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枭风-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七秘密会见虎贲军府将帅之时,云溪却是去见了雁栖郡主,代陆七安抚一下雁栖郡主,云溪去见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透露了晋国如今的形势和军力,当然,云溪会说晋王如今身在赣州坐镇。

陆七只在睦州留了一日,次日一早就与云溪离开了睦州,他原本打算秘密见一下宁国军的杨鲲,想在一起探讨一番,但是冷戎劝阻了他,说自睦州去与杨鲲联系,很容易惹了麻烦,如今的宁国军,说了算的可不是杨鲲,很容易被宁国军的行军司马,捕风捉影的向了李国主告密。

陆七进入了衢州,却是没有巡抚的直接走过,使得衢州的官员和万民,只以为是普通的军队调动路过,过了衢州,陆七回到了建州,完成了他的周游巡抚的旅途。

陆七在晋安府秘密休息了两日,才悄然的和冷戎,带了十名卫士离开了建州,取道信州的抵达了饶州,冷戎在饶州辞行,独自回去了石埭县,继续做着县尉,他还有一个去见杨鲲的任务,代陆七去告诉杨鲲,如今的晋国形势,让杨鲲分享一下胜利信息,同时也让杨鲲能够明了的,利用宁国军辅助睦州军力,对越国形成压迫。

人到了饶州,陆七放下了王责,还为了臣下的身份,他直接去鄱阳县见了王仲良,结果他得到了李国主的任职谕令,李国主任职陆七为南都镇抚使,辅助南都留守林仁肇。

陆七看了皱眉,他不知道南都镇抚使的权力是什么,谕令也没有写明,而任职的谕令是十日前到了饶州的,原来陆七去了赣州时,辛琴儿就用他的名义,使人回去了江宁送信,言送婚任务已成,留在了饶州候命。

陆七又看了小馥的来信,才明白李国主为什么会职任了他为南都镇抚使,是因为小馥已然上书去封,是在司农寺卿潘佑的上书第三天,小馥上书请求去封开府之权。

李国主准了去封,或许觉得会引起不好的非议,准了去封的同时,又将原本的石婵县主封邑,还封给了小馥,之后又封了陆七为南都镇抚使,南都镇抚使,就是相当于南都副留守,陆七得任了南都的镇抚使,而镇南军节度使朱令贇得任了南都监军使,也相当于南都副留守。

陆七很无语,得任了这个镇抚使,还不言明了职权,分明就是个虚官,人家朱令贇是镇南军节度使,本身就有军权,他去了南都,能够管制什么?只能成了摆设的看着南都留守的脸色行事,什么是实权,要有明白的职权范围赋予,要么管财,要么掌军。

“主上,饶州如今已然募军了一万,既然主上职任了南都镇抚使,那不如借机带了一万军去南都。”王仲良揣度着陆七的心思,在旁建议道。

陆七笑了,摇头道:“饶州的军力,我可不能接手,这个镇抚使官职,无权更好,我去了南都就应该混日子。”

王仲良点头,道:“那却是可惜了这一万军力。”

陆七看了王仲良,浅笑道:“没什么可惜的,如今募得的饶州一万军,武备应该是很差的,军心也是脆弱的,不堪一战的军力,我带了反而是累赘。”

王仲良点头,道:“一万军就是兵勇军,披甲的很少。”

陆七点头,问道:“余干县的驻军还在吗?”

“只剩下周正风的东吴军了,南都六旗军开赴了南都,听说楚国已然不再围困南都,转而退守南都之西十里结营驻扎,听说是楚国的后方出现了兵变。”王仲良看着陆七说道。

陆七笑了,道:“是我出兵进占了赣州,所以让楚国不得不陷入了抉择,要么继续对峙唐国南都,要么调集优势军力去夺回了赣州。”

“主上已然进夺了赣州啦?”王仲良惊讶道。

陆七微笑点头,告诉了晋国如今的形势和国域,王仲良听了震惊的连连点头,最后却是正容道:“晋国既然如此的强势了,主上就不应该离开了。”

陆七摇头,道:“我是晋王的事情一旦广知,只怕周国和唐国会走向了联盟,所以必须的离开,若是不离,就难以迷惑了唐国。”

王仲良点头,道:“只是,主上在外,太危险了。”

陆七笑了,道:“为了晋国能够有时间归治和强军,我在外冒危是值得的,只要拖延个两三年,晋国的军力就能够强大了,如今的军力,乌合之众太多。”

王仲良点头,想了一下,道:“主上,晋国既然与楚国开战了,何不进夺了抚州和信州,那样的疆域纵深,就更利于攻防的。”

陆七平和道:“抚州和信州,毕竟是唐国的原本国域,我若进占,容易引起了唐国的恐慌,如今的形势,需要唐国对晋国存在了依赖性,另外信州和抚州的地域,如今地广人稀,非常的贫困,若是进占了,不但无法获得了补给,反而还得付出了救济,晋国的国力,耗失不得的。”

王仲良听了点头,陆七看了他,微笑道:“仲叔在忍耐一下,不会在饶州太久的。”

王仲良也笑了,点头道:“臣听了主上之言,是真的很想去了晋国看看,走一走。不过臣明白,臣在饶州的作用,对日后的晋国,更重要。”

陆七点头,王仲良忽神情一凝,看了陆七道:“主上,臣近来忽然觉得,江州那里存在了异常,楚国进袭唐国,围困了南都,可是江州那里,一直的保持沉默,会不会江州的宇文氏,与楚国有了勾结。”

陆七听了心头微震,想了一下,道:“宇文氏应该不能投降了楚国,宇文氏投降了楚国,能够得到的利益不比唐国为多,宇文氏保持沉默,可能是存了坐山观虎斗的心思。”

王仲良道:“应该是坐山观虎斗,可是观望的结果,都会让宇文氏陷入了两面不讨好的境地,如今的情形,宇文氏帮助那个,那个就能够获胜,若是帮助唐国打败了楚国,那获得的会比观望更多。”

陆七点头,道:“也许宇文氏,是想保留了实力。”

王仲良迟疑一下,道:“主上,臣却是担心,若是宇文氏真的会投降了楚国,那主上去了南都,就危机了,宇文氏必然会发兵进袭了饶州,与楚国一起合围了南都,断了去往唐国的退路。”

陆七听了若有所思,神情忽的有了古怪,过了一会儿,才道:“我不怕宇文氏进袭饶州,倒是怕了楚国会发狠的想要进袭了赣州,宇文氏有军力七万,若是为楚国所用的去进袭赣州,那赣州就危机了。”

“不能吧,江州距离赣州很远的,就算宇文氏投降了楚国,也会担心军力入楚后,有去无回的。”王仲良反驳道。

第462章 运筹

陆七摇头,道:“用兵,谋的就是出人意料,如今楚国在与我们的战事中吃了大亏,应该会恼羞的想要讨回去,而且晋国的迅猛崛起,会让楚国认为,是超越了唐国的劲敌。”

“这么说,楚国会先倾力对付我们晋国。”王仲良担心道。

“应该是的,就算楚国没有得到宇文氏的军力支持,也有大半的可能,会倾力对付了晋国。”陆七平和道。

“楚国若是倾力对付我们,岂不是给了唐国反攻的机会。”王仲良说道。

陆七淡然一笑,道:“那就要看楚国,有没有那个冒危的魄力了,十万大军退而结营,使得六旗军顺利的进入了南都合兵,那就是一种异常,目的会有两个可能。”

王仲良一怔,不解的看了陆七,陆七平和的继续道:“我是兴化军出身,多少能够了解兴化军,兴化军在事实上,被宇文氏和荣氏渗透的很深,很多将官都被宇文氏和荣氏拉拢了,如果是王文和大人统军,兴化军会是很难出现了分裂,兴化军将士非常的崇敬王文和大人,王大人在,兴化军上下就是铁板一块。”

王仲良听的变了颜色,惊道:“这么说,若是宇文氏有心背叛了唐国,那去了南都的六旗军,会成为了破城的内应。”

陆七点头,道:“所以,第一个可能是宇文氏投降了楚国,或是与楚国达成条件的结了盟,从而要合力的拿下了洪州城。第二个可能,是楚国的退围结营,或许是要玩了空营记,想大胆的,悄然调走十万军力的大半,去转战了赣州。”

王仲良明白的点头,陆七道:“无论那种可能,我都得增兵赣州,洪州和饶州若是失去,那楚国必然会转而主攻了晋国,我得防患未然。”

“主上说过的,赣州已然有了十八万军力了。”王仲良说道。

“十八万军力,六万就是没有兵器的工勇,十二万正规军力也是乌合之众居多,披甲率不到一半,若是楚国自洪州调去了七八万善战军力,再与吉州的七万军力合兵进攻赣州,赣州军力就只能据城而守,那后果就会将晋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所以增兵赣州,才能在军心和军力上,有了敢战的气势,敢战才能拒敌于外,才能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陆七平和说道。

王仲良点头,陆七又道:“越国能够答应了称臣,说明越王是个苟安的人物,可以调了睦州的两万善战军力去了赣州,另外还得请一位真正的帅将去主持了赣州军事,我会去信请求顾将军,请顾将军能够率领两万军,去了赣州职任广昌军府大帅,之后调了赣州的四万屯田军去了海州。”

王仲良意外的哦了一声,道:“去了赣州四万军,还会调走了四万。”

陆七笑了,道:“一切的调军,都会以垦荒海州的名义进行,若是赣州只进不出,那在军粮上都会成为了很大负担,在赣州做屯田军也是耗粮,那不如将种田的军力,调去了海州吃饭,而且用垦荒海州的名义调军,能够让了军心和民心稳定,别楚国还没有大军进袭呢,我们却先人心惶惶了。”

王仲良赞许的点头,之后去备了文房四宝,陆七书了军令和信件,有给鱼华轩的,言明赣州的危机,让鱼华轩能够理解调走两万善战军力,也言明在对付越国方面,鱼华轩坐镇睦州,他这个主上才能放心。

有给顾将军的,言明了赣州的形势,恳求顾将军能够去出任了广昌军府大帅,其实陆七求用顾将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吴城公主府不存在了,只有让顾将军去职任了赣州大帅,才能彻底的将顾将军绑上了晋国的战车,名为求贤重用,实则是有了进一步让顾将军表态的含义。

也有写给张洪波的信件,言明若是顾将军走了,千万要做好了防御越国和周国的进袭,越国如今可能不敢了进袭晋国,但或许在愤恨和不甘的心态下,意图集结重兵夺回了苏州,而且越国虽然向晋国称臣,但很可能与周国还存在着暗盟。

陆七书完了公事,又给苏州的亲人们书了多封问候信,才使了四个近卫去送信,这一次的调军和职任,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军府的军力,不是必须会长久属于那一军府,而是会依了晋王军府的军令,随时可以调离归属另一军府。

接下来陆七留在鄱阳县,安心的翻看王仲良收集的情报,王仲良收集了大量的,关于饶州,洪州和江州的事情,其中对军力和官员的变动尤其详细。

从情报中,陆七找到了王仲良为什么担心宇文氏,原因是饶州近来,很多与宇文氏有关系的官员和大户,常常聚集在一起,这种现象就存在了勾结不轨的可能。

另外江州那里的军力,也悄然发生了很大变动,镇守江州的军力,主要是地方军和七万奉化节度使军,而王仲良收集的情报显示,江州的地方将官与奉化军将官有了置换,那种将官置换肯定是非法的,没有听说有朝廷的旨令。

节度军将官与地方军将官置换?陆七看了情报觉得不解,如果是宇文氏在捣鬼,那置换将官有什么用意,是想用了节度军的将官掌控了地方,还是想用地方将官去掌控了节度军,不过这种置换将官的事情,若无朝廷的旨令,那可以肯定,宇文氏已然在准备了背叛唐国。

陆七静养似的等了十天,终于等回了去苏州的信使,顾将军答应了率一万军去赣州,不过提出了条件,一是不能向赣州将士公开他的真正来历,他改名顾出云,二是他的儿子成为一万军主帅,留在苏州昆山前线。

陆七当然愿意答应,不过信使又告诉了他,回来前,顾将军已然率一万军开拔去了东海县,用行动响应了陆七的请求,也等于是表明了,陆七会答应了他的条件。

陆七一听不用回信了,转而给赣州的各个军帅书了密信,直白的阐述了楚国可能大军进袭的危机,让各军帅全力支持顾将军的治军和调军,尤其给张戟的信中,直白的告诉张戟,去任了广昌军府大帅之后,不要有什么抵触,认真的向顾将军先学习着,推崇了顾将军是位不次于王文和大人的治军老将。

另外陆七还给辛琴儿书了信,让辛琴儿用晋王军府的名义,发出调军命令,还有对于调动赣州屯田军去海州的命令,一定要使人去宣传一下,告诉海州是一个气候宜人的好地方,只需去一年半就可以回归赣州,去了海州可以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还能够吃到美味的海产,甚至能够带回了海外之国的珍奇商货。

陆七启程了,带了十个近卫慢悠悠的去了南都,南都的地理,陆七已然知道,与江宁一样,下辖的南昌县和新建县同城而制,与江宁不同的是,南昌府还管辖着进贤县,高安县,丰城县,新吴县,建昌县,如今南昌府已然成为了战地,似乎只剩了南昌府一座孤城,还没有被楚军踏足过。

陆七出鄱阳县,经过余干县,远见了周正风的东吴军驻扎,东吴军的建制时日也算不短了,也不知道周正风那家伙对军力的掌控,是不是有了些进展,陆七心里却是不怎么看好。

第463章 南昌府

过了余干县,抵达了南阳湖,陆七驻留休息,南阳湖位于鄱阳湖之南,是一处长达五十多里的狭长湖泊,其水北流入鄱阳湖,隶属进贤县,可以说鄱阳湖和南阳湖是一道天然的饶州屏障,不过这道屏障对南昌府而言,却是成为了不利的存在。

夕阳下,陆七立身在南阳湖畔,望着湖中不多的渔船,想着宇文氏若是叛唐的后果,江州那里的奉化节度使军,事实上是唐国最强的水军,主要是防御周国的渡江。

据王仲良的情报记载,事实上在六年前,李国主曾经有过调换奉化节度使的圣旨,但圣旨到了江州,却是失了效力,奉化节度使赵振宇拒绝了调任,那时候,正是越国与唐国在西部战事激烈的时候,李国主惊怒之下不敢问罪,怕逼反了奉化军。

结果一拖至今,李国主始终不敢堂皇的对付了奉化军节度使,而且也明白了奉化军节度使胆敢抗旨,是宇文氏在支持,知道了国患,李国主只能怀柔的对待,以至于如今的弃用王文和,拆分了兴化军,多少是因为奉化军节度使给李国主留下的阴影。

陆七其实想过,如果宇文氏叛唐,那必然会战船进入鄱阳湖,进而登陆进袭饶州,唐国若是失去了饶州,那等于被封闭了通往西部的门户,南昌府的兵力就会彻底的成为了孤军,直至被困降。

陆七现在可以肯定宇文氏已然不臣,但却无法知道宇文氏与楚国会怎么的苟合。

平等的联盟?应该很难存在了信任,若是投降了楚国,利益好像不大,除非楚国许诺了宇文氏能够割据一方的自立,但宇文氏怎么会相信了楚国的许诺。

入夜,陆七休息了。第二日一早,雇了渔船渡人和马过了南阳湖,踏足了南昌府的地界,陆七缓行慢奔的去了南昌府城,近午才抵达了南昌府城。

守城门的一看公文,却是不敢怠慢的恭敬相对,但却不许了陆七离开东城门,言留守大人有令,凡是带了兵器的人进城,必须上报待查,陆七一听只能等着了。

去了城门旁的兵房等候,陆七等人的兵器已然被收走了,陆七对于这种境遇很理解,也对南都留守林仁肇多了警惕,陆七是站在晋国的立场,去看林仁肇的。

王仲良的情报里,对南都留守林仁肇记载的很详细,林仁肇是出名的善战虎将,出身竟然是福州闽人,是在二十年前,唐国兵锋最盛时,兵发西南攻灭了闽国,那时林仁肇是个闽军队副,随上官投降唐国,归入了昭武军。

后来唐国江北起了战事,林仁肇所在营被调去了江北参战,在江北林仁肇作战勇猛,得到了唐国上代之主的嘉许,连连升职,就在林仁肇离开昭武军三年后,逃亡海外的闽王借助越国的支持复国成功,那时唐国的战事重心是应对了周国,对西南和楚国只能怀柔的让步。

王仲良的记载言,林仁肇在唐国上代之主时,很是受到重用,曾经做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但李国主登位后,却是很不喜欢林仁肇,就将林仁肇调去了鄂州任刺史兼武昌军节度使,不久前才突然被调任了南都留守,还被赐封了信国公。

以陆七晋王的身份,当然不希望唐国会有林仁肇这种善战人物,尤其林仁肇是福州闽人出身,就更让陆七惮忌了,一旦日后晋国和唐国开战,林仁肇若是进攻西南地域,会有了天然的地域人文支持,因为林仁肇,可能是闽人心中的英雄人物。

坐候中,有卫士埋怨兵房里冷的象了冰窖,也不生个火,陆七听了一笑,此次他回来饶州的最大感受,就是天气冷了,他在福州和海州那里,气候温暖,到处是绿色植物,可是饶州和南昌府这里,却是进入了真正的冬季,到处都是枯黄的景象。

也难怪了卫士埋怨,陆七自己对寒暑不敏感,所以没有想了加穿棉衣,他不说话,卫士们不好离开的去买,而且在鄱阳县那里,几乎都是在屋中院落安居,不觉得很冷。

足足等候了一时,才来了一个校尉将官,进屋向陆七拜见后,索了公文很仔细的看了好一会儿,陆七坐在那里淡然不语,非常有耐性的等候。

“大人,这公文应该是很久的吧。”将官平和问道。

“是,本官接到公文有些日子了,一直在了饶州那里修养。”陆七淡然回答。

“哦,大人怎么不早些的过来?”将官有些无礼的盘问道。

陆七看了将官,淡笑道:“本官早些的过来做什么?给了留守大人添烦吗?本官的镇抚使官职,事实上就是南都的副留守,与了朱大人的监军使一样,有权牵制了留守大人做事,本官若是过来了多管闲事,你说留守大人会欢喜吗?”

将官听的一呆,随即军礼道:“卑职冒犯大人了,请大人恕罪。”

陆七淡然道:“不必了虚套,本官也是武将出身,喜欢了有话直言。”

“是,请大人去见留守大人吧。”将官恭敬道。

陆七点头起身,之后随了将官出了兵房,一路向了城里走去,行走中,将官恭敬道:“陆大人的威名,留守大人是听说过的。”

陆七笑了,回应道:“我的那点成就,与信国公的战功相比,却是差了很多的。”

将官听了神情一滞,随即苦笑了,陆七见了,淡然问道:“怎么?我说的不妥吗?”

将官忙摇头,道:“不是的,是大人说了信国公的封号,有些的不好,大人若是见了留守大人,可以尊称了留守大人,或者是林将军。”

陆七一怔看了将官,将官只好苦笑道:“国主陛下封的信国公,食邑信州三千户,可如今信州落入了楚国之手,却是不好了。”

陆七明白点头,随口道:“信州就是不落入了楚国之手,也是穷困的厉害,根本就得不到食邑的,陛下之封,形同了虚封。”

将官一怔看了陆七,微讶道:“大人却是敢言。”

陆七淡然笑了,道:“有什么不敢言的,我在常州的田地,如今全被陛下收了去,那都是我用债银买得的,当时为了安抚降卒,不得不用官押银契之法授田,结果有大臣一上书,陛下就失信的收走了我在常州的所有,你说我该向那个喊冤去。”

将官愕然的看了陆七,意外道:“这么说,常州的官押银契不存在了?”

“是不存在了,已然被陛下废除了,陛下用郡主不应该拥有开府为理由,剥夺了以前公主府的一切所有,将常州公主府所有收归了朝廷,常州的官押银契一废,迫的我不得不将官押银契所含的赏功银子,都给予了军户,那都是以前卖米赚的银子,如今我和郡主,是不欠了军户的银子,可是也巨亏的成了一般官宦人家,呵呵,一百万银子和常州良田,说没就没了。”

陆七嘲讽的解说道,有意的打击了李国主的威信,同时也告诉了一下,他如今不是财主了,不用指望了能够支援西部战事。

将官听了怔然点头,忽叹道:“留守大人也是困难的很哪,随大人来了洪州的兄弟们,如今能够吃饱都难,全靠了荣氏接济着口粮,别说赏功银子,就是军饷也没有的。”

陆七点头,道:“所以我不愿来了南昌府,我已经没有了能力,象接济饶州那般,支援这里的战事了。”

“朝廷既然收了大人的常州田,那应该能够运来了军粮的。”将官希望的说道。

陆七苦笑了,摇了摇头,道:“你不用指望了朝廷能够运来军粮,陛下之所以失信的剥夺了公主府的常州所有,主要是为了筹措给周国的供奉,周国要了很多的供奉,就是如今的常州存粮都供奉出去,也是不足的,所以西部战事的军粮,只能就地解决。”

将官脸色大变,看了陆七一眼,欲言又止的脸色阴沉了,又走了一会儿,陆七开口问起了南昌府的现状,将官问一句答一句,明显的情绪低落了。

第464章 林仁肇

一直走到了坐落在东城区的州衙,南昌府是唐国的陪都,所以也如同江宁一样有中央御街,御街南北走向,北部就是皇宫,不过南昌府的皇宫比江宁的皇宫,简陋了太多,只能说比了国公府大了一些。

入正面的州衙,过大堂抵达了后厅,将官请陆七稍候,他进去了禀报,良久,将官才出来请陆七进去。

陆七步入了厅堂,看见厅堂中,只有主位上坐着一个紫袍中年人,那中年人身材魁梧,年龄应该四十往上,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威仪中透着狰狞,因为中年人的左脸庞,有一道很深的疤痕,中年人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看着陆七。

陆七从容走过去,起礼拜道:“下官陆天风,拜见林将军。”

中年人平静点头,起手道:“陆大人坐。”

陆七告谢的坐去了右侧客位,林仁肇淡笑看他,竟然问道:“听中军说,陆大人已然失去了常州田地。”

陆七一怔,被单刀直入弄的有些不适应,他点头道:“是的,不只是常州田失去了管制权,就是仓米也归于了朝廷。”

林仁肇点头,竟然说:“能够归属朝廷是好事,对你而言,是福非祸。”

陆七一怔,随即苦笑了,这位林大人说话有够生猛,却又听林仁肇道:“不过本军听说,你用于赈济饶州的粮食,是自苏州买的。”

“是小半自苏州买的,大半是自常州的军户手中收购的。”陆七从容回答,林仁肇的问题,在他意料之中。

林仁肇点头,问道:“你还能够自苏州买粮吗?”

“不能了,陛下去封了吴城开府,如今吴城所属都已经离开苏州和常州,已然回去了京城,我也不敢再与苏州和常州有了什么瓜葛,因为郡主听宫里的人说,陛下非常的恼恨我,运粮来了西部赈灾。”陆七平和回答道。

林仁肇一皱眉,过了一会儿才问道:“你出身是兴化军?”

“是,不过只是一个兵,我是在回乡后才成为县尉的,后来无意中救了如今的吴城郡主,于是就成为了京官。”陆七平和回答,老实的就像是面对了长者询问。

林仁肇哦了一声点头,道:“如今南昌府很缺粮,陆大人既然是相当于南都副留守的镇抚使,却是应该为南昌府尽力。”

“大人,下官是个武将出身,可以身先士卒的为守护南都出力,但粮食,下官无能为力了,下官还想京城的亲人能够得安,不愿再妄为的惹了陛下生气。”陆七平和回应道。

林仁肇看了陆七,平和道:“陆大人的妄为名声是不少,不过陆大人的妄为,本军是尊敬的。”

陆七笑了笑,道:“大人的威名,下官更是尊敬的。”

林仁肇淡然一笑,道:“适才陆大人说,愿意身先士卒的为守护南都出力,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的。”

陆七心头一懔,隐然觉得不妙,他说的身先士卒,只是套话而已,事实上就是表示了什么也不会管,甘当一个虚权官员,按理说林仁肇应该认可了他的谦让。

“当然是真心的。”陆七只能应付道,却是感觉了,林仁肇可能会给了他一个难题。

林仁肇点头,道:“南昌府缺粮,也很难就地解决,陆大人也不能运来了粮食,所以,我们只能去抢粮。”

陆七一呆,问道:“抢粮?大人是想去劫楚军的粮食吗?”

林仁肇一笑,道:“楚军的粮食,抢不到的,本军想去晋国抢粮。”

陆七心一惊震,去晋国抢粮?林仁肇在玩什么花样?他不动声色的轻哦了一声,问道:“晋国在信州之南,大人若是去晋国抢粮,却是可以顺道收复了信州。”

林仁肇一皱眉,继而看了陆七,问道:“陆大人自晋国归来,对晋国可有了解?”

“了解也不多,如今的晋国已然占据了睦州和台州,逼迫的越国称臣,降为了开府越王,据说晋国在睦州驻扎了九万军力,在建州驻扎了五万军力,不过下官看过建州的晋国军力,武备很差,大半都是新兵的乌合之众,如果大人出奇兵袭之,应该能够建功。”陆七从容回答道。

林仁肇点头,忽看了陆七,道:“本军想让陆大人率军三万,去进袭建州抢粮。”

陆七惊讶的看了林仁肇,意外道:“大人想让我率军去晋国抢粮?”

“是,陆大人自建州归来,应该熟悉了建州地理和军力布局,而且陆大人是朝廷任命的镇抚使,有那个资格领军出征。”林仁肇平和道。

陆七皱了眉,摇头道:“不成的,下官做不得领军的,若是让陛下知道了,那就会祸事了,大人还是请监军使朱大人领军吧,下官愿为先锋。”

林仁肇一皱眉,道:“本军听说陆大人一向果敢,怎么会如此的懦弱?”

陆七看了林仁肇,淡然道:“下官自从镇海军两个主帅被鸠杀之后,胆子就非常的小了,下官的娘亲和兄长,妻儿都在了江宁,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亲人着想。”

林仁肇的脸立刻阴沉了,陆七看着他,淡然道:“大人姓林,也在江北力战过,却是不知道认识林之和将军吗?”

林仁肇猛的盯了陆七,沉声道:“你与林之和将军有关系?”

“林之和将军是下官岳父,因为战败而被鸠杀了,下官的未婚妻不幸被官卖入了青楼,直至下官去了京城,才有能力救赎进了陆氏的门,大人应该有所警惕,不要妄为才好。”陆七淡然回答。

林仁肇看了陆七,沉声道:“身为了国臣,何惜小家。”

陆七冷视了林仁肇,淡然道:“大人这话可不要传出去,若是让国主陛下听说了,那大人的何惜小家,就成为了能够弃父不顾的刘邦。”

林仁肇立时怒视了陆七,威怒道:“你敢诋毁本军。”

陆七冷视着他,淡然道:“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