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倚天同人)迢递故园-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是俞莲舟接到了武当山上莫声谷报信,信中言曰俞岱岩已然转醒,性命无碍,只是四肢皆断,无法行动。而张松溪与殷梨亭二人在金陵临安一带遍寻张翠山踪迹不着,已然北上向大都方向而去,一路细细寻找,盼得有丝毫线索。俞莲舟接到那信,静坐于百泉轩中一动未动整整一日。手足兄弟重伤的重伤,失踪的失踪,他的心情沈浣亦曾亲尝,如何不晓?只不动声响的带了沈竹在书院后山,留他一人静思。
  
  沈浣虽然做好了回颍州的准备,却未成想这一时来的如此之急。
  
  是月十五,圆蝉东升,正值夜朗风清之时。百泉轩院中,沈浣正坐在沈竹轮椅前陪他玩耍。手中握了一只百灵鸟样的陶哨翻来覆去的转动颠倒,诱得沈竹伸手去抢,却又偏偏抢不到,只攀了沈浣胳膊咯咯直笑。沈竹眉目容颜绝色动人,月下一笑可谓倾城。沈浣看着将那陶哨抢至手中,心满意足的声声吹着的沈竹,心中暖意昂盎然。她尚记得幼年时分,母亲上街带了两个这般的陶哨分给两人玩耍,奈何沈浣一不小心将其摔得碎了。彼时她不过四五岁年纪,看着摔为碎片的心玩具不禁哭了出来。沈竹见她一哭,立刻慌了,赶忙拿了自己的陶哨出来给她,直到她破涕为笑。
  
  当初哇哇大哭的沈浣如今已经长大,沈竹却还始终停留在那时的年纪。那以后每每沈浣哄沈竹高兴,都常拿着各种陶哨陪他玩耍。沈竹正拿着那陶哨吹出百灵鸟般的悦耳声音,沈浣忽地感到了什么,一抬头,见得俞莲舟正在月洞门口,一手拎了长剑,到似刚刚练完功的模样。
  
  自那日吴澄在临碧亭中与她长谈以后,每每见了俞莲舟,她心中竟都有着隐隐上涌的愉悦。尽管她严禁自己去探究那到底是什么,但那心情却一点点从心底探出头来,慢慢生根发芽,悄无声息却又不可抑制。她知道这样的心情便是长成,也难以开花结果,就如她同吴澄所言。可是在这百泉轩这心心念念的故园里面,没有烽烟战火,没有血染黄沙,没有尔虞我诈,她竟似也被沈竹的简单快乐所染,只要看到俞莲舟一眼,心中便会不由跃动起来。
  
  沈浣笑道,“俞二侠练完晚功了?”
  
  俞莲舟点了点头,从身后拎出坛酒,递给沈浣道:“今日去北郊查五弟线索,恰巧碰到沽酒铺子在卖这香雪白。”
  
  沈浣好酒,这一路同行俞莲舟却是看出来些。从初逢夜舟之中的葡萄酒,到那日百泉轩中的花雕,无一不是精品。今日回城见得那酒铺生意极好,说是新酿的香雪白今日刚开封,便随手带了一坛回来。
  
  沈浣果然眼前一亮,刚接过酒坛,尚未开口,就听得身后一串凌乱急迫脚步之声。两人呢微一侧身,却见得一个少年书生上气不接下气的疾奔而来,见得俞莲舟与沈浣,身形尚未站稳,便躬身一礼,急声道:“沈、沈公子,俞公子,山长、呼,山长请您二人速去前厅。”
  
  书院中的书生们平日里一个个均是长衫方巾,说话行事极重气度,今日倒是头一次俞莲舟与沈浣两人见得有人这般急躁模样。
  
  沈浣心中存疑,却不敢耽搁,当下安顿沈竹,听得俞莲舟问那书生道:“吴老山长可有说是何事?”
  
  书生喘息半天,这才复又开口道:“没有。但是有名黄州萧元帅的部下前来,看模样似是有要事。”
  
  沈浣与俞莲舟一听是萧策派人前来,对视一眼,当下各自展开轻功,疾奔书院待客花厅而去。
  
  两人进得花厅,只觉厅中气氛沉涩。吴澄坐于椅中,隋卿与另一名书生站在一旁,而客位之上,坐了一名三十余岁的中年汉子,身形清瘦,满面风尘之色,显是日夜赶路,极为疲累。
  
  沈浣一见那人,脱口而出:“行云?”
  
  这人正是萧策手下最得力的副将叶行云,沈浣又岂能不识?她方才听得萧策派人来送信,便知怕是有急事。然则她却没想到,萧策竟然派了叶行云亲自来送信。沈浣心中一凛,便知必是出了事。
  
  果然叶行云见了沈浣与俞莲舟,一个健步上前,单膝及地抱拳一礼,“行云见过沈将军,俞二侠。”沈浣赶忙去扶,“行云,出了何事?师兄竟让你亲来长沙?”
  
  叶行云浓眉皱紧,“沈将军,元帅派末将星夜前来报信,颍州大营堪危!”
  
  沈浣一愣,立即反应过来,“行云你且慢说,颍州到底发生了何事”
  
  “鞑子元廷久欲剿灭北路义军,月前派遣枢密院知事也先帖木儿、卫王宽彻哥统军十万南下,屯兵沙河岸上,意欲围剿刘福通部上蔡、息光二州义军。十天前又增兵至三十万。如今元军已过了滑、浚二州,开州被围已有数日,其间音讯全无。江浙平章教化、济宁路董抟霄同时挥兵直逼安丰,整个北路义军情势紧急!元帅命我星夜前来,将此事告知于将军,并说其后一切事宜皆听从将军安排。”
  
  尚未说完,只听得“啪啦”一声,却是吴澄身后的一名书生面色泛白,手中落在地上,异常突兀。几人却都没有心思再去看他,悉数默然。
  
  沈浣闻言,面上镇定,心中亦是大惊,随即大愁。她知颍州大营横亘整个中原中路,这两年先后攻占河南多处,已然位居元廷心腹之地。如今中原与江南虽然是义军四起,但刘福通部以颍州为根本,光、息二州、上蔡为前线,是四路十三行省义军的门户所在。颍州南面,就是淮水。颍州一旦失守,元军渡水,便再无可守之险,无异于南北义军属地门户洞开。
  
  元廷若要平叛,头一个打得便是颍州。只是她猜测以元廷如今精力财资,便是重兵围剿,也尚有至少一两年的功夫。没想到,元廷动手竟会如此之快。三十万大军转眼间竟然已经过了滑浚,兵围开州,直逼颍州大营。
  
  颍州大营之中,虽号称有十万之众。然则正如贺穹所言,其中真正精锐,只有沈浣亲手训带出来的三万人。其余七万士卒,皆不过是农夫出身,只有编队,却未有受训。甚至连兵器防具,都未有齐备。而眼下最糟的是,颍州大营之中想必已无备粮。若是平时,守着颍州,营中一时缺粮,尚有筹措之法。然则若逢战事,兵马未动,粮草必然先行。全军上下至少预备多出一月粮草方是兵家谨慎之法。当下元军重兵压境,眼见便是大战在即,一时之间又上哪里筹措十万大军预用一月的粮草来?
  
  沈浣眉头皱紧,闭目凝神思索,一时之间花厅之内鸦雀无声,人人均是不语的看着她。盏茶时分过去,沈浣忽地张开眼,问叶行云道:“师兄可有让你带来书信?”
  
  叶行云从怀中拿出一封信笺,双手承上:“有。元帅言道将军听了讯息,定然会细思,然后问他书信。元帅吩咐此时再将书信承上。”
  
  吴澄、隋卿听闻,不禁惊叹萧策竟连沈浣反应都料得如此之准。沈浣拆开萧策书信细看,那信薄薄一张纸,寥寥数言,她看完竟是展颜而笑,不禁长叹道:“师兄当真知我所想,这军粮之事可有救了!”
  
  当初贺穹将镖银一事托与沈浣之时,俞莲舟便在一侧,知道颍州无粮,只待镖银筹措军粮一事。方才听得叶行云报与沈浣元军欲剿灭刘福通部,他立时便想到了军粮一事。如今见得沈浣凝神细思片刻,又看了萧策书信,竟是展颜而笑,不由问道:“可是镖银一事有了下落?”
  
  沈浣摇了摇头,“如今鞑子已然过了滑浚,镖银就是寻来也已然太晚,于事无补。”
  
  “那待如何?”叶行云问道。
  
  沈浣抬头见俞莲舟也眼中带有关切之色,向他点了点头,继而道:“如今镖银无用,颍州大营所需的,乃是军粮。供十万大军至少一月的军粮。而这军粮,却是现成备好的。”
  
  “备好的?!”吴澄皱眉道。这许多粮草,莫说内部争斗纷乱的刘福通部,便是萧策的黄州大营一时之间也拿不出来。却又哪里能备好?而同为战将的叶行云却似是想到了什么,不由脸上一亮,期待的看向沈浣。
  
  俞莲舟未有出声。他亲眼见过沈浣手下士卒对于沈浣如何心悦诚服,那时他便信沈浣统兵打仗想来必有一套本事。如今见她与叶行云似是都有了主意,便静待她下文。
  
  果然听她道:“我们十万大军驻扎颍州,而元兵鞑子乃是三十万大军南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兵家常理。三十万大军的粮草,整个中枢行省的官员便是不吃不喝,也供不出。北方义军驻扎颍州,师兄所统南方义军则驻扎蕲、黄二州。中间更有南阳,濠州,荆州数路义军。元军难以由江南安然调粮。如此算来,必从川中筹措粮草,由成都,经兴元、绛州、陵川一线运至军中,这也是唯一元廷尚能掌控的路线。而我们与其去找那丁点镖银,却不如去劫了鞑子粮草,一石二鸟。一则断了鞑子粮草来路,二则这三十万大军大粮草,远够颍州义军所用了。”
  
  叶行云与沈浣想到了一处,不由得边听边是点头。
  
  “好计!”吴澄听完,不禁大喜。这就地生粮一石二鸟的办法,即解了颍州无粮之危,又折了元军实力士气。
  
  叶行云却考虑到更为实际的问题:“只是这元军运粮所过路线,均非义军所辖区域,我们既不知对方粮车过处,亦难以派自己人马前去劫粮。这却要如何是好?”
  
  沈浣扬了扬手中萧策的信笺,“师兄这信便是说与我这两件事。对方粮车所过的时间与路线,师兄派去的细作已然探听明白。元军长线运粮,必派精兵押运,又在对方属地。我们若派大批兵士进入,元军必然警觉。师兄言道这次运粮的元兵人数不多,只有一千人马,但均是训练极其精良的士卒。师兄在商州尚有有一百受训飞骑,交与我调遣。”
  
  “只一百飞骑?”叶行云疑虑。这些军士虽然是经过精严挑选苛刻训练的,行军打仗远比寻常兵士得力,但人数敌我悬殊,叶行云不由得担忧。
  
  沈浣苦笑一下,“有一百人已不错了。行云你也知如今师兄情势,东西二线都在打仗,眼下连北线也在蠢蠢欲动。师兄用兵历来谨慎,如今必然做最坏打算,如若颍州北线与元军开战,他定要要向北推进至淮水,以防颍州事败。此时他实难抽出人手。而颍州大营我的人,眼下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身为萧策手下副将,叶行云何尝不知。行军打仗从无万无一失面面俱到之事,眼下火烧眉毛的情势,总须得行险一搏。一时之间沈浣与叶行云两人各自无奈,盘算着如何用以一敌十的兵力去把这事关性命的粮草劫来。叶行云正要开口问沈浣什么,却忽听得俞莲舟沉声道:“你打算何时何地动手?”
  
  沈浣略一沉吟,“广元。一旦得手,便压了粮草直奔南阳。一路便均是义军属地,无有危险。”
  
  “何时?”
  
  “这要看元军粮草何时能到广元。但我估计,以他们历来的调集速度,总要二十日左右。”
  
  俞莲舟听闻,缓缓点了点头,开口道:“既然如此,我与你同去。”
  
  沈浣一愣,她本欲与叶行云同往,毕竟俞莲舟尚要寻张翠山下落。
  
  俞莲舟却道:“此处离武当不远,而劫粮既然在川北,我武当与峨嵋素来亲厚。对方千余精兵,你以百余人劫粮,实在危险。武当峨嵋两派皆是习武之人,若能相助,则事半功倍。”
  
  此言一出,叶行云大喜过望。他虽是武将,但是跟在萧策身边多年,武当与眼前这位俞二侠的名声都是听过的。这次他离营之前,萧策曾嘱他若有难事,尽管让沈浣合计对策。他问若是沈浣亦无法,又当如何是好?萧策却只是浅笑,言道沈浣必有办法人手。眼下果然如此。他心中还来不及感叹萧策神算沈浣妙计,已然于俞莲舟面前单膝一跪,抱拳道:“行云替颍州十万义军谢武当俞二侠高义!”
  
  俞莲舟侧身相扶,奈何叶行云执意要拜。
  
  吴澄方才细听他们商议,没有多说,倒是眼下捋了捋白须,难得童心涌上,开口道:“叶将军,这次你们为得是颍州十万义军的军粮,这要谢俞二侠,也当得是沈将军来谢吧?”
  

           

第二十四章 愿身能似月亭亭

    三十万元军兵临颍州城下,所谓军情如火的道理,俞莲舟虽是江湖人,却也清楚。
  
  叶行云一路风尘仆仆换马不换人急赶了三日三夜才到得岳麓书院,吴澄找人带他前去用些饭菜,沈浣与俞莲舟则各自回房收拾各自行李。
  
  俞莲舟行装简单异常,不过两身衣物,一柄长剑,些许银两,眨眼功夫便收拾停当。然则他在院中等候沈浣,却迟迟不见她出来。沈浣行事历来简利迅速,俞莲舟虽然心中纳罕,倒是耐心极佳的静坐等待。只是转眼一个时辰过去,连叶行云都收拾完备而寻来,沈浣那便却仍旧没有动静。
  
  叶行云看了看俞莲舟道:“俞二侠,这……?”
  
  俞莲舟算了算时辰,起身道:“我们且去看看。”
  
  叶行云连忙点头,两人进了百泉轩沈浣的居处,只见得东厢之中透出灯火微光,窗户仍开了纳凉,透过窗户,恰好见到沈浣正坐在床边,床帐低垂。俞莲舟与叶行云所在这月洞门里厢房不远,其中对话清楚传入耳中。
  
  “然后呢?”沈竹的声音传来,全然一副童稚纯澈,带了些许困倦。
  
  “然后啊……然后偃师就将那木偶人拆开给周穆王看。周穆王一看,果然里面都是用皮革,木头,胶漆等等用料制作而成的木偶人,并非真人。”沈浣声音略低,慢慢的讲着《列子》里的神奇故事,哄着不肯睡的沈竹。
  
  “啊?”沈竹声音略高,带了些许惊奇。
  
  沈浣似是低笑两声,继续道:“偃师试着将偶人的肝拆卸下来,果然偶人便不能看见了。他又试着将偶人的肾拆走,偶人就再不能走路了。若是将心拆走,偶人就不再说话了。偃师又将这些东西悉数装了回去,偶人又完好如初,谈笑风生与之前无异。”
  
  沈竹似是听得入迷,到得这里,忽然问道:“阿浣,偃师给偶人装上了肾就能再行走了,那阿浣也给我装一个好不好?”
  
  “阿竹……”沈浣狠狠一怔,不知如何回答。旧事涌上,她只觉得喉中发紧,心中酸楚。一世只能留在轮椅之上的人本当是她,手足骨血之情竟能使只有稚童心智的沈竹在那一瞬间本能一般的相护于她。足怔了半晌,她声音微哑道:“阿竹很想走路么?”
  
  沈竹认真点了点头,“阿竹若是可以走路,就能和阿浣一起出去,总和阿浣待在一起,去看阿浣说得那些漂亮的地方,嗯……有……有……”半晌似是想不起来那许多名字,乌黑眸子水汪汪的看着沈浣,“阿浣?……”
  
  沈浣轻轻捋了捋他散开的柔顺发丝,“洛阳?大都?临安?楚州?”
  
  “嗯!”沈竹眼角眉梢都亮了起来,声音轻盈快乐,却又有些期待的看着沈浣,“阿浣,你也给我装一个,好不好?”。
  
  沈浣几乎被那笑容晃了眼,良久轻轻一笑,却不答他,只柔声道:“我保证将来一定会带阿竹去这些地方,还有塞外、天山、滇中、岭南,每一个故事里讲过的地方,我都带你去看,可好?”
  
  “好!”沈竹得了沈浣保证,仿佛似得了什么至宝一般,双手抱了沈浣的手在身侧,腻声道:“阿浣再讲一个故事吧……”
  
  沈浣轻轻拍了拍他,“今天很晚了,阿竹该睡了,明天再讲,好不好?”
  
  “哦……”沈竹小小失望,忽然又道:“那阿浣陪我睡,不要走,好不好?”
  
  沈浣一边拍着他一边道:“好,我不走,便在这里陪你,乖,闭上眼睛。”
  
  沈竹果然安然闭上双眼,白皙精致的脸颊心满意足的贴着沈浣的手,小猫般蹭了蹭,唇边还带着笑意。
  
  沈浣坐在床侧,看着他全然信任的倚着自己,呼吸渐平渐缓,笑意却是不褪,手上握了自己的手,仿佛只要他不松开,自己便永远不会离开一般。沈浣看着他的睡颜,这许多年的种种往事和着心中约略酸楚蓬勃涌上。沈竹的心智,沈竹的双腿,她谁也恨不了。她竭尽全力让沈竹能活的快乐简单,盼他平安,盼他满足。可是到头来,使他陷入旁人算计受伤的,是她,开口骗他自己不离开的,还是她。她能想到明日一早四处找不到自己的沈竹又会使怎样一番伤心难过,可她如今能给他的,不过是多一晚的安心快乐而已。
  
  我不走。将沈竹留在雁留山而自己下山的时候,她便这么骗他。将沈竹留在颍州城中而自己独回颍州大营的时候,她亦这么骗他。将受伤的沈竹送回雁留而自己独下江南的时候,她仍旧这么骗他。沈竹心智只是个四五岁的孩子,他从来记不得太久以前的事情,从来记不得她骗过他,于是每每都是全然相信她的话。可是那些话于她自己声声在耳,句句诛心。
  
  沈竹身体积弱,不良于行,稍有不慎便要病上一场,又如何能经得起外面四处烽烟战火?她轻轻拂过沈竹睡颜,那里温热轻软,“阿竹,我保证,你双腿便是一辈子不能行走,终有一日,我也会带你去每一个故事里同你讲过的地方,给你看一个海晏河清的清平世间。”
  
  给你看一个海晏河清的清平世间,无论离那一天尚有多少年。
  
  此时窗外风清夜朗,月漫中天。远塞烽烟频传,军情如火燎原。
  
  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沈竹所想又何尝不是她心中所愿?
  
  远行之人前路未卜,死生难料,更无归期。
  
  俞莲舟看着窗内灯火闪动,天边星如碎玉。他轻微一叹,侧头看向身边的叶行云,声音压得极低,“五更天明再动身吧。”
  
  --
  
  由长沙往西至峨嵋,近三千里地,一路均是山路险阻,难行异常。然则俞莲舟沈浣何等功夫,叶行云亦是行伍出身,三人一路风餐露宿,分毫不敢耽搁。连在马上赶路,沈浣也在与叶行云商议兴元劫粮的对策。俞莲舟见沈浣又恢复往日模样,与叶行云商讨调度应对周密谨慎,全然不见离开书院前夜之时的伤别之色,心中略慰。
  
  离开书院当日一早,沈竹尚是香梦酣沉之际,沈浣却唤出了萧策派来暗中保护沈竹安全的两名暗卫。两人平日并不现身,只在沈浣不在沈竹身边时暗中保护沈竹安全。两人均是萧策带在身边精心训练的得力心腹,得了萧策明令前来,亦是知晓沈浣身份。是以当两人见到沈浣在二人面前单膝一跪,均自一惊,连忙侧身相避,去拉沈浣。颍州的主将元帅的师弟,这一跪两人实在受得有些心惊。两人见得沈浣不起,无奈差点在给沈浣跪下。叶行云看得是莫名,唯有俞莲舟一旁沉默不语。沈浣的心情他却是清楚,果然听得沈浣言道前线战事未卜,前路漫漫,自己不知何日方归,恳请二人万万护得沈竹平安。无情未必真豪杰,铁甲银枪之下,面对幼弟,沈浣的心软的无以加复。
  
  自与沈浣相遇,俞莲舟只觉其为人冷静自持,唯有与亲近之人才言笑略多,一身清隽之气傲骨隐隐,如今为得幼弟不惜曲膝,不由引人暗叹。他一届江湖人,与义军中人接触不多,唯一的印象便是明教亦有人举旗反元。如今与沈浣一路行来,但觉那反元义军四字之后的情由,益发鲜明起来。
  
  --
  
  既然是恳请武当派与峨嵋派相助,沈浣觉得于情于理都应自己前去两派拜上张三丰与灭绝师太,然则时间实在紧迫,若由长沙先赴武当,再转道峨嵋,最后由商州调兵去广元,三人便是长了双翅也是来不及的。沈浣犹自踌躇之际,俞莲舟只道武当峨嵋二派之事由他出面便可,让沈浣无需操心,径自去商州调兵便是。
  
  此种时候,沈浣自然也顾不上太多礼数之事了。俞莲舟如此相助,她心中不由得温热。然则二人均不是多言之人,眼下又是军情如火无暇多叙,是以襄阳城外官道之上,两人约定了十八日之后广元城北十里相会,各自一抱拳,俞莲舟直赴武当山,而沈浣与叶行云转道商州去了。 
  
  商州位于秦岭南麓,汉水以北,与武关潼关两兵事要冲成犄角之势,一脉相系。兵戈一朝而起,此处必然为义军与元军交兵一线的最西端,定是川中甘陕一带交战最激烈之处。便是平时,时值乱世,此处亦是不太平,不仅元军义军兵戈常有,马贼强匪横行更是常见,与成都昭化一代的安宁相差甚远。
  
  沈浣始终不明白,为何萧策要把自己精心挑选的极难得的精锐之士驻营于如此混乱动荡之地。行军驻营,或许会因求拒敌而扎于险地,然则这等常驻大营,安稳为上。以沈浣看,当南移至武关之内,汉水北侧方佳。然则在她见到这一百飞骑以后,沈浣立时便明了了萧策用心。
  
  营中规矩极严,沈浣与叶行云因为身份不明,悉数被拒在外。直到营中都统见了沈浣手中萧策亲笔书信和其上元帅大印,这才连忙请了沈浣进了主帐。说是主帐,其实不大,用器亦简单至极。那都统姓赵,听明沈浣与叶行云来意,多一个字都没说,立即亲自由帐前鸣金升帐。片刻功夫不到,主帐前十行十列一百名军士身着战甲齐列。沈浣见得这群汉子都在二三十岁年纪,各个身高七尺,臂健肩实,精悍无比,均是有些功夫底子的。此地行事低调隐秘,极少能有生人进来,这一百号人见得沈浣与叶行云两个陌生面孔,竟也身不轻摇目不斜视,昂首挺胸而立,各个身上兵戈杀伐之气逼人,哪里像仍在受训的士卒,各个比起颍州营下的百夫长只强不弱。
  
  听得赵都统几句简单介绍此处均是日常训练,沈浣这才了悟萧策的用意。原来萧策将此营至于商州,为得便是商州此时的动荡混乱。沈浣所辖颍州帐下军士训练,均为营内行伍操演,或是几人对战。而这一百飞骑,平日里得操演内容,竟均是实战对敌。或清洗马贼,或袭扰元军,真刀真枪,半分不含糊。若逢行军操演翻山越岭,走得都是孤山绝壁,从操演至结束,亦是不与粮食补给,训练可谓艰苦苛严至极。而当平时,亦有人传授兵法韬略,沙盘推演。寻常营下训练出来的士卒,何能与此间飞骑相提并论?
  
  这一百人并非萧策首次挑选训练出来,此前这里已经先后精训出千余名飞骑,训练完毕均为萧策调入徐寿辉部义军,委以重用。
  
  贺穹曾说沈浣练兵已是厉害,大半年时间将三万农夫训练为精锐兵士,而如今沈浣见了萧策这练兵的手段,不由惭愧。所出同门,自己比起萧策,实是尚有不及。是以沈浣带了这一百飞骑疾往广元而去的一路上,始终若有所思,为什么萧策能为主帅,坐掌徐寿辉部十万精锐,南北两线与元军交锋而游刃有余,自己虽然沙场之上战功赫赫却在颍州帐下为小人暗算排挤,甚至连累沈竹,不得不挂旗远走。一路急行一路深思,广元在望的时候,沈浣恍然而悟萧策这次让她亲自来商州行营提兵的良苦用心。不由心中慨叹,她虽与萧策所习相同,然则自己颍州三年,却只是以沙场胜负为凭,离这将帅大道仍旧尚远,暗下决心此番回得颍州大营自己便是不能成为第二个萧策,也绝不能让师父传授的道理空自打了水漂。
  
  离约定之日尚有一天,沈浣叶行云与一百飞骑分批到得广元城外。两人本以为尚需等得一日,俞莲舟方能到。谁承想尚未到得约好的北郊长亭,便见得远处几道身影,为首一个少年声音爽朗轻快喊道:“沈大哥!”
  
  正是莫声谷。
  

           

第二十五章 抬眉目极雁门道

    长亭之中,共有五人。
  
  当先迎了出来的少年乃是莫声谷,亭中俞莲舟负手静立,向沈浣与叶行云微微点头。而亭中石桌边,此时正坐着三名女子,一名双十模样,另两名却是年轻,不过十五六的样子。
  
  莫声谷有些时日未见沈浣,如今相见很是高兴,三步并两步的迎了上来,爽快道:“沈大哥,多日不见啊!二哥回山一说你要去劫那鞑子粮草,我们这可就赶进来凑这热闹啦!”
  
  沈浣见他跃跃欲试,全然一副少年人热血心肠,这等无奈事情到一副兴致勃勃模样,点头道:“这回人手不够,可要麻烦贵派了。”
  
  莫声谷连连摇手,“哪里哪里,二哥回山秉承师父,师父当立时便说抗元御辱的事情我们江湖人既然能帮得上手,自然便是义不容辞。只是山上只有我与大哥,三哥正病着,大哥又要主持派内事务,就只有小弟与二哥带了二十几个弟子来了。”
  
  沈浣却问道:“俞三侠的病势可如何了?”
  
  莫声谷一愣,黯然之中带着三分愤恨颜色,“三哥的病……唉,一时难以好啦,只不过如今也不会更糟。哼,等教我们查出来到底是谁害得三哥,我定要给三哥报仇!”
  
  沈浣拍了拍莫声谷肩膀,“我一个前辈故人在长沙识得两个有名的大夫,回头我去信托他请人去看看,或有益处。”
  
  莫声谷闻言,重重点了点头道:“嗯,师父也说,天下奇人异士何其多也,三哥平日豪侠仗义,或有奇遇也未可知。”说着挥了挥手,同沈浣道:“我和二哥从峨眉请来了灭绝师太援手,峨嵋几位师姐妹此时就在亭中,沈大哥可要随我去见?”
  
  沈浣当下道:“这是自然。”说着同莫声谷一路进了长亭。此时峨嵋三名弟子亦是起身,沈浣看去只见得眼前三个姑娘到均是青春年少,从容一抱拳道:“沈浣见过三位女侠。”
  
  倒是叶行云在行伍之中待得久了,清一色五大三粗的男人,如今见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倒是有些不习惯一般的舌头打结,“末、末将叶行云,见过、见过三位姑娘。”
  
  他这一开口,到让对面一个身着翠衣的圆脸姑娘咯咯低笑起来。年长的姑娘瞪了她一眼,那姑娘连忙噤声。只见年长姑娘向二人抱拳回礼道:“小女子峨嵋派丁敏君,这两位是小女子师妹,纪晓芙、贝锦仪。”
  
  沈浣叶行云与三人相护见礼。叶行云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那纪晓芙,见她一身藕合色衣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