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宋青书-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青书发现自己的做法比起宋远桥来说却是少一一份老辣。既然不在其位就不谋其政,现在武当派当家的还是宋远桥,自己也不用过多的操心,天塌了还有高个子顶着。于是宋青书又恢复了往日的作息。

不过却是没有带着周芷若了,虽然周芷若修炼了凌波微步,但是修为毕竟太过低下,修炼时日又短,索性就让她呆在武当派中。

至于宋青书自己,不是宋青书自傲,凭借自己的修为,就算是一流高手中的高手想要留下自己也是难上加难。

。。。。。。。。。。。。。。。。。。。。。。。。。。。。。。。。。。。。。。。。。。。。。。。。。。。。。。。。。。。。。。。。

山谷之中,漫天树叶纷纷,宋青书舞动着三尺青锋剑,瞬间刺出数十剑。不见剑影,树叶落下之时,却已经分成两半。

《庄子》言:天子之剑;以道化天下;诸侯之剑;辅帝王而和百姓;庶人之剑;命绝而无所益于人。

宋青书的剑法无疑就是庶人之剑。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好好好,果然不愧是武当派三代首徒,无影剑,名不虚传。”就在这时突然一道陌生的声音在山谷之中响了起来。

宋青书对此却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不是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而是来人根本就没有隐藏自己的踪迹,一接近就被宋青书发现了。

“偷窥别人练武,可是大忌,更不是君子所为。”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出现的男子,但见他一身黑衣,身材伟岸,肤色古铜,天生一副天潢贵胄气势,棱角分明线条,锐利深邃目光,不自觉得给人一种压迫感!身后跟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宋青书先是一愣,接着淡淡的说道。

“哦,宋少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来人坏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况且这山谷又不是你武当派的地头,而我也不是在看你练武,而是在这里欣赏风景又有何不可?”

顿了顿来人又道,“再说谁说我是君子了?”

“看出来了。”宋青书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让来人得意的神色一僵。

“放肆。”就在这时,男子身边的老者一声怒吼,接着身形一闪,瞬间就出现在了宋青书面前,抬手一掌拍向宋青书。

宋青书大吃一惊,没想到来人居然说动手就动手,而且速度这么快,来不及多想,手中的三尺青锋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向老者的胸口。

老者没想到宋青书反应居然这么快,不过对于宋青书想要以伤换伤的想法,却是嗤之以鼻。

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身子却是突然向左横空挪移三尺,刚好避过宋青书的利剑,掌法却是依旧不变的拍向宋青书。

宋青书见状,迫不得已,只好抬手一掌迎了上去。不过看老者凛冽的掌风,宋青书也知道凭借自己这个半吊子的掌法肯定讨不到好,所以用上的却是武当绵掌的柔劲儿,却是想借力拉开一段距离。

可惜想法是好的,但是所谓是‘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

就在宋青书借力正想远离的时候,却听老者嘿嘿一笑,然后老者的掌心突然发出一股巨大的吸力,让宋青书脱手不得。

而且更加让人惊恐的是,宋青书发现自己的内力,居然在飞快的流逝。

到了这个时候,宋青书要是还不知道来人施展的是什么武功,就干脆找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吸星**?”

对于宋青书的叫喊,老者更是吃惊不小,自己这套武功虽然早就创出来,但是却是一直身名不显。只有自己亲近之人才知道,却是不想被这个武当派的弟子一口道出,如何不让老者吃惊。

看着老者的神色,宋青书就知道自己猜对了,心中不由暗暗叫苦。同时脑海中也是加大马力,飞快的思考脱困的方法,否则时间一长,自己辛辛苦苦修炼的真气恐怕就要‘为他人作嫁衣裳’了。

吸星**不同于北冥神功以以负极引正极的方式吸人内力(北冥神功行功路线与诸派内功相反)。

而是以空洞的方式吸人内力(吸星**需令丹田常如深箱,恒似深谷)。

北冥神功是以负极引正极之法吸人内力,自身内力愈深厚,吸力愈大。吸星**纯粹视乎自身丹田的容量大小,与功力深厚似无关连。

想要破解吸星**,一就是让对手自己乱起来,内力失控,稍一运使,便互相冲突,内脏如经刀割,则自然不用担心他再来吸收;二就是,自身拥有浑厚的内功,不惧吸星**,就像笑傲江湖中任我行不能够吸收方证大师一样,三来就是,拥有特殊的内力,就像笑傲江湖中嵩山掌门左冷禅的寒冰真气一样。可惜这些对于宋青书来说都没有。

看老者的模样,怎么也不像内力失控的样子,自己虽然修炼速度不慢,但是无论如何也称之不上浑厚,《纯阳童子功》虽然不错,但是也只是仗着一份精纯罢了,那里有什么特殊性。一时间宋青书陷入了重生以来最大的危急。一个不好,就会让自己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第七十八章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七十八章置之死地而后生

千钧一发莫过于此,宋青书感到自己内力源源不断的流出,暗想道,以自己这点内力,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告罄了吧。自己恐怕要成为第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重生者,将会被后来者永远的钉在耻辱榜上。

你说你一个重生之人,就算不能够什么一统天下,霸绝江湖,至少也要能够寿终正寝吧,现在居然要英年早逝,可悲啊!

想到这里,宋青书不由苦笑一声,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自己居然还有心情想这些。难道真的要放弃治疗吗?

突然一道灵光在宋青书脑海中一闪而逝。

“置之死地而后生。”

“对,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宋青书几乎要大喊一声。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既然已经想到了办法,不管他到底管不管用,权当死马做活马医。

你道宋青书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原来宋青书想到,既然吸星**主要就是吸收内力,只要自己内力没有了,问题岂不就是迎刃而解了。

想要让自己内力消失,第一种方法就是让老者将他吸干,而宋青书也将随之身死魂消,这当然是不可取的;第二种则是宋青书自己散掉剩余的内力,不过到时候,恐怕自己就根本没有什么还手之力了,就算是黄发垂髫都能够轻易的杀死自己,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却是也不行。不过要是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这倒不失为一条好办法,毕竟比起身为阶下之囚,总好过立马死去,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总有希望,死了就一了百了了。

不过宋青书却是想到了第三种办法。还是自己散功,不过不是白白的散掉,那样太过浪费,而且于事无补。

还记得宋青书修炼的武功吗?不是《纯阳童子功》,《无影剑》,也不是《凌波微步》,《一阳指》。而是号称密宗无上护教神功的《龙象般若功》。

当初宋青书利用缚重入水训练法,将《龙象般若功》一举修炼到了第五层,比起内功还要率先迈入二流高手的境界。不过自从哪一次以后,《龙象般若功》便陷入了瓶颈。

现在宋青书要做的就是要将全身内力散入筋脉血肉之中,然后运转《龙象般若功》,一举突破现在的瓶颈。

不过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全身筋脉尽断,到时候就算不死,也只是一个废人而已。

不过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不冒险,那里来的收获。自己只要成功了,不但眼下的危险局面能够迎刃而解,还能够让自己的武功有了新的突破,虽然到时候没有了内功,但是凭借《龙象般若功》,自己一样可以纵横天下。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而且当前的形式也容不得宋青书优柔寡断,于是宋青书一咬牙,开始逆行运转功法。

天下武功一般都是正常运转可以吸纳天地元气入体增加内力,而逆行运转则是驱散体内的内力。当然类似《北冥玄功》这种特殊情况就是另当别论了。

破坏永远来的比创造容易,散功也是这样,辛辛苦苦修炼的内力,一朝化为流水,宋青书来不及多想,将一口将要喷出的逆血强行咽了下去,不过嘴角还是不可避免的挂上了血丝。立马运转《龙象般若功》,那些刚刚散入筋脉血肉中的内力,立马随着运功路线开始运转起来,不断的淬炼着自己的身体。

所谓是‘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本来散掉功力,人就会立刻处于一种低迷期,就算是好了,对于丹田,身体也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宋青书却是不一样。

运转《龙象般若功》,肉身是铁,内力化锤。先是皮膜,再是肌肉,然后筋脉,骨骼,五脏,穴窍,血脉,骨髓。一一都被淬炼到了。

宝相庄严,现在宋青书给人的就是这个感觉,老者虽然觉得有些奇怪,吸收的内力也越来越少了,但是他认为这不过是快要吸完了,至于说什么宝相庄严,他觉得这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于是也没有怎么在意。反正他对于自己创造的《吸星**》有着超强的信心。

这时候,要是透过宋青书的衣服,就会发现,他的皮肤表面隐隐的泛着青光,浑身呈现着古铜色。一丝丝带着黑色的鲜血也顺着毛细血孔排了出来。却是他身上的杂质。

说了这么多,似乎是过了许久,其实也就是一会儿功夫。

宋青书只觉得自己浑身一震,有着使不完的力量。似乎一动手,就能够石破天惊似的。

宋青书知道这是神力自生,乃是《龙象般若功》突破的现象。

《龙象般若功》第六层终于突破了,只要在突破一层,宋青书可以在肉身上跨入一流高手的境界了。

这时候,老者终于再也不能够从宋青书身上吸到一丝内力。他以为这是大功告成之时,正想享受胜利的果实。

不想,宋青书先前似乎因为认命而闭上的双眼突然睁开,一道精光一闪而逝。接着张口长啸。

这声音犹如龙吟大泽,虎啸深谷,让近在咫尺的老者一下子懵了。

“孙老小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时候一旁无所事事的男子终于发现了事情不对劲,连忙提醒道。

可惜已经迟了,高手过招,胜负就在一瞬之间。

虽然宋青书现在没有了内力,但是《龙象般若功》突破以后,神力自生,而且宋青书肉身的修为本来就在内力之上。

虽然宋青书没有修炼过什么掌法,但是光凭借《龙象般若功》自带的无上神力,就是一个天生的大杀器。

宋青书没有施展什么掌法,只是随随便便的一掌拍向孙姓老者。

孙姓老者此时已经清醒过来,本来对于这种突发之事,孙姓老者第一反应就是立马远退,毕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可是看到宋青书这轻飘飘的一掌后,孙姓老者不削的笑了笑,也没有过多的在意。

在他想来,宋青书内力已经完全被自己吸收了,就算还有些,也只是杯水车薪,对自己完全构不成威胁。

可惜就是这一迟疑,让他险些命丧黄泉。

“咔嚓,咔嚓。”只听道数声清脆的响声。孙姓老者胸口肋骨却是被宋青书打断了数根。然后自己也似乎是腾云驾雾般的,倒飞三米,血溅五步。

‘趁他病要他命’。宋青书向来奉行的就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于是立马跟上,想要再补上一掌,‘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第七十九章王保保

第七十九章王保保

话说宋青书本来准备立刻再补上一掌,将孙姓老者杀死,可惜就在这时,宋青书突然感到前方似乎有着什么十分危险的东西,让宋青书一顿。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武功到了一定的境界,尤其是那些修炼佛门道家武功的人,基本上都会有一种‘金风未动蝉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的本能,对于危险事物,都能够提前侦知。

抬头一望,宋青书看见先前的男子在这一顿之间,已经来到了眼前。

“铿!”的一声响,长剑出鞘。

男子挥舞着长剑,一剑劈向宋青书。宋青书要是执著于将孙姓老者杀死;就会被男子的长剑劈成两半。

虽然宋青书已经将《龙象般若功》练到了第六层,寻常刀剑难伤,但是这却是不包括神兵利器之类的东西在内。不说别的就算是自己的三尺青锋剑一捅也是一个血洞。

而眼前男子手中所拿之剑,虽然不知其名,但是光看剑刃上隐隐泛起的白光,就可知道这是一剑不弱于自己三尺青锋剑的存在。

要知道那剑刃上隐隐泛起的白光,可不是简单的东西,那就是传说中的剑气。

一般来说,要想发出类似剑气这种东西,除了一些特殊的武功,像一阳指之类的,就只有内力浑厚之人才可以发出,可是看眼前男子,虽然功力不弱,接近二流高手的境界,但是无论如何也称之不上内力浑厚,可是居然能够发出剑气,这就是其中的特殊情况了。

想要发出剑气,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一种就是拥有一柄神兵利器,这样让内力附着其上,就可以拥有剑气的效用。

对于这种围魏救赵的做法,宋青书当然是避其锋芒,自己的命可比孙姓老者珍贵的多,而且孙姓老者已经年过半百,自己不过花样年华,一命换一命,显然是自己吃亏。

宋青书避过长剑,没有继续攻击,毕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既然一击之下,没有成功,再想要攻击也是无用功了。

宋青书没有攻击,男子也没有反击,看了孙姓老者一眼,面色难看的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宋少侠如此行事不显得有些过分了吗?”

“在下可不是什么庙里和尚,从来都不讲究上天有好生之德,而是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人’。”宋青书淡淡的说道,然后瞥了一眼孙姓老者,道,“既然他想要置我于死地,当然得‘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

“好,好,好,今天我们认栽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男子连叫三声好,显然是愤怒异常。

说着男子弯腰抱起孙姓老者,就想要离开。

“慢着。”宋青书开口道。

“怎么,宋少侠还准备将我留下?”男子阴深深的说道。

“不敢,只是阁下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岂是为客之道?”宋青书道。

“那不知宋少侠想要干什么?”男子道。

“也没什么,只是想要知道阁下尊姓大名而已。”宋青书道。

男子深深的看了一眼宋青书道,“王保保。”

“王保保。”宋青书大吃一惊,虽然先前已经从李志昌那里得知了山下有一个小王爷到来,但是却是不想居然是王保保。

王保保何许人也?据史载,王保保,胡名扩廓帖木儿。元朝末年将领。本姓王,小字保保。沈丘(今安徽临泉西北)人。其父亲是中原人,母亲是元朝末年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察罕帖木儿之甥,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元末兵起后,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元惠宗妥欢贴睦尔赐名扩廓帖木儿。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察罕在至正12年起义兵,转战河南、河北,收复汴梁,击退刘福通,平定山东,降田丰,“灭贼几尽”。后来在察罕总大军围益都的关键时刻,降将田丰刺杀了察罕,逃进了益都城。元惠宗即在军中拜扩廓帖木儿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总其父兵”

其一生可谓是战功彪炳,就连朱元璋对其也是赞赏有加。

洪武初年岭北和林战役结束后不久,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大宴众将领时突

然问大家:“天下奇男子谁也?”众人都回答说:“常遇春是也。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也。”太祖笑着说:“遇春虽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这一著名典故见《明史·扩廓帖木儿传》。姚福《清溪暇笔》载,在太祖夸赞王保保为天下奇男子后,“其后民间凡遇有微劳自矜者则诮之曰“尝西边拿得王保保来耶”至今遂成谚语。”当时如果有人作了一点小事就很骄傲的话,可以用“尝西边拿得王保保来耶”这一谚语来讽刺。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许还不是十分了解,但是说到另外一个人,大家一定会知道的。王保保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他是赵敏的哥哥。

宋青书深吸了一口气,没想到自己赵敏没有遇见,倒是先遇上了他哥哥。不过当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赵敏身边跟着玄冥二老,王保保身边跟着的这个孙姓老者恐怕也是不曾多让,要不是他自己得意忘形,自己功力突破,恐怕也不会‘阴沟里翻船’。

想到这里,宋青书不由得在心中暗下决心,所谓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日后自己也一定要引以为戒。

王保保看到宋青书的样子也是十分奇怪,看宋青书的样子似乎是知道自己,可是自己说的名字,基本上很少使用,只有自己身边已经亲近之人才知道,不知道宋青书是怎么知道的,于是问道,“看宋少侠的样子,似乎是知道在下?”

“呵呵,却是不知。”宋青书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笑道,“只是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哦,是吗?”既然宋青书不想说,王保保也不勉强,道,“既然没有事了,不知现在保保是否可以离开了?”

“呵呵,王兄请便。”宋青书道。

再一次深深的看了宋青书一眼,王保保抱起孙姓老者,转身运起轻功,不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

第八十章周念通

第八十章周念通

再一次深深的看了宋青书一眼,王保保抱起孙姓老者,转身运起轻功,不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

看着王保保消失在天际的身影,宋青书转身离开了,发生了这种事情,他也没有心思再练功了。

本来对于武当派山下出现了一个朝廷的小王爷,宋青书虽然不解其意,但是还是没有过多的在意,不过对于王保保,宋青书却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同时宋青书心中对于为何武当派范围内突然出现了朝廷小王爷有了一丝猜想。

要知道,原著中王保保的妹妹,也就是赵敏可是联手成昆,将六大门派和明教玩弄于鼓掌之间。

不但让六大门派和明教两败俱伤,更是在六大门派回归的途中设伏,将六大门派一网打尽。同时又派人袭击各大门派,在少林寺留下‘先诛少林;再灭武当;惟我明教;武林称王’,更是让空相偷袭张三丰得手。要不是遇上了开了外挂的张无忌,恐怕朝廷恐怕还真的就坐收渔翁之利,一统江湖了。

而据宋青书前世的时候的一些了解,在赵敏之前,可是一直都是由她哥哥王保保在负责此事,看来王保保现在正是在谋划此事。只是后来王保保将中心工作转移到了朝廷上,才将江湖中的事情交给赵敏打理,可以说后来六大门派与明教之间的争斗都是他一手促成的,由此可见此人智谋之深。对于这种人,宋青书当然不能够掉以轻心,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坠入彀中。

至于说,宋青书为什么不就此将王保保留下?这种念头刚刚在宋青书脑海中闪过,就被他毫不犹豫的斩除了。

先不说他能不能够将王保保留下,就算能够留下,杀掉王保保能不能够改变大局,就算能够改变,可是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呢,所谓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自己小心谋划,武当派就能够置身事外,其他的门派怎么样,关他什么事情?宋青书向来奉行死贫道不如死道友。

再有就是将王保保简单,可是事后之事可就复杂了,一个堂堂的朝廷小王爷死在了武当派范围内,朝廷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派人来查看,到时候不论找不找得到证据,武当派都会受到池鱼之殃。朝廷可是不会和你讲什么道理,交不出凶手,朝廷可是会宁错杀不放过。

还有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此地还有另外一个人。

“兄台看了这么久,现在是不是也该出来了。”宋青书望着一处空地淡淡的说道。

不过,却是没有得到一点回应,似乎宋青书推断错误,那里根本就没有人。但是宋青书却是不急,只是平静的看着。

终于,隐藏在暗处的人开口了。

“你是怎么发现我的?”

“呵呵,本来也没有发现的,但是最后王保保离开的时候,你没有控制好情绪,露出了一丝杀意。”宋青书笑道。

“你果然不同凡响。”,这时候暗处走出一个男子。

身穿青色长衫,一张坏坏的笑脸,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涟漪,好像一直都带着笑意,弯弯的,像是夜空里皎洁的上弦月。白皙的皮肤衬托着淡淡桃红色的嘴唇,俊美突出的五官,浑身上下透出一股玩世不恭的气息。

可惜的是,现在却是面容憔悴,脸色苍白,而双颊却有红晕,显然是精血羸弱,虚火上浮,此乃失血过多所致。联想到几天前从李志昌处得来的消息,以及今天他对于王保保露出的杀意,由此可知一二。

“兄台过奖了。”宋青书淡淡的说道,“两次相见,兄台都是隐于暗处,这可不是君子所为啊!”

“呵呵,套用一下先前人的话,谁说我是君子了?”来人坏坏的笑道。

宋青书见状,也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而是问道,“两次相见,还不知兄台高姓大名,来武当有何贵干?”

“区区贱名,不足挂齿,在下周念通。”男子笑道,“至于说武当何干?却是为了寻亲。”

“寻亲?”宋青书诧异的看了一眼周念通道,“不知周兄要寻找何人?”

“自然是我家小妹。”说道这里,周念通也不复先前的玩世不恭,而是变得严肃了。

“哦。”宋青书点了点头,问道,“那不知周兄是否已经找到了?”

“找是找到了。”说道这里周念通也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显然找到自家小妹也是不容易,不过随即周念通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宋青书见状,不由的十分好奇,既然已经找到了怎么还忧愁,于是问道,“见周兄的样子似乎,还有什么问题?”

周念通看了宋青书一眼,点点头道,“不错,找是找到了,可是却是还没有相认。”

“这却是为何?”听到周念通这么一说,宋青书更是好奇了,“可是周兄不愿意打扰令妹现在的生活,还是有着其他迫不得已的因果。”

“都不是。”周念通摇了摇头,这让宋青书更是疑惑不解。

周念通看了宋青书一眼道,“这还和宋兄有些关系。”

“哦,和我有关系?”这下子,宋青书更是恨不得打破沙锅问到底了,道,“这和在下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而且大有关系。”周念通道,“要不是宋兄,我现在已经和小妹相认了。”

“什么?”宋青书傻眼了,自己居然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人家兄妹相认的绊脚石,不过这也让宋青书奇怪不已,自己怎么就阻止了他们兄妹相认了呢?

看到宋青书的样子,周念通显然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于是直接说道,“要不是宋兄让我和小妹没有相处的时间,我早就和她相认了。”

“我让你和你小妹没有相处时间?”宋青书先是一愣接着,忽然想到,周芷若前些天和自己说的话,话说似乎自己没有回来之前,就是眼前这个家伙天天跟着自家徒弟,还让自家徒弟叫他大哥哥,再加上这家伙也姓周,难道?

宋青书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不过随即摇了摇头,将这个疯狂的想法抛出,可是这个想法似乎在脑海中扎下了根,怎么也无法将它抛掉。

第八十一章真凭实据

第八十一章真凭实据

话说宋青书听了周念通的话,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不过随即摇了摇头,将这个疯狂的想法抛出,可是这个想法似乎在脑海中扎下了根,怎么也无法将它抛掉。

周念通看到宋青书的样子,不由得笑道,“看来宋兄已经知道我说的是谁了。”

宋青书面色一僵,勉强笑道,“呵呵,周兄说笑了,我怎么会知道呢?”

周念通摇了摇头,也不管宋青书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直接说道,“在下的小妹就是宋兄的徒弟,周芷若。”

“不可能。”对于周念通的话,宋青书斩钉截铁的回道。

“哦,宋兄何以如此肯定?”对于宋青书的反应,虽然有些出乎周念通的意料,但是他还是不慌不忙的说道。

也许是意识道自己情绪有些不对,宋青书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了一下心情道,“芷若乃是我从汉水带回来的,而且,自打有记忆起,芷若就是跟着汉水摆渡的船夫,两人相依为命,如何还会有什么亲戚,就跟不用说哥哥了。”

其实这倒不是宋青书不希望周芷若有个哥哥,而是一来这件事情太过突然,平时我们无论什么事情,都说要镇定,其实这都是对于别人的事情,要是面对的是自己的事情,就不一样了,所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二来,就是其实宋青书对于周芷若还是十分喜欢的,当然这种喜欢,不是男女之情,而是那种对于后辈的爱护之情。如今咋一听到周芷若还有一个哥哥,就觉得是在分享自己的爱,有些患得患失。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无凭无据,面对一个贸贸然上门说是自己徒弟的哥哥的人,宋青书也有些警惕。

看到宋青书这个样子,周念通也知道要是自己不拿出一点真凭实据来,恐怕就不用谈下去了。

于是道,“宋兄,不要以为我是在欺骗你,我也是有真凭实据的,否则为何我要如此冒昧的上门相认?”

听了周念通的话,宋青书转念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而且自己徒弟也没有什么值得人家图谋的,若说想要通过周芷若来破坏武当,想到这里,宋青书自己都不由得笑了。

不过原著中,也没有提到周芷若还有亲人在世,所以对于周念通的话,宋青书也只是抱着姑且听一听的想法。

其实这也是宋青书引起的蝴蝶效应。原著中周芷若根本就没有在武当山上,而是被张三丰送到了峨眉派。而周念通在武当山下与王保保一战而伤以后,又被王保保追杀,最后死在了先前孙姓老者的手上,如此周芷若当然就没有什么哥哥了。

“哦,不知道周兄有什么凭据呢?”宋青书问道。

“凭据当然是有的,芷若不是那个船夫亲生的,而是捡来的。”周念通道。

“嗤”的一声,宋青书笑道,“当今乱世,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无家可归的孤儿,扔于荒野的婴儿何其多也,你怎么就知道芷若就是你失散的妹妹?”

面对宋青书责问,周念通不慌不忙的说道,“芷若是不是随身携带一块羊脂白玉玉观音,上面刻着芷若二字。”

“你怎么知道?”宋青书大吃一惊,要知道周芷若这一块羊脂白玉玉观音,乃是周芷若从小到大都带在身上的,从未离身。据说是她母亲留给她的。现在周念通居然一语道破,如何不让宋青书惊讶。

不过这种事情也不一定,也许是不小心让别人看到了呢?宋青书暗想,嘴中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