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嫣华 三零五:日食-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远地,宫人们通传道,“——太后驾到。”吕后牵着皇长子刘义的手走出高庙,刘交低下头去,行了一个揖礼,“臣弟参见皇嫂。”随即抬起手来,傲然而立。

    “原来是楚王爷,”吕后瞥了他一眼,淡淡冷笑道,“昔日高皇帝定下祖制,诸侯王非宣召不得入京,两位王爷如今出现在长安?莫非是想造反么?”

    “太后这就冤枉本王了,”刘交微微一笑,拱手道,“本王等并非不知祖制,只是听闻有人欲矫诏以宫人子搅乱皇室血脉,身为刘氏宗室,忧心不已。宁愿领这抗旨入京之罪,也要维护皇室血脉。”

    左相王陵上前询道,“楚王爷这是什么意思?”

    刘交微微一笑,“本王在楚地听说,陛下病重,有人却随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孩子,便说是陛下血脉,立为太子,臣等为刘姓宗室,俱都不服。”

    “一派胡言。”王陵甩袖气怒道,“皇子刘义乃陛下长子,前元三年三年三月生产,虽因生母出身卑贱而声名不显,但宫中彤史,宗正谱牒俱有记载,是正正经经的皇家血脉,宫中女史及宗正大人皆可为证。”

    “王丞相,”刘交拜道,“丞相一贯忠心耿耿,本王一向佩服。只是今日本王在高庙先帝灵前,说的不是国事,而是刘氏家事。丞相还是不要多言的好。”

    吕后道,“王丞相退下吧。”步下道,“今日策太子庙见,宫中女史虽不曾前来。宗正大人却是在的。不妨请宗正一言。”

    宗正刘礼步出,道,“确有此事。前元三年,太后遣宦者令往宗正,为王少使产子记录谱牒。”

    “楚王爷可听清楚了?”吕后笑道,“倒是楚王。仅以一言质疑皇家血脉,又是该当何罪?”

    “若是真地臣有错,本王自当领罪。”刘交昂首拜道,“只是本王有一事不明。皇长子出世之时,为何是由太后而不是由陛下报令宗正记录谱牒?而策命太子这等重大国事,又为何只有太后而陛下却没有出面?这些日子,朝中大臣只是远远地隔着帷帐拜见陛下。算起来,从夏日起到如今。已经足足有两三个月未见过陛下,实在心中焦虑。纵然陛下真的病重,策太子却是一国大事,请让我等入宫面圣。”翻身跪下。

    在他身后,众臣纷纷跪下,王陵左右看看,叹了一声。亦只得同时跪拜。

    吕后瞧着高庙之前大批跪下的百官,心中苦涩。这才知道,刘交之前纠缠于皇长子的血脉问题,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却是要借百官之势求面见刘盈。宗正刘礼本就是楚王一系之人,自然与楚王相唱和。

    “陛下是哀家亲子,”吕雉强硬道,“你们莫非是怀疑怀疑哀家禁锢了陛下不成?只是陛下如今实在病重。在未央宫养病,不得见人,众位的心思哀家记下了,你们请回吧。”

    刘交低下脖颈道,“臣,求见陛下。臣等不过担心陛下身体安危求见。太后却千般推阻,也不愿让我们亲见陛下一面。莫非,这其中真地有什么隐情。若太后让臣面见陛下一面,臣甘愿领罪。否则,纵然今日臣等血溅当场,楚齐两国百万之军即日便以清君侧为名,攻打长安了。”

    “放肆。”吕后怒道,“大胆狂徒,北军军士还不将其拿下?

    一时之间,长乐宫中剑拔弩张。双方都寸步不让。眼见得一场血战一触就发,忽听得远远的一骑奔马从章台街奔驰而来。马上青衣黄门捧着制书高声喝道,“陛下有旨,三刻之后将进谒高庙。”

    出人意料地制书,一时之间让吕后,楚王交,齐王襄都愣在了当处。

    高庙之外,除了那些低等汉官以及北军将士之外,吕后,刘交,刘襄,以及三公大臣都清楚知道或是隐约猜到,此时此刻,刘盈根本就不应该在未央宫中。那么,这个传旨地宦官,究竟是怎么回事?

    吕后心中惊跳,见远远的一路上宫人尽远远跪下,皇帝銮驾行过驰道,直到高庙之前停下,从御辇上下来地男子抬起头来,墨锦玄端袖缘龙凤山峦纹饰,通天冠下面容比从前消瘦,而略带了一点憔悴。

    王陵惊呼了一声,连忙拜道,“陛下。”禁不住老泪纵横。在他身后,文武百官依次拜倒,面前的男子,不是此时应当踪迹全无的刘盈,又正是谁?

    “王叔年纪已大,却为朕千里奔波,朕心甚慰。”刘盈淡淡道,“如今朕亲自前来,不知王叔是否依旧有疑虑?”

    刘交惊疑不定,知大势已去,只得拜道,“臣不敢。臣只是担忧陛下身体,才急忙赶出来。之前有冒犯太后的地方,还请太后见谅。只是不知道,陛下地病,如今究竟怎么样了?”

    刘盈淡淡笑了笑,道,“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已经大好了。”

    “如此,恭喜陛下。”刘襄向前看着,“陛下看起来是比从前瘦了很多。”

    刘盈微微一笑,又望向齐王刘襄,“齐王侄是否有事?”

    刘襄亦尴尬的咳了一声。道,“臣等担忧陛下龙体,如今既然已经见了陛下面,自然就放下心来。臣等告退。”

    “不急。”刘盈微微一笑,“楚王,齐王既然已经到长安,不妨便住在王邸,等明年岁首大典过后再走也不迟。”

    二人俱心中一沉,只得道,“如此,谨尊陛下之命。”

    刘盈回过头来,见吕后面对他而立,面上虽淡无表情,但衣袂下的双手微微颤抖,心中一痛,跪下道,“儿臣不孝。这些日子让母亲担忧了。”

    *********************************

    卡文卡成这样,也算是本书第一次吧。

网友上传章节 第四卷:满目河山空念远 二零九:路转

    第四卷:满目河山空念远二零九:路转

    长乐宫

    刘盈扶着吕后从太后法驾车中下来,“朕卧病这段日子,母后辛苦了。”

    吕后点点头,推开他的手,淡淡道,“陛下病体初愈,吹太久风于身体不好,还是回未央宫休养去吧。我老婆子暂时还死不了。”言毕,转身昂首入殿。

    宦者令张泽识吕后与皇帝的眼色,连忙将殿中宫人全部带出。刘盈摸了摸鼻子,默然入殿。见吕后背对着自己站在空荡荡的殿堂之中,竭力保持平静,但背影微微颤抖,显是心情激动。心中痛软,走上前跪拜道,“母后,儿臣不孝,这些日子,让你担忧了——”

    话未说完,吕后回过头来,狠狠的甩了他一个巴掌。狠狠骂道“你还知道回来?知不知道?我真的以为,你真的在外面死掉了。”却忍不住弯下腰来,流下眼泪。“你就这么狠心,抛下国家,抛下我这个当娘的,将自己陷入险地,险些连性命都丢掉,就只是为了一个女子?”

    吕后用的力气极大,刘盈不敢退避,硬生生承受了这一巴掌,只觉得耳中一片眩鸣,右颊上**辣的疼。抬头见母亲身躯一晃,骇的连忙上前扶住,低低道,“累母后担忧,是儿子的过错。只是此次实是匈奴突然间攻打大汉,没有防备才陷入如此境地,如今儿子已经平安回来了。今后再也不会了。”

    吕后失声痛哭,一把抱过刘盈。哭的声嘶力竭。

    她曾经真地以为,刘盈便这么死去了。

    这些日子,她一个女子,带着稚龄的孙子,在心中疑虑的群臣和野心勃勃的藩王面前,苦苦支撑,心焦力卒。想起这些日子为刘盈的担惊受怕。尚心有余悸,直到此时。触摸到儿子身上的温度,这才能够真正相信,刘盈已经安全的回到自己身边了。

    只有在差一点便失去地境地里,才能够恍然明白,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在夫妻情谊上受到冷待的长乐宫中地吕皇后,发现只有手中握有翻云覆雨的权利,才能够给予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而她天性果敢。杀伐果断,也的确喜欢弄权给自己带来的畅快淋漓的感觉。但是,在经历这一次险些失去自己儿子的经历之后,才发现,对于自己而言,那些所谓地权欲富贵,杀伐肆断,都没有自己的儿子来的重要。

    如果能够让刘盈平安归来。她在心中许愿。

    吕雉宁愿此后不再弄权。安安心心的住在长乐宫中,做一个被皇帝孝顺享受天伦之乐的太后。

    “本来,北地情势稍解的时候,儿臣怕母后担忧我的安危,便欲眷联系边地郡守,通知母亲。并同时眷赶回长安。张偕却进谏说。”

    张偕言道,这一次他在北地遇险,于自己可以虽然说是大难,但于大汉也是一个契机。

    朝廷与藩王之间本就有隐患,只是此时藩王力量尚未准备充分,而汉廷君臣位份严明,本来是不会这么快在明面上相抗的。但是,皇帝地失踪给了藩王一个最好的机会。刘交刘襄都怀有野心,自然不会放过。

    “大汉内部有隐患,陛下是愿意在自己控制的了的情势之下。让它爆发出来。着手解决。还是将它按捺下去,让齐王楚王积蓄力量。在下一次长安积弱的时候再度动手?”

    做了七年的皇帝,他早已不像初继承大统之时那么天真。如今天下藩王都是刘氏宗亲,若是心无异动,自然可以相安无事。但若是借着这个机会叛乱,他也不会手软。

    “只是无法告知母后,让母后这些日子担忧了。”刘盈愧疚道。

    “傻孩子。”吕后微笑着望着他地样子,欣慰道,“母后忽然发现,你比从前长大了。你这样做有你的道理,母后担点心,受点怕,又有什么关系。”她瞧着他面上的红肿,忽然问道,“疼么?”

    “呃,”刘盈微微尴尬,“还好。”

    “你是皇帝,待会儿出去让人看见,像什么话?”吕后道,“还是用冰敷一下吧。”

    待刘盈冰敷过后,回头再看,却见吕后已经是卧在榻上闭目,沉沉睡去了。

    苏摩轻轻一笑,上前为吕后盖好了被子,道,“太后只是这些日子累了,才忽然睡过去的。并没有什么大碍。陛下不必担心。”她望着刘盈,语义双关道,“陛下卧病以来,太后一直为你担惊受怕,每日里食不安心,寝不安眠。如今,陛下平安回来,她才终于可以安安心心的睡一觉了。”

    刘盈静默了一会儿,然后道,“苏摩,你出去吧。朕想亲自在这儿陪一陪母后。”

    苏摩会心一笑,放下灯盏,轻轻退出。放下珠帘的时候,看见殿中淡漠的暮色。一片凝定的安宁。

    殿中燃着静静的茅草香,刘盈跪坐在母亲榻前,看见母亲沉重中舒展开来的眉色。这一个月来,母亲担忧凝心,又为自己,白了多少根青丝,添了多少根皱纹?

    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今日如此失态地模样。

    母亲总是强悍地,无论什么样的难关,她都能够从容面对。虽然有时候,她地做法会让自己很是难以接受甚至厌恶,但是,她总是沉稳不动如山。

    今日,她抱着自己失声痛哭,只怕真的是为自己担足了心,才会如此。

    他忽然念及阿嫣,只觉得心中疼痛难耐,几欲再度呕血。没有阿嫣在身边,他便感觉到。自己虽然人已经回到了长安,但是半边魂魄,依旧滞留在北地,与阿嫣相依相伴。

    十年舅甥,四年夫妇,十年相依,四年相爱。他对阿嫣的感情已经刻到骨子里去,成为生命中一份沉甸甸地存在。不能分割背弃。

    可是,与阿嫣的爱情再沉重,也不是自己的唯一。而他是大汉的皇帝,是母后的儿子,是阿姐的弟弟,他与阿嫣的感情很深刻,但是再深刻。也不可能成为自己地唯一。

    国事堆积如山,齐楚二国亦尚需自己处理,他怎能将一切放在一旁,亲自去寻找阿嫣的下落?

    他地母亲才刚刚为自己的归来而欣喜若狂,他又怎么能再度背弃而去,让母亲为自己而伤心崩溃?

    阿嫣,对不起,原谅我。

    还有。我爱你。

    天色渐渐晚了,刘盈走出长乐宫,忽听得身后一声稚嫩的呼唤“父皇”。愣了一愣,回过头来看见站在廊下的孩子。

    皇帝安全回宫,太后昏睡过去,长乐宫中人人心情浮动手忙脚乱。便有意还是无意的忽略了这个无人依靠的小皇子。刘义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长信殿外,不敢进去,也不知道该不该离开,只好站在廊下慢慢地等着,等着殿中那个自己并不熟悉的祖母与父亲。

    不过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因为年纪太小,一身玄衣似乎有些撑不起来。刘盈在刘义面上逡巡,他其实并没有多少像自己,只怕是更随他的生母王少使。

    前元二年,阿嫣还没有入宫的时候。因为母后先后杀害如意及戚夫人之后。他不能理解母亲的斩尽杀绝,怒气冲冲的回到未央宫。遇见一个洒扫宫女,便临幸了她。

    之后,自己很是过了一段放荡于酒色的日子,母后气怒不已又无可奈何,命宫人在自己宠幸宫人之后灌上一碗红花汤。

    他也从不期待,那个时候有一个自己地孩子。

    王瑶却因为是自己第一个被宠幸的女子,待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怀了半月的身孕。而被母后带回到长乐宫。

    待到阿嫣闯进宣室殿劝说自己,便将这一段灰涩岁月看做人生的污点,不愿意回忆,尽力掩埋。

    刘义,便是那个被他一同遗忘掉的孩子。

    当自己失踪地时候,母后情非得已,以他唯一的这个孩子为依仗,欲立为太子,本理所当然。但自己平安回来之后,小皇子便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

    此时他却不过还是一个孩子,懵然不觉,轻轻喊道,“父皇。”

    刘盈愣了愣,唤道,“过来。”

    他对这个孩子的母亲没有半分感情,连带的,很少见过这个孩子。他并不是自己满意的继承人。生母出身微贱,自己资质也不是特别优秀,但此时见到刘义孺慕的目光,忽然有一些心酸。

    如果,阿嫣真的有一个三长两短,他此生也再也不愿亲近其他女子了,那么,眼前这一个,很可能,就是他唯一的儿子。

    也许,真的可能会承继大汉成为下一任皇帝。

    那么,自己现在便必须对他开始进行培育。不过是才五岁,应该还来得及。

    刘盈蹲下身子,有些生疏道,“义儿,是吧?你从前可曾学书?”

    “太后为我请了一个师傅,教了我一些,如今正在读《诗经》。”刘义中规中矩答道。“父皇,今日太子册礼未完,我是不是还不是太子?”

    “怎么?”刘盈微微沉下脸,笑笑,“你很想当这个太子么?”

    “那倒不是。”刘义小声道,“只是阿母看起来很希望我做这个太子地样子。”又悄悄问道,“不当太子地话,我是不是可以常常见父皇?”

    刘盈愣了一下,忽然愧疚难答,过了一会儿方道,“那,你明日随我回未央宫,朕请师傅正式教你读书吧。”

    刘义大喜,又问道,“可以让阿母陪我么?”

    刘盈好半会儿才想起当年那一个女子,她的面目已经在自己地记忆中模糊。或者说,自己从未曾认真看过她的容颜。母子之情为世间常情,他也不好强分之,于是点点头道,“既如此,便依你就是。”

    惠帝以汉匈大战为界,改中元纪年,中元元年(惠帝八年)冬十月,改皇子义名弘,以太中大夫陆贾为皇子师傅。同时以齐楚二王不听宣召故,坐削楚齐各三郡及盐铁铸造之权。同时以樊伉为使,与匈奴议和,并索要大汉战俘。

    “真可惜,”蒂蜜罗娜翻阅了大汉的国书,漂亮的唇上浮上一层冰冷冷的笑,道,“阿嫣,我怎么读都怎么觉得,汉帝想要的所谓战俘,根本就是指着你来的。是不是?”

    **************

    一.其实吧,这个孩子按我当初的设计,应当在张嫣在第三卷大约一七零章之后出场。不过当时群情激奋之下,害得我怕继续挨骂,根本没敢写。但是又删不掉这个人物,现在写总觉得有一些突兀。

    二.有可能稍稍从第四卷开始修一下文。大约是战争及双方对峙内在逻辑性方面。其实我极度想忽略过去,但是问题严重到不解决我会一直纠结写不下去。好在只有十几章,应该修的动。

网友上传章节 第四卷:满目河山空念远 二一零:渠鸻

    第四卷:满目河山空念远二一零:渠鸻

    “你想多了吧?”张嫣淡淡笑道。

    进入冬季之后,天气越来越冷,纵然披着厚厚的裘衣,依旧觉得丝丝寒意渗进骨子里。张嫣不自觉的又向炉火靠近了一些。知晓了刘盈已经平安返回长安,张嫣的心思刹那间有些怅然,也有些安心,眨眨眼睛道,“我们大汉从来都是礼仪之邦,战后讨要战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

    蒂蜜罗娜哼了一声,“算了吧。据我所知,现在大汉朝廷和齐楚两国正在消长之间,情势微妙,如果不是做皇帝的在意,哪有时间来关注战俘的事情?而且,你知道,这一次来匈奴与我哥哥和谈的是谁么?”

    “谁?”

    “舞阳侯樊伉。”

    “你知道的,”蒂蜜罗娜盯着张嫣沉默的脸庞,“樊伉是大汉皇帝的嫡亲表兄,心腹之臣,若非为了寻找你的下落,是区区和谈,有必要让他亲自前来么?我倒有些好奇的是,”她阴郁问道,“刘盈是怎么知道你如今流落到匈奴的?”

    “还是,”她的眼睛眨了眨,忽然灵光一闪,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你从头到尾都是在骗我,对不对?又或者,你根本就是还喜欢他,从来都没有改变。甚至当时,刘盈他就在北地,你们在战场上失散,你怕我知道他的下落,让哥哥去攻打雁门,所以干脆说你们已经分手,是不是?”

    张嫣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来,慢慢道,“现在再说这个,还有意思么?”

    “你既然骗我?”蒂蜜罗娜气的浑身发抖。

    “阿蒂,”张嫣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你是在生气我骗你的事情,还是在生气你居然被我所欺骗?刘盈是我的夫君。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我自然不惜代价。不过是一点谎言,自然不吝啬为之。”

    我要是向着你将一切事情毫不隐瞒的告知,这才反而奇怪吧?

    “我明明记得,”蒂蜜罗娜忽道,“汉朝惠帝,是在在位七年后便病亡。”

    “那又怎么样?”

    张嫣挑了挑眉,“——如今都已经是惠帝八年了。他却还是活的好好的。这就说明,如今已经和历史上早就不一样了。”

    无论中间发生了怎么样地事情,此时刘盈都已经平安的回到了长安。

    而她,虽然被困在匈奴,和刘盈天各一方,明明是一对有情人,却相思相望不能相亲,看起来颇有些凄惨落魄地样子。但是。至少,她还活的好好的,刘盈还活的好好的。

    活着,便还有无限的希望,无数的可能。

    张嫣吁了一口气,平安地度过了惠帝七年这个关卡。终于让她将悬着的一颗心放了回去。

    见到张嫣面上甜蜜模样,蒂蜜罗娜忽然感觉的胸口有一些闷。

    她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因为一段奇特的际遇而穿越到两千年前的汉匈时空。一个成为大汉的皇后,一个做了匈奴的阏氏。惠帝四年,她们在长安重逢,彼此明了,尊贵地地位不过是披在身上一件华而不实的衣裳,真正在意的,从来都是那个自己一直注视着的男人。在爱情中,她们各有各的荆棘苦痛。只能够踟蹰不前。

    听过了史上的惠帝与张皇后地故事。邂逅的时候,她虽然衷心祝愿阿嫣。却不免认为,那个懦弱斯文却死守着儒家教条的汉惠帝,纵然真的将阿嫣放在心上,这辈子也跨不过舅甥之间的那道鸿沟,来倾下心,以一个男人的身份来爱阿嫣。

    她没有料到,阿嫣用了四年的时间,终于得到了刘盈的爱情,也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当卸下了对刘盈安全的忧虑之后,虽然也会为如今地境遇忧心,可是眉宇之间散发地安心,是骗不了人的。

    而她这些年来,虽凭借着匈奴左谷蠡王之女地身份以及两千年来的智慧,辅助冒顿做了一些事情,也赢得了一些声誉,但在感情上却越来越迷茫。自己到底与冒顿父子之间,算是什么关系?没有人可以真心拥抱着取暖,在富丽堂皇的殿堂,住在里面也觉得孤寂。而此时此刻,站在这间宽广的穹帐之中,明明她是匈奴阏氏,而张嫣是自己的囚徒。但是她竟有一种错觉,

    在爱情的道路之上,阿嫣身披幸福织成的锦衣,而自己却满身萧瑟。心中些微妒忌,口不择言道,“他明知道你落在匈奴,生死不明,却悠哉游哉的回到长安做他的皇帝。也不见得多爱你么?”

    犀利的言语像一把尖刀,戳破了张嫣努力维持的假象。

    张嫣愣了一愣,眉宇中染上了一抹黯然,却苦笑道,“阿蒂,人的一生中,只要做一两件疯狂的事情,就够了。当初他能够为了追回我,而抛下他一直以来最在意的国家。我已经很满足了。

    毕竟,爱情不是每个人的生命的全部,在这家国危及的关头,他无法顾及到我,我也许会有点难过,但是,却知道,他做的并没有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逗褒妮一笑,够痴情了吧?最后的结果却是国败家亡。”

    “阿蒂,”她回头,诚挚道,“所以,我和刘盈已经和好了。你知道我的性子,是不会再和别的男人在一起。如果我说我很想回到他的身边,你会不会放我回去?”

    蒂蜜罗娜沉默了一会儿,道,“如果你只是一个平常的女子,我自然不想拆散鸳鸯,愿有成*人之美。可惜,你不是。”

    你我一样同为一国之后,凭着千百年后的知识襄助自己的夫君。作为匈奴的阏氏,虽然我不愿背弃友谊,伤害你的性命。但是,我更不能眼睁睁的,将你这个助力放走。

    所以,蒂蜜罗娜轻轻道,

    “大约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回匈奴了。阿嫣,你回去也收拾收拾吧。”

    张嫣点了点头,微笑道,“我早猜到了会是这样。”掀开穹帐毡帘,风雪立即迎面扑来。她不愿再留,踏雪而去,

    厚厚的毡靴踏在雪地之上,琅琅作响,留下一行脚印,延伸而去。

    ****************

    惠帝中元元年冬十月,汉使樊伉来到平城。

    对于大汉没有按单于预期发生内战,反而因为皇帝的病愈,而压制住了齐楚二王,快速的解决了隐患,渠鸻颇有些失望。不过事已至此,他倒也爽快,与樊伉商议了议和细节,便打算在一旬后撤军。

    进入冬季之后,他也有些开始思念部落的山水,宁愿早些返回家乡。更何况,冒顿也遣来了使者接阿蒂早些回王廷。

    高大的穹帐之中,宴饮之后,樊伉问道,“我大汉皇帝体恤百姓,这次战后,仗之中愿以粮食酒蘖丝绸等物赎回战俘,不知左谷蠡王意下如何。”

    渠鸻举杯笑道,“粮食,酒蘖,都是我匈奴缺乏之物,再多也不会嫌多。只是樊大人只怕不知道,我们匈奴人一贯作战少带辎重,留下战俘的话便会消耗粮食,所以匈奴人作战根本不会留下战俘。”

    “是么?”看起来颇高壮的汉使眸中竟现出失望的神色,“真的一个都没有么?”

    “那倒也不是。”渠鸻放下酒盅,笑笑道,“我们匈奴人对汉土不熟,倒也从战场上擒了几个汉人,在营中做杂务。这些人自然不会带回匈奴,本来打算杀掉作数的。大汉国皇帝陛下既然有此心,尊使者不妨将他们领回去。”

    他拍掌命人将营中汉人全部寻出来,不过数十余人,衣裳褴褛伤痕累累,见了汉使,不由得喜极而泣。樊伉皱着眉看过,却问道,“匈奴营中没有其余战俘了吗?”

    渠鸻耸肩道,“仗既然已经打完了,我留着汉人做什么?不过是区区数十汉人,要你们的粮食丝绸倒显得小家子气,不妨就送回大汉罢了。倒是本王听闻樊大人亦是将门虎子,明日我与你一同出去狩猎。”

    冬日的山中少有野兽出没,渠鸻奔驰了大半天,也不过猎到了一只山鸡。忽见得一只野兔从雪中窜出,张弓欲射,却听得身侧劲风飒然,一只箭擦身而过,从野兔脑后穿过,箭羽尚微微摇晃。回头看,是那个汉使樊伉所射,不由有些讶然。他一直以为汉人积弱,却出乎意料,这个叫樊伉的汉使功夫倒颇不错,不禁有些英雄惜英雄。跳下来拍他的肩膀道,“你的身手不赖。”

    樊伉笑道,“多谢左谷蠡王谬赞。”面上虽再笑,神情却很有些疏离。

    渠鸻自失一笑,真是的,竟然忘了。匈奴与大汉刚刚打过一仗。樊伉不恨自己就不错了,如何能成为朋友?

    “王爷,”匈奴传令兵在一旁呼唤,他皱了皱眉,策马靠近,听得传令兵禀道,“今日有人日闯汉使营帐。”

    “什么?”渠鸻吃了一惊。

    “王爷不必担心。”侍从连忙道,“阿蒂阏氏早有准备,当场将来人擒下。那些汉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闯汉使营帐的是什么人?”渠鸻深思问道。

    “好像是,”那人迟疑了一下,道,“阏氏当日收留的汉人自己中的一个,嗯,姓孟的那个。”

    阿蒂在捣什么鬼?渠鸻微微皱眉。

    入夜之后,渠鸻入帐找到蒂蜜罗娜,问道,“妹子,当日,你要下来的那个汉人,到底是什么来历?”

网友上传章节 第四卷:满目河山空念远 二一一:夜冷

    第四卷:满目河山空念远二一一:夜冷

    “你当哥哥是傻子么?”渠鸻不悦道,“樊伉大张旗鼓,分明就是为了找寻他们的下落。而此二人既然想寻求汉使的帮助,自然也不会是如你所说,真心归顺匈奴。你要做什么,哥哥都由着你,只是不能收留来历不明之人,反而让自己危险。”

    “多谢哥哥关心。”蒂蜜罗娜笑道,“只是不会的。那个叫张焉的汉人少年的来历我知道,而且我很喜欢他。”

    “不成。”渠鸻狠狠皱眉,“阿蒂,我知道你一贯亲近汉人,又和单于不和。但是,单于再宠让你,也绝不会容忍自己的阏氏养一个异族面首的。”

    蒂蜜罗娜怔了一怔,失声笑道,“哥哥,你想到哪里去了?”

    “阿焉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所以汉帝才对他念念不忘。可是我偏不想让他如愿。其实,”她遽然抬头,烛火之下的眼眸闪闪发光,笑意狡黠,“无论樊伉究竟是想打什么主意,只要我将阿焉带回匈奴,他便没有办法啦!”

    渠鸻无可奈何,他虽然欣赏樊伉,却绝对及不上自己的宝贝妹妹的意愿,更何况也不愿意让汉帝如愿,笑道,“既然你如此说,便随便你了。说起来,难得遇到妹子这么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