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风-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陆七也算了解左云裳,左云裳的性情类同王平,是一员骁勇悍将,但比王平在武略上为强,当得主帅之才。

第716章 灭魏国

左云裳此次统帅了百只战船,一万多的将士,大半都是鄂州军的底子,他的任务就是进袭江夏,后面的船队会继续逆江的去进袭乌程和江陵。

左云裳投降后,立刻使人去劝降后面的战船,九百艘战船,七万多魏军,立时陷入了一片混乱,结果大半响应的愿意归降,七万多魏军的组成,有三万是出身鄂州军,有一万出身兴化军,其他的是宇文氏军力,而操舟水军都是出身宇文氏,但每船的水军占比不大。

一片混乱之后,只有一百多艘战船顺江回逃,近六万魏军归降了陆七,让陆七愉悦的是,王勇竟然也在其中,曾经一起出生入死过的战友相见,却是激动的来了个拥抱。

松开之后,王勇惭愧道:“兄弟,我是没有帮上了你。”

陆七微笑摇头,道“大哥能够了平安,就是最好的帮了我,其实我早就想让大哥去了晋国做官,但因为我没有在晋国,所以才让大哥在洪州困了很久。”

王勇一怔,陆七微笑道:“以后我在与大哥细说,现在大哥和左云裳一起收编了军力,大哥暂时为武昌军节度副使,左云裳为节度使。”

王勇退后一步,恭敬军礼道:“属下领命。”

陆七点头,与王勇去见了归降的将领,说道:“各位,今日晋国发动覆灭魏国的战事,池州二十万军力水陆并进,赣州和衡州五十万军力,潭州三十万军力,现在各位都成为武昌军所属,我任命左云裳为武昌军节度使,王勇为武昌军节度副使,其他的将官依旧原职,听从节度使和节度副使的合议任命。”

“诺!”数百将帅恭敬军礼。

“武昌军编制后,立刻去进取鄂州,进取鄂州的过程中,归属顾太尉节制。”陆七又吩咐道,将帅们领命。

安排好了降军,陆七率领驻扎江夏的两万军力,开拔去了江陵,他没有让江夏的军力也去了鄂州,而是依照原计划行事。

陆七启程的时候,汉水之战已然激烈的交锋,潘美的主攻就在襄城与樊城之间的汉水,周军驾驭四百多的蒙冲船,以及数百扁底船,在汉水上搭建浮桥,时值春天,汉水的流量远少于夏季,襄樊二城之间的汉水也很缓和。

守御的晋军用箭雨和火箭阻击周军,陆七是要放弃荆州,但不能不战而退,所以守御的晋军将士,多数不知道即将放弃了荆州,否则军心必然毫无了斗志。

关冲就是在樊城主持守御,他需要接到陆七的命令才能撤退,但是周军的猛烈进攻却是让他大皱眉头,周军确实是骁勇,个个悍不畏死的渡水争锋,而且多重弓箭手,准确而又极远的利箭,压制的晋军伤亡惨重。

这么激烈的交锋下去,晋军肯定挡不住周军攻势,就在关冲考虑是不是该变通时,陆七的飞使到了,命令关冲撤退,关冲下令分批撤退,同时了解江夏战事,一听陆七竟然只凭立了木字,就使得魏国来袭的大军归降,关冲几疑是听错了,听了解释才明白,原来魏国进袭江夏的军力,竟然曾经是陆天风的部属。

因为撤退了,战前拔选好的五千阻击军力走上了前线,开始了疯狂的射箭阻击,一炷香后,四千多的阻击军力掉头撒丫子奔逃,这些军力都是能跑的人,身上也没有披甲,事实上就是弓箭兵。

周军一看敌人逃了,立刻军心大振的冲到了汉水之南,上了岸立刻结阵采取守御,这是正常的军事行为,不可能一过河就追击,追击就成了孤军深入,但等得渡过汉水的周军有了数万之时,已然是过去了一时。

潘美自浮桥过了汉水,踏足了汉水之南,却是疑惑的望远,他明显察觉了不正常,而赵匡义更感到了不正常,他在汉水多年,发动过数次大规模战事,感觉这一次敌人的阻击,明显的弱势,但他是不会去接近潘美探讨的,潘美与赵氏是彻底了走向了敌视,周皇帝的一个郡王赐封,很容易离间了潘美与赵氏的亲近。

因为感觉了不正常,潘美采取了谨慎的推进,先使出很多小队斥候先行探路,大军在后推进,结果一直到了江陵城,却是顺利的没有遭遇了一个晋军,江陵城更是城门大开,没有任何的防御。

潘美没有先进入江陵城,而是去了大江那里,驻足江畔码头眺望,可见了对面排泊的大量船只,晋国的旗帜亦是迎风飘荡。

“想不到,晋国竟然会放弃了荆州。”潘美身后一个将官,不可思议道。

“简直胡言,若无大军进迫,晋军会逃吗?”潘美微扭头低沉呵斥,身后说话的,是他的一个侄儿。

“是,属下失言。”那个将官惊惶认错,他知道自己是错了,这若说晋国是弃的荆州,那几十万周国将士得骂死了他,占据的是弃地,军功就会了大打折扣。

“传令,前锋四军驻扎江畔,防御晋国反扑。”潘美下了军令,之后转身去了江陵城。

※※※

陆七与两万军力在江陵渡江抵达了澧州,之后浩浩荡荡的奔去了朗州,经朗州入潭州。

陆七行途中,晋国大军也正在覆灭魏国,魏国水军离开九江口之后,次日,魏国皇帝突然宣布御驾亲征,在洪州整军四十万,准备在周国大败荆州晋军之时,适时发动对楚地的进取。

但是池州康化水军已然载兵八万,逆江而上去进袭九江口所在的江州,江州是宇文氏盘踞了许多年的老巢,赣州的张戟,衡州的杜勇,也发兵进攻魏国,大军一到吉州边境,魏国的三万军力望风而逃,张戟率军去取抚州,信州,至饶州与燕魁山的池州陆军会合。

杜勇的三十万巴陵军自吉州进取袁州,下袁州直击魏国京都洪州,顾太尉也出兵进取了岳州,挺进鄂州时,得武昌军归属节制,大军东去奔了江州。

等陆七抵达了潭州的长沙府时,晋国的几路大军已然兵临洪州,洪州四十万魏军不战而崩,宇文氏苦心建立的魏国,完全经不住考验的走向了覆灭,魏国皇帝,在洪州城里的皇宫举火自焚,宇文氏一族投降成为了俘虏。

陆七没有去洪州,而是留在了长沙府等候消息,覆灭魏国在他意料之中,魏国就是一个拼凑而成的势力,根基是以前的唐国官势,大半军力存在着严重不稳。

例如鄂州军,那就是被骗去归属了魏国的,左云裳见了木字而能够倒戈,事实上原因很多,主因之一就是对魏国没有了信心,晋国的强大已然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还很有诚意的招降过魏国,魏国皇帝顽固的不肯放弃皇帝梦,其他人却是为了自身的利害,不愿跟了魏国皇帝一起发疯。

陆七放弃荆州还有一个次要原因,就是想加强了晋国军力的稳定性,让荆州军力参与了覆灭魏国的功勋之战,将兵力收缩的在一起,形成一种浩大的军力演武,让很多怀有野心的将帅,感受一下自身的渺小。

另外的原因,是陆七要亮剑了自身的存在,加深一下军队对自己的崇敬和向心力,周皇帝的境况对他而言就是一面明镜,因为身体的原因,周皇帝不敢了出外,若是在军队面前出现了虚弱不堪,那更会造成了不良后果。

战报送到了陆七手中,陆七看了后,提起御笔书下了一道赦令:“宇文氏一族,均放为信州平民,不得无罪欺凌,至信州依人口授田,可求功名。”

第717章 讨封

信使拿着陆七的赦令,飞骑去了洪州城,陆七的这道赦令大出洪州军民的意外,顾太尉坐镇洪州城,接了赦令后,暗自赞许的点头。

晋王的这道赦令,明面上是赦免了宇文氏,实则是安抚了人心,尤其‘可功名’三字,对很多魏国降臣降将是最重要的,晋王对宇文氏都不纠过往,那降臣日后的前途,就不会有了瑕疵罪过。

顾太尉放了宇文氏的所有亲族,还根据实际情形让宇文氏带走了部分财物,另外根据陆七的口信,以他自己的名义,让人广告与宇文氏有姻亲的降臣,告诉了别乱放妻,晋王陛下不喜为官途而放妻的人,降臣听了后,果然不敢了与宇文氏‘划清界限’,洪州在陆七的赦令到来后,人心迅速由惴惴不安,变向了一片安宁。

赦令抵达洪州的次日一早,荣氏家主和儿子启程去了长沙府,至长沙府求见陆七,陆七会见了荣氏父子。

陆七是居住在楚国的前皇宫,如今是长沙行宫,他在祥云阁会见荣氏父子,一见面,荣氏父子跪地恭敬的叩见了陆七,陆七没有给了冷遇,微笑上前扶起了荣氏家主,然后让人赐座。

落座后,陆七微笑道:“许久不见,老家主健硕依如当年。”

“借陛下吉言,老臣的身体尚可。”荣氏家主恭敬道。

陆七微笑,平和道:“您老是庆儿的祖父,我依礼应该尊重,论亲可以,论君臣,就不必了。”

“陛下这么说,老臣不能苟同,老臣自问还有些功劳。”荣氏家主面不改色道。

“您老的功劳,怎么说?”陆七微笑问道。

“老臣最大的功劳,就是为陛下守秘,陛下去了唐国,去了周国,甚至魏国对陛下的猜疑,老臣也曾经为陛下掩饰。”荣氏家主正容道。

陆七听了微愕,随即扭头看向别处,过了一会儿,又听荣氏家主诚恳道:“请陛下不要怪罪了老臣没有作为,老臣的作为对晋国覆灭魏国,不会有了多大的意义,魏国的存在,事实上就是陛下故意放纵的,老臣心里不想获得了大的功勋,只求能够明哲保身,老臣若是立了大功勋,只会让了陛下为难。”

陆七回了头,微笑道:“老国公的口才,我是见识了。”

“臣谢陛下宽容。”荣氏父子忙起身跪地叩谢。

“您还是荣国公,以后迁去了湖州可好。”陆七温和说道。

“湖州濒临太湖,乃鱼米丝绸之乡,老臣求之不得,谢陛下恩典。”荣国公忙恭敬回应。

“荣国公请起,岳父大人请坐。”陆七温和道。

荣氏父子谢恩起身,尤其荣国公的儿子,神情有着颇为激动的惊喜,父子两人落了座。

“老国公去了湖州,望不要干涉了军政。”陆七提醒了一句。

“陛下放心,老臣会安分的,迁去了湖州,老臣在太湖畔自起一乡堡,与族人安生度日。”荣国公回答道。

陆七微怔,随即点头道:“做了耆老也好,老国公不宜过于闲了。”

“是,老臣会尽力造福一乡的。”荣国公恭敬道。

陆七微笑点头,他也不能将荣氏一棍子打死,荣氏在世家制衡上是很有用处,只能怀柔对待,这位老国公很是狡猾,但他的‘岳父’明显是个可以放心的人物。

“老国公对我的事情,知道多少?”陆七温和问道。

“回陛下,臣知道陛下进取了河西和北庭,做了周国驸马,礼部尚书,大将军。”荣国公回答道。

“那你觉得,周国会知道了我的真身吗?”陆七问道。

“陛下,所谓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以前的魏国距离晋国是最近的,可是也弄不清那个传言会是真的,关键是陛下的行为,完全颠覆了正常的认知观念,任何人若是听说晋国皇帝跑去了周国,第一个念头会觉得是无稽之谈,而且也会认为晋国皇帝若是不在国内,那岂不是会被别人篡夺了权柄。”荣国公回答道。

陆七点头,道:“是那个道理,不过我知道,任何的秘密,都会有了被揭秘之时。”

“陛下说的是事实,不过晋国上下凡是知道陛下身秘的,几乎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守口如瓶,或者误导掩饰,而因为晋国的文官体系,大部分是萧氏举荐形成的,所以萧氏不叛,外来势力很难打入晋国官场刺探机密,陛下之所以能够瞒天过海,事实上就是因为晋国官场很纯粹,周国和以前的魏国探子,都无法在短期内混入晋国的官员体系,只能凭了道听途说去回报。”荣国公说道。

陆七点头,道:“我还需要回去了周国。”

“陛下既然进取了河西北庭,臣也认为应该回去,不过臣建议陛下不要以身犯险,只需经营了河西静候时机,依老臣猜度,陛下的下一步应该是进取了剑阁以西的汉国,进而使得晋国疆域能够与陇右十五州相通。”荣国公说道。

“老国公知道我据有了河湟和陇西?”陆七微讶道。

荣国公微怔,道:“老臣不知的,但陛下据有了河西,而河西是陇右道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进可夺取河湟和陇西,远可逐鹿中原,陛下既然在河西拥兵二十万,其中又有四万西凉铁骑,那只要出兵,拿下河湟与陇西是轻易之事。”

陆七点头,又微笑道:“老国公为何不建议我起兵一统天下?”

“老臣认为,欲速而不达,而只想用刀兵一统天下的雄主,后果九成会败,古时的西楚霸王,今时的周国皇帝,都过于依赖军队解决一切,缺少纵横家的怀柔手段。”荣国公回答道。

“我见过周皇帝,那是一位明君,只是他倚重的军臣多是智慧人物。”陆七评价道。

“老臣认为,周皇帝若是明君,他就不应该犯了以前数朝发生过的恶事,周国本就是武将造反立国,而周皇帝偏偏自大的纵容军臣坐大,老臣认为,并非勤政爱民就是明君,周皇帝进取江淮之后,最应该做的就是休养生息,加强文官的地位,让文官执掌一些军职,可周皇帝却是急切想去覆灭了燕国,燕国兵将骁勇,多骑兵,比当年唐国之军的战力强悍了数倍不止,后果可想而知。”荣国公没有苟同的据理驳说。

陆七听了默然,过了一会儿,荣国公又道:“陛下能够奉天承运,本身的能力是主因,但臣认为,也是得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人和,就说以前的唐国,几大世家占据了很大的权势,但却无一能够动摇了唐国的统治,原因就是世家之间互相制衡,唐国皇帝的眼睛也是时刻盯着世家。”

“老国公的意思,是劝我不要让了萧氏一家独大。”陆七温和道。

荣国公摇头,道:“陛下,世家的制衡是必须的,但若想国家强大而又稳定,最好的方法就是公平取士,广招天子门生,就能够渐渐取代了世家对朝廷的影响。”

“话是那么说,但真正有才能的读书人,多数都会是世家出身,普通人家,想读书的都难。”陆七微笑回应。

“陛下这话偏颇了,不说江南的大户比比皆是,就是陛下多立书院的举措,已然能够让了人才辈出。”荣国公驳说道。

陆七微笑点头,随即温和道:“其实我知道,晋国能够政通人和,是中府使的功劳,我所做的,是取天下,中府使做的,是治天下。”

荣国公神情微僵,迟疑一下,道:“陛下,后宫干政,日后会造成争储纷乱的。”

陆七微笑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等一统天下了,内廷或许会成了内阁,置九卿相主事,不过中府使依旧会是内阁之首。”

“老臣明白了。”荣国公起礼说道。

第718章 战后

荣国公走后,陆七也走出祥云阁,伫立的望着南方,他在犹豫回不回福州去与亲人团聚,思量了良久,才摇头决定了不归,他担心河湟和陇西会生了变数,一旦去与亲人团聚,很可能会拖延了时日。

对于荣国公的讨封,陆七只是做姿态的拿捏一下,事实上他需要荣氏的归属,花花轿子众人抬,多一个支持势力,比多一个敌对势力要好,世家的归附,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但他不能不防荣氏坐大,所以给弄去了湖州。

而洪州这里,陆七打算扶植了王勇坐镇,陆七需要旧贵族的支持,也需要新贵的拥护,达成一种平衡统治,至于荣国公所言的天子门生统治,那根本不是短期能够做到的,最少也得十年才能够形成气候,开科取士的统治,对他的长久统治和后代继任有重大作用。

陆七去御书房,给所有亲问候信,青雯劝他可以快马跑一趟福州,或者让福州亲人启程北来,与陆七在途中会见团聚一下,陆七摇头不允,说动静若是弄的大了,对他在周国不利,青雯一听不敢多言了。

次日,陆七在长沙府会见诸军高级将帅,在一起把酒言欢,由于荆州是陆七主动命令放弃的,所以不存在晋国吃了败仗的说法,因此覆灭了魏国之后,军心稳定愉悦。

会见中,陆七阐述了晋国的军事布局,一要彻底解决了南越,二是对周国采取守御,三是依据战机进取巴蜀,四是大规模剿匪的力求安治。

※※※

就在陆七回去了晋国之后,汉水之北的两万步军也渡过汉水,去了江夏一带‘作战’,而一万骑兵则留在了汉水之北。

占据了荆州之后,潘美使人让陆天风军力去江陵城会合,两万步军接令后,有一个主帅率军去了江陵城报到,另一个主帅却是留在了夏口‘镇守’。

一万军抵达江陵城之后,主帅使人去告诉了潘美,陆大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在汉水之北,没有过来荆州,陆大将军说了,荆州有潘大帅主理即可,他就不添乱了。

潘美听了无可奈何,也不能因此难为和拿下了陆天风的一万步军,一万军主帅的使者,还说荆州战事已了,应该回去了京兆府向纪王殿下复命,请行离开,潘美答应了,于是一万军又开拔慢悠悠的离开了江陵城,而小蝶在得到步军主帅回报后,率领一万骑兵离开汉水,急行军的回去了西部。

※※※

陆七会见了将帅之后,当日夜里就离开长沙府,一身校尉军甲的与小青同骑,他已然任命王勇为南昌府留守,负责江州与鄂州的大江防御,关冲负责岳州以西的大江上游防御,顾太尉坐镇潭州长沙府,总管军事全局,随时发兵支援大江防御,或是支援进取巴蜀。

另外任职宋老青为剿匪镇抚使,官封镇国大将军,统军二十万和节制各州的地方军力,专门负责扫除一切匪患。

次日,陆七渡过大江抵达了江夏,简单易容的藏在军中,开拔渡过汉水,过汉水之后,两万步军正常行军的返回西部,而之前的一万骑兵先行返回西部,事实上就是让人有一种,是陆天风率骑兵‘逃’回了西部的感觉,陆天风为什么要‘逃’回了西部?听说了的人,就会有了种种猜想。

周军攻克汉水,夺取了荆州的战报抵达了开封府,而来自荆州的一封密折,已然在了周皇帝手中,密折里详细记录了荆州发生的事情和状况,自然也说了陆天风顿足汉水之北,荆州之战才见结束,就率领一万骑兵先回去了西部。

“或许是打草惊蛇了。”周皇帝看了密折,只能是无奈的猜度。

“传张永德。”周皇帝吩咐,有班直去了。

片刻后,张永德来到了文德殿,见礼后,周皇帝赐座,将密折给了张永德观看,张永德仔细的看了一下,道:“陛下,晋军竟然能够主动放弃了荆州,主事之人很有魄力。”

周皇帝点头,道:“朕也是意外,晋军应该是有能力守御了汉水的。”

“也许是有能力守御汉水,但也必然会付出了惨重代价,晋军的主动退却,应该是出于人和与地利的考虑,收缩兵力据守大江,能够避免付出了巨大损失,毕竟军力折损的多了,会造成军心恐慌。”张永德见解道。

周皇帝点头,道:“避强而击弱,晋军放弃了荆州,主攻覆灭魏国,说根本上,还是因为了晋国的军心不稳,寻求了只胜不败,才能加强了晋国军心的稳定。”

张永德点头,道:“晋军主动放弃荆州,使得军力没有受到损失,而覆灭魏国,却又能激励了军心昂扬,潘美若想乘胜追击,必然很难见功。”

“想乘胜追击也是不成,根本没有渡江的战船,若是自下游调水军逆江支援,就是池州和九江口的两关,就难以了突破,这晋国,真是成了大周的最大外患。”周皇帝轻语道。

“陛下,臣觉得,自荆州难以突破大江,那可以自巴蜀突破了大江,大江上游的水域,必然易渡的多。”张永德道。

“问题是,潘美大军若是回了巴蜀,晋国却是能够主动反攻荆州,而且还留了赵匡义在荆州,非朕所愿。”周皇帝道。

“若是不想留赵匡义在荆州,那就只能让赵匡义率军去了润州。”张永德道。

周皇帝默然,过了一会儿,轻语道:“朕再想想,你对陆天风的作为有什么看法?”

“臣觉得,可能是有人警示了陆天风,才让陆天风这么的急于脱身。”张永德回答道。

“有人警示?能够是什么人?”周皇帝平静问道。

“臣猜度是赵匡义,可能潘美那里,藏有赵匡义的眼线,对赵匡义而言,不愿坐视了陆天风被制。”张永德猜度道。

周皇帝点头,张永德又道:“陛下,臣还觉得,就算陛下没有那个策略,赵匡义也是有可能想办法行了离间之事。”

周皇帝微怔,若有所思点头,继而温和道:“先这样了,等战报来了,再议。”

张永德辞礼离开了,两日后,纪王的上书和潘美的战报先后脚抵达了开封府,周皇帝看了两份上书后,脸色立马阴沉了,纪王的上书,是禀告陆天风的一万骑兵占据了秦州,理由是加大防御吐蕃的纵深,而潘美的战报里,压根没有提晋军主动退却,完全就是将士用命,浴血奋战的夺得了荆州。

朝廷上,众臣全部是贺词,将潘美的进取荆州,归为开疆拓土的大功,周皇帝微笑点头,谕旨兵部议功。

三日后,依照功劳,潘美加恩太子太傅,赵匡义加恩兵部尚书,陆天风赐封为虞国公,陇右宣抚使,令赵匡义率所属军力开拔,前去润州支援江宁郡王,潘美留镇荆州至巴蜀的大江防御,职责重归曹彬节制,继续寻求战机的进取大江以南,或者进取巴蜀汉国。

朝廷上下对发布的功赏没有什么异议,就是有些意外对陆天风的功赏,由郡公加封为国公也算合理,怎么还改任为了陇右宣抚使,不过意外也不算大,因为陆天风已然接管了西宁都督府和陇西都督府,再加上河西,北庭,事实上都是陇右道的疆域。

在唐朝时期,天下疆域被分为了十五道,以东起陇山,西达沙洲的地域始设陇右道治下有秦,成,阶,宕,岷,渭,叠,临,兰,河,湟,廓,凉,甘,瓜,肃,沙,北庭三州。

如今朝廷改封陆天风为陇右宣抚使,虽然是名符其实,但却是将秦州,成州和阶州也划给了陆天风接管,划给的三州为相邻地域,秦州更是东望长安城,与长安城之间只隔了凤州,凤州就是长安西大门的凤翔,阶州已然是深入了巴蜀。

第719章 治陇右

陆七藏在两万步军,行军了十数日抵达了秦州的州治成纪县,与了一万骑兵会合,之后在秦州驻扎下来。

秦州是渭河流经之域,通过渭河能够顺流直达长安城,秦州下辖成纪县,上邽县,秦安县,清水县,伏羌县,长道县,秦州在西部,相比算得上是丰裕之地。

陆七抵达秦州之前,秦州的刺史和成纪县令求见了数次,当然不会被了陆七接见,退而求其次的询问将官,为什么要在秦州驻扎,可有朝廷的旨令,将官一律回答不知道。

陆七只在秦州留了一夜,次日就带了五百将士赶去了陇西都督府,陇西都督府设在了渭州陇西县,距离边境隔了洮州和岷州,可以说是最后方,而渭州原本是平凉都督府所辖,地域的民生境况相对最好,所以王彦升将陇西县当成了都督府所在,但与荆州和襄州相比,西部的州域就属于贫苦之地了。

陆七去陇西都督府,主要是巡查整军,关心生存,加强一下对军队的影响力,若是听之任之的久不理会,很可能会失控或军心生怨,这也是陆七不敢去与亲人团聚的主因。

在陇西数州一留就是六日,忽小蝶使人传告,周国朝廷来了使者,带来了赐封和任命的旨令,陆七立刻回返了秦州,结果竟然看见了纪王。

接了旨令后,纪王与他单独说话,直接就问道:“天风,你是怎么啦?为什么不回去了京兆府?”

陆七已然想好了说辞,回答道:“殿下,臣接到了一封警告的书信,说潘美会不利了臣,臣惊疑,只能是不得不防。”

“是什么人送的书信?”纪王问道。

“臣不知道,但是臣只能信其有。”陆七回答。

纪王点头,道:“天风,我是绝不会害你的。”

“臣也是,绝不会有心害了殿下。”陆七回应道。

纪王点头,道:“如今你既然心头有了惊疑,那不回去京兆府也成,我若是想你了,会来与你喝酒叙话。”

陆七听了心暖,温和道:“谢殿下理解,殿下若是来,千万要记住,最少带两千骑兵,对任何外来的军力,都不可任由接近。”

纪王点头,继而又苦笑道:“这是大周的疆域,却是让我感觉了,似乎那里都不安生。”

“就是在开封府,也是可能发生了刺杀,在这西部,隐匿的敌视军力更多,臣也是谨慎的不敢了大意,殿下回去,带上一千护卫吧,就是以前随护了殿下的将士。”陆七温和道。

纪王点头,道:“天风,谢谢你。”

“殿下,长安城若是发生了什么,记得向秦州求援,或者跑来秦州,但途中一定要小心了凤翔军。”陆七嘱咐道。

“凤翔军?凤翔军曾经是沈轶伦大人统帅的,应该不会了叛乱。”纪王置疑道。

陆七摇头,道:“沈大人是凤翔军节度使,但沈大人一直在长安城,对凤翔军应该没有什么影响力,凤翔军的都虞侯,我不知道会不会与赵匡胤亲近,在这西部,亲近赵氏的势力很多,而在开封府之东,亲近张永德的势力也很多。”

“张永德?姑父大人应该不会有了恶意。”纪王驳说道。

“会不会有了恶意,都是不好说的,殿下自己应该小心。”陆七温和道。

纪王点头,陆七又道:“殿下,若是开封府来了旨令让殿下回去,殿下最好先知会了臣,不要急切的启程离开长安城。”

纪王一怔,道:“天风,你的意思,是说有人胆敢用了伪令诓我?”

陆七点头,道:“臣觉得,陛下让殿下职任了京兆府留守,其中一个主因,就是担心了开封府会有变。”

纪王默然,陆七又道:“臣说的是关心之言,臣建议殿下,可以给皇帝陛下去信,约定一个辨别真伪的暗记,就像飞票那样,有一个约定。”

纪王点头,道:“我接受建议,会给父皇去信的。”

陆七微笑道:“殿下,与臣去喝几杯,明日再回。”

纪王点头,与陆七去了成纪县城里喝酒。

※※※

纪王走后,陆七又返回了陇西都督府,继续加强对陇西和河湟的统治,一边整训军力,一边进行民生的恢复,实行屯田兴牧。

他之前驻军秦州,事实上就是一种得寸进尺的试探,看看周皇帝能不能够做出让步,如果周皇帝不肯让步,他也不会霸占了秦州,结果周皇帝做出了让步,还多给了成州和阶州,陆七猜度周皇帝的用意,是有了牵制巴蜀周军的心思,也就是对巴蜀周军将帅,不是非常的信任。

陆七已然知道赵匡义被调去了润州,周皇帝的做法是驱虎吞狼的延续,想让赵氏兄弟与晋国耗战,但周皇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