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为帅才,当助我运筹帷幄,至于战阵争锋,李嗣业、白孝德之辈之事也。”叶畅道:“此时大食人已入怛罗斯城,怛罗斯城外地势平坦,不宜我军交战,我欲将大食人诱入谷中,依你之见,当如何行事?”

段秀实皱着眉,思忖了好一会儿,突然间,他一拍大腿:“我有一策,不过……恐怕有些冒险!”

“说,行伍之间,岂有全然不冒险者。”

“如今大食人或许也知道叶中丞来此,但是叶中丞在安西声名并不显赫,而且中丞兵力不多,大食人又新胜之后,必轻视中丞!中丞,葛罗禄人可为大食所用,亦可为我所用!”

“葛罗禄背叛大唐,唯有族灭,方可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叶畅眼中寒光闪动:“你准备如何用他们?”

“不是真用葛罗禄人,而是拔汗那人。葛罗禄人可叛唐,那么拔汗那人亦可叛唐,而且我回税建城,恰好有一件事,要报与叶中丞知晓。”

段秀实当下将高仙芝与拔汗那人争道之事说与叶畅听,其中李嗣业的责任,他自然是轻描淡写,重点是高仙芝的指令。此事叶畅迟早会知晓,与其到时叶畅去找李嗣业的麻烦,还不如早些埋好伏笔。

“让拔汗那人去哭求大食,只说高仙芝残暴不仁,他们也欲叛我?”叶畅听得精神一振,这倒是个好主意,但这里最怕的是一件事情,拔汗那人若是假戏真做,真的背叛大唐,那当如何是好?

“故此,要恩威并施。中丞可知,此次我与大唐兴起刀兵,所为的就是石国与拔汗那之争?”

“我知此事。”叶畅来安西,岂会不对这些情况做了解。

这次大唐与大食两强相争,其导火线是拔汗那国与石国之间的争端。两国都位于河中,石国与黄姓突骑施暗中勾联,拔汗那国在扩张中便和石国产生了领土纠纷。拔汗那到高仙芝处检举了石国,高仙芝乃借口石国无人臣礼,破其都城,将石国二王之一掳至长安献俘,而石国王子远恩侥幸脱身,前往河中诸国游说,同时邀大食军队进入。

在得知大食军队进入河中之后,拔汗那立刻向高仙芝求援,这等情形下,高仙芝才决意西征,引发这一场大战。

“中丞晓喻利害,让拔汗那人明白,大唐可退,拔汗那却无路可退,故此大唐退不过回葱岭以东保安西,而拔汗那退却是亡国灭种改宗换信。相反,大唐胜,则石国之地,半付拔汗那,许其立功者为石国副王,这样一来,拔汗那想来不会有异心。”段秀实道。

叶畅细细推敲,也觉得这恐怕是最好的办法了。

“此事别人操持不得,非成公莫属!”叶畅道。

“是!”段秀实心中顿时欢喜,这种纵横外交之术,确实是他所长,他应了一声,甚为振奋。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你前去与拔汗那人说明,让他们连夜便去。现在大食人尚不知我军虚实,而葛罗禄反叛的事情也还没有传出,我们暂时不虞后方,必须在五日之内将此事决定,然后我们就要回军!”

“遵命!”

段秀实依言而去,叶畅背着手转了转,心里大为振奋。

要引大食人进入山区,避免在平原与之作战,是他原本就有的计划,在了解高仙芝惨败的经过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这个念头。

大唐的战术技巧与大食人的并不相同,大食人在长期同拜占庭帝国交战中,学习了一些欧洲的战术技巧,比如他们对战阵的应用,就更为密集,更注重军团协作。

与其相比,大唐更注重将士的武勇,注重小队战士的配合。往好的来说,大唐军队攻守更为灵活,但往坏的方面来说,则是军队宜突击速战,不宜长时间相持,而在处于下风之时,往往崩溃得非常迅速,甚至连挽回的余地都没有。

倒不是大唐战术弱于大食,只不过大唐的战术是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之中形成的,对大食的战术有些不适应。若是两国真举国交战,大唐在初期吃两三加亏之后,熟悉了大食的战术特点,接下来便会稳占上风。

高仙芝便是因此吃了大亏,他在怛罗斯城外与大食交战,而且打了五天,这就是典型地以己之短击敌之长。若是叶畅,哪怕战略目标没有实现,也定然是转身就走的。

段秀实在交涉上倒确实很有一套,没有多久,他便领着一个拔汗那人过来:“中丞,这位便是拔汗那国王……”

“小人是宁远国国王,蒙圣人赐姓窦,名忠节。”那人上来给叶畅施礼。

天宝三载时,拔汗那国王上书李隆基,请改国名为宁远国,虽然安西上下还是习惯于称之拔汗那,但其国内却喜以“宁远”自称。之所以如此,无非就是要借助大唐之威,向四边扩张势力。象这怛罗斯,虽然拔汗那与石国争得头破血流,但实际上本为突骑施的地盘,只是突骑施为大唐与大食合灭,现在成了无主之地罢了。

这个人可以说就是此次怛罗斯之战的幕后推手,叶畅凝视他,见他态度甚恭,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年轻而有轻视之意,当下回礼:“公乃驸马,不必多礼,这些日子,有劳公出人出资,此战之后,怛罗斯周围之地,公但取之!”

听得这话,窦忠节大喜。他再度下拜,感激涕零:“我,边胡也,大唐天子不以我粗鄙穷困,赐外家之姓予我,又下降和义公主。我世世受大唐之恩,大唐即我宁远父母之国,我与后世子孙,必忠于大唐,替大唐扫靖边地不臣之逆胡!”

这番话他说极是顺溜,因为他知道,大唐的边将们都爱听这些。

叶畅却皱了一下眉,当听到有位宗室女被封为和义公主,嫁给眼前这个胡人,他心里就极不痛快。

不过现在不是发作此事的时候,而且那是天宝三载的事情,那时他还无力干涉朝廷中的这类决定。

“既是如此,方才段参军都与你说清楚了吧?”

“说清楚了,小人明白!”

“那你可知,如何才能诱大食人中计?”

窦忠节脸上微微露出难色,他心里虽然有几个算计,但都没有把握。此次央段秀实带他来,一是为了结好叶畅,二则也是希望来讨个计策。

“大食人所居之处,多砂碛荒漠,唯有沙中绿洲,方可耕作。故此大食人多仰赖于商道,重财货而轻礼仪,好淫祀而忘祖先。以利诱之,乃不二法门。”叶畅道:“我大唐富有四海,能工巧匠多如星辰,造纸、医药、织绸、烧瓷,乃至军中器械之制造,此皆大食急欲取之者。我闻齐亚德此人,亦大食名将,以一般丝绸绢帛乃至金银诱之,他都未必会中计,但以这些工匠诱之,他必然来取。”

窦忠节连连点头,叶畅这些话确实说到了他心底,莫说大食,就是他听得这些工匠,也恨不得去夺来。

“再以势导之,你不妨将我与高仙芝不和之事,说与他听。我与高仙芝反目,如今高仙芝为我架空,大军尽归我统领。高仙芝乃安西宿将,据说在河中有‘高山之王’之誉,我在此汲汲无名,年纪又轻,齐亚德闻道我代高仙芝统军,必轻视我,以为我非劲敌,必乘势来取!”

窦忠节挑起双手大拇指:“中丞妙计,齐亚德算什么东西,必然中计!”

他一边说,眼睛一边滴溜乱转,似乎还有别的话要说。叶畅微微皱眉:“某非不能容人者,窦公有何事,直说就是。”

“这个……”

窦忠节向自己的随从使了个眼色,那随从上将,献上一个布袋,倒出来一看,竟然全是宝石。

“中丞远道而来,区区土产,不成敬意,还请中丞收下。”窦忠节说到这,又拍了拍手,叶畅向守在门前的卫士微微点头,只见八个妙龄少女,个个美艳绝伦,从门外走了进来。窦忠节又道:“中丞奔波在外,身边没有人侍候不成,这八个使女,虽然愚笨丑陋,但还能侍候人,都是处子,请中丞收下。”

叶畅神色一正,原本是要拒绝的,但转念一想,高仙芝贪婪,故此河中诸国纷纷贿赂于他,自己若是什么都不收,反倒易令其猜疑。

“礼物我收下,有劳贵王了。”叶畅敷衍了几句,将这个窦忠节打发走。窦忠节出来,心里甚是兴奋,他是有眼色的,否则也想不出改国名这等手段来,叶畅对他隐约不满,他当然很清楚,只不过他认为,这种不满,乃是因此吃了败仗迁怒,只要能反败为胜,那么这种不满就一定会改变。再加上自己送上的礼物,没准还能让自己找到一个大靠山!

“这位叶中丞,比起高仙芝难打交道些,但比起北庭节度使王正见则要好相处得多,此事必须办妥,不可再错失这等机会!”

他回到自己军中,琢磨了一会儿,便召来亲信,附耳交待了一番,那亲信闻言,脸色大变:“大王,这……这不好啊,这是背叛大唐,若是大唐天子发怒,当如何是好?”

“你放心,大唐天子即使发怒,还有大食人担着。”窦忠节嘿嘿一笑:“你对我一向忠心,如果事成了,我不会亏待你!”

那亲信踌躇了好一会儿,终于在窦忠节威逼利诱之下,乘夜带着数人觅小道,悄悄赶往怛罗斯城。

到得半夜时分,他来到怛罗斯城外,只见火光点点,四处都是帐篷、火堆,那是大食人带来的仆从军队在此,数量之多,远胜过唐军。那亲信见此,不禁长叹了一声:“能怪大王有意改换门庭,见此声势,唐军不如多矣!”

他不敢直接靠近,派了人前去打探,不一会儿,那人便带来了一人:“你要求见我们大王?”

“请禀报贵国大王一声,当初故人来访。”亲信道。

“故人?不通报名字,我们不可能禀报,我看你们鬼鬼祟祟,莫非是奸细?”

“不是,不是,我是……我名字叫阿了达,是俱兰城人。”

“俱兰城……你还说不是奸细,果然是唐人派来的!”那人厉声喝道:“你想做什么,莫非要刺杀我们大王?”

阿了达有些无语,他压低声音:“不要嚷,我与你们大王曾经见过一面,你去提起我的名字,他就知道,我负有密令,不能耽搁太久,你快去禀报!”

那人狐疑地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转身离去。过了许久,只见数十骑奔了出来,阿了达正待迎上去,突然听到身后一声怒喝,他惊恐地回过头去,却发觉不知何时,十余骑大食人出现在他身后!

第381章 虞诈亦可裹贪肠

阿了达想要求见的人,乃是安国国王屈底波。此人很早就投靠了大食,旧年大食发生起义,此人还发兵万余,帮助黑衣大食镇压。

但此人同时也派人入朝长安,甚至暗中上表,邀大唐驱逐大食,又是一个首鼠两端的墙头草。

屈底波此次被大食征召,发兵万余前来助战,不过在当日战场之上,他其实是一个打酱油的货色。

此时听说俱兰城的阿了达来见,屈底波心里就吓了一大跳,这阿了达乃是拔汗那王窦忠节的心腹,私下里见他,莫非是要想劝他投靠大唐?

几乎没有怎么细想,屈底波就将阿了达卖了,所以没多久,阿了达被带到齐亚德面前。

“拔汗那国王派你来做什么?”一个将军对阿了达问道。

阿了达瞪了在一边讪讪的屈底波一眼,然后下拜在齐亚德面前:“真神的使者,伟大的总督,我们的王是派我求见阁下,但因为害怕阁下怪罪,所以请屈底波王居中做个介绍。”

“你们的那个无赖国王想要什么?”齐亚德问道。

河中诸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唐军内部诸胡皆有,正是这个原因,他得到了一些唐军的消息,只是不准确,所以他对阿了达很重视。

“大王说,他此前被小人蒙蔽,一时糊涂而站在了唐国的一边。现在他已经醒悟过来,愿意皈依真神,传播真神的荣光。”

“就这些?拉出去,把他的脑袋砍了。”齐亚德面无表情地说道。

阿了达吓坏了,他跪下来说道:“是真的,我们国王他说了,为了表达诚意,愿意将唐人的虚实禀报给总督!”

齐亚德根本不是什么总督,阿了达这样称他,只是拍马屁罢了。听到阿了达说起唐人的虚实,齐亚德总算有了些兴趣:“你说!”

“唐人在怛罗斯城下惨败,损失了几万人,而且逃回去的,也大多数都带了伤,虽然唐人的另一位将军带来了援军,但是现在,唐人能战斗的士兵数量,不会超过四万!”

“包不包括你们拔汗那人?”

“不包括,我们还有两万多人,但是唐人不把我们当人看,他们的主帅高仙芝害怕真神的勇士,连夜逃跑时还杀害了我们的人……”

阿了达将高仙芝逃遁时为夺路杀死拔汗那人的事情说了一遍,齐亚德将信将疑,旁边的葛罗禄人倒是插嘴:“高仙芝这人贪婪自大,他确实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听说唐人新派来了一位将军,不知道这个人怎么样?”齐亚德问。

“那位新来的将军?”阿了达是见过叶畅一面的,听到这样问,神情就有些不屑:“太年轻,我听唐人说,他才二十七岁!他之所以能当将军,那是因为他是大唐宰相的女婿,他对医术很精通,见过他为伤兵治疗,唐军中的军医制度,据说就是他建立起来的……”

齐亚德眉头顿时拧了起来。

他这次俘获的唐军俘虏中,与此前交战的任何一支军队不同,有许多军医随行。而且通过审问俘虏,他也知道唐军建立起了一套非常完备的军医制度,这也是他迫切想要的。

“现在唐军中还有多少军医?”

“至少有好几百人,他们都穿着白色的长袍,我看得很清楚。”阿了达道。

齐亚德心里顿时火热,大食对于医生是相当敬重的,更何况是精于外科手术和战场紧急处理的军医,齐亚德就逼迫俘虏的唐军军医为大食伤兵治疗过,他们娴熟的技艺与高明的医术,给齐亚德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另外,说起这位新来的将军,还有一件事情,他和高仙芝关系非常不好,倚仗着宰相丈人的威势,他已经剥夺了高仙芝的兵权。现在高仙芝被他软禁起来,已经无法指挥作战了。”

“这是真的?”齐亚德这一次从座位上猛然站起。

“千真万确,总督阁下,我不敢有丝毫谎言,这是我们大王亲口告诉我的……”说到这里,阿了达有些吞吞吐吐。

“你在想什么,直接说!”

“我们大王非常敬畏高仙芝,如果高仙芝还掌握着兵权,他也不敢背叛大唐,但现在兵权却掌握在一个连胡子都没有长齐的年轻人手中,我们大王非常担心……”

齐亚德坐回原位,他弯如鹰钩一般的鼻子抽动了几下,仿佛是在嗅空气中有没有危险的气味。

这一切太巧了,巧得让他不能不怀疑,背后藏有阴谋。

“你们大王希望什么?”过了会儿,齐亚德问道。

“我们大王希望成为大食的臣子,为大食守卫东边的边疆……”

“直接说,如果再耍弄这样的狡猾,那你就是死路一条了。”

“是,是,我们大王希望获取碎叶城,另外,希望俘虏的唐人工匠能够给我们。”

“唐人工匠?现在唐军当中,还有多少随军工匠?”

“唐军大多数工匠都留在了俱兰城,他们的数量有许多许多,超过一万!”

这些与齐亚德从俘虏口中问到的消息可以应证,听到一万多的工匠,齐亚德心里就暗暗有了自己的算盘。

他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希望自己能真正成为总督,而不只是一个部将。如果得到这一万多名工匠,他的实力能够飞快膨胀,甚至超过现在的顶头上司艾布·穆斯林。

如果再能乘势攻入碎叶,甚至安西,那么他就可以独占通往中国的商路,获取无尽的利益,甚至有可能的话,他就成为中国的主人,让那个庞大富庶的丝绸之国,成为他的奶牛。

想到这里,齐亚德再不犹豫:“你们国王意欲弃暗归明,我是非常欢迎的,但他必须要拿出诚意来……”

旁边的石国王子远恩阴森森地说道:“窦忠节不是有个儿子叫薛裕么,令他来为大食上国效力,方显忠心。”

以子为质,这是经常的事情,象是这位远恩,就曾经被派往长安,半是朝贡,半是人质。齐亚德听了这话,觉得非常有道理,看着阿了达:“就这样吧,听说你们国王还娶了一位唐国的公主?杀了那公主吧。”

阿了达来之前就做了遇到苛刻条件的准备,不曾想条件会苛刻到这个地步。这是让拔汗那彻底断绝与大唐和好的可能,并且被大食牢牢控制住!

事关重大,他虽是使者,却也不能决定,当下卑躬屈膝地道:“这件事不是我一个小小使者能决定的,我这就回去,禀告大王。”

阿了达离开之后,远恩立刻站了出来,他心里对引大唐入河中的拔汗那之痛恨,绝不在大唐之下,因此拜在齐亚德面前:“将军,拔汗那人反复无常,他们曾经投靠过真神,但是后来反叛,又投靠了唐国,现在又反叛唐国……这样人国家,完全不值得信赖,请将军允许我为前驱,去将拔汗那国王的头颅取来,献在将军的面前!”

齐亚德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说道:“我当然知道拔汗那人不可信任,但是现在我需要他在背后捅唐国人一刀,你们放心,中国有的是土地和财富,有的是奴隶和工匠,我会让你们所有人都满意。”

当然,要让自己最满意。

齐亚德都这样说了,远恩就不好再言其余,他只能默默咽下这枚果子,然后等待下一个机会。

只用了一天功夫,阿了达再度回来,随他而来的,还有拔汗那的王子薛裕。

这个薛裕的表情有些沉重,看起来对充当人质并不高兴。

不高兴就对了,齐亚德在确认他的身份之后,便命令人把他接下去“好好招待”,然后对阿了达道:“唐国的公主呢?”

“大王随唐人出征,王子带在身边历练,但公主是妇人,不好带在身边,而且现在就杀死公主,恐怕唐人疑心。”阿了达苦着脸道:“总督阁下,你也不希望我们会惊动唐人,让他们跑回去吧?”

“你们怕唐人跑回去?”

“非常怕,如果他们逃回去,肯定又会由高山之王指挥,那位将军除了总督,还从来没有败过!”

齐亚德笑了一下,心中有些轻视,这些河中小国所谓的高山之王,其实也很一般,至少在自己的攻击下,明显处于下风。

“既然如此,那么我就准备攻击唐人。”他环视帐中,见各国首领都在此处,便决断道:“乘着现在天气好,我们一举击败唐人,然后进入安西!”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战略,在场的吐火罗人都很兴奋,而河中诸国的君主将领则大多默然,比起呼罗珊或者吐火罗人、波斯人,河中一带大唐的影响力还在,除了远恩这样急于复仇的,大多数人对于挑战大唐,并没有太多的信心。

他们这些小国,一向就在大唐与大食之间摇摆,当大唐的势力强盛时,他们就引入大食对抗大唐,而当大食在他们的领地上横征暴敛时,他们又会向大唐上表,请求征讨大食。大唐、大食都打得筋疲力尽,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结果。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着什么,当我讨伐叛逆的时候,你们也见识过我的手段。”齐亚德只是扫了他们一眼,就将他们心中所想猜得一清二楚,因此警告道:“凡是背叛我的人,就是真神的敌人,我的圣战士会用弯刀与烈火,将他和他的家人全部送进火狱!”

想到他在镇压白衣大食残余时表现出来的残忍,众人都情不自禁低下了头。

与大食人相比,大唐对于河中诸国可以说宽容至极,除了出来一位高仙芝背信弃义又贪婪残暴外,其余安西或北庭节度,大多都算宽容。既不会因为河中诸国不信道教或者佛教而要强制征税,也不会随意找个借口就到其国大肆劫掠,更没有无休无止的横征暴敛。

或许正是这种仁慈,反倒让河中诸国少了些畏惧,正如圣人所言,小人畏威而不怀德,以德治国可以,但以德去对敌,指望这样感化敌人,要么是真愚蠢,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诸部都听我命令!”见再无反对之声,齐亚德开始发号施令。

石国自然充当前锋,在经过上一战之后,远恩手中只剩余三千人马,这也是石国最后的力量了,因为他兵力不足,所以齐亚德将葛罗禄人编入他的军中。在他之后,是河中诸国联军,齐亚德并不指望这些乌合之众能攻坚破锐,他的想法,一是利用这些墙头草消耗唐军的体力,二则是让他们去试探唐军是否有埋伏。

大食本部,则放在最后,在齐亚德看来,即使拔汗那人的投降有诈,他这样的安排,也足以保证大食本部安全。

在定好出兵顺序之后,接下来就是确定出击时间,大食军与唐军一般,都擅于急袭,故此既然拿定主意,齐亚德便下令,次日即全军出发。

阿了达得了准信,当下又潜回拔汗那军营之中,向窦忠节禀报完毕之后,他叹息道:“若是大唐败了,只怕再过两三年他们就会卷土重来,到时若大食不发兵相助,我们就是夺了碎叶川,只怕也难守住啊。”

“谁说我们真要夺碎叶川?”窦忠节嘿嘿冷笑了两声。

“大王之意?”

“现在可以实话实说了……不,你与我去见叶中丞,将齐亚德对你说的话全部说与他听!”

阿了达嘴巴张得老大,好半晌也没有反应过来,直到窦忠节走到门前,回头望他,他才回过神来:“这……这是假的?”

“自然是假的,大唐还是大食,两者间选谁,那还用问?”窦忠节哼了一声,面目有些扭曲:“大食大食,若是跟了他,只怕要被吃得连骨头都不剩,这等教训,有一次就够了!”

“这……这……这是妙计,可是王子那边怎么办,为何要瞒着我?”阿了达忍不住道。

“王子那里,他身边我安排了人,到了时候自然会提醒他。瞒着你嘛……倒不是不信你,这是叶中丞的交待,他说了,要想骗过敌人,就得连自己人都一起骗了!”窦忠节嘿然一笑,心中对叶畅这话甚为佩服。

阿了达与他一般,在心里咀嚼了一遍这话之后,情不自禁叹了一声:“这位叶中丞,比高仙芝要精明得多啊!”

第382章 宣王弃垒誉奇才

得知大食人在次日就要进攻的消息,叶畅左右都寂然无声了会儿。

然后人人面上浮起了喜色:果然将大食人诱入了山区!

善直、王羊儿这样跟随叶畅时间久了的,并不是太意外,所以他们喜则喜,没有别的情绪。段秀实、白孝德等新追随的,则在喜之余还有些钦佩。

叶畅对于人心把握得实在太准了,齐亚德从最初的谨慎,到后来决断,根本原因,就在于两点,一是工匠,二是唐军的内斗。

这两点都是事实,想来大唐军中,难免还有与大食勾联的家伙,应证之下,齐亚德怎能不起贪念!

“那日中丞遣我去埋伏,因为大雨而未成,今日末将再请令,请埋伏于山谷两侧!”李晟反应最快,第一个挺身而出。

“该换我才是!”王羊儿道。

叶畅看着众人争先,只差一个不在场的卫伯玉。他心里有几分担忧,卫伯玉带着一千余人,走小道去过怛罗斯沙漠,此时还没有消息传来。不过他当初也有吩咐,要卫伯玉寻机而动,如果没有机会,就不要勉强。卫伯玉这人甚是精明,想来不会做以卵击石的蠢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战场上把所有事情都料中,那是神仙才能做到的,战争中总是充满各种意外,而身为主帅,就是在各种意外中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将卫伯玉的事情暂时放下,叶畅道:“此次不在道路两侧埋伏!”

“不埋伏?”众人讶然。

不埋伏如何能打败敌人,若真正进行正面较量,大食军的战斗力不逊于唐军,而兵力又远多于唐军,战争的局势对大唐相当不利!

“我细细问过,齐亚德此人,乃大食军中宿将,足智多谋,非一般人可比。他即使出兵,也会十分谨慎,必然要遣人手广为侦察,若有埋伏,必为其所知晓!”叶畅顿了一下:“故此,我有意将战场放在白石岭与税建城之间这段距离中!”

“此地……”

那块地方,实在算不得好战场,众人都有些犹豫,叶畅却是胸有成竹,他指着沙盘中的一个地方:“自从我与宁远王定下此策之后,便抽调人手,在这里做了些事情,此战关键,就在这里!”

他指了指沙盘上一点,然后划了个圈。

众人先是惊愕,然后神情各变,窦忠节最初时没有看明白过来,拉着段秀实问,段秀实喉结动了动,压低声音道:“你不知我大唐兵法,自然不明白这其中奥秘……现在还不能说,明日便可见分晓!”

“若此计得施,我军必胜,但方才宁远王带来的消息,齐亚德以河中诸国士兵为前驱,自己缩在后军,故此大食本部受损未必会太重,主要还要依靠将士奋勇杀敌。成公,你不是说李嗣业有意戴罪立功么,我以他为突阵之将,你看可行否?”

“李嗣业必奋力死战,以雪前耻!”段秀实道。

“善直师、羊儿,你二人为左右翼,待战事起时,分道截杀,务必使敌首尾不能相顾,可否?”

“得令!”善直与王羊儿沉声说道。

叶畅转向跃跃欲试的李晟:“此事虽然我军占优,但若大食本部受损不大,亦将会是一场苦战,李晟,我欲以你为短匕,何处关键之时便用上你,可否?”

“定不让叶中丞失望,要杀出天威军的威风,免得这些胡虏只知道有安西军!”李晟昂然答道。

“既是如此,大伙都去整军备战!”叶畅打发走从人,只留下段秀实:“成公,计功授赏之事,你就多费心些,将士阵前拼了性命,他们的功赏不可疏忽。”

“是!”段秀实精神一振,叶畅方才没有点他的名,他原以为自己可能没有立功的机会了,现在才明白,就像叶畅此前说的那样,是把他当帅才来看待,而不是突前破阵的将才。

无论是大食军,还是大食军,都开始准备起次日的行动。第二天一早,晨曦才冒出来,大食人就开始向着西方跪拜祈祷,然后进食,在大阳爬上东边群山山尖时,大食人开始行动了。打头阵的石国与葛罗禄联军最先出发,他们纷纷从怛罗斯城下开出,渡过怛罗斯河,向着东面的白石岭进军。

齐亚德在城头看着这一幕,然后回头望了望。

数十名将领围在他身边,其中包括不少河中诸国的国王、王子,在齐亚德的目光下,他们纷纷低头行礼。

脸色苍白的拔汗那国王子窦薛综也在其中,只不过他站在最边远的地方,身边只带着五个护卫,看上去甚是落魄。齐亚德眉头皱了一下,对着身边的一个将领道:“让人盯着这家伙,如果拔汗那人有什么问题,就把他杀了!”

那将领躬身,无声无息地退了下去,齐亚德这才一抖自己的披风,转身下了怛罗斯城。

远恩当先而行,看着前方越来越近的群山,脸上浮起了一丝狞笑。

拔汗那无论是真心投靠大食,还是虚情假意,在他看来都是一样。反正此次将大唐的势力驱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