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海军也将优先获得采购权。
    后来,这事还引发了海军与空军的对抗。最终,第一批一百五十架重型轰炸机按照合同交付给了海军,再由海军转交给空军,并且在空军名下成立了一支非常特殊的队伍,即海军远程航空兵。直到大战结束,海军远程航空兵都由空军指挥,而且是中国空军战略航空兵中不可否缺的成员之一。
    不管怎么说,西飞在最关键的时候,得到了最关键的帮助。
    由此,国产重型轰炸机项目终于走上正轨。
    在离开西安之后,冯承乾才返回北京。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九十五章 参战阴谋
    全文字无广告第九十五章参战阴谋
    冯承乾回到北京的时候,已是九月下旬。
    鲁志刚与李向龙已经把舰队的作战计划送了过来,等到冯承乾批准之后,西太平洋舰队将在十月初出发。
    冯承乾没有立即批准舰队作战计划,因为此时战局有了新的变化。
    日军在朝鲜半岛的登陆行动取得成功之后,因为海运没有得到保证,所以登陆日军一直龟缩在釜山地区,没有向北推进。陆军司令部已经拿出了进攻釜山的作战计划,要求海军在保证海运畅通之外,为地面进攻提供支援。因为舰队不能冒险进入朝鲜海峡,所以能够提供的只有空中支援。这样一来,就要求西太平洋舰队前往济州岛海域,而不能前往西太平洋与联合舰队决战。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问题。
    在冯承乾去找过吴铁生之后,为陆军提供支援的任务就交给了空军。按照计划,陆军将在十一月发动进攻,而到时候空军在朝鲜修建的四座基地与十多座野战机场均已完工,空军就能为陆军提供足够的空中支援。
    只是这样一来,轰炸日本本土的作战行动就得推迟。
    虽然由西飞制造的“兀鹫”式中型轰炸机,即ju…88a的中国仿制型能够飞到日本本土上空,但是从东北的机场起飞的话,这种轰炸机必须满油起飞,最多也就只能携带一吨的航空炸弹。
    显然,轰炸效率太低了。
    如果从朝鲜半岛起飞,至少能携带两吨炸弹。如果机场在朝鲜半岛南部,去轰炸日本西部地区的话,还能携带三吨炸弹。
    正是如此,空军才在朝鲜修建了四座基地与十多座野战机场。
    为了支援陆军作战,轰炸日本本土的行动只能推迟。
    这也不见得是坏事,毕竟“兀鹫”的数量不算太多,而且库存零备件也不够多,持续作战能力非常有限。按照冯承乾的说法,只要对日轰炸开始,就一直要持续下去,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如果轰炸行动半途而废,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影响中**队的士气,更会助长日本的嚣张气焰。
    如果等到一九四一年再开始轰炸日本本土,由西飞制造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就能在下半年接替“兀鹫”,成为轰炸日本本土的主力,而这种国产轰炸机的产量肯定能得到保证,对日轰炸也就不会半途而废。全文字无广告
    事实上,这不是推迟对日轰炸的主要原因。
    冯承乾回到北京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大使已经送来了最新的战报,德军正在为围歼乌克兰方面军做准备。
    虽然战报中没有提到更多的消息,但是冯承乾与吴铁生都断定,德军在乌克兰平原上取胜之后,很有可能暂时停止大规模进攻,集中力量巩固战线。原因很简单,等到德军围歼了俄军的乌克兰方面军的时候,严冬已经到来,而德军不大可能定着零下数十度的严寒与俄军作战。
    也就是说,在十一月底之前,德军肯定会停止进攻。
    这下,问题来了。
    如果中国在十一月底之前开始轰炸日本本土,意味着中日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而中国也就得兑现承诺。
    虽然中国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俄国,但是肯定要为攻俄做准备。
    俄国已经战败了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德军在一九四一年春天没有及时发动进攻,那么俄军很有可能暂时把主力转移到远东地区,更中国陆军打上一仗,甚至会为了掌握主动权抢先发动进攻,牵制住中国陆军的主力部队。
    在冯承乾与吴铁生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大。
    首先是,德军在一九四一年春季发动进攻的可能性并不大。原因很简单,开春后,积雪融化,道路交通变得恶劣,德军的后勤保障不一定跟得上,而且机械化部队在泥泞的沼泽地里也很难快速推进。按照冯承乾与吴铁生的判断,德军只要停下来,那么再次发动进攻的时间很有可能是一九四一年五月底或者六月初,也就是初夏的时候,因为要到那个时候,交通状况才会有所改善。此外,德军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并且让已经鏖战了数月的部队得到充分休整。
    如果德军把进攻时间拖到五月底或者六月初,那么俄军就完全有能力在远东地区发动一场规模有限的进攻。
    当然,这就关系到了第二个原因。
    俄军在远东发动进攻,肯定不是为了打败中国。要知道,中国也有广袤的国土,有着不输于红俄的战略纵深,因此俄军不会指望在一场进攻中击败中国。如此一来,俄军的进攻行动实际上是在牵制中**队,为日本减轻压力。如果中国在一九四零年轰炸日本本土,那就更是为了阻止中国攻打日本本土。
    说白了,俄军在一九四一年肯定得尽量让日本免于战败。
    要知道,如果日本在一九四一年战败,那么中国肯定会在一九四一年向红俄开战,而俄军也就得两线作战。
    更重要的是,中国肯定会竭尽全力攻打红俄。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击败红俄,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区才能连成一片,也才能够相互支援与相互照应。
    显然,只要日本还没战败,中国就不会向红俄开战。
    这样一来,是否轰炸日本本土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可以说,只要中国空军开始轰炸日本本土,那么中俄战争就很有可能在一九四零年的冬天开打。
    相反,如果中国空军没有轰炸日本本土,红俄很有可能不会盯着远东。
    说得简单一些,欧洲永远是红俄的中心,只要日本还能坚持下去,还能牵制住中国的主力军团,俄军就会盯住德军,甚至有可能在冬季到来之后,在欧洲战场上打得更加积极,以此消耗德军的锐气。
    显然,这才是延迟对日轰炸的主要原因。
    只不过,这还不是当时最为严峻的问题。
    当时,陆军情报局与海军情报局都收到了消息,日本很有可能已经与美国达成了一份秘密协议,美国将向日本开放苏比克湾,供联合舰队使用,而日本海军将借此进军南洋,甚至会攻打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
    虽然最初的时候,冯承乾与吴铁生都对这份情报持怀疑态度。要知道,日本联合舰队只剩下了两艘航母与一艘战列舰,即便还有十多艘重巡洋舰,也没有能力在远离本土的南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送回来,两人也不得不相信,这很有可能是日本临死前的挣扎。
    深入考虑的话,甚至可以认定这是美国当局拉美国下水的阴谋。
    要知道,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而苏比克湾早已被美军征用。问题是,菲律宾事务由白宫负责,与国会没有多大关系。更重要的是,苏比克湾在名义上属于菲律宾,而不属于美国。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总统把苏比克湾借给日本海军使用,不需要得到国会批准,而且也没有违反中立原则。原因很简单,即把苏比克湾借给日本的是菲律宾当局,属于菲律宾殖民政府的行为,与美国联邦政府无关。
    即便这么说有点牵强,也总比美国当局直接出面好得多。
    问题是,如果日本把联合舰队派往苏比克湾,中国海军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也就会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比如轰炸苏比克湾。
    这下,问题就来了。
    美国在菲律宾有一支规模不大的地区性舰队,而且就驻扎在苏比克湾,此外苏比克湾还有大约一万名美国驻军。
    显然,在轰炸行动中不可能避免误伤美军战舰与美**人。
    只要美国战舰遭到轰炸、或者美**人出现伤亡,美国就会以中国攻击美国的海外驻军为由而向中国宣战。
    至于日本能否借助苏比克湾攻打南洋,反而是次要问题。
    说白了,如果联合舰队前往苏比克湾,肯定是为了让美国参战。
    这下,问题严重了。
    要知道,在中国的战争计划中,首先得击败日本,然后才与美国开战,至少得在日本败局已定之前不能与美国开战。如国美国在日本还能坚持下去的时候参战,那么中国打赢太平洋战争的可能性极为渺茫。原因很简单,美军以日本为基地,能够攻击中国本土,而中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攻击美国本土。在被美军压着打的情况下,考虑到美国的强大工业实力,中国没有半点胜算。
    显然,击败日本、或者说击败日本海军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九月二十七日,冯承乾返回青岛海军司令部。
    当天,中国海军情报局截获了一份高价值情报。由“瑞鹤”号与“翔鹤”号为核心的航空战队已经返回东京湾,而日本海军已经集结了包括“雾岛”号战列舰与十多艘重巡洋舰在内的数十艘战舰,此外还有征用的数十艘商船在东京湾待命,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在十月初离开东京湾。
    显然,联合舰队前往苏比克湾的消息绝非空穴来风。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九十六章 关键一战
    全文字无广告第九十六章关键一战
    “只要联合舰队开进苏比克湾,美国就已经把一只脚跨进战场了。(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鲁志刚的神色有点低沉,大概与当前的战局有关。
    “美国肯定会参战,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对我们来说,意义却不一样。”李向龙显得比较冷静。“如果美国在今年参战,我们取胜的希望就不会太大,甚至有可能会输掉这场战争。如果美国在明年参战,我们的胜算就大得多。我认为,当前最要紧的事情,就是不给美国参战的理由。”
    “这也是我回来的主要原因。”
    鲁志刚暗自叹了口气,李向龙仍然是面无表情。
    “根据我跟老吴做出的判断,联合舰队前往苏比克湾,就是在为美国制造参战理由,而美国肯定会以我们攻击其海外军事基地为由向我们宣战。要想不给美国参战理由,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联合舰队进入苏比克湾。”
    “问题是,有什么办法能把联合舰队挡在苏比克湾外面?”
    “把握不是很大,毕竟联合舰队完全可以绕个大圈子,避开我们的锋芒,根本不与我们作战。”
    “关键得看,日本的政治家与军人是否有同样的想法。”
    鲁志刚的眉头条了几下,李向龙则锁紧了眉头。
    “从战略上讲,在‘硫黄岛海战’之后,日本就战败了,或者说丧失了取胜的希望。有点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能看出,除非美国及时参战,不然日本肯定坚持不到一九四二年,甚至有可能在一九四一年上半年战败。对此,日本的政治家,哪怕是军国主义份子,也看得非常清楚。日本要想取胜、或者说要想免于战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国尽快参战,没有第二种选择。”
    鲁志刚与李向龙都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问题是,美国参战,对日本来说除了免于战败,几乎没有别的好处可言。”
    “为什么?”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别忘了,日本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国家,而那些军国主义份子的理想并不是免于战败。”
    “这……”鲁志刚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更别忘了,在我们崛起之前,日本是西太平洋的霸主,甚至梦想着成为太平洋、乃至整个世界的霸主。”
    听到这,鲁志刚才明白了过来。
    “对此,美国也有极为清楚的认识。如果不是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而且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甚至是太平洋上的利益构成了威胁,美国肯定不会跟日本走到一起,甚至有可能跟我们联手对付日本。在一九二二年之前,美国就一直在跟我们合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都是为了压制日本。”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显然,美国与日本的合作,只是利益上的合作。在击败我们之后,美日同盟就走到尽头了。问题是,美国当局会希望在历尽千辛万苦战胜我们之后,培养出一个比我们更加恐怖的对手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而且美国的政治家有足够的智慧认清这一点。”
    “也就是说,美国会借此机会压制日本?”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美国肯定不会为自己塑造一个敌人,因此就会利用这个机会驯服日本。问题是,这肯定不是日本军方希望得到的结果。别忘了,日本发展壮大,不是为了当美国的附庸国,而是要成为西太平洋的霸主,而且这是日本军方数十年来坚持的唯一目的。”
    “如此一来,日本军方与政府的立场就不一致。”
    “毫无疑问,只要日本军方认为,日本还能打下去,而且还有希望取得胜利,就不会急于向美国求援,更不会拖美国下水。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为参战开出了一些较为过分的条件,比如在日本驻扎军队等等,日本军方肯定会反对让美国参战,也就不会像日本政府所希望的那样把美国拖下水。”
    鲁志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冯承乾的意思。
    “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机会。”
    “总司令,你的意思是,利用这个机会干掉联合舰队?”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如果我是山本五十六,现在也不会认输,因为还剩下了两艘舰队航母,也就依然有机会反败为胜。设想一下,如果日本海军反败为胜,日本政府又与美国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参战条约,那么日本海军取得的胜利就是在为美国服务,而且日本最终都会沦落为美国的附庸国,再也没有机会独霸西太平洋,更别说在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列强竞争了。”
    “果真如此的话,联合舰队就不会去苏比克湾。”
    “联合舰队肯定会去苏比克湾。”
    “这……”鲁志刚与李向龙都有点疑惑。
    “即便山本五十六对日本当局的决策不满,他也得服从命令。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与我们决战的一个大好机会。”
    “你是说,山本五十六会借此机会与我们打最后一场决战?”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我是山本五十六就会这么做,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掌握主动权。说得简单一些,我们肯定会前去拦截,阻止联合舰队前往苏比克湾,也就不可避免的要与联合舰队决战。只要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那么联合舰队就有主动权,也就有可能反败为胜。”
    “果真如此的话,还不如让联合舰队进入苏比克湾。”
    “在军事上,你说得没错。”冯承乾看了鲁志刚一眼,说道,“如果我们前去拦截联合舰队,很难掌握主动权,取胜的把握不会大到哪里去。可是在政治上,我们必须阻止联合舰队进入苏比克湾。”
    “看得更长远一些,我们也要承担这个风险。”李向龙显然支持冯承乾。
    冯承乾又看了李向龙一眼,才说道:“不可否认,如果让山本五十六掌握了主动权,这场仗将非常难打。虽然我们有三艘航母,但是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而且战场在远离本土的海域。说得直接一点,真要让联合舰队抢得先机,那我们战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可以说,风险非常大。问题是,我们必须承担这个风险。俗话说,不如虎穴、焉得虎子。风险越大,那么成功后的收获就越大。”
    “关键是,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
    “我的建议是,依然按照计划攻打硫黄岛。”
    鲁志刚与李向龙都有点不大理解,毕竟在联合舰队准备前往苏比克湾的情况下,硫黄岛已经无关紧要了。
    “我们需要盯住的不是联合舰队,而是美国。说得简单一些,美国肯定会参战,因此硫黄岛的战略价值丝毫没有降低。更重要的是,山本五十六也需要一个与我们决战、而不是前往苏比克湾的理由。如果美国已经决心参战,那么日本就得为迎接美国参战做准备,也就必须守住硫黄岛。”
    “你的意思是,只要我们攻打硫黄岛,联合舰队就会前来与我们决战?”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日本当局别无选择,硫黄岛是日本本土与马里亚纳群岛之间唯一能够驻军的岛屿。此外,这也是山本五十六乐意看到的事情。说白了,如果他能在硫黄岛击败我们,联合舰队就不会前往苏比克湾,日本对美国参战的态度甚至会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调转。”
    “关键是,在硫黄岛打,主动权在我们手上,山本五十六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那你们是否清楚,山本五十六本来就是个赌徒?他肯定能够认识到,现在的局面,如果赌赢了,获得的利益足以抵消所有风险。说白了,只要联合舰队在硫黄岛打了胜仗,日本不但有机会反败为胜,还有机会让美国呆在西太平洋之外,在战后获得西太平洋的霸权。我已经说过,如果让美国参战,而且是在日本即将战败的时候参战,就算打赢了,日本也别想得到什么好处,甚至会在战后沦落为美国的附庸国,永远丧失称霸西太平洋的机会。”
    “山本五十六肯定会赌这一把。”李向龙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如果能在硫黄岛再败联合舰队,我们就能彻底打垮日本海军,也就有机会在美国参战之前击败日本,至少能够在美国参战之前让日本的威胁降到最低。”
    鲁志刚点了点头,没再提出异议。
    “对此,你们必须有清楚的认识,我才放心把舰队交给你们。”
    “总司令,我们会尽力而为。”
    “尽力还不够,而且不仅仅是你们尽力。舰队得尽快出海,而且得让所有官兵知道,此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成败。必须让每一名官兵都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没有退路,必须打赢这场海战,而且要赢得漂亮,不但要击败联合舰队,还要完胜。”
    鲁志刚与李向龙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我会在这里等两天,你们得给我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舰队在三天后出发。”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九十七章 血战蔚山
    全文字无广告第九十七章血战蔚山
    十月一日,西太平洋舰队离开了胶州湾。(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同一天,稍微早一些的时候,联合舰队也驶出了东京湾。
    一时之间,西太平洋上战云密布,中日海军的决战即将上演。
    十月二日凌晨,朝鲜半岛上。为了牵制日军的航空兵力、分散日本当局的注意力,中国陆军发动了代号“突刺”的进攻行动,动用近二十个师的兵力,在上千架战机的支援与掩护下,对釜山防御圈内的日军发动了进攻。这也是日军登上朝鲜半岛之后,中国陆军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进攻战役。
    前三天,主战场在朝鲜半岛上。
    虽然日本已向朝鲜投入了上百万兵力,但是海运不畅,让这些好不容易登上朝鲜的日军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相反,中国陆军在朝鲜投入的兵力还不到六十万,即便把朝鲜王国的军队算上,也不到一百万,比日军少得多,但是得益于畅通的海路,加上强有力的空中掩护与支援,中国陆军的优势极为明显。
    在此之前,中国陆军就轻而易举的挫败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毙伤俘日军十多万人。
    更重要的是,中日两**队的士气根本没法比。
    因为物资补给困难,所以日军的日常供应降到了最低限度,基层士兵每天只能领到三个拳头大小的饭团,刚好够填饱肚皮。战线对面,中国陆军根本没有为物资发愁,不但军粮供应充足,甚至还有多余的拿来救助朝鲜军民。在弹药方面,双方的差距更大。日本送到朝鲜的两千多门火炮,因为弹药供应不足,平均每门炮每天只能发射一枚炮弹,而中国陆军投入的近四千门火炮,平均每天发射了上百枚炮弹。在战线附近,中国陆军的炮兵部队甚至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炮击日军阵地。
    事实上,日本物资紧缺,在航空作战上体现得最为明确。
    因为没有油田,从海外进口石油的航线又受到潜艇威胁,所以到九月底的时候,日本已经开始全面“限油”。在日本国内,甚至连一些政府公用车都没有汽油供应,只有消防车辆得到了足够的供应。在日军中,油料也首先提供给海军,其次才是陆军,而陆军又得优先保证运输车辆。结果就是,日本陆军航空兵空有两千多架作战飞机,而其中能够起飞作战的仅有三分之一。
    显然,中国空军根本不存在油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大战爆发前,中国已经有五座大型油田了,并且发现了十多处产油区,其中仅黑龙江的大庆油田与天津的大港油田,每年就能生产数千万吨原油,而另外三座油田,每年的产油量也在一千万吨以上。根据中国政府在战后公布的数据,仅在一九四零年下半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就达到了七千五百万吨,相当于年产量一点五亿吨,而一九四一年则提高到了二点二亿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和平时期,中国是石油的纯出口国,也就是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当时,中国也进口石油,不过是从中东地区进口高品质的轻质原油,而出口的则是国产的硫含量较高的原油。有趣的是,在大战爆发前,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原油出口国,即日本主要从中国进口石油。
    更重要的是,在和平时期,中国国内的石油年消耗量在一点三亿吨左右。
    也就是说,到一九四一年,中国在保证了国内民间原油消耗之后,还有数千万吨的富裕产量,而这足以保证战争消耗了。
    资源上的差距,在战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突刺”行动开始后,中**队每天消耗近十万吨物资,其中差不多有八万吨是弹药与燃油。根据中国陆军的作战报告,在最初三天里,仅炮兵就用掉了二百五十万枚炮弹,此外空军还用掉了近三万枚炸弹。
    在如此强的火力打击面前,日军根本守不住前沿阵地。
    也正是这场战斗中,中国陆军首次效仿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集中使用了坦克,并且取得了成功。
    当时,中国陆军的一个装甲旅在蔚山地区发动了进攻,仅用了八个小时就突破了日军分三道设置的防线,而且仅损失了五辆坦克。最终,守卫蔚山的日军投降,而主要就是没有对付坦克的有效手段。
    要知道,日军甚至连反坦克枪都没有。
    在面对中国的坦克时,日军唯一的反坦克手段就是让步兵抱着集束手榴弹去与坦克同归于尽。
    事实上,这种战术并不管用。
    原因很简单,中国陆军的坦克是中型坦克,而不是轻型坦克,其装甲厚度足以挡住集束手榴弹的攻击。更重要的是,中国陆军师承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早就学会了步坦协同作战的战术,并且加以应用。结果就是,即便有部分日军官兵悍不畏死,也不可能在步兵的封锁下靠近坦克。
    只是,蔚山战斗,中国陆军装甲部队的攻击力量并没完全显现出来。
    主要就是,蔚山地区没有广阔的平原,而且整个朝鲜半岛上,也没有几块可以供大装甲集群作战的平原,坦克在绝大部分时候,都只起到了移动火力点的作用,即主要是坦克在协助步兵作战。此外,攻入蔚山城区之后,坦克在巷战中的主要贡献,也是为步兵提供掩护与炮火支援。
    与德俄战场上的装甲会战相比,中国陆军在朝鲜半岛上的装甲战,根本不值一提。
    只是,顺利攻占蔚山,等于为盘踞在釜山的日军宣判了死刑。
    要知道,蔚山是釜山的门户,蔚山落入中**队手中之后,盘踞在釜山的日军根本无险可守,也就不可能阻止中**队南下。
    显然,中国陆军已经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即吸引日本当局的注意力。
    十月四日,日本战时首相东条英机就给陆军大本营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不惜代价夺回被攻占的蔚山。
    有趣的是,打到这个时候,中国陆军反而不进攻了,而是在蔚山集中兵力打防御战。
    此后一周,蔚山成为了日军的伤心之地,也成为了日军官兵的坟墓。
    在不惜代价的进攻中,近三十个师团的日军轮番被派上前线,去中**队构筑的防线上送死。在战斗打得最激烈的十月七日,日军一口气出动了八个师团,在白天发动了十四次冲锋,夜间也冲击了六次。打到十月八日天亮的时候,中国陆军的阵地面前至少堆积了十一万具日军官兵的尸体。因为日军伤亡十分重大,而且战斗还没有结束,所以中国陆军没有替日军收尸。在日军停止进攻之后,中国陆军才在十月十五日开始清扫战场,用推土机掩埋了日军官兵的尸体。
    在日军看来,如此疯狂的进攻,也肯定给中**队制造了不少伤亡。
    事实上,在蔚山防御战期间,中国陆军始终只动用了四个师的兵力,而且这四个师是轮番上去防御的。到十月十一日,日军的最后一次进攻被打退的时候,中国陆军只伤亡了不到两万人。
    显然,与日军伤亡近二十万、还有数万人失踪与被俘相比,这点伤亡算不了什么。
    利用蔚山,中国陆军成功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其实,这并非中国陆军的本愿。如果有可能,中国陆军同样希望发动进攻,把釜山的日军赶进朝鲜海峡去喂鱼。问题是,陆军的此次作战行动是为了支援海军,而且吴铁生明令要求不得围攻釜山。
    原因很简单,真要攻下釜山,下一步就是进攻日本本土。
    在战略层面上,现在还不是进攻日本本土的时候。
    说得简单一些,在海军打了胜仗、干掉了联合舰队之前,中国陆军还没有能力登上日本本土。
    显然,海洋才是主战场。
    十月三日,西太平洋舰队到达那霸港。
    虽然那霸港还没有完全修缮,港湾内还有几艘沉船没有打捞起来,但是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大部分基础设施都已修复。当时,中国海军还在琉球岛上新建了一座机场,准确的说是海军航空站,派驻了四十多架远程巡逻机与上百架战斗机,把琉球岛的防空战斗机数量增加到了二百四十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