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末年当神棍-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听这话,朱由检不由得摇头叹息。这话真的说到点子上了,这般强军,只能掌握在皇帝手中。便是太子手中,都不安全。
朱由检自然没有可能身入扶桑,那么能够派去的也就只有太子了。否则日后手掌大军,平定天下之后,如此高功,没有皇位,又该如何处置?
是让太子让位,还是逼的那人只能学李世民?
“身为皇帝,身为太子。这个位置,不单单只有手握万民生死,主宰江山社稷的权力。更有平定天下,使苍生安居乐业的业务……须知道,这皇位可并不是这么好做的!”
“大尊莫要再多说了,朕已经知道了。便是太子慈烺去吧!便是有所不幸,也是我朱家为这天下苍生的……”
“皇上无需担心,我定然能够保证太子安全。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太子定然会带回来十万大军,横扫天下,再复大明……”
“朕知道了!”
朱由检眼神变得坚定了起来:“谁让我等生在帝王家……”
说这话时,一时触动。梦中见着几个孩子,正是城破之时,身上穿的还是平时的华衣美服。
见此,自己含泪说道:“皇儿啊,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不赶快将绸缎锦衣脱掉,这会给你们招来杀头的危险!”
又对他们交代:“大明社稷就要完结了,这实在是父皇的罪责和过失,但朕已经尽力了。
皇儿们今天还是皇子,明日就是百姓了,在战乱离别的时候,千万要记得隐姓埋名,不要出头露面,见到年纪大的人要称呼他们长辈老翁,见到年纪轻的要喊他们伯伯叔叔。
万一保全了性命,一定要给父母报仇雪恨呀!千万不要把父皇今天的告诫给忘掉了……”
这一切历历在目,彷佛都已经发生过了一般。眼见于此,那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便是太子慈烺不幸死在风波之中了,还有定王,永王……却还是要派到扶桑去。
身在天家便有着天家的责任!
泪眼朦胧之中,却见文大天师躬身一礼,便自消失不见。
朱由检从案几上撑了起来,恍惚之间,刚才那些只是一梦而已。却见衣袖都早已经打湿,模糊一片。
心中悲喜莫名,这天下终还是要恢复的。自己不会是亡国之君!
“来人啦,给朕传旨!”朱由检说道。
“是!皇上……”
“天师,泉州到了!”
文大天师啸风的声音恭敬的在舱外响了起来。
文飞淡淡的应了一声,就听见外面一片敲锣打鼓的声响,很是喧嚣热闹。
他从舱房之中走出,就见港口之上,尽数都是朱紫,都是朝廷大员分列两边,供养有鲜花清水。
看着文大天师博冠大袖一走出来,所有的爆竹都开始炸响起来,红色的碎纸乱飞,一派喜庆气象。
当先一个单薄的少年,目光沉静,穿的十分正式,居然是衮冕九章。
是朱慈烺,比文飞想象之中的看起来要出色的多了。也不知道受到的皇家教育不同,还是遭逢大变之后的际遇,造就。
第五十章泉州港口
此时的朱慈烺穿着以桐木为綖板,覆绮于外,玄表朱里,前圆后方,前后各垂九旒,每旒以五彩缫贯以赤、白、青、黄、黑五色玉珠九颗。
用玉衡维冠,两端以玄紞垂青纩充耳,用青玉珠,下承以白玉瑱。冠插金簪,系以朱纮、朱缨。看起来居然是太子的冕袍。
文大天师就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意来,一步步踏上岸去。
就见太子先跪拜于地,说道:“拜见大尊!”
身后大小官员立刻不知所措起来,原本他们和太子争论过许多次见面的礼节了。
礼仪可是朝廷最大之事,一个嘉靖年间一个大礼仪之争,就延续了十几年的时间。贯穿了半个嘉靖朝的政治走向。
以何等礼仪拜见文大天师这事情,即使皇帝说了也不能算。甚至在南京朝堂上,都已经吵翻了天。
这太子始终不发一言,却没有想到,居然就这般自顾自的妄为起来。
事到如今,太子都已经拜了下去。后面大小官员措手不及。在他们看来,神人飘渺,文大天师的这个身份原本就难说的很。
原本文大天师把自己定位的身份,便是鬼帝大尊的传人,行走在世间的弟子。
再加上就算是鬼帝大尊亲自现身,这到底要用何种礼法,都还有极大的争议。
毕竟天子本身位格就是极高,不下于寻常神祇。太子为储君,那就同样尊贵了。哪里又有见人就拜的道理?
莫要觉得这些朝廷大臣吃饱了饭,斤斤计较,却是极其现实的政治意义的。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整个王朝运行基础就建立在这礼法上,不得不计较。
“太子请起!”
文大天师轻轻抬手,就有着一种柔和的力量扶起朱慈烺。
却见朱慈烺更要固执的拜下去,口中说道:“我父皇说过了,从私来说,大尊是我父子救命恩人。从公来说,大尊又是挽回我大明江山社稷。无论于公于私。大尊都要受我这拜!”
文飞含笑说道:“贫道非是大尊,神明不显人世。贫道只是代替大尊行于人间罢了!”
“既是如此,更要代替大尊受我等之拜……”朱慈烺转身对身后大臣们说道:“诸位。都是我幕府之中贤臣。便随我一起拜见!”
说着,当先拜下去。后面的那些大臣们这个时候,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给打蒙了。
这个时候简直朱慈烺都拜下去,自己是臣子的。不跟着拜下去。恐怕不太好吧?
就有很多人忘记了原本的坚持,糊里糊涂的跟着跪了下去,然后有些意志不坚定的,看着这么多人拜下去了,就跟着随大流的也拜了下去。
再然后,眼见大势已去。最后坚持的人也只好跟着拜了下去。
整个朝廷之中商量好的礼仪,却就完全算是被废了。
这次,文大天师却就没有拉着。任凭太子带着诸位大臣下拜。
心中不由暗自赞叹。朱慈烺这小子虽然年轻,但是手段却要比他父亲可是要灵活厉害多了。
便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已经操纵了这么多的大臣,已经是学会了驾驭朝堂的“势”了。当然也和那些真正老奸巨猾的大臣们,大都留在北京,或者南京有关。
如今太子身边的,都只是年轻的官员。却要好收拾多了。
正感叹之间,就有着一股浩大的气运降临下来。一下子贯穿文大天师浑身上下,似乎从浩然苍穹之间落下,直入九地黄泉之中。
这就是朝廷气运赋予了!
文飞直到这个时候,方才说道:“太子请起,诸位请起!”
浩大的力量轻轻一震,就让所有人站了起来。
这个时候,那些大小官员们,却才惊骇的望了过来。道不显于世,法不施于贵人。
这些道理,许多精通典籍的人都是知道的。自宋元之后,大明开国,太祖分封天下城隍之后,神道力量就开始被压制。
到了这个时代,或许心中对于鬼神还有几分敬畏。但是却再不会像以前时代那般依赖了。
甚至一般官员贵族,甚至王侯。私下都不准接触僧道,不准结交术士。怕的是被蛊惑着谋反。但是到了这个时代,这些人手中,却也没有多少法力了!
真正只能变一些戏法罢了!
而现在,文大天师这区区一个动作,就展现了绝对和那些术士们不同的强大力量。使他们心中惊疑。
文大天师细细体味这种力量,强大的王朝气运,即使在衰微的时刻,也有着大宋的一半以上。
不是这大明气运太强,只是大宋太弱而已。这其中就有人道一直在发展的道理了。
“轰……”
便是在这个时候,气运如同金光,贯穿阴世。就照在一边废墟一般的残垣断壁之上。
只见那废墟正中,还有一点微微的亮光,得了这庞大的气运贯穿,猛然间就是一震,飞入文大天师体内。
两者一相合,文大天师再是一震,身后圆光就不由自主的放了出来,尽管只是一触即收,但是还是晃瞎了许多人的眼睛。
光芒照耀了半个泉州,空中甚至响起了玄音。那圆光之中,最后一点的破绽也被补齐了起来,变得彻底圆满无暇。
这是分出去的神胎分神,彻底归位,就补上了当初分出去的一点神魂,也就彻底大圆满了。
“我还当这神胎分神,已经为了那一句户受到昊天反噬,已经彻底陨落。却根本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点灵光不绝于缕。”
他感叹一声,这才有闲暇去看这泉州。这个宋代最为兴盛之一的港口,现在已经彻底的衰落了。
这就标志着中国…阿拉伯国际贸易体系的彻底衰落解体了!
“请天师沐浴更衣……”
就有官员过来提醒,大约是看着文大天师发呆的时间太久了一些。
文飞一笑,接着清醒了过来,笑道:“不急,先把东西都给拿出来。这些都是送给皇帝陛下的……”
一声令下,飞云部的战士们把一个个箱子搬了下来。那些个大臣还有好奇的,看着文大天师打开箱子,顿时个个直抽冷气。
只见箱子之中装着的竟然全部都是黄金,然后就是各种珠宝,最后尽数都是香料,还有其他海外珍奇,随随便便就抬出了数百箱来。
这些人都是识货的,心中巨震,这么一大批货物,起码值数百万两之多啊!足以支撑朝廷几个月的用度开支了。
最近朱由检又在和朝廷大臣们闹别扭了,地方上赋税被卡着收不上来。便连修缮南京皇宫的钱都拿不出来。
事实上,朱由检的处境远比他自己说出来的要困难的许多。
无他,大明士林风气早已经败坏。或者说是江南士林风气早已经败坏。
甚至有黄宗羲之流,已经公然喊出来了君者天下大害的口号来。而且丝毫不见怪罪。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事情了,分明就是一种思潮正在酝酿。
这江南士林么,对于朱家的敬畏十分有限。自然的,也让朱由检的处境十分艰难。
偏偏历代朱家皇帝对抗朝臣的手段十分笨拙粗糙,往往还是意气用事的多。比如武宗的胡闹,万历的不上朝不合作,万历的木匠……
看似荒唐之中,其中都有很大部分是在和朝廷的文武大臣置气。
更别提还有嘉靖这号的变态夹杂其中,用着法架权术,操纵朝局,玩弄大臣于鼓掌之间了。却不知道权术之道,再是厉害,又岂能让人信服?只会更加离心罢了。
总之,在文大天师看起来,这个时候的士大夫们羽翼都有些丰满了,开始由对抗皇权,发展到初步反噬了。
若非清军入侵,把这些人杀了干干净净,谁知道这日后局势会如何演化发展。
记得后世有某位网文作者,曾经推演过出身于江南士林,如何在天启年间崛起,挽回败局的。
在文大天师看来,其中颇有意思,也有很大可能性。却偏偏被一群自以为是的白痴给骂的狗血淋头。
说起来那群白痴从来都是半瓶子晃荡,认识道理从来只是认识了一个皮毛,便认为高人一等,无所不知。不符合他们的念头的,便污为屁股不正……
岂会知道,时移世易。变化之妙,存乎一心!
便如同文大天师在赵佶的时候,偏偏有许多人要扯着宋朝士大夫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一个道士去误国,只会转眼灰灰云云……
刻舟求剑,不外如是!
便如这些人,就认为这个时候拯救天下,就只能种田平推云云……这才是屁股,其他都是脑残。
马可。波罗曾把它同亚历山大港相提并论,感叹道:“此诚为世界最大良港之一,商人商贾聚集之多,几难信有其事。”
而此后到中国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更是不吝赞叹:“刺桐为世界各大港之一,由予观之,即谓为世界上最大之港,亦不虚也。”
此地的原住民为古越人,西晋永嘉之乱后始有中原衣冠士族入闽,在泉州生息繁衍。
第五十一章拐骗人口
到唐代时,泉州地区得到初步开发,海外贸易发展起来。宋代之后,地脉南移,经济中心也转移到南方。
泉州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宋氏南迁以后,泉州的海外贸易收入成为“天子南库”。
入元以后,蒙古统治者重用阿拉伯商人蒲寿庚,招揽万国贾客,泉州港终于发展到极盛。
但是入明以来,随着海禁正常。这泉州却就没有能够像广州一般支持下来,反而彻底的衰落。到了现在,却就早已经泯然众城矣……
便是在福建一地,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富庶之地罢了!
却浑然不知道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是其中无数暗流涌动之下的偶然结果,有着太多的偶然。
很多时候,只要在关键节点上,轻轻一推,历史大势就会滑动,迁入谁也不知道的所在。
将这么多的礼物收了,朱慈烺自然知道这些对于父亲,对于朝廷有着多大的用处了。
朝臣能卡着皇帝最大的一点,就在钱粮上。但是这些人能卡着,却不能不给,或者顶多克扣,让你资金链接济不上。但是却怎么也都不敢不给!
而暂时卡住朝廷的钱粮,便是和朝廷谈判的手段了。有了这么多的钱粮在手,朱由检就可以少吃一点亏,少被敲诈出一点东西去。
但是却怎么也不能不给!毕竟,朝廷还是要靠着这些人维持着,其中的分寸把握。就看朱由检自己拿捏的住不?
总之,文大天师自己是心意尽到了。
“天师如此重礼,”朱慈烺就道:“父皇也不能白收……”
这个时候叫天师。却是说明已经不把文大天师当成了鬼帝大尊了。就好像钦差在传旨那一刻代表了皇帝,传完旨意,就还是一个普通人。
这点礼数拿捏,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十分自然平常不过的事情。好歹文大天师也不是土鳖,怎么也当过一朝天师的人物。
说着一挥手,便有许多回礼抬了出来。这一点。便是所有大臣们,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毕竟天朝上国,朝廷体面在这么摆着。这是自来的规矩。远方贡物,朝廷自然要十倍还之。
对于这一点,儒家大臣们却是十分自觉维护。哪怕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东西来,他们宁可不收礼。但是却绝不愿意白收。
很快就有一行人鱼贯走了过来。却是五百童男童女,在一行太监指挥下,安静无声的走上船去。
“天师修行清苦,谨此奉上童男女侍奉。”唱礼官唱道。
这些都是些挑出来的孤儿了,受过一段时间的皇家调教,基本上已经懂得规矩。
然后再是几百人带着家眷涌了过来,却就显得有些混乱了。
“送匠户五百,为天师打造宫殿!”
再是一百名女子。都是年轻的,这些却都不是普通人了。却是南京织造府之中的织女。这些名义上。就是给天师织衣服的了!
这些说起来,不起眼,其实都是无价之宝。
都是文明的种子,可以说万金难买。也只有皇家才有这般的气魄,送出如此之多来。
昔年,吐蕃刚刚兴起的时候,只是一个游牧部落。便是因为李世民那厮嫁文成公主的时候,送的这般工匠人才。
才让吐蕃一举从一个刀耕火种的落后的文明,一下子发展了起来。当然了倭国当年也是这般发展起来。
这些东西,也算是文大天师这次回来之后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了。
然后一些东西,就不算是什么了,无非是丝绸,瓷器之类的各种工艺品。不要说放到欧洲去了,便是在中土,也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皇家御用。
直到这些东西全部上船,文飞就有些松了口气,今次最为重要目标,都已经差不多了。
“请太子上船,我们直接坐船去南京见驾!”文大天师笑道。
“这个好像不怎么合规矩……”
礼官的话都没有说完,太子已经踏步上去。四周的官员们,互相望望,却听文大天师笑道:“各位一起上来吧,正好我带着一些从扶桑带来的珍物,吃了不说可以延年益寿,起码也能补益元气……”
这话一说,许多人眼睛都亮了。这是实打实从海外仙山归来的仙人啊!说不定就有什么蟠桃火枣之类的东西……
于是这些人跟着上船,后面的东宫护卫。跟着上船,却就见几艘船慢慢扬起风帆,离岸而去。
那些个大人们,还从没有坐过这般大船。一个个惊叹连连,口中叹息:“恐怕只有当你三宝太监的宝船才有这么大吧?”
有些就开始琢磨起诗文来了,准备回去就写用生花妙笔写出一篇好文章来,纪念这场声势。
正乱哄哄间,却就觉着不对劲啊!这船好像是往远海开去的。
直到这个时候,却听朱慈烺宣布:“父皇,让我跟随文天师,前往扶桑……”
“什么?”
“什么……”
一下子所有人都全部呆住了,宛如晴天霹雳,几乎都傻掉了。
许多人盯住太子的嘴巴,只是希望他现在说一句:“开玩笑……我刚才只是和你们开玩笑……”
然而朱慈烺一字一句的说道:“此是大事,原本不该瞒着诸位爱卿。只是兹事体大,却就只好保密!”
随着朱慈烺话音未落,下面的百官几乎都要造反。一个个气愤到了极点,就差摩拳擦掌了。
这个时候,文大天师却黑着脸站了出来:“尔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对着太子如此无礼,还有臣子之礼么?”
这下子,把这些官员都堵了回去。只是这些家伙战斗力,尤其是嘴炮上的功力,绝对不低,马上就把矛头对准文大天师:“定然是你这妖道蛊惑皇上,蛊惑太子。我们要……”
“碰……”
一句话都没有说完,便听到火枪声响。脚步囊囊之间,一队队飞云部战士围了起来。面对火枪,这些官员们顿时噤若寒蝉。
这个时候,文大天师才彻底的变了脸色:“好好和你们说话,你们不听。来呀,谁给喧哗,就给我捆出去,吊起来吹吹海风……”
这句话一说,所有人都更是哭丧着脸。面对黑漆漆的枪口,却再没人说话,千古艰难唯一死。
原本时空,满清人用屠刀教给了这些士大夫们如何顺从,文大天师丝毫不介意重复一遍。
“哼,不识抬举。太子殿下,请跟我来,先让这些人冷静一下。谁要是想死的,自己去投海,我却是绝对不拦的!”
说着一挥手,飞云部战士们撤了下去。只留下一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谁悲从心起,哭叫道:“狐死首丘,落叶归根。不想我辈今日要客死蛮荒矣!”
话都没有说完,就有两个如狼似虎的飞云部战士走了过来,把这人架了出去。
直接向着舱外拖去!
“这个天师……这是阮大铖,就这么杀了……”朱慈烺有些迟疑。
这些官员,可都是东宫官员。日后都是他的班底,尤其是远去万里之外。这些人,每一个都是十分重要。特别是阮大铖这个人,还是文大天师指名道姓索要的。
文大天师笑道:“太子殿下放心,不过吓吓他们而言。要是再被这厮这般喊叫几声,悲愤的气氛给渲染出来之后,说不定一冲动之下,还真有许多人要跳海自杀,那个时候就不好办了。但是在这火苗给燃起大火之前,先给掐掉……你再看看,这些家伙还有寻死的没?”
朱慈烺再一看,满舱官员,个个惊吓的如同麻雀一般。都是满脸惶恐,又哪里又有半点寻死的士气了。
他一抬眼,看着文飞含笑看着他。朱慈烺禀赋不算差的,这刻忽然就明白了过来,这是文大天师正在言传身教,教给他帝王之术。
因此诚心正意的说道:“谢谢天师!”
文飞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直接带着朱慈烺来到另外一座船舱之中,虽然不算大,但是铺着厚厚的白色地毯,各种油画座钟,就有一股西洋味道流露了出来。
“这艘镇远号,原本就是西洋船。”文飞笑道:“不过却被我夺了过来,这里面布置,也都是当日那些洋人所为。却是委屈殿下了!”
朱慈烺摇摇头,忽然叹息说道:“真没有想到,这些洋夷如此了得。居然建造出如此大船,我略略数了数,这一艘船上就有一百多门红衣火炮……便是我大明一国上下,恐怕都没有这么多……”
“是一共一百八十门。”文大天师轻描淡写的说道:“这种船,我俘虏了两艘,还有一艘正在南洋。那一艘船上有着一百六十门火炮……”
“嘶……”
作为太子,就算年纪小。也不是无知之辈了。当然知道,要造这么一门大炮需要多少花费。
便是以整个大明的财力来说,建造这么多的大炮,也是承受不起。
“其实以大明国力来说,建造这么多的红衣大炮,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太难的难事。”
第五十二章说服教育
天启元年年,徐光启练兵时期,徐光启好友向澳门葡萄牙人求购重达四千磅的葡萄牙火炮,多方疏通最后才成功购得。
售价号称每门一千两。此处却是捐炮者为了虚报功劳,售价有夸张成分,实际价格应该低于一千两。该炮如果是那些洋人自己制造,每门成本在二百两银子出头。
“差价这么大……”朱慈烺吃了一惊。
文大天师笑道:“不过那所谓的四磅炮,只是一种小口径火炮,容易制造。价钱自然低了一些。若是红衣大炮的话,一门还是需要几千两银子的……”
又笑道:“这么一艘船,通常是底层配置24磅火炮,中层12磅火炮,上层6磅火炮。那种4磅火炮,却是不用的。不过这种4磅火炮,也都有一千多斤重了!”
“嘶,”
这个时候,朱慈烺更是倒吸一口凉气。盘算了一番,别的不说。单是这船上一百多门火炮换算下来,就要好几百万两银子了。
都说大明是中央天朝,无物不包。但是朝廷一年能够收到的赋税单单银钱的话,也不过只有五六百万两上下。
若是再加上造船的成本,这么一艘船,几乎就要朝廷拿出一半的赋税了……
可那又怎么可能?朝廷赋税本就不足,捉襟见肘。朱慈烺从小不知道见过多少次了,自己的父皇为了银子发愁,对宫中的待遇是一减再减……
“洋夷居然这般有钱?国势居然如此强大!”朱慈烺喃喃自语。有些意想不到。
文大天师淡淡的说道:“这么一艘船大约是造价大约是十吨白银。一吨两千斤……”
“也就是一百七八十万两……’
虽然比自己想象的稍微要少上一点,但是也足以让朱慈烺有些喘不过气了。
朝廷从来都没有看得起过这些洋夷,却不曾想。这些的洋夷小国居然有这般强大的力量!若是假以时日……会不会比东虏更加厉害?
“太子殿下想到了吧?当年三宝太监曾经说过,财富来自大海,危险却也来自大海。自古朝廷以为大海就是天然屏障,不可能有外敌存在。
但是现在太子殿下见到了,这般船只来个十艘二十艘的又如何?”
若是以前不清楚,但是现在到了江南差不多也就大半年了。又呆在杭州许久,慢慢就亲身体会到了。
现在大明真正的繁华赋税之地。都在大海边上。被这些坚船利炮给逼上了,狂轰滥炸一番,所有沿海大城都要成废墟……
却根本没有意识到文大天师在其中夹杂的私货。凭这个时代的欧洲所有国家的合起来。也都派不出十艘这种一级战列舰。
但是日后呢?再过两百年呢?
随着欧洲殖民财富的积累,蒸汽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就要到来。科技从此一日千里。到了那个时候,又会如何呢?
这却就是文大天师给朱慈烺上的第一课!
“海禁是祖制……。也许海禁之后。无利可图,这些洋夷就不会来了吧?”朱慈烺有些迟疑。
“怎么可能?”文飞嗤之以鼻:“太子殿下可知道,太祖那么多的祖制为什么都被推翻了,就这海禁的祖制还一直坚持到现在?”
“这大约是……”朱慈烺一片茫然。这种事情,莫说是他了,变成朱由检到死都不会知道。
明代历代皇帝之中,真正清楚的大约就是朱棣了吧!朱元璋毕竟是小农意识太重了一些,这一点和太祖是一般的。
“宦官不得干政。这是祖制吧?商人不得穿丝绸,这是祖制吧……随随便便把大诰拿出来。看看还有多少祖制是不能变,没变的?”
朱慈烺脸红了,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儿。他施了一礼,恭恭敬敬地说道:“请天师指教!”
文飞端坐不动,大模大样的受了。只是道:“这一礼,我受得起你的。天下间除了我,便是再没有第二个人会和你说这个道理。”
“那父皇……”朱慈烺问道。
“你父皇和你一样,便是你家历代祖宗,能明白这个道理的,估计只有成祖皇帝了!”
“啊?”
“我且问你,成祖是什么皇帝?”
“这个……”评价自己祖宗,这种压力却不是一般的大。
“要我说,真是秦皇汉武一流的皇帝。别误会,我这不是贬义。我且问你,成祖迁都北京,营造武当。都是动用民夫数十万。北京就不用说了,你是从小长大的。
便是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就历时12年,建成了9宫,9观,36庵堂,72岩庙的大规模道教建筑群。
然后还有五征远出塞外征讨蒙古……
这般滥用民力,一点都不比隋炀帝差吧?”
“这个……”朱慈烺脸色涨的通红。
“便是当年秦皇都把天下玩脱了,若非汉武帝晚年改弦更张,让天下休养生息的话。这大汉会如何,你也知道……
但是为什么就在成祖这个时候,已经这般劳逸了。在宣宗时候,都还有力量远征安南……”
被文大天师云山雾绕的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子,朱慈烺早就晕头了。
文大天师一笑,也不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道:“不再别处,其实就是在三宝太监下西洋上……“
“啊?”
这个答案当真是出乎朱慈烺的意料之外了,张口结舌,却从来没有想到。
“若是没有三宝太监几次下西洋,给成祖赚了千万两银子。你以为凭成祖那个搞法,天下是怎么支持过来的?”
“我且问你,你听说过西班牙,荷兰这些洋夷小国吧?你知道他们有多大,便是一个西班牙都没有一个四川大,也就是大明一个省的范围。而荷兰只有西班牙十分之一大小……”
“是?”
朱慈烺再是一惊,刚才已经把这些洋夷看得很强了,却没有想到,原来只是这种蕞尔小国。
“但是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有钱,能够建造这般庞大的战列舰么?”
“难道还是和海上有关?”
“不错,西班牙人造一步到扶桑。在一百年前,他们平均每年从美洲运走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到了后来黄金增至5500公斤,白银为246000公斤。到后来差不多总共便有五百万斤黄金和两亿斤白银……”
“有这么多……”
朱慈烺冲口而出,便是他的位置。听到这个数目,都感到一阵阵晕眩。一种强烈的刺激,和妒忌一下子涌上了心头。
这年头,皇帝家也没有钱啊!
文大天师点点头,当然没有告诉他,这是三百年间西班牙人一共掠夺走了这么多,现在才十七世纪,这个时候,当然没有这么多。
“你可知道我大明现在用的白银都是从哪里来的?”
朱慈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