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枭风-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贵五叔哦了一声,道:“宋老青如今是周正风军中的右营都尉,日后也会成为兴化军的牙军都尉,确实有可能获得了很强的军权势力。”
“五叔,如果我现在放下一切的,去求做个富家翁,日后会怎样?”陆七问道。
贵五叔默然,过了一会儿,回答道:“属下认为,公子的现状,就像是在与敌人交锋,退却会被追杀,投降也有可能会被枭首,只有打败了敌人,才能主宰了自己的生死。”
陆七淡淡笑了,道:“五叔说的对,我没有退路了,听说公主府军已然是三千大军,句容县剿匪一战,不说我的妄为策划,就是几十骑翊卫的强大表现,就足以让了唐皇吃惊,我就算主动的安生求闲,日后也免不了被牵连获罪,我就是朱武和王平的人质,有一日唐皇想要对付他们时,也是我的死期了。”
贵五叔一怔,道:“唐皇会对付了他们?”
“眼前不会,可是时日久了,朱武和王平的军中威望会越来越高,因为这是乱世,边患能够让了真正的将才迅猛崛起,长胜将军的名气一出现,唐皇就会坐立不安了,就会猜忌的认为,我会不会了拥王造反。”陆七淡然解释。
贵五叔明白的点点头,陆七的背景是容易引起了皇帝的猜忌,就算与雍王没有任何的往来,可是事实上的雍王女婿身份,就会让唐皇在不安之后,幻想了拥王篡位的可能,而且陆七还是太子的势力,那能够拥王造反的可能就更多了。
“其实,我最担忧的,是张氏会造反。”陆七又轻声道。
“张氏会造反?”贵五叔讶道。
陆七点头,道:“如果我是张氏,应该会先发制人,在吴城军还没有立稳脚跟的情形下,悍然反击。”
“反击?”贵五叔愕然,他不知道骁骑卫劫杀张洪波的事情。
陆七告诉了一下,贵五叔听了,说道:“依属下看,就算唐皇劫杀过张洪波,张氏也不敢明着造反的。”
“若是不造反,那就只有三个原因,一是江阴侯愚蠢,二是张氏内部不和,三是越国接受投降的条件太苛刻。”陆七淡然回应。
贵五叔愕然,道:“张氏会叛投了越国。”
“我说了,如果是我,会悍然反击,唐皇既然调了吴城军抵达了常州,那对张氏而言已是祸在眼前,一等吴城军在常州立足,唐皇会再次增军常州,这支英王府军,以及扩编的宁国团军,康化团军,会陆续开赴了常州,那时张氏想造反也晚了。”陆七言说。
贵五叔想了一下,道:“张氏现在造反,只怕也是胜算不多。”
陆七摇头,道:“五叔,兵锋在一个锐字,如今的吴城军,是一个内部非常不稳的组合,统军的万斌是个没有军旅经验的主帅,他与朱武只能是明和暗不和,朱武能够直接影响的营军,只有一个,而其它营军的将官,几乎全是没有军战经验的人物,而士兵们也多数是不稳定的来历,所以吴城军,就是一个乌合之军。”
第329章 猜想
贵五叔听了点点头,陆七又道:“这样一个乌合之军去了常州,是非常需要了内部的磨合,也就是需要了所谓的立足时间,而江阴军若是悍然反击,只需同样的三千军,就能够打的吴城军溃败,甚至是围歼了吴城军。”
“唐皇如今给了江阴军反击的口实,一是劫杀张洪波,证据就是张洪波带回的骁骑卫军用,二是调驻了吴城军,那是非常明显的不利于张氏的现象,有这两大口实,江阴侯应该借机的煽动了江阴军上下,出兵灭了吴城军,若是轻易胜了吴城军,就会使得江阴军心昂扬,而吴城军的覆灭,不只会让江阴军获得了更多的军力,还会吓的唐皇不敢再兴兵常州。”陆七继续说道。
“江阴军若是灭了吴城军,会吓的唐皇不敢了兴兵讨伐?”贵五叔置疑道。
陆七讥讽的笑了笑,道:“江阴军为什么能够存在,那就是上代唐皇迫不得已造成的,如今的唐皇,更是只愿意一味怀柔,非常的忌讳妄兴兵事,你看看京城的驻军,什么时候出征过,那就是虚有其强的弱军,京军的将官,几乎都是只知道享受的官老爷,唐皇的京军,只有吓唬的作用,一旦江阴军凶悍发了威,之后再上书请求严惩劫杀张洪波的京军凶手,唐皇必然会妥协,之后找个替罪羊的顶罪息争。”
贵五叔犹豫一下,道:“那么说,去常州的吴城军,可能会危机了。”
“是有了危机,这是我得到吴城军扩编后,猜想的可能,如果只是千兵吴城军,那能够由朱武主导的进退自如,可如今是三千吴城军,大半还是万斌的亲信统领,那就造成朱武很难影响了万斌的决策,而且三千人的吴城军,一旦面对了进袭,不战而退是大罪。”陆七回应道。
“公子可有了对策?”贵五叔问道。
“没有很好的对策,而且猜想毕竟不是事实,我只能知会了公主,命令朱武和王平所属,归京护取军用,用抽身事外的办法,避过可能存在的危机。对于如今的万斌而言,应该希望朱武和王平离开了吴城军。”陆七回答道。
贵五叔点头,道:“置身事外,那却是没有办法的下策,一旦万斌真的被灭,他们也是会受牵连的。”
“是下策,所以只能是明离暗不离,朱武和王平离开本军,可以在后方几十里外驻扎,离开万斌之后,使斥候灵活的监视江阴军。”陆七回应道。
贵五叔恍然,道:“独立成军的摆脱了万斌的掣肘。”
陆七点头,道:“当然还有另一个可能,江阴军没有那个魄力悍然发兵,但却不想让吴城军在常州落足,所以可能会冒充匪人,或者勾结越国军队袭灭吴城军。”
“是有那种可能,若是我,会择了暗袭之法解决来犯危机,毕竟造反的后患太大。”贵五叔回应的说了自己见解。
陆七一笑点头,道:“明早,我就让姚松带信离开,先去公主府得到手谕,然后赶去常州见两位哥哥,我只能去信提醒,具体的,还得由哥哥们自己灵活应对。”
贵五叔望向了东方,道:“公子,这里距离常州不远,不如属下跑一趟去尽早提醒,金坛县不会有什么战事的。”
陆七想了一下,点头道:“也好,不过你与鲁海一起去。”
同一天的夜晚,华灯初上,金坛县城的一座府宅内,荣昌阴沉着脸坐在椅上,他的眼睛流露着怨毒,荣辉神情谨慎的立在两米外。
荣昌的怨恨之深,可以说是有生以来最重的,他被老爹的来信,骂的狗血喷头,一向自傲自大的他,从小就被奉承为荣氏一代中的杰出人物,但这一次,他的失误,使得他成了一个傻瓜般的笑话。
“下令,命令隐兵灭杀了陆天风。”荣昌在静坐了一时后,突然暴走的嘶声狂叫。
荣辉一惊,迟疑一下,回应道:“大人,隐兵若无家主的允许,是不许随意启动的。”
“放屁,我父亲在京城,有权节制所有荣氏的势力,陆天风已是荣氏头号敌人,必须灭了他,你去密令召引,我知道陆天风营中有隐兵。”荣昌勃然怒斥的命令道。
“诺,属下这就去。”荣辉无奈的应了,他惹不起荣昌,不敢了拒绝劝告,也知道劝告无用。
英王剿匪军在金坛县一驻就是五天,荣昌一直躲在县城里偷闲,陆七也不知道都虞侯是否去请示过开拔,不走也好,每日与营军操练习武,下湖寻吃食,却是有如了度假。
贵五叔去见朱武和王平,一天就来回了,带回了不好的消息,果然如陆七所料,万斌和朱武在军中,已然出现了裂痕。
据朱武所言,开始剿匪时,万斌很愿意听取朱武的建议,可是即将抵达常州时,京城的一个信使到来之后,万斌的行事就变了,对于朱武的各种军事建议,多数有了拒纳,甚至朱武建议在什么地方适合扎营,万斌偏就择另一个地方驻扎,如今朱武已经不说话了,朱武怀疑,万斌的变化,可能是唐皇的来信说了什么。
陆七当然能够猜出唐皇大略说了什么,必然是斥责万斌不能没有了主帅的主见,要树立主帅的威严,要行使主帅的权柄,要牢牢掌控了吴城军,不能纵容朱武和王平把持了吴城军。
贵五叔带回的信息,让陆七明白了,唐皇已然开始猜忌了公主府的势力,主因应该还是源于句容县的一战,陆七的胜利,公主府将士的善战,触动了唐皇的敏感神经。
唐皇立公主府的本意就是利用,可是公主府一旦有了失控的迹象时,唐皇就会生出了不安,甚至是后悔扶植了公主府,但初立就削夺权力,却是好做不好听,所以唐皇知会了万斌要有夺权的觉悟,而对这里的陆七,则压制的只能拥有营将之权。
贵五叔说,朱武已然进入了低调行事,不再参与任何的军事决策,如今就与王平在一起,操练左营将士,而万斌也给面子,对左营之事不予干涉,两个主将很快的,默契的达成了事实上的大小分军。
对于陆七的提醒,朱武只想到了匪袭和越军,却是没有认识到江阴军的威胁,而对于陆七的置身事外的策略,朱武回答说那很难做的到,原因一是他为掌刑的都虞侯,二是万斌那个人其实非常精明,不是一个只知道争权的利欲熏心之辈。
万斌非常清楚左营的存在,才是目前吴城军的核心力量,其它新组的四个营军士兵,那就是左营在震慑,右营的牛山奇也颇有将才本事,只是所属少有悍将,都是没有经历过战事的将官,事实上就是工部侍郎的势力使任的,牛山奇与大多数所属将官的关系,与陆七之营军倒是类同。
朱武言说,就是有公主的手谕,万斌也只能让牛山奇军离开取军需,而且万斌也一样警惕着有可能的袭战,总而言之,万斌的军武经验是不如朱武,但其思维并不古板,对于利害权衡,能够不拘一格的行事和用人,可以说,是位合格的主帅。
说及军需,朱武却是不客气的言说缺少弓箭,一路剿了几次匪,都没有获得军用弓箭,弓箭是最好的攻防武器,能够减少了伤亡,而就是左营,也只有二十三张品质一般的弓,而且还没有重弓。
第330章 斩了尾巴
贵五叔自己承认,是在叙说句容县战事时,透露出私藏了弓箭,陆七一笑而过,他没有必要怪了贵五叔多嘴,句容县战事是他的一次荣耀,让朱武知道了,那吴城军自然也会传开了,如果再能够送去一些战利品,那就能够让吴城军将士完全的相信。
问题是,他送私藏的弓箭给吴城军,会不会惹了祸端,唐皇既然有了猜忌之心,那送弓箭就成了一个问罪的由头,明送不宜,暗送又没有获得军心崇敬的回报。
“公子,属下是这么想的,吴城军的抚恤会由公主府善后,那样一来,伤亡越多,公主府的损失也越大,而减少损失的办法,就是提高吴城军的战力。”贵五叔说道。
“五叔说的我明白,不过送私藏的军需,可能会被唐皇问罪的。”陆七回应道。
“公子,私藏是可以变成合法的,唐皇下令了公主府翊卫出战,战后不但没有论功行赏,还收回了借用的军需,实在是让人齿冷,既然唐皇不肯赏功公主府翊卫,那公主府翊卫的剿匪所获,自然就应该算是公主府所有。”贵五叔说了自己的见解。
陆七一怔,继而恍然,说的对呀,公主府的翊卫是奉唐皇之令出战的,既然是合法出战,那自然能够获得了战利品,而战后唐皇却是没有为公主府翊卫论功,既然没有论功,那自然是默许公主府给予论功,公主府怎么论功,自然要以上交的战利品论功,公主府为战利品付出了赏功代价,那将战利品做主的送去吴城军,事后兵部就无法究罪,因为公主府在公事公办,在大义的为国付出。
陆七让贵五叔私藏了很多军需,原本是为以后备用的,但私藏军需是存在很大风险的,也难免被有心人置疑密告,毕竟起获的军需,和缴获的军需,有很多人过了眼。
“五叔,你建议送出私藏,是不是有些担心后患?”陆七平和问道。
贵五叔一怔,点头道:“属下是有那个担心,毕竟过眼的人很多,而且公子扣藏的军需,多了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少了一大块。”
陆七点头,道:“事不宜迟,你立刻去句容县,将所有的军需全部运去京城外,我让姚松去告诉小馥使人点收入帐,成为参战翊卫的赏功依据,之后让徐明带人护送去常州。”
“全部送去?那是三百六十三套兵甲,有一半是明光甲,三百五十柄上好军刀,四百七十四张普弓,五十四张重弓,我们应该少留些吧。”贵五叔说道。
陆七一怔,讶道:“你藏了那么多?”
贵五叔苦笑点头,陆七说让他择好的军需藏起来一些,他就藏了那么多,事后却是觉得有些不妥,在去见过朱武时,见到了吴城军的武备缺的厉害,就动了心思的想给出一半。
陆七凝重点头,心里却是为之后怕,他让贵五叔挑好的藏一些,本意是藏了几十套兵甲,他当时的心思全在应付善后,事后也忘问了贵五叔,贵五叔也是厉害,竟然将那么多的军需藏匿了。
“五叔,你带姚松和鲁海快去吧,直接让姚松赶去京城送信,你在句容县等候,等着徐明的到来,然后直接押送去吴城军,要尽快的让私藏送到了吴城军。”陆七吩咐道。
贵五叔听出了紧张味道,忙应命去了,看着贵五叔的离开,陆七暗中自责大意了,他太相信了贵五叔的办事能力,所以依赖性的没有警问,如今他在句容县有过了锋芒毕露,必然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私藏那么多的军需,简直是会成了齐氏第二了。
黄昏时分,姚松赶了回来送信,告诉公主殿下让中府使处置私藏,正在清点中,而且中府使大人竟然让句容县令也到场了,依时间算,军需应该已经装车离开了句容县城。
陆七松了口气,事情摆到了官面上,那就脱了私藏军需的大罪了,如果以后有人究罪指责,他陆七完全可以说,公主府翊卫的战利品,当然要与英王府剿匪军的分开,凭什么白送给了英王府,总之,他陆七没有长久私藏了军需是事实,只是私心的为了公主府。
第二天上午,贵五叔和鲁海也回来了,告诉陆七,中府使亲自率了二十一名翊卫军,不但押了私藏的军需,还买了五百上品大枪,就是以前强买的那家,这回又是强行买得的,不过中府使将上次的缺银也给付了,还带了一千军衣,三千将士军饷,一起送去了吴城军。
陆七真的放了心,贵五叔在鲁海离开后,又密告了中府使已然劫杀了荣昌属下,三十人全部灭杀,劫得财货价值十六万银子,中府使言说,日后需要用商业一点点变为合法财力,也会用于补充了冷戎的供银不足。
又是平静的两天过去了,终于,金坛县城里的荣昌似乎躲闲够了,离开了县城,下令开拔,三千大军开始向溧阳县进发,在黄昏时,抵达了溧阳县城。
皇宫内,一身锦黄的唐皇坐在锦榻上,神情似笑非笑的,看着前面的四位大臣,又是一次群起弹劾陆天风的事情,兵部,刑部,户部,又多了个大理寺,只不过此次的弹劾,都是侍郎以下的官员了。
“陛下,陆天风私藏大量军需,证据确凿,其心不轨,请陛下明鉴。”兵部的韩员外郎恭敬禀说。
“陆天风所藏军需,如今已送去吴城军,你是说,让朕认为那些是罪证,予以追回吗?”唐皇淡然回问。
“陛下,军需只有兵部才有权力收缴发放,陆天风所为,实已触犯了国法。”韩员外郎恭敬回应。
“此事不必再议了,朕不能寒了公主府将士的军心,陆天风所为是有不妥,但公主府所获军需,已然皆属公主府的赏功,公主府内部转去吴城军,也只需报给了兵部即可,你等回司吧。”唐皇淡然做了决断,四部大臣恭礼退去。
大臣们一走,唐皇摇摇头,伸手取过折子观看,夏大人在旁细声道:“陛下,这次,侍郎们却是没来。”
“他们明知道弹劾的罪名不足,就只能使了些下属来应景。”唐皇轻声回应。
夏大人默然,过了一会儿,唐皇问道:“大班,你说陆天风藏了那么多的兵甲,是私心,还是雄心?”
“奴婢觉得是私心,若是雄心,只能私藏少量的,藏了那么多,很难瞒外,明显就是给吴城军准备的,吴城军与剿匪军之间,陆天风自然是愿意了吴城军的武备强大。”夏大人回答道。
唐皇点头,道:“这是朱武让吴城送来的呈文,朱武说的是吴城军现状,言吴城军所扩之军,因多降匪,故而军心不稳,再加上武备缺乏和劣质,使得战力不强,一旦遇强军难以战胜时,就容易发生大溃败的恶果,吴城军若是惨败,就会猖狂了敌之声势,造成唐军不堪一击的长远名声,他请求朕赋予万斌临机退守之权,一旦遇强军,能够保留有生之力的与敌周旋,或战略后退的与援军合兵击敌。”
夏大人点头,细声道:“吴城军新立,确实会存在了军心不稳。”
唐皇点头,道:“所以朕,放过了陆天风私藏军需的罪过,朕是不喜欢他那么的妄为。”
夏大人点点头,细声道:“陛下,不如调了陆天风回京,闲置了他。”
“陆天风现在希望朕能够调他回来,他是不想太子误会了他,朕却是不想他回来,让他在英王府军中,长久做个营将更好。”唐皇摇头轻语。
第331章 权监
夏大人一怔,细声道:“陛下是不想,陆天风与太子殿下走的太近。”
唐皇点头,道:“太子以前很依赖孟石,孟石走了,陆天风又成了太子的依赖,陆天风若是与太子接触的久了,很容易成了太子的死士,朕扶植了公主府,可容不得了任何反噬。”
夏大人点头,听唐皇又轻语:“如今陆天风与荣氏成了死敌,日后陆天风所在的英王府军,会去了南都,归于南都留守节制,南都那里,不只会有了英王府军,公主府军也该存在。”
夏大人默然,唐皇继续道:“传谕给万斌,朕让他牢握吴城军权,不是让他事事与朱武相左,要酌情而为。”
“传旨至宁国军,新扩三团军调防金坛县长荡湖南,若有万斌的军令至,新三团军应令驰援,战时归于万斌节制,原驻于金坛县的宁国两个团军,不得归于万斌调令。”
“传旨吴城军,万斌和朱武剿匪建功,统军有方,万斌拔升为宣威将军,朱武拔升为明威将军,其余将士赏功,由公主府赐予。”
夏大人一一恭应,唐皇默然一会儿,问道:“大班,你说调马卿去镇南军,适合吗?”
夏大人一怔,道:“奴婢觉得,马大人的年龄大了,在池州守成尚可,若是去了镇南军,只怕力不从心。”
唐皇默然,过了一会儿道:“朱卿是大才,在南都统军多年,一直能够拒了世家的侵蚀,朕想让他来京城统帅了京军,朕觉得京军过于的安逸,应该加强操练了。”
夏大人迟疑一下,欲言又止,唐皇淡笑道:“你觉得什么人适合统训了京军?”
“奴婢觉得于华将军可以,只是于将军对太子殿下,好像有些亲近。”夏大人细声回答。
“于华,朕不会用他在京的,朕已决定让他去鄂州任刺史,兼任武昌军节度使,原武昌军节度使林仁肇,调任抚州刺史,兼任昭武节度使。”唐皇说道。
“陛下想调了那个林虎子去抚州?”夏大人讶道。
“林卿屡屡上书,建议乘着周国与燕国争战,能够出军入川,朕是怕了他妄为,只能调他去抚州,他愿战,就与越国去战吧。”唐皇无奈说道,语气也含了厌烦。
夏大人也皱了眉,林仁肇,是声望极高的元老武臣,出身闽地,在先帝时期屡立战功,官至润州刺史兼镇海节度使,当今唐皇刚登基不久,林仁肇就上书请求强军,以求能够收复江北故土。
而当今唐皇本就不喜战事,在内心更是惧怕与周国起战,但也不能驳了元老武臣的为国斗志,于是以鄂州防御不力为由,将林仁肇调任的距离京城远远的。
夏大人是很不喜欢林仁肇的,却是对陆七很有好感,所以有意无意的影响唐皇对陆七的不罪,原因很简单,陆七一直对太监很尊重和恭敬,太监也是人,权监在为主子服务之外,普通的太监最想得的是银子,最高的权监最想得的却是尊敬。
夏大人与林仁肇见过,当时他恭敬的拜见林仁肇,结果林仁肇只是皱眉的看了他一眼,那神情给夏大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厌恶,轻视,不屑一顾的反应,所以夏大人非常的不喜欢了,太监的记恨,比女人的小心眼是可怕很多的。
“陛下,林大人出身闽将,在闽地拥有极高的威望,先帝在时,也是忌讳的放在了京城不远,实不宜调任抚州的。”夏大人说了话,理由还很充分。
唐皇一怔若有所思,道:“京城这里,也不宜放他的。”
“奴婢觉得,可以为南都留守,朱大人可以不兼任了南都留守。”夏大人细声进言,却是有意的剥夺了林仁肇的节度使军权,南都留守主要是刺史的权责。
唐皇点头,又想了片刻,才道:“调任林仁肇为南都留守,封其为豫国公,赐郡王开府仪,加恩卫尉寺三千勋卫,食邑信州三千户。”
夏大人一怔,继而恭应了,他明白这位皇帝主子并不昏庸,只是本心厌战和容易猜忌,他的本意是要报复林仁肇失去军权,可是皇帝却明白林仁肇是大功名臣,只能升,不能贬,既然放去了南都,那干脆封了国公的加恩,即显了皇恩浩荡,又能够有那个地位去牵制了荣氏,林仁肇是不会与荣氏勾结的,因为与第二代荣国公,在军中有过嫌恶之事。
陆七安心的在军营里,吃过了饭后,与狄平等人在一起聊说军事,狄平却是知道很多唐国与越国的军力对峙形式。
唐国与越国的边境线是很长的,除了太湖是水域边境,其它的几乎都是陆地边境,而越国最喜欢在常州和信州一带侵袭唐国,中间的越国湖州与宣州边境,极少会出现战事,越国那边是衣锦节度使军,唐国这边是宁国节度使军,宁国军的防御触角东至金坛县,南至歙州的歙县,兵力跨度是非常大的。
陆七又问及了常州的形式,狄平言,常州的敌我形式很乱,常州有五县,晋陵县是州治,江阴县在晋陵县东南,江阴县与晋陵县的南方的无锡县,如今无锡县在先帝时就被越国攻占了。
而晋陵县的西南依次是武进县和宜兴县,就是与金坛县相邻的两个县域,不过这么多年来,宜兴县早就成了两国的战场,武进县也是常常争夺之地,事实上,完全属于唐国的就是晋陵县和江阴县,而江阴县就是张氏地盘,据说有一万五千大军镇守,还有五千节度使牙军,在晋陵县驻扎,那却是归属朝廷直辖的。
“这么说,常州的兵力,就是江阴军。”陆七问道。
“不是的,应该还有三四千的团练军,据说是萧氏给养的地方兵勇军,另外州衙还有千名官兵,再加上新去的吴城军,常州的唐国兵力也是不弱的。”狄平回答道。
“越国有多少兵力?”陆七问道。
“在常州投入的兵力具体不知,只知道进袭常州的越国兵力出自中吴节度使军,中吴节度使军的公开编制是七万。”狄平回答道。
陆七听了若有所思,又听狄平道:“另外太湖之中还有两三千的湖匪,据说那些湖匪已然倾向越国,常常配合越军进袭劫掠。”
陆七听的皱了眉,他的心敏感的触思了一个可能,那就是借刀杀人之策,张洪波的被劫杀,吴城军的开驻常州,如果他是江阴军的主脑之一,肯定会愤恨和感到了危机。
但是正如贵五叔所言,直接的悍然袭灭吴城军,不确定的后患太大,可是江阴军还可以利用了越军打击了吴城军,那就是出使了越军,秘密订立观战的约定。
而越军也不会希望唐国在常州的军力增多,在得到江阴军的秘密观战约定后,在渴望建功的心理下,八成会愿意出军袭灭了吴城军,陆七的心又担忧了,关键是吴城军不堪强军一击,而且还被唐皇的干涉,使得将领的行事畏首畏尾了。
“只能是让姚松再跑一趟,提个醒。”陆七无奈暗思。
他信得过朱武的将才,问题是朱武不是主帅,而且朱武没有他知道的多,不能在错综复杂的敌我心态上,触思了危机的可能。
第332章 惊心的拜见
一晃三天过去了,英王府军竟然又在了溧阳县驻扎不动,姚松送口信两天就回来了,带回了陆七想知道的信息,常州的形势确如狄平所言,吴城军驻扎在了晋陵县城的西十五里,与东方的江阴节度使牙军大营隔了县城,成了犄角之一。
朱武得了陆七的猜想提醒后,表示会使了斥候深入越国地域监察,以防越国调了大军突袭吴城军,也感谢陆七送来了急需的军用。
军用一到,吴城军的军心大振,而朱武也很公平的,一半给了左右卫营平分,一半给了四个上营平分,不过他要求了各营只能演武争得军用,却是得到了万斌的支持,并且亲自监督演武,亲自为胜利者发了军用。
陆七倒是相信了万斌是个帅才,竟然能够抛开亲疏的公平笼络军心,军中的事情,不公太多,往往是官官勾结,上官笼络下官的常见方法,就是赋予军需分配权,万斌的做法,是会引起营将的不满,但却提高了吴城军的整体凝聚力。
姚松说完了常州之事,又说朱武让他去城里拜见了中府使,见了后,中府使与他说了很久的话,尤其对陆七说过的可能感兴趣,如今中府使在晋陵县城里买了十二家商铺,中府使说常州的商铺很廉价,一共才用了一万两银子,中府使还说要买田地,尤其武进县和宜兴县的地契和铺契,甚至无锡县的,给些银子就能够拿到手。
陆七听的直发愣,常州是乱战之地,商铺和田地当然廉价,在晋陵县城买商铺还有情可原,买武进县和宜兴县的不动产,那不是白扔银子吗。
不过姚松的后续之言,让他理解了,王琴儿说,常州之地,本是鱼米富庶之乡,值得以小搏大,既然吴城军增驻了常州,那日后就有可能唐军南进,夺回了宜兴县,一旦唐军在宜兴县站住了脚,那就博得了几十万银子的价值,反之,损失也不算大。
姚松还说云娥和萧香兰的事情,中府使已然彻底解决了,与她们的前夫家在官证下,完全的脱离了关系,之后又与云娥和萧香兰的家族,立了婚书,如今两女已是合法的陆家妾室,只是萧家要求为正妾,中府使代应了,并许诺会是公主府一等宫人的地位。
陆七听了心里欣悦,他知道王琴儿去常州是送军需,另一重要目的却是谋求了在常州的发展,所以萧香兰和云娥的联姻,就成了借力融入常州的踏足石,大族地头蛇的影响力,能够减少了很多的阻力和麻烦。
地域观念,是非常顽固的阻力,例如王琴儿买了那么多商铺,若是没有当地人的认可,那根本无法正常的经营,就像他在青阳县买了商铺,愣是没有买卖上门,那还做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