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风-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有刺客。”陆七看了一眼地上的人,忽抬头大声喊道。

不用喊也会来人了,将官们闻声奔来,冲进了房中惊愕的看着,陆七立刻肃容道:“去,立刻封锁了客店,查找藏有兵器的人,有兵器的一律拿下。”

立刻有将官应命去了,几乎都是陆七的府军将官,陆七扫了一眼,见只有了七个宁国军的将官到场,他见过的武校尉就没来。

“怎么缺了两位?你们立刻去看看。”陆七变颜的质问和命令。

他一说完,七个将官互相惊愕的看看,忽的几乎一齐向外奔去,陆七一回头看了孟石,见孟石的脸色很是难看,眼睛有惊的看着地上的尸体,这时留屋未去的孟石随从们走过来,向了孟石问安。

孟石摆摆手让随从退开,他站了起来看着陆七,温言道:“这次,多亏你了。”

“大人能够平安就好。”陆七淡然回应,平静的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但他心里,却是有些怀疑刺杀之事,似乎只针对了他,不过也可能他成了主攻对象,毕竟孟石是个文官。

孟石点点头,看了死尸一眼,道:“想不到,这么快就遇上了刺客。”

陆七默然,忽听到有脚步声急来,很快一个宁国军将官冲入了房中,盯了陆七惊声道:“大人,他们死了,他们被杀了。”

“什么?”孟石失声而出,陆七也是一呆,死了,那个武校尉怎么会死了?

随后陆七伴了孟石急去了被杀之人那里,到了那里一看,屋内曲躺了两个明光甲的将官,两个头盔滚在很远的所在,将官的死因一样,都是头顶被弩箭射入而亡。

陆七抬头看了一眼头顶,他知道必是这两个将官入房摘了头盔,结果被刺客居高临下的暗杀了,两个将官是武人,又穿了盔甲,很难被了弩箭射中弱点,刺客非常懂得人的心理,知道走了远途的人,会在能够休息时放松了警惕。

“陆虞侯,你怎么知道房顶藏有刺客的?”孟石突然扭头问道,他的眼睛含了恐慌和愤怒。

陆七一怔,回道:“大人,我是军中的探马,在军中血战了五年,为什么能够活下来,就是两个字,警惕,我入屋就看见了房顶有人,只不过大人已经踏入了伏击地域,我只好装作了不知的寻机杀了刺客。”

孟石哦了一声点点头,眼睛却是又看了武校尉的尸体,陆七看了心一动,忽的萌生了一种古怪念头,但很快又觉得不可能。

而屋内还站了很多将官,他们多数人神情是惊怒,在听了陆七的回话,他们有的人眼神,流露了讶异,甚至是隐隐有了些许敬意。

“大人,我们换家客店吧。”陆七主导的说道。

孟石点点头,发生了凶案,必须由地方官过问了才合法度,大队离开客店去了另一家客店入居,只留了一个孟石随从处理后事。

入夜,孟石坐在床上神情沉重,陆七却是盘坐在床前神情平静,静默了有半时,孟石才道:“以前的那个事情,不用做了。”

陆七点点头,心知就算死的将官不是孟石要杀的,孟石也不能实施杀人计划了,若再死了两个将官,那根本就不能去宁国军了,只能返回京城去辩解,否则就算去宁国军提任了将官,也会成了图谋不轨的罪证。

“吾说的姻亲,你真的不想应吗?”孟石又问道。

陆七默然,过了一会儿才道:“大人,就算我应了姻亲,大人就能够认为我,一定会忠于了太子殿下吗?”

“你应了姻亲,在别人眼中,会认为你是太子殿下的亲臣。”孟石解释回应。

陆七摇头,说道:“大人这么的想,我认为是一种自欺之心,就算我应了姻亲,别人也只会当我是萧氏的背景,甚至也会是周氏的背景,我的嫂嫂是周氏的女儿,我兄长的岳父,是能够参与周氏大祭的嫡亲。”

孟石一怔看了陆七,陆七又道:“大人,太子殿下有可能得到了周氏和萧氏的支持吗?如果不能,我接受了太子洗马的姻亲,只会为太子殿下找了麻烦。”

“这么说,你是不能忠于了太子殿下?”孟石冷道。

第231章 借口传言

“大人,太子殿下对我是有知遇之恩,我也愿意为太子殿下做事,但忠于二字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有陛下的圣旨令谕于我,我只能是遵圣旨而行,所以,请大人不要指望了我能够死忠太子殿下。”陆七语气平静的回答道。

孟石默然,过了一会儿,陆七又道:“大人,我是很敬重你的,但有的事情真的不能够去做,尤其是大逆之事,古往今来,凡是帮助太子大逆之人,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太子是会成为皇帝的,一成为了皇帝,心态就会对拥立者有了不忠的印象,那会是灭族的凄惨后患。”

“太子殿下是仁厚之君。”孟石声音微温道。

“唐皇陛下也是仁君。”陆七毫不迟疑的回了一句。

孟石一怔愕视了陆七,陆七却又转言道:“大人,我们多说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如果大人能够信任我,今后我可以为太子殿下做事情,尽力的帮助太子殿下坐稳了大位,如果大人一定要我死忠太子殿下,那我是做不到的。”

孟石眼神疑惑的看着陆七,过了一会儿,才点头道:“你能够尽力也好。”

陆七点点头,内心却是不断惊疑猜度着,他的先天功笼窥异能,早就发觉了外面屋顶有人,但是那个人的存在让了他惊异不已,那个人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影子,匍匐在屋顶恍如了一块死物,也就是说凭了耳力,是无法察觉了那是个活人。

先有刺杀,换了居地又被了这种诡异人物监窥,陆七岂能了不惊惶,他经历过以前的一次死亡之劫,造成了他对诡异的武道高人很是惮忌,以前的那个是周国皇宫的什么将军,那这个八成是唐国皇宫的武道侍卫,所以他与孟石说话,故意的表达了对唐皇的尊崇,他宁可得罪了太子,也不愿引了屋顶的诡异人物下来。

静了一会儿,陆七为了气氛自然一些,又说道:“大人,京城诸军中,有姓杨的中郎将吗?”

“姓杨的中郎将?是有一个,左金吾卫的统领名杨鲲。”孟石一怔后,回答了。

陆七哦了一声点点头,孟石却讶道:“你与杨鲲认识?”

“不认识,但我与青阳县的杨家有怨。”陆七淡然回答。

“青阳县的杨家?那是杨鲲出身的家族,你怎么会与杨家有怨呢?”孟石讶问道。

“青阳县杨家的先翁杨士奇,与我的先父是生死至交,我的姐姐自小与杨将军的二儿子订婚,后来我家败落,十年前,杨将军却是不嫌的接迎我姐姐,去了青阳县成婚。”陆七回答道。

孟石哦了一声点点头,陆七又道:“杨将军在世时,我姐姐在杨家过的很幸福,可是杨将军过世不久,他的二儿子为了官途,竟然放离了我姐姐,我回来后知道了,却是无可奈何,我真的是想不到,杨将军忠义一生,他的儿子却是不忠不孝的势利小人。”

孟石听了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儿才淡然道:“你怨也是无用的,朝中那种人非常之多,事实上,真正死忠唐皇陛下的,只有先帝时的一些老臣,如今朝中握有实权的官吏,多是势利之辈。”

陆七默然,过了一会儿,孟石叹道:“当今陛下最大的失误,就是不该寄望了世家的争斗,世家不是愚者,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都是有底线的,都明白两败俱伤的后果。”

“大人之言说了不该寄望,那又有什么好的办法对付了世家,若是用强霸手段去对付,那后果会好吗?”陆七却是置疑的反问道。

孟石看了陆七一眼,笑了笑,温言道:“我们不要说了,争论下去不会有结果的,我也该休息了。”

陆七点点头,等孟石躺好之后,他手一挥隔远灭了油灯。

唐国皇宫内,一身锦黄的唐皇坐在榻上,他低头在看折子,神情有些阴沉,夏大人身体微弯的恭立在榻前。

“竟然让他们到了宁国军。”唐皇忽的冷说了一句。

“陛下,影卫的飞信言,确实是没有机会下手,那个陆天风与孟石形影不离,而陆天风曾是兴化军护卫主帅的探卫,行事极为警惕,军武也是厉害,又有一干将官的随护,使去的影卫没有把握,在强行出手后安归。”夏大人恭敬回应。

唐皇默然,过了好一会儿,才温和道:“下道旨意给吏部,外放孟石去任饶州刺史,让孟石在宁国军直接带了随从去上任,不得回来京城,原饶州刺史归京,任礼部侍郎。”

夏大人一怔,恭敬道:“陛下,是否杀令延续?”

“让影卫回来吧。”唐皇回应道。

夏大人恭应了,过了一会儿,唐皇又问道:“大班,你说职任陆天风为饶州司马,合适吗?”

“陛下曾说过,担心陆天风与韦浩结成了官党。”夏大人恭敬回答,对于唐皇的大转变,他没有一点愕然反应。

唐皇默然,过了一会儿淡然道:“结成官党,也比成了宇文氏的爪牙要好,朕需要尽快的,彻底的掌控了饶州。”

夏大人恭立默然,过了一会儿,唐皇又道:“饶州司马的事情,朕在看看,你上次给了陆天风什么?”

“回陛下,一柄上品的鱼肠宝匕和一名宫婢。”夏大人恭敬回答。

唐皇点点头若有所思,忽温和道:“其实朕,一直很欣赏孟石的才华,他那么的忠于太子,对朕而言,值得一用。”

“陛下圣明,孟石大人毕竟是文官。”夏大人细声回应。

唐皇点点头,忽又道:“青阳县的杨家二子,是什么背景?”

“奴婢使人急查过了,杨家二子的正妻是荣氏背景,两个平妻一个是周氏背景,一个是青阳县令的女儿,杨家二子现任吉州长史。”夏大人细声回答。

唐皇点点头,夏大人又细声道:“陛下,杨鲲是忠义之人的。”

唐皇笑了,回应道:“杨鲲曾是朕的侍卫,朕了解他的。”

夏大人默然了,唐皇也是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夏大人忽细声道:“陛下,还有一事查清了,陆天风护送的官眷,是雍王府的石婵县主。”

唐皇一怔抬头,不解问道:“石婵县主,她去京城外做什么?”

“是去见了一些在石埭县招揽的平民护卫,石婵县主来了京城后,池州萧氏将一处老宅给了石婵县主,那座老宅有街铺,据说石婵县主得了后,是要经营了药堂。”夏大人细声回答。

唐皇一皱眉,道:“这么说,陆天风与石婵县主是早就相识的。”

“陛下,应该不是的,种种迹象表明,陆天风并不认识石婵县主,若是认识,就不会用了军令去支使陆天风做护卫,因为身为雍王府县主,完全有权直令了雍王府所属,行护卫职责。”夏大人细声解释道。

唐皇哦了一声,夏大人又细声道:“陛下,陆天风有可能是不知道石婵县主,不过石婵县主应该是很了解陆天风,可能是有心招揽了陆天风。”

唐皇点点头,却又皱眉道:“她是县主,招揽军将做什么?”

“奴婢是据查而禀,不敢妄言,不过石婵县主近来已入宫两次进见了萧妃娘娘,听说还替别人送了萧妃娘娘一个善舞奴婢。”夏大人细声回答。

唐皇默然,过了一会儿,夏大人又细声道:“那个善舞奴婢,内府已查验过了,是一个天生柔骨的女人,不过其身有缺,是个闭阴的石女。”

又静默了片刻,唐皇才温言道:“朕有些时日未见了萧妃,摆驾玉华宫吧。”

“奴婢遵旨。”夏大人恭应。

第232章 宁国军

烈日当头,陆七看着宁国军的节度使大营,暗暗松了口气,这一路的走来,让他一直绷紧了警惕性,也因孟石的放弃计划,他的灰鹰暗棋没有使用,他当然不能够亲自的杀人。

宁国军的兵力有六万,节度使大营驻有两万五千兵将,节度副使也在节度使大营,但最高兵权者却是节度使牙军的行军司马,节度副使和节度使的行军司马,两者是互相制约的关系。

计划没有变化快,本来陆七会承当了拔将的考官,现在不用了,途中孟石表了态,直接的点任了周云华为营将,另一录事军曹的人选交给节度使行军司马。

陆七听了当然愿意,使贵五叔和姚松先去寻见了周云华,由周云华带见了行军司马,直接挑明的与行军司马做了沟通,行军司马于将军已然答应了提拔周云华,因为那是顺水人情,毕竟周云华就是他的直属部下。

一行人入了大营辕门,才入内,节度使行军司马和节度副使迎了出来,双方微笑友好的官礼相见,孟石还是特意的介绍了陆七是都虞侯,节度使行军司马不意外,节度副使却是郑重的打量了陆七一下。

陆七也是恭礼拜见,节度副使是一位年有五十的老将,生相颇为威严,而节度使行军司马却是生相儒雅的中年人,白白净净的,明显不是武人。

陆七见了暗自摇头,唐皇是真不会用人呀,用文人掌军,是很难让了军心敬服的,只有主将勇武,才能带出了悍将勇卒,才能适应了乱世的战争。

入了节度使军府,孟石郑重的奉上了节度使军令,军令的内容是命令扩军三营,新营的队正由节度使行军司马拔任,队副由节度副使拔任,营兵由各营抽调归齐,各营的缺口由乡勇募补。

节度副使和节度使行军司马恭接了军令,之后是在军府中摆宴接风,参与的将官很多,各营的主将和录事军曹几乎都到齐了,显示了节度使行军司马的大度。

陆七一看,才知道是轻视了这位文人掌军者,大度的表现,会给人一种坦荡自信的印象,容易让人亲和与生敬。

陆七身为了都虞侯,被行军司马安排在了节度副使的下首,充分表示了对陆七的尊重,孟石却是与节度副使对面坐了,孟石的下首是节度使行军司马,中间的正位是空的,那本应是节度使才能坐的位置。

开宴时,节度使行军司马没有介绍什么,直接的举杯环拱后,回杯一饮而尽,然后说了一句:“随意。”

酒宴也算尽兴,节度使行军司马和节度副使,两位掌军者并不禁止将官与陆七敬酒,节度副使甚至还主动与了陆七说话,使得陆七大为的意外,他原以为会被排外呢。

夜晚,华灯初上的时分,陆七立在营房门外,看着节度使大营的一切,眼前的景观与他在兴化军所见是不同的,他在军中一直是没有去过兴化军的本军地,就是在外的数年征战,他也没有进过节度使的行辕大营。

在军中,他长期是个底层小兵,他也曾羡慕的眺望过一个个军府大营,也期待着自己能够进入军中的权力中心,但在军中太难出头了,与他不相上下的勇士有很多,大家都在努力向上,他只能羡慕而又怨愤不公的隐忍,他没有人脉可了依靠,他的上官王勇,也只是底层的小官。

看着广大的操练校场,广大的一排排营房,来来往往的披甲兵将,陆七的心有些失落,他只是这座大营的过客,一个挂了都虞侯军职的客人。

按正常军制而言,他应该是宁国军的第四号掌军者,他的上面是节度使,节度副使,节度使行军司马,但是唐皇为了掌控外军,却是赋予了节度使行军司马,代行了节度使军权,节度副使只拥有了尊贵的高位。

陆七扭头看向了节度使军府,他在犹豫是不是去见了那位于将军,一路走来,他始终察觉了那个武道刺客的跟随,他明白刺客是在寻机,也明白了刺客的战力,可能不比他强大很多。

如今到了宁国军大营,如果那个刺客真的是唐皇所使,那么唐皇会不会也向那个于将军,下达了秘杀令呢?如果是,那他的性命就没有什么生机了。

陆七思虑后,迈步走向了节度使军府,他要去探探口风,另外他还有一事想要争取一下,就是贵五叔来见周云华时,意外的遇上了故旧,一位当年父亲的战友。

那位父亲的战友名李川,是位四十多岁的老兵了,当年与父亲同为探马营的队正,也是位军武大才,可惜一直的仕途平庸,当年是队正,如今在宁国军十多年了,一直是个牙军队副,比了当年还低了一级。

到了军府门口,守门的甲卫对他军礼相见,在军中等级森严,就算是虚职摆设,也无人敢了不敬上官,军中的实权与虚权,是说变就变的,无怨的前提下,没人自找晦气的开罪上官。

通报后,陆七被请进了军府,文气的于将军,立在军府内的一间阁厅口微笑相迎,两人互礼后,入厅分宾主落了座。

陆七坐下后,看见只有厅门外,守立了四名甲士和一名三十多岁的英挺将官,心知五人必是于将军心腹。

他干脆的,直白道:“属下来见将军大人,是有事情相求的。”

于将军看了陆七,平静的微笑道:“陆虞侯却是坦荡之人,请说吧。”

陆七点头,道:“属下对大人的印象也是非常的好,属下此来,主要是求个人情,上一次属下的探卫前来,意外的见到了一位故旧,那位故旧曾与先父是战友,如今却还是队副,属下想求将军大人,有机会时能够适当的恩典一下。”

于将军微怔,问道:“你说的队副,名什么?”

“名李川,四十多岁了。”陆七语气微叹的回答道。

于将军哦了一声,微笑道:“队副李川之名,本军知道,是他求了你吗?”

“没有,是我自己想要帮他一下,我还没有见过那位叔叔的,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了他,所以不愿去见,若是有了帮助,我却是不敢去见了。”陆七回答道。

于将军一怔,问道:“你,不敢了去见,什么意思?”

“我怕连累了那位叔叔,我如今的地位很尴尬,本来我求入了雍王府,不想唐皇陛下忽的暗见了我,之后不久,我又缘遇上了太子殿下,被太子殿下赐予千牛刀,这次前来又职任我为了都虞侯。”陆七苦笑说道。

于将军的反应平静,却是问道:“你进见过了唐皇陛下?”

陆七点头,道:“是的,原因我本是兴化军的军将,唐皇陛下召见我,是为了解兴化军的情况。”

于将军点点头,陆七的眼光却是捕捉着他的反应,却是没看出于将军有什么愕然异样,如果是接了杀令,听到了唐皇的亲见之言,应该多少会有异样反应的。

他没发现什么,只好又道:“属下所求之事,将军大人不必有了为难的,属下只是在尽一分心意。”

于将军笑了,回应道:“你的所求,我会成全的,不算什么难事。”

陆七一听,忙拱礼诚恳道:“多谢大人,大人的恩典,我会永记的。”

于将军一笑,转言道:“问你个事情,途中死的将官,是你杀的吗?”

陆七一惊,眼睛愕视了于将军,于将军也眼睛平静的看着他,对视了数秒,陆七摇头道:“不是我。”

于将军点点头垂目,不想陆七又道:“也不会是孟石大人。”

于将军又看了陆七,陆七又道:“我在途中反杀的刺客,是真的要杀了孟石大人,用的是大范围杀伤的排弩。”

于将军脸色微变,忽转头外视的默然不语,陆七看了一会儿,又说道:“我奉了太子殿下的亲谕,不能让孟石大人回不了京城。”

于将军转回头笑了,淡然道:“平安到了这里,你可以放心的。”

第233章 李川

陆七心一惊,面上平静的点点头,想了一下又道:“大人,明日我要去池州传送秘旨,孟石大人,就只能求大人保护了。”

“你要去池州传秘旨?”于将军这回有了惊异的反应,讶说的看了陆七。

陆七点头,道:“密旨是夏大人亲交给我的,要我交给了康化军节度使马大人。”

于将军脸色微变,眼睛平静的看着陆七,问道:“是夏大人亲交给你的秘旨?”

陆七点头,顿了一下,说道:“密旨之事,我多少知道一些缘由,大人想听吗?”

于将军看着陆七,数秒后才微点头,陆七道:“据说陛下想在常州立一军,可能会在康化军和宁国军各调了三营,开去常州成军。”

于将军点头,平静的扭了头,默然一会儿,陆七忽又道:“大人,康化军那里,可能是将官自拔。”

于将军扭头看了陆七,忽笑了笑,淡然道:“本军知道了。”

陆七拱礼道:“大人,明日我去池州,会以探亲为由,请大人不要外传了我是去传旨,尤其不能让了孟石大人知道,我如今身为国臣,也是没有办法。”

于将军一怔,继而点点头,陆七起身恭敬道:“属下告退了。”

“陆虞侯顺风。”于将军起身拱礼,之后送了陆七至厅外。

看着陆七的背影直至不见,于将军才抬头看了远方夜空,一立就是半时,忽他扭头吩咐道:“赵林,去九营唤了队副李川过来。”

“是。”那名将官恭应的大步去了。

于将军回了厅中,默然的坐思,直至厅外有人恭敬道:“九营三队副李川,报进。”

“进来。”于将军抬眼回应。

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披甲军汉走了进来,至厅中单膝跪地,恭敬道:“属下李川,拜见将军大人。”

“起来说话。”

“是。”李川恭应起身。

于将军看了他,淡然问道:“李川,你什么时候求过陆虞侯?”

李川抬头愕视了于将军,拱礼道:“将军大人,属下没有求过什么人的,陆虞侯,属下只是听说过的。”

“你没有求过陆虞侯,适才陆虞侯却是亲自来到了本军这里,就是请求了本军能够恩典于你。”于将军淡然说道。

李川愣了,神情隐现了复杂,过了数秒忙拱礼道:“将军大人,属下真的没有求过陆虞侯的,只是与陆虞侯的属官在前日偶遇,那位属官与属下曾在同一军营。”

“是吗,陆虞侯可是尊称你为叔叔的,说他的先父,与你是莫逆交情的战友。”于将军淡然道。

李川听的一呆,继而神情见了愧色,他犹豫一下,道:“大人,属下与陆虞侯的先父,是曾经很好,只是属下做了背信之事,已是愧不敢当了。”

“哦,你做了什么背信之事?”于将军皱眉问道。

“属下当年在寿州时,曾经将一个妾生女儿,订给了如今的陆虞侯做妾,而陆家的一个妾生女儿,订给了属下的嫡子做妾,后来寿州大败,属下迁居了宁国县,陆家迁居了石埭县,属下迁居不久入籍了宁国军,几年后属下稳定时,去了石埭县寻到了陆家,结果陆家已然破败,属下不忍心女儿受苦,就与陆虞侯的先父协商解除了婚约,之后再未往来。”李川愧疚说道。

于将军默然,过了数秒忽吩咐道:“赵林。”

门外将官应声而入,于将军吩咐道:“去问问陆虞侯,知道与李川队副的亲事吗?”

将官应是去了,李川垂首而立,像个等待宣判的罪人,于将军也不言语了,厅内一坐一立的陷入了寂静。

片刻后,将官大步入厅,立定恭敬道:“回大人,陆虞侯说知道,还说当年的退亲,陆家并不亏失,说他的先父在世时,一直当了李叔叔是莫逆至交,从未怨恨过,另外李叔叔当年,还暗中给了陆虞侯的母亲,一百两赔罪银子,陆家只有感激。”

李川听了,魁梧的身体一颤,头却是向下低了些,于将军始终看着李川,他轻声道:“李队副,陆虞侯是真的没有怨恼你,你有福气呀。”

“大人,属下愧不敢当。”李川声音低沉的回应道。

“既是过去的事情,就不要纠结了,你的以前作为,也算不得背信,毕竟你与陆家是互换的儿女亲。”于将军善意开解道。

“谢将军大人。”李川又单膝跪地的恭声回应。

“起来吧,与你说些正事。”于将军吩咐道,李川起了身。

“李川,你也知道了宁国军扩军三营的事情,这是一次让了很多将士期待的机会,本军想,你也是想得了升迁的。”于将军正容说道。

李川抬了头,恭敬道:“将军大人,是想提拔了属下去新营。”

“本军没想过提拔你,你应该知道想要提拔的将士太多,不过陆虞侯亲自前来,求了本军恩典你,顺水人情本军愿意去做,所以你很幸运。”于将军声音微沉的回答道。

“属下谢将军大人恩典。”李川弯腰恭谢。

“回去默默的准备一下,将与你友好的暗报上来,交给赵校尉,今后你要听他的。”于将军吩咐道。

“是,属下今后会听令了中军大人。”李川恭敬回应。

“赵林以后会是团军主帅,你是他的直属右卫营主将。”于将军回应说道。

“什么?”李川吃惊失声,眼睛不敢相信的看了于将军,赵林将官也吃惊意外的看着。

于将军笑了笑,说道:“这一次的扩军,是一个契机,本军会重新调整了军力,会减少一些团军的军力,扩出三个团军去远驻边防,新团军每个六营军力。”

李川怔愣点头,于将军又看着他,吩咐道:“回去后不要泄了任何军秘,你报上友好即可,默默的等着,也不可去见了陆虞侯,回去吧。”

李川一惊,忙恭敬道:“属下谨记,属下告退。”

李川走了,赵林疾步走到于将军近前,惊讶的低声道:“大人,有什么变化吗?”

于将军看着外面,淡然道:“赵林,我来宁国军有七年了。”

赵林一怔,低声道:“大人,那个陆虞侯的话,未必可信的。”

“不可信,他说什么了?”于将军淡笑问道。

赵林一怔,想了一下才道:“大人若是真的擅自调整了军力,只怕会惹了京城猜疑的。”

于将军望着外面默然,过了一会儿才问道:“赵林,你说实话,日后是愿意与我离开宁国军回京,还是愿意成为了一个团军主帅。”

赵林一怔,默然了一会儿,才低声道:“大人对我有恩,我应该跟随了大人。”

“你错了,正因为我对你有恩,所以我愿意你长久留在了宁国军,就算你日后不能留在了宁国军,我也愿意你是手握兵权的主帅。”于将军正容说道。

“属下明白了,愿永远忠于大人的。”赵林诚恳回应。

于将军点点头,说道:“我来七年了,陛下不可能心无猜忌的,今日这些来的将官,就是钳制我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陛下要使人来替我的前兆,所以我只能利用这次机会为你谋得了主帅之位,就算陛下没有换我回京之心,我也要安置你了。”

赵林点点头,于将军又道:“我扩三个团军,一个安置你,一个给了节度副使做主,一个给了关冲,关冲是宁国军第一勇将,提拔了他能够让人心服,京城来的将官,三个升为团军司马,三个为团军中军校尉,一个为营将,另两个营将位一个给李川,一个给周云华,周云华的背景是周氏,孟石又点任了他,算是我讨好了太子一次。”

第234章 归乡

赵林一怔,讶道:“大人看好太子。”

“不是看好,而是做事情不能做绝,太子成为皇帝的机会是很大的,能够不得罪的,尽量不要开罪,另外提拔周云华,让了陛下知道后,会以为是提拔了周氏,陛下倚重周氏已然尽人皆知,我提拔了周云华,暗喻是在顺了陛下之心行事。”于将军回应解释了。

赵林点点头,又听于将军道:“等做完了扩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