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倚天同人)迢递故园-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夜未曾合眼,王权与孟海满部先后被镇压,如今河南一地势力最大的便是颍州军,更占了元廷中路要道。眼下刘福通领军驻扎毫州,她带兵在外驻扎宿州。按理说,颍州军实是首当其冲的征伐对象。只是脱脱用兵奇诡,沈浣沉思一夜,留了老将罗文素驻守宿州,自己领了五万人马往东直赴淮安而去。毫州以南,便是张士诚部驻扎的高邮。
  
  这一次颍州军行军并不急迫,沈浣似乎有意如此,大军每日日行不到二百余里,几乎可谓的悠哉游哉的晃荡过去的。以至于路上沈浣除了每日军务,竞还有闲暇时分与阿瑜和路遥安安稳稳的用饭甚至闲聊。对于数年来转战四方的颍州军,这番行军几乎可谓惬意。然则之于路遥却非如此。将近一个月的窝头咸菜,实在是让她饿得犹如两眼放绿光的黄鼠狼一般。于是这晚沈浣一回营帐,见不到阿瑜身影,想到昨晚阿瑜同她笑言路遥已经到了盯着路边一只野鸡都能自发在脑海中将其化为烤鸡的地步,便猜到两人怕是溜出营去打牙祭了。问清了门口侍卫两人所去方向,一路而去,果不其然出了营寨不到半里地,她便闻到了扑鼻而来的香气。转过小路,见到小树林边上生着旺旺的篝火,其上更是烤着两只香喷喷的烤鸡。而路遥正和阿瑜两个大姑娘竟是在地上打成一团,似是在抢什么。
  
  “咳咳,”沈浣咳嗽一声,“眼见着秋末了,你们两个在地上打滚可别着凉。”
  
  两个人听得有人来,同时住了手,抬头见得是沈浣,立马又同时出声:
  
  “哈哈哈,阿浣快来快来,晚了可就没了!”幸灾乐祸的是阿瑜。
  “不要吧!强盗抢小贼,这都是什么世道!”咬牙切齿的是路遥。
  
  沈浣看着两人打得起兴,也觉好笑,掸了掸长衫下摆坐到两人身边,这才看得清楚,原来是阿瑜在抢路遥手中一个乌色坛子,路遥高高举着说什么也不给她。
  
  沈浣微微挑眉,问路遥道:“这是什么?”
  
  “烤鸡!”路遥极快答道。
  
  阿瑜啪的拍了路遥一巴掌,“她说的是你手里那坛酒,不是架子上的那只鸡。”
  
  “酒?”沈浣微讶,“如今军中可没有酒,你哪里弄来的?”
  
  “还不是偷得呗!这死丫头刚刚不知哪里转了一圈,回来就弄来这么坛子酒。刚才一开封,实在是醇香扑鼻!”阿瑜抢着道。
  
  路遥冲她龇牙,“你少说几句又不会死!我这是劫富济贫!”
  
  阿瑜不理,指着她径自向沈浣道:“现在咱也是贫!阿浣快点抢,那可是极好的梨花白,过得这村就没这店了!”
  
  沈浣听得是梨花白,心中微微一动,顿了半晌,方笑道:“主帅带兵时候岂可饮酒?阿瑜你要想喝,可得自己想办法了!”言罢看着路遥得意的跳起来,拎着酒坛展开轻功四下游走,边跑边向阿瑜高声笑着吐舌头,阿瑜却是不依不饶的骂着“死丫头”追在后面。沈浣笑看着两人折腾,身边的篝火驱散秋日寒气,仿佛将她的衣裳和心情一并烤的暖了起来,不由想起上一次拿到梨花白,还是两年前的百泉轩中,俞莲舟知她好酒给她带回来的一坛。当日里她还没来得及拍开封泥便得到颍州势危的战报,急急便离开的百泉轩。如今想来,也不知那坛酒可还在家中。
  
  路遥和阿瑜折腾归折腾,嘴上一点不耽误,两只烤鸡片刻时分就被三个人分的干干净净。看着路遥如风扫残云,沈浣不禁觉得若是她牙齿足够硬朗,怕是连鸡骨头都剩不下几根。三个人酒足饭饱,半躺在暖烘烘的篝火边,仰头看着清秋时节的朗夜星空,但觉清风中夹杂着秋草和野果的芳香味道轻柔拂过,心中皆是柔软异常,谁也不打算回营,竟是打算在山间露宿一宿。
  
  沈浣望着那夜空,有些混淆了时间,仿佛觉得这漫天星光便是当初百泉轩时与俞莲舟对酌共饮之时的星光夜色。想起两人饮的梅树下那坛女儿红,沈浣心中无端一热,竟是漏跳了两拍。当时她从未曾知那酒是自己的女儿红,更不曾知其中之意。然而自从知晓之后,每每想起心中都是无法抑制的雀跃起来。这件事情她谁也不曾提起,更不打算告诉俞莲舟,只是偷偷藏在心里,就好像一个孩子背着大人偷偷将自己偷来的好东西仔仔细细的藏起来,偶尔拿出来看一看便能心满意足。待她发现自己唇角勾起时,已经不知自己这般笑了多久,连忙拍了拍自己的脸,好让自己的思绪从胡思乱想中□。脑中刚刚静下来,听得阿瑜和路遥在一旁难得不闹不掐的静静说话。
  
  “这么说来,你这丫头竟也从小没了爹娘?”
  
  路遥耸耸肩,“差不多。”
  
  阿瑜微微一叹,“世道艰难,无亲无故无家可归之人实在多得遍地都是。”
  
  “呃,没你说的那么夸张,我有哥哥,人在金陵,虽然不是亲生的,不过从小相濡以沫,与手足骨血无异。”路遥笑得温暖。
  
  “哥哥……”阿瑜喃喃道,“这么说来,你家在金陵?”
  
  路遥点了点头,极轻一叹,感叹声中似是有着极多过往,却微笑道:“金陵横塘之畔便是。”说着转头问阿瑜,“我听你口音似是混杂了各地方言,实在分不清你是哪里人氏,你家又在何处?”
  
  阿瑜闻言,忽地沉默下来,久到路遥几乎以为自己怕是问错了话,这才听她道:“我很小还不懂事的时候,家中有我和我三个弟弟。那时候家里穷得很,别说窝头咸菜,糠皮一天也吃不上几粒。后来我七岁那年家里遭了灾,爹娘实在养不起了,眼见着一家人就要饿死,便把我卖给了一家大户做粗使丫头。后来那家大户败落了,我又被先后辗转卖给了两户人家。十一岁那年,我在的那家大户的老爷看上了我,强纳了我做妾。尚不出半年,那家正房夫人嫉恨于我,便趁着老爷在关外做生意的时候,把我卖到了外地窑子里。我当时跑了几回都被抓了回去,一来二去也就认了命,心道这种乱世,能活下来便是不易,其余也便不重要了。过得四年,我被当时的一个商户赎了身,献给当地督抚做家妓。没成想进府不过数月,督抚因为涉嫌谋反而被满门抄斩,家奴充军的充军,我则被送到河南元虏军中充了营妓。后来颍州军重挫了赫斯所部,我就被虏到了颍州军中。当时颍州军士卒恨极元军,便以□所虏营妓为乐。那日恰被阿浣所见,看不过眼,便上前狠狠教训了几个士卒一顿。自此给自己部下立了规矩,去红帐招妓可以,但是再有□便以便是军中殴斗,一律军法从事。那以后姐妹们日子才好了许多。后来她又跟刘福通提出要收了我,刘福通便一口答应,我这才安顿下来。”
  
  路遥走南闯北这些年,世道艰辛人情冷暖见过不少,然则听得阿瑜这般淡淡道来这般旧事,仍旧禁不住替她心中一酸,轻轻拍了拍她的肩,闭口不言。阿瑜此时却是咯咯一笑,捏了捏路遥脸颊:“都这么多年来,姐姐我早就不在乎了。这是你问我我家在哪里,我才提起来。这么些年,我先后流落到过很多地方,阿浣派人打探过我老家父母兄弟,却早逃难去了,还哪里去寻?”说着微微一顿,一只素指指着沈浣道:“这家伙是第一个真心待我的人,她在哪里,哪里就是我家。”
  
  沈浣一怔,心中软了下来,轻声道:“阿瑜……”
  
  “嘁!”阿瑜满不在乎的翻她一眼,“沈大将军发出这般轻柔声音,实在是让人……鸡皮疙瘩落了一地!”
  
  沈浣看着路遥煞有介事的在一旁点头,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却听阿瑜道:“至于这家伙家在哪里……”说着一捅沈浣,“长沙?”
  
  沈浣被阿瑜问得一怔。她的家又在何处?她生在岳麓书院,然则自从八岁那年满门被屠,她一个人带着沈竹逃了出来以后,再回去,吴澄待她犹如亲子,沈竹亦是喜欢百泉轩,只是于她而言,总是隐隐觉得缺了些什么,莫可名状。
  
  八岁以后她在雁留山习艺,于那里最是熟悉。只是如今师父已经故去,师兄更是久在外面,雁留山上已经是空山一座,什么也未剩下,如何又能称家?
  
  而颍州军中生死兄弟虽多,却终究是辛苦征战之所,亦谈不上家之一字。
  
  沈浣沉默下来。阿瑜言笑晏晏万般肯定的说着自己在何处她家便在何处,可是她的家又在哪里?三年多前反出刘福通营下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便是回家,回去长沙百泉轩那里。然则抛去一纸告急战书不谈,那里她又可曾真的能安心如在家中一般么?
  
  一时之间,三人皆是默然不言,山间为余夜风秋蛩之声。
  
  半晌路遥一拍阿瑜额头,“酒醉话多!睡觉!”说着也不管阿瑜,径自以披风把自己打了个卷,靠着篝火合目而睡。阿瑜一把按倒沈浣,“睡了睡了,明日还要行军赶路呢!”沈浣哭笑不得的看着凶巴巴的阿瑜,取了两个人的披风盖上,躺在阿瑜旁边。不过片刻,便听得路遥呼吸均匀缓慢,已然入睡。而阿瑜枕着她的手臂,霸道的扯过她一半披风也已经睡着。她仰头看向朗朗夜空,不知自己要想些什么,却是知道自己今夜怕是难以再睡着了。
  
  --
  
  路遥在桃园的时候便同沈浣与阿瑜告辞了。三人虽都是姑娘家,离合聚散却早已经历得多了,也便没什么腻腻歪歪的情态,抬手抱拳各自一笑,即便分去东西。
  
  到达淮安时已是将近秋末时分,时年正逢黄淮两河秋汛,天降大雨两月有余,半个淮安路都被水浸了一尺有余,以桃园为甚。沈浣麾下数万精兵强将顶着暴雨勉力到得淮安,一路跋涉都已有些吃将不住,兵困马乏急待休整,更不用提上游遭灾逃荒而来的难民。多年战乱,青壮之士早被征走,一路诸人但见难民多是老弱妇孺,容貌狼狈、衣衫残破,所携家当早已丢的剩不下几件,披着已被雨水浸得糟烂的蓑衣,踉踉跄跄的顶风冒雨而行。路边挤满已然饿得难以前行的老幼,便直接委顿在烂泥水洼之中,各个满面蜡黄唇色灰白,双眼麻木无神,直愣愣的瞪着,其间更夹杂了无数被雨水发白的饿殍裸尸,衣服已被旁人剥去,发出恶臭气味,很快又被凄风冷雨掩盖掉。
  
  一到得淮安城外,沈浣当即命令全军在城北扎营,五万军士分作两班,日以继夜排水清泥、巩固河防、修筑工势。她则亲自带人检视淮安城城墙筑防,以及四周地势险要。一连四天下来,身后了解沈浣脾气的亲兵愈发紧张,盖因主帅的脸已然和连日暴雨的天气一般沉了四天。
  
  元廷统治八十年有余,从未治理过黄河。黄河由建炎二年南徙,夺淮入海,自此黄淮两河中下游桃园、清河、淮安水患逐年愈演愈烈。而淮安城两年之前为李二部所得,只是如今李二部被歼灭于徐州,元军无力南下,最近的张士诚如今也腾不出手收占,是以此地正值民生混乱无主之时。眼下的淮安城中难民积聚无以安顿,街道两侧、城墙之下,上游逃难而来的难民早已人满为患。城中街道污水横流,四处皆是骨瘦如柴形如枯槁的难民,随处可见新死之人,勉力撑一口气站起来的四处乞讨,脚步踉跄,不知何时便会如路边的死人一般,躺倒下去再不复起来。城中和城外未被水淹过的地方都已是秃山,能吃的野菜甚至草木早在一个月前就被抢光。城内屡有因抢夺食物而殴斗致死之事,单是沈浣在城内四日就已见了七八起。
  
  然则于此事,沈浣实是有心无力。颍州军历来粮草供给匮乏,刘福通在拨发军资之时对沈浣所部很是吝啬,而萧策周济亦不是长久之计。若在丰年,沈浣命颍州军在山野荒地自行屯田。然则今年大涝,大军又频繁迁移,眼见脱脱四十万大军南下,不定便是一场大战近在眼前,是以三军上下已是勒紧了裤带。沈浣与众将和粮官商议许久,忙碌两日,勉强筹措出五千旦高粱米发放。
  
  而放粮当日,沈浣派出三千精兵戎装劲弩看守着放粮的粥厂。人在饥饿至极之时能做出什么样的事,她再清楚不过。粥厂紧邻城西颍州军正在修筑的河防堤岸之侧,沈浣站在堤侧,看着大雨之中狼狈不堪的难民缓缓向前移动,放眼望去竟是看不到尾。一旁戴思秦快步由临时搭起的棚子里出来,一身白色书生长衫仿佛如在泥水里浸过一般,手里拿着一把破了口子的油纸伞,要给沈浣遮雨。沈浣战甲下的长衫早已被雨打得湿透,精钢战甲被瑟瑟寒风一吹,戴思秦手上一触那战甲,便禁不住冷得一哆嗦,连忙劝道:“兵者五事,将者为四。元帅,如今大战在即,你当保重身体才是,莫要再次着了寒凉才是。”
  
  沈浣轻轻摇了摇头,“我没事,思秦不用担心。半月前派人送回毫州催粮的信笺,如今可有回音?”
  
  戴思秦双眉皱紧,摇了摇头,口中不甚确定,“毫州到此一路都是水患之地,恐会慢上几日吧……”
  
  他话音未落,便听得难民队伍中一阵纷乱,伴随着几声低呼,随即平息。沈浣看着几个士卒奔上前去,从地上扶起一个女人。那女人饿得骨瘦如柴,仿如骷髅一般,却顶了个肚子,显示有了身孕,此时却双目紧闭,唇色乌青。沈浣微微一怔,抬手招来一个去扶那孕妇的士卒道:“送去军中医帐那里,吩咐谢大夫好生诊治。”
  
  那士卒听得沈浣吩咐,脸色难看,嚅嗫了两声,出声道:“元帅,那女人已经……已经断气了……”
  
  沈浣闻言心中无由一痛,两步上前一掌抵住她后心,一股内力送了过去,那孕妇却没有半分反应。沈浣心中不甘,接连按压她数处大穴,那孕妇仍旧没有半口气息。过得良久,沈浣一叹,她见过无数生死,这一回却是无端凄然,看着那孕妇瘦得仿如骷髅一般的脸颊和偌大的肚子,怔愣片刻,才轻声道:“好生埋了吧!”
  
  两个士卒不敢出声,听得沈浣吩咐连忙领命而去。
  
  沈浣起得身来,眺望看不见尾的难民队伍,忽然间八岁那年流落江湖时惊惧无力之感在多年之后再次袭上心头。十多年前她保住不父母故园,三年前她保不住手足兄弟,如今她仍旧保不住这些曾和自己一样的人们。她已忙碌军务许久未曾合眼,如今在这瓢泼大雨之中,看着这些她无力扶助的人,经年的疲惫蓦然涌了上来。她甩了甩头,迎风抬起头,让冰凉的雨水洗刷过脸颊,好使这般沮丧心情洗去一些然则却听身后戴思秦轻声道:“元帅?元帅?”
  
  沈浣深深吸了口气又吐了出来,觉得冷风灌入胸中似是好了一些,转身问道:“何事?思秦?”
  
  戴思秦脸上申请颇是惊讶,一手指着五六丈开外隔着路的另一边,沈浣顺势看去,见得那里正站了一人,身形颀长,披着蓑衣,头戴斗笠,帽檐低掩遮去容貌,隔着一条街站在那里,却让人毫无原由的很快便注意到。
  
  沈浣的心猛然一跳,微张了嘴,竟是口不能言,只愣愣的看着那身影。
  
  那人似是察觉到了沈浣在看着他,一伸手摘去斗笠,隔着雨幕,向沈浣点了点头,并不言语。
  
  沈浣一瞬间竟似忘记了如何行走一般,只能看着那人脚下利落轻盈的向自己走来,任自己脸颊上的雨水灌入衣领 。直到那人站在她身前,拍了拍她肩头,她才听到自己轻声唤道:“俞二侠……”
  

           

第五十七章 依稀陌上少年郎

    阿瑜端过一只茶杯递给俞莲舟,“俞二侠,喝茶。”
  
  杯中所谓的茶,其实只是白水,连点茶叶沫子也没有。
  
  杯子只有一只,放在俞莲舟面前,没有沈浣的份。
  
  阿瑜斜着眼睛瞥了眼一头一脸雨水、衣衫湿透的沈浣,没好气的“哼”了一声,扯过条布巾“啪”的扔在沈浣脸上,转头递给同样被雨水打湿的俞莲舟一条布巾,笑道:“俞二侠擦擦身上吧!”
  
  沈浣哭笑不得的取下自己脸上的布巾,趁着阿瑜背转过身向俞莲舟使了个“无奈”的眼色。阿瑜瞬间察觉到什么,猛然转过身柳眉倒竖的瞪着沈浣。沈浣连忙的自觉低下双眉,抽了抽鼻子,闷不吭声的拿着布巾抹干脸上的水。
  
  阿瑜瞪了沈浣一眼,随即甩了甩水袖,向俞莲舟行了个礼,出得帐子去了。
  
  帐帘落下,沈浣吁了口气,抬头向俞莲舟道:“军中已无茶叶,白水当茶,怠慢俞二侠了。”
  
  俞莲舟摇头道:“无妨。”,说着顿了顿,问道:“我听人言道前些日子你受了伤?如今如何了?”
  
  沈浣讶异,不曾想到自己未曾在信中提及的事情俞莲舟竟都知道。双目微垂,片刻轻声笑道:“早已无妨了。”言罢一抬头,却见得俞莲舟神情严肃,目光审视着自己,不容得她避开。沈浣心中滋味陈杂,在他这般目光之下竟是不敢再开口掩饰,却也决计不能说实话,只抿紧了唇一言不发。
  
  俞莲舟看着她那如小时候如出一辙、倔强着不肯说自己姓名时候的模样,半晌缓缓叹了口气,“你总要为阿瑜姑娘保重身体才是。你这般让她忧心,也不怪她恼你。”
  
  沈浣一怔,随即看着自己手中布巾,才明白俞莲舟所指,不由笑道:“阿瑜这次恼我,倒并非为此,而是因为前些日子我想让她去金陵暂避一段时间。”
  
  此事起因原是这般,路遥与沈浣和阿瑜在桃园告辞之前,沈浣曾请求路遥得出时间南下长沙一行替沈竹看病。路遥听得沈浣描述沈竹病情症状,当下便一口答应。然则她见得沈浣如此挂念沈竹,念头一转,想到脱脱四十万大军南下,沈浣这些日子常在地图前冥想苦思,猜她是对战事军情无以把握,便曾问沈浣若真有万一,可需要她帮忙安置阿瑜。沈浣听得路遥询问,想起那日阿瑜指着中军大旗的柱子言道“自己若有万一她便一头撞死在上面”时候的神情,以及林中夜宿时言道“自己在何处,何处便是她家”时候的笃定,顿了半晌,忽地给路遥躬身行了一礼,问她是否能在桃园事毕之后帮忙安顿阿瑜。路遥自是当即点头。谁承想此番话被阿瑜听到,几乎气得炸了肺,冲进帐子一把把路遥推了出去,指着沈浣的鼻子大骂她毫无信义,将她数落了一个狗血淋头。路遥大张着嘴在外面,听着帐内阿瑜不带重复翻着花样的骂沈浣,看着帐外因为好奇探头探脑聚过来围观自己外加听壁角的一群军士,摸摸鼻子刺溜一下溜走了,留下帐内不敢回嘴的沈浣和气得边哭边骂的阿瑜。
  
  自那日起到得如今,阿瑜便一个好脸色也没给沈浣看过。
  
  而眼下,俞莲舟听得沈浣这般说,微微皱了眉,片刻问道:“可是战事又有凶险?”沈浣与阿瑜二人他都看得明白,沈浣既然已经开始考虑送走阿瑜一事,显然战事境况颇是不好。
  
  沈浣点了下头,“这次元廷终于动用脱脱了。”
  
  当初沈浣沙河一战上下计算,更是特意叮嘱俞莲舟留得也先帖木尔性命,为的就是不让元廷把军权交给脱脱。然则到得如今过了两年,元廷终究是醒过神来。俞莲舟听得此事,沉声道:“脱脱既然如此厉害,你二人终有交手一日。”言罢看着沈浣明亮双眼,伸手取来身侧以黑布缠好的东西,手上一扯一抖除去其上遮盖,浅笑道:“来,试试这个。”
  
  沈浣但觉眼前银光大涨,极是晃眼,仿佛将整个因为大雨而沉暗的帐子都映的亮了起来。沈浣却目不转睛的直直看着那枪,眼睛瞪得圆了,全然不敢置信的神情,大气也未出一口。良久缓了一口气,极轻的道:“是……沥泉?”
  
  俞莲舟点了点头,听见沈浣仿佛不信一般喃喃自语,“岳武穆的沥泉?!这枪……这枪不是已失落很久了?”
  
  俞莲舟也不答话,横执了那枪递到沈浣身前,“比你那芦叶枪沉些,你且试试顺手不顺。”
  
  “给我的?!”沈浣讶然,看见俞莲舟缓缓点头,半晌站起身,接过那枪。长枪入手,沈浣但觉那双盘龙雕花银亮枪杆入手尚带着俞莲舟手中握过的微温之感,她手腕一番,枪花半挽,蘸金神龙吞口所含的利刃犹若青泓刃雪、削金断玉,破空之时竟发出轻微嗤声,那声音细微而干净,大异于寻常刀枪锐利破风。沈浣却知唯有极难得的名器才能有如此锋锐而又不刺耳的破空之声。几乎无需再行确认,只凭这破空声沈浣便能断定此枪必是沥泉无疑。
  
  神兵入手,出于习武者的本能,尽管帐内寒气袭人,担沈浣立时觉得周身的血液接随着这沥泉枪热了起来,心中跃跃而动,难以自抑,竟然有些急不可耐,“俞二侠稍待,我去外面宽敞之处试它一试。”
  
  看得俞莲舟点头,沈浣也顾不得外面尚下着雨,拎着沥泉一个箭步出得帐去,几步奔到帐后校场之上,脚下一点,手中沥泉立时化作银龙破空而出,青泓枪刃划破雨幕断去秋风。枪身执在沈浣手中,舞动起来含刃的蘸金龙头仿如飞龙在天,枪上威势竟使沈浣周身雨不能沾。沈浣枪法已是世间少有,单凭普普通通的白蜡杆,自当年朝天岭大败苏赫巴鲁之后到得如今便已从未败过,如今沥泉枪在手,仿如鲲鹏借风游龙遇水,其上磅礴威势无可言喻。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枪杆之上两条神龙竟似如活了一般,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一招一式之间两条神龙腾飞舞动,震人心魄。
  
  沈浣一套枪法尚未出得十招,便听得校场周围围得水泄不通的将士震天价的喝起彩来,“好枪法!”原来竟是周围诸多将士远远见得校场之上寒光大盛,破开雨幕威势逼人,忙赶过来,才发现竟是沈浣在舞枪,所有人看过一招便已再也挪不开双眼。沈浣一个翻身落在场上,见得俞莲舟站在校场一角,看着自己负手而立,神情严肃,她却查觉到他极细微的一点笑意。
  
  沈浣心中猛然一热,一个念头不可抑制的冒了出来。她抹了下脸上雨水,几步到得俞莲舟身前,想俞莲舟抱拳行了个江湖礼节,“俞二侠可愿赐教一二?”
  
  俞莲舟看着沈浣难得跃跃欲试的神情,笑意一闪而过,“好。”
  
  沈浣心中大喜,正要后退至校场中央,却见俞莲舟将自己的长剑交给旁边的郑校尉托他代为保管,随即到得校场边的兵刃架子边,十八般兵刃当中,直接取了一柄长枪入手,在沈浣惊讶的目光下到得校场中央,一抱拳还了沈浣一礼,“沈元帅,请。”
  
  周围围得里外三层的军士无不屏了呼吸,大气也不敢出一口,伸长了脖子往校场里面看去。
  
  沈浣没想到俞莲舟竟然选了他从不曾用的长枪为兵刃,不由大异。只见他双足不丁不八开立,沉肩坠肘,手中长枪枪尖下垂,并无甚起手之式。沈浣见他势如凝岳,当下神色一整,不敢大意,手中长枪一收一进,一招斜斜刺向俞莲舟下盘,去势并不甚快,更显然是虚招。俞莲舟在江湖上成名已久,以此来说沈浣可谓是后辈了。她这一招起手之式无甚威力,实是出于江湖后辈礼节。俞莲舟一步错开枪尾一隔,沈浣枪杆下压,避开他长枪不与之相碰,复又斜斜向上刺出一枪,力道仍然不大。此招乃是江湖常见的枪法招式,名为“百鸟朝凤”,仍旧是出于礼节的一招。这一招沈浣力道虽然不大,但是枪尖微晃,银杆金头煞是华丽漂亮。俞莲舟微一错身,仍以守势格挡而未加进招,这一式不似枪法更似剑式。沈浣心中微讶,竟似被他影响一般,只见她斜退一步身形急转,枪尖由上向下斜带,随即枪尾一收随着由另一侧转过,复有由下往上斜削而过。这一招比前两招稍快,令人讶异的是沈浣这一招两次斜削,显然是剑招而非枪法了。沈浣一招出手似是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吐息猛然一乱,脸颊腾得一下隐隐发烧。旁人不明所以,唯有沈浣自己明白过味儿来。这被她随手而无心使出来得一招,乃是她在雁留山上所习的剑法,名唤“红豆春枝”。
  
  场边士卒看不出什么名堂,俞莲舟亦是不知此招名称,然则沈浣微乱的吐息他却是立时察觉,不由一愣,手上招式一缓,以自己枪尖挑开沈浣力道不大的枪尖,询问一般看向沈浣。沈浣这三招均无甚威力,多由下而上,以示于对手的尊敬,他三招还得亦是客气,全然未加内力,又如何能使沈浣吐息不匀?沈浣见得俞莲舟询问神情,几乎瞬间脸上热辣起来。那方才一招“红豆春枝”是如何才使将出来的,她自己实在不敢去回想。仿佛为了掩饰一般,她手中长枪蓦然一快,双龙犹若盘龙出水,一招“雪浪倾潮”猛然扫向俞莲舟下盘。这一下劲风横扫,竟然将校场之上雨水由地上激起一尺有余,周围无数军士同时倒吸了口冷气。迅捷凌厉,这般才是沈浣的枪法。俞莲舟脚下一点飞身而起,避过沈浣横扫,手中长枪翻转,顿做长虹直刺而出,竟又是沈浣那一招“归鸿无信”。宽彻哥模仿过沈浣此招,被沈浣冷笑制住。俞莲舟取沥泉枪时,用得亦是此招,引得老者大异。如今他又以这一招攻向沈浣,沈浣瞬间讶然,脑中还没反应过来,手上招式已如本能一般,双手执枪“嗙”的一声格住俞莲舟长枪。这一招“拨云见日”正是破解“归鸿无信”的不二法门。然则两枪相交,沈浣只觉俞莲舟枪上力道坚韧绵密,虽不同于她自己的,但自己双手虎口却被震得生疼。
  
  沈浣左手一撤,沥泉枪缠住俞莲舟长枪,逆行而上直刺他手腕,逼他撤手。俞莲舟手上长枪却只收得一尺不到,非但不撤,反而更缠上沈浣长枪,一晃一卷,正是当日他对招那老者时候用的第二招“乌云密雨”,亦是从沈浣战罗鸿之时看来的。武当六合劲中“翻”“转”二劲使出,沈浣但觉枪上劲力骤增,长枪去势已被带得偏了。她变招极快,不再与俞莲舟在枪上纠缠,手上力道一勾一带,身形后仰,一腿踢出迅如疾风,直取俞莲舟中盘。俞莲舟撤回枪上内力,猱身而起避开她一腿,左掌劈向沈浣右肩。这一掌速度虽然不快,但角度极是精准,沈浣此时上身后仰、单脚着地,全凭腰部力道,决计不可能避过这一掌。场边已有无数惊叫之声,眼见这一掌便要击在沈浣身上,众人却见得沈浣单手持枪越过头顶急速倒刺入地面一尺有余。沈浣握住枪杆,脚下一点,以手为轴身形迅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