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州血战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 起义之血
北宋末年;昏庸皇帝宋徽宗统治天下;四大奸臣作威作福;各级官吏鱼肉百姓;弄的是民不聊生;盗寇多若牛毛。
云州。宋金联合,共同对付辽国,金国已经攻占了上京和中京,宋朝派出大军,攻下了西京,便是这云州城,战火,使这座城满目创痍。
云州城西,有一大县叫通安县,这里,刚刚发生了一场大旱灾;老百姓没有吃的了;饥民无可奈何;正所谓造反可能得死;不反必定得死;他们准备勇敢无畏不怕天不怕地的起义。
大王村村头,一批人聚齐在那里,大概有百把人左右,他们手里有的拿着菜刀,有的拿着铁锹,有的是锄头,有的是家里用的斧头,却没有一件象样的兵器。人群前面,是他们的首领……容诚;他体格精壮,双目炯炯有神,而且足智多谋;因此被推为领袖。
现在,他们正在商议着,决定先攻占县衙,然后开仓放粮。于是,容诚高声对大家说道:“弟兄们,用句老话来讲,拼得一身剐;也要把县官鸟人拉下马,今日,咱们便反了!大家齐心合力,打下县衙!”人群轰动起来。 容诚旁边,有一个胖胖的大汉,浓眉大眼,他也是起义的核心人物,叫张二虎。张二虎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弟兄们,县衙里的衙役只有二十多人,我们一哄而上,十几分钟就能解决他们,完事后立即就去仓库抢粮食。县城里的饥民同样很多,想要粮食的话,就跟我们走,就得参加我们义军。最后一起向正城门杀去,出了城后,大家就在这乌龙山落草。这里地形熟悉,而且险隘极多。”
这么说来,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先进城,将手里的“兵器”同样蒙混入城,毕竟,全都拿在手上进城,谁都看得出没有好事情。人好进,这些铁家伙该怎么进去呢? 容诚灵机一动,想到了一条古老的计策:用棺材装兵器,但是编什么借口抬到县城里面呢?容诚想了想,没有想出来,便皱起眉头,想了起来,没有太好的借口,看来只能瞎编一个,去忽悠了:就找一个年轻的死者到棺材里,跟守城士兵说死者还没有进过县城,想让他死后进一次,然后就往城西的太师庙去,在附近沾沾光,来生能投个好胎,这样之后才让他入土的。忽悠的人物自是交给了容诚。
这个计策终是让人觉得不保险,容诚就叫一帮人去打柴、收割稻草,虽然水稻干死了,没有稻穗了,稻草还是有的,砍到了一车柴火稻草后,结成捆,菜刀就藏在里面,在最下面放了斧头,就算搜到,都不一定要紧,可以说是砍完后图方便,放在车上的。 这次起义,还有别的准备。张二虎还有两个兄弟,就是张四虎和张五虎,两人是码头上的苦力,每天累的直不起腰,可是也只能刚刚糊口,这几日码头上活倒是少了,可他们也吃不饱了,到了半夜时候饿的睡不着觉,更重要的是,县城里有钱人家醉生梦死的生活刺激了他们,他们也早就有了反心,窝窝囊囊的过一辈子,连老婆也讨不到一个,活的还有啥劲,真是太没有动力了。而有钱人家可是妻妾成群,身边美女如云,太不平衡了。他们负责在城里接应。
而且,他们会说动一些工友一同造反,大家过的都是苦日子么,他俩给义军带来了生力军。至于武器方面,还会带菜刀来的。进城会合后,给他俩两把斧头,之后带着几个人,去买菜刀的几家刀铺,自然可以抢到一批菜刀。拿着斧头去要菜刀,这算得上有意思。
军师名字叫王二猴,此时他胸有成竹的说道:“兵营里的兵士并不多,而且他们这个月被扣了饷银,他们本来一个月的月钱是一两半纹银,先是上头克扣了半两银子,他们的统领因为要娶姨太太,又扣了他们三吊铜钱,然后还要两吊铜钱作为贺礼,兵士们的意见正大着呢。军官们叫他们来剿杀,他们肯定拖拖拉拉,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义军们呵呵叫好。 义军分成好几组,陆续出发,容诚是第一组。到了县城城门口,容诚立即声泪俱下,向上来盘问的士兵哭诉道:“兵爷,我弟弟真是好可怜啊,这么小就被饿死了,他还从没有进过一趟县城啊,现在他死了,眼睛都没有闭上去啊,嗯。。唔唔。。。,我知道他要进一趟城才肯闭眼啊,我可怜的弟弟啊,为什么这么命苦啊?啊。。嗯嗯。。。”
士兵一听,眼睛看向把总,把总看了看人群当中,有瘦弱的王二猴,还有比王二猴还要瘦的王三猴、王四猴,除了抬棺材的四个男子强壮点,其他就没有了,剩下的几乎都瘦成了渣,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放行。容诚和其余人都松了一口气。
分批进城后,在县衙门口聚合,一窝蜂的杀了进去,杀了是个衙役后,县官和衙役就作鸟兽散,命要紧啊。义军夺了仓库,把粮食搬往马车,板车,饥民来要,张二虎喝道:“跟我们一起杀官兵,粮食要多少有多少!现在给逼的活不成了,还不反吗!”县城中饥民一呼百应,气势汹涌。 消息传到兵营中,统领召集士兵去剿杀,士兵们果然都垂头丧气,拖拖拉拉,统领一咬牙,大声喝道:“各位弟兄,跟我去剿匪的,都奖励四吊铜钱,不去的,军法处置!”士兵们听后轰然大叫“杀,杀”,积极性高涨,争先恐后,都跟着统领去*义军了。
义军与城门口的守军正在厮杀,一些饥民却去抢粮食,准备抢到之后就溜,毕竟,跟一个王朝叫板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容诚与张二虎大声喝止,并扬刀威胁,终究他们心软,没有杀一儆百,这样自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后来只好听之任之。这么一来城里的饥民全跑去争夺米粮了,义军的实力又回到了原始状态。 义军冲出城门,到乌龙山上落草。宋朝军队包围了乌龙山的前山,统领葛荣祖保险起见,派两人骑着快马,去请援兵,自己则进山剿杀。义军抵挡不住,退往后山。葛荣祖在前山扎营,他的援兵到来后,再次剿杀义军。
官兵势不可挡,义军只好退到另一座大山--天都山,这是云州最险峻的山。官兵穷追不舍,冲进了山中。他们挥动着刀枪,凶狠的砍杀,一名又一名的起义士兵,倒在了血泊中,就一会儿功夫,漫山遍野,到处是他们猩红的鲜血和血染的尸首。义军被杀的七零八落,四处逃散。
容诚单枪匹马,被逼到了天都峰上,最后,面对官军的进逼,他大吼一声,“老子变了鬼后再来找你们!”,便转过身,惨然跳下了山崖。
他抱着的是必死之心!可幸好,他被一片枝叶茂盛的树林挡了挡,然后落下去的速度减慢了许多,他又摔在了一丛茅草上,总算没有摔死,身上则擦破了许多处。他一看,崖下是一片白雾,不知道何去何从,想来想去,还是往前面冲去好点。冲了一会儿,还是雾天雾地,容诚不由心虚起来,他停了一会,觉得回头不是办法,又再往前进十几步,仍是一片白茫茫,他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此刻,他忽然想起了一篇文章,他小时侯在私塾学的,至今还能记得,那是神宗皇帝时,宰相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里面不是有这样的话么:“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不管了,直往前冲了。又冲了一段时间,正当他绝望的无以复加时,眼睛一亮,前面竟然豁然开朗。 啊!一派好景色。
眼前是一片草地,绿草如茵,有各色花儿星星点点地点缀其间,平添了几分秀色;远处以及两旁还是山,峰峦离合,云气缭绕,山间葱郁林木或繁或疏;草地尽头是竹林,看上去一竿竿青竹修长挺拔,竹叶青翠欲滴,这里真是犹若仙境一般。
作者题外话:请多多点读和收藏,不胜感激。
第二章 少林神功
走过竹林后,是高耸的山峰,已能听到潺潺的水声,想来山中有溪涧在流动。越过一座山峰,是一个平整的山谷,山谷里有一楼阁,雕梁画栋,四周有栏杆回廊,楼阁前有白玉兰盛开,而朱漆打门是开着的,容诚好奇之极,不由往里面走去。他看到了一个眉目如画的美丽妇人。
这个美妇人看起来只有四七年华左右,就是二十八岁左右,脸蛋珠圆玉润,美丽的眼睛之中透着一股威严,气度极为华贵,仪态极为高雅。
此刻,她坐在一张楠木椅子上,手臂靠在一张圆桌上,圆桌上铺有桌巾,纯白色的桌巾上绣着一朵洁白的金线织成的莲花,她一只手托着香腮,另一只手中拿着一本书,在仔细投入的看着。
听到容诚进来的声音,她轻轻转过臻首,看见容诚,柳眉轻扬,略显惊讶的说道:“年轻人,你怎么会来到这里的呢?哎,我来到这里后,算来已经数十年了,而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人,不过你相貌和善,倒是可以来的。对我来说,你是一个有缘之人,来,说说看,你为何会来到此地的?”
容诚想,隐居的,应该都是高人吧,于是他纳头就拜,恭敬有加的说道:“我叫容诚,因家乡通安县闹饥荒,没有饭吃,被迫无奈造反,结果被大宋军队围剿,我被逼的跳下山崖,在大雾中一直往前冲,才来到这里。现在有不少人在受苦受难,请高人发发慈悲,救救我们!”
美妇人听后,神色郑重的说道:“既是这样,我在这儿念一卷经书予你听吧。好好听,再说说你的理解。”
说完,她念了起来:“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容诚静下心来听,说了他的感悟,美妇人听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轻柔地说道:“年轻人,看来你具有极高的佛性和极佳的慧根,这很好。”容诚一听,高兴的抬起了头,看着她。
接着,美妇人面带轻盈浅笑,曼声说道:“来,年轻人,我这儿有一卷经书,这卷经书对你应该有用,你拿去看吧。对于我来说,这些已经物是人非了。”说到最后,脸上已有一丝感伤。物是人非,她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啊?
容诚一边悄悄的想着,一边好奇的接过来一看,卷面上写着:《拈花传经》。字迹遒劲有力,别有一番雄视天下的气势。
容诚翻开来,急忙往下面看,里面的文字是这样的:一日,本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本世尊拈花,是心在作用;弟子迦叶尊者微笑,也是心在作用;微笑的心与拈花的心,彼此平等,无二无别。因此当迦叶尊者微笑,本世尊就藉此印证,认定此弟子慧根通灵,于是传法给迦叶尊者。
本世尊为了纪念此事,特意创出一项武学:拈花指法,用以锻炼佛门弟子的心灵。
拈花指法一共分为五式:拈花迎风、拈花滴露、拈花香溢、拈花轻摆、拈花一笑,此等指法,务要记住:心态越为放松、威力便越为大。
这位美妇人又说道:“一本还是不够,这样,为了作一个纪念,还有两本经书,就送给你吧。我已看过多遍,不必再留在这里了。来,你拿去吧。”
容诚受宠若惊的接来一看,先看上面的一本,封面上写的是一苇渡江,具体的内容仍然是佛祖如来的故事:本佛自印度得到佛法后,去中国传化。一日,在南京雨花台听中国高僧神光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本佛听到有些地*得可以点头,听到有些地方只能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因为对佛学的认识与其有分歧意见,本佛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江面上无船只,江边有一老人在卖一捆芦苇,本佛向他要了一根芦苇,老人递给了本佛。
本佛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我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本佛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本佛心里甚是喜爱这枝芦苇,但无法将其携带于身边,便掷之于长江边,让它繁衍生息。本佛为了这根芦苇,另外创造出一门轻功心法,就名之为一苇渡江,此身法虽为芦苇而创,但是佛门弟子可依此更加迅速的传教佛学。
容诚看了看心法,发现他的厉害之处在于:每当跃起时,脚下会出现一条长长的银白色的真气线,脚尖在真气线上借势一踮,可如风如闪电般飞快移动。
最后一本,是《金刚经》。
作者题外话: 新人新书,请多关照。致谢!
第二章 少林神功 2
容诚的手里还有一本《金刚经》,他未及去看,美妇又笑对容诚道:“这几本经书,你看怎么样啊?”容诚心里十分感激,跪下谢道:“经书都很好,阐述了一些佛学精义,也阐明了一些精妙武学。容诚在这里万分感谢高人您。”美妇便道:“既是如此,你到外面去好好习练吧。去吧。” 这时已到了下午时分,容诚带着三本经书,走出了仙女阁,这个名字是容诚刚给它起的,如此漂亮的美妇人,她居住的阁楼,不叫仙女阁的话,还能叫什么哦。他来到山谷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研习拈花指法和一苇渡江心法。 拈花指法是一门高深的武学,需要有深厚的内功才能修习。容诚立即一拍头,好像没有内功秘籍啊。他暗想:美丽的女高人啊,您怎么不再送我一本学习内功的经书啊,比如说“易筋经”,或者是“金刚不坏神功”,那该有多好,现在我该怎么办呢?无本之木、无根之草又有何用? 容诚望了望手上,还有一本金刚经的,不由想到:不会金刚经上还有武功吧,于是他翻到金刚经上,把前面所有的经书都翻完,果然有“达摩神功”修炼心诀,序章上写着:修炼达摩神功,可使佛门弟子心志变的刚毅坚强,如同精钢打造的金刚一样,故本佛将其手书在金刚经末尾,望弟子们好生修行。容诚心里高兴的想道:这下好了,可以开始了。
这时,他听到天真的嬉笑声,往声音处一看,原来有两个小孩子在另一座峡谷里放风筝,他们来到离容诚不远处时,他看见这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俱是精雕细琢的模样,大大又圆圆的眼睛里充满了灵气,真是人见人爱。
修炼达摩神功的时候到了!容诚身体倾倒,一只手手掌心按在地上,另外一只手手掌心斜朝天上,这正是要吸收天地灵气啊,天地灵气汇聚于丹田后,沿着经脉运行,运行了一周天就是完成一次,运行时同样有天地灵气涌入气海。如此循环往复,内息将越来越强。内功的层次要提升,其实就是内息要加强。 容诚运行了一会儿后,突然丹田一热,好像有一股尘封多年的内息复活了,这股内息带动达摩神功飞快的运行着,一会儿之后就达到了第一层,容诚知道时间紧迫,不敢休息,继续修炼,同样,那股原有的内息再次发挥作用,让达摩神功迅速到了第二层。 容诚暗暗诧异:想不到,我竟然修习过高深的武学,但是,我的爹娘都是通安县大鹏村的普通农民,而且已经都过背了,小时候怎么会教我武功呢?再说,为什么又会后来不练,内息封闭起来呢?哎,不管了,赶快练啊,练好之后赶快回去。 于是,容诚兴奋万分的修炼着,到天黑时,他已经到达了第三层,而最高层是第九层,已达到三分之一。这时,美妇走出了房屋,手里拿着一座三枝蜡烛的烛台,顿时,谷中一片光明,她平静的对容诚说道:“该吃晚饭了。”
夜。美妇问道:“容诚,今日练功,感觉怎么样?”容诚道好。美妇便道:“那你在谷中好好练吧。待练成后回去不迟。” 容诚连忙作揖行礼,说道:“谢谢。”
三个月,匆匆而过。容诚的功夫,已有小成。他牵挂着一同起义的兄弟,归心如箭。
这日,容诚道:“在下叨挠一段日子了,大恩不敢言谢,来日当做牛做马报答。今日特来告辞,不知高人您该怎么称呼?可否告知?”美妇听了不由微笑道:“容诚,你叫我阿紫姑姑就行了。”容诚恩了一声,跪下拜了三拜后,往外面走去。
阿紫,这个名字,对于他来说,是第一次听到。可是,二十年前,这个名字,代表着一段凄美到极点的故事。一代大侠乔峰,失手打死了她。乔峰痛不欲生,可又没有任何办法,只好让她的尸体随波逐流。可阿紫飘到一处山谷后,遇到一位武功甚高的神医,用“混元针法”,救活了她。
阿紫休养了一年多后,才恢复,她极度喜悦的去找乔峰,准备给他一个奇迹。可是,那时乔峰已经跳崖死了,真是阴错阳差啊!
心已成灰!最后阿紫选择了深山隐居,那可爱的一男一女,是神医的后人,阿紫每年会接他们来玩几个月。
容诚正要走,忽然,美妇悦耳而威严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容诚,你停一停。” 容诚急忙回过身来,一揖道:“阿紫姑姑,有何吩咐?”美妇庄严的说道:“我突然想起一事,虽然我予你三部经书,但都是他人之物,这样吧,我送你一份自己的礼物,这样也不枉你有缘来此一遭。”容诚惶恐的说道:“姑姑,小可真是不敢当啊,您对我已经是恩情浩荡。” 美妇淡然一笑:“莫要推辞。”她拿出一件披风,叫他披上。容诚收了这个礼物后,抱拳致谢。
美妇又道:“路途艰险,我来送你一程。”她玉手入胸,拿出一支玉笛,吹奏起来,容诚顿时被披风裹挟着带起,又飘了起来,他仰着头瞧天,已有星光熠熠,他的身体则是往前直飞,身底下风声阵阵,耳边还有悠扬婉转的笛声。感觉是那么的爽。
容诚停下来后,看到自己已是置身于天都山山腰处的巍峨峰,他点燃长明烛,烛光十分明亮,照的周围如同白昼一般。他静心宁神,修炼起达摩神功的最后一层,子夜时,他已经功成了。接着,他又去操练另外两种功夫,感到熟练了不少,令他十分喜悦。
天不知不觉间,就已经亮了,容诚虽然一宿未睡,可并不感到多少疲劳,他想的是:该去打探老弟兄们的消息了。如果他们有难,那么,他现在就完全可以救他们出生天了!
第三章 大开杀戒
天亮了,容诚化了妆,就是脸上涂了一些泥巴,又到他的家里换了一套衣服,一套旧衣服,准备去城门那里看看。到城门前一看,有张白纸黑字的告示,再一看这张告示,他顿时在心里叫道:兄弟们啊;你们果然有难了;竟然明天要上法场;被那帮狗官斩掉脑袋了!还好;有我在,我会去救你们的;而且一定会把你们都救出来的;。救出你们后,咱们再起义;这次定能成功!
翌日;曙光初现,他就早早的起床了。他已经睡不着了,怎么还可能睡着呢?而且他想熟悉熟悉刚学的武功。他将拈花指法和轻功心法,好好练习了一遍;感到使用起来已是比较自如。
进了县城,来到菜市场口,就是这里成为了法场。这时已经不少人围在那儿,只看得见人头涌动了,容诚挤进去一看,法场上;张二虎;张三虎;还有四虎五虎都在;王二猴和他的两个弟弟也都在;还有一干义军弟兄;人数达到三十多人。他们此刻都跪在了行斩台上,有十来位义军垂着头,其余的都不肯弯腰,冷冷的将头抬着,脸上有的神情激昂;有的从容自若;有的面色灰败但双眼闪着不屈的光芒;有的面无表情;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好样的;是我容诚的好弟兄。在监斩台上,坐在中间的是通安县县令;是这次的监斩官;脸上是一副游哉悠哉的模样;旁边还坐着统领葛荣祖;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态。他将哄抢粮食的匪徒一下子就一网打尽,剿匪有功,大功哦。
他们的心理容诚知道:草民的命不就如蚂蚁一样;死了又有什么说法?杀这些人;将他们的头活生生的砍下来,是一大乐趣啊,看的真开心。容诚心里恨的牙齿紧咬,但是他的心态却突然放松起来了:若救不出他们,我必陪他们死,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若能胜的了官军,能救出他们,我必在今日将那两个狗官的头砍下来。
通安县县令看着义军囚徒们宁死不屈的表情,大感不满,这时三通鼓响,他迫不及待的狠狠的将写着红色斩字的令牌一掷而下,喝道:“时刻到,行刑!”犹自不解恨,又咆哮道:“快,快将这些胆敢造反的贱民的头砍下来!”刀斧手将刀一捧,准备杀了。
容诚深吸一口气:该我出场了,让我来跟你们好好玩玩,他走出人群,推开拦阻的兵士,来到禁区,高声说道:";县官大人,且慢行刑啊;我是他们的头领,怎么不把我抓起来呢;一起斩头啊。来啊!";
统领葛荣祖一看,高声喊道:“对,他就是逆首,想不到都跳崖了竟然还没有死。怎么,活的不耐烦,现在想送死了不成,哈哈,好啊,地狱无门你偏要进,那我就成全你。来人,给我拿下!”他手一挥,一队士兵举起长矛来围攻他。
容诚飞身而起,他可不想跟兵士们纠缠,他此时的目标是手拿大刀的刽子手们,人在空中,他使出了拈花指法的第一式“拈花迎风”,食中二指骈起,迎风一扫,顿时,七八个指影含着足可致命的力量,激射向那些准备砍别人头的鬼佬们,八个刽子手惨叫了一声,心脏处“波”的出现一个血洞,轰然倒地,命丧黄泉。
通安县县令一看傻了眼,葛荣祖一看也呆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前日被他逼的含泪跳崖的人,两天一过,就变的如此厉害,其实容诚还要牛逼,在跳崖那天的傍晚就是高手了哦。
县令回过神,对着刽子手们和兵士们高声嚷起来:“快斩,快行刑!快抓住他!”容诚对着刽子手们怒声喝道:“你们不想要自己的命了吗?!!”手指作势欲发,那干刽子手早给吓破了胆,谁还理会县令的狗屁话,俱大喊一声,四散逃窜了。
通安县县令看到情势不妙,赶紧开溜了,他一边往台下逃去,一边说不定还在想:别看我没有一点别的功夫,逃命的本事还是有的。我逃,我逃,我逃的无影无踪,看你又能奈我何?
容诚早就注意到他了,见他想跑,岂肯放过他,当即“拈花滴露”使出,骈指朝他一挥,发出的强劲指气化作一滴闪着银白色光泽的露水,劲射而出,旁边的两个护卫看见了,举刀挡在县令身前,可笑的是毫无用处,这滴指气凝成、劲锐无比的露水“呛”地射过了两把刀,射入县令的胸膛,且从后背透出,没入土中。县令倒地,一命呜呼。
容诚杀完后,冷冷一笑,心里十分快意,想道:呵,你还想逃,门都没有,杀你这狗官鸟人,还用不着我的“拈花一笑”。去死吧你。
这时,统领葛荣祖跳下监斩台,挥着腰刀,来亲自捉拿他了,容诚已经试过他的神功了,威力之大,令他十二分的满意。对他,已是不放在眼里。
葛荣祖来到他身前后,刀猛力一挥,砍向他的胸膛,容诚不慌不忙,待到葛统领的刀要及身时,使出“拈花轻摆”,一个大弯腰,刀从他面前挥过,左手两根手指往上一点,一股尖锐的指气,呼啸着射出,葛统领的咽喉上“噗”的一声,射出了一个血洞,这个狗统领双眼圆睁,不甘心的死掉了。
兵士们这下全都知道厉害了,统统拼命似的逃跑了,只恨上天造人时怎么不造的跟马一样,有四条会跑的腿呢。再不知道逃的人,可以称为二百五了。
容诚轻轻的拍了拍手,因为他现在对这双手太满意太钟爱了,又略略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心情十分的惬意:该杀的全都给搞定了,该救的全都毫毛都没有少一根。
义军们看到容诚这般的厉害,心里面全都沸腾了,全部站起身来,一起在嘶声的喊着:“杀啊,杀啊,杀光他们!”容诚笑了笑,指气发出,将绑着他们的绳索轻而易举的割断了。张二虎和他的弟弟们,王二猴和他的两个兄弟,举着双手,欢呼着跳跃着,向他扑来。
张二虎一马当先,一把将容诚搂住,高叫道:“天啊,你怎么会变的这么厉害呢?什么时候的事啊?!”其余兄弟都兴奋的看着他,口中嚷道:“头,快说啊,说啊!”大家想知道答案。
容诚此时眼睛闪着坚定的光芒,不紧不慢的说道:“弟兄们,你们的问题等会再说,我肯定会告诉你们的。现在听我一言:如今官逼民反,不反是不会有活路的,现在,你们再跟着我去起义吧!怎么样啊?这一次,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这一帮老义军早就豁出去了,此刻群情激昂,将拳头握紧,一起举上举下的呼道:“起义!起义!必胜!必胜!”
容诚又从容的说道:“这次我的目标是:一天拿下一个小县城!三天拿下一个大县城!弟兄们,有没有信心啊?”义军兄弟们激动的高呼道:“有!有!杀!杀!”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天子怒1
东京开封,大宋的京都,此时正值宣和四年。
皇宫,紫禁殿。龙椅之上,当今皇帝宋徽宗面南而坐,堂下跪着四个人,他们竟然是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枢密使童贯、还有宰相王黼,看着他们,宋徽宗龙颜极为不悦,心里气不打一处来:真是一群废物啊,老子对你们这么好,却根本不能为朕分忧,朕命你们去*宋江、方腊义军,期待你们能够得胜归朝,你们倒好,是一败涂地,白白送了我大宋五六万人马。真恨不得将你们四个满门抄斩!
宋徽宗看到四人匍匐在地上,头低的跟狗吃屎一样,心里十二分的鄙视,他胸中怒火旺盛,怒冲冲的想道:四个猪脑袋,有没有装脑浆啊?朕看装的都是粪,很会跪是不是,头低成这样就能消我气了是不是?蔡京你这蔡老乌龟、高俅你这老鸡婆、童贯你这个低级恶劣儿童,朕要将你们三人的瘦头一个个的踩进这间殿堂的地里去,踩进这片白玉石铺就的地里。然后,王黼,你也逃不掉,我会再把你这颗肥头狠狠的踩进去。操,何止他们四人,满朝文武一个都不能为朕分忧。
终于,宋徽宗一声怒喝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