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第二圣人-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阳大陆。

    天地之初,万物懵懂,众生与山兽飞禽搏于野。

    上苍有灵,降灵智于世间,草木兽禽皆可为妖成精,纳天地纯元精气。

    人乃万物之首,感悟天地玄理奥义尤为通达,成仙证道顺理成章,一时间无数强人开坛立教,雄霸一方。

    殷商末年,纣王暴虐,迷信妖道,陷天下苍生于水火,仁义西伯侯姬昌携天下有能之士共讨之,无数修仙证道之人卷入纷争,大战持续数十年。

    民生凋敝,血染远山,吞长河,浩浩汤汤,天地动容。

    西伯侯不忍,以血祭天,斩尽妖魔,终破大敌,天下重归太平。

    神明降下法旨,残余修道之人皆位列仙班,归于天庭,不得重回人间,为防妖族再起,大难再降人间,众神合力,卷走天地元气十之**,后世再无纷争,修仙之途也一同断绝。

    然,大道虽远,亦有坚韧之人翘首窥之,为寻长生奥义,无数有志之士苦思冥想,以期开辟崭新之路。

    数百年后,圣人出世,以文入道,窥得天地玄理,天下之人纷纷效仿,著书立说,百年间文人势起,百家兴盛,蔚为大观。

    是为百家争鸣。

    诸子群起,文道大盛,百年论战,九家之言隐隐居上,后人称之为九流,依次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大流派均有圣人出,为圣贤,出红尘,得大道,苍生共拜。

    孔圣,老庄故去之后,一代魔君秦始皇为求大一统,听从妖人李斯怂恿,偷修魔道,妄图焚书坑儒,毁百家之言,永享皇图霸业。

    时年,有义士出,于咸阳斩魔君首级,此人名曰荆轲,为后人颂。

    后汉室有武帝,自幼尚武尊儒,有经世之才,依狂生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无数流派遭迫害,文人如狗,沿街过巷皆掩面而行,众生以愿力祈祷上苍,留文人一活路。

    众圣显化,九家圣人尽出,临于庙堂,武帝携群臣跪拜相迎,战战兢兢,惶恐不已。

    孔圣亲斥,毁去汉家皇室千年气运,圣人既没,董仲舒文胆具碎,才气尽失,终生了了。

    数十年后,天下大乱,分为九国,由九流圣贤扶持,授民众本家之言,教化显著,从此天下太平,再无纷乱。
第001章 文道世界
    王素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他梦到一个将军端坐高头大马之上,身着紫金盔甲,手持流光偃月长刀,身后便是气吞山河的军队,甚是威风。

    对于这个将军王素并不陌生,他曾无数次出现在自己的梦中,记事起到现在已经不知几百几千遍,对于这个梦王素完全可以倒背如流。

    将军出生名门望族,乃书圣王公后人中的一支,奈何家道中落,将军从出生便专修文道,奈何直到二十岁他仍未取得任何文位,受尽同族白眼,一怒之下将军弃笔从戎,没想到他居然是武道奇才,短短数十年间便封侯拜相,此后更是荣登武道巅峰,一生戎马,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他实力滔天,力拔山河,蛮妖闻其名,闻风丧胆,有他守候边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每次回京百姓皆十里长街夹道相迎,对其功歌颂德,朝廷亦拜其为武穆,掌管国家的军队。

    然而,功高盖主之说一直未曾断绝,时年,皇帝听信谗言,以为将军要叛乱,遂命群儒对其舌枪唇战,罗列其百般不是,为了证明清白,将军自刎长城,以谢天下。

    这也引起了民愤,无数仁义之士请愿,望皇室还将军一公道,为了防止暴乱,朝廷残酷镇压,将军府一门两百余人皆死于屠刀之下,凡是跟将军府有关之人也都受到重责……

    王素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老师,更确切的说他是一名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三十岁出头的年纪便在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方面有极深的造诣,极为了不起。

    他摇摇头,揉了揉眼睛,想要起床洗把脸,忘掉这个不快的梦。

    香,让人迷醉的清香袭向林素的鼻息,王素皱眉,微微睁开双眼,映入瞳孔的便是纱幔低垂,王素侧目,屋内陈设之物像极了书中描绘的古代大家闺秀的香闺所用,他的身下是精雕细琢的镶玉牙床,身上盖着的是锦被绣衾,帘钩上还挂着小小的香囊,散着淡淡的幽香,在离床不远的地方就是梳妆台,上面有序的摆放着些胭脂水粉,一面古铜镜精致无比。

    门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副高山流水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书圣王公墨迹,其诗云:“明月出天阁,天水共一色。”

    王素大惊,坐起身来,掐了掐自己的胳膊,很疼,这不是梦!

    “弟弟,你可算是醒了,这是我让红儿煮的醒酒汤,你来喝点吧。”听到屋里面有动静,一名年轻的女子端着一碗汤药走了进来。

    女子看上去最多不过二十岁,身材婀娜,容貌清秀,白衣飘飘,给人一种不容侵犯的淡雅之感。

    王素的脑袋有点混沌,无数记忆碎片袭来,让他眉头皱的越来越紧……

    这里是九阳大陆,一个和古中国历史有着惊人相似的大陆,这里九国并存,国人无一不尊文重道,这是一个文道的世界,才气是天地之源,修武只是小道。

    王素所在的国度名叫大唐,乃是孔圣后人所创,国人推崇儒学,儒家思想通达之处,上至当朝天子、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贩夫走卒,莫不尊之。

    “他”叫王素,乃是书圣王公后人,不过他们这一支到他这一代已经衰落,王素今年十五岁,昨天乃是他大喜的日子,不过他却没有一丁点儿喜悦的心情,因为他的妻子乃是商人之女,这对于他来说是个耻辱。

    无论怎么说他都是望族之后,如今却落魄到去娶一个商人之女。

    这倒也没什么,关键是酒宴之时几名同族的秀才借口前来道贺,却在酒席之上对王素冷嘲热讽,王素自幼就自尊心极强,一怒之下负气出走,跑到望春楼买醉,一夜未归,喝的不省人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给了王素占有他身体的机会。

    “嫣然姐,我又给你惹麻烦了。”王素融汇这具身体的记忆,自然对面前的这名女子不会陌生,此女名为楚嫣然,乃是前任知县楚云之女,说起来这个楚云和王家还算是远方的亲戚,不过两年前楚云因得罪当地权贵而被革去官职,发配边疆,他的女儿也被送往**,好在楚嫣然精通琴棋书画四艺,有大才,九阳大陆最重有才之人,故而楚嫣然虽身处**,却和以前在楚家并没大的不同,只是每月初一、十五需要登台抚琴一曲。

    “弟弟这话就见外了,你们皆是苦命之人,我父一去南疆,生死不知,今生都恐难再见,在武宁县你就是我唯一的亲人,你回去再努力努力,待到半个月后的县试你取得童生的身份,我看王家那些同族还敢再嘲笑你,现在你还是先回家吧,婉君是个不错的姑娘,你可切莫因为她的出身而迁怒于她。”楚嫣然一直都是知书达理的好姑娘,她待王素如亲弟,抚摸着他的脑袋语重心长的说道。

    王素知道楚嫣然说这话是在安慰他,从八岁到现在他已经连续考了六次县试,可依旧没考中童生,谁都知道,文道一途,灵智越早开启越好,只有成为童生之后才会有县学的老儒吟诵儒家经典帮助其开智,凝聚才气,像王素这种已经十五岁连童生都还没能考中的,只能用资质平庸来形容。

    “嫣然姐,我这就回去,你放心好了,半个月后等我好消息。”王素笑了笑,从床上坐起来坚定的点了点头说道。

    王素心中暗叹,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古典文学、诗词歌赋和诸子百家经典,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够排上大用场,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这将是属于他最好的时代。

    王素说完对楚嫣然深深作了一揖,举步向外走去,望春楼虽然是烟花之地,却处处透着典雅气息,此时只是清晨便有不少女子在抚琴排乐,读书声亦清晰可闻,王素暗喜,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世界了。

    喜欢归喜欢,半月后考取童生位才是最主要的,否者即使他有再大的抱负也难以实现,要知道只有取得了童生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儒生。

    在回家的路上王素的记忆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对于这具身体原来主人的身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王素,书圣后人,说起来不算寒门,可惜他自幼父母早亡,由二叔抚养成人,二叔王守业乃是武宁县学的教习,在当地小有名望,刚开始他对王素倒也关爱有加,可惜王素一直不争气,说资质平庸是好听的,说难听点就是愚笨,对王家这种望族来说这是有辱门风的,从王素十四岁开始王守业对他就已经彻底死心,这才在友人的劝说之下帮王素办了这桩亲事,希望他将来的孩子能够再继家族传承。

    王素在脑海中慢慢回忆着这具身体前任主人经历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处池塘边,忽然他的身体顿住了,池塘的水很清澈,可以清晰的倒影出人的影子来。

    水中之人王素再熟悉不过,水中人皮肤微黑,眉眼间透着清秀儒雅,这个人并非王素自己,而是曾经无数次出现在他梦中的那个将军,王素抚摸着自己的面颊久久不能平静。

    记忆与梦境慢慢融合,王素大惊不已,将军就是王素,或者说就是王素的未来,这个发现让童辰的下巴几乎都被惊掉。

    如果按照梦中故事的发展,王素此次县试再次铩羽而归,此后几次同样是这个结果,然后他一怒之下从军,从而踏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不过最终还是难逃厄运,落得自刎长城的下场。

    王素只想到自己是穿越,没想到居然还是重生,一时间心绪也慢慢凝重起来,思索以后的道路该如何走。

    王素自信以他的才智如果从现在开始他专修文道,不到十年时间他定可取进士位,入庙堂为官,比肩大学士,可是他又清晰的记得,十年后北海和极西之地的蛮族与妖族结成同盟大举入侵,长城被铁蹄踏破,人族遭遇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屠戮。

    文道凝聚的浩然正气,对妖族有极其强大的杀伤力,可对于蛮族来说作用就不是那么明显了,除非是进士、大学士、大儒等出手方才能够和他们抗衡,可惜蛮族来犯之人太多,人族能够修炼到进士以上文位的人少之又少,双方实力形成极大的差别。

    最后还是诸圣显化,斩杀数十名蛮将才止住了人族颓势,一路将妖族和蛮族赶回长城以北,合众圣之力浇灌万里长城,使他们不敢再进分毫,为人族争取了五年之期。

    各家之间的矛盾都暂且放下,九国结成同盟大力扩建军队,鼓励天下学子弃笔从戎,修武者迎来盛世,当年王素也正是因此而崛起的。

    武能安邦,文能治国,两者缺一不可,这必将是以后的大势所趋。

    王素在心中纠结,自己现在到底是该走文道,还是武途,又或者文武兼修,总之王素必须要改变以后的道路,逆天改命,这一世他再也不能这么窝囊。
第002章 怒斥恶商
    “哎呦,这不是新郎官嘛,‘**一刻值千金’,这大清早的你怎么舍得你那温柔乡,商人之女的床上功夫如何?”正在王素思考该如何抉择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他的耳畔响起。

    “二哥,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我听说昨儿晚上新郎官可是在望春楼嫣然姑娘的床上躺了一宿,叫我看商人之女的那点拙计比起嫣然姑娘的媚术可差远了,哈哈。”少年话音刚落,另一个尖锐刺耳的声音紧接着响起。

    迎面过来的是三个少年,他们皆身着汉服,言语间淫秽不堪,奚笑零落,言语刻薄,丝毫没有儒生该有的模样。

    这三人说起来和王素也是近亲,其中两人是王守业之子,三人虽然都比王素还要小几岁,不过都已经在前两年取得了童生位,故而可以穿县学统一发放的汉服。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五伦有言‘长幼有序’,我念你们乃庶出之子,今日不与你们计较,倘若他日再让我听到你们再言如此有辱斯文之话,休怪我代二叔行家法。”王素皱眉,出言喝道,说完便转身离去。

    三人被王素训斥的哑口无言,心中也暗自奇怪,这呆头鹅今日怎敢如此和他们说话,莫非昨晚喝酒喝坏了脑子不成?

    王素快步向家中走去,自从十三岁之后他便从王守业的家中搬了出来,住在王家隔壁一处破旧的老宅之中,这是他父亲给他留下的唯一遗产。

    “相公,你可算是回来了,是我……妾身让你难堪了……”王素刚推开老旧的房门,一名红衣少女便失声叫道,边说还边擦眼泪。

    少女眉清目秀,双目大而有神,柳叶眉,樱桃嘴,肌肤白里透红,因为涂了淡淡的胭脂而更显的明艳动人,少女看起来最多不过十四五岁,面容尚显青涩,却是典型的美人胚子,王素只得感慨,这是自己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少女正是林婉君,西城酒铺林长海的女儿,此时她一身喜袍,眼圈红肿,手脚局促的低着头,看样子应该是昨夜一宿未眠。

    “是我不对,不该昨日丢下你不管,婉君,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将来让你过上好日子的,你先别再哭了,再哭可就成小花猫了,先上床去休息吧,我到厨房去做些吃的。”王素心中满是自责,安慰着说道。

    “相公说的是哪里话,你是读书人,怎么能做这种粗活,有你这话就够了,你歇着,妾身这就去做饭,妾身相信夫君将来一定能够高中举人老爷,光耀王家门楣的。”王素一句话让林婉君觉得一切都够了,再次喜极而泣。

    王素拗不过,只得看着林婉君的身影在寒酸的厨房中忙活。

    王素性格要强,自从从王守业家中搬出来之后就在城中的面铺打杂,一个月也能赚上十几文钱,勉强能够度日,吃完早饭王素换了身衣服便到了面铺。

    面铺老板虽然为人刻薄,可不看僧面看佛面,他可不敢不给王守业的面子,在面铺给王素安排了一份搬运面粉的差事。

    一上午,和王素相熟的人都上来打招呼,祝贺一番,这一天过的倒也算平静,结果到了傍晚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

    “你就是王素?连童生都不是,算他妈什么读书人,林老头真是瞎了他的狗眼,居然把婉君嫁给了你这个有娘生没爹养的狗东西。”王素刚准备放工回家,一个满是酒气的青年拦在了他的面前张牙舞爪的叫嚣道。

    此人乃是面铺老板赵有福的儿子赵宝财,在武宁县是出了名的无赖,平日里好吃懒做,还时常纠集一帮同样游手好闲的青年在街上横行霸道,今年已经二十三岁了,仗着家里有钱已经娶了好几房妻妾。

    年前赵宝财听闻西城林长海家的闺女生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便央求赵有福托人去说媒。

    赵宝财在武宁臭名昭著,林长海虽然只是一介卖酒的小商,可也不愿自己的女儿被这个畜生糟蹋了,当时他正好听说王守业打算给他的侄儿招一门亲事,便花了些银两托人促成了这么亲事。

    林长海想的很简单,无论怎么说王素也是读书人,万一将来高中他的女儿也算是盘上高枝了,再不济王素这孩子也是士族之后,想来赵宝财不敢再乱来。

    “婉君乃是我刚过门的娘子,赵公子自重,否者别怪王某不客气了。”王素是极其聪慧之人,从赵宝财的话语中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不过还是压制住内心的火气平静的说道。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跟我大放厥词,真是天大的笑话,晚上回家最好把门给老子关严实了,别到时候生出的儿子是我赵家的种。”赵宝财本就是一地痞无赖,嚣张跋扈惯了,说话从来就不积德,再加上今日中午多吃了些酒,就更不把王素放在眼里了。

    “大胆狂徒,今日你两次三番出言辱我,是何居心,你我身份悬殊,我乃书圣王公后人,你算个什么东西,先前我不与你计较是我大度,你却不识好歹,说不得今日要带你走一趟衙门才行,小小贱商居然敢辱士族子弟,你们赵家是想在武宁除名了!”

    王素平生最讨厌的便是被人威胁,赵宝财这话不仅仅是威胁,更是**裸的挑衅,每个人心中都有底线,赵宝财无脑的挑衅已经触动了王素的底线。

    王素三言两语便把二人的冲突提升到了士族与商贾这两个阶层上来,着实吓了赵宝财一跳,他平时虽然跋扈,可未必不知轻重,刚才他只是想要出言侮辱王素一番并没有其它想法,没想到却被王素抓到了把柄,一时间醉意散了四分,无助的寻找他的老父来帮他解围。

    平日里王素话语极少,给人的感觉甚至有些呆板,没想到出口寥寥数语便让赵宝财变成了哑巴,不敢接话,面铺的伙计们都颇为惊奇,议论纷纷。

    这时在账房里数银子的赵有福闻讯从屋里小跑了出来,正巧看到王素扯着赵宝财的脖子要去见官,惊怒不已,忙喝道:“王素你这个忘恩负义之辈,我念在你无父无母给了你一份活计,你现在居然不知好歹,欺负到了主家的头上,快快放了我儿子,否者你就给我滚出米铺,以后休的再来,别以为你有士族的身份就了不起,今年县试你要是再考不中童生你士族的身份可就没有了,到时候就算你来求我也别想我给你工作。”

    赵有福愤愤不已,他明知纷争是赵宝财挑起的,可再不济那也是他儿子,这个时候他不能胳膊肘朝外拐,再说他一早便知道王素资质愚笨,此生想要考取童生几乎是痴人说梦,故而才敢如此喝道。

    “赵掌柜,念在昔日你待我不薄,今日之事我可以不做计较,但我家中若有丝毫闪失赵宝财就脱不了干系,到时候别怪我不念情面,还有我在面铺出的是苦力,你给我工钱乃是天经地义,别再说这是恩德,养不教,父之过,能养出这样的儿子赵掌柜你该好好反思!”王素对于赵有福的话嗤之以鼻,连连冷笑,开口斥道。

    王素的话直指赵有福的伪善而又假仁假义的本性,让赵有福语塞,老脸憋得通红,指着王素哆嗦半天:“你你你……你一个穷困潦倒的士族子弟凭什么这样跟我说话,滚,给我滚,从今天开始你休得再踏进我赵家面铺半步。”

    还有十几天便是县试,王素虽然自信这对自己来说不是问题,可九阳大陆的历史毕竟跟古中国有了很大的不同,他本就决定要花上几天的时间好好在家温习功课,这下正好遂了他的心意,在结了本月的账之后王素负手离去,颇具文人风骨。

    赵宝财气的牙根痒痒,如果不是光天化日,且又有那么多人围观他肯定不会让王素这么潇洒的离开,这口气他咽不下去,看着王素离去的方向,赵宝财眼神中留露出一丝恶毒。
第003章 危机四伏
    王素回到家并没有看到林婉君,按理说林婉君是刚过门的新媳妇,应该是不会出门的才对,王素从邻居口中得知林婉君今天一早便被王守业二夫人王李氏差人喊了过去,到现在也没回来。

    王李氏虽然是二夫人,可她替王家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大夫人王刘氏肚子不争气,生了两胎都是女儿,所以在王家女眷中,地位最高的并不是大夫人王刘氏,而是二夫人王李氏。

    王素对于这个王李氏没有丝毫好感,他小时候就是大夫人带大的,从他记事起王李氏就没给他好脸色看过,她把林婉君喊过来八成是没有好事。

    果不其然,王素找到林婉君的时候,她正和几个丫鬟在侧院洗衣服,洗衣服虽然不是重活,可一来林婉君是王家新过门的媳妇,二来这本就是下人干的活,居然让林婉君做这些,王素怎能不气。

    王素探了个身边退了出来,脸色慢慢阴沉了下来,迈着步子向后院走去。

    王李氏正在凉亭里小憩,旁边一个丫鬟给她扇着蒲扇,旁边的小桌上还放着没吃完的点心,王素看着这一幕,心中不忿更盛,一巴掌拍在小桌上把王李氏吓得险些从小床上跌落下来。

    “干什么你,谁让你过来的,这里是你该来的地方吗!小王八蛋,你要是把我吓出个好歹,看我不收拾你。”王李氏看到王素站在她对面正怒气冲冲的看着自己,指着王素的鼻子就骂道。

    “《基义》云:‘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二叔让你善待于我,从小到大,你何时给过我好脸色,如今,我已搬离出去,娶妻成家,你又继续刁难作贱我的妻子,你愧为人妻,愧为长者!”王素心中有文章,说话间身上才气涌动,如果不是他依旧未能开智,刚才单就是这几句简单的话就够王李氏受的了。

    王李氏心中大惊,王素前几天还是一副呆样,怎么才一天不见给人的感觉就变了,疑惑归疑惑,她还是指着王素的脑袋破口大骂:“你这个白眼狼,我给你吃给你穿,见你可怜把你养大,你现在居然敢这么对我,没天理啊,没天理了,我打死你个没良心的……”

    王李氏凭借着娘家势力的强大在王家从没受过半点委屈,被王素几句训斥的面红耳赤,她抢过丫鬟手中的蒲扇就朝王素脑袋上拍打而去。

    “滚开,你这恶妇,前日种种我且不与你计较,婉君只是刚过门的新媳妇你就把她当丫鬟使唤,你到底按的是什么心!说句不好听的,我乃是王家的嫡长子嫡长孙,如果我现在向二叔讨要王家的家产想必以二叔的为人也不会有二话,可我王素并非不知好歹,二叔把我养大抚养成人,这份恩情我拿整个王家的家业来报答应该已经够了吧,王李氏,你记住了,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施舍给你的,从今天起休得再在我面前以长者的身份压我,你不配!”王素夺过蒲扇,双手稍一用力,蒲扇折成两截被扔在了地上,气势不减的针锋相对道。

    王李氏虽然足够泼辣,可看到王素可怕的眼神之后一时间她居然被吓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连退了好几步,绊倒在竹床上嚎啕大哭起来。

    王素根本不理会她,转身离去,在经过后院大门的时候正巧碰到早已站在那里多时的王守业,便款款作了一揖,说道:“二叔,今日之事乃是侄儿鲁莽了,不周之处还望二叔海涵,不过孔圣有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您好自为之,我要带婉君回家复习半月之后的考试了。”

    王守业眼神复杂的看着王素,缓缓点头,摆手让他离去,不知为何,王守业觉得自己的这个侄儿有些不一样了,具体哪方面他也说不好,看着王素离去的背影,王守业眉头紧锁,面色上多了几许希冀。

    王素再次回到侧院,毫不避讳的牵起她的手离开了王家大宅,林婉君白嫩的小脸红的像是熟透的小苹果,幸福却在心中洋溢开来。

    “婉君,今日又委屈你了,看你这手都被水泡成什么样了,以后你老老实实在家就好,要是无聊了就做做女红,这几日我都会在家看书,温习功课,你就在家陪我,再说,我身边也需要个人照顾,王家大宅以后咱们少来,至于二夫人哪里你不用管她。”回到家中,王素捧起林婉君的手心疼的说道。

    “夫君言重了,妾身吃些苦没什么的,既然夫君这几日需要人照顾,那我就依你的话便是,时候不早了,妾身先去做饭,你累了一天了,先回屋歇着去吧。”林婉君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哪受得了王素的甜言蜜语,小脸粉扑扑的,羞得连头都不敢抬。

    “瞎逞强,昨晚一宿没睡,今天又忙了一天,小小年纪身体怎么吃得消,你要是累坏了以后谁照顾我呀,我是一家之主,你要听我的!”王素实在不忍心,硬是把林婉君按在了板凳上,自己到厨房折腾去了。

    王素一直以来都比较贪嘴,厨艺倒也还说得过去,林婉君吃的特别开心,能有一个待她如此的夫君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晚饭过后小夫妻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最后林婉君实在是困极了,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王素摇了摇头,笑着把她抱到了床上。

    二人虽然已经结为夫妻,可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有为青年王素还是认为他的小媳妇还是太小了,这样的年纪应该还在读初中吧,王素看着那可爱诱人的身体忙转过身来,到小院中用冷水洗了把脸,让自己躁动的内心渐渐平复下来,然后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再等两年,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身体还在发育,过早的**对她的身体无益。

    在接下里的几天里,王素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看书上,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天下九分,九流并存,好在唐人尊儒,对于那些儒家经典王素也算有所了解,不过为了保证万无一失,王素还是决定通览一遍儒家经典。

    儒家的经典无外乎“十三经”——《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这十三本书乃是儒学的基础,王素虽然有一定的功底,可看起古人晦涩的繁体字和无标点的书籍还是一阵头大,十多天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看书上,因为有林婉君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真的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半月之期转眼即至,王素合上手中的《论语》,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微微摇头,这种感觉让他仿佛看到了高三挑灯夜读的场景。

    林婉君这些天一直守护在王素身边,时常会有王素因为读书太认真而至深夜未知,当他合上书的时候才会发现林婉君已经趴在他旁边的小桌子上睡着了,因为明天就是考试,王素也已经看的差不多了,便想和林婉君说会话,书一合上却并没有找到林婉君。

    “夫君,明日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