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试婚(作者:紫伊281)-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在是凶险。”

    李明允安慰道:“既来之则安之,何况靖伯候给我派了个好帮手,咱们谨慎些,应该无大碍的。”

    看李明允眼神闪烁,林兰马上警觉道:“你可别打什么主意,我是定要跟你去狼山的,你别想把我扔这。”

    李明允苦笑,这个人女人实在太聪明,他的心思都瞒不过她。

    “越是危险,我更要与你去,今儿个我去趟医药院,那里的伤兵多的都快挤不下了,可见前方战况之激烈,所以,你更得带上我,一个好医官最少也抵得几百兵马吧!再说了,你留我在这里担惊受怕的,只怕你还没回来,我就要担心死了。”林兰很认真的跟他讲。

    李明允无奈的抵着她的额头,喟叹道:“兰儿啊······嫁给我是你命好还是命不好?”

    林兰笑着去蹭他的额头:“只要能跟你在一起,我心里就是快活的,人活着不就图一舒心吗?”

    李明允点点头,揉揉林兰的头发,自嘲的笑道:“这会儿我觉得李家祖上还是积了些许阴德的,不然怎么会让我娶到你这么好的媳妇?”

    林兰大眼一瞪,反驳道:“此言差矣!娶到我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李明允心中一乐,哈哈大笑,满心的郁闷都散了去,拖了她入怀开心的好一顿搓揉。

    文山听见屋里头笑闹声,不觉的嘴角扬了扬,少爷好久没这么开怀笑过了,捧着饭菜犹豫着是不是送进去?这会儿进去显得不太识趣,可不送进去,饭菜又该凉了,这该死的鬼天气,冷的能把人鼻子冻下来。斟酌一番,文山还是敲了敲门。

    第二天一早,队伍集结出发,由杨万里率一千兵马做前锋,马友良不是怕死吗?怕死就让他殿后好了。五千多人马浩浩荡荡出了胜州城,往阴山而去。

    杨万里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由他带路是最好不过的。别小看杨万里带来的五百兵马,这五百人都是杨万里亲自挑选的,其中斥候就有二百之众,其余为骁勇善战的陌刀手和弓弩手。

    为了谨慎起见,杨万里一路派斥候先探路,确定安全大军再前进,如此行了两日,已经进入阴山腹地。

    这日黄昏,突然天色大变,狂风大作,大风刮的人睁不开眼,西山和北山的大军经历过酷暑,却不曾经历这般严寒恶劣的天气,一时间被刮的东歪西倒,站都站不稳,更别说前进。

    李明允提议是不是找个地方避避风,秦承望躲在马车里不敢出来,叫属下过来传达他的意思,这一次,总算跟李明允不谋而合。

    宁兴叫来杨万里问他附近可有避风的地方,杨万里道:“再有两个时辰就到达前面陵武隘口,看天色马上会有一场大风雪,如果大军不能尽快通过山谷,大雪一下,封了道,大军就会被困在此处,若是遇上突厥奇袭就不妙-了。”

    李明允相信杨万里的经验,吩咐大军继续前行。

    秦承望反正坐在马车里吹不着风,你们硬要顶风前行,吃苦头的是你们,所以他意外的没再发表意见。

    可惜越往里走,道路越发艰险,其中有段还是羊肠小道,为了安全起见,大家都下马牵着走,李明允让人去通知秦承望,最好是下马车,万一马车一个颠簸,掉下山崖,可不是闹着玩的。

    秦承望满腹牢骚,可是看着那艰险的道路,一边陡峭的山崖,心里也是发憷,老老实实下车步行,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跟只熊似的,在两名侍卫的搀扶下抖抖索索的前行。

    走到半道,天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好似玉皇大帝家的棉被撕破了一般,兜头兜脑的撒落下来。前方一片白茫茫,连路都看不甚清楚。

    李明允怕大家人挤人,在这羊肠小道上很容易造成事故,命人传令下去,大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推攘拥挤。又在队伍中寻找林兰的身影,可大雪风扬,哪里还寻的见,心里担心不已,只好安慰自己,有文山跟着林兰,一定没事的。

    就在快出山谷之时,前方斥候来报,陵武隘口有异常。

第二百三十二章 首战告捷

    发现陵武隘口异常的并不是斥候,而是杨万里派去传令几位将领迅速聚集一处,临时找了个挡风的处所听小兵回禀,秦承望也很关心的凑过来,他关心的是自己的安危。

    “小的奉命前去陵武隘口通知那里的守军,我部要在隘口暂避风雪,隘口的守卫很警惕的问咱们有多少人,要去哪里?小的曾多次护送给养过隘口,隘口不过三百守卫,守门的就那么几个,就算叫不全名字,大都脸熟,见那守卫很面生,小的就没急于回答,反问他周全今日不轮值?那守卫含糊的点头,又紧赶着追问小的,小的心里生疑,周全是隘口的伙夫,哪里会轮值?小的就回他,咱们是运送粮草前去沙溢的,他又问咱们有多少人,小的没敢多说,就五百,想借他们这避避风雪,他就说要请示一下,没多久来回我,说行。小的趁着他去回禀的空当,偷偷观察了下隘口的情况,发现那里的岗哨布置跟原先大不一样,小的跟他敷衍了几句就赶紧回来禀报。”小兵一口气麻溜的把情况说明。

    杨万里是熟悉这一片的,他最有发言权,宁兴让他先发言。

    杨万里沉思片刻,面色极其凝重:“看情形,陵武隘口已经被突厥人占领了。”说着他抽出腰间长刀,在雪地上比划,边解释道:“从胜州到沙溢,沿途共有三个隘口,之前我们已经路过青峰隘口,过了陵武隘口就是白虎关·这条路线是我方最重要的粮草补给线,每关皆有守军,如果陵武隘口失守了,只怕前面的白虎关也已失陷。”

    “那怎么办?这条路走不通了,咱们得赶紧换条路。”秦承望一听有危险,马上就露出贪生怕死的嘴脸。那声音颤的,也不知是吓的还是冻的。

    秦承望是副使,大家不敢当面指着他胆小如鼠,但是心里都是十分鄙夷·再看看一派淡定从容的李大人,两厢比较,大家对秦承望的鄙夷又多了几分。

    “不行,此刻大雪已经封了山中小道,根本看不清道路,后退的话,只有死路一条,若等在此处,就算突厥人不来侵袭,就这么大的风雪·不用到天明,将士们冻也要冻死了。”杨万里马上出言反对。

    李明允问那小兵:“陵武隘口有异,你果真确定?”

    那小兵正色道:“小的原以项上人头担保。”

    李明允点点头,又问杨万里:“这三处关口若是有一处遇险,如何通知其他隘口?”

    杨万里道:“会燃起烽火,因为道路崎岖艰险,我们走的慢,其实三处隘口相隔并不远,燃起烽火,便能看见。”

    大家不由的抬头看着漫天风雪·这样的大风雪,便是燃起烽火,又有谁能看见?可见这看似严密的防御·还是有弊端的。

    众人不由的又万幸,幸亏这传令小兵机警,若是贸贸然的进了隘口,岂非羊入虎口,谁知道隘口里有多少突厥兵马?

    宁兴眉头一拧,凛然道:“既然后无退路,那就杀过去。”说着他虎目一瞠,从一干将领面上一一扫过。

    西山大营的葛彪葛副将率先响应:“属下愿做先锋·杀进隘口·剿灭突厥狗。”

    另外几位将领也不甘落后,摩拳擦掌、争先恐后的请命·而北山大营的将领则看马友良的意思,马友良没开口·他们只能静默。

    宁兴知道马友良的那点小九九,不就怕他拿北山大营的弟兄们当炮灰吗?好,这个头功你们不要,我们西山大营要了,让你们北山大营躲在后面当缩头乌龟好了。

    这种调兵遣将的事是宁兴的职责,李明允不发话。

    宁兴振臂一挥,众将安静下来,还以为要到沙溢才有仗打,没想到半道上就来机会,这可是头一份功劳,最不想要啊!怕死的话从个屁军啊,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得了,于是西山大营的将领们看沉默的北山大营将们的眼神中不加掩饰的透出鄙夷之色。

    这让北山大营的将领们心里颇不好受,先前平南,北山大营没轮上,让西山大营出了风头,两阵营的暗中较量已经输了一成,这次来北地,再叫西山大营的人抢了先,那他们真没这个脸了。心中蠢蠢欲动,怎奈马友良依然一副死人脸,就是不发话,把大家憋的,那脸色比便秘好不到哪里去。

    宁兴点到杨万里:“杨县尉,陵武隘口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你先跟大家说说。”

    杨万里面色一凛,抱拳道:“宁将军,就属下分析,突厥人此次突袭陵武隘口,人数不会多,若是动静太大,也瞒不过我军前方傺,属下满打满算,如今隘口内最多不会超过五百人马,胯军如果信得过属下,就让属下带五百人入隘口。”说着他看了眼李大人,憨厚的笑道:“拿下隘口,就算属下送给大人和将军的礼物。”

    宁兴和李明允对望一眼,心神领会,杨县尉有与突厥人交战的经验,且又熟悉隘口的情况,他去自是最合适的。

    宁兴振声道:“杨县尉听令,着你率五百人马前去攻打隘口,葛彪,你率五百陌刀手和三百弓弩手伺机配合杨县尉,行动要快,务必一举拿下陵武隘口。”

    两人肃然领命,下去准备。

    秦承望道:“宁将军,你也得派人保护李大人才是他可是肩负皇命,不得有任何闪失。”°

    这话说的,好像他多么关心李明允的安危似的,保护李大人,不就等于保护他自己么?自己怕死还要拖人垫背。

    宁兴嘴角一扯,笑意冷然:“我军五千人马对付他们区区几百突厥兵还不在话下,秦副使若实在害怕,就让马将军率北山大营的弟兄保护秦副使吧!”

    虽是性命攸关,但惺惺之态还是要做的,秦副使义正言辞道:“宁将军莫要想岔了,你们这次的主要任务是护送李大人,保护李大人的安全,本官所虑唯此而。”

    秦承望可以不要脸,马友良可以袖手旁观,但是北山大营的弟兄们受不了了,有人嘀咕道:“我们北山大营的弟兄也不是孬种······”

    话还没说完,马友良厉眼瞪过去,那人悻悻的住了嘴。

    李明允微微一笑,这样下去,马友良渐渐不得人心,都到了这个地方,这个时候,他若还打自己的小算盘,迟早把自己给栽进去。

    不用去作战的士兵也不能闲着,宁兴吩咐下去,全军戒备随时准备战斗。众将领命分头去准备。

    秦承望赶紧又躲回马车里去避风雪,还让将士们在他前面严阵守卫。足足布防了十层才安心。

    林兰就在他们商议怎么拿下陵武隘口的时候,正忙着清点药材,听说过羊肠小道的时候,有一辆运粮车掉下山崖了,她只怕药材也有损失,清点后,发现药材并无缺损,林兰长松一口气。

    李明允身边的侍卫来找林兰,林兰赶紧跟了过去。李明允见到林兰,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适才有突发状况,没能及时来找你,怎样?你还好吧?”虽然林兰活脱脱的站在他面前,可是回想之前那段路,腿肚子都还发抖,林兰是个女儿家,就更不用说了。

    林兰却是满不在乎的:“我能有什么事?以前上山采药,比这样险的路,我都如履平地,不过,这雪下的真大,我就担心药材有损,好在老天保佑,刚刚清点了一遍,一点没少。”

    李明允薄责道:“你呀!别老惦记那些药材,自己的安危要紧。”

    “那怎么行?粮草少了,不过大家饿上几顿,若是药材少了,是会要人命的。”林兰睁大眼睛跟他辩。

    李明允知道自己说不过她,只好苦笑:“前方隘口可能被突厥人占领了,现在杨大人带兵前去攻打,怕是会有一场恶战,你就呆在我身边,哪也不准去。”

    林兰已经听说了隘口的事,不过她一点也不担心,过青峰隘口的时候,她就留意过,整个隘口里,就算塞满了人,也不会超过七八百,这里有五千多大军呢!难道都是泥捏的摆设?

    林兰反过来安慰他:“这肯定是小股敌人,来搞偷袭的,咱们这么多人马,不用怕他们,正好拿来练练手,也好壮壮士气。”

    李明允忍不住轻哂:“你倒是有大将之风。”

    林兰不以为然:“就算突厥大军来了,咱们也不能犯怵啊!打仗不是光有战略武功,关键是要有气势,要是自己先胆怯了,未战已是输了三分。”其实打仗的事,林兰还真不懂,但她知道一个道理,狭路相逢勇者胜。

    负责保护李明允的赵卓义笑道:“嫂子是巾帼不让须眉,这话真该叫秦副使来听听。”

    李明允一眼瞪过去,赵卓义嘿嘿一笑,却是住了嘴。

    赵卓义是林风手下最得力的,武艺也最精湛,林风让他带几十人,贴身保护李明允。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前方回报,陵武隘口已经拿下,共歼灭敌兵三百余众。众将士欢欣鼓舞,原本都快冻的凝固了的血液都沸腾起来。

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土不服

    首战告捷,葛彪带人清理战场,杨万里去审问活捉了的厥兵,其余将领安顿人马,半个时辰后,陵武隘口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余苍茫的大雪在暗夜里纷扬。

    议事厅里,两位特使,以及宁兴手下的副将们齐聚一堂,听杨万里的审讯结果,众人皆倒抽一口冷气。

    正如杨万里所料,前方白虎关已经失陷,昨儿个夜里突厥五百兵马乔装成我军将士说是护送伤兵前去胜州,因为是夜里,看不甚清楚,加之突厥人不知从何处弄到了我军口令,轻松敲开了白虎关的大门,打了个措手不及,白虎关三百兵马全军覆没,今儿个傍晚,他们如法炮制又一举拿下了陵武隘口,若不是一场大风雪,只怕这会儿青峰隘口危矣!突厥人密谋突破这条补给线已久,一直不得机会,这次突厥阿史那将军率七万兵马围攻沙溢,前方战事吃紧,让他们有机可趁,偷偷越过我军布防进入阴山,如果这条补给线落入突厥人手中,突厥大军就可以从这里奇袭胜州后方,沙溢的大军对付阿史那的七万大军已经吃紧,根本不可能回援。

    屋子里生了炭火,火光艳艳,可众人身上皆是冷汗,虽然这场风雪让他们吃尽苦头,但现在看来,这简直就是一场救命的瑞雪。

    生命补给线,有时候也是要命的漏洞。

    如果不是他们紧赶慢赶的,哪有这么巧碰上突厥兵识破了他们的阴谋。

    “那些突厥人倒是硬气,属下费了老劲才撬开他们的嘴,突厥兵拿下陵武后已经把消息送去了白虎关,按他们的计划,白虎关得到消息,马上会增兵,待青峰隘口拿下,他们就会长驱直入了······”杨万里先前审讯突厥兵,已是口干舌燥这会儿又费了一番口舌说明情况,嗓子都是哑的。

    宁兴抓住重点问:“可知突厥会增兵多少?”

    杨万里道:“问不出来了,但是突厥人若想来个出其不意打下胜州,没有五千人马也是白搭。”

    宁兴认同的点头,胜州守军两万,其中有一部分还是伤兵,战斗力自然下降,如果突厥人的计划得逞,先混一部分兵马进城,再来个里应外合打的胜州兵马一个措手不及,大概几千人马就够了。

    “这事得赶紧派人去回去禀报冯大人才是,让他加强戒备。”李明允神情凝重道。

    宁兴沉吟道:“通知冯大人是必须的,杨县尉,你的手下熟悉地形,你速派人回去禀报冯大人。

    杨万里大声领命。

    宁兴又道:“陵武隘口失守不过是几个时辰前的事,亏得咱们来得巧,也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想必这会儿突厥尚未增兵······”

    话说到这,西山大营的将领们已经蠢蠢欲动了宁将军的意思很明显,趁白虎关立足未稳,尚未有防备端了它。

    秦承望学聪明了,不置一词,反正又不用他去送死,就算突厥大军来,几千人马守住隘口,人家一时也攻不下,等到后方援军到,他想全身而退还是容易的。

    北山大营的弟兄们心里都快憋出火来了这么简单的事头一份功劳让西山大营的人抢了去,看到西山大营的人那得意的神情就好比脸上挨了一巴掌,疼是小事关键是脸没了。于是,一个个的眼巴巴的看着马友良。

    手下们的心思马友良如何不知,他咳了两声,倚老卖老的说:“宁将军还是莫要把形势估计的太乐观的好,如今白虎隘口是个什么情形,你我都不得而知,如果突厥已经开始增兵,我们贸贸然前去攻打岂不是自投罗网?还是等风雪停了,后方援兵赶到,再做商议的好。”

    宁兴反驳道:“用兵贵在神速,若是瞻前顾后,贻误战机才是得不偿失,正因为今夜大风雪,而白虎关的突厥人又收到陵武隘口送去的消息,才会掉以轻心,咱们才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若是等到后方援军赶到,只怕突厥的援兵也到了,到时候,只怕白虎关就成了一块硬骨头,想要啃下来,咱们自己不知得崩掉几颗牙。”

    “将军,打吧!刚才葛副将和杨大人已经占了头功,白虎关就留给我老张吧!末将愿带五百人马前往白虎关。”副将张奎振声请命。

    众人皆附和,一时间群情激奋。

    宁兴直接忽略马友良,去看李明允的意思。

    李明允觉得宁兴分析的很有道理,若让突厥人占了先机,就等于在胜州的后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大口子,而且沙溢也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遂沉吟道:“事关沙溢和胜州的安危,就算是冒险也值得一试

    李明允和宁兴一夜未眠,天色刚明,白虎来捷报,宁兴高兴的一拳将茶几砸了个散架,忙去部署●关守卫事宜。李明允揉揉酸涩的眼睛,回到房里准备休息一会儿,一看,林兰却是不在,问了侍卫,侍卫说攻打隘口的时候有十几个士兵受了伤,林大夫一直忙着照顾伤兵,没回来过。

    李明允不由的皱眉,连日赶路,昨晚又一夜没合眼,他是个男人都觉得疲惫不堪,更何况是林兰,难道她是铁打的吗?军医处又不是只有她一个大夫?李明允开始后悔,真不该心软带上她,看她这不要命的架势,愁死个人。

    宁兴派了西山大营的两千人马前去白虎关守卫,其余人等留在陵武隘口等候消息,一面派人前去沙溢联系怀远将军部。

    到第三日上,白虎关依然平静如常。听说白虎关和陵武隘口出事,着实把冯大人吓出一身冷汗,不敢怠慢,火速派兵增援,加强关口防御。

    援军已到,宁兴部准备继续前往沙溢。这个时候,秦承望病了,手脚冰凉,直打摆子,看上去也就活人多口气。

    李明允收到消息,说昨儿个夜里,秦副使让人端了好大一盆冰到屋子里不知道作甚。现在李明允知道秦承望要干什么了。定是听说阿史那七万大军在攻沙溢,这厮吓破了胆,想装病好回胜州去,至于这病什么时候能好,就看怀远将军什么时候打退敌兵了。

    林兰亦清楚秦承望的小算盘,问明允:“我待会儿要过去给秦副使看病,你是个什么意思?”

    宁兴十分瞧不上秦承望这货,悻悻道:“一听说有危险,他比谁都溜的快,咱们流血流汗,他只管瞅着机会捞现成便宜,没门。”

    李明允淡然一笑:“他要走就让他走,他在这,你还得派人保护他不说,咱们还得防东防西的,索性走了清静。”秦承望走了,马友良也没处嘀咕了。

    林兰笑道:“可不是?不过副使病了也不是小事,明允,你得写个折子上报朝廷,就说如今突厥七万人马围攻沙溢,沙溢战事吃紧,而秦副使因水土不服突然病了,留在胜州养病,你只好独自前往沙溢。”

    林兰的用词很讲究,先说明沙溢的战况,然后说秦副使突然水土不服,而不是受风寒之类,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更何况英明如皇上,李明允敢肯定秦承望跟来是有目的的,下绊子,夺功劳那是可想而知,若是他身后之人再有更深一层的意图,那就更麻烦了,先在皇上面前报备一下是必须的。

    李明允从善如流:“兰儿的建议甚好。”

    于是林兰给秦承望下了诊断,说他水土不服,给开了几副药,李明允也去安慰了他一番,让人送他回胜州。

    秦承望是只要能不去沙溢,关你林兰给他作何诊断,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过,他也很是惺惺作态的唏嘘了一番,惭愧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不能与李明允一道去沙溢。

    送走这个瘟神,大家都觉得轻松许多,大军继续开拔。

    不出两日,沙溢在望。

    怀远将军林致远已经收到消息,早早派人出来迎接。

    一进沙溢城,就能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城墙上岗哨林立,人人面上皆是肃杀之气,城下,将士们井然有序的忙碌着,修筑工事的修筑工事,操练兵马的操练兵马。

    前来迎接李明允的方振校尉已经跟李明允粗粗介绍了下这两日的战况。

    前阵子,阿史那大军攻的异常凶猛,幸亏将士们拼死守卫,才得以保全。后来收到白虎关隘口传来的战报,林将军还很是担心了一阵,没想到,白虎关一胜,阿史那就退了。

    看来杨万里的猜测很对,阿史那强攻肯定是为了配合突厥奇兵夺下阴山补给线,计划失败,阿史那自然就退了。

    众人被引进将军府,所谓将军府,不过是城中一处简陋的宅子,若不是门口悬挂的牌子,和肃然站立的守卫,只怕谁也想不到,这就是将军府。

    方振说林将军去巡城了,稍候回来。

    李明允摆摆手:“军务要紧。”又让方振先和宁兴去把人马安顿下来。

    林兰亲自去监督药材的搬运,什么药材放何处都安排的仔仔细细,免得到时候需要什么找不到。

    “哎······这些是麻沸散,必须放在显眼的位置,这个金疮药小心点,别碎了……”

    林兰叮咛着,嘱咐那的。

    突然士兵们都放下手中的活,肃然而立,口中齐声喊道:“将军……”

第二百三十四章 林将军

    林兰回头看去,只见一位黑甲白袍,身材欣长挺拔的将军在几个侍卫的簇拥下朝这边走来,一张脸被风沙吹的黑黝黝,一双眉眼去格外有神,透着久经沙场的沉稳,不怒自威。

    这位就是传说中的怀远将军,冯淑敏的老公?冯淑敏很少提到林将军,倒是杨万里的部下常提起林将军,这位将军征战边关十余年,杀敌无数,曾经只带了三千骑兵深入突厥王庭,差点端了突厥的老窝,突厥人对他是又恨又怕。对于边关的军民来说,林将军就是他们的定海神针,他们坚信,只要林将军在一日,突厥人就无法踏进中原。

    对这样一个人,林兰自然也十分景仰。正琢磨着是不是该跟他打个招呼,但见林将军已经大步离去,进了将军府。

    方振的办事效率极高,且林将军早就有示下,不一会儿就把宁兴的部下安置妥当。

    见到林将军,李明允还想寒暄几句,林将军却是手一摆,自顾在主座坐下,神情严肃,丝毫没有跟你套近乎的意思,开口就问:“阴山补给线是怎么回事?”

    李明允淡然一笑,不以为意,早就听靖伯侯说过此人,面冷心热,比起那些喜欢做假客套之人,李明允更喜欢这种直截了当之人。当即道:“宁将军,你来说吧!”

    宁兴抱拳行礼,把阴山所遇之事细细道明。

    林将军越听眉头锁的越紧,仔细的听宁兴说完沉吟道:“看来罗咄此人不简单啊!”

    方振见特使大人和宁将军一脸茫然,便介绍道:“罗咄是突厥大汗的第三子,听说此人诡计多端,阴险狡诈,看来所言不假,此次突厥派出十万大军来袭,就是由罗咄率领。”

    “这次多亏你们机敏,若是让罗咄诡计得逞,后果不堪设想。”林将军正色道:“此番李大人和宁将军功不可没。”

    李明允笑道:“也是天佑我朝,机缘巧合。”

    林将军哈哈一笑:“李大人居功不自傲,难得难得!”

    林致远征战多年,也见过几位特使,自以为身负皇命,就很了不起,到这来颐指气使的,什么都不懂,就喜欢乱放屁,瞧着都心烦恨不能一脚将人踹回去。刚才他故意冷着脸,给这位李大人一个下马威,省的他翘尾巴,认不清形势,没想到这位李大人非但没有丝毫不悦,还这般谦虚谨慎,林致远对他的好感增添了几分。

    “林将军镇守边关十余年,杀敌无数,保得一方安宁,在林将军面前谈功劳下官着实汗颜。”李明允微然道。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林将军的面色又和悦了几分,连方振等人也觉得心里舒坦心道:这位李大人真不赖。

    林将军喟叹道:“李大人日夜兼程赶来,可惜突厥人反复无常,这和谈一事怕是要搁置了。”

    李明允道:“下官来时就已经有此准备,我朝与突厥和谈哪次不是边战边谈,每一次胜负都会成为双方的筹码,这次前来,下官不准备马上递交文书,等林将军重挫罗咄大军在举和谈事宜方为上策。”

    宁兴毅然道:“林将军,此番末将带来五千兵马希望能跟随林将军上阵杀敌。”

    林将军摆摆手:“嗳!宁将军的责任是保卫特使大人,焉能去杀敌冒险?”

    宁兴不服道:“将军可是看不起末将?末将虽然历练的少但绝对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李明允这一路看宁兴那兴奋劲就知道他的心思,宁家乃功勋世家,祖上曾出现过好几位著名将领,宁兴自小的夙愿就是上阵杀敌,沙场建功,当初他去西山大营,是皇上破例提拔,有好些人都不服他,说他不过是沾了祖宗的光,所以,这小子一直憋着一口气,所以平南之时,他才会再三请命,这次来到北方,突厥人近在咫尺,他焉能错失良机?

    李明允故意瞪他一眼:“宁兴,不得放肆,林将军自有他的计较,这跟看得起看不起没什么相干。”

    宁兴讪讪不语。

    林致远也不以为忤,不想上阵杀敌的士兵就是孬种,宁兴有这种胆气,他很欣赏,眼下突厥大军压进,沙溢的守军不过五万,增援的部队还未到达,此时凭空多处五千人马,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他何尝不乐意?只是,若是特使大人有什么不测,这个责任他可是担当不起。

    “李大人,这几日突厥大军暂时退去,但本将以为,他们很快就会卷土重来,沙溢危险之地,李大人还是莫要久留的好,本将会安排大人先回胜州,待时机成熟,再请李大人前来。”林致远道。

    李明允笑道:“一切皆听林将军安排,不过,下官有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