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远点了点头:“师弟所言不虚,却是如此,但如何才能做出十八层地狱?”
李泰笑道:“此事不用师兄犯愁,师弟必然找来能工巧匠给您做好。到时候咱们每人收十两银子,然……”
“什么,五两?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师弟啊,此地乃佛门清净之所,大炎最大寺庙,统领天下僧侣,切莫要被铜臭之气污染。”
李泰言道:“师兄啊,不是师弟说您,师弟收钱是有原因的!”
“哦?愿闻其详!”
“师兄啊,说实话,这十两银子是多,但是咱们要地就是这样,当年佛祖讲经还收了三斗三升米呢。就是很多事情不能让人白听,必须付出后才知道珍惜。咱们收他们银子,就是让他们心疼,其后进入阴间,再入阳间之时才能更加珍惜现在。正因为他花钱才能看地更加仔细,他才觉着看地越多钱花的越值,所以,这个钱不是咱们收的,而是让他们长教训啊……”
【卷三】
第一百三十七章 … 见鬼了
最近的河州热闹不断,光十五天的戏班就让大家津津乐道。有时候干活干累了,找上几人到大市场边上一坐,听着戏曲,很是舒服,起初河州城门是最热闹的地方,但自从有了大市场后,大伙基本都到这里来聚会,虽说城门处也有人在看着告示,但本地的人都知道,那些都是新来的,如今到了冬季,种田的办法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招工广告。原先河州的百姓穷,虽说现在不富裕,但多少自己都有活,女子做的祈愿灯现在销量相当好,有不少家都已经开始被预定了。现在冬季,一些手巧的男子也开始雕刻佛像,毕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寺庙,也只有吃佛像了。这些佛像加工很特别,有烧制的,有木雕的,还有石雕的。不少人还用画的。最近衙门还开了一个叫…………福禄堂的地方。专门收购这些佛像,不管你使用那种做法,但只要你做的好,一律全收。
凝儿说的不错,经过大家日夜赶工,历经二十天,这衙门终于扩建完毕,听说是大人要修建衙门,不少百姓多自发的过来帮忙,时不时的还帮着出点主意,就连衙门外的大鼓,都是本地人自己制作的。因为李泰说过,他不喜欢用外县的东西。他不相信本地人没有会干的。
此时衙门焕然一新,红色的大门上有两个金色神兽衔环,旁边还有对一丈多高的大石狮子,打开大门,正对着大街便是河州县衙大堂,紫檀木的判桌,比头还高的椅子,身后旭日东升图也是焕然一新,图上明镜高悬匾额也是新做的。何大叔更有意思。为了与这新建的衙门般配,何大叔特意把一些刑拘都换成了新的。包括绑人地木桩子和绳子。
后院望去,除了原先柴房的位置没变,衙门所有的房子都比原先大了许多,而且。也新建起了很多房子。反正砖瓦都是现成的,干活与帮忙的人多得是。想盖几间房子当然绰绰有余。现在新房中正烧着火烘干,估计再有两三天就能住人了。
而且,有会来事地。把李泰的房子安排到了最后,在衙门中独自有个小院子,这小院子有两处房子,一处是给李泰自己住的,另一处便是四獒与紫云的房间,李泰第一次看到后大笑不已,转念一想也就算了。毕竟人家是好心。而且,让紫云离自己近些也是有好处的。
此时的李泰躺再新房的炕上,燕儿正在帮他脱鞋:“少爷,当初您还不让扩建衙门,您瞧瞧,咱们干的快先不说,就是这附近的格局也比原先大了几倍。现在潘将军,邓先生,何大叔,月娘姐姐的房子都比原先好了很多。南山前辈地房子更好,凝儿姐姐还给他在屋里放置个丹炉呢,呵呵,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上。姐姐说,用不上也烧,屋里更暖和,就当烧煤了。您就在外面忍耐了二十几天。如今住近这样的房子,开心吧。”
李泰嘿嘿一笑:“开心啊。当然开心了,这都是你们的劳动成果啊。对了,燕儿,今是几了,怕是快过年了吧!”
“今天是腊八!外面冷的紧呢,反正也无事,少爷便在屋里歇着吧。凝儿姐姐正在忙着拢今年衙门的总帐呢。这都忙了两天了,怕是今天该有眉目了。”
李泰点了点头:“真是辛苦她了。凝儿自从跟了我,虽说像个官太太。但做的却是不少。少爷都心疼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我手下的帮众这两天难熬喽。对了。我是副帮主啊!我得为我地帮众干点啥啊,燕儿。去做点腊八粥,好久没吃了。其后去街上看看有没有叫花,咱们给他们吃点,剩下的咱们自己吃。”
燕儿一愣:“少爷,什么是腊八粥!”
“啊?你不会做?”
“燕儿都没听过!”
李泰心里一琢磨,可不是,这个时候哪有什么腊八粥,于是笑着言道:“原来燕儿还没吃过腊八粥呢?好,告诉外面,起火架锅,咱们今天做腊八粥!”
燕儿笑道:“怕是有一阵子没吃到少爷做的吃食了,今天正好无事,燕儿这就去准备,少爷,都准备些什么呀!”
李泰笑道:“要准备的可多了,我想想,你记好了。嗯,先要有糯米,然后要有大枣,其次是地豆,核桃、绿豆,赤豆,桂圆,莲子。百合,这些都有吧。”
“嗯,都有呢,虽说多了些,却是好找。”
“既然都有了,那么咱们再加点,所有的五谷杂粮都拿上一些,嗯,每样一碗吧。对了,刚才我说的那些每样都一碗,糯米要多些,杏仁、松仁、榛子、菱角、都来一碗。”
燕儿惊呼道:“这是什么呀,能吃吗?少爷,可别吃坏了肚子。”
李泰笑道:“放心吧,去准备一下。保管让你们终身难忘!”
燕儿点头离去,其后开始吩咐大家干活,待李泰出来后,见到一切完毕,笑道:“这一说吃,你们都比我麻利!哇靠,好大的锅啊,你们不是在出佛寺偷的吧。”
燕儿带着衙役忙这忙那,听到李泰说话不仅笑道:“哪有,这锅不大,咱们衙门人多。少爷做的还那么好吃。少爷,这些米够吗?”
“嗯,够了,糯米再多一些,对了,取些糖来。没糖不好吃。”随即看了看天色:“嗯,要是现在做,怕是有三个时辰才好啊。好,咱们大伙开始吧。该淘米的淘米,该扒皮地扒皮。人多也热闹!”
衙役看着李泰也要干活,说什么也不让:“大人,您是大师傅,哪有大师傅干活的,您座那就成。”
“那本官怎么好意思。本官可是勤快人啊,那是相当勤快了。”
衙役笑道:“这样吧,大人。您给咱们讲讲,为啥叫腊八粥呗!”
李泰笑道:“行,本官就给你们讲讲,话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俩口和两个儿子。老俩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俩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等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地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后来,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地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地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地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地话。这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地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衙役闻听后点头笑道:“大人真有学问,连个粥都说的这么有趣,想必这粥真是好喝地紧啊。”
李泰撸起袖子笑道:“那是,这粥相当好喝,来,你们都弄完了吧。看本官的,先将水倒进去,其后放入糯米等物,搅一搅、盖干,成了。”
燕儿噗嗤一笑:“原来这粥也不难啊。”
李泰一瞪眼:“怎么不难,还要搅合呢,我跟你说,这搅合可厉害,千万不能糊底啊……”**分割线其中一个女子穿着红衣跟城墙上的娘子军打着招呼,另一个身穿白狐披风,头戴白狐皮帽,转头间,眼睛变成月牙一般,留海被寒风一吹,微微飘动,粉红色的嘴唇含着贝齿,说不上来的甜美,言道:“姐姐,这些人都是你手下的兵啊。”
红衣女子点了点头:“现在都有你地潘哥哥掌管呢,蓉儿,看看这些兵将怎么样?”
叫蓉儿的丫头一伸舌头笑道:“没看出怎么样,到是挺气派的。看她们都穿着红衣,披着红色披风,呀,她们不是穿着红衣啊,她们的盔甲是红色的,姐姐,我也要,我也要。我还要那么大的狗,那是什么狗啊,那么大,定然凶猛的紧吧,你看,城墙上的是弓弩吧。真大呀,姐姐,这河州好像比京城差不多少呢,你看那城墙之上,都可以跑马。比京城的都宽,真要是打仗,供给定然不成问题,还有,这城墙是什么做的啊,怎么不是石头?”
红衣女子一笑:“这叫水泥,比石头还硬呢,你慢慢就知道了。”
蓉儿点了点头:“嗯,现在真想看看姐夫了,我说姐姐,以前姐夫对你不好,我也没怎么正眼瞧他,如今他倒本事了,一会定然好好看看。”
红衣噗嗤一笑:“这一路上就你话多,看你一会见到潘哥地时候怎么办!”说完,回头喊道:“爷爷,爷爷。别看了,咱们赶紧走吧。”
城墙处两个老者摸着城墙彼此惊讶不已,其中一方脸浓眉老者言道:“四弟,你是元帅,攻城略地那是看家的本事。你看泰儿这个城墙如何?可能挡住攻城石?”
那名老者言道:“三哥,就算是不干丞相了,也不能这么问吧,别说攻城车,要本帅看,就是雷都劈不动。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如此坚固的城墙啊。三哥,你瞧这城墙,多宽啊,比咱们京城的城墙都好啊。你看看这上面的铁门。他这是怎么弄的?这么长地铁门怎么吊起来的?这要是放下了,谁能进来?而且城墙这么高,还这么光滑,就是云梯也上不去啊。你再看看城墙上的弓弩,那么大号,这一面墙上就不下几百个,弄不好得过千。这么大个阵势,谁来攻都头疼啊。”
“那依你之见,这城池攻不下来了?”
“也说不准,这得让本帅想想,虽说有坚固的城墙,却都是女子把守,泰儿搞什么啊。难不成这些女子牵得狗能比人还厉害?”
两人正嘀咕着,听到前方人喊,不由一笑:“走吧。芝萌那孩子都等急了。”
不用多说,进来地四人便是芝萌与大庆地相好蓉儿。还有大炎国的开国宰相李景,护国元帅方庭合。
一行四人进城,两个老人顿时被里面繁华的景致所震撼,看到城市中间的大市场更是新奇不已,虽说芝萌也知道市场早晚都要建成,可是绝对没想到这么快,看到这么高地大楼,也甚是高兴。蓉儿骑在马上喊道:“姐姐,饿了,我要吃这个。我要吃那个!”
芝萌笑道:“等一会咱们就到衙门了,让你姐夫多给你做些好吃地。”说完回头言道:“两位爷爷,你们看什么呢,快点走呀!”
李景一摆手:“丫头,咱们先不回衙门。老夫到要看看他将河州治理成什么样子!走。带着老夫到街上好好的转转!”
芝萌此时也明白两个老人地心意,也就顺着他们。看到河州变成这个样子,自己也甚是稀奇,也想转上一遍再回去,既然爷爷说了,那么就带着他们溜达一会吧。
四人骑马闲逛,正巧有一堆孩童经过,他们此时边走边跳,拍手唱道:“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忙种开了产……”
李景笑道:“这些孩童唱的是什么。好似节气!”
芝萌点头笑道:“爷爷当真是厉害,这是哥哥做的节气歌。当初为了让百姓更加懂得节气,还特意在衙门上贴了告示呢。这些孩子都是河州学校地学生,他们这是中午吃完了饭,下午去学堂呢。他们的爹妈拿一些银两做学费,剩下的都是衙门拿。”
李景笑道:“嗯,百年树人,泰儿此举甚好。老夫问你几次你都不说,他这是哪来的那么多钱?如此大的城镇,一年之内就能建好,而且还有这么多人,刚才咱们在城门处,看到不少人赶车过来。这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对了,出佛寺在哪里呢?四弟,你在看什么?”
元帅四周观察良久,言道:“老夫就不信攻不下来这城!你们等着,老夫在这城里跑上一圈看看!驾!”
芝萌撅着嘴言道:“爷爷,别看了,这么大的城墙,你什么时候能看完啊。”
李景笑道:“你爷爷就这毛病,要是让他找不出端倪,怕是这一夜都睡不好,走,咱们也跟上,老夫也想瞧瞧!驾!”
既然两位老人都要看,芝萌与蓉儿对视一眼。满眼的无奈跟了上去……
************分割线
“成了!”李泰一掀锅盖,用勺子搅了搅腊八粥笑道:“如何,香吧!”
燕儿点头:“嗯,真香,少爷做地粥一定好喝得紧啊。”
“拿碗来,本官给你们分粥!小心烫!”说完,先盛了满满一大碗。
“喝什么呢?”一声熟悉的声音传来,李泰端着粥一抬头惊喜道:“芝萌!宝贝,你回来了。”说完,扔下勺子,冲到身边,刚要抱起她发现手上还有一碗粥,正愁没有地方放的时候,看见芝萌身后的元帅。李泰把粥一扬:“鬼啊
元帅一抹脸:“老夫弄死你!”
【卷三】
第一百三十八章 … 元帅没死
李泰傻了,这人不是死了吗?怎么又活了?这年头也能重生?看着元帅要杀了自己的眼神也不像啊,不由的把芝萌往跟前拽了拽,挡在身前言道:“爷爷,您活了?”
“老夫让你瞧瞧是不是活了。”看见元帅一脸怒气的奔着自己而来,李泰掉头就跑:“活了,活了,妈呀……救……”突然,李泰立在原地,喜悦之情难于言表,看着眼前慈祥却又坚韧的目光,李泰声音哽咽,跪在原地:“爷爷,您来了。”
李景点了点头,上前摸着李泰的脑袋:“泰儿长大了,也壮实了。呵呵。好,好!”
“可爷爷头发却白了许多,孙……啊……!”突然,感觉背后领子被人抓到,李泰大叫一声,猛的一个转身,从元帅肋下夺路而逃,元帅随后一个腿绊,李泰望前一倒,随即用手一支身体,一个空翻逃出魔掌,随后几个起落跳到房上。回头藐视众人,但心里还是哆嗦。
“姐夫好功夫!”一道声音传来。
李泰站再房顶上看了许久,哈哈大笑:“我想起你了,你是潘嫂子。欢迎来到河州!”随后,站在房顶上大喊:“潘哥,潘哥,你媳妇来了。”
蓉儿气的一跺脚:“姐姐,你也不管管!”
芝萌看着李泰良久不语,这才多久没见,怎么会有这么俊俏的功夫?”
被李泰这么一闹,燕儿刚反应过来,走到李景身边连忙跪道:“奴婢燕儿见过老太爷!见过方老太爷,见过少夫人。”
“嗯,起来吧,燕儿伺候少爷,有功了。”
“都是少爷聪慧。燕儿伺候少爷那是燕儿的福分。”
元帅一哼:“臭小子,有本事你就在上面呆着。燕儿,起来吧。”
芝萌上前扶起燕儿笑道:“燕儿,最近辛苦了。”
燕儿笑了笑,刚要说话。发现跟前闲杂人太多,不由的转身拿起勺子笑道:“来,大伙把碗给我,都尝尝大人的手艺,咱们这里今日来了几位贵客,还望诸位不要说出去。大伙到外面喝去吧。想喝再叫大人做。”说完,给他们每人分了一碗打发离去。李景点了点头,心里很满意,这个丫鬟,当真是精明的紧啊。
见到院子中无外人了。芝萌言道:“哥哥,你还不下来,爷爷都生气了。”
李泰见到没有别人,从房上下来走到元帅身边跪倒:“孙儿不知爷爷驾到,有失远迎,还请爷爷恕罪,时才孙儿有些惊慌。烫到爷爷还请爷爷息怒。”说完,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头,走到锅边盛出一碗粥双手给元帅奉上:“爷爷,这是孙儿亲手熬制地腊八粥,您尝尝!您就是要打,也要等吃完饭,有了力气再打啊。”
元帅本想打几下,突然发现这小子这么会说话,拉下脸来接过腊八粥:“哼,算你小子识相。等着老夫不累的时候再打你。”
李泰嘿嘿一笑,把众人迎进屋内,待大家座好,李泰言道:“爷爷,您怎么来了?想孙子了吧。哈哈,要我说,您来对了,这河州才是你们的养老之地啊。来,爷爷,喝粥。芝萌,喝粥,潘嫂,给!”
李景看着孙儿,喜悦之情露与脸上。端着孙儿亲手做的粥喝了一口。不住点头:“嗯,好喝。好喝!老夫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的粥呢。唉,怕是连陛下都未喝过。”说完,瞄了一眼李泰,看看他有没有反映。
元帅瞧了一眼,低头也称赞了两句,刚要说话,就见李泰笑嘻嘻地拉着芝萌的手笑道:“芝萌,我想死你了,我还以为你要给爷爷守灵呢,我……错了,错了,不守灵了。”见到元帅眼神不善,李泰笑道:“芝萌。说说,你们怎么来了?”
李景轻咳一声不语,燕儿立刻起身对蓉儿笑道:“小姐,怕是这粥凉了吧。待燕儿给小姐再盛一碗,小姐请来,咱们外面还有新奇的东西呢!”
安蓉也不是傻子,听到燕儿拉自己出去,也明白他们有事情商谈,自己不过是再京城结伴而行罢了。没有必要在这里听,与诸位施礼后,起身跟燕儿离去。
看见屋子里就剩下四人,李泰觉着此时有点不寻常,为啥芝萌和两位爷爷都到了?难不成真不愿意在京城待着了?可是看到如此警惕的样子也不信啊。不由的转头瞧向芝萌,芝萌也低头言道:“我也不清楚。爷爷们说是要来看看你。但、但此时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
李泰转头又看了看两位爷爷言道:“爷爷们,你们不会真在京城呆不下去了吧?孙儿怎么觉着你们有绑票的嫌疑呢?”
李景本想说些什么,但转念一想笑道:“也无什么大事,便是常在京城听到河州的事迹,所以便过来看看,这河州老夫来过两次,如今被泰儿治理的简直便了模样。呵呵,泰儿好本事啊。泰儿,你答应陛下的百万两纹银可有了?”
“你们不是过来抢钱的吧?有是有,可是我不能给啊,不是说好两年吗?”
李景惊讶道:“什么。你手上还有百万两纹银?”
李泰点了点头:“是啊,怎么了?”
“河州如此坚固,人口也涨了数倍,你有上还有那么多银子?”
“切,爷爷,这算什么。孙儿银子还是有些地。“可有多少兵卒?”
“六千!”
“可有多少粮食?”
“够吃三年。”
“可有战马?”
“每人平均三匹!”
元帅插嘴问道:“弓箭可够用?”
“精钢弩四千架,每架陪一百支钢箭,人手弓箭七千张,剪枝富富有余。”
听到李泰答话,元帅与李景对视一言问道:“如此时吐蕃十万铁骑侵入,你该当如何?”
李泰一笑:“关闭城门,睡觉!”
元帅一愣。但想到那么坚固的城墙也就释然,随即言道:“如三十万?该当如何?”
“有战马吗?”
“那是自然!”
李泰点头:“嗯,有战马还好说些,把人杀了,战马留下!”
“你不用外援?”李景与元帅惊呼道。
李泰很是得意的笑道:“五十万之内。不必外援。对了,吐蕃一共有多少人马?”
元帅应道:“不足七十万!”
“那都来吧。呵呵,要不怎么牵制边境守军。太子怎么能动手呢?”
李景两人一愣:“你都知道什么?”
李泰往椅子上一座,翘起二郎腿弹了弹衣服:“也不多,不过就是一些太子与二乌达的协议罢了。说什么。要把附近的四个州县都给吐蕃,妈的,其中居然有河州!”
李景与元帅此时已经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了,良久李景才言道:“泰儿,你从哪里知道的?此事关系重大,切莫搪塞!”
李泰笑了笑。起身找出当初在草原之上太子通敌地证据递给李景,李景看后大怒:“你为何不上报朝廷?”
“切,关我屁事。”李泰不以为然言道:“说了也不会给我嘉奖,弄不好皇帝要还咔嚓我呢。傻子才说呢。”
“你……”李景气的良久说不出来话,半响才言道:“实话告诉你吧,我与你爷爷来此,就是为了防止吐蕃侵入。你爹再泯州,他们想来必须先经过河州。所以我们才到此地,如有万一,也好让元帅调兵!”
李泰嘿嘿一笑:“别忙活了,既然来了,就享几天福吧,皇帝那么对你们。你们还有心思护着他?嘿嘿,我可是你们孙儿,多少也要考虑考虑我才是。芝萌,你说是不?”说完。很是淫荡的牵着芝萌的手笑道:“芝萌,我真想你了。”
芝萌忙到:“此时不是说笑的时候,爷爷问你话呢。”
李景良久言道:“泰儿,过来,座着,老夫有话要问你。”
李泰座在他身边一笑:“爷爷,您问吧,孙儿知无不言。”一回头,发现元帅也座在身边,两人把自己夹在中间。吓地李泰一激灵:“干嘛?”
李景言道:“孙儿,你跟爷爷说实话,你对陛下怎么看?”
李泰看着李景言道:“此时您是问孙儿,还是问下属?”
李景笑道:“当然是问孙儿了。这里没外人,你说实话!”
李泰突然跳起来“小爷现在狠不得抽死他。妈的。想起他我就来气。气得我晚上都睡不着觉。晚上做梦都用板砖砸他呢,要是小爷现在看见他。必然按再地上打死他,再救活他,再打死。妈的。打死他一百遍啊一百遍!”
李景面无表情的言道:“可想过造反?”
李泰摇了摇头:“用不着,要是太子登基,不用我造反大炎也挺不住多久了。这个天下爱谁谁,小爷管不着,只要别碰我河州就成,还有,不能动我家人,小爷不管是谁,动我家人就要弄死他。包括那个太子。嗯,也包括现在的皇帝!不过我估摸现在地皇帝不能,毕竟你们都是他的把兄弟,最多贬为庶人,嘿嘿,到了河州,咱们一样享福。怕啥。再说了,陛下还是我娘的爹,别管真的假的,我娘肯定不让造反。而且,如果家人无事,硬要扯虎皮,耍大旗,让天下地百姓去为自己争夺,这损事孙儿不干。”李景点了点头,他也能理解李泰的心思,良久叹了口气:“唉,其实陛下也不容易啊,如今大半数的兵马都被三位皇子垄断,陛下也是有心无力啊。泰儿,爷爷知道是陛下冤枉了你。可为人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我凭啥死啊,我欠他多少银子啊。切。现在想起来还一肚子气,我就不明白,你诬陷点什么不好。偏偏弄出什么龙袍。妈的,要是让小爷知道是谁栽赃我,小爷把他大卸八块!”
李景与元帅对视一眼后言道:“如果是老夫呢?”
李泰傻了,看了看李景,又看了看元帅:“爷爷。您不是玩我吧?”
李景起身一叹,面对墙壁良久言道:“泰儿,老夫不骗你,栽赃龙袍的,正是老夫。”
“**!”李泰回身就把桌子掀翻,随后拿起东西就摔:“是你,真地是你。”李泰边摔边喊道:“我是你孙子啊,你这是把我往死里整啊,我哪得罪你了,你跟那个老不死的这么祸害我。你让我娘跟着操了多少心,你让我爹一下老了十几岁,你把岚儿吓成什么样子,你把我人合商会地人都害成什么样了。皇帝给你什么好处了,你这么替他卖命,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你都宰相了。你还要啥啊。皇帝送你什么样的美人能把你迷糊成这样。”李泰边说边砸,最后屋子里所有地东西全部掀翻,李泰转身指着李景,眼泪滚滚而下:“我李泰最注重家人,可是我万万没想到,害我地是我爷爷。陛下要你死,你去死啊,你拉上我干嘛。我哪得罪你了。我现在恨不得杀了你。啊李泰越说越气,冲天大吼,随即一屁股座在地上痛哭不已。
作为李泰。他很明白家人地对自己的重要性,他不想失去任何一位亲人,自从自己进京以后,处处小心做人,为了不让家人操心,很多时候李泰都特别地容忍,但换谁也想不到,对自己下手地竟然是自己的爷爷。
过了许久,屋子里一点响声也没有。李景良久言道:“泰儿啊,是爷爷对不起你。可是爷爷没办法啊。朝中皇子夺权,暗中逼得陛下苦不堪言,你可知道,自从你上次到宗人府告状长公主出面后,陛下更是心痛万分。你还知道跟爷爷挺嘴。可是陛下的孩儿们呢,他们天天为了权利互相厮杀。全然不顾骨肉之情。如今太子已经统领京城七营,马上连老夫地铁血营都要被架空了。就连朝中不少手握重权的大臣都倒向了三个皇子。如今三个皇子势力相当,不分上下。此时陛下再不出手,这天下就完了。你以为陛下不爱惜百姓吗?陛下深知,如果自己被害,天下必然混乱,到时候遭难的还是百姓。为了麻痹皇子,陛下只有忍痛演了一出苦肉计。元帅家只有一女,而我李家还有两子,所以,老夫自告奋勇的推荐了你。因为你与老夫在书房中的谈话,让老夫知道你聪慧异常,所以才选得你。老夫于你说句良心话,如果舍弃了你能让天下太平,老夫也认了。”
李泰座在地上不语,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爷爷简直可以忠心到这种份上,他竟然可以舍弃自己而救天下,不过自己想一想也是,真要是舍弃了自己能救天下。换成谁都会这么做的吧。
芝萌此时才知道李泰多么委屈,听到李景说完,走到李泰身边蹲下,哽咽道:“切莫怪罪爷爷,他是当朝宰相,想地自然不一样,索性哥哥无碍,便是大喜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虽说咱们生在官宦之家,却也难免为家族牺牲,哥哥还要想开才是啊。”
李泰冷笑:“我有什么想不开的?从这一刻就想开了。我、李泰,堂堂相府二子,不过是一个家族的牺牲品罢了。两位爷爷,既然牺牲,就可我一人牺牲吧。吐蕃敢来,孙儿就与他们顽抗到底,如平安,还请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