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朝时空神仙传-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胜之呵呵一笑,淡淡的说道:“也没有什么,我不过就是该先分给各部贵人的东西,直接分给了他们而言……”

“这……”李翻目瞪口呆。

同样是从另外一个时空轨迹之中铁木真学来的手段,当年的蒙古人同样也是。

英勇的战士们抢掠来的战利品,却要经过族里的长老首领们之手进行分配,原本应该属于战士们的东西被族中的贵人们分走大半,甚至点滴不存。

然后,铁木真直接把战利品分给了战士个人。

于是,所有部落之中的英勇战士都跟着铁木真走了,而抛弃了他们的族长长老……

刘胜之不过用了一些同样的手段,于是那些窃取英勇的羌氐战士们财富的各部大人们,顿时就变成了所有战士的公敌。

然后,被他们自己的族中战士给吊了起来,吊死在了树上。

然后,这支兵马就被刘胜之彻底的打乱重编。经过前几天的混乱之后,重新整编,加强纪律的这些羌氐骑兵,就会作为刘胜之手中的一把利器,挥向他的一切敌人!

“你家父亲深明大义,主动归附大汉,朕心甚慰。准备封尔父为西凉侯……你们回去禀报吧……

那沮渠蒙逊已经说是投降了,等了几日人也都没有派出,看来朕还是要带兵走一趟了!”

这刻,李翻等人心中已经是深深的敬畏。想不到刘胜之居然把这些野性难驯的野狼们都给教训的如同家犬一般。

这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极大,甚至比打下金城郡还要更大。

当下,两人齐声领命。若是原来,恐怕还要觉着一股西凉侯的爵位太小,若是一个西凉公还差不多。

这刻,却是在刘胜之面前,不敢提出半点反对意见,就唯唯诺诺而去。

他们快马加鞭,不过之用了两天多,就已经赶回了酒泉。

当他们把事情说给李暠听之后,心中难免有些忐忑不安。怕李暠听了觉着西凉侯位太小……

哪里知道,李暠根本没有追问这个。只是追问那些羌氐人的事情。

“所有羌氐战士都是十分听话,对于那位汉主也是十分的狂热拥戴。甚至尽数都被整编了……”李翻两个人把自己所见,尽数说出。

“果然是能人所不能啊……这些羌氐战士桀骜不驯,我还怕这位陛下轻举妄动,若是逼的他们叛乱兵变就不好了。

想不到这位陛下本事了得,居然让这些羌氐战士如此忠诚听话。这手段当真难得……”李暠不由叹息着。

“父亲,汉主只是给了一个西凉侯的爵位,是不是太小了一些……”

“你懂什么。”李暠嗤之以鼻,训斥了自己儿子一句。

刘胜之给其封的官爵位西凉侯,尚书仆射。这是还要大用他的举动啊!

若是真正不想用他,不过高高的封一个爵位,然后挂起来到长安去混吃等死便了。那样的爵位再高,又有什么用处?

相反,尚书仆射不同。在刘胜之的大汉之中,同样也是进入内阁的宰相啊……

尽管李暠本人对于这些禄位并不是太有兴趣,但是却要为家族着想,为儿孙着想。

便是他去长安当个几年就算是有名无实的副宰相,那么家族门第和声望就建了起来。陇右李氏却就已经不单是凉州的豪门,一举要成为天下名门了。

这是开国功臣,和降臣之间的区别……

这些话李暠没说,日后那李翻方才慢慢明白过来。心中对于父亲李暠的智慧,和天子的心胸佩服到了极点。

却也就是在李翻快马回到了那酒泉的时候,沮渠夫奴一直等不到想象之中的羌氐兵变,却只好走入了金城之中。

然后,沮渠夫奴所见到的情形,却是完全和他所料想之中的情形完全不同。

所有的羌氐骑兵不仅没有半点叛乱的意思,相反更是被刘胜之给整编的规规矩矩……

这让沮渠夫奴的心中既是惊讶,又是哀叹。却只得老老实实地替沮渠蒙逊送上了降表。

太平一年秋,凉州李暠,沮渠蒙逊降!

“什么?金城郡被拿下,沮渠蒙逊居然丝毫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姚兴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几乎一口老血喷出。

沮渠蒙逊善战狡猾,便是姚兴都极为头痛这等人物的,要不然早就把其给吞并了。

第035章酒泉

但是,现在这个沮渠蒙逊居然在刘胜之的大军之下,丝毫都还没有任何抵抗,就已经投降了,这让姚兴勃然大怒,差点破口大骂那沮渠蒙逊是个废物了!

姚兴在上面发火,下面众将却是都在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敢多话。

万一这个时候话太多,等下被姚兴抓起来问该怎么办的时候,他们能说些什么?

难道说陛下无忧,臣带兵去对付刘胜之便是……这不是找死么?

一时间,后秦的大臣和将军们一个个连话都不敢说出一句,只能任凭姚兴的怒吼充斥着整个房间。

“刘胜之,又是刘胜之!朕和你不共戴天,势不两立!”姚兴咆哮着。

诸将把头深深埋下,如同鸵鸟一般。

那刘胜之用兵太奇,太快了。

金城郡守城的起码有着五千兵马,却是一日都没有拖延到,就被刘胜之率领汉军给拿下了。

这不由得让他们想起了长安失陷的那一幕来,当日长安也是,在刘胜之的攻势之下,几个时辰之间就彻底的丢弃了。

这般手段,让他们如何也都想不通做不到。难怪那沮渠蒙逊会怕的直接投降……

只是,现在再是生气又有何用?现在该想的是,万一刘胜之打过来了,他们该怎么办才对!

诸位将领越想越是骇然,因为想到这个问题之后,他们发现,如果刘胜之真的打过来,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可想……

这个时候,已经有人隐约明白过来,姚兴为何如此愤怒咆哮了。

这是在害怕!

没错,是害怕!

诸将深思之下,却也是越想越怕。刘胜之打过来他们能够怎么办?

打肯定是打不过的,若是以前还能够靠着后秦拥有的强大骑兵,在凉州这种平坦的地界上欺负一下汉军。谁让汉军不过只有几千骑兵呢……

但是,现在么,刘胜之收服了吐谷浑和北凉之后,手下肯定已经不会缺骑兵了。

而守城么……开玩笑,长安那种规模的大城也不过只是在刘胜之的攻击之下撑了几个时辰。

现在这安定的城池,能够比得上长安?

若说长安城破不过只是一个偶然事件,那么金城呢?还不是只是几个时辰就被刘胜之给攻破了?

骑兵野战没把握,守城更没有把握。那么他们投降?

可是手握数万大军,就这么投降给了刘胜之这个大敌可真是不甘心啊!

但是不投降又能怎么办?逃跑!往哪里跑?

萧关死死掌控在汉军手中,武威金城又被刘胜之拿下。想来酒泉的那位李暠也早已经投降……

那么他们只有向着上郡方向逃去,问题在于那里已经是匈奴刘勃勃的地盘了。

此人阴险狠毒狡诈,却也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敌人!

一时间,在座这么多人,却是无计可施,心中都慢慢生出绝望来。

却是在这个时候,有人欢喜的叫道:“国师回来了!”

一听国师回来,那姚兴立刻跳了起来,其他诸人也都是松了一口气,有着一种捡到了救命稻草的感觉。

不由得率领群臣出去城迎接,却就见到那国师并不是一人返回,后面还跟着无数的兵马。

“叔父……”姚兴已经看到了姚硕德的旗帜,心中又是羞愧又是激动。

诸将心中却一下子尽数都欢呼了起来。

“好叫陛下得知,臣不辱使命。已经联系了拓跋,匈奴各部,还有陇西王兵马共三十万,共同前来援救陛下。现在这只是前锋而已……”

“好好好!”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姚兴脸上容光焕发:“等到大军来了,我等立刻率兵,前去攻打那刘胜之!”

“且慢!要我说,我等根本不用劳师动众。我看刘胜之定然不会放过陛下,我等等些时日,刘胜之定然会主动前来安定郡……到时候,我等布下埋伏,一举将刘胜之给灭了就是……”

姚兴迟疑的问着:“这位是?”

“这是拓跋部的大将于栗磾……”

“好好,将军所说正是,我等以逸待劳,布下埋伏,正好等刘胜之上钩!”

却在这些塞外各大胡族,已经组成联军,准备对付刘胜之的汉军的时候。

却都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刘胜之已经不在那金城郡,却是已经到了武威。

此地是凉州地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

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将此地起名为武威。

而再往西去,便是张掖和酒泉了。张掖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意思。

至于酒泉,却就是最为出名。按照传说,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这年秋天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西汉王朝交中原几十万人迁来河西酒泉等地居耕。

民间相传,汉武帝赐下御酒给那霍去病。霍去病倒酒入泉,分赏将士,才有了酒泉之名。

其实,真的论起来这个传说当真不怎么靠谱。

霍去病是什么人?除了超级名将之外,更是年轻气盛的超级纨绔。哪里会懂体恤士兵这种事情?

史记之中都记载其人,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蹴鞠也。

这种超级纨绔,哪里会做出这等分赏御酒的事情?

不过,却是因为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罢了。

这却并不是说看不起霍去病的意思,而是若非是霍去病那种年轻气盛的超级纨绔作风,也不会打下那么多让人张目结舌的胜仗了!

不过现在么,刘胜之没来之前,武威却就被北凉的沮渠蒙逊所占据。而酒泉张掖却是在西凉李暠的辖下。

而现在,刘胜之一来,那北凉国小兵少,面对着十万大军压境之势,根本不敢有着任何反抗,就已经举国投降。

甚至,那西凉的李暠还准备派兵袭击北凉后路的时候,刘胜之已经打下了金城郡,那沮渠蒙逊就已经主动派遣使臣前来宣布投降。

第036章礼失而求诸于野

这让李暠和刘玄处两个都是惊愕了半天之余,立刻派遣使臣向着刘胜之送上了降书。

于是,整个凉州之地,都纳入大汉版图。河西走廊被彻底打通,可以直达西域。

不过,这一次,刘胜之发兵目的,本就是为了西凉而来,而不是为了西域或者河西走廊。

当日,刘胜之宣布李暠为酒泉侯,沮渠蒙逊为武威侯,并为大汉之三公高位,辅佐朝廷。

跟着,大军入境,直奔酒泉。这才是刘胜之这一次发兵数万,绕了这么一个巨大的圈子,从氐道而出,灭吐谷浑,再绕到陇右的最终目的。

却不简单的只是为了地盘,也不单单只是为了打通西域的通道。

甚至却也不是为了李暠刘玄处,好吧也算是为了吧。

这个李暠却是李白,李商隐的祖先。更是一位通经史,知兵法,文武兼备的大才。割据这凉州之地,却也对于国家的分裂痛心疾首,奉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为正统,奉表称臣。

这位西凉的建立者,一生都在为东晋北伐而做准备,对抗北凉的人物,究其本来,不过却只是一个真正的文人儒士而已。

若非如此,这位李暠却也不会那么见到刘胜之大军杀来,就主动袭击北凉的沮渠蒙逊后路,更是不会那么容易,没有一点挣扎的派遣使臣投降了。

得到这么一位大才,正是刘胜之所需要。

便是那沮渠蒙逊,也都同样是帅才难得,用的好的话,也会是一员大将。

但是,刘胜之真正的战略目的,却是为了那儒道……

酒泉南山赤崖阁

李暠陪伴在刘胜之的身侧,缓缓的走着。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概!

果然是所谓的圣人降世,方才能够能人所不能!

当日他和刘玄处两个,想破脑袋,对着那地图推衍了几百次,也都想不到破局之法。

在他们想来,如果没有西凉大军帮助,刘胜之很容易就落到两面受敌的困境。

他们自己怎么推演,也想不到任何短时间的破局之法。甚至时间拖的越久,刘胜之的处境就会越危险。

但是,谁也都没有想到,刘胜之所率领的汉军居然用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办法,就破局了!

是啊!十分简单的办法……只要你能够做到,短短一个时辰,就把金城郡打下来就成……

李暠自失一笑,心中对自己道。

金城郡他们自然知道,是塞外大郡,尤其是郡城金城,更是塞外大城,从西汉时代一直是雄城一座,为抵抗匈奴而建。

可以说,金城并不会比武威差,自然也不会比酒泉差。

汉军能够在一个时辰之内攻下金城,那么自然能够在一个时辰之内打下武威酒泉。

难怪那沮渠蒙逊会那么容易的就投降了!

以前听说长安被汉军用了一个多时辰就打了下来,姚兴仓惶弃城而逃,这种事情,他们还不怎么相信,太过夸张了。

但是现在看到金城都这么简单的被刘胜之打了下来,所有人都不得不信了!

果然是有天命在身,能人所不能!

就好像当年光武帝的昆阳之战一般,流星坠地……这都是陨石攻击了都……

想到此处,李暠越发的信服,当今这世上,能够再次混一天下,挽救元元的,也就只有刘胜之了!

汉室再起,炎天再造。已经是能够看见的事情了!

想到此,李暠甚至有些浑身血液沸腾的感觉。

南山这里房屋密集,书声琅琅。许多茅屋都掩映在苍松之间。

只有走近了,方才能够看到许多黑衣儒者跪坐其间,一个个心无旁骛,用心读书。

即使是见到李暠陪着刘胜之亲自前来,却也没有丝毫惊动。

当然,也和两人轻车简从,李暠又是经常出入其间有着关系?

便是刘胜之看着此地肃穆的气氛,还有着弥漫在此地的五彩云气,也都是心中倏然而惊。

这等庞大的五彩云气,甚至超过了刘胜之所见过的任何神社庙宇。充斥四方之中,有着无穷的力量。

便是,刘胜之亲自来了,也都能够看到这五彩云气之中所蕴含的无比力量。

虽然这力量对于刘胜之并无半点敌意,但是隐约都能够给刘胜之带来压迫感。

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不会想到,就在整个中土大乱,天下纷纭,十不存一的时候。而那些学问,尽数都被世家所垄断……

居然还有着一片净土,还保留着儒家最后的精英,还传承着儒家最后的道统所在!

“此地有着多少士子?”刘胜之问道。

“我凉州读书成风,常年在此地读书的士子不下五百,郡内更有其他多处学校。可以说,人皆读书,民皆知礼!”李暠自豪的说着。

刘胜之闻言,露出一丝喜色。李暠虽然说法有些夸张。

但是刘胜之却知道,在另外一个时空轨迹之中,三十多年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迁凉州民三万家于京师。

这些凉州之民,不仅给北魏带去了人口和技术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给北魏带去了完整的汉家制度和礼仪,还有那完整的儒学传承……

原本的时空之中,江左世家看不起江右之人,以荒人视之。

就算是出身弘农杨氏的杨佺期都被江左之人看成是荒人……

要知道,弘农杨氏在后汉三国时代,那是妥妥天下名门,不知道比琅邪王氏门第高了多少!

但是,就是被看不起。这其中有着诸多原因,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江右战乱太多。文化礼仪缺失,便是世家大族,传承也不完整。

在另外一个时空轨迹之中,陈庆之白袍杀入关中之后,方才发现,北地的人物,文化等丝毫不比江左差,甚至犹有过之。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拓跋焘拿下凉州之后,迁徙了三万家百姓。却是把在凉州传承完整的东汉时代的文化知识,重新传回了中土……

礼失而求诸野!

中土失而存诸四夷!

这方才是刘胜之的真正的目标,也是这次出兵的真正目的!

第037章儒家大宗师

刘胜之现在手下人才缺口极大。就算是得了关中,荆州和蜀地的世家和各路人才。

但是对于人才的缺口还是大的不可思议。

要知道,刘胜之所准备重建的是大汉那般,一直深入到乡里之中的强势政权。

而非是明清之后那种皇权不下乡的模式……

为什么到了明清之后,生产力国力人口规模等等方面要远超汉唐时代。

但是战争动员能力却是越来越弱?

秦汉时代,动员数十万大军,进行远征的战役比比皆是。

而到了明清时代,前期还能马马虎虎的凑举行这样的战役,到了后期,动员一二十万大军,就要拖垮整个朝廷……

究其原因,就还是在于国家对于基层的控制。

秦汉能够把税收征发到每一个百姓头上,而到了明清时候,那县令只能够管到县城之中。除了县城,却就完全两眼一抹黑,完全靠着乡绅自治了……

这般所需要官吏的数量自然是极多,而在这个时代,知识和文化的普及说出来就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悲剧。

凉州此地这么多的读书人,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长治久安的政权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再者,还有就是那儒道的力量……

要知道,这凉州之地可和后世不一样,这般时代,是汉家人口绝对占优势的地方。单单西汉平帝时,河西四郡共有71270户,28万多人。

到拓跋焘的时候,犹自能够迁徙三万家百姓。单单如此,就能够看出,此地汉民之多了。

在整个汉代,这凉州经济文化都是十分发达,凉州世家以儒学见称。

到五胡乱华之后,整个中原地区战火弥漫,干戈不息,而河西地区则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河北、山东屡经大乱者,略胜一筹。

自汉以来,河西地区特别是敦煌,已是文化极盛之地,文人学士早已大量涌现。而西晋王室内乱,中州云扰,从最早的张轨出牧凉州,保境安民,兴办文教,选拔人才,就为凉州本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永嘉之乱时,京城士大夫就认识到,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建兴之乱后,晋王司马保败亡,其众散亡凉州者万余人。

大量中原庶士避居凉州,就使河西文人学士大为增加,更最终在这偏僻一方,连接西域之地,保存下来了东汉以来文化和儒家道统最为完整的传承。

这打天下需在马上,但是治理天下,却远远不够。

尽管江左也保存着相对完整的文化礼仪,但是玄学大盛,儒家道统却是几乎不存了。

而这个时代不论是关中,还是山东,虽然不敢说是文化荒漠,但是顶多也就是少数一些世家成为文化孤岛而已……

重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若是没有文化上的软实力在其中支撑,那却又如何可能?

更加重要的是,刘胜之需要儒学传承的支持。

反正汉儒是最接近于宗教的儒学!绝对不会像是,明清时代一样对于佛道格格不入。

就这么想着的时候,已经看到一个四十多岁,面色红润的儒生缓步而来。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凛然庄重的气势,就已经扑面而来。

“好厉害!”刘胜之微微惊叹一声,已经认出这正是儒家所谓的威仪。

但是刘胜之来到这个时空这么久,真正能够见到如此的儒家威仪还是第一次。这当真是一位儒家宗师级的人物!

一瞬间不用多说,刘胜之就已经知道此人是谁了,快步走前两步,当先行礼:“后学末进刘胜之,见过玄处先生!”

如果刘胜之认得不错,此人应该就是刘玄处了。也正是这一代的凉州儒学宗师,和其领袖人物。

刘玄处急忙闪过,不敢受刘胜之这般大礼,道:“陛下何必如此多礼,臣不敢当!”

刘胜之听了,心中就放了下来,事情成了!

如果,这个刘玄处没有意思合作的话,如何肯称臣?

却笑道:“玄处先生为儒家大宗师,后学晚辈倾慕已久!”

这就是说,我虽然是汉家天子,道教首领,但是同样也是儒家中人的。

那刘玄处的眼神之中,就透出光彩来。仔细看着刘胜之,年岁并不大。但是自有一直从容自若的风采。

心中一时间不由感叹起来,这位汉家天子表现的如此从容温和,谁又知道骨子里却是相当的骄傲呢?

刘胜之明明知道,只要传一封信来,李暠就会率领大军配合汉军的一切行动。

但是,刘胜之却偏偏并没有这般做,而是用了自家的力量,轻而易举的打下金城郡,逼降了沮渠蒙逊。

这不仅是在他们面前展示了汉军的力量,同样也足可见刘胜之骨子里的骄傲……

不过,接着刘玄处就笑了起来。混一天下,一扫六合的雄图霸业之主,若是连这点霸气也都没有,又如何能够让人信服追随呢?

自永嘉南渡,天下丧乱已经一百多年了。

这么漫长的时间之中,让人怀疑这天下永远不会再次太平。却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年轻的汉家天子,再举赤帜,又要再造炎天了!

只是那位大神土德而王的计划,却再失败了!

哼,事不过三!刘玄处心中冷笑着,这位大神已经失败了可不止是两次了。

天下神道人道尽数遭劫,气运反噬之间,冥府崩溃,这位大神本身也都陷入了沉睡之中。

既然没有能力,那就只好换人了!

天下再这般动荡下去,却是整个东土神州也都危险了!而儒道道统,更是有着断绝之危!

想到此处,刘玄处不由低头道:“臣为汉家臣子,陛下想要用臣,只是一句诏令罢了!”

刘胜之哈哈大笑:“多谢玄处先生了,既然如此,我便任玄处先生为太师,军师将军,跟随在朕身边。为我出谋献策,时时督导于朕!”

第038章南华老仙

刘玄处浑身一震,太师是三公之一,更加重要的是,按照本来名义所谓的太师便是帝师之意。帝王之师,身份无比尊崇……

可不是后世这名头用滥了的时候,到处分发给人,却早已经忘记了这官职真正的含义!

“臣,敢不尽力!”刘玄处说道。

刘胜之再次大笑:“好好好,有师父相助,朕心再无忧虑了。西凉侯,这凉州就交给你了,朕不日就要提大军前去和姚兴决战!”

李暠大惊:“主忧而臣辱,安有臣躲在后方而任凭天子去冒险的?陛下不如在凉州为我压阵,我带着兵马去讨伐那姚兴!”

刘胜之微微摇头,叹气道:“姚兴可不是那么简单对付……此事不用再说,西凉侯坐镇便是凉州便是。朕封你为凉州牧,待日后扫平这甘陇诸胡,再和朕一同回长安吧!”

“臣遵命!”李暠和那刘玄处心中凛然,看起来刘胜之应该也得到了姚兴串联诸胡族,要组建联军对付汉军的事情。

不过,既然如此,刘胜之还坚持决战,想来,一切都策划好了!

刘胜之用兵鬼神莫测,经历了这金城一战之后,两人彻底的信服。自觉着自己用兵打仗的本事远不如刘胜之,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不好多说了。

刘胜之满意一笑,这权威就是这般慢慢的竖立起来。

“陛下,有件事情你可能还不知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刘玄处既然已经代表了儒道彻底的倒向了刘胜之这条大船,就不得不有所表示:“黄神越章有着一个行走在人间的分身……”

“什么?”听了这个消息,刘胜之当真吃了一惊:“此神不是早已经受了气运反噬么?早都已经沉睡,如何还有分身……”

“这分身修行的是仙道,早已经到了长生之境。是从汉末一直存在到了现在……”刘玄处叹息的说着。

“他不会有个名字就叫做南华老仙吧?”刘胜之轻笑道。

刘玄处正色说道:“陛下所说正是,一点没错……”

刘胜之的眼神顿时严肃了起来。

“当年西汉末时候,我儒道之中也有着一些败类受到此神之欺骗,信了那火德已衰,土德当盛……做出了糊涂事情……”

刘胜之自然知道此事,那王莽篡汉之时,却就根本已经得到了整个儒道的认同。

甚至只要看看,王莽篡汉时候,居然毫无任何阻力,再相比一下东汉末年的朝官自董卓以来一批批的被杀,犹自有那么多的人拥护汉室。就可以看到其中之一般了……

不过,这种事情,往事已矣。东汉之后的儒道可就完全不同了。

刘胜之并无和这些儒道算旧账的意思,要算也是光武帝的事情……

不过,从那个时候起。这背后一直就有着一个影子,在不断地和大汉为敌作对。

只要看看王莽称帝之后,自称应土德而王。

再看看那汉家败亡过程之中,那汝南袁氏一家在背后出了多少力……

袁绍袁术两兄弟打的如同狗脑子一般,但是却都认为自家应土德之兆头。

便是江左的曹操孙权,也都要凑这个热闹。

甚至在到后面的鲜卑各族所建的王朝,那北魏可也都是土德而王……

再到后面的大唐,却也是一般啊!

这其中一个幽灵一样的影子,一直影响了天下大局几近千年之久……

而其中的神道变革,也都暗自笼罩在其中。

这等事情,当刘胜之最初认识到的时候,想到自己要对付的是这么一个如此强大的存在,都忍不住不寒而栗。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刘胜之却早已经对此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便是再强大的敌人如何?却又如何能够阻挡自家的崛起?

若是如此,他这穿越岂不是白来了?

更不要说,乾坤挪移神符这等来回穿越的神器了!

关中

王镇恶看着滔滔黄河之上,一艘艘船只已经渡河而过,在对面的蒲坂布成大阵,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

只要没有拦截,这次渡河就成功了大半了。

虽然隔着一条黄河,但是姚硕德带兵已经离开河东的消息,汉军如何会不知道?

他冷笑着,既然如此,那么河东之地,却自然不会放过了!

“姚硕德能够带着后秦兵马离开,肯定是和拓跋部勾结在一处了。看来在陛下那边的压力一定很大!”王镇恶喃喃自语。

想着刘胜之率领两千骑兵出氐道,长驱数千里而灭吐谷浑,收服羌氐骑兵数万。

这般辉煌战绩,便是在那东西两汉全盛时候,也都是了不得的壮举。

而现在,刘胜之更是轻易做到。王镇恶就觉得浑身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出萧关和陛下汇合,在陛下麾下,扫荡那些胡族。

可惜,陛下传来的命令,却是要他乘机扫荡侧翼,拿下河东。如果可能,更是要威胁到拓跋部……

在王镇恶看来,这不是什么可能,是一定要办到的事情!

他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河东,然后从河东出塞,把拓跋部的心腹之地给闹的天翻地覆,让其腹背受敌,以减轻陛下的压力才是!

想到如此,王镇恶的心中已经是一片火热。二姚的精兵显然并没有全部撤走,还有着一部分看守后路,还得早日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