了,道:“取笔来。”

第352章 抉择

血腥收粮的第二天,一个意外的消息震动了晋陵县上下,常州刺史大人竟然一睡不醒的死了,陆七闻讯赶去州衙,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白松。

白松今年有三十了,是一位文质彬彬的人物,五官端正,皮肤白净,给人一种软弱的感觉,也确实是软弱,做了这么多年的州官,一直是个傀儡,一点自己的势力也没有建立起来。

主要是萧氏对他看管的太严,他的长史下属,全是萧府安置的,就是奴婢,也是常州萧府的,也多亏了他软弱,所以常州萧府对他一直满意,还主动为他谋升了官,平时的生活,也算富裕,就是个常州萧府养着的牌位官。

两人见面,双方的神情是陌生而又亲切,白松甚至还有一分的羞怯,弄的陆七很不自在,好在他只是喜欢白松的妹妹。

两人当然装成不认识,不过白松可不知道常州刺史是被杀的,他知道了陆七在常州,还是辛琴儿主动拜访的结果,白松一听了陆七如今的成就,非常的感慨和高兴,他当年与陆天华是很谈得来的,也希望与陆家成为亲戚。

只是白父不喜欢陆七是武夫,也是有着攀贵的心思,不过陆七走后,白父后悔了,原因就是女儿被赵县丞盯上了,他是想攀贵,可也不想女儿给了赵县丞,后来萧府相中了白玲儿,白父立刻愿意的卖了女儿。

州衙如今只剩了百十人,四个仵作已然验过了尸体,押司也问过了家人和奴婢,最后的结果,就是刺史大人昨日生了大气,致使怨结于心的猝死。

陆七和白松根本没看尸体,听了结果后,白松问刺史夫人该怎么办?若有异议那就停棺待京城刑司,若是无异议,那就签字认可,之后家事自理,刺史夫人悲戚的择了后者,陆七应景后拍屁股走人了。

晋陵县没人怀疑刺史是被谋杀,辛琴儿的杀人手法是得自翊卫的教导,用细针刺入了死穴,造成了猝死的假象,常州刺史五十多岁了,赶上晋陵县的调军变故,米铺杀人事件,憋屈的不能管,生气也是合乎常理。

※※※

常州刺史死的第二天,京城来了让很多人意外的圣旨,陆七被拔升为千牛将军,卫尉寺羽林郎将,统领一千吴城公主府羽林右卫,归属南都军系,受南都留守节制。

吴城中府使官职成为朝廷正官,从五品上阶,职权同团练使,统辖吴城中府勇,附属吴城军节制。另统领一千吴城公主府羽林中卫,不辅属吴城军节制,可驻于常州便宜出离,受卫尉寺节制。

英王府军调离常州,继续行剿匪之责,原英王府军左都尉程焱,调任江阴军都虞侯,兼任江阴牙军右营都尉,掌江阴军需。另任职卫尉寺羽林郎将,统领一千吴城公主府羽林左卫,可驻于常州便宜出离,受卫尉寺节制。

宁国军节度副使顾炎武夺土大功,迁任江阴军节度使,其在常州所属变为江阴军,另接收驻于晋陵县之江阴牙军,允编制重置,继续行守土之责,便宜节制常州军力。

陆天风去职宁国军都虞侯,去职英王府军营将,加恩太常丞之职。因其为国而重伤,允其领军所属去茅山休养,加恩封茅山真人,伤愈归京述职,赴任。

英王府军之官缺,依功劳补任。公主府三千羽林卫,由中府勇拔选,每一卫设羽林郎将统军,其下鹰扬郎将辅领,再下置五旅帅,队正,队副,每队兵制五十。

陆七听了圣旨的内容,却是好气又好笑,唐皇竟然会封了他为茅山真人,还给了个太常丞的官职,他却是知道太常丞应该是管皇族祭祀的官,应该是一种闲职,而让他去茅山养伤,实则就是让他离开了常州,而且还一竿子将他归属了南都军系,距离常州好远。

但是对于赋予了吴城中府使正官,以及统辖了中府勇和公主府羽林卫,却是让了人非常意外,陆七却也明白,那应该是唐皇温和分解了战俘军的开始,在谨慎的徐徐图之。

接到了圣旨,在太湖畔阻击越军登陆的英王府军,当日就离开了太湖畔,陆七自然是暗骂唐皇愚蠢,好端端的调离了英王府军做什么,英王府军对战事的支持不占主要,可是撤离却是会影响了常州军心的斗志。

好在新任江阴军节度使顾将军老道,英王府军才撤离,立刻就调了两个团军,六千人赶去执行太湖畔的阻击,多了一倍的军力巡击太湖畔,却是免去了军心动摇的后果。

陆七明白,圣旨一到,自己应该知趣的离开常州,而且是越快越好,贵五叔也带回了张洪波的信息,张洪波只有能力让几个人,混入出行的江阴水军,到了海上可以送人去越国救人,然后到日子去接应,江阴水军的船离开出海,都是成队走的,单船在江途一段,也容易出事。

陆七又面临了抉择,唐皇的圣旨到来,使得鱼华轩的利用价值大减,因为是辛琴儿直接掌管了中府勇,万斌和朱武只有了节制之权。

所谓节制之权,就是能够命令了中府勇做事,却是不能干涉了中府勇的内务,就是万斌和朱武的军令只能对中府使下达,无权越过中府使管理和命令中府勇,从唐皇的圣旨可以看出,唐皇已经警觉了吴城军主将的权柄过重,所以赋予了吴城中府使统军之权,也就是倾向信任了公主府的中府使。

陆七可以不用了鱼华轩,但鱼华轩却是开出条件的表示了归降,而且未来多变,辛琴儿毕竟是女人,天然缺少军心的敬服,而中府勇的将官毕竟是朱武拔任的,就是统军的翊卫营将,也是朱武的老部下。

陆七最终决定了去救鱼华轩的亲人,而且他会亲自去一趟,去的原因一半是救人,一半是好奇了大海,好奇了江阴军的海商,他想去长长见识。

江阴军出海是有定期的,张洪波说二十天后会有一次出海,陆七也就有了时间安排,他得去茅山好好的休养,但去茅山之前,得定下了他的千名羽林卫,他去了武进县的大牢。

武进县的大牢关押着一千多的战俘将官,由二百吴城军镇守,没办法,武进县的官军还没有建立,常州刺史又不肯批复了护军县尉的任用,武进县令周云奇就四十多人可以信用,每天忙碌的脚不沾地,主要是配合办理赏功的官押银契,他得记录入户籍,还得籍查现有人口。

陆七在接到圣旨的当日,就离任了晋陵县城的接管,交给了辛琴儿,因为辛琴儿已经是朝廷认可的同团练使,她接管了晋陵县防务,比陆七要名正言顺的多,陆七是借着顾将军的军令和耍手段,才得以接管了晋陵县城的防务。

陆七被抬入了武进县大牢,大牢里已经人满为患,不过战俘将官们没有受到歧视,尽量的善待了他们,陆七的到来,引起了大牢里的骚动。

陆七一身伤缠的起身站在了牢房外,他扫看了一眼不能看见全部的牢房,然后大声道:“我名陆天风,与各位一样,都是拿了军饷和好处,而为东主效命的军将,如果我战败,也会象各位一样,等候着命运的另一个走向。”

“我来了这里,很简单,就是要出了军饷和好处,招募你们为我这个东主效命,大家都是军将,没那么多的啰嗦,愿意拿军饷的,就跟了我,不愿再成为军人的,就在这里等候下一个命运降临。”

“不用置疑我的言语,我陆天风言出必行,你们也不用怨愤不甘,越军的战败不是你们应该承担的后果,如果你们觉得越国的东主给的太多,越国的东主会善待了你们的亲人,让了你们心里非常的愧疚,那可以好好的自愧,不必走出了这座大牢。”

“好,募兵开始。”

第353章 募兵

声一落,陆七又大声自介:“我名陆天风,是吴城公主府之驸马都尉,如今获得了统领千名羽林卫的职事,愿意募为公主府羽林卫的,请走出大牢接受我这个东主的招募,我这个东主给出的基本条件,是常州三十亩良田,基本军饷每月七两银子,不愿受募的,请在牢中安坐,日后的待遇不变,直至朝廷之人来接管为止,开牢。”

陆七自顾自的说了一大通,事前已有人将中府勇的事情,告诉了这里的将官们。

有士兵打开了一个牢门,那里关的都是火长,有四十三人,门一开,里面的战俘互相看看,忽有人迈步外走,这些低官职战俘的心理,与普通士兵差不多,片刻后牢中一空,四十三人向外走去。

接着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一开,走出的人中,突然有一个魁梧大汉猛的扑向了陆七,两人距离了十几米,中间还没有阻隔,在士兵的惊呼声中,大汉三个箭步就扑到了陆七近前,一拳凶猛的捣向了陆七。

陆七伫立不动,面对扑来的大汉毫无惊惶躲闪之意,见的拳来才左手一伸成爪,一爪电抓住了捣来的拳头,继而竟然使得大汉的击拳停止了不前,两人瞬间僵在那里。

大汉脸色由凶悍转了惊变,但很快的右脚一抬踢出,不想陆七的右脚也同时抬起,而且快的难以看清的,一脚迎踏在了大汉踢来之足,砰的一声,大汉的腿立刻被踏击了回去。

“回去。”陆七一声冷言,砰的一声大汉倒飞而去,却是被陆七踏击之足抬踹的飞去。

砰!大汉落地,那魁梧的身体弯挣了几下,忽的口一张溢出了鲜血,眼看竟然是内腑受了重伤。

“抬他回去。”陆七冷言,士兵恭应,过去了三个抬大汉回了牢房。

鸦雀无声,数不清的眼睛盯着陆七,陆七扫了一眼,冷道:“我再给你们一个机会,你们若是愿意做了我的募兵,一年后,若是愿意退役,我可以送你们回去越国,而且会说成是逃离回去的。”

陆七说完一摆手,士兵开始继续开牢放人,最后还是有近百人没有走出牢房,陆七也不再多言,走了出去整军。

整军在县衙后面的花园,花园外数百弓箭将士守着,地方不大,无法用金字塔式的分组武拔,陆七干脆用争夺法拔官,将羽林卫的官职摆出,愿意争的暗下签纸报名,然后抽签纸出来比划,胜的就得官,结果半日就完成了羽林卫的任官。

整军之后,陆七开始了宣布规矩,大声喊道:“作为我的属下,除了军规之外,还有一个绝不能犯的规矩,就是军中不许互相赠送财物,不许互相请客,在外吃饭,找女人,只许自费各自银子,若是让我知道有违此规者,少则断手,多则斩首。”

千兵愕然看了陆七,但很快明白了陆七的用意,那就是今后上官不许压榨下官银子,下官也不许向上官讨好行贿,这种规矩明显对中下将官有利。

陆七简短说了后,开始了发官押银契和军饷,并且许诺会使人去越国,了解将士们的亲人状况,若是有可能,会尽力的接到常州来扎根,又说为了避免越国报复将官的投降,他会带所属将士去茅山隐居一段时日。

让陆七意外的是,这些战俘将官,有一半就是常州本地人,而且是无锡县的居多,小半是苏州人氏,只有高级将官的家眷,在苏州府治,也就是吴县,极少数的是在越国京城杭州。

这一来就出现了一个严重问题,将士们在无锡县的田地,该不该了承认,陆七慎重的了解一番,才松了口气,将士们在无锡县的田地占比很小,最大的地主是信王,他们最多的也就百亩田地,越国官僚贵族占地的现状,一点也不比了唐国逊色,越军打下的土地,只有很少一部分赏给了将官,底层士兵根本得不到。

陆七了解后予以了承认,而且三十亩官押银契照给,将士们听了,很多人流露了欢喜,毕竟大官是少数,就是军中的队正,家境也多数普通,官押银契的诱惑对于他们而言,一点也不比了底层士兵为低。

经过了深入了解。陆七才知道开始想的严重了,这一千多将官,一旦他给与的诱惑足够,那就很难抱成团的反水,甚至会为了既得利益,而与反水者翻脸仇杀,人为财死,是自古真理。

摆平收编了战俘将官,陆七却是没有去为辛琴儿拔选羽林卫,只是交待了战俘将官在无锡县的家眷,予以保护和承认财产,但是财产过五百亩的,要传报给他,他查问后,若是那个将官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就予以清除抄灭,那种将官在越军肯定是大官,陆七没有必要留了不能利用的隐患。

陆七不想参与另两千的羽林卫拔选,正要启程时,程焱竟然出现了,程焱自然是从溧阳县赶来的,两人见面笑语相对,程焱遗憾没有能够参与了常州大战,实是此生之憾。

陆七自然为程焱与辛琴儿做了介绍,请两人能够互相的帮助,程焱没有拒绝,但也没有保证什么,他就是个谨慎的人,唐皇调程焱来了常州,一是掌军需的牵制江阴军节度使,二是分去了一千中府勇,三是有监军常州的意思,程焱肯定能够直接的上书唐皇。

陆七带了一千出头的羽林右卫离开了常州,可以说对圣旨的遵从,显得非常的快速,老老实实的听话去了茅山做了真人。

而在陆七刚抵达金坛县城时,京城的刑部侍郎和兵部侍郎,拿着常州萧氏主支家主的上告信,匆匆进宫面君,看了上告信,唐皇的脸立时阴沉了。

上告的竟然是陆天风的胆大妄为,意图谋反,言陆天风借朝廷的常州之战,故意利用了圣旨赋予的军权,歪曲的调走了晋陵县的所有军力。

而陆天风带大军接管了晋陵县之后,萧氏主支的家主不服,陆天风竟然以军粮不足为名,劫掠了晋陵县所有粮食,凡不服者,皆血腥相对,杀死了二十多抗议的平民,使得晋陵县彻底沦入了陆天风之手。

看了上告信?唐皇第一个念头竟然是,难道陆天风的重伤是假的,否则怎么能够去了晋陵县胆大妄为,不过唐皇是起了猜疑,却不是个过于糊涂的人,立刻召了右相进宫。

右相进宫,看了上告信之后,直接就道:“陛下,这应该是恶人先告状。”

“怎么说?”唐皇问道。

“据臣所闻,常州萧氏的现任家主,为人刚愎跋扈,心胸狭隘,陆天风若是真的去进兵了晋陵县,那肯定是被萧氏家主逼迫的不得不去,可能是萧氏家主断了常州战事的军粮,军粮一旦断了,那前方防御必然守不住,战俘军也会敏感的发生哗变,而且能够调动晋陵县地方军的只有顾将军,顾将军能够下了调军令,那应该是恐惧了军粮被断。”右相直接就点出了因由。

唐皇默然,兵部侍郎却出言道:“右相大人说法偏于武断了,而且据说陆天风身受重伤,怎么能够去了晋陵县妄为。”

右相冷道:“别说是重伤,就是只剩了一口气,一旦知道常州战事有危的后果,也会拼了命的去做了什么,常州若败,他陆天风付出的,绝不会只是自己的一条命,而是举族都要承担战败的责任。”

“陛下,此事只需使亲信之人,加急赶去问了顾将军,即可知真相。”右相拱礼建言。

第354章 暗归

唐皇点头,之后使了六名千牛近卫,赶去了常州查问,三日后千牛卫返回,带回了顾将军的陈情书和陆七的那封请令书。

“臣禀陛下,得陆大人断粮告急书,臣惊恐,亦有疑虑,故使亲信直去晋陵县买粮,结果在晋陵县城,化为平民的将士只能买到很少的粮,而军甲在身的去买,竟然真的买不到粮,臣惶恐忿怒,更恐将士们知道了晋陵县之事,而军心生怨的引发溃败,故动用陛下赋予之权,调令晋陵县官兵和三千团练兵至无锡县参战。

臣的调军,一是恐断粮之祸,二是振奋军心和增加军力,如今无锡县战事非常惨烈,中吴军数万疯狂反扑,敌军损兵过万,我军也有了六千伤亡,不过臣有信心守御下去,必不负陛下天恩。”

看了顾将军的陈情,又看了陆七的请令书,以及千牛卫回报了陆七是卧于牛车,带了一千能够走动的伤兵去接管了晋陵县城,而且陆七的告示也被抄录呈回,也查实陆天风是杀了人,但杀的都是萧氏主支米铺的抗拒者,并且收缴了米铺之粮,不过据说常州刺史因为陆天风的所为,在州衙生了大气,夜里突然怒结于心的猝死了。

而且陆天风在接到圣旨任官的当日,就离开了晋陵县,第二天就带了一千中府勇离开常州,去了茅山休养,如今在茅山已有两日多了。

“这个陆天风,妄为的杀了句容县尉,这次又妄为的气死了常州刺史,脾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