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计走江湖-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井上盖棺今夜打了个大胜仗,心里十分高兴,到了大坠岛向小犬死狼问道:“死狼君今夜有什么收获,快快报来?”

  小犬死狼:“我们杀了四十三个人,抢了八头猪,二十多只鸡鸭,还有一头牛,两船柴草……。”

  井上盖棺听到这里,怒道:“怎么去抢柴草,不会抢些值钱的东西?”

  小犬死狼:“岛上的柴草都快烧完了,我们抢些柴草来烧。”

  井上盖棺怒吼:“有没有抢到值钱的东西?”

  小犬死狼:“这个穷渔村太穷了,没有什么值钱的。”

  井上盖棺:“你是不是把它藏起来了?”

  小犬死狼看到井上盖棺生气的样子,手哆哆嗦嗦地伸到口袋里,掏出一个金发簪,说道:“最…最…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这个。”

  井上盖棺:“你还藏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没有?”

  小犬死狼:“没有了,没有了,就这一个。”

  井上盖棺有点怀疑,说道:“来人,搜一搜。”

  这时从井上盖棺的身旁跳出两个倭寇,对小犬死狼搜了一遍,搜出了一颗蓝珍珠。

  小犬死狼:“井上君,这是我私人的东西,不是这次抢劫抢到的!”

  井上盖棺恶狠狠地搧了一下小犬死狼,小犬死狼一下子就倒在地上,说道:“这就是这次抢到的东西,现在充公,再说死啦死啦。”

  小犬死狼知道今天错在自己,现在是敢怒敢不敢言,只是怔在这里,井上盖棺接过珍珠,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看见小犬死狼还在那里,大喊一声:“还不出来!”

  小犬死狼赶紧爬了起来,一溜烟跑了。

  早上狗三起床后,拿着小犬霸狼的破布,急向黄知府报告,刚好林楚良也在这里,听完狗三的报告后。

  黄知府:“这个小犬霸狼真是混蛋,万一井上盖棺怪罪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林楚良:“只要他承认这布是小犬霸狼身上的,那我们的责任会小一些。”

  黄知府:“这两天井上盖棺一败再败,心情一定不好,想出个人来出出气,我们还是做点准备。”

  林楚良:“然不成他要拿刀过来砍我们,在他眼里我们还在利用价值。”

  黄知府:“现在他肯定不会,怕将来找机会一起和我们算,现在还是做点准备好。”

  林楚良:“倭寇向来认钱不认人,给他们点银子,再认个错,不要把事件弄得太僵,这事就过去了。”

  黄知府:“也好,听你的。塞你母,真衰,这两天井上盖棺不顺,我也不顺,先是倒良,然后被人敲诈,现在又要无缘无故地赔人家银子,日子还要过得提心吊胆。”

  这时一个侍卫跑了进来:“报告,大人,石狮蚶江镇有人前进报案。”

  黄知府:“他不会到晋江县去报案吗?”

  侍卫:“来人是和晋江县令一起来的。”

  林楚良:“这么说,是个大案子了,大人快上堂。”

  到了大堂上,晋江县令方可为将昨晚之事告诉了黄知府。

  黄知府听完后,心头一阵大怒,气井上盖棺在自己的管辖内进行做案,万一上头究查下来,派兵抓到了他们,供出通倭之人,自己就有灭门之灾。盛怒之下,急问:“方县令,你为什么没有及时进行救援?”

  方可为:“知府大人,整个晋江县的海防多长你也知道,一年的海防费才那么一丁点,根本不够用,平时的海防就靠各村的乡团进行维护,遇到倭寇进犯,前来报告,才派兵出去围剿。”

  黄知府:“这次为什么没有出兵?”

  渔民:“我们是个穷渔村,自从倭寇骚扰以来,从来没有倭寇到过我们那里,加上我们渔村人数太少,也就没有乡团。”

  方可为:“想不到倭寇比渔村还穷,连柴草这类的东西也不放过,统统抢上船。”

  黄知府:“连柴草也抢,简单是穷疯了,我会找出倭寇现在藏身的海岛,并对他们进行围剿,为渔村的百姓报仇血恨。”

  渔民:“谢谢大人为我村作主,振我大明王朝国威。”

  黄知府:“狗三,带他们下去好好招待一下,并给他们安排个住处。”

  方可为:“知府大人,在下公务在身还得回晋江去,这个渔民的事就有扰大人了。”

  黄知府:“那我不送了,方县令慢行。”

第三十四章 打听消息
黄业这两天边送馒头和包子,边打听消息,早上看到城门守卫少了两三个。天天送货,每天都到出入城门,所以和城卫们很熟。

  这些城卫虽说天天风雨无阻,守卫城门,但过往的小商小贩天天见面,而且这些商贩们有时也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对他们的来来往往再熟悉不过。

  城卫领头叫王宏风,长得高高瘦瘦,在城门口一待就是十几年,长期的受到阳光的照射,全身的皮肤油黑发光,全身白一点的地方就是他的牙齿,由于不被长官重视,经常将火发在一些陌生的商旅身上,这一带的人都叫他王城猪,刚开始这样叫他,肯定被他大骂一通,时间久了他就无所谓了。

  此时他又在对一些陌生商旅吆喝着,要求检查这,检查那。

  黄业看他火气很大,就挑了七八个馒头和包子,包在荷叶里,向王宏风起来,对他说道:“王城猪,这包东西让弟兄们当点心。”

  既然有人送礼,就算是一丁点的小礼,王城猪也会笑脸相迎,这是他十几年练出的本领,特别是小商小贩的礼对他来说,不算受贿,从来都是欣然受之。

  看来黄业送来馒头和包子,笑道:“阿业啊,今天又来送货了,这包东西我替弟兄们收下了,谢谢啊。”

  黄业:“不必客气,以后还要承蒙你的照顾,咦,今天怎么这么少人?其他弟兄们呢?”

  王城猪:“昨晚倭寇进犯青阳县蚶江镇的一个小渔村,被人家小渔村给来村了,知府大人大发雷霆,早上知府大人下令调用几个弟兄,去帮忙查找倭寇的踪迹。”

  黄业:“这些倭寇太可恨了,前几天修理他们还不够吗?怎么这么大胆?”

  王城猪:“这次倭寇太狠了,听说连柴草也抢。”

  黄业:“不会吧,这东西值几个钱啊?”

  王城猪:“刚开始我也不信,可青阳县令亲自带人前来报案,这不可能是假的,向上级报案,他可是会丢官的。”

  黄业:“那个渔村没有人反抗吗?”

  王城猪:“那个渔村太小了,才三四十人,倭寇的人数有五六百人,实力相差也太大了。”

  黄业:“以后让我见到倭寇,一定要好好为渔村百姓报仇。”

  王城猪:“我这帮兄弟们也恨着呢?泉州这么小,倭寇杀的人,基本上和兄弟们都沾亲带故,谁不恨死他们?”

  黄业:“那倭寇的下落找到了吗?”

  王城猪:“我也不知道,等晚上弟兄们回来后,我再问一下。”

  黄业:“对了,你们不是要找那个打破倭寇脑袋的人吗?”

  王城猪:“唉,这事一点头绪也没有,知府已经加大赏金了,可是到现在也没有人来领。”

  黄业:“看来他是个武林高手,一个真正的武林高手并不想和朝廷合作。”

  王城猪:“这人真傻,前来认领,可以名利双收,何乐不为,不过你要是有这人的消息,可以前来通报,这也可以领点赏金?”

  黄业:“好说,好说,有钱谁不想赚,特别是这种干净的钱,而且没有任何风险。”

  王城猪:“赚到钱,不要忘了兄弟们,我要忙去了,回头再聊,记得好支打报好兄弟。”

  黄业:“一定,一定。”

  黄业看他忙去了,提着篮子也走了。

  倭寇的入侵惊动了很多人,当然也惊动了黄方运,他作为乡团总教练,从道义上负有一定的责任,得知情况立即去找的他父亲黄知府。

  在知府大厅中,黄方运向黄知府打拳抱辑,说道:“大人,昨夜倭寇之事影响十分恶劣,今后不要任由倭寇这样横行,希望能找出一个根本的解决的办法。”

  黄知府:“这一点我也很清楚,他们这样做会影响我的政绩,万一处理不好,我还会削官降职。”

  林楚良:“大人已经派人出去,查找倭寇的落脚点,一旦找到后我们会朝廷围剿。”

  黄方运:“我希望在未找到之前,能找出一个办法,阻止倭寇再次灭村,这些年军队和乡团相互配合,一起进行抗倭,可每次都是倭寇进犯后,通过通报调兵后,再进行抗击,等救援赶到的时候,倭寇也差不多跑了,这样我们及被动。”

  黄知府:“说得不错,问题是海防线太长了,而且地形复杂,不能像北方一样建一个长城,现在我们只能这样做。”

  黄方运:“你说什么?”

  黄知府:“长城啊!怎么啦?”

  黄方运:“太好了,我们可以使用长城上用的方法传递信息。”

  林楚良:“什么传递信息?”

  黄方运:“是的,就是传递信息,白天可以使用烟,晚上使用火,这样远处的军队和乡团都可以看得到求救信号,立刻前来救援。”

  林楚良:“这个方法不错,可以缩短救援时间,可是中午和晚上各家各户都要升火做饭,各个烟囱都会冒烟,这样不是误报信号。”

  黄方运:“可以到鞭炮作坊定制特殊的烟火,这样一来就和普通的烟火区分开,不会误报了。”

  林楚良:“这样改进一下,哈哈,改变了很多,不过还有一个疑虑,如果有人买了乱放,这样一来就有问题了。”

  黄方运:“林叔叔深谋远虑,我们可以将烟花寄存在各村的乡团长家中,因为乡团长基本上比较有责任心,再规定谁乱放这种特殊烟花,将给予重罚,这样就避免有人乱放。”

  林楚良:“我看还是多找些人来商议一下。”

  黄方运:“这样也好,大人管辖军队,就和各个军官商议吧!我管辖乡团就和各乡团长进行商议,事不宜迟我先行一步。”

  等黄方运走后。

  林楚良看了一眼黄知府,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这样一来就断了我们的财路,万一倭寇知道是您儿子出的主意,还不把我们撕了。”

  黄知府:“哎,头疼啊,左边是财路,右边是亲生儿子,我夹在中间都不知道要怎么办?”

  林楚良:“我看我们这边还是先拖着。”

  黄知府:“要怎么拖?”

  林楚良:“先找些事件搪塞一下。能拖就先拖吧。”

  黄知府:“现在也只好这样了。”

第三十五章 购买烟花
黄方运已经知道,黄武是如何打败倭寇和烧毁倭船,所以对他格外重视,将他视为亲信,一些重要的事件都交给他去办。

  今天他从知府出来,直接来到乡团培训基地,找到黄武,说道:“你和我一起到烟花坊一趟。”

  黄武自小知道烟花只有喜庆的时候才用,不明白黄方运为什么要到烟花坊,问道:“将军有什么事情值得庆祝?”

  黄方运:“我们边走边说。”

  在路上,黄方运将烟花的作用告诉了黄武。

  黄武:“确实是个好主意。”

  不久他们就来到了泉州城最大的烟花坊,烟花坊的老板陈有生,看来有人前来买烟花,连忙将圆圆胖胖地身体,从椅子上滚下来,前来迎接他们,说道:“欢迎,欢迎,将军您需要什么样的烟花,我这里应有尽有。”

  黄方运放眼看去,整个作坊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烟花,有圆的,方的,三角的,六角的……,有红的,绿的,黄的,兰的,紫的……琳琅满目,可是烟花和普通的商品不一样,单靠外表很难分辨出它的效果,黄方运一时也不知道要选哪一种,直接问道:“有没有一种烟花晚上和白天都可以看得到?”

  陈有生呵呵一笑,说道:“将军说笑了,这世上哪有这种烟花?“

  黄方运:“噢!看我说得不够明白,我的意思是白天能看到烟,晚上能看到烟花。”

  陈有生:“原来是这样啊,有…有…有…。”

  陈有生带着他们来到烟花坊的内间,指着一堆烟花说道:“这种烟花就可以,它白天可以看到五彩的烟雾,晚上可以看到五彩的烟火。”

  黄方运:“太好了,这种特殊的烟花就可以和普通的烟火区别开。”

  陈有生:“这些烟花全部都是特制的,与普通的烟花不一样,当然很容易和普通的烟火区别。”

  黄方运:“这种烟花的价格也不菲吧?”

  陈有生:“那是当然,这种烟花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放都好看。”

  黄方运也算是出身大户人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烟花,转念一问:“我看特制的,而是有人定制的。”

  陈有生呵呵一笑:“将军什么事也瞒不过您。这确实是有人定制的。”

  黄方运:“这是何人定制的?”

  陈有生:“这是上次城里大户杨老爷他娘做三年定制的。”

  黄方运:“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存货?”

  陈有生:“此事一说就有气,上次他定制的时候放了一两银子当定金,定了十两银子的烟花,我以为接到了一张大单,为此我亲自到大都,请了一个西洋人来定制这种烟花,前前后后我花了八两银子,到了交货的时候,他嫌我的烟花不够大,不够高,不显得气派,硬是不要了。现在我扣除定金,我还损失了七两,真是衰啊。”

  黄方运:“不过你还有这些存货,不至于亏太多。”

  陈有生:“这种烟花造价太高,售价也就贵了,一般人买不起,今天你们要的话,我只算成本,一文钱都不赚,只求减少一些损失。”

  黄方运:“我看这样吧,这些烟花我们也是为了打击倭寇,造福百姓,特别是陈老板你家大业大,特别需要保护,看看能不能再便宜一些,可以的话我全部要了。”

  陈有生:“乡团的兄弟们很幸苦,这有知道,算我为乡团做出一点贡献,全部拿去的话,就算六两,我为乡团贡献一两吧。”

  黄方运:“陈掌柜,我们乡团的全部经费加上一起不会超过一万文,算起来还不足一两银子,一下子要拿出六两银子,我们可买不起。”

  陈有生:“早就听说乡团是个穷家穷底,基本上靠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年青壮丁义务巡逻报警,经费紧张我清楚,这个价格对你们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不过它毕竟是保护乡亲们的守护神,这样吧我再亏一些,共收五两银子,怎么样?”

  黄方运:“可是我们现在也没有现钱给你啊!”

  陈有生:“你们先欠着,等有了钱再还给我。”

  黄方运:“陈老板真是太感谢您了,有了您的支持四方百姓都会记得您的,不过一条必须提醒你一下。”

  陈有生:“什么事,但说无妨。”

  黄方运:“这种烟花主要用于对付倭寇,你不要再生产卖给别人,如果有人乱放这种烟花,到时查到你头上,恐怕你脱不了干系。”

  陈有生知道这种事件事关重大,吓了一身冷汗,用手擦了擦冷汗连说:“一定,一定,我一定不会再生产,不会再销售。”

  黄方运对黄武说道:“阿武,我们马上通知各村的乡团前来认领烟花,并规定烟花的注意事项。”

  乡团分散在各村各乡,但人数众多,人多好办事,一村传一村,不久各村的乡团头领都到了,各自领了两束烟花。

  黄方运站在一处高处上,说道:“乡团首领们,今天发的烟花不是喜庆时用的,而是倭寇进犯时,用来通知各乡各村来前支援,如果有人乱放,一律以通倭罪处罚,以后大家只要看到烟花燃放处,必须马上前去支援,如果烟花放完了,必须及时前来认领。”

  众首领齐声答道:“请将军放心,事关军情危急,如果没有倭寇空放烟花的话,对我们危害很大。”

  黄方运:“各位首领,知道就好,这种烟花价格昂贵,你们不要私自买卖,以免让倭寇有机可乘。”

  众首领:“请将军放心。”

  黄方运:“还有现在有一批倭寇藏身在附近海岛上,如果发现敌情,必须立刻前来通报,不得有误。”

  众首领交待好各项事宜后,各自回到自己的乡团,到了住处认真保管好烟花,并继续组织乡团加强巡逻,特别关注海上是否有船只;如果有船特别观察是不是倭船,有的首领还带着渔民到附近的海岛巡视一遍;追察倭寇的下落。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十六章 练习箭术
铁如山连夜加班加点,按图所绘,制造出四把弩弓,由于有了先前一把的制作经验,这四把比第一把要更大更加有威力,而且上箭的速度也会更快,特别是这四把弩弓的弦使用钢丝,射程会更远了。

  有了弩弓没有箭,这弩弓就没有作用了,铁定军和吴春生一起制造出六百多个铁箭头,这些箭头虽说是使用废铁和边角料制作,但个个都很沉重,每个箭头都有两个倒牙,射入物体后想拨出来,会被倒牙卡住,倒牙和倒牙形成一个锐角,这样更容易射入物体中,倒牙的前端锋利异常,配合锐角加上箭射出去的速度,更容易射入物体中。

  黄文和清虚也没有闲着,他们一起返回三清观,和师兄弟们一起去砍毛竹,他们专挑多年的老竹,这种竹韧性好,特别坚硬,而且不易变形,是特作箭的好材料。砍完竹后,将毛竹晾干,再削成条状,插上铁箭头,安装上羽毛,这样一支箭就制作好。

  有了弩和箭,现在就要练习简述箭术了,吴春生已经有了一点实战经验,就教黄文,黄业,清虚,铁定军如何上箭,瞄准,发射等细节。

  经过几天的幸苦训练,大家对箭术都有一定程序的提高。

  这一天早上,黄文将大家都叫过来,也叫上了铁拐李,说道:“这几天大家都在练习箭术,现在大家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交流一下提高自己的箭术。”

  吴春生:“我先说,距离越近准确度越高,但是容易被发现,所以一定要一招致敌。”

  黄文:“这个经验不错。”

  铁定军:“敌人移动的时候,瞄准的目标应该向前一点,这样箭射出去之后,敌人刚好在我们的预射范围内,不会使箭落空。”

  黄业:“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在射箭的时候最好先把自己隐蔽好,敌人不容易发现我们,我们射箭的时候就容易达到出奇致胜的效果。”

  黄文:“我也来说一句,三十六计中擒贼先擒王,最好一下子把头射死,只要头死了,敌人就会乱成一锅粥,我们就可以一一射杀。”

  铁拐李:“我看在箭头上涂上巨毒,这样效果更好。”

  黄文:“可是这样会不会太狠了,简直没有人性,会被人家骂祖宗十八代的。”

  铁拐李:“这是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你活着总比敌人活着好,再说了倭寇是人吗?他们光有人的外表,行为和野兽无异,看看石狮那个被灭村的,他们的行为是人能做得出来的吗?。”

  铁定军:“我支持李叔的意见,既然他们不仁,我们何必讲义,对付倭寇就是要以暴制暴把他们赶回扶桑去,这样百姓才能得到安宁的生活。”

  清虚:“少林寺以慈悲为怀,可是这次他们将木棍改为铁棍,可见他们是牺牲小慈悲,实现大慈悲。”

  黄业:“如果倭寇有人性的话,我们就和他们讲道理,就不会发现战争,既然是战争就要使用一切手段取得胜利。”

  黄文:“大家都支持李叔,那我也就没有意见了。”

  铁拐李:“那我明天去采些毒药来。”

  黄文:“明天我和陪你一起去,我再提一个意见,现在我们有四张弩弓,我们可以分为两组,对敌时形成倚角之式,相互照应牵制敌人。”

  吴春生:“我不是也有一把小弩弓吗?我也要加入对抗倭寇的战争中。”

  黄文:“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监视黄知府,如果没有你来当眼睛和耳朵,我们对敌情一点也不了解,他们对我们有什么损招, 而我们不知敌情的话,对我们损失很大。”

  吴春生:“听你这么一说,我的任务也很重要。”

  黄文:“当然,而且比我们还要危险一点。”

  吴春生:“我现在有少林寺俗家弟子暗中保护,一点也不危险。”

  第二天天一亮,黄文带上弩弓去找铁拐李。

  铁拐李已经准备了药篓、铲子、绳子、药锄等一些采药工具,看来黄文背着弩弓,笑着说道:“又不是打仗,不需要背上弩弓,要背的话,就背我的药篓。”

  黄文:“我想射死几条毒蛇,用蛇毒涂在箭上。”

  铁拐李:“死蛇的毒性比较低,要制作成毒药的话,最好用活蛇。”

  黄文:“抓活蛇很危险,还是用弩弓射得半死,再抓回来。”

  铁拐李:“临死的蛇更危险,我今天就教你怎么抓活蛇,你等着我,我去拿一个口袋。”

  不一会儿,铁拐李拿来一个很奇特的口袋,这个口袋比一般的口袋长,但是口袋的嘴却很小,口袋嘴还套有一条绳子,那绳子一拉,整个口袋嘴就封了起来。

  黄文:“这个什么口袋,能装东西吗?”

  铁拐李:“到时你就知道了,走,我们上桃花山。”

  石头街离桃花山很近,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桃花山。

  铁拐李:“我们先去潭边抓几只青蛙。”

  黄文:“抓青蛙有什么用?”

  铁拐李:“当然是用来钓蛇了。”

  黄文:“我知道钓鱼,就是没有听过钓蛇。”

  铁拐李:“现在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作钓蛇。”

  几只青蛙在潭边‘呱呱’地叫着,铁拐李让黄文放下药篓,将药篓的口向下,猛地向‘呱呱’的地方套去,一下子套住了三只  青蛙。

  铁拐李将缠在腰的长口袋解下,将三只青蛙装进口袋,用力一摇,三只青蛙全部掉进口袋的最底端。

  铁拐李:“现在我们去找毒蛇藏身的地方。”

  黄文:“不怕被蛇咬吗?”

  铁拐李:“一般毒蛇白天是不活动的,特别是夏天的白天,温度高蛇受不了高温,基本上都在洞里。等一下我们边走边打草,就算是偶尔跑出来找食的毒蛇,也会被打草的声音吓跑。”

  黄文:“原来是这样啊,这么一来我们就不怕了。”

  他们走了一段路,铁拐李突然用拐杖指着地上的一小片皮,对黄文说道:“这是蛇皮,是簸箕甲的蛇皮。”

  (簸箕甲:闽南银环蛇的俗称)

  黄文认真寻找了一下,又发现了好几块。

  铁拐李:“从蛇皮的大小来看,这条蛇有七八斤重,这可是一条大蛇了。”

  黄文:“这里这么多蛇皮,是不是它藏在这附近。”

  铁拐李:“分析得不错,簸箕甲一般是夜间行动,现在是白天,它一定在休息,等一下让青蛙吵醒它,你就知道我是怎么钓蛇的。”

  铁拐李找了一处斜坡处,将长口袋平整放齐,口袋嘴放在高处,口袋尾放在低处,这样青蛙也在低处,将口袋嘴的活结绳子绑在树上,将口袋嘴口放入两根小树枝,撑开口袋嘴,然后捡些树枝树叶,将口袋埋了起来,只留下一个口袋嘴。

  铁拐李从腰间解下一条较粗的绳子,抡起一个圆,将绳子扔到一棵大树上,用力向下一拉,大树的树枝向下一弯,然后绳子与活结的绳子绑了一起,中间压了一块石头。

  布置好口袋嘴后,走到口袋尾部,用手摸到青蛙,又摸到青蛙大腿,将青蛙大腿一一折断,这样青蛙不能跳跃了,但是它能感觉到旁边的危险,全部默不作声。

  一切布置好后,铁拐李拉着黄文的手,说道:“走吧,等采完毒药,我们再来,到时蛇就在口袋里了。”

第三十七章 制作蛇毒
黄文有点舍不得,他想看看铁拐李究竟是怎么钓蛇的,现在让他走,有点不大乐意。

  铁拐李毕竟是老江湖,一下子就看出黄文的心思,说道:“好吧,你想看看蛇是怎么钓的,我成全你。”

  黄文:“真的,谢谢你李叔。”

  铁拐李:“不过你要听我的话,不然你就危险了。”

  黄文:“好啊,一切听从指挥。”

  铁拐李:“你爬到那个树上去。”

  他用手指着离此不远的一棵大树。

  黄文蹭蹭地爬到了树上。

  铁拐李又说:“现在你就呆在树上别动,千万不要出声,否则簸箕甲一听到有危险,就不出来了,这时就钓不到蛇。”

  黄文:“我一定不乱动,不出声,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口袋,看看蛇是怎么钓到的。”

  铁拐李:“这样最好,我走了。”

  说完一转身就走了。

  铁拐李的脚步声渐行渐远,逐渐消失了,四周没有了人气,一些小动物开始叫了起来。

  由于青蛙的腿断了,不能跳动,又闷在口袋中,加上腿的病痛,使它们大叫起来,如果一只‘哇哇’叫,还算是清静,但是同时有三只青蛙没有规律的大叫,彼此起伏,连连不断,越叫越大声。吵得黄文心浮气燥,头脑发热,差一点忍不住,冲下去去拍死青蛙。

  就要黄文快快忍不住的时候。不远之处的一个小洞口里,传来‘悉悉’的声响,原来一条簸箕甲正在休息,做好晚上出去的准备,不料却被青蛙‘哇哇’地叫声吵醒了,在白天的时候它不喜欢出洞,但是青蛙的吵声,实在令它忍不住了。

  黄文在树上看得清清楚楚,一条好大的簸箕甲爬出了洞。只见蛇扭动着蛇身,弯弯曲曲地向青蛙的叫声爬去,由于口袋已经埋在树枝树叶下,簸箕甲只能找到口袋嘴。它在口袋嘴探头探脑,视察看看有没有其他危险,过了一会儿,发现没有任何危险,就将蛇头伸进口袋中,沿着长口袋慢慢地向下爬,越爬越深,终于整条蛇全部进入口袋中。

  由于口袋是放在斜坡上的,蛇只能向下爬,加上蛇的身体比较重,口袋嘴的活结在向下的重力下慢慢地拉紧了,蛇进入口袋中,发现了青蛙,猛地向前一蹭,张嘴吞下了一只青蛙。但是它向前蹭的力道,加上向下的重力,完全激活了口袋嘴的活结,使整个口袋嘴绑死了,并且蛇向前蹭的力道也将绳子上的石头推翻了,原本下弯的树枝没有了压力,猛然向上一弹,整个口袋也弹了起来,钓在半空中了。

  就这样整条簸箕甲就被钓住了,死死地困在长口袋中。

  黄文在树上看目瞪口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也不相信铁拐李的钓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