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傻女嫡妻-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沁阳仰起下巴反击:“女儿是皮猴,那父皇是什么?”
皇后怕沁阳又说什么孩子气的话,对她招招手:“你这没大没小的,快到母后身边来。”
皇后着了宫装,衣袖宽大,裙裾长长,发后插了代表皇后身份的九尾凤钗,眉间依稀可见疲态,只化了素淡的妆,自有一派雍容淡雅的气度。
因为夫君和女儿都在,皇后的精神还是不错的,她接过严嬷嬷递上的帕子,细心地给沁阳擦脸上的汗,顺带将她奔跑中弄得微乱的发丝抚平。贤帝在一边看着,笑容满面,这分明是一家三口的和睦景象。
当贤帝还是皇子的时候,皇后从一开始就认定他、支持他,帮他周旋谋划,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最后他才得以登上皇位。
这个过程中皇后吃了很多苦,身子受损严重,导致后来子嗣艰难。皇帝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在后宫雨露均沾的同时,并没有冷落皇后。
后宫的妃嫔不多,皇子和公主更是少得可怜,最先诞下子嗣的是卫妃,贤帝想将卫妃的孩子交与皇后抚养,被皇后婉拒。
经过长期的精心调理、休养和多番努力下,三年后,皇后终于有孕生下沁阳公主,但是以后无法再生育。
所以沁阳作为帝后唯一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果她是男儿身,一定入住东宫,可惜——
在征得皇后的默许后,贤帝立卫妃的儿子楚昱枫为太子,卫妃荣升为贵妃。
卫贵妃也有一个女儿欢颜,是太子的亲妹妹,比沁阳小上一岁,有嫡出的大公主在前,欢颜公主要低调的多。
最令人奇怪的是,太子和沁阳的关系反而更为亲厚,也有人觉得公主一个女子并不会威胁到太子的位置,又是陛下和皇后的女儿,太子待她好一些也是正常。
贤帝看向沁阳的眼神宠溺又无奈:“从今日起,皇后要拘着研儿,不能让她和从前一般。”
“臣妾记下了,”皇后眼角弯弯,举手投足间说不出的从容,口中却说出调侃的话来,“一转眼研儿都长这么大了,母后还想多留几年呢!”
研儿是沁阳公主的名字,被点名的她杏目圆睁,很是俏皮可爱:“那女儿就一直陪在母后身边,谁敢不让?”
这话引得贤帝哈哈大笑,皇后也用帕子捂着嘴吃吃地笑着,连皇后身边的严嬷嬷也没忍住一张扑克脸,嘴角动了两下。
皇后笑斥道:“胡说什么,我的研儿已经到出嫁的年纪了,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你父皇早已为你定下了亲事,是应国公府的大公子。”
沁阳恍然大悟,怪不得这段日子那些宫人们看她的样子很奇怪,原来如此!她撇着嘴抗议:“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所有人都知道了,偏我这个正主儿却是最后一个知道!”
国公府的大公子吗,好像挺不错的样子,她要让人去打听打听,不,她要亲自去见见!
——
从皇后的昭阳宫出来后,她就直奔东宫,之前说过,沁阳公主和太子的感情极好,她软磨硬泡、软硬兼施,终于让太子松口,答应出宫的时候带上她,前提是不能乱跑。
沁阳兴奋地拽着太子的胳膊,脸上有着目的得逞的笑,等出去了,什么还不是她自己说了算?
太子自答应沁阳后,那丫头就用手指头一天一天的算时间,可惜……
第一次太子出宫的时候,她摔坏了皇后心爱的琉璃碗,被罚禁足半月,罚抄经文;
自第一次的事之后,沁阳安分下来,甚至反省了很久,为什么那天要淘气,以致错失大好时机。
第二次,太子的身边跟了父皇,她只能含泪咬着小手绢,看着他们消失在宫门外;
第三次,终于让她等到了!
沁阳公主换了太子贴身随从的衣服,坐在马车里并成功出了宫,她心里暗暗得瑟,终于可以见到传说中的某人了!
而被她想到的某人,正在府里看他的妹妹练字,忽然他打了个喷嚏。
第五十章 失望而归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姜玪的女红已经学得熟练有加,蒋遥的字总算从原来的不忍直视转变为中规中矩,字里行间总少了些女子的秀美。
好在大哥知道对她不能要求太高,学习的日子也还过得去。
最要命的是大夫人还请了一个老嬷嬷教她们礼仪,大小姐姜玪之前学过,不必再参加。三小姐也陪着学过一点儿,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大夫人松口让嬷嬷抽一段时间单独教她,反正有基础在,蒋遥和四小姐姜环就没这么好运了,她们要从最简单的开始学起。
若是搁以前,大夫人对礼仪教习方面绝对不上心,但是现在四小姐交予她抚养了,在嫡母身边养大的庶女,和嫡女无异,嫁妆都是按照嫡女的来准备的。
在高门大户,女儿的用处是很大的,所以大夫人卯足了劲请最好的女先生教导,势要将国公府的小姐们养成真正的大家闺秀,她要所有人知道国公府即使是庶女也不比其他人家的嫡女差,以彰显她的能力。
蒋遥抗议无果,只得苦逼地学着。
大夫人不会做无用功,国公府自大公子的亲事定下后,门槛都被媒婆踩破了,都想为二公子和大小姐说亲,他们两个都过了15岁,也到说亲的年纪了,甚至还有人把主意打在另外几个小姐的身上。
三小姐年纪小,韩氏自然要将她留在身边两年,四小姐就不一定了。她是庶女,出身相对来说差了点,但是国公府就两位公子,小姐也不多,可以早早攀上这门亲,想必也是不错的。很多门第较国公府次一些的人家都来探韩氏的口风,可惜韩氏并没有流露出丝毫迹象,都是不冷不热地敷衍过去。
绿儿把这件事情告知以后,蒋遥并没有在意,心想她几百年都不出门一次,那么低调的人,肯定扯不到她头上来。但是绿儿支支吾吾地表示,大公子及冠那一日,很多人知道了国公府有个二小姐,想来外面都知道了。
没想到还有这茬,怎么办,她抓心挠肺,难道她总有一天要被大夫人卖掉吗?她对绿儿道:“府里你消息灵通些,有情况就告诉我,银钱上不必小气。”
现在她每个月的用度都按时送来,之前爹爹大哥还有韩氏也送了不少东西,实在不行就卖掉一些不重要的补贴。
——
话说这边,沁阳公主终于蹭上太子哥哥的马车出宫了,马车直奔太子在宫外的府邸,太子与众幕僚商议起事情来。沁阳等得不耐,太子思虑片刻决定让她出去玩一会,为保安全让端王世子楚天越陪同。
太子的命令楚天越不能不服从,他便百无聊赖地陪着公主去了街市,沁阳身着男装,倒也省去许多麻烦。
第一次到外面的世界,不管什么东西都觉得很新奇,沁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左看右看,带了不少大包小包。
楚天越显然对带小姑娘这种小儿科的事兴致不高,他兴味索然地跟在后面,一手纸扇,看上去无精打采的。沁阳公主正在兴头上,她回头见到世子哥哥如此,小嘴一扁就要闹脾气,楚天越开口打断:“公,公子逛了一圈也累了,不如去酒楼休息一番,醉香楼的饭菜还是不错的。”
听到有东西吃,沁阳感到有点饿了,她点头认同楚天越的提议,一帮人这就往醉香楼的大门走去。
醉香楼四楼。
包厢安静雅致,是名副其实的雅厢,满满一桌饭菜都是酒楼的招牌菜,色香味俱全,沁阳吃了几口就摞下了筷子。
她的情绪外露如此明显,楚天越不得不问:“饭菜是否不合公主的胃口,我让他们撤了换新的。”
沁阳又拿起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划拉起面前碗里的东西:“没有啦,我肚子不是很饿,世子哥哥,吃完饭我们去哪里玩啊?”
楚天越眉头跳了跳,这个小祖宗平时都直接喊他名字,这会用上世子哥哥了,不知道想干什么,他没有回应,而是反问道:“你想去哪就直说,时候不早了,没多久就该回去了。”
回去和太子集合,然后回宫。
沁阳犹豫了一小下,很快回话:“我——我想去韩府看衣衣。”
韩府就是韩太师的府邸,沁阳很小的时候,皇后就批准让韩衣衣来陪公主读书,相当于伴读,所以她俩的关系不错。
韩府离这里有一段距离,楚天越算了算时间,表示不赞同:“隔得太远,你要真想见她,让她这几日入宫不就行了。”
说完不等沁阳反应过来,他又迅速道:“这些菜品很多是宫里吃不到的,公主还是用些吧,用完饭我们就回太子那,他想来也等急了。”
楚天越提到太子,沁阳只得应下,她还指望下次能出来,不能让这厮在太子哥哥面前告黑状。
这一次就出来玩了一圈,无功而返。
回宫后,沁阳和太子说了在外面的行程,虽然买了很多小玩意儿,收获也不错,她心里就是有点遗憾,她出宫的初衷是为了那个人啊。
太子性格中庸,甚至还有些木讷,所以很多事情都要和手下的幕僚商议讨论,他善于用人,身边不乏能人异士,做事倒也没出过错。他当然没明白沁阳的心思,只当她小丫头心性,没有玩够,承诺下次还带她出去,他亲自陪她一起玩个够。
一天就在沁阳公主略显纠结的情绪下结束了,回宫后她一直安静地在屋里呆着,连白天在宫外买的小物件、零嘴也没心思动,就在纠结国公府的大公子。
其实他们两个很小的时候见过,只是那么多年过去没什么印象了,如今偶尔也会听到别人对他的赞美,都是丰神如玉、气质高雅的翩翩佳公子之类,听得多了,沁阳有事没事都会想到他几回。
——
这一日是晨课,韩衣衣照例来宫里作陪。只是她发现沁阳公主的状态不是很好,似乎有心事。
公主能有什么烦心事儿,韩衣衣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儿,她想到了前段时间京城盛传的佳话,关于公主的婚事。
第五十一章 纠结的公主
韩衣衣的装扮是当下少女最常见的,杏黄色的上衣,浅粉色的裙子,一头柔软的黑发梳成一个小发髻,整个人看去白白嫩嫩的,可爱极了。
她的主要工作就是陪沁阳公主上课,韩衣衣乖巧地坐在一旁,很认真地听课。沁阳公主虽然性子骄纵了些,还是有些真材实料的,她的老师都是皇上和皇后娘娘精挑细选的,包括了太子太师。
太子的老师自然是有治国之才的能人,也屈尊降贵教导公主,可见沁阳的地位之高。
此时在她们面前授课的正是韩太师,韩衣衣的父亲,她能成为公主的伴读,也是有点便利的。
韩太师讲的认真,韩衣衣听的用心,沁阳公主却明显没有认真听课,她一只手托着下巴,目光没有焦距,心不在焉。
好容易一节长篇大论过去,韩太师任务完成便离开了,他过去给太子上课的时候,讲的是治国、国情、要么就是礼义廉耻,目的是让太子日后成为一个明君。
帝后除去沁阳公主,多年无所出,卫贵妃的儿子成为太子,太子如今十九岁,又经过多年的学习熏陶,早已适应这个位置,虽然太过循规守矩,但是碌碌庸庸总比荒唐无道要好。一般来说,只要太子没有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意外,刺杀之类,皇位是稳稳的。
太子的婚事按理来说是由帝后决定的,不知道卫贵妃和皇帝说了些什么,皇上拒绝了皇后提的太子妃人选,皇后母家的嫡女林嫣然,而是决定将其放在侧妃的位置。
皇后无可奈何,只得屈从。
韩衣衣见公主还在神游,不由开口轻唤道:“公主,公主。”
沁阳回过神来,有点不高兴地对她说道:“没见本宫正在想事情吗,你还打扰。”她心情有变化的时候就会用“本宫”这个词,韩衣衣了然,轻轻柔柔道:“想事情是很累的,不如公主说出来,衣衣一起帮忙想可好?”
这——沁阳有点犹豫,又想到这丫头年纪还没她大,告诉她也没什么,于是沁阳把原因放到了太子身上:“还不是母后,一定要嫣然表姐做太子妃,现下只得了侧妃的位置,明年和正妃一起上门,嫣然表姐那么出色的人儿,竟然要给人做个妾室,就是太子哥哥也不行!”
“公主应该这么想,林家小姐做了太子侧妃,也是公主的嫂嫂,公主就能经常见到她,有公主在,谁敢对林小姐不好?”韩衣衣环顾四周,宫女们都站的挺远,才小声说出这段话来。
皇后这么做自然是为了巩固母家的地位,让她和她的女儿以后的日子不那么难过,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她和陛下也一样,他们死了以后,沁阳一个女孩子就没人顾着了。好在太子和她的感情不错,日后也会善待这个妹妹,太子性子温厚,这也是皇后对他还算认可的原因,这样的人不会在得到想要的东西以后,翻脸不认人。
沁阳显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她听完韩衣衣的话,似懂非懂,不过她知道了一点,林嫣然做了太子哥哥的侧妃,呆在东宫,她就可以时常见到了。可是,很快她就要出嫁了啊。
这小姑娘又愁起来,她自己倒是可以时常回宫住一段时间,出嫁的公主是不可能和驸马一起住在宫内的,宫外也有公主府可以住,太纠结了。沁阳一边发愁一边喃喃道:“也不知道太子哥哥要娶谁做太子妃,现下楚国最显赫的人家就是母后的娘家了,难道是国公府的小姐?听说应国公府的大小姐素有盛名,说起来衣衣你们不是沾了点亲吗,你肯定见过她,快告诉我她怎么样!”
沁阳说的没错,皇后没入宫之前,家世尚可,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林家一举成为楚国四大世家之一。国公府为首的姜家自姜冲上交兵权后渐渐有衰败的迹象,老牌世家南宫家隐而不出,低调非常,韩家也是近两年才崛起,还在发展之中,如此情况林家确实比其他三个世家有优势的多。
韩衣衣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大致地说姜家大小姐秀丽端庄、品质高洁、文采出众等好听的话,沁阳瞬时不高兴了:“你说的这些嫣然姐姐也具备,为什么一定要她?我不要!”
韩衣衣心里暗自叫苦,小祖宗我怎么知道为什么,你不要也得陛下同意吧。
她虽然这么想,但还是说出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因为,因为……”
沁阳胃口被吊起来了,追问道:“因为什么,你倒是说啊!”
“衣衣听说,陛下已经为公主定亲了,未来驸马是国公府的大公子,驸马可以入朝为官,但都是虚职,国公府就两位公子,想来是为了……”
为了补偿姜家,沁阳自动脑补韩衣衣未说出的话。
原来是这样!可是做她的驸马有那么委屈吗?仔细想想,好像是的,国公府就两个公子,听说二公子也常年在外,只有大公尽孝。
就因为韩衣衣的这一句话,沁阳好几天都是恹恹的,吃什么都没胃口。
皇后从宫女口中得知公主最近情绪不好,很是担心,专门跑来沁阳的宫内各种关怀备至,终于从女儿口中撬出了原因。
娶了公主的男人都没什么前程,尤其是做她的驸马,肯定会被父皇还有太子哥哥看得死死的,他肯定心底不认同这个亲事的。
皇后气得不行,谁和她的沁阳说这种歪理,但面对黯然神伤的女儿她不得不软声哄着,待沁阳情绪好了许多并沉沉睡去以后,皇后冷着一张脸走出公主的寝宫,对身边的严嬷嬷道:“去查查,近日谁和公主说了不该说的话,迅速回报给我。”
皇后能在后位上屹立不倒直到今天,也是有她的本事的。
这几日的折腾让沁阳变化很大,原先她红润的两颊消了下去,人瘦了一圈,倒有些弱柳扶风的味道。
皇后自然是心疼,派了身边得力的宫女照顾,并找了皇帝严肃地谈了一番,讨论结果没什么进展。
最后皇帝道,你怎么知道姜大公子就不愿意娶我们的研儿呢,当初他可没什么反对的动作,他可是极其固执的一个人,定是觉得研儿还不错。贤帝还承诺给沁阳封地做嫁妆,好歹把皇后给劝好了。
严嬷嬷说,公主前段时间并没有做什么,作息都很正常,就是有一日在寝宫呆了一天,晚膳都没出来用。
再联想到太子那天出宫,也是晚上才回来,皇后好像知道了什么,脸色更不好了,嘴唇抿得死死的。
------题外话------
这一章我也写的极其纠结……
第五十二章 七夕将至
七夕将至,每年这个时候,楚国大街小巷都要被人群淹没。
楚国的少女抛头露面的机会很少,七夕就是一个,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变相来说就是最盛大的相亲节日。
不论是贵族少女还是平民女子,对乞巧节都极为神往,那一天,她们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出来观灯玩耍。在家人或者亲朋好友的安排下与合适的男子见面,对眼了就可以考虑提亲的事。
楚国皇宫里也不例外,每年这个时候宫里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晚宴,邀请三品以上官员的女眷和子女赴宴。
多年来由于皇后身体不好,七夕宴都是卫贵妃包办主持的,今年皇后的气色好了很多,要求亲自上阵。
此次宴会的人员放宽了很多,官员较为受宠的庶子庶女也可以参加。
于是京城最高档的绸缎坊、珠宝店近日生意爆满,老板脸上的笑容就没消过。
好容易到了七夕这天。
韩氏早早令人准备了最好的行头,此次宴会国公府的主子们自然要去的,皇后派人来下帖子的时候还特意吩咐了不能缺席。
这是要相看大公子的意思了,大家心知肚明。
大夫人要带大小姐和三小姐去很正常,甚至带上四小姐也不奇怪,毕竟姜环现在是养在她身边的,可是蒋遥的朱玉阁也收到了大夫人送来的行头。
是很正式的宫装,用于没有品阶的年轻女子,衣服是嫩红色的芙蓉上衣和暗橘色宝石红裙子,还有一整套头面首饰,小姑娘的风格十足。
红妈妈对这套衣裳很是满意,直嚷嚷要小姐试试,蒋遥看了下觉得太招摇了,任由她们鼓说半天,就是没有穿。
绿儿去外面转了一圈,得知一些消息,回来告诉了蒋遥:“奴婢听大夫人身边的杏妈妈说,要带小姐们去参加宫里的宴会,小姐你也是要去的。”
蒋遥挑了挑眉头,她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十分尴尬,即使还算得姜冲和姜天的喜爱,但对大夫人的威胁性还是很小,为什么要带上她,不怕她在外面出丑么?
她想的不是没有道理,在所有人眼里,二小姐姜瑶就是一个空有小姐之名的花架子,她不像大小姐和三小姐,从小被大夫人捧着,琴棋书画、礼仪、舞蹈都有所涉及,虽然最近大夫人找了人教她学习礼仪,可是气质这种东西,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养成的。
有必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让她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姐出现在公众面前吗,韩氏又在打什么主意了。
红妈妈笑得眼角眯眯:“小姐想什么呢,乞巧节啊,楚国有适龄女子的人家,都是要出来凑个热闹的。夫人这是在为小姐做打算,听说参加宴会的除了官员皇亲的嫡子,也不乏优秀的庶出公子。”
呃,这就在考虑她的终身大事了?老天啊,谁来救救她,她才十二岁!
搁现代是十成十的未成年好吗,前面是平的,后面也是平的,一点看头都没有,谁会看得上她啊!
蒋遥翻了翻眼白,决定不去,可是她这个想法被姜天给打破了。
宴会开始的前一天,姜天带着福生来了蒋遥的院子,也送来了一身行头。
是一套蓝底的织染长裙,上面有细碎的花色,咋一看去很小清新。姜天笑笑,让小厮放下东西:“明儿宫宴你就穿这身吧。”
衣服很好看,蒋遥拿起衣服只觉手感很好,可她还是不想去,所以她老老实实地对姜天说:“不去,宫里规矩太多,我怕犯错误。”
“嗯?”姜天的声音还是温润好听,他拖出一个百转千回的尾音,继续哄小孩一般道:“你不想出去玩儿了?乞巧那天外面可是很热闹的,横竖咱们在宫里不会呆太久,出来我就带你逛逛。”
他的这番话被妹妹深深地嫌弃了,蒋遥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你从宫里出来,再带我去玩嘛!有马车来回又不用多少时间。”
……
好说歹说,蒋遥勉强同意了。
第二天,她换上了姜天送来的衣服,绿儿给她梳了和服装配套的发髻,很是简单。但也不能太素,在红妈妈的强烈要求下,蒋遥的头发多了支用珊瑚点缀成花儿的金钗。
这么弄弄很快就到已时,随便用了点早膳就去了大夫人的映雪堂,韩氏让杏妈妈派人通知四位小姐到她屋里一聚,想来是交代些注意事项。
果然,韩氏神色严肃地说了一些话,例如在宫里要跟着她,不能乱跑,有些地方是不能去的,见人要行礼云云。
蒋遥听得想睡觉,这些东西她倒是不怕,谁会和她一个小女子过不去,况且这些内容身边的紫儿会细细记下,话说紫儿是越来越能干了。
进宫不能带太多人,而且贴身丫环是要在宫门等候的,所以蒋遥决定带紫儿去。
韩氏对二小姐尤其语重心长地嘱咐了一遍,见她不怎么上心,只得暗暗决定把她带在身边几步范围之内,省得这丫头出状况。
没办法,韩氏也不想带蒋遥去赴宴,可是大少爷说不让二姑娘去,他就不去了。当初皇后娘娘可是下过死命令的,韩氏只得应下姜天的要求。
交代完事情,细柳早已让管家准备好一切,韩氏和大小姐、三小姐上了前面的马车,国公爷姜天骑马在前。本来姜天也想骑马的,但是姜冲和韩氏觉得他身体好不容易才恢复,还是小心为上,姜天便和两位妹妹一起坐上第二辆马车。
通往皇宫的路上车水马龙,人流不断,偶尔可见有着各府标志的马车,都在往一个方向赶去。
姜环胆子小,想看又不敢,只得乖乖坐着,蒋遥可不管这些,她掀起车窗的一角,瞧着外面的风景。
白天的街市是很热闹的,何况今天是个好日子,有不少卖胭脂水粉、首饰荷包的小贩早早占了位置,摆好摊位,晚上肯定赚得不少。
姜环瞧着二姐姐的动作,一脸羡慕,自己还是不敢动作,姜天咳了两声:“看两眼没关系的。”
姜环也将车窗的另一边拨出一条小缝,眼睛发亮地往外瞄。
第五十三章 梦中人
马车的速度不慢,他们很快就到了目的地,宫门口有很多马车在排队,大内侍卫统领带了一队御林军在维持秩序、检查马车并让他们通过。
很多人家见在前骑马的是姜冲,就知道后面是应国公府的马车,纷纷让出路来。官大一级压死人,有特权就是好,都不需要等。
一众人顺利进了宫门。
姜冲和姜天由小太监带着去了前殿,大夫人韩氏等女眷则由宫女带着,前往皇后的昭阳宫请安。
随她们一起的还有各家的夫人小姐们,其中就有不少是在姜天的及冠宴上露过面的,蒋遥知道的就有方怡香和林沫儿。
不是说三品以上的官员及其家眷才能参加吗,林沫儿是尚书之女,可以参加宫宴不奇怪,方怡香的父亲是御史,御史的品级是很低的,不止是姜玪,连一向没心眼的姜珑都察觉到了。
姜珑是忍不住话的性子,她见其他的夫人小姐们隔得有些远了,凑过来悄声问大夫人:“母亲,为什么方小姐可以来参加这次宴会呢,她明明不符合条件的。”
韩氏生怕被人听到,怒目瞪着姜珑,发觉没被人听去才没好气对她说道:“方家夫人和小姐都来了,想来是方大人升职了。”
在前面带路的宫女恰好听到韩氏的话,转过头来附和道:“国公夫人说对了,方大人被皇上擢升为左都御史,负责都察院事宜。”
如此方家更不能得罪了,韩氏细细记下,让身边的香萝给了带路宫女一个大大的荷包,宫女得了好处心情不错,又说了不少话。
皇宫很大,她们走的是近路,也走了两刻钟,大多夫人小姐们都是娇养惯了,尤其是小姐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当下有些气喘吁吁。
相比下来,大夫人一行人就淡定多了,她们步履从容、不卑不亢、举止有度,姜玪和姜珑是淑女,自然不会在那么多人面前表现出自己不好的一面,蒋遥和姜环也不是娇气的,这点路走起来还是轻松的。
韩氏其实也觉得累,但是不好在这么多人面前失态,只能硬撑着。
好不容易,昭阳宫到了。
今天昭阳宫门口格外奢华,太监宫女们各司其职,从门口开始铺了条毯子,给人的感觉很是高大上。
蒋遥跟着韩氏和姜家姐妹,偶尔抬起眼睛看周围的情况,带她们进去的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她看到蒋遥不修边幅的动作和略显新奇的眼神,心中不由鄙夷,国公府的两位嫡出小姐,她是识得的,剩下的两位一定是庶出,礼节差不说,穿着都要寒碜一些。
宫女把一众人领到客厅等待,大夫人一行人先觐见皇后娘娘。
见到后宫之主第一件要做的事自然是行礼了,大家跟着大夫人动作:“见过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平身。”皇后娘娘亲切地接见了她们,严嬷嬷也难得没有板着脸,而是较为和气地在一旁伺候。
两人先客套了一番,大夫人有点放不开,毕竟面前的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虽然她的身体有衰败的迹象,也无法掩盖那种压迫感。
很快皇后就把话题转移到了大公子姜天身上,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大夫人的回话滴水不漏。
问完话,皇后把目光转向韩氏身后的小姐们,国公府的几位小姐穿衣风格出奇的一致,都是清新的款式。只有三小姐姜珑一身珍珠红衣裳,衣领镶了一圈闪闪的珠子,很是出彩,更加衬得她娇艳明丽。
衣服衬人,人也一样可以衬衣服,大小姐的打扮素雅清丽,衣裳的料子一看就是上好的,不像四小姐是真的低调,姜环一身杏绿色略显活力,但和来宫赴宴的那些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官家小姐们比起来,还是不够看的。
蒋遥的打扮倒是不扎眼也不素淡,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皇后还想说点什么,严嬷嬷提醒她:“娘娘,其他的夫人小姐们都在门外等着,您看?”
皇后敛了眉目,回到原先波澜不惊的模样:“让她们进来吧。”
随后一群人进来给皇后娘娘请安。
接下来按照正常的程序,没多久来人通知,可以准备出发了。
宴会的地点放在凌云殿,这里大的可以容纳几百人,成群的宫女手中捧着菜肴在殿中穿梭。
女人们到了以后,贤帝亲自下来扶了皇后到座椅上,由于太后身体不佳没有出席,帝后坐在中间,皇帝的右边偏下的位置坐着卫贵妃,皇后那边是太子,随后是丞相、端王世子等一众朝廷官员。姜冲坐在端王世子楚天越的对面,后面坐了大公子姜天。
楚天越今儿一身黑色纹白色蟒蛇的锦衣,束了玉带,外面套上一件纱质的黑色外袍,发冠是乌黑的玄铁打造而成,勾勒出一股神秘的气质。
太子则穿着金黄色的太子正装,严守规矩礼节,但他遗传了贤帝一般坚毅的脸庞和卫贵妃秀美的五官,在烛光的照耀下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