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第二圣人-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凯南也是微微一怔,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表情变得让人玩味起来,“公主殿下不是普通人,你自己注意一些,控制好度……好自为之。”
王素自然也想到了公主殿下最后说的那句话,表情也不免尴尬了几分。
“他是我看上的男人”,被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做出这样的肯定王素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这个公主殿下看似文静,不曾想也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儿,这样的话居然都能说出口。
王素当然不会自作多情的认为公主殿下真的会对他有什么爱慕之心,她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为了王素能够进入字林,增强自身的实力,好在圣朝试上能够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炮灰。
可是,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王素在尴尬了半响之后决定以沉默来应对,这个时候沉默或许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在公主殿下离开半个时辰之后王素和林婉君也出了王家府邸,等他们回到柳衣巷的新家时时辰已经很晚了。
“谁?”
王素夫妇礼貌的跟送他们回家的柳管家告别,待到马车走远,王素刚刚推开房门后他的目光忽然变得锐利起来,他一把将林婉君揽于身后,轻声喝道。
“我……”
“还有我。”
说话间对方便点上了油灯,灯光由弱变强,原本漆黑的房间里因为有了光而瞬间变得明亮起来,房间内有三个人。
一名少女和两名老人,少女是公主殿下,老人自然便是陈老先生和郭隆兴将军。
“你们这可是私闯民宅,大半夜的打算吓死人呢。”在看清对方容貌之后王素才舒了一口气,林婉君则是忙着去沏茶。
“婉君,下一晚疙瘩汤,多加点胡椒,晚饭没吃饱……”或许是为了支开林婉君,又或许是真的没吃饱,王素对倒完茶不知道做什么的林婉君笑着说道。
“我也要一碗,麻烦林姐姐了。”公主殿下对林婉君甜甜一笑。
王素看了看陈老先生和郭将军,这二位似乎也没有拒绝的意思便让林婉君再多下了两份,只是中途王素到厨房告诉林婉君让她不要放鸡蛋,这三个厚脸皮的居然真的要吃,那可不能随随便便便宜了他们。
一个鸡蛋还有一文钱呢,给他们吃多浪费,浪费可耻。
不多时,四人捧着热腾腾的疙瘩汤津津有味的边吃边聊,第二天公主殿下便在军队的护送之下离开了凉州,至于前一晚她和柳衣巷里的那对少年夫妻说了些什么,倒是无人知晓,此事也是直到好多年后被人提及,才慢慢被外人知道,原来公主殿下还有那样的一面……
第083章 宗族大会
眼下已经是九月初三,距离重阳节还有几天,王素打算利用这几天好好休息一番,先前一路颠簸与那一场战斗对他的身体消耗颇大,难得有这样空闲的日子,权当是给自己放了几天的假。
当然,说是休息王素可不会什么都不干,看书修武自是一样不落。
每天他还会抽出两个时辰去看看府中的那些孩子,讲讲课,然后和他们聊一聊天文、地理、化学、生物、物理,这些孩子化成人形之后便一直待在府邸之中,和人世间从未有过接触,就算先前仇月已经教了他们一些人间的知识,可这些孩子们对人类世界仍旧只是一知半解,总的来说这些孩子在王素的眼中就是一张张未着墨迹的白纸,可塑性比起那些被诸子百家思想深入骨髓的人间孩子要强的多。
十来岁的孩子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形的阶段,王素给这些府邸里的孩子们描绘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那些新奇的理论和当初仇月教的似乎有很大的不同,王素让这些孩子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除此之外王素还有一项颇为艰巨的任务,不知那天晚上公主殿下和林婉君究竟说了些什么,就在那天晚上准备安歇的时候林婉君忽然说她要读书,王素当时并没在意,心说这段时间不是已经开始教你读书了吗?
第二天王素才意识到林婉君那句话的深层含义,她要读书,她要读很多的书。
“你真要读书?”
“当然要读书!相公应该不会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话吧?”
“自然不会……额……关键是我最近不是已经开始教你读书了吗?这样不是挺好的……”
“我要读很多书,我要像相公一样厉害,琴棋书画我都要学……我要成为相公的贤内助,我……不能拖了相公的腿。”
“婉君呢,你读书又不能考功名,读那么多书然后干嘛?”
“做生意呀,相公不是说婉君很有做生意的天赋吗?”
“做生意其实用不着看那么多书的,你不用那么累的……”
“那个……好吧,傻丫头,那你可要好好努力了,你相公可是很厉害的。”
“我也会很厉害的,嘻嘻……”
以上便是王素与林婉君进行的一番十分严肃的对话,可饶是如此,王素还是远远低估了林婉君要成为很厉害的女人的决心。
王素在看书的时候她在看书……
王素在锻炼的时候她在看书……
王素进入袖里乾坤的时候她在看书……
王素在……她还在看书……
这俨然就是女学霸的节奏嘛,看到衣服没人洗,就连做饭这样的事情都要王素亲自动手,这让王素好几次都险些按捺不住想要发几句牢骚,可话到嘴边想到妻子的初衷又不得不自己给再次压制下去。
时间就在平淡中度过,转眼便是重阳。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在九阳大陆多有争议,一说源自汉朝,也有说是后来方才出现的,不过通过曹氏一族的先贤曹丕的一篇文章中就能够看出重阳节至少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便是存在了的,其曾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当然,这些自是无人会去深究它,《易经》将六定为阴,九定为阳,九九之数想来也算是吉利,这一天几乎所有的宗族都会团聚,祭祖这类的事情也是免不了的。
这一天王素早早的被柳管家派人接到了王家府上,等候晚些时候的祭祖。
祭祖讲求时辰的不偏不倚,早一点或者晚一点都认为是对先人的不敬,王素到王家的时候府上已经有一些年轻人在院中等候,看样子他们也都是王家一些生活在外地的旁支,王素和他们简单的点头示意之后便不再言语,安静等候着王家一些老人的出来。
王素到府上听那些年轻人谈论才知道原来在祭祖之前还要召开一次宗族大会,居时会由王家的长老和家主王凯南亲自主持。
班固于《白虎通。宗教》中有载:“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
由此可见宗族在古代大家族中的地位何其重要,宗族在古代是按照父子相承的继嗣原则上溯下延,这也是宗族的主线,主线旁有若干支线,支线排列的次序根据与主线之间的血缘关系的远近而决定。以此推比,一个庞大家族是由主线与无数旁支共同构成的,联系他们的便是血脉。
王素有想过王家宗族大会的盛大,可当他看到数千名王氏一族的后人相聚一堂之时还是忍不住感叹。
宗族大会在离王家大宅不远的一处院子里举行,这间院长占地极大,布置的也颇为雅致,此时数千名王家后人相聚于此,这些人中有老有少,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都是男性,这种场合是严厉禁止族中的女性子弟参与的,这样会被认为是对祖先或是对宗族的不敬,王素此时站在茫茫人海中,成为了人海中最不起眼的一朵浪花。
王氏乃是大族,大族自然有大族的规矩,王素跟那些旁支的子弟们一起默默的按照族长的指示完成在他看来颇为幼稚的一些举动。
数千人席地而坐,聆听位于前方几名老者的谆谆教诲,那几人想必便是王氏一族中的长老了,能够做到王家长老对王家的发展定是做了了不起的贡献,王素对这些人都有着由衷的敬意。
王素偶尔会跟身边的人低语几句,问问前方说话的是哪位,这时他便会招来一些鄙视的白眼,想来这年轻人应该是第一次参加这样气派的宗族大会,看王素一脸的真诚,他身边的那些人大抵会说“前年他还跟我说过话”“去年他摸过我的脑袋”之类的话来标榜自己是讲过大场面的人,当然,对于王素的问题也在不经意中回答了。
“天佑我王氏一族长盛……多行善事……一位少年……王素……”
“王素……”
断断续续的声音之中,王素忽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不由得站了起来,跟身旁那人赔了个笑脸,朝前走去。
第084章 考教
“晚辈王素,给各位长辈见礼。”王素穿过人海来到最前方恭恭敬敬的说道。
“嗯……免礼。”几个族老看王素也是仪表堂堂,言行举止颇为儒雅,也都微笑点头。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王素究竟是何人,想来既然王凯南让他上来,这个少年人应该是族中今年学业上有突出表现的的人才对,一个家族的传承离不开老一辈人的带领,同时也却不得少年才人的涌现,在王家每年都会有一些年轻人表现出极强的才能,这也是王家长盛不衰,逐步强盛的原因所在,老辈人对这些年轻人自然是喜欢的紧。
“你是谁家的孩子,往年没怎么见过你……”王素抬起头之后有一位族老问道,他之所以这么问只是一种关切。
当然他的问题也是其他几位族老的疑问,他们都没见过这个少年人,莫非这少年是族中旁支里的孩子?
“晚辈道济府武宁人,这是晚辈第一次到凉州来,诸位长辈应该没见过晚辈。”王素也不想节外生枝,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道济府的呀,嗯嗯,不错……族中有在武宁的?”问话的那位族老眉头一挑,向王凯南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没有,”王凯南虽然是王氏一族的族长,更是鹿弥书院的院长,可他在族中却并不是辈份最高之人,比如在座的几位族老,他们可都比王凯南的辈份要高出一些,王凯南笑了笑接着道:“立仁祖上是从山东迁过来的,听说是七公一脉的传人,这次立仁过来是认祖归宗的。”
“哦?原来如此,立仁对吧,你是七公一脉从山东迁来的?”那位族老转头看向王素,目光中满是审视。
“听家里的叔叔提起过,应该是这样的。”王素看了眼那位老者,答道。
“家里都还有些什么人。”
“立仁父母早亡,由二叔抚养成人,先前二叔也出了些意外,如今家中除立仁之外还有三个在县学读书的堂弟。”王素虽然回答的认真,心中却已经是老大不爽了,大家族的事情可真麻烦。
“七公一脉说起来和我们这里是远了一些,想要入王家族谱可不是凭几句话就可以的。”那位族老看着王素,颇为严肃的说道。
“三叔公,前些时候我已经派人去查了,立仁是王家血脉无疑,况且立仁他……”王凯南站起来说道。
“王家是大族,家有家规……凯南你虽是族长,可有些事情还是按规矩来比较合适。”那位被王凯南唤作三叔公的族老微微皱起了眉头,不悦的打断了王凯南的话。
“……是。”王凯南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立仁呢,你也别紧张,王家不是济世堂,不能随便一个称是王氏弟子的人都能够进入王家的族谱,接下来老夫要考你几个问题,你……量力而行就可以。”三叔公总觉得“立仁”这名字有些耳熟,一时半会儿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他望向王素的目光柔和中带着股威严。
对此王素也表示能够理解,在这些大家族中这种规矩一直都有存在,旁支的子弟只有表现出高出主脉同龄人数倍的才能才会受到族中长辈的青睐,像王素这样号称七公一脉的应该算是旁支的旁支了,想要加入王家族谱想来应该不会太简单。
“黎公善言,乃孔圣门下第一人,后世对其多有记载,立仁对黎公有何评价。”三叔公开口便抛出了问题。
黎公就是端木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斤,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同时他也被认为是儒商的鼻祖。
三叔公的问题看似简单,可却并不容易回答,凡是涉及圣人子弟的都不是好回答的问题,王素在皱眉沉思,座下的那些年轻人们却都在悄悄议论着这个少年的来历。
“黎公乃是孔门圣徒,有经天纬地之才,立仁纵有斗胆也不敢妄加评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有言:‘子贡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能够和孔圣争辩,一较口才高低的恐怕他属第一人,孔圣说他是‘瑚琏之器’,立仁同样认为如此。”
王素幽幽开口,引经据典,以古人之口来评古人,司马迁不够就搬出孔子来,反正自己置身事外,这样的回答虽有讨巧的嫌疑,却不失为最保险的方式。
“孔门多贤才,端木乃其一,立仁可知他人擅长何事?”三叔公紧接着问道,可以看得出他对王素先前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
他接下来的这个问题对王素来说就显得有些小儿科了,王素几乎是在他话音刚落便回答道:“《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此十人乃为孔门十哲,孔门七十二贤士各有千秋。”
“嗯……孔门无弱徒,他们皆是智者,立仁熟读古经,至于《孟子》、《荀子》老夫便不再多问,”三叔公对王素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颇为满意,其实说起来这两个问题考究的便是读书人对书本的掌握,三叔公顿了顿接着说道:“天下尽知我大唐子民喜好诗词,今日乃是九九重阳日,立仁可否作诗一首?”
王凯南从一开始便不认为三叔公能够难倒王素,王素虽然在武宁和道济府名号已经颇为响亮,可在凉州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却并不太多,王凯南则是这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
王素是何人,四甲童生!诗成达府!几个月的时间里更是有两首诗先后登上《国经》,就算放在凉州这也是绝对的天才,三叔公又怎么能够难得到他,先前王素巧妙的回答了两个问题王凯南认为理所应当,听三叔公要让王素作诗他也变得感兴趣起来。
他倒要看看王素会不会再次有什么惊人的诗作流传出来,当然他也知道好诗并不是那么容易写的,即使王素是诗道上的天才这种可能性也是极小的。
王素行五步,停。
立马有下人送上笔墨纸砚。
四下皆静,只闻墨香,只见笔动……
第085章 入族谱
风动,叶落,停笔……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王凯南一直关注着王素的一举一动,王素停笔他便低声吟诵了出来,这首诗虽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惊艳,用词毫无华丽,却因平淡更能表现出诗人的感情。
这个王素果真是诗道奇才啊!
王素停笔之后有仆人将宣纸递于三叔公,一入眼三叔公便觉王素下笔如有神,字体上正是传承自祖上王公,且造诣颇深,对于这个年纪的读书人来说却为不易,三叔公的眉头不由得挑了挑。
几句诗读完,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这首诗名为《长安九日诗》,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江总所作,江总是南朝陈人,后国破入长安,在隋朝为官,这首诗虽是在写景,却道出了诗人远离故土,忧思难排之情。
王素此时也是远离故土,情感与诗人不谋而合,写来也是多有感伤。
不多时诗文才气由字散发出来,汇于王素的眉心。
诗成出县!
比起王素前些时候的佳作来这首诗并不算出彩,可饶是如此还是在王家的宗族大会上引起了一番轰动,直到这时才有人想起道济府武宁那个耀眼的天才少年来,人群中自是一番骚动。
几位族老对王素的表现都很是满意,听到下面的人议论才想起先前在《国经》上连发两诗的那少年天才,那道模糊的身影与人群中刚才作诗的少年渐渐融合,这让他们都没有再说什么继续考问的话。
王凯南执笔,王素之名出现在了王家的族谱之中。
王素本以为会是一番刁难,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不过转念一想他便释然了:说到底这几位族老也都是一心为王家的昌盛,王素所展现出来的才能已经足以让他们相信王素所带来的价值将远大于王家能够给予王素的,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么会把这么一名少年天才拒之门外。
事毕,王素回到先前他所在的地方,周围的年轻人们都向他投来了目光,这些目光中有好奇,有羡慕,也有嫉妒,他们自觉的给王素让出一条路来。
王素席地而坐,旁边那个“和某长老说过话”的年轻人立马把身子靠了过来,和王素故作熟络的聊了起来。
大抵这名年轻人明年又能和身边的人骄傲的说“去年我可是和立仁老弟一起吹过牛、聊过天的”,这种人,这种事九阳大陆向来不少。
接下里王凯南又表扬了几名有出色表先的王家后人,关切的话自然是少不了,可座下众人的关注度却依旧还在王素的身上,对这几名少年倒是忽略了一些。
宗族大会是王家子弟一年一度的聚会,如此盛大的场面自然不会冷清,有位百岁的族老甚至亲自给年轻后辈们讲学,年轻人也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很是热闹。
“宗德、宗礼你们两个给我记着,对那个王素要好好敲打一番,他成才之路太顺,这样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将来即使到了长安也成不了大事,只会坏了我王家的名声,大家都是一家人,如果我没差错,等过了今日他便会入鹿弥书院读书,到时候你们多注意些,必要的时候帮他一把。”
人群中有一名中年人和两名少年正在微笑着聊天,三人的年纪虽然差别比较大,却是实实在在的堂兄弟,看得出那位中年人正在向两名少年交代一些事情。
中年人叫王宗庆,在长安为官,此时回家恰巧赶上了这次的宗族大会,跟他说话的两名少年是在鹿弥书院读书的王家主脉上的孩子。
“宗庆大哥放心,教育不懂事的乡下人守规矩这样的事情我最在行了,要不要我现在就去给他顺顺筋骨,好让他知道鹿弥书院可不是随便写两首诗就能进去的!”说话的少年是王宗礼,他今年虽然已经快二十了,可为人却颇为鲁莽,他对那些旁支的年轻人都颇为不屑,特别像王素这样半路过劳认祖的,在他看来这种人就是过来抱大腿的,可恶至极。
“宗礼这话说的可不对,立仁贤弟是我们王家的人,别一口一个乡下人叫着,要是被院长听到了你可就要挨揍了。”王宗庆连忙摆手说道。
王宗礼还要说什么,王宗德拉了他一把抢先说道:“宗庆大哥教训的是,宗礼就这脾气,这种小事我们会处理好的,宗庆大哥放心就是。”
王宗德虽然比王宗礼还有小上两岁,心智却要成熟不少,他虽然不知道王宗庆为何对那叫“王素”的少年不满,却知道他是在拿他们当枪使,即使如此他还是欣然答应下来,其中缘由恐怕与王宗庆在长安为官也是有原因的。
宗族大会继续进行,日上杆头之时王凯南开口,除了王家嫡子血脉之外,旁支中每支出一人共同前往祖庙去祭祖。
原本数千人的王家子弟中真正能够有资格去祖庙的只有百人不到,王素作为武宁一脉的代表自然是要去参加的,其实王素对此并无太大兴趣,毕竟他对王家可没有那么深的归属感。
祭祖的过程既复杂又无聊,拜完儒家三圣之后方才能够祭拜祖先,王素跟随众人一起磕头行礼,等祭拜结束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原本晚上还会有一个盛大诗会,这是由王家举办的,本来只是王家内部一些年轻人娱乐玩的,可王家在凉州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不少外姓的年轻人也会慕名前来参加,近几年来王家的重阳诗会已经成为了凉州最具影响力的诗会之一,居时整个凉州能够叫得出名字的读书人都会前来参加。
只是这样的盛会王素却并没有参加,在祭祖完毕之后他捧着一本王家家规便早早回了柳衣巷,相比起和那些爱慕虚荣的读书人争名,他更喜欢在家陪林婉君,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对于凉州的那些所谓的美食很不感兴趣,他最喜欢的还是林婉君亲手做的饭菜,在外面他吃不香。
(从明天开始加快文的节奏,推动剧情快速发展,更新也会有所增加,望大家继续支持东篱)
第086章 不是意外的意外
按照王素的预计,王凯南应该就会在这两日派人来带他到鹿弥书院去报道,不难想象他一个外地来的乡巴佬到时候想必又会遭遇一番书院那帮“天之骄子”的刁难,对此王素倒是坦然。
学子之间的勾心斗角他还远远看不上,他的目标只是进字林,如果真有妨碍他做这些事的人,他也会顺手**一番,那鹿弥书院那些高高在上的儒生们明白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然而第二日清晨没等到王家派来的人,却等来了一场意外。
说是意外,巧合的却像是别人的事先安排,太过巧合的意外或许应该就不能再称为意外,于是这个不是意外的意外让王素出奇的愤怒。
事情还要从早上说起,因为林婉君这两日来了例假,早上便睡了个懒觉,醒了之后也没力气做饭,当时王素跑完步刚回来,正在小院中冲凉,林婉君知会了一声便出了门到巷口那家摊位上买些早点。
不是意外的意外就是在那个时候发生的,王素冲完凉,换好了衣服还不见林婉君回来,心里多有奇怪,便出门去寻她,结果看到在柳衣巷的巷口为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远听似乎那面还有争吵。
王素估计林婉君可能是在那面看热闹,不由失笑,家长里短的小闹剧并不是天天有,在这个连戏剧都没有的年代,这种闹剧倒是能够吸引不少人的目光,说白了林婉君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遇到这样的事驻足观望也属正常,王素这样思忖着已经走到了人群的外围。
走近之后他才发觉不对劲,脸色也骤然变得阴沉了下来。
“她真不是我撞倒的,她是自己倒下的,我路过而已……”
“闭嘴!看你长得眉清目秀居然这般蛇蝎心肠,这位阿婆只是起早散步,她到底哪里得罪了你,你居然将她推倒,阿婆**十岁的年纪你居然还下此毒手,难道就不怕遭天谴,哼!天容你在下也容不得你,走!带你去见官!严惩你这外来的恶妇!”
“哎呦……疼死老身了,你这姑娘怎么这般歹毒……哎呦呦……我的腿啊,我的胳膊……哎呦……疼呢……”
“你干什么,你凭什么来我!”
这声音如此熟悉,这场景也不陌生,王素粗鲁的拨开看热闹的人群,他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惹事,凉州城的那些家伙如果直接找他的麻烦,他倒觉得无可厚非,可要是牵连到他的家人,那么就别怪他不留情面了。
王素根本不客气,也不问事情因有,这种碰瓷的法儿太过拙劣,他无心去拆穿,他单手扣住拉扯林婉君的那只手,稍一用力便将那无赖似的汉子拍翻在地,另一只手已经悄然将林婉君揽在了身后。
“你是谁?凭什么打人,还有没有王法了?”被王素推到的无赖迅速从地上爬了起来,大声叫喊着,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王素把他怎么了。
他的叫喊的确是起到了效果,王素刚才那不礼貌甚至可以说是粗暴的行为引来了围观群众的一致指责和讨伐。
“欺负一个弱女子,你们很有本事啊,呵……”王素阴沉的面孔上居然浮现出了笑意,只不过他脸上的微笑让周围的人看来有些不寒而栗。
不用深究就能看出这绝对是一场有组织有纪律的蓄意诬陷,看样子人群中不少起哄的应该也都是他们一伙的人,这会儿讲道理似乎有些行不通,王素倒不是在乎那些无聊的围观群众的指责,他真正在乎的是幕后的主使,如果是想骗钱的那一切好说,对待无赖用最无赖的方式就行,可如果真是书院那帮他还素未谋面的书生在搞鬼,王素不介意用比对待无赖更无赖的方式来以牙还牙。
说实话他们的这种伎俩算不得多高明,王素的目光扫过那些叫嚣的人的面孔,清一色的**模样,这些人……真是无聊。
王素拉着林婉君的手准备离开,人群中立马有数十道身影涌到了身前来。
“**够带种啊,你婆娘打了人**还有理了,我操你……”那名带头找林婉君麻烦的小**掸掉身上的灰尘,骂骂咧咧的表达着他的愤懑和不满。
“你再骂一句试试?”王素回过头皱着眉头盯着那小**的眼睛,声音认真而冰冷。
“我……我……你……打了人就想走,总得给个说法呗,阿婆被你婆娘打伤了你说怎么办?”那小**自认为自己从来就不是什么善类,凶神恶煞的人他见过很多,可对面那个少年书生冰冷的目光却让他感受到了好多年不曾有过的恐惧,结巴了半年终究是没敢再骂出来。
“嗯……打人了确实不好,你说怎么办?要钱还是见官?”王素语气平淡的说道。
“额……”那无赖似乎也没料到王素不做辩解,他居然不做辩解,剧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