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矿山?石见银山?”藤原清河面色一朝:“朝廷如今收益,极为仰赖石见银山,岂可轻与外人?”

“不是石见银山,其余矿山。”

“其余矿山亦不可,若再有一座石见银山,岂不可惜?”藤原清河道。

“呃,他之意思,乃是他拥有矿山开发之利,但要向朝廷缴纳矿税,朝廷可派使监矿……至于朝廷与他的收益分配,由双方协议。他保证,朝廷得大头,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众人听说不是所有好处都归叶畅,而且如何分法还有商量余地,顿时来了精神。

能被派到大唐充任遣唐使的没有傻瓜,他们回国之后,是被重用还是靠边站,前途都不可知,但若能和大唐财神爷叶畅搭上关系,能从日本的矿山经营中分一杯羹,至少混个富家翁,那是绝没问题的。而且凭借这财富,获取相应的政治地位,也不是什么难事。

“既是如此,阿倍君,不知是否方便,让我们拜谒这位叶中丞。”正使藤原清河道。

“此事有些难,待我看看,有没有好的时机。”晁衡道。

与叶畅的关系,将是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轻易让给别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晁衡心中,还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叶畅与日本往来的中间人。

“这位叶中丞,当真是了不起,他在辽东的事情,不亚于班超,在云南的事情,不亚于诸葛亮……可惜,这样的人物为什么就不出现在我们日本呢?”吉备真备叹道。

他们在议论叶畅,几乎同时,在大唐左相陈希烈府上,也有人在谈论叶畅。

“陈相公欲真正行宰相事,无叶畅之助,几无可能。李相虽去,杨钊又至,杨钊不类李相,必忌陈相公如仇,陈相公自以为圣宠何如杨钊?”

说话者乃是王鉷。

王鉷原本是李林甫心腹,当初扳倒杨慎矜之役,他可谓起了关键作用。但这几年来,王鉷也因为能理财的缘故,渐渐得李隆基所重,而李林甫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却逐渐与之疏远。王鉷之子王准,如今为卫尉少卿,性子最是猖狂,能够出入宫禁,随李隆基斗鸡走狗,故此气炎嚣张,便是李林甫子李岫,也屡屡受其欺侮,却不敢作声。

“果真如此?”陈希烈捋须笑眯眯地道。

“自然,莫非陈相公这些年还没有受够,还要继续忍受下去?李林甫年长于陈相公,杨钊却比陈相公年壮,再忍下去,陈相公便是为相二十载,又有何趣味?”

王鉷见他那模样,实在有些受不住了,径直说道。

陈希烈脸上的笑容终于收敛了,眼睛眯了起来。能与李林甫共相这么多年而不倒,他岂是没有政治智慧者!王鉷此前说了半天,无非就是想推出他去与杨钊打擂台,争取将杨钊拱掉,自己取而代之,但是连李林甫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他如何能做得到!

更何况拱了杨钊,便宜了王鉷,这种替人火中取栗的事情,便是做得到,他也不愿意去做。

可是王鉷方才那番话,却让他忍不住设想一下,若是杨钊真取代李林甫,自己会是个什么处境。

即使杨钊不将他搬倒,也会效仿李林甫大权独揽,自己难道说还要被这种幸进小辈骑在头上,做一个完全没有权力的泥塑宰相?

哪怕只是为了自保,也确实需要有人支持自己……李林甫在这两年,分明病得半死不活,却还能够在朝廷上撑住,靠的不就是叶畅等人么?李林甫致仕,叶畅失去了朝中的支持,想来也需要自己吧?

“论经济之能,叶畅无人能出其右,杨钊亦难望其项背。他不能经济富裕国库,不过是一外戚罢了,有何能为?相公,李林甫不对付他,那是因为李林甫老矣!此正是天赐良机,相公不可稍纵,若待杨钊真坐稳位置,大势去矣!”

陈希烈闭目思忖了好一会儿,然后缓缓道:“虽是如此,老夫与叶畅向来并无交情,却也不好与他说。”

“下官与叶畅曾经有过交往,愿做这个中人。”

“既是如此,老夫就静候佳音了。”

告辞离开陈希烈家,王鉷面上的笑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恼怒。

这个老奸,说什么与叶畅向无交情,叶畅的安东商会里,还有新成立的云南商会之中,老奸家的股份难道少了?不过是老奸既贪心,又无胆,要让他先去试探一番罢了。成的话,老奸位居相国,自然是这个政治同盟的核心,不成的话,老奸也没有任何损失。

难怪李相盯着他这么多年,却也拿他无法,当真是老虎咬刺猬,无处下嘴啊。

怎么样与叶畅搭上话,这需要动动脑筋,王鉷一路琢磨,到家中也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办法。他此时尚不知叶畅已经回到了长安,还认为叶畅人在云南,派信使去云南,千里迢迢容易误事,可若等叶畅回到长安,只怕大事都已经出结果了。

在家门口,便见儿子王准鲜衣怒马,带着数十伴当,得意洋洋地到了门前。见了他,虽然下马行礼,却仍是一副跋扈模样。

“竖子,身为朝廷大臣,竟然还这般模样,与市井无赖有何差异!”王鉷心中有事,顿时生气地道:“人家叶畅,年纪比你小,却做得老大的事业,你看看你,每日都做的是什么勾当!”

王准垂头不应,却暗暗撇了一下嘴:叶畅不过是有个宰相丈人罢了,在边地里颠沛哪里算什么事业,还比不得自己,随侍圣人!

他嘴中不敢反驳,心里却是有气。

第367章 鼠辈何敢呲龙虎

这些年来,王准在长安城中,可谓横行无忌,从韩朝宗去位之后,倚仗父亲之势,更是倚仗李隆基的宠信,他甚至连李隆基长女永穆公主之驸马王繇都敢欺凌,还迫使永穆公主亲自执刀匕为他奉食,如同丫环使女一般。

这两年,便是李林甫之子李岫他也不放在眼中,多有欺凌之举。至于叶畅,在王准心目中,不过是个能赚点钱运气又比较好的家伙罢了,而且还不懂得如何做官,否则怎么会总被赶到边疆去!

在昨日被父亲骂过一番之后,次日他心情便觉不好,带着一伙伴当出城去散心,但在出城门时,却有辆车车轴断了,在他之前将他的道路挡住。

他心情本来就不好,哪有耐心等,当下便挥手:“将车给我掀了!”

他身边的伴当本来就是些仗势欺人的家伙,得他命令,更是嚣张,上去就要掀车。那车主慌忙行礼:“郎君,郎君,且慢,马上修好,马上就修好……郎君若实在即,侧着身子,这边上也可以过去!”

“敢要我们少卿侧身经过,莫非当我们少卿是你一般的蠢货么?”那伴当一鞭子抽了过去:“若不滚开,连你脑袋一起搬!”

“少卿老爷,少卿老爷!”那车主挨了一鞭却不敢相争,看着王准是首领,便向王准下拜:“请少卿老爷念在我乃安东商会的份上,莫要掀此车……”

“安东商会?叶畅那贼厮自身都难保了,竟然还有人拿安东商会的名头来欺我?”王准此时心中满是暴虐,闻言大怒:“打!”

顿时有人上来,将那车主拖到一边,车上的东西也被掀下,不过这些伴当虽是猖狂,却也知道,叶畅并不好惹,倒没有真正打那车主,还是王准自己看不顺眼,上去拿鞭子又抽了车主几鞭:“叶畅不过是天子鹰犬罢了,赚几个臭钱便……”

“少卿,少卿!”他正骂着,突然间却有人拉了拉他的胳膊。

“休要劝我,今日便是叶畅本人在此,我也要抽他几鞭!”他咆哮道。

“那好,你便来抽吧。”

冷冷的声音响了起来,王准大怒,转脸一看,脸上的怒色不由一僵。

叶畅!

竟然是叶畅本人在此!

他虽是天子近臣,只是这两日并没有在李隆基身边,并不知道叶畅已经回到了长安,这一点上来说,他消息尚不如晁衡灵通。

“叶……叶中丞……”

“你不是说要抽我一顿鞭子的么,来呀。”叶畅冷冷地重复。

他心中也同样憋着一肚子火,叶安将所有有关安西的资料都寻来后,他惊讶地发觉,安西那边,正在准备一场大战。

他多次劝谏,不但没有起到阻止这场大战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这让叶畅非常恼火,而且,由此他基本推断出李隆基召他回京的用意。

偏偏这个不开眼的王准却在此时惹到了他的头上。

“某若抽了又如何?”王准骄傲惯了,连李隆基的长公主及驸马、李林甫的长子,他都敢欺凌的,怎么会真将叶畅放在心上?闻得叶畅这般说,他心中也是愤恼,扬起下巴昂然道。

“你抽了便知道。”叶畅冷冷地道:“若是不敢抽,就跪下求我饶你。”

王准大怒,大骂道:“村夫耕奴,安敢欺我!莫说李林甫已经去相,便是你丈人尚为宰相,我照样抽你!”

他一边说,一边驱马上前,当真扬鞭抽向叶畅。

鞭子才扬起,叶畅身前为他牵马的王羊儿猛然窜了过去,一把就抓住他的胳膊,生生将他从马上拉下。

“好大胆子,给我打,给我打!”

王准大叫起来,他身边伴当一拥而上,王羊儿回头看了叶畅一眼,叶畅道:“打断腿!”

当初叶畅还是个籍籍无名之辈时,便在长安城中敢打敢拼,如今岂会客气!他身边带有二十余名亲随,一拥上去,与王准的伴当打在一处。一边是边疆强兵,一边是恶奴门客,双方孰强孰弱,自是不言而喻。只听得“喀喀”的声音不绝,转眼之间,地上便倒了一片,哭声呼痛声响成了一起水陆道场!

有见势不妙欲逃的,跑出百余步,只道安全了,回头望来时,却仍然被追上,毫不客气地打翻在地,先拖回来然后将腿给敲断。

一时之间,满街上二十余人,抱着腿呻吟哭嚎,而周围原本准备进出城的百姓,纷纷围上来看热闹。

“怎么回事?”便有人问道。

“御史大夫王某之子,在这里又横行霸道了,结果这次遇着狠的……呵呵,他竟然敢向着叶十一叫嚣,也不想想,叶十一是在边关杀老了人的,对了,听说他在洛阳也杀过一回……”

“那又如何,官官相护,这些伴当随从是被打断了腿,那位王少卿必然是没事的。叶十一就是再如何霸气,也总得给他父亲留些面子,他父亲可是御史大夫!”

“他自己也是天子近臣,卫尉少卿,每日奉承圣人的。”

“好胆,好胆,竟然敢如此待我!”百姓们的议论声传入王准耳中,他狠狠盯着叶畅:“村夫耕奴,你有本事,便将我的腿也打断了!”

“你说什么?”叶畅眉头一扬,似笑非笑。

“汝阿耶我说,你有种就将我腿也打断了!”

“当真有趣,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求着我打断他腿的。我这人一向急公好义,别人所求,只要力所能及,必不负所托。”叶畅上前,一脚踏在王准的膝盖上:“你既然求我打断你的狗腿,我便如你所愿!”

他一边说一边抬起脚,然后狠狠跺了下去。

“啊啊啊!”王准听得自己膝盖处传来一声脆响,他惨嚎起来,面色惨白,再无半点嚣张之色了。

他方才以为叶畅自顾身份,他又是卫尉少卿天子近臣,无论是看在天子的颜面上还是他父亲的面子上,叶畅都不会真正拿他怎么样,最多就是抽两鞭子教训一顿罢了。却不曾想,叶畅竟然毫无顾忌,当街就将他的腿给跺断了!

惨叫,痛嚎,响彻四周,旁边看热闹的人,无论是原本守着城门的兵士,还是围观的百姓,一个个都寂然无声,半是惊恐半是敬佩地看着叶畅。

王准这几年横行长安,认识他的人不少,而且他方才又报了姓名,故此围观者都知道,叶畅这一脚是跺在什么样的人物身上。

“如何?”叶畅又盯着王准:“你方才不是骂得很猖狂么?”

“狗贼,贱种,安敢如此……”

听得他仍然满口肮脏,叶畅移开脚,踏在他尚完好的另一只腿上:“果然硬气,某生平最喜硬气之人,看看彼辈骨头,究竟有多硬。”

王准方才是气急口不择言,此时见叶畅意欲再跺断他另一只脚,忙将脚缩了起来,可是叶畅身边有的是机灵的护卫,便有人上来将他脚拉出,另外人按着,让他无法挣扎。

眼见叶畅又抬起脚,王准哪里还硬气得起来,大叫道:“叶中丞,某错了,某错了,饶我,饶我!”

“饶你?你错在哪儿了?”

“某不该冒犯叶中丞,某不该对中丞无礼,某知错矣!”

“只这些?”

王准大急,可是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还有什么错,叶畅等了三息,见他还支支吾吾不知所云,脚便再度跺了下去。

“啊!”王准再段惨叫,膝盖处的剧痛,几乎让他昏厥过去。

“你错不在对我无礼,而在对百姓骄横!你乃天子近臣,你之形象,干系天子形象!天子尚且战战兢兢,体恤爱民,仁德泽被四海,你不过区区鼠辈,侏儒、滑稽之流,随侍天子以备一笑,何敢欺凌百姓?你错不在冒犯于我,而在于无一益于天地!农夫耕种而食万民,商贩奔走而通财利,工匠营作而强国家,你这酒囊饭袋之徒,造粪制尿之辈,安敢视之为蝼蚁草芥,动辄喊打喊杀?你害民残民,坏天子声誉,某乃朝廷重臣,莫说打断你两条腿,便是砍了你的脑袋,尚且要拎着去寻你父亲问个管教不严之罪,你还敢冲我狂吠呲牙?”

叶畅这番话掷地钪然,周围百姓听得只觉得热血沸腾,他话音才落,便是泼天一般的叫好之声。

“不愧是叶中丞,见识就是高明!”

“正是,财神童子,岂同俗流,这个王准,当真是蠢货废物,若不是天子,若不是生了一个好老子,谁会在乎他?”

“酒囊饭袋之徒,造粪制尿之辈……说得好,说的就是好!”

周围叫好声中,还有此起彼伏的议论,说来说去,都是在嘲弄王准。王准原本就痛得几欲昏觉,再听得这些讥嘲讽刺,血直贯上脑,啊的一声叫,整个人便倒了下去。

叶畅冷冷看着他,见不是作伪,当下召来城门守官:“某不为难你,派人通知这厮之父,让他来领人,若是不服,只管去圣人面前告我状就是。”

那城门守官哪敢不依,愁眉苦脸地应了一声,叶畅又叫来那车主:“长安城你暂时呆不得了,先去异乡投奔,若是没有亲朋,便到辽东去。”

那车主忙行礼道谢,他方才虽然搬出安东商会,实际上只是安东商会的外围,家里买了一辆大车负责从洛阳往长安拉货罢了,根本不曾与叶畅打过交道,如今得了叶畅一句话,倒算是因祸得福,回去之后,立刻收拾家当,离开长安,往辽东去了。

叶畅完成首尾,他也不等王鉷真的来寻他,径直离开赶往城外。他却不知,他在城门前的作为,却都看在一个人的眼中。

杜甫便在人群里,默默看着叶畅。

“不愧是叶畅,大唐柱石之臣,爱民如子,摧折权贵,若我大唐之臣,个个都如同他一般,哪里还有什么争端!”他身边一人叹息着称赞道。

“正是,难怪诗家天子王昌龄、谪仙人李太白等,都愿意为他效力,这般人物,当真可谓当世英雄!”

“子美兄,你既郁郁不得志,朝廷当政,都不重你才学,何不跟随叶十一,去边疆立功,也能如李太白一般,为一城郡守,甚至如高适,独当一面……以往听闻你与叶十一有交情,为何不去?”

听到这里,杜甫勉强一笑:“某才器皆不如高、李,是无一用,不敢献丑。某与叶十一也谈不上什么交情,当初有数面之缘罢了……如今并无热闹可看了,兄台何不走?”

“哈哈,说的是,该走了……以往李林甫为相,贤能不进,如今李某去相,陈公当政,必能改弦更张。与其跟着叶畅去边关寒暑之地受罪,博取那微不足道的功名,倒不如先去陈公那里拜谒。陈公囊中正缺人,以子美兄之才,必能得用!”

杜甫心中对这些话不以为然,以前他也认为,为京官方是美事,可是如今朋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在边疆上立下功劳,他却仍然在长安城中蹉跎,为了一个微末大小的京官,不得不奔走于朱门权贵府前,而朋友们来的信件中,却多谈自己在边关上如何意气风发。

与那些朋友相比,现在身边这些人,当真是不知鸿鹄之志的燕雀。

更何况,还有一个叶畅可以为榜样呢。武则开边一方,使群夷不敢正眼视之,文则抚育一地,使百姓尽皆敬如父母……

当到了陈希烈门前时,杜甫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陈希烈与高适、杜甫等也有往来,只是此前陈希烈在李林甫压力之下,根本无法安插合适的官职。

此次来见,也不过是在陈希烈面前晃晃,提醒他不要贵人多忘事。陈希烈如今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多年压在头上的大山一朝搬开,自然是兴奋不已。不过他虽然是来与众人相会,便是这短短的时间内,有十余批人来寻他,有公文要他签发的,有大事要他决断的,还有上门干谒的、前来投效的,众人就见他忙得团团转,往往一句话没说完便要起身办事,到得后来,便只有告辞而去。

但当他们到得门口时,却看到一人,怒气冲冲,大步而来。

王鉷!

杜甫虽然尚无官身,但寓居长安久矣,认识的人不少,这位王鉷,这两年也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天子在扶杨钊拱走李林甫的同时,隐隐也有要用王鉷等人牵制杨钊的意思。

他这个时候来……想必与城门前发生的事情有关吧?

第368章 相逢一笑问旧故

杜甫藏了个心眼,出了陈希烈府之后,没有急着离开,找了个借口与同伴分手后,独自守在陈希烈府前。过了一会儿,便见王鉷又怒气冲冲出来,在上马车时,还喝骂了一声车夫。

杜甫犹豫了会儿,然后又到了陈希烈门前,那门人认识他,笑着道:“杜郎君怎么又来了?”

门人话语甚是不恭,杜甫却只有忍气吞声,拱手道:“方才见王大夫怒气冲冲出来,有些好奇,莫非王大夫与相公不睦?”

那门人是个饶舌的,杜甫又借着拱手机会,将一小吊钱塞入他手中,门人便笑道:“杜郎君有心了……不是与相公不睦,我听得似乎是在咒骂叶畅,据说叶畅打断了他儿子的腿。”

“那他跑到陈相公这边来发什么怒!”杜甫佯作生气:“当真是不知所谓!”

“那还用问,自然是来寻陈相公相助,帮他出这口恶气,只不过我家相公岂是那等人物?”门人说到这里,打了个哈哈,任杜甫如何相问,也不肯开口了。

杜甫手中若是有许多钱,或许还能买得他开口,但杜甫如今的经济状况并不算好,故此只能作罢。

他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叶畅怎么处处是敌,然后又觉得好笑,自己为何会叶畅担忧。自己与叶畅原本就已经割袍断义,后来自己还念着旧情,曾经向叶畅暗中示警过,此后数年,自己与叶畅毫无往来,还有必要在乎他的安危么?

“我只是不愿意见着一个真心为民的好官,坏在王鉷这等只知盘剥百姓的败类手中……”他自我安慰道。

但在内心深处,却知道自己只是自欺欺人。当初因为李邕的事情二人反目,但时移事易,这么久过去之后,特别是李适之等人事败之后,杜甫便隐约觉得,自己奉为贤达宿老的李邕,未必真是什么当世圣贤,更大的可能是沽名钓誉之辈。他心中不只一次后悔,只为了一个李邕,自己竟然会和一向善待自己、敬重自己的叶畅反目,当时真是奇蠢无比。

他此次入长安,仍然是寄居在族兄杜位宅中,只不过因为李林甫辞相将东去,杜位宅里也是人心惶惶,他回到宅中,并无人理睬。

“阿戎何在?”他见杜位宅里乱成一团也没有人管理,便问一仆人。

“郎君去见叶郎了,尚未回府。”那仆人道。

杜甫抿了抿嘴,暗暗叹了口气,这就是树倒猢狲散,这几日他也听说了,李林甫数子自然将随父东迁侍疾,而诸婿则各有打算,甚至相互间还有争执。特别是杨齐宣,甚至公然去拜访了杨钊,投靠之意,毫不遮掩。

杜位会如何选择,杜甫也不知道。

“终究还是自己学问不足,若是学问足了,总有出头之日……叶十一这几本书,暗藏玄机,我当好好揣摩,争取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他想到这里,便自回住处,闭门读书。到得午后,却听得外边有人道:“子美兄可在否?”

这声音有些熟悉,杜甫回想了一下,他妻子杨氏原本在一旁侍读,此时起身:“可要去见客?”

“是……是叶十一?”杜甫想了想,猛然记起,这声音就在上午,自己还听到过,正是叶畅的声音!

他霍然起身,但旋又坐下,犹豫之态,溢于言表。

他妻子杨氏,乃是司农少卿杨怡之女,秀美贤惠,自嫁与他以来,就没有过过多少好日子。但杨氏聪明,从杜甫那犹豫中,便知道杜甫还有些抹不开面子。她低声道:“客既来此,岂可失礼?郎君问心无愧,何惧见之?”

杜甫点了点头,然后苦笑,自己实在不敢说问心无愧啊。

他起身推门,站在门前,向着院外望去。这是杜位府中的一座小院,狭窄偏僻,但好在安静,正合他所想。院门如今是虚掩的,外头大约是听到里面的声音,叶畅的呼声又响起:“子美兄,小弟叶畅,前来拜谒,还请不吝一会!”

长长叹了口气,杜甫上前,拉开门,拱手一揖:“安敢劳烦叶中丞来访。”

“子美兄,你再说一个‘中丞’,叶某转身便走,此生再不敢见子美兄矣!”叶畅一脸正色道。

杜甫又叹了口气:“畅然……是某错了。”

这是一语双关,他终究抹不开颜面,为当初之事直接向叶畅道歉,故此借这事认错。

叶畅仿佛不知道一般,笑着上前把住他的胳膊:“子美兄隐在姊夫这边,却是将我瞒得好苦,闻道子美兄去年已添一麟儿,愚弟竟然未曾送贺礼,今日必要补上!”

他一边说,一边向后面挥了挥手,杜甫见有人呈上一个盒子,顿时变色:“叶十一,休要……”

他话没有说完,叶畅就打断了他:“知道吾兄品性高洁,自不敢以阿堵俗物来污了吾兄之眼,吾兄且看。”

叶畅将那盒子打开,里面却只是几部书,还有一套辽东产的小儿画笔——为了方便小孩儿练习绘画写字,辽东专门产这种画笔,只需刨削,便可一段段使用,而且有数种颜色,这几年风行于世,只是价格还是稍嫌贵了些。

那几本书,也是小孩儿用于启蒙的画书,上半边乃是绘画,下半边则是文字。仔细瞧来,同样是这几年风行的《三字经》,只不过画本三字经,倒是第一次见到。

“这……这个……”

原本到嘴的拒绝被咽了回去,杜甫再度苦笑。

他都不知道是今天第几回苦笑了,只能说,叶畅此人,太过精明,别人考虑不到的细小问题,他都考虑到了。

带书与笔给子侄晚辈,这般礼物,哪一个当父亲的能够拒绝?而且叶畅抢着打断他的话,免得他说出拒绝金银之类的话来,还显得他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莫非二位就在这里说话?”叶畅身后的杜位道。

他如今神情轻松了不少,想来对于自己的去留,已经拿定了主意。

“请进,请进!”

将二人请进屋中,堂屋有些简陋,不过三人宾主落座,倒也不显局促。杨氏上来奉茶,叶畅忙起身行礼:“叶畅拜见嫂嫂!”

杨氏敛衽还礼,只是招呼了一句,便又缩回了里屋。叶畅看她衣裳,甚为简朴,再看杜甫,衣裳也是旧的,便知他如今的情形,并不是十分理想。

想想也是,奔波数载,求官不成,反而将家中一点积蓄尽数都耗尽。每来长安,须得借宿于亲友家中,方可长居。

“侄儿呢?”叶畅问道。

“方才睡了。”杜甫有些苦恼,又有些骄傲:“他每日只晓得睡,旁人家的孩儿,一岁都能到处跑了,他却还只能在榻上爬,勉强扶榻走几步便又要滚到地上去。”

叶畅哈哈笑了起来,聊了一会儿杜甫之子,叶畅神情转为严肃:“子美兄,今日来此,一是许久不见前来问候,二是有一事,欲请子美兄相助。”

杜甫心知叶畅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听着。叶畅略一犹豫,考虑了一下措辞,然后又道:“子美兄此次在长安是否顺利,陈相公那边,是否给了子美兄什么承诺?”

此时文人入长安,倒有一半是为了求官而来,故此叶畅这样相问,杜甫也不觉得唐突,只是摇了摇头,神情有些黯然。

见此情形,叶畅便又道:“子美兄禀性刚直,做官只怕不易。”

“畅然,你有何话,就直接说吧。”杜甫道。

“我欲在长安办私报,须得请人相助,换了别人,我信不大过,但子美兄笔下自有文采,故此我想借助子美兄之力。”

“私报?”

“与邸报相对,乃民间私办,故称私报。”叶畅道:“此报内容分为三部,一部乃是经济消息,也就是工农商……”

叶畅将经济类放在最初讲,发觉杜甫并没有抵触的意思,他不知道这几年里杜甫狠狠恶补了国富论,赞同他的工农商乃是社稷之基的说法,而今天早上还在城门处亲耳听到他训斥王准的话语。

见杜甫不反对,叶畅又道:“第二部分,则是大唐大事,凡不涉及机密者,皆可广而告之。诸如球社大赛胜负,乃至朝廷军政人物任免、朝廷政令法规,皆可见诸于报上,令购报者足不出户,可知天下大事,进而增广见闻,开阔视野。”

大唐的教育这四年里发展得甚为迅速,叶畅几乎将自己收益的三分之一,都拿出来补贴大唐教育,而在他直接控制的区域与能够影响到的区域,甚至开始尝试在城中搞自愿启蒙教育和工农夜校。大批得了他资助的底层读书人,正在市井乡村中扫盲,虽然这工作目前见效不大,可若能坚持下去,大唐的识字率会翻倍上涨。

而识字率的上升,为报纸的开办准备了条件。

“第三部分,则是传奇志异,小说笔谈,诗词歌赋……”

听得这第三部分的内容,杜位在旁边忍不住叫道:“若是这私报如邸报一般,那在报上写了诗文的,岂不省得干谒了?”

“正是!”叶畅嘿嘿一笑,他根本不担心报纸没有稿源,来长安求官的各方文人,巴不得有这么一份能够增加他们影响力的东西出来,他们会源源不断地写来稿子,从最初的诗词,再到散文、传奇,而且很快就会把他们的策论也弄出来——到时单纯的报纸,就会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

“此报……”

杜甫琢磨了许久,觉得这报纸确实大有可为,经济行情可以吸引商人们购报,还可以投放广告,如同球市吸引广告一般,从而获得报纸自我维持的资本。大唐大事,则能吸引一般官吏和有志仕途者,为报纸提供稳定的读者来源,也有助于大唐政令的上传下达。文章诗词更不必说,那是千古教化之事,真要做起来,必定名垂青史!

杜甫此时虽然还没有对自己的仕途绝望,却也知道,杨钊若是当权,又是一个李林甫,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