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合大拳师-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楠是从三原过来的,她是见过那血流成河的场面的,凤吟也理解了他的担心,她一定是知道这事跟清廷大臣能牵扯上关系,就怕凤吟多事,将这些人引到豫东,一旦得罪上他们,就不是一辈两辈的事情了。
凤吟平静道:“妹子你就放心吧。”
“哥,你还要多小心。”
“知道了。”说着凤吟出了门,见凤梧正一手一个铁捶的舞动着,他取了两个小个的铁球当玩器,耍得还挺欢,全然不知危险已至。
凤吟对青面道:“事态要严重许多,我去车马店点点马匹,看能不能料清对方来路。回头商议,你看住凤梧,切不可妄动。”
青面示意放心。
凤吟对伯芳道:“随我去看望一下童掌柜。”
从凤吟的语气中,伯芳已经能听出事情的不寻常。
第七十章 兽隐血性沙里枯
第七十章兽隐血性沙里枯
残月如镰,寒冷而孤独。
夜色将大地笼罩得模糊而深邃。月光,给了大地朦胧的微光,又加深了黑暗的影子。
建筑显得规矩而突兀,限制了视线。
抛去了嘈杂,却仿佛更贴近内心。只是静得有些不自然。天地间仿佛只余下了师徒二人轻微的脚步声。
偶尔几颗高大的杨树,挺拔而刚强地站立着,被二人快速地甩下。他们数百年前就在这里了,如同荒凉的大西北,也静静地伫立着这么几棵杨树。而且充满血性。
他们还是来了。
夜里也是有黄沙腾起的,不过没有那么高,那么清晰。随了这黑夜,关上眼睛,逐渐就会嗅到那嘈杂,感觉到身边拥挤的人群,人头攒动,接踵擦肩。甚至会嗅到那市场余下的烂菜帮子味,沾了泥土的汗脚味,破棉絮粗布衣裳的味道,咂了几十年的老烟袋嘴的味道,马匹的味道,草料、毛皮、汗臭,还有一种清洁的味道。
伯芳随着凤吟,感觉自己变没了,整个身子空荡荡的,似乎只剩下了一丝透明的思维。
夜,总是这么迷人。那零星的油灯光亮,摇啊摇的将我们摇醉,又闪啊闪的将我们的思绪拉回。
追捕视线之外的猎物最大的要领就是,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果你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哪怕只是个影子,也能捕捉到它。
凤吟知道他们来了两个人,他们带着他们特有的牛皮刮刀,将他们小心地揣在袖子里,步履轻盈,表情随和。他们本来打着卷的长须被他们刮得干干净净,他们领受了他们的主的训。
夜色一层一层地积淀着,凤吟感受到了冒着血气的两个影子。他们只是苦苦地相对静坐。
思绪飘远,凤吟越来越感觉到那一股股的血腥,甚至被呛到了。咳嗽了一声。
伯芳问:“师父,是不是很严重?”
“是啊。”
“有多严重?要不要增加人马?”
“增加人马?增加多少是个增?比这严重许多。”
“那是多大?”
“比国家大事还大。”
“比国家还大,那是天下。”
“不敢谈啊。”
“是个甚?比杀头还严重?”
“天出血。”
“师父,你不是说笑吧?”
“不敢谈啊。”凤吟苦闷地摇摇头,似乎透着无限的无奈,没了血性。
猛兽之所以为猛兽,不仅因为他有着强健敏捷的体魄,杀死猎物的本领,更是因为野兽的血性。而他们在撕咬前,撕咬后,又能够很巧妙地隐住血性,隐得毫无痕迹。然而这血性只会越隐越厚,直至他们的身体与灵魂一并衰退之后,这血性又会传给另外的野兽。
人之初始,本无善恶。然后随着生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愿,这些意愿很多是邪恶的,那邪恶如同猛兽,而缚束这些邪念的,便是道德。
行道德又必须有个前提,就是道德相同。因此,便有了信仰,因信仰而有了宗族。
信仰,便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失了信仰,就如同野兽失了血性。他的代价就是,当面对其他野兽,它只有坐以待毙。
凤吟感觉到可怕,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血性非常微薄,在那厚重的异邦血性味中,他嗅探不到任何伙伴。
我族我亲的精神已被各类毒药腐蚀萎靡,大地已死。
凤吟曾在这样无数个夜里静坐观望,然后第一次,感觉到一股尖锐的孤独与寒意。
那感觉如镰如钩。
一切已拖延不得。
凤吟带着伯芳到了车马店,巡了十几年夜的老伙计认得少东家,他佝偻着腰,提着灯笼,带着两条夜里不叫的老狗,也是老狗一般拧着屁股,满心欢喜地领着凤吟到了马厩。
马厩连成一片,也些吃草的野兽听得人来,警惕地喘着气,蹭着蹄子。
马夫也跟着醒了。
“少爷,这大晚上的,倒什么马?”
“最近有大队人马来么?”
“这一个多月就不曾有,最多就是倒腾药材的临时锅子。”
“有镖局或者带刀的人来么?”
“先前有,但不停留。”
“新客人多么?”
“多。近来很多。很多是接了少爷的贴来的。”
“哦,马分开了么?”
“分了。”
“哪是余下的?”
“就这。”
三个人一问一答,主要伯芳在咨询那二人关于客人的马匹情况。弄得伯芳有点莫名其妙。
“有好马么?”
“没过睬,少爷,有事?”
“没甚,我有朋友马丢了。你把这厩里的马给我倒一遍,我听听声。”
“这能听出个甚?”
“叫你倒,你就倒!”伯芳跟了一句。
那老汉就拔直了背,将灯笼插在柱子上,马夫也挂了马灯,配合着守夜老汉开始倒腾。亏得这马厩虽长,但是分了槽子的。不然够他折腾的了。伯芳也上去帮忙。这样就省的再往圈里牵了。
凤吟选了上风处,远远站着,让老汉跟伯芳牵着马打眼前过。
就这样将数十匹的马都溜了一遍。凤吟递给二人一人一串铜钱,道辛苦了,买点烟丝抽。
又问那老汉,“知道那两匹青马是哪里过来的吗?”
老汉砸吧了一下嘴道:“像是西北来的多斯提兄弟,装束没啥,口音较重。”
凤吟明白了,眼里隐着一丝光亮。道:“一起几个人?”
“应该就俩。”
“还有其他什么印象深的人吗?”
“每日总是南来北往,个个都挺特别,个个又不特别。少爷若问什么打扮,兴许我能记起来。”
“行了。二位休息吧。童掌柜睡下了么?”
“童掌柜一直休息很晚的。”
“作甚?”
“记账啊。”
“哦哦。我去看一下童掌柜。”
凤吟就带着伯芳离开了前院。路上伯芳好奇地问:“师父,这听声能听出甚来?”
凤吟说道:“马跟人一样,跑多了腿也软,步子也沉。而且马身上都有味,更多是草料跟马粪味。越常年圈在圈里,那味就越重。喂的料不同,那味也不同。凭这,可知道来人跑了多远的路,是否经常在路上奔走,住店几日,等等,不甚详细,但马不会说谎,也就能估出个主人的大概情景。”
伯芳若有所悟,凤吟又道:“咱家热闹,来这好打听地面上的消息。知道为甚客人多来咱这么?”
伯芳不知。
“咱这比海升楼少好几样东西,所以来咱这的人多。”
“少东西还能惹得客人多?”
“咱这少得奢华美味,所以宴请宾朋者不会来这,但外来客人多。而且咱这也少了猪肉,清净。”
伯芳突然就明白了。
“血脖子武艺都一般,但他们可怕的不是他们的武艺,而是他们的武器。”
“比小镰还歹毒?”
“何止小镰,比大炮都歹毒。”
“那是甚?”
“血性!”
伯芳感觉凤吟今天怪怪的,但他知道,师父是不会失去理智的,他是镇上心最静最远的一个。
童安祺果然没睡,他也睡不下。一张本来就肉头的脸肿得可谓面目全非。打着几道绷带,不知道上着什么药,散发出一种黏糊糊的臭。
“童掌柜,我对不起你。”凤吟说这话时是真动了赤诚。
“东家,没什么,童谋学艺不精,怪不得别人。你不取笑我,童某也感激不尽了。”
“童掌柜,是我不好,为了启发一下伯芳,让童掌柜跟着遭罪了。”
“呵,当家的,你能如此说,童某也很是欣慰了。”童安祺用手比划着,夸大语气,而实际是张不开嘴的,只是舌头一触一触,含糊地唔噜出声来而已。
“童掌柜,有好药只管用,别舍不得,回头柜上六倍补偿,外添三月辛金。”
“无能之奴童安祺,谢过东家。”童安祺拖着腔儿做戏道。
“童掌柜,你这是做什么。我看着伤心。”
“嗬嗬嗬嗬。”童安祺一阵冷笑,但笑不大声。
七寸上来道:“少东家,我师弟没什么大事,牙齿松动了些,蒙祖师爷照应,还在嘴里。颌骨怕是裂了纹,休息几日再看吧。料想也无大碍。”
凤吟颇感欣慰,可还是不能放心,身上的伤好治,但心里的伤难愈。他怕童安祺太过难受,毕竟童安祺不是傻子,他看得出来自己是有意作弄他。为此凤吟一阵愧疚,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童安祺勉强道:“东家,袁师傅,胜败乃兵家常事,我虽为府上掌柜,但也是堂堂正正的拳师,这不影响你我主雇恩情。袁师傅也不必自责,若袁师傅真心怜惜童某,安祺只求袁拳师答应安祺一事。”
“童掌柜,你就说吧。”
“今日我两下分开说话,确实不怪袁师傅。若日后我再与凤梧兄弟交手,拳脚无眼,还望东家依旧分开而待,末怪我为人奴仆者心存狠心。”
“嗨!童掌柜,”本来凤吟想说“这是何必呢?”但一想人家说得也在理,本来就不该留情,接着道:“晚辈自然不敢干涉童师傅私事。”
童安祺道:“少东家,恕我伤痛在身,不便行礼久叙,且让严掌柜陪东家说说话,我且歇息了。”
说着童安祺真躺下了。
凤吟看他也确实无大碍,不过动了气而已,就随了他。却对严七寸道:“严叔叔,小侄有些话,真不知从何说起,本有些事情必须请教严叔叔,怎奈你我立场不同,让人语塞,又不能不急……”
“少爷啊,我与我父在袁宅陪了五辈东家,有什么磨不开的,你我虽为异姓,可是情同一家,虽然我没那资格,但确实羡慕能有如你这般的子侄。你我恩情并加,严某行事但求‘情、义‘二字,半生归隐在此,也无多亲友,一腔热血,所报之人都不多,蒙袁宅器重,又怎敢丢了这恩情,有什么言语,你我无忌。”
凤吟道:“也是事情太多了,难以确定。先问叔叔一句,你可是血脖子‘沙里枯’?”
第七十一章 天地正气英雄胆
第七十一章天地正气英雄胆
严七寸并没有避讳,而是很郑重地答道:“是。”然后又对凤吟道:“让我师弟休息吧。”然后带凤吟跟伯芳到了自己的房间。
严七寸点上灯,且上了香,道:“凤吟,本来我没必要跟你交代什么,但我已视你为朋友。”
似理了一下头绪,七寸道:“凤吟,我不知道你能听明白多少,我还是用你们的方式来解释吧。”
这种突然转变了的对话口气,让凤吟感觉七寸真实起来。他始终认为,七寸是由秘密纠结起来的,而今天,七寸竟然愿意讲一讲。
“我一直有感应,你是不同寻常的,或者你能够如你太爷一般明白我的感受。在沙漠里,打劫、掠夺、暴力、流血,这些都是生存法则。那有另一种道德衡量。我出生在这里,也是吃中原的米长大的,但是又切实是一个教民,新教的教民。
新教因贫瘠与无望而产生,而因压迫与驱逐充满血性,那血性更接近真主的喜悦,教义在压迫下已经变得非常简洁而富含攻击力,它为血性而来,血性为它而活,殉道,接收口唤,提着血衣进天堂。
新教于无限隐忍下唤起的血性,是可怕的,你想象不到它是如何迅速蔓延,与骨血结合在一起,而又如何‘生生不息’,从你第一次感受命令开始,便得了新的生命。
我也不渴望你的理解,你是无法看透那神秘的,甚至我也不能。而这也与旧派自然也有了分歧,然而一直一来,并没有找到有效的结合,而这种‘托钵僧’一般的苦修,却被认为是邪恶的,遭到了清廷严酷的镇压,其严酷你也很难领受得到,然后这正合了口唤与预言。自此,教民集结在一起,形成白色的海洋,你也想象不到那是何等的悲壮,人人可得口唤,得血衣,为此付出任何代价在所不惜,我也身在其中。
我因为有艺在身,虽然血染衣衫,我却始终得不到‘陶醉’,我一直听不到暗示,后来在你们认为的‘失败’中,我们一次一次的伏下去,又掀起来,一浪高过一浪,自此再无止境。
而如今,你也感受到了其力量的巨大与无限。我不能跟你说得太过清晰,因为我至始至终不能清晰地感受到幻觉,我便认为是因为我的不洁,不能得到主的悦纳,我是被遗弃的。
后来我就离开了兄弟之中,我行兄弟所期待的事,帮他们完成心愿,可我始终拿不到‘血衣’,直至如今,我越来越远,也再无传人。但我又深深知道,这强大的力量之火再也无法熄灭了,直至永远。因为其中每提血衣者,皆在经记之上,这经在血中,在火中,在生命里,无法擦除。无论镇压、流放、残害、驱逐,都无能为力,而且压力越大,蛰伏越久,其力量也越大。
这与失了血性而又根深蒂固的孔孟之道一样,而这因为贴切身心而更加真实。
或者在你们看来,这是一群可怕的病人,那病在无限蔓延,难以收拾。可以说是这样的,只是我身在其中,却始终无法感染。我脱离出来,背叛了我的教,我行当行之事,希望有一天,我再次被悦纳。
在这些平静传经的日子里,我如同野兽一般,只听命内心的召唤,我开始杀人,也收钱,不过更多的快感来自与杀人本身。很多人也追杀我,包括我的兄弟。
后来,我在西行的路上,遇到了太爷,你的太爷。我知道那罪源来源于我儿时的生活,太爷给我的生活,我要杀死他,可我失败了。我杀不了他,他的力量更加直接而真实,我们便有了约定,我们互相帮助彼此完成彼此的道,但表面看起来,我们都是杀人而已。
对于你的盘问来说,我确实是那个沙里枯,而作为朋友,我希望你能与太爷一样明白我,正因为如此,我成了真正的叛徒,‘士为知己者死’,主舍弃了我,我背叛了主,跟着太爷一起自我流放。
实际太爷也是在一种极度的痛苦之中,我们始终没有找到真正的道。他也杀人,只是与我不同,他利用了我,我甘愿。后来师爷死了。
我是为了给太爷报丧才赶回来的,但住下再没回去。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生’的祥和,特别是我见到儿时的你,有着一种迷人的纯粹,这使我忘记了一切,可惜的是人总会长大,草叶也会脱离嫩绿逐渐枯萎。随着成长,这份纯粹没了。若不想在人间死去,就必须寻找坚强之道,而最终,依然是回归血性。我领受‘高声赞颂’。
凤吟,你我必须承认,你我是不同的。虽然我已融合,但是因为我被遗弃了,火种是不灭的,我不知道该站在哪一边,或者两边都抛弃了我。你也不必理解,因为你我的力量太渺小了,你我无法背负,只有接受。”
凤吟是听不明白的,但是他在甘陕大地上,切实体验到了那力量的可怕。他一直都隐隐地感觉,七寸背负着太多的苦,但他不曾知道,那苦竟是如此之苦。
这或者是所有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只会永远蔓延下去,直到被其他的病侵犯,腐蚀,然后死掉。对于一个失去血性的民族,这种力量是枪炮阻止不了的,当狼只图咬死羊的时候,再多的羊,都无济于事,无法满足。
凤吟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孤独,精神死了,如何应对这冲击。这冲击会在子子孙孙之中不断碰撞,永无止境。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杀人,不觉得自己是残酷的,可是,那召唤是来自与他们的神吗。
这些不敢再想,想也无用。遍观清廷,能抵挡这血性的,唯有左公。
凤吟虽然不知底细,但却理解了七寸,而那些个人恩怨与这大潮比起来,已经微乎其微了。凤吟也理解了袁承兴为何真心地教授自己拳艺,也理解了袁承兴为何不顾危险,独自悟道。他也有他的教。
信仰,是如此可怕。如何不敢给予暗示,若应了内心,那力量是难以控制的。若只有一句话的机会,作为拳师的信仰,应该是自强不息吧。
人若失了精神,只会被对手嘲笑,越是如此,越当迎风挺立。凤吟已然明白了,道:“他们是来寻你的吗?”
“我想不是,路过而已。”
这话题太沉重了,而且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了,能唤起大力量的前提,便是舍弃了自己,归于大力量,而寻常人,是不会舍弃自己的。
凤吟本是来向七寸请教的,没想到却得来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他理解了七寸的冰冷。
“严叔叔,一刀鲜,你接触过吗?”
“一刀鲜?”七寸似乎紧张起来,那是在他脸上很少看到的。七寸整个身体乃至思维都蒸腾起来,很久才稳定下来。
“凤吟,你一直不知道吧?太爷的坟是空的。”七寸看了看凤吟,又接着道:“我没能把太爷带回来,按孔孟之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没有将太爷火化,只把他的灵魂带回故土。”
凤吟还真不知道这些事情,但他听出来了,太爷的死跟一刀鲜有着莫大的干系,从年龄算来,一刀鲜也是一个垂垂老人了吧?
“凤吟,我本不想告诉你这些,但我也怕我劫数难逃,如果我死了,怕再也没人告诉你这些了。你们家已然败落,这败落不是因为缺钱或者缺人,而是因为精神已死,血性已死。四爷关了旧买卖,当家也弃习武艺,而你又一根独苗,眼看气数已绝。”
凤吟突然感觉道寒冷,似乎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之内,还有着另外一个陌生的世界,那世界就如同残月下的影子,隐秘而强大,你始终看不清楚。
“我知道你对我是有偏见的,似乎认为我排挤走了刘掌柜,刘掌柜实际是被四爷送走的,当一个人知道太多,便什么不敢去做了,四爷从你身上看到了绝望,他不忍朋友随着自己一同枯萎。你看,我们的买卖只剩下这一条街了,之所以这买卖还支撑着,是因为我还在。这也正是府上一直都偏向我的原因。
凤吟啊,作为掌柜,我当唤你东家,但在我心里,你也不过是一个有点正气的孩子,叔叔送你一句话,或者可以使你死而得活,‘那正气’,便是你的道,你若把握住此道,或者真能应了瑞昌二字,若把握不住,无论是被血性之火吞噬,或者在隐忍中死去,都是可悲的。
袁奉尧,比你强啊。”
七寸感慨道:“你空有一身武艺,又能洞察先机,可是你当断不断,终难大用。不是叔叔低看你,你就是能打个百十来人,有什么用?你放过百十来人,又有什么用?
你知道你为什么重视起来吗?是你的正气与血性。是从走西线一趟开始的。你知道是谁一力推荐?是我,你严叔叔。而今你听说有人要杀你,你是怎么反应的?来求我帮忙出出主意?叔再送你一句,以牙还牙,只要正气在你一边,内心总是平静而有力的,神不谴责正直勇猛之人,如果你一味退缩,只会加剧枯萎,放眼天下,泱泱大国,已经枯萎。你既然能影响百十来人,就从百十来人开始好了。”
凤吟知道七寸说得对,但没有被七寸的话冲昏头脑,他看着七寸虽然满怀激情,却感觉他正在迅速枯萎。凤吟开始害怕,如果连这个朋友也失去了,余下的还有谁。
虽然他不知道一刀鲜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人,但他知道,瑞昌,是一个家族。而任何瑞昌不衰的家族,都是因为生于忧患,只有正气与斗争的精神还在,那好运才会依附而来,百邪不侵。
拳谱上写道:“进步不胜,必有胆寒之心。”六合拳不打定处,不行定势,不寻漏洞,硬打硬进,可借此理。
拳法之所以分内外,从形上说。外家乃打漏打空,补漏补空,所以快速连串,攻取要害,所以无及无不及,练时由成招而起;
内家打黏打控,破黏破控,所以连绵贯通,顺势而进,所以无可无不可,练时由化劲而起。
此化非为化敌人劲力之化,而是化身子之化。
第七十二章 船烂还有三千钉
第七十二章船烂还有三千钉
凤吟没跟打算七寸聊太久,近丑时时就要告辞离开。
后起的谈话也没太多实质内容,基本就是借着了解事情谈了些话,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些歉意。七寸也没提那些烂事,只是嘱咐凤吟要小心。与七寸童安祺的事情,也就算了了。凤吟对血脖子红胡子什么的也只是有了个大概的印象,走着瞧呗,防不胜防。
临行又对七寸道:“严叔叔,你对北边比较熟悉,我打算过了这段就出镖漠北,我想,你看你能不能带我走一趟?”
七寸道:“你是东家,你叫我去我也不好推辞。”
凤吟心里清楚的很,哪是什么东家不东家,这是冲着一片交情,凤吟也真担心七寸多年不摸刀了,这万一来一下子别跟童安祺似的不大适应。但是太多的事情要去打理,也顾不得这里了。
凤吟道:“严叔叔,缺钱就从柜上支,度过这关头再说。”他是真担心七寸有个三长两短。
七寸道:“嗬嗬嗬嗬,少爷,你就放心吧,严某什么时间让你失望过?我听说你搞了个铜镜生死擂,你小子行,但三思之后要立行,你是拿把的,一定得果断,你拿不准把,兄弟们也不好下手。”
凤吟再次告辞,七寸又嘱咐道:“最后一句,杀人者也不同,亡命之人只求实效,无论白天黑夜,也不分时辰,要多留个眼神。”
凤吟道:“知道了。”说完带着伯芳走了。就冲这句,七寸也死不了。
伯芳跟着凤吟,感觉到冷,但不敢说什么,憋了一路,问:“师父,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凤吟道:“哎,我都黏糊到这地步了,你就别黏糊了,伯芳啊,就喜欢你个心直口快,你可千万别丢了这性情。”
伯芳道:“师父,我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出了问题,要请教外人。您功夫这么好,怎么就不多培养几个弟子呢?我出去也脸上有光。”
凤吟道:“我何尝不想,你是我的头一个弟子,但我也不敢怎么教你。咱这拳得下大专心练,如果半途而废,不管是你放弃,还是我放弃,对你的身体都会造成影响。身体发肤为父母所赐,老师给你重新锻炼,换了骨架。换好了行,你愿意行,换不好这就有损阴德。你光见我风光,没见我受罪,为初为师者又没必要让你见到太多。你若是个破烂的身子,倒也无妨,你越是良才,为师越得小心。而天下良才又有几多?所以选些子侄辈,并非只是血亲,也是少些责任。”
伯芳道:“师父你顾虑太多了,弟子愿投恩师,自然也无悔。”
“诶,伯芳啊,人各有志。咱家为什么传拳严,就是儿子都不定教,还是需要良才啊。良才非是说心智多敏慧,肢体多矫健,而是有没有这个性情。首先是敬天地,再是敬拳敬祖,如此才能保得住拳法不丢真艺。不然只图自强自身,只是用拳而已,关键时刻顶不上,拳也不得真髓。”
伯芳道:“恩师放心!弟子绝非忘恩不报之人!”
凤吟道:“我不是说你,你爱拳,自然也敬拳。我若不悉心相授,就是我对拳不敬了,所以你更要保重自己,不能出差错。”
伯芳见起了风,就将那围巾摘下来,道:“师父你围上吧。”
凤吟龇牙一笑,很是欣慰,也想起了自己的恩师。一切发生的都太快了,根本来不及准备。
敌人太多,又在暗。
凤吟带着伯芳只是走,路过家门也没进。伯芳很是奇怪,凤吟道:“不要离开我太远。”
伯芳感觉不对,但只是听着。
凤吟带着伯芳穿过去年年底新建那片房子,径直朝着那围墙走,墙上隐隐站着三两个放哨的。那些土匪也颇警惕,就在野地扎了帐子,并没住在那房子里。
凤吟就带着伯芳慢慢朝那岗哨走,四下燃着高架火盆,那火被风刮得呼呼啦啦地响。
“有刺客!”最近一处地上爬起来一个土匪嚷嚷道。
围场那一箭就射了过来,那箭是带火的,拉出一道火线。
接着就炸了锅,随着这一嚷嚷奔来拉刀拉枪好几个小匪,成扇面围拢,那刀剑在火光里闪着热烈而迷幻的光。
凤吟道:“别吵吵,是贵客。刺客早打马给你把帐子掀了,还等你嗷嗷啊。”
然后就见几个头领模样的精神紧张地从各自的帐子里钻出来,丁蕊也从其中一个帐子里钻出来,跟她出来的,还有一个瘦高个的男子,远远看着有点病态。
凤吟一歪脸骂了一声,就等着这几人慢慢靠近。
进了圈子里,凤吟道:“你们就这么几个人?难怪弟兄们都没当回事。”
凤吟一边说着,一边扫视四下,百十来人,但能看出来,虽然是乌合之众,但都有两下子。估计是几拨残匪纠合而成。唯独那瘦高个,显出一种别样的气质,深沉,冰冷,跟七寸有几分像,在火光的映射下干枯而诡异,就像一副枯树枝撑在空荡的衣服里。那感觉,没有表情,没有面目,没有呼吸。这绝对不是一个整日与人混杂在一起的人会有的气质,几乎就是个死人,摆在那里只感觉阴冷,并感觉不道人的存在。
一刀鲜。
凤吟直看着这汉子笑:“老哥打那老远过来,我家都让你进了,你还不放心,还趴房子上看,你能看出甚?”
那人在火的逆光里只将衣衫映得透明一般,并看不出相貌,隐隐感觉点了点头,然后一步一步走过来。
凤吟没有动,待那人走到近前五六步,凤吟看到了一嘬微卷的山羊胡子在微微抖动。
凤吟也没搭理他,又看着四下道:“我是来下请帖的,但是我不明白了,你们既然已经得手了,还不走,不是真等着打生死擂吧?在等谁!?”
说着凤吟转着身体,像在斥责这些人,实际已经暗暗查清了情况。
“老哥,我听说你要杀我我就找过来了,免得不认得我杀错了无辜。”凤吟这也是诈他,他也不能确定这人就是一刀鲜,但却可以断定,此人跟这些人不是一路来的。
跟七寸一席话凤吟基本弄清楚了,在此地来了三拨人,一拨就是太平军遗匪,一拨是血脖子,再就是一刀鲜。而血脖子跟一刀鲜很可能是浑水摸鱼,借机暗杀剿匪大臣的。
事情再明确不过了,就是应对了左帅那用兵方略而来,“……兰州虽是省会,形势孑然孤立,非驻重兵不能守。驻重兵,则由东分剿各路之兵又以分见单,不克挟全力以赴,一气扫荡。将来臣军入甘,应先分两大枝,分别剿抚,方合机局。是故进兵陕西,必先清关外之贼;进兵甘肃,必先清陕西之贼;驻兵兰州,必先清各路之贼。然后饷道常通,师行无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