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题是,英国皇家海军建造航母,不是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xìng。
    事实上,当时英国皇家海军有着更加清楚的目标xìng,而且知道在北海,航母的作用并不明显。
    英国皇家海军决定新建航母,主要就是应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航母计划。
    在英国皇家海军看来,如果不新建航母,就无法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保持均势,也就会使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当然,受到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日〗本、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与英国。
    久贺岛海战之后,法国、意大利,甚至连刚刚迈入工业国家行列的布尔什维克俄国都出台了航母建造计划,有些还极为疯狂。比如,布尔什维克俄国就打算在十年之内,打造一支包括二十艘战列舰、十艘战列巡洋舰与十艘舰队航母的海军,从而获得与西方头等海军强国同等的地位。
    一时之间,航母热潮刮遍全球。!。

第二十五章 能打就打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建造航母的时候,冯承乾却非常冷静。
    严格说来,航母只是舰载航空兵的搭载平台,或者说是一座活动的海上机场,单独一艘航母并没有多少战斗力,只有一支由众多战舰构成的航母战斗群,才是一支攻防兼备的海上作战力量。
    短期内,〖中〗国的造船能力还不足以建造大型舰队航母。从国外采购的话,又存在成本高昂的问题。此外,从国外采购航母,肯定不利于本国造船工业发展,不然冯承乾也不会首先建造排水量偏小的“大鹏”号。
    当然,当务之急依然是在朝鲜半岛上击败日军。
    三月十七日,特混舰队回到胶州湾。
    这一天,〖中〗国陆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平壤北面的顺川,并且在这里遭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
    在战术上,〖中〗国陆军师承德国陆军。
    为了攻打顺川,吴铁生调用了十个师的兵力,还投入了数百门重炮。如果不是交通不便导致补给同难,恐怕吴铁生会把东北军的全部重炮都用上。即便如此,日军依然难以抵抗重炮的轰击。
    两天后,〖中〗国陆军攻占了顺川。
    吴铁生没有急着南下,而是让部队停了下来。原因很简单,物资供给跟不上,推进得越快越容易被击溃。
    当天,一支运输船队在数艘轻巡洋舰的掩护下,离开了旅顺港。
    这支船队运载着近二十万吨军用物资,目的地是西朝鲜湾的新安州,吴铁生的地面部队得在二十一日之前到达这里。
    〖中〗国的运输船队开始向朝鲜运送物资,而〖日〗本的运兵船队还在港口里面。
    这下,〖日〗本当局的面子挂不住了。
    当天晚上,在〖日〗本陆军的强烈要求下,末次信正登上了“金刚“号战列舰,准备再次率领联合舰队出征。
    只是,末次信正的动作慢了一步。
    联合舰队还没有离开港口,平国特混舰队就离开了胶州湾1并且在二十日清晨越过黄海中线。
    这次,特混舰队里除了有“大鹏”号航母与八艘轻巡洋舰之外,只有三艘战列巡洋舰。
    能够在三天之内修复三艘战列巡洋舰,绝对是个奇迹。
    〖中〗国海军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一是青岛原本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远东舰队的母港,有较为完备的舰船修理设施,二是“德夫林格”
    级战列巡洋舰在改造之后,与“拜仁”级战列舰更加接近,很多零部件都能通用。说得简单一些,为了修复三艘“德夫林格”级战列巡洋舰,〖中〗国海军从两艘受损较为严重的“拜仁”级战列舰上拆下了很多零备件,使这两艘战舰在短期内根本无法修复。后来“拜仁”号与“巴登”号被送回德意志第二帝国,直到一九三五年才修复。
    事实上,三艘“德夫林格”级出海的时候,并没完全修复。
    当时“德夫林格”号有三门主炮还没有完成调校,一些水密舱门也没有安装好,副炮与高射炮更是缺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吕佐”号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只有一门主炮需要进行试射校准,也只缺少了两座高射炮。“兴登堡”号的情况最为严重,当时甚至连用于舰队通信的电台都没有修复。
    所幸的是,接下来的两天里,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得知〖中〗国舰队出海,末次信正有点犹豫了。
    虽然按照他的要求,〖日〗本海军本部已经把“加贺”号航母编入联合舰队,但是末次信正手里能用的主力舰,只有三艘“金刚”级。更要命的是,这三艘“金刚”级快速战列舰在久贺岛海战中受的损伤并没完全修复。
    更重要的是“金刚”级根本就不是“德夫林格”级的对手。
    在末次信正看来,能够对付“德夫林格”级的,只有两艘“长门”
    级战列舰,因为只有这两艘战列舰的主炮口径超过了“德夫林格”级。
    当时,末次信正已经了解到“德夫林格”级在改造之后,防护已经达到了战列舰的水准,在各方面都不比“拜仁”级差,总体xìng能甚至略好于“拜仁”级。
    要知道“拜仁”级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xìng能最强的战列舰。
    在〖日〗本海军中,也只有“长门”级是在一战期间设计、一战之后建造的,而其他的主力舰都在一战期间建造完成。
    由此,末次信正不难做出判断,即只有“长门”级战列舰能击败“德夫林格”级。
    可以说,这个时候,联合舰队在实力上已经弱于特混舰队。
    那么,还要出海作战吗?
    末次信正没有选择,他必须率领联合舰队出征,因为只要联合舰队留在港口里面,〖中〗国海军就能掌握制海权。
    到时喉,不但〖中〗国可以通过海运向朝鲜运送兵力物资,还能阻止〖日〗本向朝鲜增兵。
    没有制海权,朝鲜半岛上的日军恐怕连三个月都坚持不了。
    问题是,末次信正已经没有决战的决心了,或者说没有信心在决战中击败〖中〗国舰队。
    没有信心的不止末次信正一个人。
    当时“榛名”号被击沉的yīn影还没有散去,即便是〖日〗本首相,也不希望海军损失更多的主力舰。结果就是,在陆军逼迫海军采取行动的时候,〖日〗本首相明确要求,联合舰队的首要任务是阻止〖中〗国舰队进入对马海峡,以便陆军向朝鲜运送兵力物资,并没要求联合舰队与〖中〗国舰队决战。
    如此一来,末次信正就不用去寻找〖中〗国舰队决战。
    三月二十二日,联合舰队进入对马海咬。
    一天之后“加婆,号航母抵达。
    有趣的是,末次信正没有把“加贺”号航母编入战斗序列,而是让四艘轻巡洋舰掩护这艘航母,在主力舰队东北一百多公里外活动。显然,末次信正依然没有认识到航母的主要作用就是进攻,也才犯了这个战术上的错误。要知道“加贺”号能搭载八十多架飞机,具有极强的攻击能力。
    问题是,末次信正的这一部署,反而给冯承乾制造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三月二十四日,特混舰队到达济州海峡西端。
    当天上午,冯承乾就收到消息“加贺”号航母已经进入〖日〗本海,但是没有编在联合舰队里面,而是在联合舰队后方活动。
    这下,冯承乾没法故技重演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依然打算通过空中打击来击败联合舰队,而没有想过让占有优势的三艘主力舰去夺取制海权。现在“加贺”号已经到达,而且从部署来看,末次信正主要想利用这艘航母提供的空中养护,而不是把航母当做攻击力量使用。也就是说,如果对联合舰队实施空中打击,首先就得考虑“加贺,…号上的战斗机。显然“大鹏”号的航空作战能力还不够强大。
    怎么办?
    傍晚,冯承乾把李向龙等航空军官叫到子司令舱。
    “硬冲肯定不行,但也不是没有机会。”“什么机会?”
    “不管是我们,还是〖日〗本海军航空兵,实际上都没有夜战能力,甚至无法在夜间进行起降作业。”李向龙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
    “受此限制,要到天亮后大约一个小时,〖日〗本战斗机才能到达联合舰队上空。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就能在〖日〗本战斗机到达之前重创联合舰队。”“问题是,这得在天亮前出发。”
    “起飞不是问题,主要是降落。等我们完成攻击,返回舰队的时候,已经天亮了。”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这样的话,确实值得博上一把。”“只是,得有一个前提条件。”“什么?”
    “必须在夜间找到联合舰队,最好是在清晨六点左右。不然,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天亮的时候攻击联合舰队。”“这……”
    李向龙看了冯承乾一眼,说道:“侦察机在五点左右出发,全部满油起飞,而且尽可能的减轻起飞重量,增加滞空时间。这样的话,大概能飞两个半小时。如果能在六点到六点半之间发现联合舰队,那么悄察机返回的时候,天sè就已经放亮了,不存在降落的问题,攻击机群也能及时出发。”“问题是,在夜间能够娄到联合舰队吗?”
    “有点难度,但不是没有希望。我会挑选最优秀的飞行员执行侦察任务,尽最大努力找到联合舰队。”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也只能这么办了。如果能像你说的那样,那就再好不过。实在不行,我们也不用冒险。”
    李向龙没有多说什么,他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此次特混舰队出海作战,主要目的也不是与联合舰队决战,甚至不是封锁对马海峡,而是牵制住联合舰队,不让联合舰队对〖中〗国的海运构成威胁,让陆军能够充分利用海运向朝鲜投送兵力与物资。
    显然,这场仗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不打。
    说白了,只要特混舰队还在海上活动,联合舰队就得守在对马海峡附近。
    要知道,即便没有海运,〖中〗国军队依然能够通过陆路向朝鲜投送兵力与物资,而〖日〗本就只能依靠海路向朝鲜运送兵力与物资。由此可见,主动权在〖中〗国海军手里,联合舰队根本没有多少选择。!。

第二十六章 只进不退
    在济州海峡西端呆了一天,特混舰队在兰十四日夜间转向东行。
    利用夜sè掩护通过济州海峡后,特混舰队在二十五日白天转为向南航行,并且派出了侦察舰与侦察机,避免过早与联合舰队遭遇。当时,冯承乾也只能大致确定联合舰队在对马海峡里面,却不知道联合舰队的具体情况。如果末次信正积极一点,就有可能在对马海峡西面活动,也就有可能与特混舰队遭遇。
    所幸的是,末次信正并不积极。
    联合舰队一直在对马岛附近活动,根本没有向西航行。
    二十五日凌晨,冯承乾下达了战斗命令。
    五点刚过,在李向龙的率领下,十架“福克”与八架“海鸥”依次升空,前去搜寻联合舰队。
    驾驶这十八架飞机的,都是李向龙亲自挑选的优秀飞行员。
    只是,在夜间执行侦察任务,依然很有难度。
    冯承乾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等到所有侦察机起飞后“大鹏”号就减速转向,没有继续向对马海峡航行。
    如累能够找到联合舰队,自然再好不过。就算没有找到,也没有必要冒险。
    事实上,这个时候,冯承乾高估了对手,或者说把“加贺”号的威胁夸大了。
    不可否认,由战列舰改造而来的“加贺”号是一艘非常庞大的航母。最初“加贺”号是〖日〗本海军规划中的“土佐”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在完成设计之后“华盛顿条约”正式生效,〖日〗本受到限制,只能完成两艘已经开工的“长门”级战列舰,而更加强大的“土佐”级战列舰必须废弃。问题是,当时〖日〗本海军已经下了订单,承担建造工作的神户川崎造船厂也向下游厂商下达了订单,比如〖日〗本几家钢铁厂已经为这艘战舰生产出了上千吨钢材。在此背景下,〖日〗本海军做了紧急调整1
    把“加贺”号改为航母,也由此使上千家〖日〗本企业的数十万工人获得了工作机会。
    因为有战列舰的底子“加贺”号的满载排水量接近四万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
    “加贺”号的排水量几乎是“凤翔”号的四倍,是“大鹏”号的二点五倍!
    得益于巨大的排水量“加贺”号能搭载八十多架舰载飞机,航空作战能力在当时绝对是世界一流,与美国海军的“列克星敦”号非常接近,远超过“凤翔”、“大鹏”这些全新建造的航母。
    可惜的是,〖日〗本海军上下,都没有正确认识到航母的重要xìng。
    “加贺”号建成的时候,〖日〗本海军甚至没有合适的舰载战斗机!
    此外,受初始设计限制“…加贺”号的航空作战能力并没有像吨位那样明显,跟后来出现的舰队航母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当时〖日〗本海军没有xìng能先进的舰载攻击机。
    “加贺”号进入〖日〗本海的时候,只搭载了三十多架舰载战斗机,也就只能为联合舰队提供防空掩护。
    显然,只有战斗机的航母,算不上真正的航母。
    要知道,航母的主要价值体现在进攻上,或者说只有用于进攻,航母的战斗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这一点,在“大鹏”号上体现得极为明确。
    在只能搭载三十四架舰载飞机的情况下“大鹏”号上有二十四架攻击机,只有十架战斗机。很明显“大鹏”号的主要任务就是进攻,可以说是特混舰队的主要攻击力量,其他战舰,包括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这些主力舰,都是为“大鹏”号服务的。在联合舰队,情况却截然不同,进攻的主要力量依然是主力舰“加贺”号只是配角,其主要职责只是为主力舰提供掩护。
    这种战术使用上的差别,直接决定了“加贺”鼻所能产生的作用。
    只要认清了这一点,冯承乾就没有必要害怕什么。
    问题是,当时冯承乾并不知道“加贺”号只搭载了三十多架战斗机,毕竟这艘航母最多能搭载八十多架舰载飞机。
    为了掩护“大鹏”号,冯承乾把三艘战列巡洋舰放在了北面。
    也就是说,如果遇到了联合舰队,首先交战的也是三艘战列巡洋舰。在面对同样只有三艘快速战列舰的联合舰队,特混舰队不会吃多大的亏,甚至能占到一些便宜,不至于让航母落荒而逃。
    当然,关键还是在夜间出动的侦察机能否找到联合舰队。
    这个时候,末次信正也在等待机会。
    二十四日下午,末次信正就收到消息,〖中〗国舰队很有可能已经通过了济州海峡,到达对马海峡附近。
    这条消息是由一艘〖日〗本商船提供的,但是并不确切。主要是,那艘在十州岛西部海域航行的商船发现的不是〖中〗国舰队,而是一艘〖中〗国海军的轻巡洋舰。大概是担心遭到攻击,商船没有跟踪〖中〗国战舰。当然,那艘排水量只有一千多吨,最高航速不到十六节的商船也无法跟踪能以三十节速度航行的轻巡洋舰。
    一整夜,末次信正都在策划着如何与〖中〗国舰队决战。
    准确的说,是如何在不与〖中〗国舰队决战的情况下,阻止〖中〗国舰队进入对马海峡,从而用最小的代价完成任务。
    到了凌晨六点左右,末次信正有点昏昏yù睡,从空中传来的嗡鸣声让他打起了精神。
    很明显,那是一架飞机发出的声响。
    只是,在夜sè笼罩下,战舰上的官兵也看不到空中的飞机。一些有经验的官兵只能大致判断出,这不是〖日〗本的飞机,其声响非常像〖中〗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问题是,这个时代的飞机发出的噪音都非常相似,也就不可能通过噪声来判断飞机的型号。更何况,〖中〗国海军的舰载飞机没有理由在夜间活动。
    要知道,还要过一个小时,天sè才会放亮。
    末次信正没有大意,因为他知道“加贺”号航母不会在夜间出动舰载战斗机,而且他也没有要求陆军航空兵提供掩护。
    显然,那肯定不是〖日〗本的飞机。
    如累是〖中〗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那就意味着〖中〗国舰队就在附近,最多不超过三百公里。
    〖中〗国舰队找上门来了!
    与久贺岛海战不同,这次,末次信正没有路可以退,因为他身后就是对马海峡,而运载着数万陆军官兵与十多万吨作战物资的船队将在二十五日上午出发,他必须把〖中〗国舰队挡在对马海峡外面。
    不能退,只能进!
    久贺岛海战已经证明,只有缩短距离,让主力舰发挥作用,联合舰队才有望在海战中击败〖中〗国舰队。
    如果距离太远,联合舰队就只有挨打的份。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末次信正没有迟疑,立即下令转为向西南方向航行。如果那艘商船汇报的情况没有错,〖中〗国舰队就在对马海峡西口附近,而且离九州岛不会太远,也就是在联合舰队西南方向上。
    六点过十分,联合舰队加速到二十七节。
    因为在改装中,没有对动力系统做太大的改动,所以三艘“金刚”
    级快速战列舰的最高航速只有二十七点五节。当然,这是标准排水量时的航速。在增加了燃油之后,最多也就只能达到二十七节。
    联合舰队开始冲刺,末次信正准备放手一搏。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决定,让联合舰队暴lù了行踪。
    当时,到达联合舰队上空的是一架由罗正身少尉驾驶的“福克”战斗机。虽然罗正身是〖中〗国海军航空兵中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之一,但是“福克”战斗机只有一个坐位,得由他单独完成侦察任务。
    罗正身驾驶的“福克”飞到联合舰队上空时,联合舰队正好被一片yīn云挡住。
    也正是如此,罗正身没有发现联合舰队,联合舰队的官兵也没有看到他驾驶的战斗机。
    六点二十分,罗正身到达最大侦察半径处。绯徊了五分钟后,因为剩余燃油仅够返回航母,罗正身转向返航了。
    这个时候,联合舰队已经离开了yīn云区,暴lù在了月光下。
    更要命的是,联合舰队的速度太快了,三艘主力舰在海面上留下的尾迹,在月光照耀下显得十分刺眼。
    要知道,二十五日不是满月,月光并不是很明亮。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联合舰队的速度慢一些,即便离开了yīn云区,也不见得会被返航的罗正身发现。别忘了,罗正身是沿原航线返航,之前他己经搜索过这片海域,因此在返航的时候注意力已经分散。
    可以说,只要联合舰队留下的痕迹不是太明显,就不会被发现。
    可惜的是,二十七节的航速,确实太快了。
    六点五十五分,罗正身看到了联合舰队。
    五分钟后,冯承乾收到了消息。
    这下,问题出来了。
    再过半个小时,天sè就将放亮,而现在组织攻击,十六架“海鸥”
    要到七点十五分才能全部起飞。
    冯承乾没有迟疑,因为他相信“加贺”号不会在天亮前出动战斗机。
    只要抓紧时间,攻击机群依然有足够的时间攻击联合舰队。
    七点过五分,第一架挂着炸弹的“海鸥”升空。!。

第二十七章 奉陪到底
    再次听到飞机发出的嗡鸣声,末次信正有点坐不住了。
    这次,声响是从东北方向传来的。
    如果这是一架〖中〗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那么现在正在返航。虽然不清楚〖中〗国舰载战斗机的侦察半径,但是从飞机两次通过的时间差,联合舰队的参谋军官大致判断出,〖中〗国舰队就在西南一百五十公里到两百公里之间。
    可以说,这个判断非常准确。
    当时“大鹏”号离联合舰队大约一百八十公里,而被布置在北面的三艘战列巡洋舰离联合舰队还不到一百公里。
    这个距离,已经非常近了。
    虽然特混舰队没有向对马海峡航行,但是以联合舰队的速度,再过两个小时,就能看到那三艘战列巡洋舰了。
    问题是,末次信鼻有两个小时吗?
    显然,末次信正也有这样的疑问。
    要知道,天sè即将放亮,而且按照联合舰队参谋的判断,在天亮之前,肯定无法与〖中〗国舰队遭遇。更重要的是,〖中〗国舰队在夜间派出侦察机,显然不是为了锻炼飞行员的夜间飞行能力。〖中〗国舰队表现得如此积极,肯定是为了找到联合舰队,而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天亮后轰炸联合舰队。
    想到这,末次信正出了一身冷汗。
    如累〖中〗国舰队在天亮后发起攻击,那么“加贺”号派出的战斗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及时赶到。
    要知道,按照联合舰队参谋的判断,此时联合舰队与〖中〗国舰队的距离更近一些。
    只要〖中〗国舰队抓住这个机会,就能在“加贺”号的战斗机赶到之前,让联合舰队尝到苦头。
    久贺岛海战的yīn影,到现在还盘绕在末次信正心头。
    七点过五分,末次信正给“加贺”号的舰长发了一封电报,让“加贺”号在七点十五分出动战斗机,为联合舰队提供掩护。
    也就是说,比正常情况提前了十五分钟。
    只是,末次信正没有让联合舰队转向,也没有减速。
    七点十五鼻“加贺”号开始起飞战斗机。
    这个时候,冯承乾并没有收到与联合舰队有关的情报。大概是离〖中〗国本土太远,加上有济州岛阻挡,所以设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无线电监听与测向电台没能截获“金刚”号发出的电报。
    考虑到联合舰队正在向西南方向航行,而且离得已经非常近了,所以冯承乾带着前出的三艘战列巡洋舰转向到东北。
    当时,冯承乾的想法很简单。
    轰炸不见得能够打垮联合舰队,所以在轰炸之后,让三艘主力舰上阵,才能保证彻底击败联合舰队。
    如果有可能,冯承乾也想击沉几艘主力舰。
    因为“大鹏”号上的空间有限,所以舰队旗舰是“德夫林格”号。
    事实上“大鹏”号上根本就没有旗舰所必须的指挥设备。主要是,在建造“大鹏”号的时候经费非常紧张,必须设法降低造价,所以取消了作为舰队旗舰的功能,而“拜仁”号与“德夫林格”号本来就是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建造的,在交到〖中〗国海军手上时,就有指挥设备。
    显然,冯承乾在打一场有把握的仗,而末次信正却在盲目前进。
    七点五十五分,由十六架“海鸥”组成的攻击机群到达联合舰队上空。
    朝阳已经升起,而联合舰队又在攻击机群的东北责向上,能见度非常好,对轰炸行动极为有利。
    只是,带队的不是李向龙,而是宫振国上尉。
    在还行中,李向龙是联队指挥官,而宫振国是攻击机中队长。因为李向龙也是“海鸥”飞行员,所以只要他在,宫振国就得靠边站。
    在之前的两场海战中,宫振国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击中了“凤翔”号一枚炸弹,而在久贺岛海战中则轰炸了“陆奥”号。后来在追击联合舰队的时候,宫振国驾驶的“海鸥”投下的炸弹还击中了“比睿”号,而且命中点在主炮弹药库附近,只是这枚炸弹并没爆炸。不然的话“比睿”号肯定会在“榛名”号之前成为第一艘被炸沉的主力舰。
    可以说,宫振国的能力不在李向龙之下。
    问题是,另外十五名飞行员就没有这么优秀了。其中,只有七人参加过之前的所有轰炸行动,另外八人也只是在久贺岛海战后期,攻击过联合舰队。别忘了,李向龙把最优秀的飞行员都派去执行侦察任务了。
    所幸的是,这次需要重点轰炸的只有三艘主力舰。
    更重要的是,攻击机群到达的时候,空中没有〖日〗本战斗机。
    十六架“海鸥”分成了四个四机编队,其中三个编队分别攻击三艘主力舰…第四个编队则在远处待命与李向龙不一样,宫振国首先让其他编队发起攻击,他的编队留在后面。
    显然,宫振国更像是指挥官,而不是单打独斗的空中游侠。
    可惜的是,攻击效果并不理想。
    三艘日舰没有坐以待毙,在看到攻击机群之后就分散机动。更重要的是,在久贺岛海战之后,这三艘战列舰利用维修机会,增添了不少高射炮,而且大部分增添的高射炮都是从那些无法出港作战的战舰上拆下来的。
    也就是说,攻击机群要面对比之前海战猛烈得多的防空炮火。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久贺岛海战,三艘日舰的舰长也午了防空作战的经验,至少知道该如何机动规避。
    十二架“海鸥”只有三架得手。
    遭到攻击的三艘日舰中“金刚”号挨了一枚炸弹,但是无关痛痒,命中点在后部两座炮塔之间,而且炸弹在击穿甲板之前就爆炸了,只炸毁了附近的几门高射炮,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比睿”号避开了投下来的四枚炸弹,其中一枚炸弹落在离左舷大概只有五十米的海面上。“雾岛”号挨了两枚炸弹,一枚落在舰首的A炮塔前方,在舰〖体〗内爆炸,另外一枚落在二号烟囱左侧,炸毁了摆放在此的两条救生艇与几门高射炮,但是并没有对舰体造成严重损伤。
    攻击中,三架“海鸥”被高射炮集中,其中一架坠落在离“金刚”号不到两公里的海面上,另外一架在返航途中坠毁,最后一架在回到“大鹏”号附近的时候,也因为油箱破裂而不得不在海面上迫降。
    六名飞行员中,只有回到己方舰队的两人被救起,两人阵亡,另外两人失踪。
    攻击没有得手,宫振国亲自上阵。
    按照化的安排,四架“海鸥”分成两批,宫振国与僚机去轰炸“金刚”号,另外两架则去轰炸“雾岛”号。
    显然,宫振国是一名非常聪明,也非常有大局观的飞行员。
    他放过了“比睿”号,主要是这艘战舰没有中弹,就算轰炸得手,也不见得能使其丧失战斗力。“金刚”号明显是旗舰,因此重点轰炸“金刚”号,能够最有效的瓦解联合舰队的战斗力。“雾岛”号已经挨了两枚炸弹,看上去损伤较为严重,如果再挨上一枚炸弹,说不定就将丧失战斗力。
    可惜的是,宫振国没能如愿以偿。
    “金刚”号挨了第二枚炸弹,而且正是宫振国投下的炸弹。命中点在舰体中部,舰桥与烟囱之间,但是稍微偏差了几米。要知道,这枚炸弹不关是击中舰桥、还是击中烟囱,都能重创“金刚”号。可惜的是,命中点恰巧就在舰桥与烟囱之间,结果不但没能炸死舰桥里面的末次信正等人,也没能对烟囱造成严重破坏。
    “雾岛”号在急速规避中,躲过了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