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行天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惠中一见到她俩,就有了一个好的印象:“是习武的好苗子。”

    他从一个武学家的眼光看出她俩骨节修长,四肢动作灵活协调,关节柔韧,身材匀称,具备了修习上乘武功的基础,又从胡杨的介绍中得知她俩学习成绩很好,说明她俩悟性高,具备了修习上乘武功的理解能力。

    这样的人在武学界来说是很难得的,也是每个武学大师梦寐以求的,现在包括韩冬、余明一起竟有五人之多。



………【第九章 初练神功】………

    “好!你们好!不用多礼,从此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孙女了。”胡惠中笑逐颜开,心中高兴极了。

    随后在一阵热闹中,胡惠中带着他们向仙居峰走去。

    胡杨向韩冬、余明使个眼色,意示他爷爷同意收苏小惠、吴可作为绿叶清风弟子了。

    知道了这个情况后,韩冬、余明很高兴,就偷偷地把这事跟苏小惠、吴可说了,使她们兴奋异常。

    路上,胡惠中问清了他们几个人的年龄:苏小惠最大、吴可第二、韩冬第三、余明第四、胡杨最小。

    “要按武林规矩,师兄、师弟等是以入门学武先后来排序的,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我就依年龄大小来给你们排序,苏小惠是大师姐、吴可二师姐、韩冬三师哥、余明四师哥、胡杨小师弟。平时你们以兄弟姐妹相称。”

    他们点头称是。

    说话中,他们一行来到山脚,胡惠中没有说话,像以前一样,身子微微一曲,腾空而起,几个起落,落在离地五十多米高的石壁中的树丛中不见了,一会儿,一条长绳子从上落下。

    这种情况,看得苏小惠、吴可是目瞪口呆,她俩怎也没有想到,在武侠小说及电影中才有的情景,现在竟然真实地展现在她们的眼前。

    “不要发呆了。”韩冬拉了和他一开始表现一样的苏小惠、吴可一下:“赶快抓着绳子上去。”

    她们惊醒过来,抓好绳子往上爬去。

    虽说她们是女孩子,但在山里穷苦人家长大的孩子,不管男女,爬山登壁还是不费什么力气,一会功夫,她俩便登上了树丛中,韩冬、余明也跟着爬了上去,胡杨最后象胡惠中一样运用轻功飞了上去。这时,胡惠中已把长绳收了起来。

    在苏小惠与吴可的震撼和神秘中,他们向里走去,便见到了洞中的石像,象韩冬、余明入门一样,胡惠中念家传祖训,然后他们宣誓,最后嗑头拜师,整个过程也就半个小时。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绿叶清风弟子,你们五人都是同学,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能够同心协力,战胜一切,共同前进。”

    “我们一定能够做到。”他们五人齐声回答。

    “你们走入社会后,一定要利用所学的本领,惩恶扬善,为民造福,为国出力。”顿了顿,胡惠中接着说:“在面临各种困难或危险时,一定要多用脑子,而不是一味地利用所学的武功去蛮干。学武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工具,是为更好地发挥我们身体的潜能,使我们达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目的,记住了?”

    “记住了。”他们回答。

    “现在我说多了,你们一时也难得记住我说的,以后在遇事时,多想想,不要冲动,就会慢慢体会和理解我所说的东西了。现在我们到山顶上去。”

    说完,他来到石缝处,按动机关,弹出一条铁链,带头向上爬去。

    胡杨向她俩讲解了攀登要领,并让她俩系上安全带,同时他们三人也都系上安全带。

    虽然胡杨、韩冬、余明三人现在不需要安全带,但一种做事认真严谨的态度让他们系上安全带,正是他们这种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而培养成的习惯,让他们在日后渡过了无数次的危险。

    一鼓作气,他们随后爬上了顶峰,站在山口处,第一次来到此处的苏小惠、吴可内心无比震撼,无数代人传说仙人住居的仙居峰就在她们脚下,没有人能够上来而让人们无限向往的神秘仙居峰,他们上来了。

    置身其中,你能感到他的神秘,也似乎感到仙居峰欢迎客人到来的热情。

    站在不知生长多少年的参天树林中,四周是一片静,充满了幸福安祥。它洗荡着你的心灵,让你的心灵不存在一丝杂念。让你的心灵中充满一种信念而去祈祷上天:让人间永远如这般充满幸福安祥。

    苏小惠、吴可置身其中,仿佛在梦中一般,一时不敢说话,生怕打碎了这美好的梦境。

    来到树林中,苏小惠、吴可看到了一块空地及空地旁的小木屋,胡惠中坐在空地边的木凳上。

    “大家都坐下。”胡惠中招呼着大家。

    “这里是习武的天堂。”他待大家坐好后说:“一是环境好,让人心情舒畅;二是安静,没有人能够到这里来打扰,可以专心习武;三是这里地势高,到边上放眼回望,令人心旷神怡,心胸开朗。你们以后在周末和节假日,没有其它事情的话,都到这里来,习武、学习两不误。”

    说完,让胡杨他们带着第一次上来的苏小惠、吴可参观峰顶。

    回来后,胡惠中严肃地对大家说:“这个地方对一切人包括家人都要保密,这里将是你们今后做事的大本营,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因此除你们五人外,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以前我跟韩冬、余明说过,现在我再强调一次,大家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他们同时回答。

    “习武除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外,最重要的与学习一样,要有刻苦精神。并且习武与学习有互相促进作用,在学习疲劳时,打坐练气,活动筋骨,能使人很快恢复过来。现在我传你们习武的基本要决,以后你们就跟胡杨一块学习。”

    “练功首先要练气,就是气功,有了气功这个基础,才能成为武学大师,否则就是一般的打手。有了深厚内功,才能激发人体的潜力,气随意走,集全身力量于一处,能够承受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百倍伤害,能够发出一般人所能发出的百倍打击力量。另外,练习气功,能使人心灵平静,达到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惊,能百倍提升你的各种感觉,从而达到打造人的第六感,能预知周围即将发生的事,这样你就能在危险到来前作好准备……”看到苏小惠、吴可似是很理解的样子,胡惠中就问:“明白我说的吗?”

    “明白。”她俩异口同声地回答。

    “说说看你们的理解。”

    “你所讲的意思是,气功就是学武的基础,练气就是要净化人的心灵,从而以最平常、最平静的心去感受周围的事物,就像一面镜子,能反射任何外界的变化,别人进攻我就像进攻他自己一样。”

    “还有,气功就如湖水,在她平静时,能映照出天上地下微小的变化,在她行动时,能掀起滔天巨浪,毁灭强大的敌人。”

    “说得好!”韩冬、余明听到这不由叫出声来。他俩现在已经领悟到了这些道理,但这是在学习武功好长一段时间之后,不象她们般只是听一遍就这么明白。



………【第十章 爷爷助功】………

    胡惠中感到非常讶异,他看出她俩是习武的好料子,但没想到她们悟性这么高,他学武时,只觉得师傅这么说,一定有他的道理,就去用心练习,没有像她们这样当时就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后来从实践中才慢慢体会出来。

    他压下这些惊奇,开始传授炼气的口决:“炼气者,首在排杂念,守明台,无我无物,气随心走,气随意动……”

    只一遍,她俩就记住了全部口决,不比韩冬、余明差。然后按胡惠中的要求,默读内功心法来打坐,意守丹田,进入忘我状态。

    苏小惠、吴可几乎是不分先后地从打坐中醒来,还未睁开眼睛,周围的声音清晰的传进身中,不知名的鸟鸣声,小动物在林中穿行及胡杨他们走动做事的声音,给她俩很奇妙的感受,使她们沉浸其中,好一会才睁开眼睛,站起身来,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舒坦,好象有使不完的劲似的,她俩对望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惊奇。

    见她俩醒来,韩冬、余明向她俩打招呼:“有什么感觉?”

    她俩说出了自己的感觉,他俩很吃惊,要知韩冬、余明是练了三天才有她俩的感受,就这样胡惠中还称赞他俩了呢。

    这时,胡惠中走过来:“吃饭了,你俩这一练就是三个多小时。”

    “有三个小时?”苏小惠,吴可有些疑惑:“我们感觉好象只一会功夫。”

    韩冬、余明也接着把她俩练习的效果向胡惠中说了。

    “很好,我果然没看错,你们是这方面的天才,将来你俩会很快赶上韩冬、余明。”胡惠中也很高兴。

    这是人的天分决定的,与人的努力没有关系。如果她俩跟胡杨一样从小就打下根基的话,成就会有多大,胡惠中自己就说不清楚,至少不会比胡杨差。这时胡惠中决定助她俩一臂之力,把她俩失去的习武的黄金时间补回来。

    “爷爷,你在这上面备有多少粮食?”吃饭时,苏小惠、吴可问。

    “不是很多,可以吃十天左右,时间长了容易坏。”胡杨回答。

    “在这上面生火做饭,不是很容易让别人发现吗?”她俩接着问。

    “问的好。”胡惠中很高兴地转过头对韩冬、余明说道:“你俩就一直没向我问这样的问题,而人们犯的错误往往就是在这样一些细节上没有用心去思考。来,看看这个灶的烟火处理情况。”

    说着,胡惠中带着大家来到火灶前,指给他们道:“看,后面是出烟的地方,我做了一个通道,有三十米长,上面覆盖沙土,烟在通道中就渗入到沙土里,在沙土中冒出时成了淡淡的雾,经过三十多米的距离,到出口时,也就没有烟了。再看灶的四周都比它高,挡住了火光,烟火经过这样的处理,就不会被外人发现。”

    看完这些后,韩冬、余明脸红了:“爷爷批评的是,我们今后一定养成做事严谨的作风。”

    胡惠中说:“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一条要牢记。”

    绿叶清风就是这样,运用生活细节,在实践中总结出各种经验教训,使人易于接受,并能迅速得到提高。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形成了这样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

    吃完饭后,胡惠中安排五人分头行动,搭建新的木屋,在增加了苏小惠、吴可二人后,原有的木屋已不够用。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忙碌,四十多平方米的新木屋建成了,胡惠中把它隔成四个单间,分别用于苏小惠、吴可休息室,食品贮藏室,吃饭小厅,学习室等。

    随后胡惠中又带着第一次到这里的苏小惠、吴可看这山上的水井和贮物用的地窖。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在这样的孤峰之上,竟然有泉水,也不知这水是从哪里来,正是应了那句话:山有多高,水有多远。

    还带她俩看了几块菜地:“这些菜地都没有破坏林地,都是在丛林中见缝插针开挖的,种一些常用蔬菜,解决了我们的吃菜问题,每一块面积不是很大,这是为了保护山顶的自然环境,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让人从上空发现我们的活动痕迹。”

    休息了一会儿,他们五人开始练功,胡惠中把苏小惠叫到一边,让她按上午的方式打坐,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然后胡惠中把手搭在她头顶,掌心对着她的百汇穴,将他自身的内气注入她百汇穴内,并引导她本身的潜在的内功气流,沿着她全身经脉流动,让她各自阻塞不通的脉络相通,把各穴位相连,开始极为艰难,等到连通了全身三分之一的脉络后,速度就较快了,这时苏小惠本身分散在全身各处的内气在胡惠中的带动下,汇集在一起,形成一股气流,力量也越来越强大,在运行了一小周天后,汇入到苏小惠丹田中,胡惠中收回他的手掌。

    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小时,消耗了胡惠中极大的功力。

    其他的人已练完了一**,吴可就她打坐中遇到的问题向胡杨请教,韩冬、余明正在切磋拳术,见胡惠中收功后,都围了过来。

    苏小惠一醒过来,还未睁开眼就感到了巨大的变化,只觉得体力充沛,感官无比清晰灵敏,在她周围几个人的呼吸、心跳她都听得一清二楚,并且能根据其心跳和呼吸的区别,分辨出每个人不同的心情。

    这就具备了在众多人群里,不用看,就能从人们不同的呼吸、心跳、皮肤充血、身体出汗等生理活动,分辨出他们不同心理活动的能力,从而发现出他们是否有危险的企图等,从而作出防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具备这种能力,一般人不练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做到的。

    苏小惠是个非常有悟性的人,她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起身向胡惠中跪拜:“谢谢爷爷!”

    胡惠中笑呵呵的接受了,对吴可说:“等我恢复一下,晚上再助你行功。”

    他们五人欢呼雀跃。

    胡杨、余明、韩冬三人知道助功其实非常艰难,也非常凶险,除行功的人要有高超的武功外,没有特殊体质或是资质差的人是不能接受别人的助功,轻则走火入魔,重则会经脉暴裂而亡,而能这样做的人,据胡惠中说,在习武的人中概率是十万分之一。

    引介人韩冬、余明也没想到苏小惠她俩有这样的能力,因此倍感高兴。

    练内功最难的是入门,现在苏小惠、吴可她们入门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是勤练,就会进入快速期,进步就快了,那时他们五个人相差不是很大,在一块练习就能同步了。

    快速期过后,就进入中期,这时就凭个人的智力和领悟能力来决定个人武术成就,但到了这一步,也就步入了高手行列。也就是说能把内功练到中期水平的人已经很少了。



………【第十一章 游龙飞凤】………

    绿叶清风的习武有三个阶段:练气、培元、化虚。

    练气称作太阳,使气在丹田会聚,初步形成气海,能运用内气保护自己,打击别人。

    培元称作太阴,使气能与人体相融,阴阳结合,壮大自己的功力。

    化虚称作太虚,人体与气不分彼此,形成一个整体,内气能随人的意念而流动,人也就气,气也就是人。

    多少年来,清风的弟子,大多数也只是达到培元这一阶段,能够练到太虚的也就几位而已,现在胡杨这五人都有可能达到这个层次。

    胡惠中内心也感到无比高兴,他本来的愿望是能把胡杨培养成高手,就感心满意足了,这也是所有武学大师的心愿,江湖中绝大部分的门派因没有收到好的传人而渐渐没落,直至在江湖中消失。他一下子遇到这么多练武奇才,并都收作了弟子,预示绿叶清风在他手中有一个兴旺期,你说他能不高兴么?

    下午六点,他们一行回到家中,吃完饭,胡惠中吩咐他们四人不要让闲人进来后,便给吴可行功,一直到九点多才完成,中间虽有一些难关,但也还算顺利。

    “现在你俩已具备了较为深厚的功底,多加练习,会有一个飞快的进步,下一步就是打通你们的任、督二脉,达到大周天的圆满境界。能否达到这一境界,就看你俩的天分、内功的功底了。”

    “他们三人任、督二脉打通没有?”

    “还没有,打通任、督二脉,达到大周天是不容易的。他们只不过是比你们早练了几年武功而已,现在你俩和他们的差距就是火候了,只要你俩勤奋点,很快就会追上韩冬和余明,但和胡杨相比还是有一段距离。”

    “那我们什么时候能达到大周天?”

    “这个我也说不准,也许三两年,也许十年以后,也许你们一辈子也达不到大周天,这里除靠勤奋,较高的天资外,还要靠机智,还有外力的帮助。”

    “这么难?”她俩有些泄气。

    “要不难,人人都能成为宗师了,据我所知,我这一辈人习武的人,在全中国也就二十余人达到大周天,至于小辈,我隐退江湖后,就不知道了。但爷爷我小时候比你们的资质要差些,能练成大周天,你们一定能练成。并且能很快达到这个境界,我有这个预感。”

    “真的吗?”他们五人齐声问。

    “是真的,这点我敢肯定,因为像你们这种资质的人很少,如果你们达不到大周天,那也就没人能练成了,不要忘了还有我在帮助你们,另外你们每天洗澡时把这个化在洗澡水里,然后在里面泡十五分钟,注意每天都要坚持下去。”

    韩冬对苏小惠、吴可说道:“这是助长我们功力的药物,能排除我们体内的杂质,强壮我们的筋骨。”

    她俩就接下了,表示一定按照爷爷说的做。

    “将来你们五人一定会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为社会造福,这也是我的希望。现在我借用中国的图腾‘龙、凤’,叫你们‘游龙飞凤’,是希望你们能像龙、凤一样,做到‘龙行天下、凤舞九天,’成为一个为国、为民带来福址的人,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他们没想到胡惠中对他们期望这么高,对他们看得这么重,异口同声地说:“爷爷,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希望。”

    说完,他们商量了一会,同时向胡惠中拜下去:“我们现在就结拜为五兄弟姐妹,请爷爷主持。”

    胡惠中一时没料到一番话引出了这样的事,很高兴,就主持他们进行了结拜仪式,并按年龄排序:苏小惠、吴可、韩冬、余明,最小是胡杨。

    待一切做完后,胡惠中让胡杨三人把苏小惠、吴可送回各自的家中。

    “明天要上学,你们早点回家休息,学习也不能耽误。”

    在经过开始时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胡杨他们的生活步入正轨。星期一至星期六主要以学习为主,周末,他们五人便齐聚在胡杨家中,主要集中精力习武。在胡杨的安排下,学习时间与习武时间有序地穿插,使他们相得益彰,达到脑力与体力很好的结合,起到互相促进作用。

    绿叶清风最大的特点是除内功心法须严格按规定要求练习外,其他的如拳术和武器,让每个弟子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来练习,没有像别的门派那样有规定很严格的套路,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发展方式,使绿叶清风长盛不衰。

    绿叶清风严禁门人在江湖走动,并一直保持一种秘密状态,因此该门派在江湖上名气不是很大,但其每代传人都在当时的江湖上,位居顶尖高手之列。一旦江湖大乱,隐居的邪恶魔道兴起,乱杀无辜,正道衰弱之时,他们便义无反顾地投身江湖,扬恶惩善,匡扶正义。一旦江湖归于平静,他们便又回复隐居状态,经过一千多年来几次大的血腥风雨后,他们给江湖上正邪两道留下深刻的印象。

    千百年来,江湖上正邪两道都发动巨大的力量,寻找绿叶清风的行踪,但都没有结果。

    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期,正值朝廷、江湖大乱之时,有一魔门——神武门,自持力量强大,在搜寻他们不果后,便向一著名正道门派下手,造成了一惨绝人寰的灭门惨案,想以此来逼迫绿叶清风现身,来消灭他们。但在该惨案发生后的第三天,人们在神武门的总坛,没看到一个活着的人,神武门从此在江湖上消失了。绿叶清风在神武门总坛留言,指出其令人发指的罪行,留下足够的物证给官府,称自己代替官府行刑,告诫其他人不要再做此等恶事,否则便是自掘坟墓。

    此事在江湖引起极大轰动,也使黑白两道人士对绿叶清风的力量有了一个重新认识,自此,便没有哪个门派敢向他们挑战了。只要江湖正邪没失去平衡,他们从不出手,因而他们成为制约邪道,维持江湖平衡的一大神秘力量。

    这些历史,激励着胡杨他们,为自己是绿叶清风的弟子而自豪,使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苦练基本功,长大后能为社会出力,发杨光大本门传统,于是形成一个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环境,使得每个人的进展神速。

    这一切,让胡惠中倍感欣慰,因为他刻意培养的一股巨大的正义力量在他手中诞生了。但是,其影响力的巨大还是远远超出了胡惠中的想象。

    转眼,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苏小惠、吴可的功力已经赶上韩冬、余明两人,他们四人的水平不相上下,并且都快与胡杨比肩了。同时他们的外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小惠、吴可是亭亭玉立,英气内敛,给人以清爽、健康的气息,胡杨三人则是气势轩昂,浑身散发着令人想与他们亲近的感染力。他们五人处在什么样的人群中,都能让人一眼把他们与别人区别开来。

    一九九五年上半年,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初中二年级的学习,暑假来临时,苏小惠、吴可、韩冬、余明、胡杨都因为学习成绩好,被编入到本较初三重点班。

    为了方便习武,苏小惠、吴可在假期里就住在胡惠中家,韩冬、余明因处同村,没住他家里,但也同住在他家里没什么两样。



………【第十二章 神功初成】………

    在苏小惠、吴可开始习武时,胡惠中就对她们的父母作了说明,大意是自己会一些防身用的功夫,苏小惠、吴可与胡杨在学校是好朋友,非要来向他学习武功,因此就收了她俩作孙女,教她们防身之术,主要是锻炼身体,其他内容因为要保密没有对他们说。

    她们的父母见苏小惠、吴可兴趣很大,又不耽误学习,加上胡杨、韩冬、余明三小孩有智斗狼群的传奇,并且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很好,与他们在一起,既能强健身体,又能促进学习,就同意了她们的要求。

    苏小惠、吴可的父母,在这之前见她两人经常在胡惠中家吃住,就送来许多物品,但胡惠中只收取他们自已种植的粮食、蔬菜,其余的一概不收。

    “虽说我家没有好吃的,但让孩子们吃饱还是没问题的,况且她俩帮我做了很多农活,怎么能收你们太多的东西?”

    都是纯朴的农民,没有过多的谦让,他们教导苏小惠、吴可等不要忘记胡惠中的教育之恩。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大恩不言谢,知恩图报,是最深也是最真的情感。

    现在,苏小惠、吴可住在胡惠中家中,她俩的父母也没反对,只是嘱咐她们在别人家里要听话,帮人家多干些家务活。

    胡杨代师授艺,显示出他非凡的才能,根据他们四人不同特点,引导他们结合自己身体,选择不同的外家功夫。

    苏小惠、吴可的功夫以轻、灵、巧为主,吸取武当的太极之长,韩冬、余明以拳脚功夫为主,借鉴少林的金刚掌等各种掌法。

    他们都是以绿叶清风的心法为根底,吸百家武学之长,灵活运用,不为招术所束缚。

    “绿叶是生命的源头,清风无处不在,绿叶清风高度概括了我们所学的精髓。我们所学的拳术是百家之长,因此象清风一样到处都是。正因为我们吸取百家之长,因而生命力是强大的,就象绿叶一样。这就是我们叫绿叶清风的原因。”胡杨通过实践生动地道出了绿叶清风这一武学门派的精要所在。

    在暗器上,胡杨他们五人都以扑克为主要练习对象,不管走到什么地方,这些东西带在身边,都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也能通过各种场合的安全检查。

    “暗器是在不想惊动别人情况下,对敌人进行的一种偷袭行为,我们要用心地去学习它,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解除我们的危险,它也是对付敌人群攻的一种有效武器。”这是胡杨对暗器的理解:“另外,暗器只是一种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但不要对暗器产生依赖。”

    说完这句话后,胡杨做了演示,他拿出一付扑克,双手连挥,一连串的声响过后,他们四人看到四周的树木上钉满了扑克。

    “这些树就好像是攻来的敌人,而且他们都不是敌人的主力,当我们不想被这些敌人缠住时,暗器就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胡杨的一番话和示范,让他们对暗器有了正确的理解。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几乎吃住都在仙居峰上,胡惠中负责食物的传送,好让他们五人在这里专心进行强化训练,胡惠中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机关,强化他们预知危险及危险来临时的反应能力;他们五人互发暗器,锻炼处理危机事物能力及暗器发射、闪避的能力;互相之间徒手格斗,锻炼实战能力。

    通过实践与内功心法相结合,他们对内功心法的领悟进一步加强了,虽然还没有达到太虚,但是在胡杨打通任、督二脉的二十天后,在胡惠中的帮助下,韩冬、余明、苏小惠、吴可先后打通了任、督二脉,进入大周天,离太虚只一步之遥。

    在他们凝神屏息下,山顶上所有动物跳动的声音都进入他的脑海,并形成一幅画卷。使他们能清晰地“看”到动物们在跑动,能“看”到捕食动物身上发出的杀气和被猎食物的惊慌。使他们感到无比的震撼,也感到无比的喜悦。

    在最后一人吴可打通任督二脉时,胡惠中他们一起进行了一热烈的庆祝,在胡惠中家中,这也是他们假期后五十多天里第一次下山,他们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以茶代酒,充满了喜庆。

    “今天,你们算是‘毕业’了,从此,你们进入了高手行列,差的只是经验和火候,恭喜你们!”胡惠中举起茶杯。

    “我们能做到这样,是爷爷给了我们最大的帮助,我们敬爷爷一杯,谢谢爷爷!”苏小惠等真诚地说。

    接下来是他们内心喜悦心情的迸发,这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

    “今天下午放假,你们可以回家,看看父母兄,明天上午再来,你们将要转入下一阶段学习。”

    “下一阶段?”他们所有人都愣住了,因为从来没听他说起过。

    “你们现在学的是武功,下一阶段学的是生存,是事关生死成败的关键所在,在不具备一定武功的情况下,是无法学习的。”

    听到这么重要,他们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

    “我们不用放假,爷爷现在就教我们吧。”

    “不行,你们必须回家一趟,特别是苏小惠、吴可,你们的父母来两次了。”

    “好,我们回去,晚上就来,行不?”

    “可以,你们五个人一起到你们几家走走。”

    “爷爷真是太伟大了。”他们五人齐声欢呼,现在他们已经情同兄妹,不分彼此了。

    看着他们欢呼雀跃的身影逐渐远去,胡惠中的心情更是激动,为这五个孩子的成就而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