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地之皇-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真是世俗传说中仙人修炼的天外仙境,天山的景sè与这里比起来,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想着,常山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一股纯净异常的灵力传遍全身,将他一身的俗气都带走了,心旷神怡。

    “哥,这里跟青莲宗有点像。”

    常山微微一愣,还未接话,常润玉插话道:“青莲宗哪能跟玉皇宫相提并论?姑姑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就会将青莲宗的忘得一干二净了。”

    常小溪愣了一下,看了常山一眼,没有接话。

    常山大好的心情被常润玉给破坏了,不过,他却没怪常润玉。

    在常润玉心中,上官晴是会破坏他们一家人感情的人,是会对她和玉娉婷造成威胁的人,她一直都将上官晴当作敌人,对有关青莲宗的话自然是有些敏感。

    “青莲宗跟这里的确是有点像,不过,青莲宗太小了,无法具有玉皇宫具有的这种飘渺感。”

    常山极目远眺了片刻,暗叹了一口气,对着玉娉婷三人笑道:“咱们接着走吧!”

    常山催动星云往前飞了不到三万里,一道黄sè遁光来到了他们身前,却是玉娉婷的二哥玉昭尘。

    玉昭尘在常山四人面前停下,在常山四人脸上扫了一圈,对着常山拱手道:“请!”

    “二哥,请!”

    常山与玉昭尘刚打过招呼,玉娉婷跳到玉昭尘的星云上,看着玉昭尘问道:“爹娘和大哥、三哥、四哥、五哥、七弟他们都还好吧!”

    “嗯!”

    玉昭尘笑着点点头,眼底却现出了一缕忧sè,这不禁让常山愣了一下。

    “难道赶上了什么大事?不会这么巧吧!”

    常山眉头微不可查的轻皱了一下,与玉昭尘一起玉皇所在的玉皇殿飞去。

    往前飞了片刻,玉昭尘看着常山开口问道:“不知妹夫这次来玉皇宫,所为何事?”

    “难道没事我们就不能来玉皇宫吗?”

    在六个舅舅之中,常润玉只与玉昭阳熟悉,她自然不敢这么跟玉昭尘说话,接话的不是她,而是玉娉婷。

    “二哥哪有这个意思?”

    玉昭尘对着玉娉婷苦笑一声,便又将目光转到了常山身上。

    常山微微一笑,回道:“小弟这一次来玉皇宫,是想到玉皇宫的藏经之所查看一些有关远古修炼界的典籍。”

    “这样啊!”

    玉昭尘沉思片刻,对着常山笑道:“爹娘都有事在身,二哥直接带你去藏经楼如何?”

    常山还未接话,玉娉婷又插话道:“爹娘在忙什么事?”

    “鱼儿,你带小溪四处看看玉皇宫的美景。”

    常山接过玉娉婷的话,身形一动,闪到了玉昭尘的星云上。

    “哼!”

    玉娉婷轻哼一声,跃到了常小溪、常润玉身边,唤出星云代替常山的星云载着了她们三人。

    也不跟常山与玉昭尘打招呼,玉娉婷催动星云飞进了云海之中。

    常山与玉昭尘对视一眼,都苦笑着摇摇头,玉昭尘催动星云继续朝着玉皇殿所在的山峰飞去。

    玉皇宫的藏经楼,是一座直径六十几丈、高一百七八十丈的高塔,共有九十九层。最上面九层所储存的典籍,都是玉皇宫的秘典,即使是玉昭尘,也没权利让常山去查看。常山想翻看的典籍,在七十三层,玉昭尘却有权利让常山进去随意翻看。



………【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人合一】………

    玉昭尘与镇守藏经楼的玉皇宫长老打过招呼,一边走着,一边跟常山介绍藏经楼的情况,一直陪常山走到七十三楼,这才开口告辞。

    “妹夫慢慢看,二哥告辞了!”

    “二哥慢走!”

    常山对玉昭尘拱手还了一礼,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二哥,玉皇宫高手无数,小弟本不该有自荐之心。不过,不管怎么说,小弟乃是鱼儿的夫君,若是你们有需要小弟帮忙的地方,小弟定当竭尽全力帮忙。”

    “若是需要你帮忙,二哥自然不会见外。”

    玉昭尘笑着在常山肩头拍了拍,便转身往楼下走去。

    常山等到玉昭尘的背影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之中,沉思了片刻,压下心底的杂念,开始打量他所在的藏书室。

    以玉简记录信息有玉简记录信息的好处,查看起来十分的方便;不过,玉简记录信息也有玉简记录信息的坏处,玉简之中的信息十分容易被篡改,而且,玉简中的信息没被读取一次,玉简本身蕴含的灵力便会消耗一点。

    因此,大势力的藏经之地所收藏的典籍,大部分都是稠书。

    常山所在的这间藏书室,有三十六个书架,每一个书架显眼的位置都有一行标注,使人可以清晰的知道这一个书架之上摆放的是那些典籍。

    从天人杂记到妖兽图谱,从修炼法门到炼丹炼器典籍,三十六个书架之上包含着常山所能想到的所有种类的典籍。

    常山大概弄清楚了整个藏书室的情况,他在摆放着修炼法门典籍的书架前停了下来,拿起了一套名为《九华天章》的典籍看了起来。

    翻开第一页,常山首先知道了《九华天章》的来历。

    《九华天章》乃是一个建在九华山上,名为九华宗的宗门的练气法门,乃是九华宗的震宗之宝。

    “青州倒是有一座九华山,不过,那座山只是一座普通的灵山,应该不是这部典籍上所说的九华山。”

    想着,常山继续往下翻去。

    如今修炼界的各种修炼典籍,最前面的一部分,除了典籍来历之外,便只是介绍一些修炼界的常事。

    这部《九华天章》则不同,它先介绍了典籍的来历,然后便是长长的一大段晦涩难懂的经文。

    以常山的理解能力,他读过一边,也无法理解这一段经文说的是什么。

    他皱眉沉思了一会,也没有继续推敲那一段经文,而是继续往下看。

    “九华之顶,rì有紫阳,采紫阳之气,以孕生机;天地为本,肉身为母,开体内天地,以应天道。”

    远古修炼者的修炼方式与现在差别不少,不过,常山对远古修炼者的修炼方式也算是有些了解。他一边低声念诵,一边思考,读完了第一卷内容,他便将第一卷的内容大概推敲明白了。

    远古修炼界,修炼者的第一个修炼境界为胎动。

    所谓胎动,便是元胎一动,天地有感。

    在这一境界,修炼者通过参悟天地孕育万物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以其体内的内天地孕育出与天地灵力有敏锐感应的元胎,可以利用元胎与天地灵力的感应,施展出凡人所施展不出来的绝强法术。

    第一卷卷尾,有一门法术为五雷正。法。

    常山将五雷正。法这门法术的施展方法细细推敲了一遍,也未做尝试,便合上第一卷书,拿起第二卷翻看了起来。

    “元胎与丹田,如人与天地;人主天地由其神,元胎有神便可开天辟地。天地能孕万物,亦能生神。”

    常山读完第二卷的内容,细细推敲了许久,才弄懂第二卷讲的是什么。

    按照远古修炼界修炼者的修炼方式,修炼者的第二个修炼等级为化神。

    所谓化神,便是在元胎之中孕育出神。

    在这一境界,由于元胎有神,可以将天地演化的更加接近真实的天地。修炼者与天地灵力的感应力进一步增强,可以利用内天地与外天地之间的联系,施展出威力更加强的法术。

    “我的护体山神应该是属于这种利用内天地与外天地之间的联系而施展出来的法术,难道在远古之时,修炼者在第二个修炼等级,便具有我现在的实力吗?”

    常山皱着眉头合上第二卷,开始翻看第三卷的内容。

    “天地浑沌如鸡子,元婴生其中。经五元朝气、三花聚顶,元婴长成,开天辟地,化丹田为紫府,镇守一方天地。神居于中,演化一方天地。”

    看完第三卷,常山皱眉沉思了许久,没弄明白“元婴”为何物,也没有继续翻看《九华天章》的第四卷,沿着书架走了十几步,在另一套看起来较厚的典籍前停了下来。

    “《紫云经》!”

    常山低声念出经书的名字,打开第一本经书翻看了起来。

    《紫云经》如《九华天章》一样,前面一部分,介绍过了典籍的来历,便是一大段十分难理解的经文。

    “这些经文是不是用来考验修炼者的悟xìng的呢?”

    常山皱着眉头看完了这一大段难以理解的经文,看到介绍修炼法门的部分,又看到了一些刚才在《九华天章》之中看到的词句。

    “天地为母,孕育人身;天地为本,肉身为母,孕育元胎。”

    “开体内天地,以应天道。”

    常山将《紫云经》的第一卷细细推敲了一遍,发现,它与《九华天章》的第一段大同小异,都是在介绍怎么以肉身在丹田之中孕育出元胎来。

    在《紫云经》第一卷的结尾处记载的一门法术,同样是五雷正。法。不过,这两本典籍记载的五雷正。法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很快的,常山翻看到了《紫云经》的第三卷。

    《紫云经》的第三卷比《九华天章》的第三卷要详细许多,详细介绍了元婴生成的几种方法,以及元婴生成的过程,这让常山明白了何为元婴。

    所谓元婴,便是元胎所化成的婴孩。

    元婴比起元胎有一定的灵xìng,有其坐镇的内天地,与外天地之间的玄奥联系也刚加紧密一些。

    “元婴!”

    常山又将《九华天章》第三卷的内容细细推敲了一遍,将意识沉入识海,观察起了自己的元丹。

    “若是将元丹化成元婴,会有那些好处?又会有那些坏处呢?”

    沉思了一会,常山开始翻看《紫云经》得第四卷。

    在《紫云经》的第四卷,常山终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词语,渡劫。

    当修炼者的元婴长大的一定程度,将紫府演化到一定的程度,内天地与外天地的联系紧密的一定程度,便会有天发杀机之事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天劫。

    渡过天劫,元婴融于肉身,内天地与外天地之间的屏障被打破,这时,修炼者的神通更加强大,可以飞天遁地,朝游深海,夕观黄沙。

    “第三个境界为元婴,第四个境界为渡劫,那么,第五个境界是什么呢?”

    想着,常山翻看起了《紫云经》的第五卷。

    《紫云经》第五卷开头,又是一大段十分难解的经文,经文后面有一片关于凝练法相的法门。

    何为法?

    道为法之源,法为道之形。

    所谓法相,便是修炼者按照他们对天地玄奥的理解,修炼出的一种有助于他们施展神通的法体。

    这种法体,高可达万丈,力能撼动天地,翻手间便可以毁灭一方天地。

    “法相!”

    常山推敲着功法的玄奥,脑中出现了远古修炼者化身成巨人,施展各种神通的画面。

    “也不知道现在天外天的那些修炼者,是不是也修炼法相?”

    沉思了好一会,常山合上《紫云经》的第五卷,开始翻看紫云经的第六卷。

    《紫云经》的第六卷,内容更加的晦涩难懂,常山推敲了许久,也只大概明白,第六卷讲的是如何将修炼出来的法相融于己身,修炼可以掌控一方天地的道体。

    整部《紫云经》共七卷,第六卷讲的是将法相融于己身,第七卷讲的是如何在芥子之间演化出一方天地来。

    看完了整部《紫云经》,常山又拿起《九华天章》翻看了起来。

    《九华天章》的第四卷、第五卷,与《紫云经》的第四卷、第五卷一样,讲的是渡劫与法相这两个境界。

    到了第六卷,《九华天章》与《紫云经》的内容便有了很大的差别。

    《九华天章》的第六卷,讲的是如何以法相演化自身的内天地,讲内天地演化成一个与外天地一样的真实天地。

    《九华天章》的第七卷,讲的不是开辟天地,而是造物;《九华天章》的第八卷,讲的是赐灵,也就是创造生灵;《九华天章》的第九卷,讲的是借繁衍不息的生灵获得永生。

    “创造生灵?这《九华天章》的最后两卷该不是乱写的吧!”

    常山皱眉沉思了好一会,又走到一套较厚的典籍前停了下来。

    翻看了十部典籍,常山便可以确定一件事,那就是远古修炼界的修炼等级只有五层,分别为元胎、化神、元婴、渡劫、法相。至于有的典籍,存在的六七仈jiǔ几层,则都是远古修炼者对以后的修炼境界的一种猜测。

    远古修炼者,特别注重天人合一,他们施展的法术,也几乎都是通过天人合一状态下的天人感应施展出来的。

    对远古修炼界的修炼方式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之后,常山开始一部接着一部翻看所有有关远古修炼界的典籍。



………【第四百八十二章 人情冷暖】………

    随着常山翻看的典籍越来越多,他对远古修炼之道的认识也越来越深,而随着他对远古修炼之道的认识越来越深,他开始思考起了远古修炼之道与如今修炼之道的差别以及各自的优劣之处。

    在常山还未思考明白的时候,他在摆放着天人杂记的那个书架之上找到了一本介绍远古修炼之道与如今修炼之道差别的书。

    这本书名为《天人路》,乃是一个名为玉白凡的修炼者所著。

    在《天人路》中,玉白凡将远古的修炼之道比作是以德治国,而将如今的修炼之道比作是以力治国。

    远古的修炼者,修炼以道为根基,他们的对天地玄奥的理解很深,可是,由于他们自身掌控的力量太小,他们无法将他们对天地玄奥的理解完全化为他们的实力,也无法渡过一次次劫难,在修炼之路上走的更远。

    如今的修炼者,修炼以灵力为根基,他们掌控的灵力庞大,大部分修炼者,却由于对天地玄奥的理解不够深,也无法将他们的掌控的灵力该有的威力发挥出来,很多修炼者也死在了天劫之下。

    远古修炼界的元胎期,相当于如今修炼界的红丹期;远古修炼界的化神期,相当于如今修炼界的橙丹期、黄丹期;远古修炼界的元婴期,相当于如今修炼界的绿丹期、青丹期;远古修炼界的渡劫期,相当于如今修炼界的蓝丹期。

    在如今修炼界,修炼者需要渡过六次天劫,才会拥有紫丹期的修为;而在远古,修炼者则只需要渡过一次天劫,便可以拥有紫丹期的修为。

    表面上看来,是远古的修炼之道更加完美,不过,考虑到远古修炼者渡劫的成功率十分的低,还是如今的修炼之道更加完美一点。

    远古时代的修炼者,他们渡过天劫之后,便会自称地仙。

    地仙的实力,主要依照他们掌握的神通大小来判断,神通广大的地仙,拥有如今修炼界天尊的实力,神通一般的地仙,实力则还不及如今修炼界的银丹期修炼者。

    除了远古修炼之道与如今修炼之道的差别之外,玉白凡在《天人路》中还提到,远古修炼之道与如今的修炼之道根本就没有融合的必要。

    如今修炼之道存在的缺陷,在于修炼者往往对天地玄奥的感悟不够深,只要修炼者在修炼之时注重对天地玄奥的感悟,那么,修炼者最终便可以在修炼上拥有非凡的成就;同样的,以远古修炼之道修炼,只要注意对天地灵力的积累,那么,修炼者最终也可以在修炼上拥有非凡的成就。

    考虑到远古修炼之道对修炼者的悟xìng要求太高,会埋没很多大器晚成之人,却是如今的修炼之道要完美的一些。

    “若是远古修炼之道更完美的话,也就不会被如今的修炼之道所取代了。”

    想着,常山合上《天人路》,闭目回忆了一下《天人路》的内容,拿起一本介绍远古修炼者的杂记看了起来。

    常山是一个很有耐xìng的人,也是一个十分注重积累的人,沉浸在各种典籍之中,他一时忘了时间的流逝,也忘了身在何处。

    这一天,常山正在翻看一本介绍五行遁法的书,玉娉婷的气息出现在了他的感应中。

    常山合上手上的书,往楼梯口一看,只见玉娉婷身影出现在了楼梯口。

    见玉娉婷脸sè不对,常山心里一紧,身形一动,闪到了楼梯口,抓着玉娉婷的手,急声问道:“出什么事了?小溪、润玉呢?”

    “她们在玉皇殿!”

    玉娉婷低声回了一句,轻轻靠在常山身上,低声道:“七弟他……”

    话还没说清楚,玉娉婷便低声啜泣了起来。

    “七弟?”

    常山愣了一下,在玉娉婷头上轻抚了几下,轻声问道:“七弟怎么了?”

    玉娉婷低声啜泣了几声,将玉昭阳此时正在遭遇的危机给常山讲了一遍。

    当年常山与玉娉婷大婚之时,常山初次见到玉昭阳,便在他体内感应到了一股强大的气息。

    常山以为玉昭阳体内有什么神器,或者被封印着什么强大的法术,他也没多想。

    如今听到玉娉婷的话,常山才明白,玉昭阳体内的强大气息,乃是一种封印,封印着玉昭阳原先修炼的冰火之力。

    玉昭阳与上官无极一样,也是冰火之体,不过,他的冰火之体比上官无极的还要麻烦许多,他体内阳气太盛,冰火之力为了抵抗rì益增强的阳气,变强的速度比他修为提升的速度还要快几分。

    在玉昭阳修炼到黄丹期的时候,他体内的冰火之力开始反噬己身。这时,上一代的玉皇宫的宫主玉平川,也就是玉昭阳的爷爷,他出手封印了玉昭阳的冰火之力,让他转修火行之道。

    按照玉平川的打算,等玉昭阳修炼的火焰种类达到九种,便以《九离神火诀》将肉身化为九离神火之身,如此,玉昭阳的危机便会彻底消失。

    不想,玉昭阳刚渡过第四次天劫,他体内的冰火之力便冲破了玉平川的封印。

    无奈之下,玉平川只好再次将玉昭阳体内的冰火之力给封印起来。这一次,即使玉平川用上了他的翻天印,他也未能将玉昭阳体内的冰火之力彻底封印起来,丝丝冰火之力不断穿透他的封印,影响着玉昭阳的肉身。

    此时,玉昭阳体内的真元乃是纯阳的火行真元,当他的肉身在冰火之力的影响之下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真元与肉身不再相合,真元便会反噬肉身。

    见玉昭阳无法再通过《九离神火诀》改变肉身,玉平川与玉皇便起了借外力改变玉昭阳肉身的心思。

    玉皇宫底蕴深厚,玉皇宫中却无能改变玉昭阳肉身的灵物。

    于是,玉平川飞往天外天求救,玉皇夫妇依次到昆吾派、天山派、神火宗、七情魔宗、血衣教走了一趟,同时,玉昭炎、玉昭剑分别去了冰原与瀛州的天离皇朝。

    结果,他们都没求到可以帮玉昭阳化解危机的灵物。

    玉娉婷说完玉昭阳的情况,泪眼朦胧的看着常山道:“夫君,你能帮帮七弟吗?”

    常山点点头,擦去玉娉婷脸上的泪水,笑道:“既然岳父、岳母大人回来了,咱们去拜见一下。”

    “嗯!”

    玉娉婷应了一声,与常山携手往下走去。

    静静的走了一会,玉娉婷停下脚步,看着常山道:“夫君身上有可以改变七弟肉身的灵物?”

    “我身上恰好有一样可以帮到他的灵物,至于能不能解决他的危机,等见过岳父、岳母就知道了。”

    “嗯!”

    玉娉婷点点头,脸上的忧sè没有褪去,却也没有再问什么。

    “别担心,七弟肯定会没事的。”

    “嗯!”

    在这座玉皇峰之上,最高的建筑,是藏经塔,最雄伟恢宏的建筑却是玉皇殿。

    玉皇殿,通体呈白玉sè,正方形,它只是一座宫殿,他的面积却比常山见过的很多王朝的整个王宫还要大。

    走进玉皇殿,穿过十七道门,常山与玉娉婷来到了玉皇殿的正殿养玉殿。

    在养玉殿的偏殿,玉皇的住处,常山见到了玉皇夫妇。

    常山见玉皇夫妇都是一脸的忧sè,行过大礼,他便将当年他在天堑海得到的那件剑形天兵拿了出来。

    “岳父大人,不知此物可能帮到七弟?”

    玉皇见到常山手上的剑形天兵,先愣了一下,接着,眼中jīng光一闪,将剑形天兵招到身上,仔细观察了起来。

    凝神感受了一下剑形天兵的气息,玉皇哈哈一笑,闪到常山身边,在常山肩头拍了拍,笑道:“好女婿,亏得你身上还有这样一件宝贝,不然,你七弟这一次怕是难逃这一劫。”

    “爹,这把剑真能帮到七弟?”

    “嗯!”

    玉皇对着玉娉婷笑着点点头,又在常山肩头拍了拍,眼中闪过一抹冷意,笑道:“好女婿,多亏有你,不然岳父还得去求段天明那该死的老匹夫。”

    “段天明是谁?”

    在常山暗自沉思之时,玉皇让丁羽翎招呼常山两人,他身上一动,消失在了原地。

    常山见丁羽翎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知道她担心玉昭阳,与她没说几句话,便告辞离开了。

    来到了玉娉婷当年在玉皇殿的住所,常山安慰了玉娉婷几句,开口问道:“岳父所说的段天明是谁?”

    “是鱼儿的舅公!”

    玉娉婷轻声回了一句,脸上闪过一抹落寞之sè,叹道:“当年舅公劝鱼儿嫁给李清池之时,说是舍不得鱼儿,还说怕鱼儿远嫁到青州会受欺负,如今看来,他当年劝鱼儿嫁给李清池,仅仅只是因为他与李清池的爷爷是生死之交,根本就没考虑过鱼儿嫁给李清池是否会幸福。”

    “段天明今rì不帮七弟,会不会是因为当年岳父驳了他的面子?”

    “鱼儿可没这个意思!”

    常山笑着将玉娉婷搂在怀中,笑道:“夫君知道你没这个意思!他当年会因为一己之私劝你嫁给李清池,今rì也不会因为顾念亲情而帮七弟。”

    人情冷暖,不仅仅只在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之间会显现出来,还会在各种私心、私yù之间暴露无遗。

    亲情本是世间最纯净、最亲密的关系,然而,各种各样的私心,总会让亲情变的污秽不堪、变的疏远。



………【第四百八十三章 内修丹道、外修神通】………

    常山不想碰到李清池之流,玉娉婷担心玉昭阳的情况,也无心游玩,他们便都呆在玉皇殿内静修。

    转眼之间,时间过去了三个多月。

    这一天,常山对五雷正。法这门远古修炼界最常见的法术有所感悟,将玉娉婷从修炼中唤醒,言道自己想找一个地方试验法术。

    玉娉婷闻言,将常山带到了玉皇殿后面的斗法场上。

    远古修炼界的各种法术,归根到底,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天人感应。

    常山站在斗法场中心,先令自己心神慢慢沉静下来,进入到一种空灵的状态,通过内天地与外天地的之间的玄妙联系,使得自己的内天地与外天地的灵力达到一种共鸣的状态,然后,猛然睁开双眼,大声道:“天地无极,乾坤借法。”

    随着这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jīng神气与天地灵力共鸣的咒语,常山双手掐着一个玄妙的手印,往前一推,前方二十余丈出现出了一道明亮的闪电。

    轰!

    伴随着一声短促的雷鸣,闪电劈在了地上,在地上留下了一点浅浅的印记。

    “好一式五雷正。法!”

    伴随着这个声音,玉娉婷身边出现了两个身影,一个是玉皇,一个是玉皇宫上一代的玉皇玉平川。

    常山往五行雷在地上劈出的那点印记看了一眼,身形一动,闪到了玉娉婷三人身边。

    他刚想对玉皇两人行礼,玉娉婷看着玉皇与玉平川问道:“爹、爷爷,七弟怎么样了?”

    “他已经渡过了天罚,正在稳定修为。”

    玉皇笑着回了玉娉婷一句,目光转到常山身上,笑道:“这一次昭阳能渡过这一劫,全靠你那件天兵,岳父在这里替昭阳谢谢你了。”

    “岳父大人客气了!”

    常山对着玉皇躬身行了一礼,又对着玉平川躬身行了一礼,看着两人问道:“岳父、爷爷,不知那天罚是怎么回事?”

    玉平川与玉皇对视了一眼,笑道:“生灵在天地之间生存,总要受到一些限制。当一个生灵体内的灵力强盛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引动天地发生异变,引出加诸己身的天灾,此为天劫;当一个修炼者体内的灵力的xìng质发生特别大的变化之时,也会引动天地发生异变,引出加诸己身的天灾,此便为天罚。”

    常山闻言,沉思了片刻,脑中灵光一闪,开口道:“天罚的作用,是让七弟体内的灵力与天地灵力之间的天人感应,达到之前他体内的灵力与天地灵力的天人感应的程度。”

    “嗯!”

    玉平川点点头,看着玉娉婷笑道:“你爹给你挑的夫婿,的确比宫内年轻一代的弟子好的多。”

    听到玉平川的话,玉娉婷脸上现出了三分羞涩、七分高兴,常山则显得有些尴尬。

    过了片刻,玉平川将目光转到常山身上,问道:“你有心兼修远古的修炼之道?”

    “兼修远古的修炼之道?”

    常山愣了一下,一脸疑惑的看着玉平川道:“如今的修炼之道与远古的修炼之道可以兼修?怎么兼修?”

    玉平川听常山这么说,便明白他有些高估常山对远古修炼之道的认识了,他没有直接回话,微微一笑,说到:“这话一时难说的清,咱们到养玉殿慢慢聊吧!”

    “嗯!”

    常山应了一声,与玉娉婷对视了一眼,跟在玉平川、玉皇两人身后往玉皇殿走去。

    到了养玉殿正殿中,四人落座,玉平川对着常山笑了笑,开始讲起了天外天那些天尊的修炼方式。

    五行化万物,万物归于五行。

    由于这一方天地乃是五行相生相克演化出来的,要想通过修炼从这一方天地之中超脱出去,就逃不开五行同修这一步。

    远古时代的修炼者,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开始修炼的时候,便是从五行相生之道开始推演起来。

    他们走的路没错,不过,由于对悟xìng要求太高,绝少人能走的通;又由于神游太虚参悟五行太过耗费时间,很多修炼者由于自身积累的灵力太少,而无法渡过一次次劫难。

    在远古时代,修炼者的劫难,不单单是指天劫,还指各种来自妖兽、仇家的威胁。

    如今修炼界的修炼方式,由于体内的元丹不化元婴,为了与远古时代的修炼方式区分开来,一般被称为丹道修炼。

    丹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