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君-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通俗易学,根据修炼的步骤,世人把性命两功各划分出了六个大境界,这亦是丹鼎派的主要功德,‘性命十二境’即是:

    性功:炼己,抱一,证道,闻道,逍遥,超凡。

    命功:筑基,结丹,道胎,元婴,阳神,飞升。

    这是我们道门的说法,对于性功六大境界,儒家、佛家另有名词说法,不过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东西;至于命功,因为儒佛两家的命学不显,倒没什么别的一套名称。”

    听着这些境界名字,谢灵运不由得浑身有些热血沸腾,以前他对这些接触得并不多,不禁问道:“师傅,能不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

    “好。”南阳子点点头,也不需要如何酝酿,便解释道:“先说性功。

    第一境:炼己/克己/止观,即是初初入门阶段的修心养性,修士做到止念息妄,擒意马锁心猿,思维没有了散乱昏沉,破魔障开神通,从而接触更高的大道。

    第二境:抱一/立志/发愿,老君说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或者说立志,或者说发宏愿,都是指找到自己要追求的道,找到你的一,并且决心去追求它!

    第三境:证道/而立/证果,便是你用行动去证道的过程,积功累德,而越来越接近那个道。

    第四境:闻道/不惑/般若,正是你证道有成,彻底醒悟了,就好像佛祖苦行多年,终于在菩提树下闻道证得般若一样,也是孔子说的不再困惑了。

    第五境:逍遥/知天命/解脱,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逍遥自在的四处去传道度人了,这样知了天命,真是一种大解脱。

    第六境:超凡/超凡/超凡,呵呵,可喜可贺啊,你成为了一宗一派的祖师爷,乃至万世留香的大圣人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精神永留天地之间。”

    “我也十五岁了,还没开始第一境炼己,而孔夫子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立志了,真厉害。”谢灵运听得不禁大发感慨,见贤思齐啊!

    “徒儿啊,从古到今,又有几个大圣贤呢?”南阳子哈哈大笑,他自然更是比不过的,当年二十多岁了,才迈入第二境,确立了自己的志愿。

    老头子又继续道:“再说说命功。所谓‘顺则成人,逆则成仙’,世人从娘胎生下来,即会从先天之体,渐渐变成后天之体,而有了生老病死;修真则是要逆天而行,从后天返回去先天。

    第一境:筑基,即是把身体底子打好,为修仙做好了需要的基础,炼气、通脉、通窍,前三三后三三、斩三尸、又开玄关一窍,当炼到全身的经脉穴窍都充盈饱满,出现了日月和壁的景象,先天一炁生出,就可以结丹了。

    第二境:结丹,打开了身体的玄关之后,修士在体内采药炼丹,左青龙右白虎,炼得龙汞结、虎铅成,六根大定、百脉冲和,自然就金丹结成。

    第三境:道胎,结丹完成后,就到了一个温养身体的过程,修士对五脏六腑、皮血筋骨等进行锻炼,脱胎换骨的同时,先天一炁也从丹田一步步推到了头顶泥丸宫中,如同孕育着一个在腹胎儿。

    第四境:元婴,婴儿出生了,不过这一个圣婴神体还很稚嫩,要继续的养育,这是个抚养之期,修到了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元婴才算成熟。

    第五境:阳神,元婴成熟之后,修士就可以出身外之化身,也就是阳神,这个阳神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真可谓变幻莫测。

    不过在性功方面,至少要到达了第三境界证道境,才出得了阳神。而心性的修为,还会影响到阳神的数量,在道书的记载中,高强者能够修炼两个阳神、三个四个……甚至化身千万。

    但能出阳神的修士都是祖师级别的人物了,据我所知,现行于世的修者没有哪个修到阳神境的,那些祖庭掌门都不过是元婴后期而已。当然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家伙,为师就不清楚喽。

    第六境:飞升,所有的阳神回到了先天祖炁那里,度过天劫,修士粉碎虚空,性、命、道三者合为一体,成为真正的大罗金仙!传说中,性功也需要到达了顶峰的超凡境,才有能力白日飞升。”

    谢灵运听得满脸的憧憬,南阳子缓了缓,又抚须道:“有一句话叫‘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对应了命功的前五个境界,理论上不用十四年,修士就可以修出阳神。当然这是一个极高的标准,就跟孔圣说自己‘十五立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一样,妄求不得。

    要知道别说阳神了,绝大部分的修士修炼了一辈子,连道胎都达不成。”

    “师傅,我有些不明白啊……”谢灵运虽然又向往又兴奋,却同时有着很多疑问。

    “如果你都明白了,那要我这个老头何用?”南阳子呵呵直笑,忽然又轻叹了一口气,自嘲道:“不过为师也只能给你说说性命前三境而已,等以后你到了我从未到过的境界,老头子就没什么好指点你的了。”

    谢灵运不禁神色黯然,本来在三十多年之前,师傅就已经修到“道胎、证道”的两个第三境了,结果因故又倒退回去,到了现在,命功的水平只有筑基之前的普通人那样;命功没了,性功也再无寸进,而且那些神通什么的,都再也施展不出来……

    “阿客,不必为我伤感,这是为师自己选择的道。”南阳子看得出他想什么,毫不在乎的模样,笑问道:“那么你是想先修炼性功,还是先修炼命功呢?”

    “唔,让我想想……”谢灵运沉思了起来,原本南宗中人嘛,自然是先命后性的,但师傅的个性向来开明,几乎都是三教合参,没那么多的规矩。

    南阳子也不急,先是安静的等待了一会,又悠悠地吟道:“徒儿啊,吕祖有《敲爻歌》唱过‘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不过别忘了,吕祖接着还唱过‘只修命,不修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

    “好好好,性命双修最好,全给吕祖说去了!”谢灵运苦笑,其实心中已经有了主意,说道:“《万法归宗》里的法术,施展起来要跟上天神明有着强烈的感通才行,心性之功越高就越好,所以师傅,我选择先炼性功。”

    南阳子点头一笑,道:“那好,我就先传授你心性之功,第一境,炼己。”
第一卷 第十二章观内景,出元神
    “心性之功第一境,炼己,内里又有三层,第一层:入静;第二层:养心;第三层:炼性。”

    天色已经是一片漆黑,明月高挂在山顶树林的枝头。

    飞龙亭中,在谢灵运的聆听下,南阳子细细地讲道:“我们先说第一层入静,修心炼性从静起,若然心不能静,那么性功将永无所得。《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儒家《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佛家《成实论》则说:‘止为定,观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皆为止观所摄。’

    入静也好,止定也罢,都是说的同一个东西,摒除杂念,使得心境暂时地摆脱散乱和昏沉,呈现无思维的静止状态,令到识神退位,而元神纯一!其中又细分有三阶,即是三个修证步骤,一,摄心神;二,致虚极;三,守静笃。”

    所谓‘先法后止’,道儒佛三家都有本门的入静法门,而又各有不同,道家有听息、数息、随息;儒家有心斋;佛家有观鼻端白、观想……”

    当下南阳子把这入静三阶一一说了个清楚,然后讲解传授了一些修证要点,以及最重要的心法,谢灵运都听清楚弄明白了,便道:“师傅,那我试试。”

    “好,为师就坐在这里为你护法,你的心尽可以安去。”南阳子呵呵的笑了笑。

    谢灵运点点头,便双手放到双膝上,微微闭上眼睛,开始修炼起来。

    第一阶“摄心神”倒是熟练,因为凝神、调息乃是修性、修命的入手功夫,现在恒宝每天都在练,他自然也有锻炼了多年的底子,否则之前就不可能会成功地施展出了引鼠法。

    摄心神就是什么都不要想,听起来似乎非常的简单,然而事实上,普通人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念头活动,一会儿想起过去,一会儿思到未来,一会儿喜一会儿悲,这种杂念跳来跳去的状态就叫做“散乱”;而偶尔间没了散乱,又马上便昏昏欲睡,这种状态则叫做“昏沉”,然后睡着了,没过一阵,心神就会继续地散乱,因此生出了诸多的梦境。

    芸芸众生每一天不是在散乱,就是在昏沉,很少有空灵清醒的时候;而“古之真人,其寝不梦”,真人睡觉时都不会发梦的,除非是有意为之,这正正是心性之功的作用。

    在那么多的入静法门中,谢灵运最喜欢用道家的听息法,心神留意着自己的呼吸,不让每一息溜走,但是心神却不要想着去控制呼吸的长短快慢,也不要控制念头的起落生灭,只是听之任之,让它们顺其自然地生起又落下,最后心境归于一片安静。

    “呼,呼呼……”气息一呼一吸之间,谢灵运心中闪过了一幅幅的画面,有白天在衙门前跟郭登高、莫云房他们吵架,有老喜笑嘿嘿扭动屁股的样子,也有其它……

    渐渐的,所有的念头都如同下雨般嘀嗒嘀嗒地落下了,心如止水,他也成功的摄住了心神。当然这次的目标并不是只到这一步,于是他向着第二阶“致虚极”继续迈进。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佛家唯识学说有五种心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识会接收到外界的各类信息,再由第六意识来处理这些见闻觉知。有时候一个人会“走神”,比如听不清旁边人的叫唤,或者看不清眼前人的走动,正是因为第六识暂时没有理会前五识的报告。

    而在道家里,这五识合起来统称为“识神”,第六意识则属于“元神”。

    识神什么风吹草动都会管,不但扰乱了元神,还支配着身体乃至情感。“致虚极”则是要摒除掉所有的外缘,使识神暂时消退,全让元神作主,那么修士的心境就能更加澄清,也更能维持着入静的状态。

    师傅说修第二阶最好的、最易学的心法是佛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谢灵运没什么门户之见,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这篇经文,尝试叫识神先行退下,但慢慢的,浑身就出现了一些异样痛苦的感觉,脚底发痒、后背发冷、鼻子发涩……

    “阿客,这是体内的气血邪正在争斗、识神元神在相搏,你只需坚守心神,随它们去便好。”师傅的和蔼声音忽然传入谢灵运心中,应该是看出了他的异况,又道:“若然你剧痛难忍,就睁开眼睛,万万不可勉强!静功是要慢慢积累的,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刚才师傅就提过会有这些现象,只有炼到身体没有了痛苦、平和舒畅,才算是虚极阶段。如果心性资质不够,或者遇到魔障,却硬要撑下去,随时会被折磨得精神失常。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听了师傅的话,谢灵运的心从绷紧又放松下来,随着不断地默念经文,痛苦一一散去,身体也逐渐变得舒坦……

    十五年的学问没有白做,南柯一梦没有白做,那些异样统统消失后,识神似乎睡过去了!

    如果说在入静第一阶,他还能隐约地听到周围的一些声音,现在是完全听不到了,也许天空突然打个旱雷,都吵不着他;不只是耳识,其它全部的外缘也都暂时屏蔽了。

    入静第二阶有一个重要的修证成果,那就是内视,修士能够看到自己的脏腑内景和经络隧道,这对于修炼命功无疑有着莫大的帮助。

    要知道现在是否进入了虚极状态,一试便知。

    好吧,瞧瞧自己是不是满腹经纶!谢灵运一想,一点神光就生起,内视其实就是让元神探查来自体内的信息,平时是极难察觉的,但现在他外缘皆蔽……

    那点神光一溜,在体内四处游走,骤然之间,元神就看到了清晰的内景,跳动的心脏、张缩的肺、一条条河流似的经脉和血管……

    看着血气奔流不息地流转,谢灵运感到十分的新奇有趣,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原来另一个世界苦寻不得的经络是这个样子的,无形却又存在,唯有元神能看见。这一下,很多以前的疑惑都迎刃而解了,尤其是一些医术上的问题,他都得到了答案。

    不过他搜肠刮肚的看了好一会儿,却没发现有墨水的存在,心中一笑,那点神光溜回了元神,所有的内景也随之不见了。

    “致虚极”挺容易的嘛,继续炼下去!入静第三阶,也是最后一阶的“守静笃”。

    此时南阳子抚须地看着爱徒,又是欣慰又是吃惊,他看得出阿客已经修成了第二阶。

    一般来说,“致虚极”不花上一两个月是很难成功的,受那些异感困扰,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踏足第二阶,阿客大师兄用了二个月,二师兄用了一个月,他自己当年也用了半个月,就有了“天才”之名;而现在阿客,厚积薄发,一口气就修成了。不愧是仙佛之才,不愧他栽培多年,呵呵……

    但老头儿的白眉忽然就高高扯起,老脸上的神色一变,却是见到谢客儿的身体突然动了,脑袋微微后仰,竟然是要!

    “阿客,不可冒失,千万不要急于元神出窍!”南阳子立即闭上双目,用神魂的力量传意过去劝止,他虽然没了命功,性功还在第三境证道境,仅剩的能力倒还能做到这一点。

    “静笃”乃是一种心神虚寂清静到了极致的状态,想要进入这种状态,即是要达成第三阶的重要修证成果,元神出窍。

    当元神和身体分离,在这期间,元神自然就不会再受到留在身中的识神的影响。

    然而出元神不是儿戏,各种各样的危险太多了,通常修士一开始只敢在静室里出元神,事先还要做好保护形躯和神魂的诸多准备,可这周围没有符箓,没有阵法,没有焚香,没有灯火……

    特别这是第一回,如果乱来,轻则元神受损,重则累及性命!

    听到师傅的话,谢灵运却没有停止的打算,他并非是个急功近利的人,但确实没什么问题,初次正式地修炼性功来到这里,他根本没有困难的感觉,反而觉得状态正好。而且相比在静室,他感觉在山顶上会更舒爽,冶城山还要是自家的地盘,又是阴气正盛的夜晚,师傅又守在旁边,有什么好怕?反正他的元神一点都不害怕。

    总归要修炼这个“守静笃”,要试上一试的!

    怎么出元神?在之前师傅介绍的好几种法门之中,他喜欢儒家的坐忘法,《庄子》云:“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颜回说:“忘记你的身体,摒除你的心念,元神离开了形躯,没有了识神带来的知觉,与虚空合一,这就叫做‘坐忘’。”

    秘诀就隐藏在“堕肢体,黜聪明”这句话的一词两意中,谢灵运想着自己睁开眼睛,起身走出了飞龙亭,一步一步地走向前面的悬崖。

    颜子啊,亏你想得出这种损招,真的只有“抛弃你的聪明”,才会做出这种“坠落你的肢体”的蠢事了……来到悬崖旁边,他望了望那深不见底的山谷,便转过身,整个人张开双手地往后面倒去,顿时从山顶坠向谷底——

    呼呼呼!一股股无比真实的狂风在吹袭在呼啸,好像快要摔死了,他的元神立时有些动摇了起来,识神也在复苏,堕落的身体在摆动,气息在紊乱……冷静,冷静!守静笃!

    既然要黜聪明,那么摔死就摔死吧,山人我不在乎!

    他意志一坚,稳住了心神,所有的念头集中到脑袋顶门那里,借着下坠的冲力,元神的神光一点点地涌了出去,走吧!走啊——

    突然间好像挣脱了什么……

    刹那的感觉,离形去知的感觉,谢灵运一眨眼,就看到飞龙亭在前面,亭中一个儒衫少年和师傅相对而坐,他不禁惊呼:“师傅,我跑出来了!”

    南阳子似有所感地睁开老眼,望着徒儿躯壳后面的那一处虚空,先是一愣,旋即哑然失笑,痛快的又惊又喜的笑声——

    “哈哈哈哈,好个谢客儿!!”
第一卷 第十三章鬼啊
    “师傅,你能听到我说的话吗?”

    看到师傅欣喜若狂的大笑,谢灵运顿时也笑了出来,元神自然是发不出笑声的,但师傅分明能听到。

    “元神有意跟谁说话,只要散发出的元气一接触,就等同于声音入耳,寻常人也可以听见,而且为师再不济,好歹都是个证道境的高人啊!”南阳子笑着点头。

    “有趣!”谢灵运脚下轻飘飘的走进了飞龙亭,围着那个盘腿打坐的白衣少年打转,亦即是自己的身体躯壳,他看看眉毛,看看鼻子、嘴巴……哇!老喜说得对,谢灵运的容颜很不错啊!他嘿嘿乐笑道:“这样子照镜,还真是天下第一等的清楚!”

    元神出窍,不正是吕祖说的鉴容宝镜吗?哈哈!

    南阳子不住地摇头哂笑,笑的人却是自己,他怎么会去担心谢客儿呢?想想自己当年花了半个月,才完成第二阶致虚极;又半个月后才第一次出元神,还置好了一大堆护魂之物,弄得就像诸葛亮摆七星阵一般。

    如今阿客竟能一口气连破三阶,果然是后生可畏。

    虽然如此,但是出元神始终有太多的风险,不得不多加叮嘱,绝对不能让这小子野惯了,在外面也敢乱来。

    他收起笑容,正色道:“阿客,元神出壳绝不能儿戏,先不说会不会遭到恶人的侵袭,这样性命修为浅薄的形神分离,神魂也很容易受到其它事物的影响。比如天地间自然存在的邪风蚀气,如果现在突然一股猛烈的邪风吹过来,那么你的元神多半会受损,进而伤害你的心性和根骨,很多时候是无法恢复的,一如俗语说的‘失魂落魄’。

    要是元神被人捉走了,或者肉身被人毁坏了,那更加不堪设想……所以世间修士很少出元神的,要出也要护法护阵,每一次都慎之又慎,就是这个道理。你呀,切记啊!”

    “知道了,这不是师傅你在嘛,冶城山又人杰地灵的,哪来什么邪气?我可不傻。”谢灵运点了点头,确实是谨记于心,又想到什么,他好奇地问道:“师傅,你看得到我吗?我怎么才能显现出来?”

    “一阴一阳谓之道。”南阳子抚须而笑,对那片空气说道:“凡人乃是阳气之体,阳尽即身死。”

    “修士炼养纯阳,元婴育成之后,一点元神神光就能化作身外之身,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可以触物,这就叫做‘阳神’;而境界未至所出的元神,如梦如影、其类乎鬼,不能触物,则叫做‘阴神’。你现在只要吸上一股阴气,让元神转为阴性,就能阴神显现,我也能看到你了。”

    谢灵运立时明白,夜晚阴气最盛,都不用寻找什么阴凉的地方,阴气到处都是,他张大嘴巴纳了一大口气吞下,元神一想,随即就感觉到有一点点不同,像打了个哆嗦,神魂更“冷”了。

    只见师傅呵呵笑了一声,目光有了焦点,他便知道自己显现成功了。但是当他伸手去摸旁边的亭柱,手掌却透进了柱身,又直接迈步走过去,也能穿过柱子,半点异样都没有,真的像鬼!他不由得哈哈而笑。

    又呼出了那一口阴气,当元神变回了阳性,他也立刻隐形了,又吸又呼、又吸又呼……此时在活人的眼中,他在闪烁不止,真是比什么鬼都要恐怖。

    看着爱徒这样都能玩得不亦乐乎,南阳子啼笑皆非,眼睛都快要被晃花了。

    “有什么方法分清楚谁是活人的阴神,谁是游魂野鬼吗?”玩够了,谢灵运又问道。

    南阳子笑答道:“这事儿简单,只需睁大你的眼睛,好生看看他们是冒出光芒,还是烟雾。”

    谢灵运闻言把神光聚集到了双眼那里,定睛一看,果真看到了一些新鲜景象!只见师傅整个人竟然冒着一束直冲天际的紫光,不增也不灭,十分耀眼,而自己的肉身则没有,他惊疑问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我给你讲个笑话,你就明白了。”南阳子抚了抚须,讲道:“有个老学究走夜路,忽然遇到一位亡友。学究向来性子刚直,并不怕鬼,就问:‘你要去哪里?’鬼友答他说:‘我在地府做了个小官,现在要去南边的村子勾摄一个人的魂魄,正好跟你同路。’

    于是他们一起并行,到了一间破屋前,鬼友说:‘这是一位文人的家。’学究问:‘你怎么知道?’

    鬼友说:‘凡人白天忙忙碌碌,神魂不是在散乱就是在昏沉,只有睡熟的时候,有那么一阵子没有心念、没有梦境,元神才得以朗澈。

    这时候,人们元神的神光,就会从身体的百窍透射出来,心性境界越高,光芒就射得越高。比如那些大圣贤,他们的神光上烛云霄,与星月争辉;还有数丈的、数尺的,越低越差,最差的也有萤萤一盏灯那样,照映家门。

    而读书人的神光周围还会萦绕着文字,形状缥缈缤纷、烂如锦绣,全都是他胸中的文章学问。凡人的肉眼见不到这些神光,唯独鬼神可以看见而已。这间屋子上面的光芒高有七八尺,所以我断定这是读书人家。’

    老学究又问:‘那我读书一生,我元神的光芒有多高?’鬼友欲言又止的嗫嚅了很久,才说道:‘昨天我经过你家,你刚好在午睡,我只看到你读过的那些经书典章、之乎者也,每个字都化作一缕黑烟,笼罩在房子上,却实在没有见到什么光芒,不敢乱说……’

    老学究听了,就怒骂了鬼友一顿。鬼友笑哈哈地走了。”

    “哈哈哈!”谢灵运听得大笑,道:“原来是这样,我的元神跑出来了,所以肉身里面没有神光可以冒。”

    南阳子点头笑道:“正是,如果是活人的阴神,身上就会散发出光芒;如果是鬼类,神魂就不会澄澈,而且没有一点阳气,那会呈现幽冥之色、身上弥漫着烟雾,烟雾的色彩越深,就表明那只鬼物越凶越厉。”

    “哦!”谢灵运不禁好奇,想知道鬼是长什么模样的,不过这一时半刻的,去哪里找只鬼来看看?

    此时夜色已深,他望望周围,却见到山顶崖边开外远处的都城里,民宅、商铺等地多是萤光一团,也有一些小光柱;而那些书院、道观、佛寺等地,都有些一些大光柱。

    一眼望去,整座都府布满了一根根平地而起的各色光柱、一点点一团团的各色光芒,风吹云动耀光不动,竟然比另一个世界的繁城夜景还要壮观。

    “神光的颜色、强弱等意味着很多,白光、红光多是儒生;金光多是和尚;黑光、紫光多是道士……”

    南阳子指了指自己的头顶,又呵呵笑道:“光柱越粗,就表明那个人的命功越厉害;光芒刺眼,就表明那人行的道是霸道,光芒柔和,则是王道。无论怎么样,只要是性命修为高强的人,其神光都会十分的阳刚,等闲的鬼魅近不了身的。”

    谢灵运抬头看了看,师傅的紫色光柱很高,一眼望不到尽头,少说都有一千米以上,竟然是城中第一高,连远方的神乐观、三论宗祖庭栖霞寺都没人比得过!他不禁又惊又喜:“师傅,好啊,原来你是金陵性功最高的人!”

    南阳子呵呵一声,却道:“你再看清楚点。”

    谢灵运再看,然而光柱的粗细只有一个碗口那么大,这意味着命功只是普通人的水平,性命如唇齿,唇亡则齿寒,现在师傅的一身性命本领都是毫无办法施展出来了,哎……

    他接着张望自家道观里的情况,身处山顶所以看得清楚,观里也是四处有光柱,因为大家每天修心养性,就算不入睡,元神都能朗澈放光。

    道观东山剑池那边也有一根将近千米的紫色光柱,他知道那应该是顽空师叔。据说师叔的性功修为只比第三境“证道”后期的师傅稍低一些,但命功同样的只有普通人水平,原因是当年跟师傅一起练了那套被列为本门禁忌的神秘功法……

    师叔好几天不见人影了,原来是一个人躲在剑池那边。

    然后就数抱一境后期的铅汞师叔了,西山道院的那根高五六百米的青色光柱想来正是他。虽然是山门第三高,但他却是道观里命功修为最厉害的人,已经达到第三境“道胎”初期,所以光柱足有水桶口那么粗。

    不过铅汞师叔向来软弱,炼丹挺在行,让他拿把菜刀却都手脚发抖,打架斗法是不行的。

    再然后便是东山道院的师叔伯们了,尽管他们没有得到真传,但天天诵经斋心,性功水平可是远远超过普通的老百姓,一根根光柱都有一二百米高,其中那根高三百米的紫柱应该是博佑师叔;至于那些萤光点点,则是学童们。

    还有不在山上的大师兄和二师兄都处于性命双功的第一境后期。这就是朝天宫的实力,三个真传师长辈两个零命功,一个软弱怕事;真传弟子辈又全是稚鸟。

    相比神乐观,朝天宫自然是远远不如,连卢龙观、玉虚观都比不过,真的令人堪忧。

    幸好如今有个谢客儿开始发力!谢灵运重重的点了点头,又想:“不知道我的神光有多高呢?嗯,总有一天,会与星月争辉的……”

    “师傅,我去四处逛逛。”见有些光柱移来走去的,他又起了几分兴致。

    年轻人啊,就是爱玩。南阳子摆摆手,慈笑道:“去吧,这回有为师替你护法,也是在自家山上,你可以走动一下。但以你的修为,不要走出一百步的范围,否则会与肉身失去魂魄的感通,元神更加容易受损,甚至将迷失方向。”

    谢灵运答应了声,当下便轻飘飘地往回路的大通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