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夜唱-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仙芝有些不满地看了他一眼。
这厮最惯泼冷水,说起话来有些刺耳,若不是有几分本领,高仙芝早就不容他了。
此次出征,高仙芝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为了获取朝廷支持,他在天宝九载底专门以献俘的名义回了长安,直呆到天宝十载四月才离开,将高力士、杨钊的门路都已经走通,朝廷里外都愿意全力支持他这一次远征。
若说有反对的声音,外是叶畅,内就是这个段秀实了。不过段秀实官卑权小,对他影响不大,叶畅则不然,叶畅官高权重在其次,这些年经营兵疆,叶畅俨然成了大唐边事第一人,他的意见,对于朝廷中枢的影响极大,若非如此,高仙芝也不必专门进京解释。
“秀实,休要多言。”李嗣业瞪了段秀实一眼道。
“是。”段秀实也知道自己有些过了,大军出征之时,怎么能扫主将之兴,高仙芝若是个心胸狭隘的,直接就在战场上弄个必死之任务与他,他的下场就惨了。
“不知朝廷会派何人来,若派的是……”
就在高仙芝准备下令出兵之时,突然间,听得外边声音传来:“报!”
高仙芝眉头一皱,回过头去望,见一名斥侯飞奔而来。
“何事?”那斥侯跪下之后,高仙芝问道。
“朝廷以叶畅为安西后军大总管兼安西大都护,领朔方、河西、陇右三镇援军三万,发沿途民夫十万,支援安西。”
“叶畅?”高仙芝听到这个名字,眉头不禁抽了一下:“怎么会派他来?”
换谁来都不该派他来,叶畅对这次远征,原本就是不看好,他会不会尽心尽力?
“知道了,千里,你准备迎接,我们先出征。”
没有多想,高仙芝哼了一声,下令道。
这边宰牲祭旗,大军拔营而起,鱼贯出营。安西、北庭两节度四万余兵马,随高仙芝出征者有三万,再与仆从军会合,人数亦有八万之众。天威军在这之前便已经被高仙芝带来,只不过他们是客军,只负责保护高仙芝部后翼粮道。现在朝廷又派三万援军,足以让高仙芝后顾无忧了。
“叶畅若来,只怕还有争执。”段秀实在李嗣业身后道。
这一次他压低声音,不令高仙芝听到。李嗣业点了点头,心里暗叹了声,朝廷也是糊涂,遣人来倒还罢了,怎么会遣将?就算遣将,也不该遣一直反对在安西有大军事行动的叶畅啊!
眼见大军列队纷出,他也跟着本部,正待离开。就在这声,却听得后方又有人喊:“报!”
人喊马嘶中,若不是注意,这声音几乎听不到。李嗣业望去,又是一使者,浑身是汗,马几乎要力竭,飞奔而来。
那军使单膝跪在高仙芝面前:“大使,叶中丞来见大使!”
“叶中丞?哪个叶中丞?”高仙芝一愣。
“御史中丞、安西副大都护叶畅。”
高仙芝与李嗣业都不禁愕然,段秀实更是一缩脖子,只觉得汗涔涔而下。
朝廷委任叶畅的命令才到,叶畅本人就到了,这岂不证明,叶畅在朝廷任命出来之后,便立刻出京,马不停蹄在往这赶?
若是如此,这叶畅恐怕是来者不善啊……
高仙芝面色阴沉,小声咒骂了一句,然后道:“休要理他,我们自走,千里,你去应……”
话没说完,便看到东方十余骑飞驰而来,再仔细看时,发觉只有五人,却有十五匹马。
这是一人三马,千里疾驰的架式。
高仙芝神情更是冷漠,一股莫名的怒火,在他心中腾腾而起。
他之所以这么热衷于此次远征,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此次远征能带来的巨大好处。不仅仅在朝廷上,可以凭此升官邀赏,更重要的是,劫掠所获,能让他大发横财。
他虽不通文字,可是叶畅治疆的边策论他还是听人为他讲解过,对其中经营边疆需要有利可图才能长久的说法,是举双手赞成。但对于怎么样有利可图,他与叶畅的观点相左,叶畅以为需要自己慢慢经营,他却以为,一切经营都不如抢劫掠夺来得快来得多。
叶畅这么急切地赶来,可就是来断他升官发财之路的,汉人有句话,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大使?”李嗣业低声呼了他一声。
高仙芝整理了一下心情,示意部队继续开拔,自己拨转马头,对着叶畅一行来的方向。
没多久,他终于看清楚来人的长相。
不用问,居中的那个年轻人肯定是叶畅,在他身边,另外四人,一看就是精悍勇猛之辈。高仙芝在自己身边,也见过不少这样的人物。
“高大使,早闻大使威名,今日一见,快慰平生。”叶畅从马背上翻下来,站都有些站不稳,要靠着马身子,才勉强站得住。
“某乃粗人,不知文雅,莫说那文绉绉的屁话,某不懂。”高仙芝扬着下巴,傲然道:“汝乃何人,为何纵马闯军?”
“某叶畅。”叶畅喘了会儿气,身体好过了一些,然后昂头道。
高仙芝的敌意很明显,哪怕他在长途劳顿之后反应迟钝,也能清楚感应得到。
“叶畅……那又如何,你不在云南,到这里做甚?”
方才的信使还未退走,就在一旁,他便如此,摆明了是轻慢叶畅。这等行径,叶畅就是现在不知道,用不了多久也会知晓。
高仙芝狂妄,由此可知。
叶畅神情一凛,腰自然挺直起来。
他万里迢迢,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赶来,可不是来吃高仙芝挂落的!
神情一凝,他向后退了两步,朗声道:“既是如此,高大使请自便,某在此祝大使马到功成——当心蛮夷反叛。”
说完之后,他转身便走,竟然也不与高仙芝道别。
高仙芝身边一将大怒,按剑欲起,却被另一人拦住。高仙芝没有反应,驰马向前,那边按剑欲起之将眼睛转了转,上前在高仙芝身边道:“兄长,程千里之辈,男面妇心,不可倚仗,无法与叶畅争锋。若叶畅挟皇命之威,有意误我粮械,我方远征,如之奈何?”
此语入高仙芝耳中,高仙芝不禁眉头皱起。
说话之人名为郑德诠,乃高仙芝乳母之子,性情骄矜,倚高仙芝之势,自大惯了。他说话虽是为高仙芝着想,实际上却也是看叶畅不顺眼,对于这厮年纪轻轻便当到如此大官感到不爽。
“郑郎将所言有理,大军悬于外,岂可后路不安?”拦住郑德诠之人亦轻声道:“况且今日大使轻慢于他,他岂有不怒之理?”
说话的人便是封常清。在叶畅另一世的历史中,高仙芝以封常清管军纪,杖杀郑德诠,但或许是叶畅间接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此时封常清不但没有杖杀郑德诠,两人还颇有交情。
“依你们之见?”高仙芝问道。
“我看叶畅来此,只带着三五人,军中诸将士,尽皆大使手中老人,必不服他。程千里与大使异心,但毕思琛如今甚是敬服大使,他为大将军,叶畅必不敢轻之。大使可令毕思琛亦留于龟兹,令其与叶畅想抗,有毕思琛在,程千里也不敢与叶畅勾联过甚……”
封常清低声说着,高仙芝点了点头,但那郑德诠眼睛转了转,觉得自己若什么都不说,实在是显得自己不如封常清,故此亦开口道:“兄长,毕思琛曾夺兄长田庄,如今虽是揭过,可是谁知道他心中是否还记此事。我愿留下,为兄长盯住毕思琛!”
“不可!”封常清听得此语,一惊开口道:“叶畅其人也是治兵惯了的,郑郎将留下,恐有忧患。”
“无妨,他方才在我面前,只能忍气吞声退下,除了暗中使些手段,他还能何为?”高仙芝却有些骄狂:“不过是在边地捡了些便宜,辽东、云南并无英雄,致使竖子成名罢了。德诠,你去与毕思琛说,让他留下,常清,毕思琛之部,由你督领。”
封常清原本还想反对的,但听得让他督领毕思琛之部,心中一动,他不远万里来投奔高仙芝,又屡屡自荐,顶着众人的鄙视才爬到如今位置上,不就是为了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么?
想到这里,他便没有再反对,而是拉过郑德诠:“郑郎将,你要当心,最好隔绝叶畅与军中士卒,令其不能知晓军中之事。若能如此,叶畅再狡计百出,也奈何不了你!”
“放心,我知晓!”郑德诠嘿嘿笑了两声。
叶畅在高仙芝那里受了一肚子气,还是提醒他要注意胡人反叛,但他心中明白,高仙芝必然是听不进去的。他也别无良计,只能暂且做罢,另外再做打算。他万里奔波而来,早就疲惫不堪,也不等大军尽走,径直去寻了一处营房住了进去。
这一睡觉得极是香甜,当真是鼾声如雷。直到次日正午,腹中饥饿,才让他醒了过来。出来看时,善直与王羊儿都已经醒了,一脸气鼓鼓的模样,见到他,两人对望一眼。
“你先说。”王羊儿道。
“你说!”
“你是中丞兄长,当是你说!”
“你是亲卫,你说才对!”
这二人自初见面时较过力气之后,关系就一直这般,斗来斗去,不是较力就是较气。叶畅也懒得干涉他们,见这模样,起身伸了个懒腰:“睡得好觉……肚子饿了,没有吃的么?”
“正要与你说呢,这贼胡竟然不给咱们备吃的,说是什么军中伙食,皆有定数,我们都非军中之人,借我们在军营中休息,已经是给面子了,否则……”
“不要说了。”叶畅一扬眉,知道必然是没有什么好话的,他心里却是冷笑,高仙芝这个人贪婪骄横,果然如自己所料,自己到来,他心中不快,给自己脸色看,然后下边的亲信就敢蹬鼻子上脸!
不过以为自己是好欺负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羊儿,有件事情要交与你。”
“何事?”
“你久随王公,与军士为伍,去打听一下,军中粮饷情形,是不是按时发放。”叶畅眯着眼睛道:“军中是否有欺凌压迫之事,是否有冤屈……”
“莫说那么多,我记不住。”王羊儿捂着肚子:“我要吃饭,不填饱肚子,我做不成事。”
叶畅哈哈一笑:“那好,咱们便去寻饭吃!”
他们出了军营,径直去龟兹城中寻酒楼客栈。这龟兹乃是丝路之上的一处要冲,自然有的是客栈酒楼。不一会儿,便寻得一家,羊奶子、烧羊腿,这些西域的物产,少不得端上来,众人大快朵颐,倒是吃得欢喜。
“十一郎,在长安的时候,你急匆匆而来,如今怎么反倒闲了起来?”善直边吃边问道。
“那时我急匆匆来,是希望还有挽回的余地,但我虽拼了老命,别人却不领情,多说无益,徒惹人怒,倒不如沉下心来,好生做好善后之事。”叶畅眯着眼,怒火在他眼中一闪而过:“能救多少人便救多少人,能挽回多少损失就挽回多少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向来积极奋进,这种将事情成败推之于天的事情,还真的非常少见。善直觉得有些讶然,盯了他许久,又问道:“你担心大败?”
“我担心有何用,我上书朝廷不知多少回,边事以经营为主,攻伐为辅,可是朝廷上下,有几人将士卒性命放在心上?安禄山折几万人,哥舒翰折几万人,如今高仙芝又欲折几万人……都是我大唐精锐,他们尽皆折损了,万一华夏有事,谁人还能来护卫扶持?”叶畅发了几句牢骚,旋即摇头:“且不说这个,吃饱了没有,吃饱了我们来逛逛龟兹!”
第372章 制书一封震宵小
“那厮做了何事?”
毕思琛的军帐之中,郑德诠抢在毕思琛之前开口,毕思琛笑着没有出声。
“还是和前些时日一般模样,白日里就在龟兹闲逛,寻那些商贩说话,夜间歇于客栈,并无任何异样。”
“有没有与军中人接触?”
“他遣那个王羊儿与军中人接触,不过得了郎将吩咐,无人理睬他。”
“哈哈哈哈……”听得这个消息,郑德诠大笑起来,神情骄狂。
毕思琛面色略微有些不豫,不过仍没有说什么。郑德诠转过脸,对毕思琛道:“毕将军,这些都有劳你了,叶畅这厮,从未在咱们安西呆过,他来这里发号施令,岂不是天大笑话!无兵无卒,我看他如何收场,等兄长捷报来了,不会少了毕将军之功!”
话原本是好话,只是郑德诠那神情态度,怎么都让人不爽。毕思琛勉强笑了笑,起身道:“某去拜谒程副都护。”
“盯紧一些,莫让程千里弄出什么名堂来!”郑德诠道。
他这种吩咐的口吻,令毕思琛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他一眼,郑德诠犹不自知。
见程千里离开,郑德诠琢磨着无事,便与人一起出门。龟兹如今是安西都护府所驻之地,郑德诠在这里可以说是横行无忌,所到之处,人人走避。
叶畅在酒楼之上,有人远远指着郑德诠道:“此人便是郑德诠,原本高大使乳母之子,高大使以弟呼之,倚为腹心。他原本是随高大使前往石国的,但叶中丞来的当日,他与毕思琛又留了下来,想来便是为了应付叶中丞。”
叶畅微笑道:“原来如此……我看这斯行事,果然跋扈无忌,李兄说的是,他果然就是可乘之机!”
“不知大使欲如何对付他?”那李兄问道。
他心中确实好奇,自己族兄异常敬重眼前这年轻人,而眼前这年轻人也确实声名赫赫,如今官高权重,都是在边地立下大功得来的。
这位李兄名绾,乃是李白的族弟,有志于边事,从军于安西,如今为军中文吏。此前叶畅了解安西情形,李白曾将族弟介绍与他。叶畅到安西来,人生地不熟,便想到了此人。幸好他没有随军出征,故此被叶畅秘密寻来。
明面上王羊儿去与军中将士接触,实际上叶畅却通过本地的商贾,将李绾唤出相聚。听得李绾这样问,叶畅伸笑道:“李兄以为当如何?”
他初来安西,手中缺人,李绾有李白的关系在,若真能拉到自己身边来相助,也算是多个可用之人。
“以某之见,大局为重,大使且等前方军情传来之后再做定夺。”李绾正色道。
叶畅点了点头,心中对李绾的评价高了一些。他没有投己所好,急着挑唆自己与高仙芝斗,证明此人还是有些大局观的,为人也很谨慎,是那种可以任事之人。
“某出营时间已久,如今要归营,以免……”
李绾正待告辞,叶畅突然摆了摆手:“不急,且请安坐,看一场热闹。”
李绾心中一惊:这里有什么热闹可看?
顺着叶畅目光望去,只见迎着郑德诠一行,两峰骆驼正缓缓行来。大约是见到郑德诠等人的气焰,那牵着骆驼的胡商慌忙避让,只是急切之间,骆驼身上一个布包掉落下来。布包口袋没有扎牢,里面滚出一串珠子来。
这是一串玻璃珠串成的珠链,阳光之下,晶莹剔透,反射出金灿灿的光华。郑德诠一见,眼睛顿时瞪得老大。
琉璃器在西域并不少见,甚至还有些玻璃器自遥远的欧洲来到这里。但是工艺能做到这串珠子这般的,绝无仅有。郑德诠在安西呆的时间不短,也有几分见识,立刻看出这串珠子的来历:“傲来国的玻璃珠!”
傲来国的玻璃珠,在长安、洛阳,象这样的一串珠子,少说可以卖到百贯,若是拿到边远偏僻未曾见过此物的地方,那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啊呀!”那商人见布袋掉落,珠子滚出来,忙上前将其拾起。他捡东西时,松了骆驼的缰绳,那骆驼不知为何,上前了几步,险些撞着了郑德诠的马。
郑德诠一鞭抽了过去,抽在骆驼身上的麻布袋子上,听得声音“当”的一声脆响,便向手下使了个眼色。
手下顿时有人上前,一把将那商人推开:“竟然敢冲撞我们郎将,你是找死不成?”
周围的路人商贩,都同情地望着那胡商。
高仙芝为人贪残,这郑德诠便是其爪牙伥狈,虽然直接杀人越货的事情,他们还没有明面做,但巧取豪夺之事,绝未少有。那胡商宝货曝露,少不得要破财消灾了。
那胡商踉跄退后,上来之人乘热到了骆前,一刀过去,将那袋子划开:“瞧你这模样,莫非就是大食人的探子,否则此时哪里还有行商……让我检查一下,你带的是……”
袋子里是木匣,他一边说一边又譬如开木匣上的锁,掀起盖儿一看,然后话就卡在喉咙间,就成了咽唾沫的咕噜声。
虽然有心理准备,可是真正看到这一套精美的玻璃酒具,还是让他觉得目眩神驰。
“果然是大食人的探子,带回营中,详加审问!”后边的郑德诠也看到这个,脸色变了变,然后下令道。
明知叶畅就在龟兹城中,有些事情,他也不敢当街来做,但若是将这胡商带回军营中,要他招出什么口供会没有?
那胡商面色大变,跪倒在地:“小人不是探子,小人乃是良民,良民!这货物是小人从长安进的,有一路上的过关文书为证……将军……”
“带走!”郑德诠厉声道。
顿时有人上前,要堵那胡商的嘴,将人绑起来带走。就在这时,叶畅在楼上扬声道:“且慢!”
郑德诠听得这声音便大怒,他已经有打算,一套这样的玻璃酒具,可能要价值数千乃至上万贯,从这胡商的行囊来看,所携玻璃器皿肯定不只一套。送一套与高仙芝为礼物,其余便都可以姓郑,这可以说是大发一笔横财,谁来阻止他都要翻脸。故此,他转过头破口便大骂:“哪来的贼厮鸟……”
然后他就看到叶畅在酒楼上一脸平静的眼神。
“叶畅?”他心中一凛,从方才见财起意的迷乱中稍稍清醒了一点。
他此时没有想到这个胡商会是叶畅布下的陷阱,目的就是拿他罪状,或者说,就是钓鱼执法。故此,他只是暗骂了一声晦气,然后脸上带笑:“原来是叶中丞,叶中丞不在长安享福,到我们这沙堆里有何贵干?”
“让那胡商说。”
“不可,此人乃是大食探子,若是让他胡说八道,传出我们安西镇的军情,恐怕于大军不利。”
“是不是探子,岂能由你一言而决?”
“中丞从来在安西呆过,故此分不清是不是探子,末将在安西多年,是不是探子一眼就能看出来。”
“胡说八道。”
“你说什么?”
“我说你这厮胡说八道,我自辽东打到云南,见过边疆的勇士以万计数,象你这样胡说八道的却还是第一次。”
叶畅有意激怒对方,说话毫不客气,郑德诠听了大怒,想到封常清临别时的吩咐,这才强行按捺住怒火:如今毕思琛不在身边,无人能在叶畅面前说得上话,不是正面对抗的时候。
“此为我安西镇之事,高大使吩咐过,中丞外人,少管为妙。”他冷冷说了一声,然后转向那胡商:“带走!”
到这等情形,他仍然不舍得两驼财物,不放弃贪婪之心,平日里目无法纪便可想而知。叶畅嘴角微微翘起,向左右示意,即刻间,善直便从楼上跳下,将郑德诠从马上径直拖下来,一拳便打翻在地。
郑德诠身边虽有随从,自己也有几分武勇,可是却没有想到叶畅只带了几个人也敢翻脸。他心中大乱,忍不住叫道:“小贼,尔敢!”
“小贼?”叶畅笑了起来:“念。”
叶畅身边的一人上前,将手中一卷纸刷地打开:“授叶畅安西后军大总管制。门下:鼓旗中军,是推元帅,熊罴后劲,亦属武臣。银青光禄大夫左武卫员外大将军剑南道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上护军清源县开国伯叶畅,学穷经济,才蕴韬略。握兵之要,击残虏而定辽东,久镇边庭,平逆蛮而安云南。今黄沙万里,阵云临城,宜屯细柳之营,俾作皋兰之气。征陇右道团结兵骑步二万,朔方健儿弩手一万,委叶畅陇右道都团练副使充安西军后军大总管兼安西大都护,余如故,并准例发遣,主者施行。”
这是门下省发布的任命制书,在此一宣,郑德诠脸色不禁变了。虽然叶畅并没有与高仙芝做具体的权力交接,但身为后军大总管兼安西大都护,这龟兹城正好是叶畅辖下。
“对上司不敬,给我先打。”叶畅下令道。
善直哪里会客气,抡起拳头,砰砰打了下去。他跟着叶畅这么久,自然知道叶畅的心意,专往郑德诠嘴上打,将郑德诠的叫骂、求饶或者哭嚎全部都打了回去,带血的大牙都落了七八枚,整个嘴肿得不成模样。
“某身为安西后军大总管,高大使不在,那么后军军纪,某当执法。这厮目无官长,故此聊做惩戒……在此军民,若有其不法之事欲举告者,可以说与某听。”
叶畅在酒楼上又扬声道。
旁边的李绾面色也变了,向后缩了缩,暗暗叫苦。
他方才劝叶畅要稳重,却不曾想,叶畅根本不曾放在心上,这一开口,分明就是要往死里整治郑德诠。可是郑德诠在安西时间久,军民都知道他是高仙芝心腹,哪个敢出来指证?叶畅此举,除了打草惊蛇,没有半点用处。
他在一旁拼命向叶畅使眼色,叶畅却还是那微笑的模样,就是不理会。李绾正待开口,突然听得外边有人哭道:“总管果然能惩治这厮?”
“能!”
“这厮半个月前,带人夺了我家庄子……”那人叫道,把自己的事情说了出来。
与中原人认为的西域荒凉不同,安西所治下,天山以北之地,并不都是戈壁荒漠,有不少宜耕宜牧之所。而军中诸将,往往夺取当地百姓的田庄,甚至大官夺小官之田亦有。象高仙芝尚未为节度使之前,毕思琛曾倚仗自己权势,夺了高仙芝在城东的一处年产千石粮食的田庄。
那人起了头,便又有旁人纷纷开口,直道自己是如何被郑德诠欺凌的,甚至有人指证郑德诠曾经谋财害命。这些罪状一条比一条重,叶畅的神情也渐渐严肃起来。
“竟然胆敢如此无法无天,也不知道是谁给了你这么大的胆子!”叶畅冷哼了一声:“某既来此,不能不正军法安民心。来人,拿棍来,给我打七十棍!”
此时善直已经住手,郑德诠原本在地上怒目相视,听得这里,猛然抬头,厉声道:“小贼,你敢打杀我?”
七十棍,就是冲着打杀他去的。
“羊儿,看来这些军士是不肯做的,你去行刑。”叶畅向王羊儿吩咐道。
王羊儿嘿嘿笑了两声,没有棍子,就拿了这酒楼的门栓,那酒楼掌柜哪里敢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王羊儿抡起棍子就砸在了郑德诠臀部。
咯的一声,骨裂的声音便传了出来。
“住手,住手!”王羊儿正待再打,突然远处传来呼声,紧接着,十余骑飞驰而来,却是毕思琛。
方才郑德诠见势不妙,便使眼色,让人去将毕思琛找来。毕思琛一见郑德诠给按在地上惨叫,脸色大变,勒住马向酒楼上望去。
叶畅仍然高倨其上,靠着窗子,平静地看着他。
“叶中丞,请给末将一个面子,这郑德诠对中丞不敬,已受罚了……”
“对我不敬算不得什么。”叶畅道:“对百姓残虐,对士卒贪暴,这才是重罪。”
“这个……中丞,他是高大使乳兄,中丞总得给高大使留几分颜面……”
“有一件事情,安西离长安太远,还没有传来。我在长安时,御史大夫王鉷之子,卫尉少卿王准亦是对百姓残虐,为我当街打断双腿。”叶畅冷笑起来:“御史大夫的儿子我照打不误,高大使的面子又多值几个开元通宝?”
第373章 一家哭胜一路哭
叶畅此语一出,毕思琛便知不妙:这话分明就没有将高仙芝放在眼中,不把高仙芝当回事!
这话是当众说的,不可避免会传到高仙芝耳中,等高仙芝回来,只怕会有一场龙争虎斗,就如当初夫蒙灵察与高仙芝之争一般。
而且,连高仙芝都不放在眼中,他毕思琛又算什么?
毕思琛在安西时间久矣,自然有亲信在侧,那些亲信便向叶畅怒目以视,毕思琛正琢磨着如何应付,也没有阻拦这些亲信。
“将军,不如擒了这厮,看他还有颜面在此大放阙辞否!”一亲信在他身后道。
毕思琛微微摇头,他现在虽然拼了命地拍高仙芝马屁,但是他自己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高仙芝的心腹。
既是如此,为何要为了高仙芝的乳兄,正对与叶畅对抗?
叶畅向王羊儿示意,王羊儿又是一棍打下去。躺在地上装死的郑德诠顿时又是一声惨叫,浑身都抽搐起来。
王羊儿正待再打,忽然听得一声尖嚎,紧接着,一个妇人闯了进来。
那妇人是骑马而来的,身手还算矫健,她跳下马,踉跄了两步,然后一把将王羊儿推开。王羊儿虽是勇武,面对一个妇人,却不知如何使气力,只能让开。
那妇人扑到郑德诠身上嚎啕起来,口中连连咒骂,无非就是骂叶畅心狠手辣,不敢为难高仙芝,竟然拿她家儿子出气。
“那妇人是谁?”叶畅听得眉头一皱,向李绾问道。
“乃是高大使乳母,郑德诠之母。”
“羊儿,千军万马汝且不惧,汝畏一妇人乎?”叶畅扬声道。
“老婆子,你且让开,再不让开,羊爷爷可要发怒了!”王羊儿听得叶畅的话,向那老妇人道。
旁边也有人说:“执行军法,岂可儿戏,郑妈妈,你再不让开,可就要连你一起打了。”
老妇人还不让,被王羊儿一把推开,她见王羊儿抡起门栓,这下更害怕,也忘了方才对叶畅的大骂,顿时跪在叶畅窗下,连连叩首:“叶中丞,叶老爷,看在老婆子的份上,请留我儿一条性命!我年老矣,只有这一子赡养,求叶老爷开恩!”
叶畅略有些犹豫,旋即心肝如铁,他原本就是立威,打人与杀人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更何况,从方才围观者的话语里判断,这个郑德诠坏事做尽,当真该杀!
“方才郑德诠之罪状,众皆知之,他杀害之人,便有三四个之多,这三四人岂无老母,他们又向孰求情?”心念定下之后,叶畅再不犹豫,冷声道:“打!”
这一次王羊儿一棍击下,却不是打臀,而是直接打在郑德诠后脑,喀的一声,那棍子断了,郑德诠人在地上抽了两抽便不再动弹。
郑母啊的一声大叫,便昏了过去,叶畅看着郑德诠的伴当,缓声道:“郑德诠有罪,汝等便是帮凶,今日我只诛首恶,不究协从,你们将他老母抬回家中,将郑德诠尸体收敛。原本当悬首全营示众,念在他母亲求情的份上,留他一个全尸。”
众人面面相觑,念在郑母的份上,已经将郑德诠击杀了,若不念情面,岂不要五马分尸?这位叶总管行事,当真狠戾凶残,而且胆大包天,他就不怕出事?
过了一会儿,围观的百姓当中,有人鼓起掌来,是以往曾经被郑德诠欺凌过的。那几个家中有人被郑德诠伤害的,甚至下拜舞蹈,向着叶畅表示感谢。
旋即,更多的人鼓起掌来。
“杀得好!”
“正是,叶中丞说的也好!”
“这般主官,才是大唐气相!我们有福了,有这样的大都护!”
议论纷纷,有些是华语,有些是胡语,总之大多数都是赞叶畅的。
这事不足为奇,高仙芝等边将镇守此处,多有贪暴枉法之举。他们屠戮良善得到的财富,却不是用在兵士身上,而是用在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