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合大拳师-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二章 金龙合口抱摘盔
金龙合口抱摘盔
台上台下都沉寂了,鸦雀无声。就等着看裴秋实怎么办了。结果很明显,只要裴秋实两手做出那个开弓式来,马登科的脖子就给拧断了。扣成这样,谁也救不了,翻手就要命。
台下有个伙计兴奋起来,就是先前在虎口擂上滑不溜秋能摔闪跤那怪鸟。这招让那个他学着了。
切颈没什么,抹眉也没什么,摘盔也没什么,但好几样合在一起,并且时刻走撑顶破坏对方对方的中定,这就有意思了。
摘盔手实际很多种,手拉脚踢别后脑的,有捆手托颌抓头发的,有背后勒颈折脖颈的,也有直接抹眉毛压天灵盖的。
但大多成招,靠得是身快手快,往往打得是一个空荡。一旦遇到防御周全的,很多拳师反而无从下手了,只能走场抱门镐,引手接手。蜻蜓点水,效用不大。
而实际以霸王顶门起手,就是逼得对方给这个机会,而且一旦顶在一起,一个摇橹式人就走了,不怕顶牛。抹眉毛跟托下巴都是一个路线,一个劲,为什么会出来两种情况,是托下巴管用还是抹眉毛顺手,这里边就有道道了。
抹眉的,不管前手抹还是后手搓,在形意里只是个劈拳的变招,这个法子要始终含着的,顺手就来,这叫云遮日月,不需要非得怎么怎么样。抹眉有好处,就是可以毁人五官,而且不受牵绊,打完就完了,不用纠缠,顺手就是下一招。
为什么要抹到天灵盖,而不是捂人鼻子或者毁人眼,因为这一手不是硬拉硬搬将人别倒就算了,倒了还可以爬起来的。而是一压天灵盖,后脖颈受力,人不倒,脖子先断了,不得不倒,拉着他是怕他倒了失了这效用。
所以用指头的劲勾一下就行了,所以这一种往往是以弱胜强,算是打人要害,特别小个子打大个子,不抹都不行。为什么?
就说托下巴的,说是容易,想像中下巴还比天灵盖低。而实战不是对练,他没那么老实。只要对方一挣扎,胳膊一撑,很可能就失去这个机会了。所以托下巴的,往往是以势压人,身高体健的,他有里手托,一托下巴的同事一个扣步就上人身后了,即使不上人身后,他胳膊那么长也搂着人脖子了。
只要胳膊没给打直,他就有转化的余地,胳膊短,如果不压天灵盖,被人扯直了就陷入死路了,那叫强弩之末。
人跟动物一样,脖子给人咬着了,也就够呛了。说是这么破那么破,那羊被狼咬着的时间也这么想呢,有几个出来的?太突然了,要防患于未然。
就跟方才二袁走拳,在台子上窜来窜去感觉挺热闹,实际都别着招呢。一接手准有一个挺尸的,没有后手,就是一下,两边都不敢大意。都是一门,谁不知道谁。
所以个大胳膊长的,有这个顺手之便,即便没托着,一圈也把人抱着了。个小的如果失去这次机会,就得换式了。所以往往很多拳师,讲起手来挺牛逼的,头头是道,一动手就拉稀。就是不懂其中内涵。
那指头一勾都有讲究,勾对上,对方出不来反击,勾不对,就有了后手。拳高拳低,就看是不是这一锤子的买卖。
很多拳师的化啊,破啊,都是建立在对方破绽的基础上,就是对方没用好的基础上,实际那个不算破。真做到一把拿死,就那点玩意根本玩不转,不算成招。
动作不到位,内涵不讲究,打打低手或者能蒙上。别说水平相仿,就对方但凡不老实,也很难缠。有点拳师就会认为是功力高低的事情。听着有理,但空无一物,再问下去,他们就是强调个时间,速度,那大可不必搞这么复杂,一拳一脚足矣。这是故事之外的话了。
虽然不知道名堂,但是台上几位都看出来了,裴秋实打人,不管沾着没沾着身子,他总是有个一拱一挨的劲,就这一拥一搡,就能让人打出一个小的空白瞬间,有这个瞬间就可以了,那胳膊一折肘子就出来了。
但有一样,通常起肘的时间,都是有个两拳前撑的启动。这个劲不只向前,也向上,向下,随时变换。但是他的根基就在头尾一线,不发力时,这么顶着,时刻占着主动。发力时,是碾脚甩胯,两手前后二挣甩开。所以通常他有这么个启动姿势。
如果是明显人,见他摆这个动作,一准后边就上顶肘了。但是前边这一路却变化繁杂,他可以不打出这么大的劲道,而是稍微有个晃动,那手法就丰富起来,但时刻含着这个大劲,一旦找寻到了机会就是一肘定乾坤。所以这个拳练用都很凶猛。
说练时有几个阶段,头一个叫一练拙力如疯魔,找着劲了,及时身子僵都不怕,硬上都管用,这拳就是愣。
这二练就是绵软封避拨。三要寸接寸拿寸出入;四要自由架式懒龙卧。后边是修内的了,先不用强调了。头几句就是指导纲要,浅显易懂。
顺手拨簧,巧在一拨,妙在顺手,这就将马登科给咬着了。马登科也合了口了。
大家都等着看裴秋实如何发落呢,这时台子边显出一个脑袋来,郑千钧脸色蜡黄地爬上来了。
裴秋实看到郑千钧松了口气,在马登科耳边道:“我感谢你放了我兄弟一马,也念你方才一片真诚,放你回去照顾你的兄弟。”
说然裴秋实松了手,这时才感觉,浑身都麻了。马登科身子也僵了,就挺在擂台上仰面看着,半死不活。
其实别人都不知道,方才郑千钧差点死了。台下的没听出来,台上的都听得底细,一对照就猜出了个大概,郑千钧衣服里边有护身的东西。
这一点也显出了裴秋实的义气,他没有因为杀人灭口,反而感人恩情。袁承兴只看拳脚高低,没在意这些,在他心里,“万物非主”这一条已经让他对很多事物有了另一层见解了。
袁凤吟挺欣赏这个人,非但是因为三魁与老猫猴的交情,也为裴秋实一路为朋友报仇的义气,还有方才这些大丈夫行事的气魄。而袁凤吟也察觉到,裴秋实内心有一种无尽的孤独感。
老猫猴为人交流,能让人忘记他的为人,就是因为他善于察觉人的这丝孤独感。一旦拨开面纱,直入人心,就是知己了。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青面对这场比试有了另一层的见解,他没有去关心谁发挥到几成,哪一拳有哪个奥妙,有何异同,如何借鉴,他压根就没去在意,他不会也没打算去学。他想的是这些人什么没发挥出来,为什么没发挥出来,怎么能让他们发挥不出来,让他们白练得那么辛苦,他是想得这个。
这场比试引起了青面很深长的思考,青面一直在找寻一条机动有效的搏击方式,尽可能地适用于多种场合,而且不惜大天赋大悟性,也不必苦练就能形成的一种简单技法。
后来青面果然就跨着各种流派的门槛,进退自如,左右灵便。这也是后来的事情了。
台上的人搭把手将几条半死的尸体抬了下去,由各家亲属自行安置。
不觉已经是黄昏时分了,落日将天空染得血红。微微有风吹动旗帜,让人不觉生出深深的悲壮与忧伤。在场的人似乎同时失了神,呆呆傻傻地等待着,自己都不知道在等待什么。
人。
这一天就过去了。也有少数的人在为马登科惋惜。想马登科兄弟只是路过,而且非常开心地在他乡遇到了老朋友。本该找一处温暖的去处喝茶叙旧,吃上两碟当地小吃。没想到却被老朋友打死打伤,顷刻毙命。
没说那一车货怎么处置,死人怎么安置,活人又怎么安置。只是好奇地观摩一下江湖聚会,只是一时技痒口快,一天不到,事情就已经天翻地覆。命运啊。
传说马登科真得就没有报仇,按照通常镖师或商人的脾气品行,耽搁了货物交接时期,影响了生意是要以死谢罪的。马登科当天就离开了雁门关,之后再没怎么听过他的消息。但是后来却又一位南国的武士,千里迢迢到了北漠,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也不知道谁喊了句什么,台下人流开始涌动,人们开始混混沌沌跟着晃。
时光,人群,思绪,都流动起来。
(最近有朋友反映这段时间写得挺顺畅,很高兴,希望继续保持风格。
我也感慨几句,从现在开始,我会循序渐进地讲解一些动作,以及它的内涵。
这也是火候到了,改这么写了。国术,由玄如简,由简入深,这样可以真正学习到,并且进入一个境界。就是布局,然后揭秘,然后心中有数,从一而三。
而不是糊里糊涂乱砍精神,吹那些牛逼,过后感叹自己功力不行。
功力这个事情,也不是什么俯卧撑基本功,夹着屁眼深呼吸就能有的,痴人说梦那是。
所以如果是想从国术小说中学到真东西的朋友,一定要有点脑子,夹着屁眼深呼吸真得没用。
现在多少人学传统拳,不是见到自己的老师多厉害,而是听到了前辈的故事才感兴趣的。
那那位老师忽悠你你就信了?多少人在幻想着前辈的高深境界,功力功力的,在小说中热血沸腾,妄想自己是个天才,可以顺着故事或者拳谱,感悟出自己的体系。
而实际上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最后真的只是一个梦了。而且梦里充满埋怨与无奈。
搜集了那么多资料,发现什么不是,总结成一句。就是发六合整体力,最后心意自然。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他再不知道了。只能寄托于民间有高人脱颖而出,又怀疑高人经不起考验。
读本书的,我想除了我非常渴望的那部分是读文学的,读入道的朋友,但部分是对传统拳报着一些愿望的。
所以,也希望有真正想学点拳的,支持铁某一下。您就是喊个“好”,这也够了,我也知道该讲多细致了。
因为咱写的是真东西,不是拿前辈拿拳做噱头。
说点体外的,就前阵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薛颠。在心目中地位不低了吧,看来那么多书,看出什么来了。长进了吗?
不瞒各位,我书里都有,不过标题跟他没关系,而且是逐步深入的,因为我也不想被人抄袭。
薛颠的师弟,去年去世的,老先生也是高寿了。我跟他们关系一直不错。现在这么多人薛颠这薛颠那的,很负责任的说,就是因网络而起,过去真不知道这人。
而薛颠的功夫到底神不神,能不能学到,是有其他途径知道的。
都说半步崩拳厉害,到底是开半步,还是跟半步,这个恐怕很多人都没弄清楚。光知道威力无边,幻想跟咏春寸劲一样,能一样么。
就郭云深之后李豹的后人真传也在,这些都是没出头露面的。太多太多了。
铁某跟很多人都有接触,也是打过的,所以文中才能出来那种感受。
我得到了专业多门前辈的支持,作为小说,也需要各位支持,所以我会更多的考虑到读者的心态。
这在我,不再各位。
但就拳上要说的是,文字愉悦自有其优美之处,但一定要辩证思维,不能幻想高深,而一旦受点挫折或者质疑,就大谈前辈,或者怀疑前辈。关键是弄明白了再说话。
所以,负责任地说一句,下半部几乎是个新开始,因为布气的部分已经渐渐散开了,下半部就是揭底真面目。
我写书含蓄,但为人毫不含糊,直言一句,“踏踏实实的,别着急,结束夹着屁眼深呼吸的幻想岁月。”
铁某自会娓娓道来。先拜谢了。
铁某拉下脸来吆喝个场子了,没钱的捧个人场吧。特别嚷嚷着国术没落的朋友们,多嚷嚷两句吧。)
第二十三章 夜来幽梦忽还乡
第二十三章夜来幽梦忽还乡
落叶归根,人死还乡。传说因意外而死的人,灵魂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而是四处游荡,而且特别想家。
所以灵柩都要发回原籍,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不然灵魂一夜还乡,便找不到了身体,就直接成了殃,碰着就伤人,而且也落不得个轮回。
曾经有个故事,是一个临刑之人,因为听家人说,已经买通了行刑者等人,刀起之时,只管奋勇一闯,人就可以逃离,后边不再追求。
后来这人果然就在临行一刀,奋勇挣脱,然后逃离了刑场。这人没敢回家,而是在外地改姓换名做起了生意。
实际家人只是为了安慰他,在他挣脱之时,已经人头落地。后来家里安葬的时间,殃就没有回来认过,一直在外地游荡。
他最怕有人问及他的家乡。终于一次,他遇见了一个老乡,二人开始谈的非常好,可后来那老乡还是问了一句:“你不是已经死了么?”
此人突然感觉莫名的伤心,很疼很疼,瞬间魂飞湮灭。
这只是个小故事,当不得真。但是家乡,就是埋葬着祖先的地方。过去多少人苟且偷生,理由并非贪生,而是留住血脉,将来可以祭祀祖宗。
这就是传统思想。
也很少有人想过,一夜之间魂归家乡,是怎么样一个清醒。留在家乡的人是幸福。每当节日,商人的家人会在河里点上招魂船灯,引领着迷失在茫茫大漠的亲人回家。而他们的尸骨,永远地留在了“义地”。
都是看热闹的,没几个真上心的。不就死了个人么。淹死水手,打死教头,吃的就是这碗饭。望眼的的习以为常了,当行的更习以为常了。
大家很快就适应过来,吃饭的时候就开始眉飞色舞的感叹。有的死活不让孩子习武了,有点狠劲逼着孩子练功,什么样的也有。
袁凤吟请古有力出面,将裴秋实请下来,晚上一起用了饭。吃完饭安大弓他们就准备要回去了,安大弓道回去也安排安排,很可能马上就要往北走了,也让凤吟准备着。
吃罢了晚饭竟然破天荒的下起雨来,那夜挺清冷的。袁凤吟由青面陪同,跟裴秋实心平气和地谈论往事。
青面很不喜欢这个人,总感觉他挺假的,虽然脾气暴躁,但不似真性情,好像就是被环境逼迫,或者刻意伪装的,反正让人感觉不真实。青面一直不喜欢太聪明但假装不聪明或者脾气急的人,打心眼里烦。反正误会解了,就是一句话,他也在找孙麟。其实解开误会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说开来就没事了,但是很多人就爱憋着,藏着,但一定要相信长辈教导,不要任性。
青面眯眯洋洋,再没怎么插言。他最近因为身子不好,开始练习一些内练的功夫调养,发现很有效用,也渐渐沉静下来,不再那么急躁。
通过老猫猴苏任达,凤吟就跟裴秋实攀上了关系。裴秋实一听袁凤吟就是那位铁扇仙的后人,道:“哎,早听我徒弟说起他交了个好兄弟,并说功夫不在我之下,我当时就不爱听了,我还就不信了。这个事情一直憋了好几年,也没能认识这位风liu教师。后来听说雁门关有打擂的,我就想了,那袁教师一准会来,可我万万没有想到,立擂的就是袁教师,哈哈哈!”
然后裴秋实也说了实话:“我其实跟古有力早就认识,他是我长辈。早先我也多次败给过他,但在较量中,也让我感受到了不少东西。如今再战,他还真不一定能像当年那么威风。”
袁凤吟实际都不了解古有力,对古有力的功夫水平他也没有分数,也就只是应付着称“是”。
说着,裴秋实眼珠一转,道:“铁扇仙师傅哪里去了?莫不是又风liu快活去了?”
挺风趣的一句话,说完裴秋实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可一转脸看到袁凤吟面无表情。
裴秋实道:“呵,兄弟勿怪,只道是铁扇仙师傅在我心中分量太重,呵呵。”
凤吟当然不怪他了,对裴秋实道:“我三叔已经不在人世了。”
实际每当想起袁三魁,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袁三魁那傲气的一笑一动,而是出殡的时候,他三婶给他叔打着幡的那个清醒。他三婶是坚强的,宁可无后也不让他接幡,那个劲头袁凤吟一辈子也不能忘。在过去,人死之后由谁打幡是非常讲究的。
当时在场那么多人,很多是来看三魁热闹的,虽然见了那场面之后生出了了无限的原始同情与伤悲,但那都是人性里美好的一面,替代不了三魁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
那个女人在最后的时候,为三魁维护了这一丝形象,也让很多女人为此而难过。
所以三魁死后第一年,就有风liu冢。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在坟前给三魁烧纸,烧花,那花一看就是亲手叠的。除了女人,没有别的。
一想起三魁来,凤吟先生想到这些,因为这是个大遗憾,就是三魁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在人心中的分量。没享着这福,也没看清自己。
练拳之道,似砺剑攻玉。先求其势,锤炼雕琢清其杂疵,后显其型进而磨砺,敛其精神显其光华,此为内外之道拳之同归。
三魁身上那些毛病,就是玉石上依形而琢,当剔除的那些瑕疵。如果这些瑕疵不剔除,自己就会成为一块瑕疵而追中被大流剔除。
三魁的魅力,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瑕疵,所以是一个完美的遗憾。
凤吟一直引以为戒,少了很多毛病。一遇见事情就会想到他三叔,这个谜题不破开,一直会是一块阴影。
凤吟虽然谨慎而豁达,但他没有三魁的洒脱,三魁过了就过了,不去在想得失因果。而凤吟不然,所以在后一部书,他因为一个错觉的判断,覆灭了一支驼队。
“啊!”裴秋实脸上现出惊愕之色,沉默了一会道:“因何?”
凤吟道:“意外。”
袁凤吟说意外的时间,裴秋实并没想到遭人暗算一事,在他印象中是沙漠里遭遇大流沙啊,大河里遭遇洪流啊,或者暴雨天被雷劈了这些,他没想到裴秋实能被人暗算。所以只是沉默,并想到了自己,难道这就是命运,或是报应?于是情不自禁道:“运也。”
虽然不经意的一句,袁凤吟也想到了很多,难道真是天命如此。按说自己一直是跟着三叔的,就那两次没有跟随,结果就出了事情,断了线索。
袁凤吟本来想打听些老猫猴那边的线索,但是见裴秋实这副表情,料裴秋实知道的也不多,也就不再多问。没想到裴秋实却问起一件事情来:“恕我冒昧多一句嘴,三叔可有家室?有无儿女?”
袁凤吟被问糊涂了,感觉这裴秋实毫无道理,这是打的什么注意,但还是如实道:“早已成家,遗有一对双生。”
“哦”,裴秋实舒了一口气,“看来他自己都不知道啊。”
袁凤吟道:“裴兄,有话请直说。”
裴秋实突然一拍大腿,显得意一惊一乍的,青面见他这德行感觉胃里翻江倒海一般,又想吐又想上去揍他。袁凤吟却在期待着,就见裴秋实似在打一张很大的算盘,心里霹雳啪吧一阵拨弄,最后道:“我知道了!你三叔是怎么不在的!?”
凤吟心道,这说了些什么,你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怎么又知道了又问我!难怪这人老爱动手,说话都说不明白。
裴秋实道:“啊呀!是天灾还是人祸?”
袁凤吟想:你不是很痛快一人吗?怎么这个时间婆婆妈妈的,直接说道:“裴兄,我三叔又是天灾又是人祸,你有什么线索不妨直说。”
什么乱七八糟的,裴秋实也糊涂了,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嘛!裴秋实道:“哎呀!我还是从头讲吧!”
他妈的急死人了!
青面边上听不下去了,道:“就是被人暗算!铁定了。”
裴秋实道:“我这么说吧!三叔怎么不在的,我也不管了,但是有人早设计好了要暗算他!这一点就可说其心可诛!”
裴秋实看袁凤吟只听也不问,道:“这人叫刘太勇啊!”
他妈刘太勇是谁?凤吟还真不知道,怎么出来这么一位。看着凤吟一脸疑惑,裴秋实道:“你三叔还有个闺女,就在我家,我爹爹给照看着呢。”
越来越糊涂了,怎么又跑出一个闺女。裴秋实喝一口茶道:“凤吟你别着急,你听我从头给你说。”
青面这个时间也来精神了,怎么回事。
裴秋实道:“有一年,三叔去胶东办事,我操这个巧!”
第二十四章 十里寒雨杏花天
第二十四章
十里寒雨杏花天
裴秋实道:“有一年,三叔去胶东办事,路上拔刀相助,就把这个刘太勇的镖给劫了。这队镖,是德州老猫猴苏任达的,苏任达自然就不能这么算了,苏任达也是刘太勇的义父恩师。就我徒弟。”
裴秋实这时候还拽呢,“结果三叔了不起,没等人家找,他自己先打上门了,趁我徒弟不在,就把老窝先给挑了,老太爷都惊动了,就我徒弟他爹爹。”看来这裴秋实叫苏任达徒弟还真叫惯了。
“后来我这徒弟看你三叔是条好汉,就有意结实,这事就直接掀过去了。我当时不在,我在我师爷那进修。这也是我听说的。完了呢,我徒弟挺仗义,还遣了一个嫚子侍候三叔,三叔还就真上来。这没什么啊,没什么。”
裴秋实还有点怕凤吟忌讳,见凤吟都听入神了,道:“这是我徒弟的一套手段啊,家里实际养了好些个嫚子,专门送给客人用的,我当时就骂他,你他妈还真是个王八龟孙子。猫猴那小子下了个规矩,这些嫚子,自家的兄弟,一个不准动,不但不准动,还得孝敬着,这他妈变态玩意儿。说是红颜祸水,怕因为累及兄弟和睦。真叫他说着了,就这个嫚子,恰恰是刘太勇的心上人。
刘太勇本来就被铁扇仙给打了!心中最爱又让人给睡了,我操!他能不恼么!就去找他干爹替他出气,没想到猫猴儿给铁扇仙成了兄弟,哈哈!操!这孙子真气急了,他又打不过人家。”
看来裴秋实挺看不起这个刘太勇的,不然也不能这么得意。从中也能听出来,这个裴秋实在苏家,肯定是出入方便,地位很高。也能感觉到苏任达确实能忍善交。
而且从裴秋实先叫“三叔”再叫“铁扇仙”来看,裴秋实对三魁是非常尊敬与向往的。
“后来孙青麟就给他出了主意,孙青麟……”说着裴秋实停住了,他想到可能袁凤吟并不知道这个人,想该怎么说,一转脸看到青面孙青铜了,喜上眉梢,看着青面道:“这个王八羔子”,然手手指连连指点青面,好像再骂青面一般,“这个王八羔子,就是这小子的哥哥。进乃妈的,本来我还不知道,光看着拳路相当,方才一问才对上号,这个王八羔子……”
裴秋实一口一个“王八羔子”,“进乃妈的”,又指着青面,好似青面跟他堂哥是一个人一般,青面有点看不下去了,又不好意思打断,强压着不去发作,但他总感觉裴秋实这是成心占他便宜。
“他外号就叫青头鳖,你听听这名字就知道了,黑啊,一肚子坏水。”裴秋实唾沫横飞,好似三年没说过话了一般,尝到了语言的快乐,指着孙青铜道:“那鳖精,脸都是绿色的!果不然是一窝。”
青面不给朝防,抓着茶碗就砸过去了,接着站起来对着裴秋实骂他:“再多罗嗦,说些没用的,我今天打死你!”
裴秋实一闪,也站起来道:“操你大爷,我见着你们家的就来气!”
袁凤吟拦着青面,郑千钧劝着裴秋实,“停手停手,都是兄弟。”
青面现在也有底气了,这些天他为袁凤吟盯着场子,可算是立了大功了。大凡这些有点名头的人物,最忌讳的就是有人拿自己跟别人相提并论,这些人都自恃清高,不与任何人一路,感觉跟人站一起有shi身份。青面更了,拿个禽兽跟自己比,自然听不下去了,而且裴秋实明显是故意讥讽。
好说歹说这事情给按下了,裴秋实也没道歉,没事一般对凤吟道:“这之前啊,是六太勇先扣了恒信镖局万恩行的镖,后来是三叔去找面子。但这之间已经被按下了,已经协商解决好,中间人就是这青头鳖,但当时都不知道本来就是青头鳖中间捣鬼,他就是干这营生的。这鳖孙子,吃里扒外。”说到这裴秋实又看了青面一眼,青面也瞪着他。凤吟招呼伙计道:“兄弟,帮忙把茶换了。”
青面也没发作,跟着听。
“青头鳖就个地痞,山东、直隶两地转悠,倒腾个小钱儿花。好似带着三叔出去玩乐,让三叔耍了,三叔二返头没给青头鳖面子,把刘太勇打了,又到我徒弟家砸了场子,得意!”裴秋实还赞叹了一句,又叹息了一声,这一声凤吟听出来了,他是在叹自己,叹自己少了个对手,三魁永远停在了好时候。
裴秋实继续道:“青头鳖回头找到刘太勇,发现刘太勇也蔫了,又一起去找我徒弟,我徒弟明面上劝解二人,背后对刘太勇道‘少跟他来往!’,这是后来就传到青头鳖耳朵里了。
“好似青头鳖中间来找过三叔,让三叔揍了,要不是带着护身镜,一把就打死他了。”说着裴秋实又看了青面一眼,很鄙视的样子。青面心里窝火窝大发了。
“但不知道是事情事后。哦,这么个事,刘太勇也没出息,老去找这个青头鳖喝闷酒,什么话儿都跟青头鳖道。青头鳖就说了,‘你师父现在仰仗你顶立门户,你都这么要紧了他还不放心,你怎么就甘心情愿跟着他?’其实这个很简单,因为刘太勇是我徒弟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他也承认。青头鳖就说‘他要真心对你,怎么不教你把计?弄得你还打不过人家丢了人?’这就说到了刘太勇的痛处,回头刘太勇就让我徒弟教他把计。操,我不让他教,他敢教么?”
裴秋实还挺得意的,“就没教给他。刘太勇被生人干了一般,干什么都没劲,脾气还暴躁。我徒弟还真疼他,就问他到底想干什么,要不就出去散散心。这孙子道,他想娶那个嫚子。这实际也是好事,他也不想再看那嫚子侍候人,他是真喜欢。按说这破了规矩,也不好看。但刘太勇是江湖中人,这些也不在乎,死求活求,我徒弟就答应了。”
凤吟一直认真听着,青面不屑跟他说话,期间有伙计上来换茶,也没人打算,裴秋实就自己讲:“是消停了两天,刘大勇也找着感觉了,恢复了以往的微风。操他妈这个青头鳖,你说人家好不好的管他什么事?他非怂恿刘太勇跟我徒弟翻脸,而且说要学到我家的拳,我估计吧,是青头鳖是之前就去找过三叔,没打过,怕他自己也想学吧。这个是个武痴,早先为了练铁胳膊,把树都抽死了。平端八十斤石锁奔走,也够汉们的。咱不知道他就这么那么巴不得别人好。
恰好刘氏,也就那嫚子有喜了,刘太勇更高兴了,临要临产了,还特意请青头鳖喝酒。你不知道青头鳖有多不是人,他对刘太勇道,‘兄弟,别人说你什么你知道么?’那哪知道,哥哥前些天还未这事跟人打起来,你猜他们说得多难听,说你‘穿个破鞋还挺高兴’,我不爱听就打起来,结果人家不服气,说‘不行你算算那日子’。兄弟,这个事情没有外人知道,就是自家兄弟传出去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在青云镖局的地位不在了,这么不给你面子。’刘太勇开始没听明白,回家看见刘氏,刘氏还挺高兴,挺着个大肚子给他打洗脚水,服侍他休息。早先这个刘氏对刘太勇还真没什么感情,后来也是发现刘太勇对自己真不错,这算以心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