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合大拳师-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螳螂闸势捶,力道刚劲,铁桥硬马,而又灵活多变,衔接机动。出势如千斤重闸,也深受戴氏推崇,并换拳吸收,合以六合劲力,成了戴氏心意的一路拳。

而胶东螳螂则为山东东三府一代流行的,主要是七星与太极梅花两支,后来的马猴六合还没形成风气,秘门、光板这些还属于一种技巧风格,也没独立开来。当然此外还有暗自传授的其他风格。

只是没有这两路体系全面,而且已经显现于世。

但分支之后,这两家也有了区别,太极梅花一路在基础拳架插捶、崩补、八肘、拙刚、乱接、翻车这些之外,更多的是联系七段摘要。

基础套路听名字也大概能感受到一些内涵。摘要以六段为主,七段为地趟螳螂,平时不做传授。风格柔活连绵,顺劲巧柔,出手三五成撮,螳螂勾太极手,一肘遮半身,圆转刁钻,引手见漏,防不胜防。

七星螳螂在基础套路之余,有自家的白猿七套,以出洞、偷桃等套路最为常见。风格延续老祖根基的少林罗*格,刚劲崩磕,长短钩错,静讲七星式,动讲七连拳。

穿插联络,回圈无端,金盘散珠,一滚俱来。就这套动作下来,不用说活用,就硬用也令人难以捉摸。如武松脱栲,还真不是容易拿容易化的。

两路都是一气呵成,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因为集合了十八家拳绝手特长,丰富多样,大有应有尽有之感,虽有螳螂根基,但是稍加变化就成他家之拳。若无根基,则是连手套招,虽然功力不强,但也刁钻难防,因而有速成之说,现学现用。

但就古谱,也是一本。而且是少林正宗,与少林拳法相合。这是因为螳螂拳祖师爷王朗,为正宗少林弟子,谱名《衣钵真传》,打法指导为“短打要论”,德行指导为“八打八不打”,风格概括为“七长八短”、“八刚十二柔”、“长拳即短打,短打要长拳”、“七势集连拳“、“总是十八凑”。硬起来是“有门则由径以升堂,无门则破壁而入室”。

套路虽多,但通了理法之后,会发现都是招式衔接,而且风格互补,贯通之后也是变化无常,自由组合。

青面这次请教古有力的,一则是招数都真正根基,也就是发力方式跟内涵,再就是核对拳谱。核对拳谱不是说对一对拳谱一样不一样,而是核对理解与传承,有了哪些新的理解,自己有没有走偏。

哪些是老辈传的,哪些是上辈积累的。

谱上很多貌似赞歌,但细对照起来正合了特点。不理解的话很多就是空赞叹,可以这样讲,罗汉短打这套拳谱,跟六合拳谱完全不是一类。

除了那些赞美之词,取其“七长”,最容易表现其特点要旨。螳螂拳两手翻飞,见缝打钻,先是缠人叠肘,但绝不罗嗦,制敌一顺,不求长远,只要借机打开门户摧残敌方就好,所以他很多地方与太极很像,但又不深。而长短掺杂更多的是勾挂截拦,崩钻劈砸,糊漏挂圈这些。

一动分五手,虽然分解了力道,但又密不透风,为最后一击争取了铺垫,所以看起来是“枝摇根固”,“暴风骤雨”。

七长讲拉钻直捅、里处翻牵、崩捶侧击、插橧破打、圈曲窝炮、斜圈泠横、勾漏缠鞭。

八短虽然另有说法,但是只要将劲从腕手刀臂回到肘膀肩背上,也就是了。

所以很多时间里少林拳法跟谱上对不上号了,照着螳螂却能找回来。

八打八不打便是流传已广的少林拳械录所摘录的指导,后来也是螳螂门交手时尊奉的道德准则。

八打八不打,过手要得法,对敌莫容情,会友莫轻发。

一打眉头双眼;不打太阳为首。二打唇上人中;不打正中咽喉。三打穿腮耳门;不打中心两壁。四打背后骨缝;不打两肋太极。五打肋内肺腑;不打海底撩阴。六打撩阴高骨;不打两肾对心。七打鹤膝虎骨;不打尾闾风府。八打破骨千金;不打两耳扇风。

青面这次向古有力请教的,不是打不打,而是怎么打,准打怎么打,不准打的怎么打。一时间兴奋得不行了,连连拜谢。

袁承兴看见他那得意样对凤吟道:“什么打不打的,一把上去,两下都打,非但都打,还同时给他打上。”

袁凤吟听了就笑,给青面打上,还真不容易。不过说得一点不假,七拳十四处打法,讲得是自己怎么打人,但后一句的效果,正是这几部位多处被同时打上之后的反应。要不说怎么最毒不过心意把;

少林心意把。

青面一高兴,简直把会的拳都耍遍了。耍到摘盔之后,台下大喝一声,如晴天炸雷,一个人就喊道:“这位师傅!在下不才,想讨教师傅几招。”说完也是踩两步上了擂台。

此人急急火火,显然来者不善。

凤吟看青面,青面示意无妨。青面通报姓名,那人道:“裴秋实,请指教。”

一点不带客气的,步子一上,轻出重落,步子一碾,“噔”就一声,落地生根。

那人就如同铁架子一般,台上台下都为之一震。

袁凤吟也起了兴趣,古有力道:“这俊朗少年便是裴秋实!”

说给凤吟听的,实际裴秋实也听到了,但他装作不认识一般,看都不看古有力。表情庄重,似是被青面激怒了一半。

青面铁青着脸,但表情缓和,心道我哪里得罪你了。但他也听清楚了,这人就是裴秋实。

青面方才看得底细,就台下试招之时,这位裴公子下手迅猛歹毒,往往一招制敌,所向披靡。就青面看到的,就倒下了七个。

裴秋实跟青面有点类似,也是死过心的。裴秋实个子不大,早些年同同龄人比试,自然得心应手。后来感觉没意思,就开始欺负成年人。当时老猫猴一直护着他,虽然他是师傅,但很多时间是老猫猴再照应着他,所以一直没有受过挫折。

头几年,老猫猴进了衙门,裴秋实自己闯荡,仇家接二连三找上门来,开始裴秋实还能应付,但是仇家太多,虽然没有深仇大恨,但是仇恨却越结越深。终于有一次,裴秋实让人打翻在地,受尽ling辱。

即便如此,一些厚颜无耻的对手纷纷赶来,趁裴秋实养病期间,不断与其比武。裴秋实骨头硬,咬着牙不用外人帮忙,结果接连受挫,接连受辱。

裴秋实在养伤期间,深深感受到了人性险恶,发誓再动手时,绝对不留后患。之后大小比试,从未留情,搏虎用全力,博兔亦用全力,发力干脆凶猛,应了他家谱上一句:狮子抖毛赛钢针。

青面也看出裴秋实这个拼命的架势了,这不能算裴秋实心狠,只能说裴秋实厚道。因为好赖都做在明面上,没有阳奉阴违暗下黑手。

安大弓要随着戴五昌退了,鬼五出面,对二人道:“签生死状。”

第十七章 杀虎掏心鹿挂角

第十七章杀虎掏心鹿挂角

袁承兴对这凤吟道“什么打不打的,一把上去,两下都打”的时间,说者无心,听着有意。

袁凤吟面上笑了,实际正说在袁凤吟方才梗噎之处。

心意把所谓的毒,不只是说七拳并进的打法歹毒,即使是并劲,也不过是个功力性的欺人,再欺负人也是正大光明,胜而能服众。

但是古传打法歌却非比寻常,能一不二,斩草除根,直接让对方断了念头。特别心意拳,他不似形意拳后来,更多的是以纯功力服人,他谨尊古法不变,完全按照打法歌记载的来。只要起了杀机,管你服不服也一下打死你。

形意合了五行理法,更多含蓄,遇强则强,遇弱则随。遇到强敌,力了丹田,浑身杀气外露,那也是一击毙命的打法。但遇到低手,也能放得开放得下,甚至只让人感觉是稍稍压着那么一星半点,那劲就能掌握到这个分寸。但这在搏击上,不是好事。

方才二人对拳,貌似都换了架势似要比功力,实际一点没留手。都说同门忌力,同门跟同门还不一样呢。方才袁承兴并没跟袁凤吟拼功力,而是顺着古传打法一下不落给凤吟身上走了一遍。

凤吟拼了功力才防备住了,所以二人脸色才难看起来。

凤吟方才纯属随感而发,看到或者察觉到的话,早给搁上了。凤吟不爽的是自己竟然一点没有防备,自己拼了功力,而袁承兴还一点没费劲。如此歹毒之法,即便没有功力支撑,若歹人得了去,也是祸害一方。

袁承兴感叹的是袁凤吟竟然到了随遇而安的化境,没费心思就给防上了。袁凤吟这小子赤子心义士胆,在这个纷杂的世界能将心思放空,若不是真心怀有对安拉的虔诚,怕是很难达到这个境界,果然难得。若形意门下均择其类授徒,不兴旺都不行了。

之后十年,形意门一位袁凤吟的小师叔,精通百家,善解大义,就先些日子汇武林同聚不懂声色那一位。他说过这么几句话:

形意拳之道,是先将拳术已成之着法玩而求之,而有得之于心焉。或吾胸中有千万法可也,或吾胸中浑浑沦沦,无一着法亦可也。无一法者,有一气之合也,以至于应用之时,无可无不可也。有千万法者,是一气之流行也。应敌之时,当刚则刚,当柔则柔,起落进退变化,皆可因敌而用之也。譬如千万法者,是一行一着法也,一着法之中,亦皆能生生不已也。

一形之能力如此,十二形之能力皆如是也。将伊之性能,格物到至善处,用之于敌,可以循环无端,变化无穷,故能时措之宜也。

所以练形意拳术者,是格物十二形之性能,而得之于心,是能尽物之性也,亦是尽已之性也。因此,练形意拳者,是效法天地,化育万物之道也。此理存之于内而为德,用之于外而为道也。又内劲者,内为天德,外法者,外为王道,所以此拳之用,能以无可无不可也。

这段,就点名了以拳入道的途径,也说明了至繁至简的大道之理。

合乎道理之后,只管去做,必然行而有效,这是对于六合之法来讲。所谓“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不是激励人奋勇向前的,而是讲怎么利用那功力的,如果没有那功力,就别依着这句去拼命了。

青面为出师而匆忙下山,技法粗陋。但是青面是个人才,他能在不断的打斗中自己总结出理法来,非但弥补了之前的不足,还依着自身特点练出了一套能更好发挥自我的理念。这就是所谓“人贵有有自知之明”。而且青面在自己得心应手的巅峰状态,又能居安思退,合了早先拳法去整理出适合常人速成的法子,以及进阶的法子,这难能可贵。

这让青面在打斗中并没争强斗狠,偷奸耍滑,也是正大光明的赢人。如果不是他过于放纵自己,将来必然也是一代宗师。

但是有一点得谨记,就是理论千万不能与拳艺独立开,到哪一步是哪一步,就好比拳法再好,技术再巧,遇见人速度绝对快,力量绝对大,也会束手无策。青面是个机智之人,恰恰能在这几者之间周旋,巧妙利用,所以貌似理法不深,却也总是逢凶化吉,真是气死敌手。

眼明手快,擅于应变,再加上热血豪气,功夫不行都可以行走江湖,何况青面每日练功不断,拿起笔来就将名字签了。打完再说,打死就不用说了,毫不含糊。

裴秋实也将名字签了。

二人不待边上的人嘱咐一二,急急火火就上了场子。还没拉开架势,下边却冲上二人来,一个黑衣扎头巾者一跃而来,另一人是踩着地下的凳子两步上来的,一边上一边破口大骂:“裴秋实你个狗日的,下手也忒狠毒了点,比武切磋你将我弟弟一身所学给废了!你简直不是人!”

骂人的是在骂,但怎么听怎么是在埋怨,不像叫阵。

一点不假,这个人叫马登科,他弟弟叫马恩第,按说裴秋实跟这个马恩第还认识。这二兄弟是走南路帮人押运烟草跟药材的,走山东到云南一线。哥俩的功夫不是一门,那个弟弟实际是老猫猴早期的弟子,后来独立出去了。马登科学的比较杂,家传了部分长拳再就他在南方各地学了一些比较特的,跟少林功夫不是一个体系。

方才那个马恩第并没怎么惹着裴秋实,就是他乡遇旧识,见裴秋实一招就能将人放停感觉非常稀罕,就与裴秋实接接手。没想到二人一抱拳,裴秋实请字一出,那拳头就顶上去了,马恩第拍挡无用,赶忙后退,裴秋实上步左点拳,看似点拳,实际压着浑身的力量,一拳上去马恩第就被镦得一个失神,身子一忽闪步子就动不了了,接着裴秋实豁开他个胳膊骑马步中门闯入,一个坐肘给马恩第顶上去了。当场马恩第就昏厥而死。

方才台下一阵喧闹,听有人嚷嚷“打死人了”就是这事。后来舒缓过来,人已经不能动了。马登科没爱看打擂,当时还不在,等赶到了一摸,胸骨几处已经断裂。好在是轻微断裂,断骨没有扎进心肺,不然必死无疑。但就从伤痕分析,定是那裴秋实拿捏到位,也就是说这不是误伤,就是打算给马恩第打成这样。胸骨塌裂了,治好了也是个罗锅,不是罗锅也会留下后遗症,不敢再发大力了。

这让谁都会恼怒的。方才还有一人,一接手就被裴秋实将肘关节打脱,肩关节挫裂,这个伤势也很难打出来,一看就是故意的。

裴秋实看着来人道:“知道我为什么打他么?忘恩负义,吃里扒外!他师父是怎么死的!你弟弟做得好事!”然后看着台下道:“等打完了擂台,我自与天下英雄一个交代。孙青麟你个龟儿子也不用躲,有本事也将小爷暗算了,总有一天我活拔了你的皮罩灯。”

然后裴秋实看着青面道:“又知道我为什么打你么?就你那两下子,跟孙青麟也脱不开关系!”

青面跟孙青麟是堂兄弟,实际也是师兄弟,不过他从小跟孙青麟就不是一路,所以裴秋实也不认得他。不认得人,却认得拳。

没等青面说话,马登科道:“有本事你也将我废了!”

裴秋实道:“我裴某做事,一码归一码,惹我的是你弟弟,与你无关。你要真不想活了,待我先收拾了这个小子。”

青面大概听出了意思,算是跟着那个堂兄惹了一身骚。但裴秋实这么嚣张,也将青面惹恼了,青面张口就道:“放马过来!”说是让人放马过来,自己却往前冲。

青面是朝着裴秋实去的,但是刚一上步就见一道黑影闪过来,俩人你就碰在一起了。青面往前冲,那人侧里膝盖顶来,正顶在青面胯骨上,但没有使劲,就是压了一下,收了劲。就这样青面也让人碰了一个趔趄,差点蹲在擂台上。

是刚才上了擂台那个黑衣人,这人一看就不是汉人。个子不高但是精壮,黑黝黝的皮肤闪着金属般的光泽,面颊纹着蝌蚪篆文一般的图案,显得那双深陷的眼睛白眼仁特别的白,黑眼珠特别的黑。这人一身粗布的对襟衣服,边角处稍花花绿绿的稍微有点花绣纹路,还有黑布缠头。宽松的筒裤,裤口很大,没有扎绑腿,一双黑布鞋外套着草鞋。衣服是粗布的,有点版型,衣袖裤管显得扎里扎撒晃晃悠悠的。

青面怒目而视,这人就冷冷地向青面扭了一下脸,对青面张了张嘴也没说什么,露出两颗金色的犬牙。然后就看着裴秋实,抬腿上步,摆了一个正正当当的拳架动作。那架子略显刚硬,一起一落很机械,跟个大螃蟹似的,张牙舞爪。拳肘互换又似牡鹿挂角,蝎子掉头。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形容,结实而霸气。

跟裴秋实顶人的动作有点象,都是侧身大马步,只是这个更大,前手抬起顶在身前。不过裴秋实是顶人的时候才用,平时只是蓄式。而此人却明显是缩着身子,把头护住,一双黑幽幽的眼睛隐在手臂之后毒视着,犹如一只隐蔽在丛林里的猛兽,透着一股恶狠狠要吃人的劲,杀虎掏心。

出来这个气势就要死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注定有一场恶战。

第十八章 擒拿短打数把计

第十八章擒拿短打数把计

乱了套了,四个人同时站在台上,相互对视。显然那位马登科是不用亲自动手了,青面此时就落入了尴尬局面。也不知道那个黑衣人什么来头,青面看着马登科,马登科示意青面不要插手。

鬼五悄悄走过来将青面架起来,貌似搀扶青面,实际是将青面拉到一边了。

脱身而出,坐山观虎斗,何乐而不为。青面一脸愠色,撕撕扯扯不带好气地靠了边。一边退还一边瞪着眼吐着气,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装的。

那边已经开始动手了,但是还没打在一次。黑衣宽袖的汉子身子开始有节奏地一晃一晃,横着挪了几步又横着挪了回来。

裴秋实曲腿虚实,两手抱门。黑衣汉子身子晃了两下就冲过来,顺着这一冲前拳就晃出来了,这拳不直,是稍微偏外一摆圈回来的,但幅度不大。这拳显然打不着,裴秋实没费劲就闪过去了,但是此人紧跟着又上了两拳,接着又是两拳,一直追着裴秋实的耳门后脑打。

裴秋实自然防护着,并伺机反扑,但是这人的动作太快了,而且身子跳纵着围着裴秋实侧移。裴秋实要不狼狈逃窜的话就只能硬撑着。那人也不跟他接手,就是一个点的砸,进进退退难以接触,而且一旦退去的时间总是浑身团缩,防守严密,裴秋实没找着那人破绽。

不是没有破绽,而是实在空不出手来,也没时间进取。

瞅个空子,裴秋实后拳拍挡,前手打出。那人的拳头还是那么一摆带勾,但是回手的时间顺着裴秋实的胳膊一划拉就给裴秋实把拳压偏了。也不罗素,回手一带又是一圈。

裴秋实再挡的时间就显得有点笨拙了,虽然护住了头脑但是身子明显已被撼动。裴秋实不是逃窜的风格,硬撑着也得架住,这一较劲身子就死板起来,很被动地随着那人转圈。

千招万招,不如一快,慢了就没了时机。但是再快一招用老,被人提早防备,也会出现漏洞。裴秋实数着来拳的节奏,慢慢适应下来。那人一拳摆来,裴秋实双拳迎击,同时摧步上身,就要出反背捶。这是一个套招,一但这一拳打上,后边撑捶穿掌都就跟着用出来了。

裴秋实的拳法根基是十字劲,那一竖自然就是顶拔下沉的中轴之力,那一横就是两手前顶后挣的崩炸之力。而在一步动作中将两臂随着摇身晃膀走起变化,就会产生出很多套招,但通常是三手一套。冠以这其中的道理,后头后详细分解。

这一撇初是虚,算是引手接手,但对方没有防护,打上也是实,不管打上打不上,只要有机会,后一穿就是实,直刺咽喉。按说这一撇是在接手手防御手拦住对手进攻手之后才砸的,可是裴秋实一直就没机会跟人接手,所以只能硬砸。

可惜就在这一虚一实之间,那人右拳回圈压住,后手拳顶着裴秋实那一穿直捣过来,就给裴秋实把那进攻一线给占住了,贴着翻背捶就照裴秋实咽喉上去了。

裴秋实感觉到不对,两手合抱,想拦住那人拳头,但还是晚了。就感觉磕磕楞楞一个铁锤打透了一般戳在自己右掌跟下巴上。“磅”一声,裴秋实感觉下巴都掉下来了,下巴挂钩震得生疼,右手骨节碎裂一般的麻木疼痛,火辣辣的。这是慌乱之间用手掌连同手臂硬挡在咽喉上,与下巴一起挤住,左手胡乱一拨,谢天谢地,咽喉要害算是护住了。

但身子已经一个趔趄,脑子“嗡嗡”的响,视线也有点模糊。下意识里裴秋实左臂抱头,运气护身,这就准备硬抗了。果然,就感觉沉闷一拳实实在在砸在侧脸外地胳膊上,脑袋又是一震,裴秋实的身子就墙一般倒下去。

就倒下的同时,那人左手一拳又捣在裴秋实肚子上。

这还不算完,眼见裴秋实的身子栽下去了,那人一个高蹦起来,虽然不高,但还是把力量带起来了,挥右臂就往下砸,正对着裴秋实的后脑。

青面想上一步救护,刚一动步又退回去了,这个时间谁救也晚了。

听见马登科喊了一声:“砸死他!”

裴秋实果然是条好汉,经验丰富。他知道保持心智上多么的重要,舍了肚子也得护着这丝清醒。就这一栽之间,裴秋实右腿撑住,重心随机晃了回来,扎马调胯,身子打摆。迎着那人的腹肋一头就摆回去,双拳齐楚,连身带肘正顶在那人肋部,两拳甩开,右拳自上圈下砸向那人面门,两拳甩开又合在一起,像一把钳子就打在了那人下巴与面门上。

以牙还牙,那人万万没想到裴秋实会有这一手,按说万无一失了。这时听到台下有人喊了一声:“霸王折缰!”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反正跟着就有人开始喊好。

实际裴秋实所学,就是所谓的“千法万法,当刚则刚”。他所学是在基础大劲之后,有六个基础的法力方式,也是根基规律,在这几个法子之上,组合出来八个基本变化,也是最顺手最容易发挥的招式。按说这些招式都不是硬开硬用的,多是在挨膀挤靠的前提下粘连黏随巧拿化打的基础上顺手发挥而出,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但如今裴秋实并没机会贴近发挥,只能硬用。而当刚则刚,正硬了拳架刚猛这一点。此拳讲究开门坐堂,“进窄身之形,走鹞子穿林之势,接接连连六肘头发招,一路光明照满堂”。

那六力成法,又叫开门法,八招成法,又叫八大招。六开八招,动如崩弓,发若炸雷,崩撼突击,三盘连摧。

这霸王折缰在裴秋实这一支里,本不算大招,这是从劈挂里边来的。在此拳完善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别门拳术精华,其中就学了劈挂拳,学了就不还了。

此拳也有几支,自康熙年之后便名声大噪,显世的一支应了“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拳打八方极远”两句,名为八极拳。

都道八极拳短崩刚猝,劈挂放长击远,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互为弥补。时机这只是一个方面,关键还在于他们根基相仿,也就是能合在一起的地方。可以弥补的拳太多了,为什么偏偏选择劈挂。

貌似八极大马短拳,劈挂活步放膀,实际这只是外观,他们的法力方式都是丹田发力,劲往四处炸。

八极有个特别的拳型,是拳心含空,四指螺旋之型相叠,然后拇指捏住压紧,这也是所谓的巴子拳。即便八极出掌,也多是并拢曲指的暴掌。这种卷住筋稍的手法,可以在肩肘关节放松的状态下将筋绷住,腕子固定。

运用起来摇身晃膀,劲虽打透放出,却能灌注于整条臂膀,如此刚固而灵活,如同铁鞭铜锤一般,大有无坚不摧之气势。

劈挂放长,气势贯通,长击冷抽,回环折叠,虚实往返。将整条臂膀完全放松,如同鞭子一般,力量达于指掌,非但劲远,而且势沉,合以铁砂掌之后无疑是两条猛鞭,而且变化灵活,可以从各个角度进攻。

因为八极埋身短打,吃跟埋根,摧人根基,所以是一字大马步。劈挂闪身而进,避实就虚,拧腰切胯;合膝钻足,所以快步似钻。

但两拳都是以丹田为本营,身似鞭杆,手似鞭梢,不过一个是铁鞭,一个是软鞭,所以可以灵活互换。

霸王折缰,实际是劈挂里边的动作,比这要巧一些,八极借过来之后,合了自身马步根基,灌与铁鞭之上,劲就厚实了很多。攻击点就从鞭捎灌注到了整条手臂,乃至身体。

所以后来一些支别也就以霸王折缰与迎风朝阳手组合,也称了大招之一。

与朝阳手组合,就是所谓的先压制对方,周全的前提下再施展此招,但是此时见着时机,也就不必再找寻实际,敌人已然门户大开,直接用时势力更猛,观其气势,又唤作霸王硬折缰。

十字劲的奥妙非但是左右互换,那就跟波浪鼓没区别了,而是在撑顶后挣之中将筋骨拉开,这在猛然发力的时间,身子可以向四面八方炸开一般,硬打出一道透劲,也就是所谓的炸力。

炸力一出,就很难被擒拿或者被沾身了,打人也是一击毙命。

“擒拿短打,急计并行”。不知道裴秋实到没到这个境界。

(这里要给某家拳揭揭底了,虽然我不怎么心疼,但是市面上还是没怎么现过的,里边都是人家秘传的老谱。而且跟其他几支能对应上,貌似还要贴切一些。很多学者疑惑的地方,都能顺着找到根本的答案。这门拳也是大拳种了,我也不敢给人家乱搅,但也不会百度搜搜,听一家之谈就乱发感慨。所以我会择要贴一些要论,有练这个拳的,可能会对上,也许跟自己家的说辞不一样,但不一样不要紧,听个新鲜。要各位兄弟感觉还可以,投下票吧;这套谱没有广为流传,而且来之不易,他们很保守,是我跟他们师徒间以切磋为手段,连打带引给人家套出来的东西了,比徒弟得着的还多,按说有点不道德,好在已经是莫逆之交了。实际我这个书即使写成纯写实的,也很多内容,但我的目的不是卖弄技巧,是真正记录点东西,学拳的读者如果能引起点思考也好。

人该是有心的,不求别的,只希望各位不要负我好意,因为后边很多家的描写,是真揭底了。有上部队铺垫,下部的风格,就会展示很多外在的东西,而且比较细致。有的拳讲究悟性,有的拳讲究苦练,下部书我会从拳技跟拳法上去讲解,有读着感觉有点收获的人,当感谢人家分享拳谱的本家。至于分歧,等自己真得理解了,练到了,再看时,估计就没有分歧了。不然这家人冤枉了,教了东西不讨好。这就是保守的根本。)

第十九章 霸王请客提领手

第十九章霸王请客提领手

裴秋实现了真身,懂行的一看就是知道是合了劈挂的八极拳。一旦用上了第一招,后边即使打死了对方也是一直连下去,没有完了。

天下套招千千万万,把计尊奉的是迎门三不过的打法,一二三,准稳狠。这是周全之策,也无须再多。裴秋实不管那一套,怎么顺手怎么来。

黑衣人一扬脸,血丝追着嘴巴鼻子就流出来了,一张嘴牙齿都红了,嘴皮里子已被裴秋实打烂了。

裴秋实也不乐观,狠吞了几口气压住,不影响喘息。心里非常欣慰自己没有因为招式而忽略了练功。裴秋实早先没受什么挫折,而且对父亲的叮嘱也有了逆反心理。是后来在教授老猫猴的时间才开始真正重视的,因为他功力不如老猫猴,若只用开门法与招式,根本玩不过老猫猴,老猫猴也一再告诫他,定要用功。所以他跟老猫猴也说不上谁是谁老师,只能说感情莫逆。

倒是很多时候是老猫猴在教他,但是老猫猴又屈尊称他为师,裴秋实少时只贪图虚荣,以为来日方长,有事还刁难这个老徒弟,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那么聪明的一个人物,说死就死了。

老猫猴一死,裴秋实在世上也没有知己,更加发奋练功,竟真人让他早日达到了一个高度。

此时裴秋实脑袋的劲儿缓过来了,但是下巴,手背疼得厉害。动了动下巴没有感觉,似乎已经张不开嘴了。

二人又重新拉开架势。古有力对凤吟道:“这人很可能是狼兵后裔。”见凤吟没怎么听懂,又解释道:“广西那边的,跟发逆有关系,传说长毛起家是靠他们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