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君-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一战;也有着总共三千多的北府男儿战死沙场;大部分都是竺氏兄弟两军的军士;他们的尸体都被带回了北府大本营;马革裹尸而还。
“北府小儿;大破贼矣”、“谢将军全功”
当这一天;征战归来的将士们渡江而返;凯旋的战歌响彻将军江的两边;又渐渐响起了一个口号;所有人都赞美着此战功劳最大的那个人;不管是他个人;还是他带兵;他都立下了赫赫的战功;虽说善战者无赫赫之战;但他就是英雄;北府男儿们的英雄。
“哈哈哈”孙无终、何谦等老将笑得十分开怀;不只是为打了这个大胜仗;更是为了康乐公后继有人。
他们相信;有谢灵运在;北府倒不了;天下乱不了
第一卷 第五百五十四章 惊变
“好消息;好消息阿客打了个大胜仗;当上将军了”
“啊这么快?”
寒冬腊月;鹅毛大雪笼罩着金陵;本是寒冷的天气;却因为一个从北方传来的消息而变得火热;闻者无不是欢欣鼓舞。
金陵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谢灵运;初入北府不久;就在对抗六万魔军侵边的战事之中;连场大捷;屡立奇功
近日他已经被朝廷正式任命为荡寇将军;统领一军兵马;继续镇守边疆。
入北府的门阀氏族子弟不少;但这么快就功高震世、手掌重兵的;还真不多;如今世人都道康乐公的帅印传承有人了;有着谢灵运这新一代的国之重器;天下百姓可安心矣。
冶城山上更是一片欢腾;各族各方的人们都是笑逐颜开;阿客从军以来;传回来的消息并不多;但第一个消息就让人如此兴奋。
“那是因为没有我在;不然哪里轮得到他立功哎呦;好想上战场啊
阿蛮的大喊声惊得山中群鸟飞腾;她又向纯儿等人猜疑地问道:“那边会不会有什么魔国公主;什么魔女的?”
“要说魔女;其实这里就有一个……”
当寒冬渐渐过去;春暖大地;不久之后;夏蝉知了知了的叫;金陵城流淌在熙熙攘攘之中。
半年间;关于谢灵运在北域的消息陆续传来;他寄回冶城山的书信也一封封的到达;诉说出征的、训练的;命功突破到了元婴境界;打食又灭一千魔军……他还学习康乐公那样;在将军江钓钓鱼;把上钩的肥鱼儿寄了回来;让众人可以一尝北域之鱼。
众人从书信的行文之间;能看出他简单而快乐的生活;但阿客没说什么时候回来;他也不知道。
众人也是时常托信给他;少女们诉说一下相思之情;而南阳子、玉芝师姑等人则每次都把丹道中派和朝天宫的发展述与他听;一切事务都在顺利开展;有着谢氏这个大靠山;龙虎宗、茅山宗等宗门都不敢寻仇;江南百姓信奉丹道中派的越来越多;渐有三家合一之象。
朝天宫的真传弟子和外传门人也是越来越多了;只是玄野还是没有音讯;鼠女圆圆亦没有归来。
而众人的修为皆在稳步上升;尤其阿蛮、纯儿等人经常到深山闭关;一出关又有称足进步;让人称奇;恒宝、灵鹿儿等小孩整天都在嚷嚷着要修炼;还有到北府从军;上阵杀敌。
凰凰、舍利子、谢灵芝等灵兽也在成长起来;而老乌鸦、老乌龟、当康猪等灵兽也在努力修炼;长生猪则一如既往的呼噜睡觉;扇动着尾巴。
这日子过得惬意而平静;直至又到了今年的寒冬;突然传来了一个惊人消息;无论贩夫走卒;还是宗门修士;所有人都为之一怔;皇上驾崩了
如此的意外;却是事实。
没人知道皇上的具体修为;世间也还没有流传他的死因;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说是遇刺而死;也有说是龙寿已尽;仙逝而去。
随之而来的是新皇登基;却正是只有两三岁小儿心智、连春夏秋冬都分不清楚的憨太子;改年号“隆安”;为太子妃王神爱为皇后。
听闻此事后;阿蛮瞪目结舌;“怎么能嘛”憨太子变成了憨皇帝;他?他怎么当皇帝?
没有谁没有这种心情;憨太子固然禀性善良;但绝对不能胜任皇帝;这样会害了天下;也会害了他。
然而他的登基;却是各方诸侯期盼已久的事情;也是会稽王所推动的结果;这个权势最重的王爷已经携家入京;辅助新皇治理朝政;说是辅助;事实上是把持。
另一边;早有谋反篡位之野心的桓氏;亦在蠢蠢欲动;还有不为人知的众多势力……
天下;暗流涌动。
对于老百姓来说;皇帝更替似乎没什么影响;日子还是那样过;但对于丹道中派和朝天宫;不久之后;影响就来了。
当上太傅之后;会稽王便开始明地暗地的打压谢氏;所谋夺的自然是北府兵权;而谢氏支持的修门当然也就不好过;朝廷指派下来了诸多任务;有关于税收的;有关于祭祀的……也幸得朝天宫如今财力深厚、高人成群;才没有被找着什么茬。
但很显然;朝天宫无人敢惹的日子过去了;那些隐藏于黑暗之中的仇视目光;正在变得清晰。
又是一年的盛夏到来;谢灵运北上从军已经快两年了;众人对他的思念日渐增重;尤其因为最近半年;几乎没有他的消息传回来;整个北府都是如此。
这年的气象很诡异;夏季的时候暴热;而到了秋季;雨水不断;竟然连续下了一个月的大雨;天下到处都水位高涨;百姓饱受雨灾之苦。
如此天降异象;各地宗门并不是袖手旁观;却阻不了这雨势。
天下百姓受苦的同时;也感到一股不知缘由的压抑;心头焦虑而忧伤;就好像有什么巨大灾难正要到来……
就在这个秋天;又有一个惊人消息从京城传出;传遍了天下。
当传至金陵;就像其它的地方;满城百姓一片悲鸣;天崩了一般;冶城山也为之哀伤;康乐公谢玄仙逝了中土的武神;震慑天下的大将军;离世归天
去年皇上驾崩;老百姓们都没有现在这么悲伤;若然没有康乐公和北府兵;天下早亡矣可是强大如康乐公;怎么会死?
他们不想相信;都这个就是事实;修士们都说;因为康乐公逆天而行;为整个天下扭转了命数气运;因而折福损寿太多;而招来了天劫……
老百姓不太明白;挽救了天下;为什么反而会有天劫呢?
而修士们了解一二;天道循环;万物皆灵;康乐公挽救了人族;却无形之中对其它众生造成影响;改写天数的人;招天之怒。
康乐公无疑是中原人族永远的英雄;但对于他的死;并不是每个人都为之悲痛;会稽王等一些人却在欢呼沸腾谢玄一去;谢氏的式微;似乎已经是不可阻挡。
“我们要做好准备;应对任何事情发生的准备……”玉芝师姑颦着柳眉;沉声地提醒朝天宫众人;“牛鬼蛇神都快要出现的了。”
众人都点头;就算是小孩们也知道板着脸;过去两年的平静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艰难的岁月已然开始。
他们对此有担忧;有思索;但现在最着紧的还是阿客怎么样;他一定因为康乐公的事而非常难过……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将军江天浪翻腾;江南边的北府大营;响荡着一阵阵的悲壮歌声;其中混杂着情不自禁的哭泣声;北府男儿们热泪纵横;不论征战多年的老兵、初初从军的新兵;还有那些战兽;全都哭成了泪人。
所有的将士都走出了营账;刘牢之、孙无终、何谦等大将带头;朝着南边京城的方向;双膝跪下;洒泪地伏拜;重重地磕着响头;康乐公;愿来世再作袍泽
谢灵运、谢公信、谢瞻、何无忌、何长瑜等年轻将领;亦是如此;不管是不是谢氏子弟;都为了那个老人而落泪;都咬着牙地默默发誓;直到他们战死;他们都会用鲜血去保卫天下的康乐
许久许久;天空漆黑;昏暗如塌;将士们才起了身;各自回营;整个北府笼罩在悲伤之中;寂静无声;犹如死城。
一处将军营帐卧室;摇曳的灯火照映着一道高大的身影;谢灵运坐在木榻边;脸沉如水;读着手中的一封书信;这是之前忠叔转交给他的康乐公的一封信;让他在康乐公死后;才开封阅读……
经过这两年的磨砺;既得到了孙无终、何谦等老将军的指点传授;又得到和妖魔实战的诸多机会;他修炼起来事半功倍;道胎育出了元婴;又继而不断养育;现在弱冠之年;他的命功已经到了元婴境后期;就差几步就可以炼出第一个阳神。
而性功上;则还在证道后期;好几次他都仿佛听闻到了一个声音;来自内地深处的声音;但最终还是听不清楚;未能闻道。
功法和神通方面;也有着很多的进步;他的战力已非往昔;若然再来那一战;就算没有莫愁剑相助;他也可以把那个皇子魔将斩落马下;击溃五万魔军
随着年岁的增长;外形上当然也有所改变;他并没有控制自己的形貌在少年时;而是让其自然成长;身材高大了;面容硬朗了;还蓄了一把络腮胡须。
“爷爷……我会的。”看着信纸上的文字;他喃喃说道;决不会让北府旁落他人手上;决不会让谢氏族人受到伤害;所有他爱的;都要守护。
北府都督依然是刘牢之;不过他的脾气比起以前稍有改变;治军宽和了一些;所以将士们叫他一声刘都督;也没什么不满的;他毕竟有着战神的辉煌过去;赢得尊重不是件难事。而谢灵运这两年立下的军功无数;也是深受全军的爱戴。
有些将军调走了;离开北府到各地任职;一些军官随之成了新的将军;比如勇猛过人的何无忌;智勇双全的刘裕……谢公信、谢瞻、何长瑜等很多人都成了幢主。
现在北府内;大概分成两派;一派是坚决支持谢灵运接过康乐公的帅印;成为新一任府主;像孙无终、何谦、何无忌等人。
另一派则倾向于由刘牢之担当;因为谢灵运年少;实力和军功与刘牢之相比都还有一段距离;刘牢之之后的下一任;再由谢灵运当比较适合;像刘毅、刘袭等人;刘裕似乎亦在此派;当然前提是刘牢之不贪权;行仁义;他们才会追随。
谢灵运并不担心刘牢之;康乐公在遗信上写了;虽然刘牢之不一定是可用之辈;但其不会伤害谢氏族人;他相信爷爷的判断。
从军两年;难道他还不清楚守在这里的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吗?哪怕四分五裂、各为其主;但平定天下的人;必是北府男儿。
他担心的不是北府内部;而是朝堂之上……
不出所料;康乐公的死讯传来没几天;皇上的圣旨就来了;当然不可能是憨皇帝的主意;而是出于会稽王之手;召令谢灵运、谢公信等一众谢氏子弟回京奔丧。
为将者不能擅自离开营地;他们心切奔丧之事也急不来;现在倒可以光明正大地回去了。但这一回去;能不能再来北府?却让人难说清楚。
他们回京之后;会稽王有太多的理由让他们留下;直接调动任命为京官;或者外派为地方官;就是不回北府;如此剥夺他们的兵权。
然则就算是这样;他们就能不回去吗?他们哪个不想看上康乐公的遗容最后一眼……
这时候;谢灵运军将军营帐的营厅里;群将聚集;商议着对策;回是一定要回去的;但怎么可能保住兵权。
“将军;如果朝廷令你离府当官;除非兵变;否则再怎么样;恐怕都难以改变。”
营中的都是自己人;荀雍说起话来并没有顾忌;何无忌更是拍案怒道:“于脆我们以勤王之名;也行勤王之事;带兵入京;把那个会稽王掀下来”
那会稽王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唯人任亲;弄权作势;而且他从年青的时候就十分嗜酒;到了现在更是过分;常常都处于醉酒状态之中;就这样还处理朝政;事事都要经过他才行。他入京当太傅“辅政”的这一年;据闻京城那边的百姓百官都已经怨声载道。
这个天下好不容易才有了升平之象;被他治了一年;国运衰退;天灾不断;**即至
可就是这样的货色;竟然还在妄想打压谢氏;夺取兵权;再夺取皇位。
“勤王?将军;这倒真的不错……”荀雍双目一亮;旁边的羊惰之、何长瑜都不由点头;另一边的谢公信、谢瞻等人亦有意动;逐君侧之恶人;未尝不可
上方主座的谢灵运皱着眉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若我们起兵勤王;也许就是天下大乱之始?”
历史的长河之中;几乎每一次清君侧;都会使得天下烽烟四起;那些早有叛反之心的各方势力纷纷一起以清君侧为名;而行动乱之事。
康乐公生时没有收拾会稽王;一来是因为不能再犯天数;否则天劫即降;他还是存着几分度过天劫的心思;二来就是怕触发这样的局面;一旦他把会稽王除去;桓氏等势力就说他把持朝政;因而兵变起义;那样的话于天下又有何益呢?
问题就在于;那场若隐若现于眼前的大乱;可不可以避免……
“将军;恕我直言;就算我们不勤王;早晚都会有人以这个名义行事。”荀雍话声深沉;在他看来在康乐公逝去那一刻起;这场天下逐鹿就已经开始了;“若将军失去兵权;会稽王下一步就会是清算我们这些谢氏亲信。”
“正是如此。”谢瞻点头认同;两年之间;他的才谋之名早已名动北府;他又道:“如果刘都督再投向会稽王;北府之中再没有谢氏一足之地。”
“当到了天下大乱的时候;只怕将军只能坐在家中;又或者游于山上;徒生唏嘘而已。”荀雍叹道。
何无忌又是猛拍了木案一记;怒目圆瞪;大声道:“指望会稽王那混账治好天下;还不如指望神仙打救;起兵勤王吧”
“将军;我们誓死追随”荀雍、羊惰之等人也纷纷抱拳而道;他们的目光灼热如火;只等待着那一声“好”。
他们可以任凭激昂;谢灵运不可以;作为主心骨;他必须想清楚一切;沉吟地又问道:“我们起兵入京;谁来镇守北府?北府之中;又可是所有人都会响应?”
“这有两个策略;一个为下策;不知会刘都督;我们就向将士们宣布勤王的决定;招收愿意跟随入京的将士一同入京;但这样极可能会让北府一分为二
荀雍的下策让众人都皱眉;这等于就是挑明矛盾;迫使大家站队分阵营;北府将士上下一心的军魂也将不复存在;这样自然不是他们乐意见到的。
“另一个为上策;只需要将军说服刘都督;得到刘都督的效力和支持;勤王之举就会是整个北府的决定。”
这上策说来简单;然而里面却有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刘牢之的野心他会甘愿奉谢灵运为府主?
谢灵运沉默地思索;好一阵;才对注视着自己的众人说道:“我实不愿兵变勤王;但你们说得对;会稽王不会放过我们的;而他迟早害惨天下。”
众人的目光纷纷大亮;听他的意思
“这样吧;我先试试上策。”谢灵运站了起身;“我这就去找刘都督说说
“将军且慢若然刘都督不愿;又知我们的密谋;恐怕会……”荀雍停住不言;但众人明白他的意思;恐怕会抓了谢灵运治罪
何无忌高高拧着粗眉;沉声的道:“我与你一起去;舅舅如果有什么不智;我怎么也能做点什么。”
“不必。”谢灵运却抬了抬手;认真的道:“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也只有是我一个人去……我相信刘都督不会伤害我。”
第一卷 第五百五十五章 誓师
灰沉的夜色之下;北府帅营都督营帐;刘牢之面无表情的度步;想着什么想得入神;有卫兵通传谢灵运前来求见;他便说了声“传”。
踏踏踏;谢灵运大步地走进了营厅;神情肃然如在宗庙;作揖道:“见过都督。”
刘牢之望了他一眼;问道:“谢将军;来见我是有什么事?”
“正是。”谢灵运直视着这个髯须大汉;几乎可以看透对方的心思;语气平静的道:“我准备联同北府有志之士;带兵入京;清君之侧;请刘都督助我一臂之力。”
“什么?”刘牢之闻言一惊;没多少事情可以⊥他惊讶的了;但是现在;他那颗饱经沙场战火淬炼的心脏惊跳不已;惊的是谢灵运这个打算;还有对方竟然就这样跑到他面前说了出来;“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我清楚得很。”谢灵运淡淡的一笑;“刘都督;以你看来;怎么样才是一个明主?”
刘牢之的胡须根根竖起;忍怒不发……
“会稽王是一个明君吗?”谢灵运又问道;“桓敬道呢?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无才无德之辈;不足挂齿。”
“你小子意图谋反……”刘牢之的喉头颤抖地滑动;声音有些沙哑:“就不怕我把你绑了?”
“哈哈”谢灵运笑着转过身;在营中徐徐度步;毫无防备一般;“刘都督当然可以那么做;如今北府也没有人可以阻拦得了你。但在此之前;容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刘都督可有篡位之志?”
刘牢之的怒目瞪得更大;这小子疯了;什么话都敢乱说
谢灵运看也不看他;继续说着:“当今皇帝的情况;想必你是知道的;有着谋权篡位的心思的人;太多了。不知刘都督如何?”
“我从未有过此心”刘牢之再都忍不住地暴怒;强大的气息震得大地颤抖;他粗重的呼吸;“我刘道坚为朝廷戎马一生;忠心耿耿……”
“刘都督认为以你之才;能否成为一代明君?”谢灵运打断了他;还是询问。
“不可理喻”刘牢之怒斥;千思万绪乱成一团;他?明君?
“哈哈哈”谢灵运大笑了几声;没有嘲意;却有着一股难以名状的气慨:“当皇帝就要治理天下;那可不同打仗了;如何让百姓丰衣足食;如何平衡各家宗门势力;如何与天数争斗;又如何抗御其它族类的侵袭……这些方面;刘都督想过吗?都有什么主意吗?”
“你;你你到底想说什么。”刘牢之渐渐的反而冷静了下来;这小子问这么多问题;无非想说他自己的话。
“我想说;刘都督你没有当明主的才德。”谢灵运坦然地说道;转身望向那髯须汉。
岂有此理康乐公说得;但什么时候轮到这么个小子来说他了刘牢之额头的青筋大跳;就算没有篡位的想法;都不禁怒道:“那你就有了?无知小子不知天高地厚”
谢灵运微微而笑;并不因为对方的话而有丝毫的动容;目光之中;自有坚韧不拔之势;道:“如果没有这两年戎马岁月;我也不具备那样的才能;能当一代文臣;却成不了安天下的周武。不过现在;我学会了很多;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亦为大丈夫也。”
“你想要……篡位?”刘牢之寒声发抖;哪怕是阳神境的大将军;谈及篡位;都难以出言。
“坐不坐龙椅;我并不在乎;但我不会容许会稽王弄权;不会容许天下陷于战乱我要中土是为太平盛世;任何人若要为祸;我必除之。”
谢灵运的目光坚定如磐石;泛映着刘牢之神色变幻的脸庞;“刘都督;你自己应该也是明白的;你的才能;让你终究是一名虎将;一名战将;你当不了君主你总归会效力一方;何不继续效力谢氏?我必不会对你有所猜疑;而刘敬宣;我也会重用。”
他的语气;就好像刘牢之已经答应下来了;“镇守北府需要刘都督;若然有什么不识相的兴兵作乱;也需要刘都督带兵平乱;而万寿兄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是多多的;他日刘氏一门两公;岂不美哉?”
一门两公?刘牢之心头一动;感觉自己早就被看透;他的志向确是仅仅于此
谢灵运没有说话了;却直接走向了上方的主位;大大咧咧地坐下;而刘牢之并没有出言阻止;只是敛起双目。
“我听闻我叔源族叔和万寿兄颇为交好;能得叔源族叔的敬重;万寿兄定然是一表人才。可惜为会稽世子效力多年;还只是个参军;刘都督;看来会稽王他们并不信任你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案上酒壶倒了杯酒;一饮而尽;笑道:“以会稽王的性情;如何才能取得他的信任?我颈上的人头如何?刘都督若要;我送给你
“你……”刘牢之的目光闪烁如雷电;这小子已经让他全然认不出来;相比两年前;他要罚其禁足三月;谢灵运也领命而去……如今……
如今谢小子已经不像康乐公了;倒像个奸雄;谢小子必定知道他向康乐公有过承诺;才这么有恃无恐……不过这小子;还真的信他的许诺。
一念至此;不知为何;刘牢之也笑了;哈哈大笑:“你小子真是好胆;不怕我反悔了?”
“我信得过刘都督。”谢灵运自斟自饮;悠然自得的样子。
“是么;我连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刘牢之沙哑。
“不;刘都督你只是需要一个能让你心悦诚服的主帅;虎将不屑于庸人统领;有什么好责怪的呢?”谢灵运笑了笑;举着酒杯敬了刘牢之一记;道:“但是你以后会发现;今时这个天下;没有比我更值得效力的人了。”
“小子狂妄无边。”刘牢之冷哼;他度来度去;沉思了多时;才终于决定的道:“你起兵勤王之事;我不会支持;也不会反对;就留在北府。你最多可带走十万兵马;若然事成;到时候另行再讲……如果你敢害万寿半分;我不会再遵守对康乐公的承诺。”
他老脸上厉芒闪过;若说有什么是可以肯定的;那么这个就是
“那我就谢过刘都督的深明大义了。”谢灵运站了起身;往营帐外走去;当走出帐口之际;忽然回头问道:“刘都督;你弱冠的时候;修为如何?”
那边刘牢之一怔;眉头扯动;“这有什么关系?”
“我还差一点点;就到达阳神境了。”谢灵运一笑;抬着手指比划;“还差一点点。”说罢;他大步而去。
刘牢之重重地喘气;许久才平息下来;久定未动的老目才一眨;望着人去空空的帐口;喃喃的道:“这小子……不是被斩头;就是当皇帝……”
夜色更黑了;深秋的寒风冰冷入骨;而火盆里的柴薪烧得噼啪的响——
当谢灵运回到自己军营的将军营帐;何无忌、谢公信等众将都在;见他回来;众人纷纷站起;都一脸紧张;“将军;怎么样?”、“刘都督怎么说?”
“刘都督是通晓仁义的人。”谢灵运向众人点点头;成了
“哈哈”众人不禁响起一片振奋的笑声;康乐公逝去的悲伤依然弥漫于空;但此时他们真的很高兴;北府还是能团结一心这样何愁大事不成?何无忌最为开怀:“舅舅果然没让人失望;有他加入;天下都可去了”
“刘都督不随我们去;他留下镇定北府……”谢灵运把情况说清楚了些;众人的情绪稍落;不过十万兵马那也好;孙将军会去吧?
事不宜迟;众人连夜商议具体的事项;谢灵运又到了孙无终、何谦两位老将军的军营;与他们密谈了一番。
听闻他的想法之后;两位老将军一开始也是震惊;原本还苦恼着谢氏子弟们被调回京后;如何保住谢氏在北府的影响力;直接起兵勤王?细思之下;最好的对策却莫过于此他们都欣然同意;愿当开路先锋
次天天明;谢灵运并没有立即行事;北府之中毕竟还有着朝廷的耳目;而这次起兵一定要是雷霆之势;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到达洛阳;这样才能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打会稽王和天下诸侯一个措手不及待天下人反应过来;局面已经定下了。
这就需要严密的谋划;还要与在京城的谢家互通声气;以免乱时;谢氏族人受到伤害。
将军江边;谢灵运负手而立;望着汹涌滚流东去的江水;心中从未放下一个大敌的身影;敖青……算算逊师傅说的时间;敖青快将重现人间了;还真是多事之秋。
他必须速速稳下京城的局面;再前去豫章解决这个大患。
这时候;一股大风吹来;一道驼背身影渐渐凝结而现;两年不怎么见;忠叔的皱皮老脸还是那个样;“四少;你这么急让老奴来……”
当听了谢灵运的话;忠叔的老眉也是惊皱;随即欣慰地微笑;“四少有此心志;老奴唯有尽力相助了。”
“忠叔;你回京之后;再过三天;把这件事知会我叔源族叔;让他做好准备;切记保密”谢灵运吩咐了忠叔几件事情;又道:“最迟五天;十万北府大军就会到达神都脚下;到时候还请忠叔保护谢府的老小。”
“四少放心;敢欺凌谢府的人;又有那个能耐的;京城没有;天下也没有。”忠叔说道;“老奴也定当死而后已。”
谢灵运点点头;道:“去吧;我再待一会。”
忠叔默默地退走了;江浪呼啸;身后的北府连营传来一片片的将士操练喊声;谢灵运忽然长叹一声;这个天下;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今天的决定;是对还是错?
所有的答案;也只有求索而知了
咚咚咚咚——
这一天;烈日当空;北府大营也一扫连日以来的悲沉;激昂的战鼓声响彻天地;全军集结
一军军的将士迈着整齐划一的军阵;来到了大营中最辽阔的校场;不多时就已经是人山人海;旌旗蔽空遮日;刀枪成林;数十万的将士昂然大吼;壮大的军容骇得天地都为之颤抖;震得北域妖魔瑟瑟发抖;血气之刚盛;让烈日亦黯然失色。
前方的将台之上;刘牢之在;孙无终在;谢灵运也在;他们都是一脸严肃;目光锐厉。
除了极少数的将领;没有人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士兵们不知道这次的大集军是为了什么;为了祭拜康乐公?还是为谢将军他们送行?
众人都已经知道谢氏子弟们将要回京奔丧;虽然不舍;但不能不回去。至于朝廷可能会剥夺谢将军等人的兵权;士兵们也是这几天才有所了解;闻者自然皆是义愤填膺;他们早已把谢将军视为新一任府主;现在说要任命他做个朝官;或者当个太守?
士兵们不肯可是不肯;又有什么办法呢?
“兄弟们”谢灵运一声大喊;让全军将士渐渐平静下来;整个校场寂然无声;刘毅、刘裕等人不无疑惑;怎么不是刘都督先说点什么?
谢公信、谢瞻、荀雍、何无忌等人精神大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举臂响应
“自从康乐公招募天下的勇士而组建北府以来;北府兵就以保护天下的安康为己任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