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之段誉-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誉放眼望去,但见不远处山道旁的峭壁,间或有很多部位都呈暗红色,心中一凛:“难道是长年以来的边关厮杀,死难者的鲜血沾染在岩壁上,被风干之后,才呈现出的色泽么?”

秦时明月汉时关,魂归黄河碧云天。

一曲胡笳断愁肠,浊酒酣畅江湖远。

美人泪,杯中酒。情切切,意绵绵。

风萧萧,马鸣鸣。剑凝霜,思归念。

段誉本是后世之人,以前游览名胜古迹,往往忙着拍照,而现在,则是望着这古意盎然,险峻肃杀的雁门关,引起了很遥远的遐思。

边关,本就是厮杀之地,多少战魂埋骨他乡?

而在九州大地,那些将士的家乡,多少的怨妇在思归?

……

乔峰施展迅捷的轻功,在崎岖的山道以及悬崖边快速的飞跃,结果半个时辰之后,他又饶回来。

“大哥,可曾看到所谓的三十年前的绝壁留字?”段誉道。

“我以前怀疑天台山智光和尚说的谎话,认为没有绝壁遗字,但我刚才在一个山峰之上,看到高约八丈的位置,有很多刻痕。必定是轻功和内功都深湛之辈,才能做得到如此。”乔峰的语气有些凝重。

“那很好啊,大哥且带我们去看看。”段誉笑道。

及至跟着乔峰,来到一面峭壁之前,果然如同所说。

但是绝壁留字却被横七竖八的缭乱刀痕给划得面目全非。

原本的字迹里还残留着青苔,而刀痕却是崭新的,既没有青苔,岩石的颜色也很新鲜。

“千里赶来,不料雁门关外,却是绝壁无余字!到底是何人所为?谁来告诉我……”

乔峰这些天被武林所冤枉,谜团一个接着一个,现在又遇到这情况,更是雪上加霜,愤怒无比。

“嗷呜~”

降龙十八掌威猛无匹的忽然轰出,隐约有龙啸之声。

乔峰连续拍出几十掌,石壁之上出现大量如同蜘蛛网一般的裂痕,碎块飞溅。

段誉和黄须儿都迅速退开十丈远。

乔峰到得后来,不仅使用降龙十八掌,任意挥拳,磅礴的内力如同万马奔腾,罡风扩散,声势浩大。

岩壁遭到了大幅度的破坏,待得好一阵子之后,乔峰发泄够了,停下手来。

段誉见得乔峰的双手已经被鲜血染红,他毕竟也是血肉之躯,不是金刚不坏之体。这般凶猛的轰击岩壁,手受伤很正常。

乔峰面对着那面被破坏了遗字的岩壁,喘息着,如同狮子一般,双目泛着些许红光。

段誉心里思绪纷涌,最终还是决定坚持以前的想法,不把当年的真相说出。

因为乔峰有他自己应该有的英雄道路,虽然很是崎岖,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放能彰显其大英雄本色。

也正是这不断的磨练,才让乔峰从一个江湖豪客,达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境界。

“大哥不必如此,只要咱们胆大心细,总会有水路石出的一天。”段誉走过去,拍着乔峰的肩膀,很诚恳的道。

“好兄弟,你会不会相信是我杀的养父养母,以及师父?我是个大恶人么?”乔峰转头盯着段誉,问道。

段誉没有思索,立即道:“我说过,虽千夫所指,我亦信你。大哥你既然是英雄豪杰,那么遇到这样的事更应该冷静,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阴谋。”

“没错,愚兄前段时间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刚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才有些失态。也罢,我且回中原去,再努力查探。我就不信斗不过那个在背后一直设局陷害我的恶人。”乔峰道。

段誉点头,道:“我跟你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贤弟不必如此,跟着我,反而会连累你。况且你也应该有自己的历练,咱们就此别过吧!”乔峰道,“等我解决了身世问题和这些阴谋,就来找贤弟你痛饮千杯!”

段誉沉默着,思索了一会儿,答应了乔峰的提议。

“且慢,大哥,我有件事情要提醒你。”段誉道。

“但说无妨。”乔峰道。

“我是大理的世子,而我的父亲就是大理镇南王段正淳。他现在才刚到四十岁,不惑之年。那么三十年前,雁门关一役发生的时候,他才多少岁呢?”段誉道。

“很明显,肯定不到弱冠之年,只是十几岁的少年罢了。贤弟你说这干嘛?”乔峰疑惑的皱眉问道。

“想必我父亲在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只是整天玩乐,武功也不高明,在武林里也没有威望。我肯定他不是雁门关一役的带头大哥。”段誉很郑重的道。

乔峰点头,道:“听你这么一说,确乎如此。”

段誉道:“临别之际,小弟再有一言相劝。望大哥你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失去了本来的睿智。”

乔峰虚心接受了段誉的临别箴言。

“山不转水转,兄弟咱们后会有期。黄须儿,你练功也不要偷懒啊!”乔峰豪爽的笑着,转身离去。

段誉和黄须儿看着乔峰离去的背影,威武却有些萧索,还有那么一些孤独和疲倦。

“英雄本来孤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道路。”段誉迎风叹息道。

“那么,公子爷,咱们去哪儿呢?”黄须儿挠着头,很不解的问道。

“我不是刚说过么?每个人的路都不同,你之前是从大理赶往少林拜师学艺,但去无妨。”段誉道。

“公子爷你生气了吗?不愿带着我闯荡江湖。”黄须儿道。

段誉摇头,道:“你到少林去好好练功,将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你跟我不一样,不适合在外边不断历练,你更需要的是花费大量时间苦练。”

黄须儿总算是明白段誉的用心良苦,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策马往少室山赶去。

辞别黄须儿之后,段誉就一个人骑马上路。

从雁门关往回走了十几里路,就是荒凉的原野,连年的战乱,让这里已经民不聊生。

“想必大哥记住我临别的话之后,到时肯定知道马夫人说的假话,我父亲段正淳岂会是当年的带头大哥呢?如此一来,大哥不会去他报仇,那么阿朱也不会代父而死。”

段誉想明白这些,自语笑道:“塞上牛羊之许约,终未成空。估计下一次再遇到大哥的时候,应该是在少室山一战了!”

忽然一阵马蹄声响起,是那二十余骑官兵疾驰而来。

段誉遂下马,躲在一块大石头之后,打算看看情况再说。

听得婴儿的啼哭之声,以及妇人尖锐的叫嚷声。待得近前,段誉看清楚了来的是大宋官兵。

段誉的目力极好,看得清楚,每人马上几乎都还掳掠了一个妇女,所有妇孺都穿着契丹牧人的装束。

好几个大宋官兵伸手在契丹女子身上摸索抓捏,猥亵丑恶,不堪人目。

有些女子抗拒支撑,便立遭官兵喝骂殴击。

他们从大石旁经过,径向雁门关驰去。

段誉心道:“大宋边关的守军怎地如此荒唐?简直跟强盗无异。”

忽然听得一名军官道:“这一次打草谷,收成不怎么好,大帅会不会发脾气?”

另一名军官道:“辽狗的牛羊虽抢得不多,但抢来的女子中,有两三个相貌不差,陪大帅快活快活,他脾气就好了。”

第一个军官道:“三十几个女人,大伙儿不够分的,明儿辛苦一天,再去抢些来。”

一个士兵笑道:’辽狗得到风声,早就逃得清光啦,再要打草谷,须得等两三个月。”

突然之间,一个契丹妇女怀中抱着的婴儿大声哭了起来。那契丹女子伸手推开一名大宋军官的手,转头去哄啼哭的孩子。那军官大怒,抓起那孩子就要往地上摔去。

一个最近的契丹老汉见状立即扑过去,抢夺小孩,却被另外几个士兵拔出利刃在背上乱砍几刀。

那老汉摇晃了几下,竟不跌倒。众官兵或举长矛,或提马刀,团团围在他的身周。

那老汉转向北方,解开了上身衣衫,挺立身子,突然高声叫号起来,声音悲凉,有若狼嗥,一时之间,众军官脸上都现惊惧之色。

段誉忽然心中一凛,他这几下垂死时的狼嗥之声,乔峰也曾叫过。那是在聚贤庄上,他身上接连中了几刀,又被游氏双雄的利刃钢盾所伤,悲愤莫可抑制,忍不住纵声便如野兽般的狂叫。

段誉没有迟疑,飞身便从大石之后跃出,铿然一声,赤红长剑出鞘。

剑光闪烁,如同白虹贯日。

十几个大宋官兵惊呼着,几个呼吸的时间,就都被斩杀。

段誉施展凌波微步,以极快的速度闪烁过去,接住那个从大宋军官手里跌落下来的婴儿。

在场的老弱妇孺契丹人见他如此神威,都看得呆了。

“将孩子带好,你们赶紧逃得远远的吧。”段誉将婴儿递给那个妇人。

虽然他们听不懂段誉话,但对于救命之恩,感激不已,都跪下来磕了一阵头,然后就骑着大宋官兵们留下的马远去了。

而那个身中数刀的老汉终于倒下,段誉识得他身上的那个狼头刺青,乔峰也有,契丹的男子一出生就会弄上这么一个狼头刺青。

段誉见今天的情景,想起了张养浩的一首元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一四一章突破先天实丹(第2更)

段誉独自骑马,从雁门关赶回,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其实是没有具体目标的。

但有一件事非常重要,无论如何也不能耽搁,那就是努力练功,在不断的江湖历练里提升自己的实战经验,寻求突破的契机。

“江南已经去过了,我穿越而来,何不走遍这大江南北,也好见识一下天龙世界里的全景致。说不定在原著的剧情之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人物,以及故事呢!我大可以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做一个游侠?”段誉心里忽然有了个不错的主意。

只要以后回来赶得及珍珑棋局、万仙大会、少室山一战这些大事就可以了。

这其间尚且有几个月的时间,完全来得及的。

段誉遂策马往北行了三十的多里,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

他置身于崇山峻岭里,也不知现在到了什么地界。周围响彻着野狼的嚎叫之声,还有草落之间的虫鸣在此起彼伏。

抬头仰望夜空,但见月明星稀,深邃幽蓝,明月清辉照耀万里,江山如此壮阔,令人心动神摇。

段誉让马儿在旁边吃草,他自己却跃到一块岩壁突出的岩石之上,盘膝打坐,闭目修炼。

在他看来,闭关静坐修炼和在江湖里历练拼杀,是相辅相成的。

犹如,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

段誉潜心静气,运转神照经内功,护住关键的心脉,以及一些重要的穴道,然后他再以北冥神功,炼化那天在无锡城里,吸收的一道精粹的内力。

那是由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发出的一道一阳指芒,里边蕴含的是先天金丹境界的精纯内力。

当时段誉是暂时用北冥神功将之压制,不至于有什么紧急的危害,但要是就此置之不理,那么将来肯定会造成很大的反噬作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段誉很少施展北冥神功,跟高手过招不得已才会施展。

因为若是吸收太多的小喽啰的内力,积累起来才数量上虽然会很多,但是内力会变得多而不纯,驳杂不堪,岂不是自掘坟墓么?

那天从无锡城到杏子林之后,变故太多,段誉一直都没有时间炼化这道内力。

现在正是好的时机,没有人打扰,这辽远寂寥的星空之下,崇山峻岭里就只有他一个武者,谁会来打扰他?

段誉不慌不忙的运转北冥神功,如同抽丝剥茧一般的炼化内力。

开始还很顺利,但是半个时辰之后,膻中气海里忽然又冒出一股磅礴的内力。

“我倒是差点忘了,那天在小磨坊里,我跟慕容复假扮的李延宗一战,也吸收了他不少的内力。”段誉心道。

然后他有些痛苦,如同许多蚂蚁才啃噬着他的经脉和骨骼,两股内力都不是易与的,其一来自段延庆这个先天金丹高手,另一股内力则是来自先天实丹境界的慕容复。

段誉施展控鹤手,取下一节松树枝,咬在嘴里,不至于因为剧痛而将牙根咬坏。

这个痛苦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的,之前勉强压制着这内力还不见得有什么,现在将之引导出来,真是难受。他的额头遍布冷汗,身子都有些发抖了。

但必须得坚持!要成为真正的高手,不付出一些怎么可能?

原著的段誉就是因为吸收太多内力,却没有慢慢的将之炼化成自己的内力,因此总是运转不灵。

月光照耀在段誉的脸上,俊朗的脸,轮廓分明,显得很坚毅,可不是软弱的书生。

两个时辰之后,段誉才终于将这两股内力炼化完毕。

然后他停止运转北冥神功,转而运转神照经内功心法,将这些内力引导在四肢百骸,奇经八脉里游走。

痛苦终于消退,现在反而如同冬天的时候浸泡在温泉里一般畅快无比。

以前段誉看原著的时候,上边说的是,凡是修炼北冥神功之人,必须得尽忘以前所学,也就是散去以前修炼的内功,否则这两种内功相冲突,轻则走火入魔,重则爆体而亡。

但是他误打误撞的将神照经和北冥神功都修炼,结果没有妨碍,神照经是固本培元的,若是能打通任督二脉,那么就算是达成,现在距离这个还太远。

段誉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也就不去多思索,反正他这般修炼只觉神清气爽,没有觉得有丝毫走火入魔的征兆。

就这样继续修炼到第二天清晨,段誉的脑海里兀自在闪现着这些天的战斗。

跟慕容复假扮的李延宗在小磨坊一战、跟郝连铁树在天宁寺里一战、聚贤庄跟乔峰联手战群雄……

一幕幕如在眼前,段誉对于武道于新的感悟。

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神照经内功已经收敛,他长吁一口气,自语道:“终于突破了啊!如今我已经从先天虚丹境界,突破到先天实丹了。”

段誉拔出背后赤红长剑,从石壁悬空的大石块上跃下,在虚空里旋转着刺出,恰似一条火龙呼啸翻腾。

“嗤~嗤……”

连续十几声清越的剑刃撩斩之声响起。

立即就有十几颗大松树被犀利的剑芒斩断,横截面很是光滑。

达到先天实丹境界之后,段誉的剑芒能够攻击到三丈半的位置,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约相当于十米。

段誉落地之后,施展出最近创出的斩龙快剑,一往无前的气势迸发出来,树林里的大量落叶纷飞,整片林子都充满了剑意和剑芒。

然后段誉又施展连城剑法,过了片刻,他心里不再思索剑招,随心所欲的舞剑。

待得段誉收剑而立,地面出现很多深深的剑痕,树木也断了一大片。

段誉左手凝聚内力,一指点出,正是一阳指,淡金的指芒顿时穿透了近乎三丈外的一棵松树的树干。

虽然没有剑芒那么远,但是破坏力更为集中一些。

“以我如今的内力,不知再练六脉神剑之中的少泽剑会是怎样的效果呢?”段誉心道。

以前他不怎么练六脉神剑,是因为觉得内力不够深厚,武道根基也不扎实,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放手试一下了。

“我且先从其中的一脉剑法开始练,对,就是少泽剑!待得纯熟之后,再将六脉神剑练得完全即可。”段誉作出了决定。

第一四二章策马北行,客栈闻古剑(第1更)

突破先天实丹境界之后,段誉的内力精纯度又提高了,而且剑芒能够达到三丈半的范围,也就是十米左右。

跟之前的先天虚丹境界相比,那时能够将剑芒攻击到两丈的距离,也就是六米左右,如此看来,威力增加到了近乎两倍。

段誉并不因此而感到得意,因为他明白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谓任重而道远。

达到先天实丹境界,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因为在这之上,还有先天金丹境界。

况且对于武林高手来说,修为境界只是一个参照的标准而已,从根本上是以内力的精纯和浑厚度来划分,但真的到了拼命实战的时候。

或许某些不擅长攻击手段的先天虚丹境界武者,反而会丧命于黄须儿那样的天生神力之人手下。

世事难料,武林里的高手层出不穷,可谓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虽曾经读了好几遍原著,熟知其中的剧情和人物,但是九州大地如此之大,必定有很多人和事,都是天龙原著没有记载的,因为书籍本就是这个世界的缩影而已。”

段誉心中了然,下定了决心:“常言道,仁者无敌,勇者无惧。我且去用心探索一番,待得聋哑老人到处邀请俊杰前去擂鼓山破解珍珑棋局的时候,我再回来也不迟。”

计议已定之后,段誉没有立即赶路,他愈发的稳重,并不是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了。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段誉静下心来,趁着如今刚突破,来修炼六脉神剑。

他选择先将其中的一脉剑法练得纯熟,即是少泽剑,他是最为熟悉的。

曾经在松鹤楼跟乔峰对饮千杯,就是以少泽剑的运功线路,将酒水弄出去的。

段誉的记忆力极好,当初在天龙寺里将六脉神剑的六副剑谱图形和各种运功的经脉线路,都铭记于心。而且那个时候,鸠摩智跟天龙寺六位高僧比试,六位高僧分别施展一路剑法,相当于将原本死板的图谱,活生生的在他眼前展示和推衍了一番。

接下来,段誉盘膝坐在地上的枯叶之上,静下心来,按照少泽剑的运功路线运行内力,一点也不急躁。

开始他还不算很纯熟,担心被爆发的内力反伤,因此比较小心翼翼,待得两个时辰之后,段誉就算不刻意的去存想内力的运行,也能心念一动,就将内力灌注到所需要其达到的地方。

或许这就是无所施而无不为的奇妙状态吧。

这路经脉起自腋下的极泉穴,循肘上三寸至青灵穴,至肘内陷后的少海穴,经灵道、通里、神门、少府诸穴,通至小指少泽穴。

段誉如此缓缓存想,自然而然的就有一股内力果然便循着经脉路线运行,然后那种感觉就如同那天在松鹤楼里喝多了酒,将酒水以内力运转到手指间,很憋的感觉,如不释放,很是难受。

他不再犹豫,左手小指往前凌空点出,并不像一阳指那样忽然疾刺而出,而是一道无形剑气,看起来没有什么光华。

段誉仔细一看,能发现在三丈半的位置,那里的空气出现了一些涟漪,那是因为无形剑气将空气划动所致。

而且六脉神剑作为比一阳指的进阶武功,还有奇妙的地方,在于可以将这释放出的剑气用意念控制着,往回攻击,就如同那道无形剑气其实是一把可以随心所欲的真剑。

只是两个呼吸的时间,释放出去的无形剑气就会消散于空中。

“也就是说六脉神剑包含六路风格迥异的剑法,不仅出剑的方位精妙,而且还可以控制着无形剑气回旋攻击,以后我岂不是可以将自己对于剑道的领悟,融合到其中么?”段誉心道。

他知道这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欲速则不达,现在能够娴熟的释放出六脉神剑的少泽剑,也就可以了。

段誉旋即站起来,左手小指在虚空里看似轻描淡写的勾画,前边的空气里就呼啸着剑意。

松树之上立即出现了明显的剑痕,段誉心中一动,就用意念控制着即将消散的好几道无形剑气,在前边那棵大松树之上刻下了“大理段誉到此一游。”八个大字。

这字迹果然苍劲有力,如同铁画银钩。

后来者没有见到段誉以六脉神剑刻字,还会以为这些字迹是用锋利的宝剑刻下的。

段誉收敛内力,他心道:“论起爆发的威力,这式少泽剑的威力比一阳指差一点,或许是我更熟悉一阳指的缘故吧。六脉神剑的优势还是很大的,变化太多,以后可以试试。缺憾就是消耗内力太多了,刚才这么一会儿工夫,我的内力就消耗了不少。

这有些像乔大哥的降龙十八掌,都挺消耗内力的。难怪乔大哥在战斗的时候一般多使用其他的拳脚工夫,到得关键时刻,再骤然爆发,使出威力绝伦的降龙十八掌,敌人莫可抵挡。

眼看已经到中午时分了,段誉用内力弹石头,将一只白鹤打将下来,在附近小溪里将白鹤洗剥干净。

然后就地生火,将之烤得金光熠熠,外焦里嫩,再撒上一些随身携带的食盐,顿时香气扑鼻。

饱餐了一顿之后,段誉再不耽搁,就解开马儿的缰绳,翻身上马,向着北边疾驰而去。

在丛山峻岭里奔行了五天,眼前的道路终于渐渐开阔起来,北方的地势相比于南方要平坦得多,没有那么多奇峰丘陵,因此目光也开阔了许多。

如今已经是仲春天气,迎面暖风吹来,让人有些熏然。

途径阳平关,段誉想起了那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曾经出关,尚且有朋友相送,畅饮叙别。而我现在却是孑然一身,我且不去想这些让人丧失斗志的琐事吧。”然后段誉只是瞥了一眼阳平关,就策马奔行得远了。

然后他就真正的踏入北方的地界,出了阳平关,经过凤县,就是陕西的地界了。

由于前些天,才落过大雨,因此黄河里的水涨得很高,段誉就算在前世也是生活在南方的城市,没有见过黄河,现在望着曲折远去,茫茫壮阔的黄河,心里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而且这一带的山有个特点,不是由坚硬的青石构造,而是由黄泥和一些比较疏松的岩石组成,段誉随手释放一道一阳指力,就能在岩壁上凿出一个三尺多深的孔洞。

古时只有一条官道,因此武林高手们赶路途中经常会相遇。

而在官道附近有三种很常见的事物,那就是十里长亭、客栈和驿站。

十里长亭专为古人送别所用,古时之人情真意切,虽没有现在的手机联系那么方便,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之间的感情才如此深厚。

江郎于《别赋》里曾写道:“黯然**者,唯别而已矣!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是以古人在分别之时,会一直送到十里长亭尽头,长亭连短停,别意难尽,因此最后还要折柳相赠。

古人也是聪明,那柳树枝条赠给朋友之后,他可以带到新去的地方,然后在居所附近扎下去。如此就应和了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此人每当怀念家乡和故友之时,就可以站在这棵柳树之前,默然的怀念。

而驿站的作用不必说,是很重要的。古时传递书信没那么方便,飞鸽传书距离远了估计不靠谱,若是遇到一些武林豪杰肚子饿了,飞镖甩将过去,岂不是会将飞鸽给打下来,然后烤着吃了也未可知。

因此驿站里养着很多马,当送行的路过驿站之时,就可以将疲倦的马匹更换了,然后自己也饱食一顿,继而继续赶路。

而客栈是武林好汉,江湖豪客们最为喜欢的地方,因为这里不仅可以畅饮烈酒,大口吃肉,还能几个相熟或者不相熟的坐在一堆,天南地北的一番高谈阔论。

就算大部分人在这样的时候,吹牛的成分居多,但也不妨碍他们谈得眉飞色舞,逸兴遄飞。

高手毕竟是武林人物的少部分,而那些武功不见得高明的人,则通常以谈论武林之中的热门大事,以及吹嘘,来显得自己是个老鸟,所知甚广。

段誉赶了这么多天的路,确乎有些倦意了,一路之上饿了都是吃些烤肉和野果,用水浒里那些好汉的话来说,许久没喝酒,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眼见得前方有间客栈,酒招子上写着“来福客栈”,段誉策马过去,小二很识趣的将马牵到客栈后边的马厩里。

段誉则大步走进了客栈。

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些菜肴,熟牛肉自然是不能少的,还有一坛花雕酒。

“侠客也不好当啊,整天在外风餐露宿,饿了吃烤野味,晚上就睡山洞或者草地。”段誉心里感叹着,大快朵颐。

对于客栈里的江湖豪客们的高谈阔论,他没有兴致去听,知道他们的话里多半是吹嘘,信不得。

不过片刻之后,就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说书人,手持檀板,精神矍铄,走到二楼的栏杆上。

这年老的说书人,敲了几下檀板,朗声道:“上回书说道,关外神鹰霍飞腾在大漠里寻找古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干将、莫邪。今天且说,霍飞腾正打算取剑的时候……”

第一四三章白袍剑客(第2更)

段誉一边吃着熟牛肉,喝着花雕酒,一边饶有兴致的听着白发苍然的说书人在说着:“上回书说道,关外神鹰霍飞腾在大漠里寻找古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干将、莫邪。

今天且说,霍飞腾正打算取剑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东瀛武士,此人会说汉话,他表示这等宝剑,见者有份,能者居之。但是咱们的关外神鹰霍飞腾怎肯答应,他义正词严的道,这是堂堂中华之古时名剑,岂能落入夷狄之手?

然后他们来了场决战,胜者就得到干将、莫邪。

本来霍飞腾的剑法精湛,内功也了得,可恶的是那东瀛武者擅长使用诡谲的招数,鏖战了三百回合之后,居然将霍飞腾刺杀。从此一代大侠关外神鹰霍飞腾身亡,干将和莫邪古剑也落入东瀛人之手。”

段誉觉得这故事不怎么真实吧,不过旁边的一个汉子站起来问道:“老头儿,你说的是真的么?”

“当然是真的,当时还有几个关外武者远远的看到了这场战斗。若是近前,肯定会被东瀛武者凶残的都杀掉。待得东瀛武者携着古剑离去。观战之人就过去抢救霍飞腾,结果他已经是处于弥留之际。”说书老头摇头晃脑的道,还不时的敲一下檀板。

段誉笑道:“那么这位关外神鹰大侠可曾留下什么临终遗言?”

心里却是在说:“看你这老头怎么瞎编,我可不信。”

这说书老头没有犹豫,笑道:“少侠,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啊!我本来也准备这么讲来着。当时霍飞腾就对身边的几个武者道:我这口气马上就要断了,你们且回到中原武林,将古剑干将、莫邪,落入东瀛武者黑川三郎之手的事告知诸位豪杰,一定要夺回我中华的古剑。

我还有一个儿子,他跟随拙荆在华山居住,还请诸位加以照顾,将我这儿子培养成才。

然后霍飞腾就此殒命。”

然后说书老头盯着段誉,笑道:“这位少侠如此的俊雅不凡,气宇轩昂,若是你肯赏小老儿一杯水酒喝,那么还可回答你三个问题。”

段誉点头道:“要喝酒来就是,别说什么赏不赏的。”

说书老头是个老酒鬼,他连忙向其他的人说道:“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然后他就收起檀板,赶紧来到段誉这张桌子边。

段誉悠然一笑,提起酒坛就给这老头倒了一碗酒。

老头端起酒碗,咕嘟咕嘟的喝了,然后加起熟牛肉就吃起来。

想必这说书老头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好汉,很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风范。

喝了这碗酒之后,老头儿有些舒畅,道:“少侠你可问三个问题,小老儿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段誉一边喝酒,一边思索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