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普陀圆通梦-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天玄女娘娘道:

  “我也最恨那些忘恩负义的人;快说来我听!”

  菩萨道:

  “有一位施翁,是苏州人。散财好义。年早已过四十,才生了一个儿子,单名叫做还。一日,他携带现金到虎邱地方去给我(观世音菩萨) 修建佛殿,忽听到剑池(地名)旁边有哭声,即趋前一看,乃是他幼年的同学桂判。相询之下,才知道; 桂判是负了债后;被迫来到这里想自杀的; 施翁即以三百金授给桂判,桂判就跪在我的佛像前叩头发誓的说:‘我得到施翁的厚恩,今生倘不能回报,来世愿作犬马来报答。’ 我在莲座上听了;半信半疑。后来;施翁就把枣园一块地方给他居住。过了些日子;桂判生了一个女儿,施翁又约其为他儿子定婚。桂判则于枣树下,掘出施翁所埋的金银;约有千余两,也没跟施翁打声招呼;我见了;心里好大不公;就盯住他看;看他是否是个忘恩负义之人。 

  从那之后; 桂判渐渐的就成为殷实富家。而那施翁家;却日渐衰败,夫妇又相继死去,其子施还还无依无靠。桂判听他的妻室孙氏之言,既避讳前所负的债务,且图谋赖掉施翁家的婚约,竟迁徙到会稽地方。施还因家贫;前往相投,桂判并不予接纳,谈及三百金之事,又以无借据为由被他拒绝。我见桂判他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就打算按他誓言所说;报应于他。

  过了几年,桂判进京有所公干,被奸人所诳骗,耗尽家财过半,旅居无聊,假寐之间,我就趁他睡眠间;托梦警告于他。叫他到了一个大家宅院,旁有一洞,让他象狗般两手着地而入,他看见堂上灯烛辉煌,一老人据案而坐,就是施翁。桂判惭愧的很,便想和他作揖施礼,但他两手伏地不能抬将起来,随之又到后园,让他见到了变成了狗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他回头再看自己的影子,也已变为犬形,遂惊骇的问他妻孙氏,这是怎么一回事?其妻答曰:‘你不记得你在观音像前所发的誓言吗?这还要我说你什么好哩!’ 他猛然的惊醒了,竟是一个梦。他急速整理行装回到了家里,看见屋两旁放着两口小棺材,茶几上还写有他二子的牌位,便赶忙进入内室,看其妻孙氏已病在垂危,气将断绝。桂判即呼唤他妻,妻忽睁开眼睛,装作他的大儿子声音说道:‘父亲你为何今日才回来?冥府阎王以为我们家负了施家的恩,父亲有誓在前;因此;我们兄弟和母亲三人,明早即往施家投胎变狗,那两只公的就是我们兄弟俩,那母的;而且背上生有一个瘤子的,就是我的母亲。父亲等到来秋八月,也会变作施家的狗,以践前言,惟有妹妹和施郎;命里应为夫妇,独能免于此难。’ 说完就死去了。

  桂判听了这一番话,悲痛交集,方想办理丧葬大事,并火烧其家,将三口棺材,烧成灰烬。桂判便携了他女儿到苏州,访寻施还的消息。才知道施还已登科及第。并且已经娶了支(姓)参政(官名)的女儿为妻,桂判因此羞愧而且痛恨自己,恳求施还再三,施还才允许见他一面,将入门,突见三只狗;忽然从狗洞里钻了出来,围绕着他哀叫,其中一只狗背上果然有瘤。桂判痛心疾首,向施还泣诉来由,并且说:‘我今已家破人亡,无家可归,但愿你宏恩网开一面,请收纳我的女儿为婢女,我亦愿委身为僮仆,终身操作,以免犬报,就心满意足了!’  施还因怜悯他;便应允了。

  这夜;我让桂判梦见他的妻子前来告别他说:‘幸而夫君悔罪,施家先人(指施翁)已经为你乞求免于犬报,我们母子也幸而脱离业障的躯壳了。’ 待第二天一早,他见那三只狗;当夜就都已毙命;其实;那是我叫崔判官;把他母子拿去投胎别家去了。 现在桂判已年过七十岁了,每天还都在给我佛烧香磕头呢!”

  九天玄女娘娘道:

  “菩萨;你真是认真啊!不愧为观世音;让那些专门以起誓发愿骗人;竟干些口是心非、男盗女娼的人遭到报应!”

  菩萨道:

  “这些人;大多是抱着一种侥幸心里;他们只是以为;起誓只不过说说而已;怎能变得真呢?因此;凡对这种人;你就给他来个现世现报;叫他尝尝滋味;别客气!比如;唐代时;秦叔宝与他表弟罗成交流武艺;讲定不得有所保留; 那秦叔宝向他表弟罗成发誓道:‘我若有保留;便吐血而死。’ 而他那表弟罗成;也向秦叔宝发誓道: ‘我若有保留;便乱箭穿身而亡。’可事到眼前;却都变了卦。当秦叔宝向他那表弟罗成习学罗家枪法时;罗成竟将那罗家绝学‘回马枪’;密而不传给秦琼;反过来; 当罗成向他那表兄秦叔宝习学秦家枪锏法时;竟将那秦家绝学‘杀手锏’;也密而不传;这种作法;你说;怎么能不叫我伤心呢? 最后; 我都叫他们现世现报了!后来;那尉迟敬德来找我要门神名位时;他还替秦琼要过忠义的名号呐;可我心想:‘你秦叔宝对你那那表弟罗成都不够义气;怎叫我佩服于你?’因此;我就借关公早已占去了‘忠义千秋’的名份;将他一口回绝。

  再如;宋时;岳飞在那武科场考取功名时;正值张邦昌、王铎、张俊和宗泽四位主考,一齐到演武厅评判;宗泽便道:‘此乃国家大典,岂容你我私自检择?如今必须对神立誓,表*迹,方可考试。’即叫左右摆列香案。先拜了天地,再跪下祷告过往神灵;说到:‘信官宗泽,浙江金华府义乌县人氏。蒙圣恩考试武生,自当诚心秉公,拔取贤才,为朝廷出力。若存一点欺君卖法、误国求财之念,必死于刀箭之下。’誓毕起来,就请张邦昌过来立誓。张邦昌跪下起誓道:‘信官张邦昌;乃湖广黄州人氏。蒙圣恩同考武试,若有欺君卖法、受贿遗贤,今生就在外国为猪,死于刀下。’你道这个誓,为什么从来没人有听说过,因是他想:‘向我这样大官,怎能得到外国?就到番邦?如何能变猪?岂不是个牙疼咒?’所以;他自以为得计。却不道我见了他那卖国行径;胸里就恶心;于是;我竟叫他应了此誓。”

  这时;珈叶走进方丈秉道:

  “菩萨;小龙女和惠岸行者等前来进见;您看?”

  “让她等进来!”

  珈叶应喏。少倾;小龙女和惠岸行者及济公尊者、护法鹦王巧姬等入内;先给佛祖和九天玄女行过礼;然后小龙女从怀中拿出一部名为《石头记》的书来;递给观世音与九天玄女;遂向菩萨秉道:

  “奉娘娘之命;我拿到此书先看了一遍;原来这是一部了不起的天书呢!”

  菩萨随即问道:

  “怎见得呢?”

  小龙女道:

  “细论起来;人这一生;不论神仙佛圣;还是妖魔鬼怪;总是被爱情所诱惑、所困扰;但爱情与婚姻;心灵与缘分;竟是一对既很难把握;又扑朔迷离的关系;它在人的一生一世;尤其是在青春时期;总是不失时机地吸引着人们想方设法去尝试她;所以就有了下凡;私奔;偷情;自杀;出家等;凡此种种的故事。”

  听到如此话头;九天玄女急忙接过来问道:

  “那你看;它是怎么个扑朔迷离法呢?”

  (下接第一百六十四回《石头记》扑朔迷离 道法门人神转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百六十四回《石头记》扑朔迷离 道法门人神转换
第一百六十四回《石头记》扑朔迷离 道法门人神转换

  小龙女答道:

  “就拿那贾宝玉与林黛玉来说吧;他俩心灵相通;志同道合;两小无猜;那爱情是不用说的了;如真能成就他们的婚姻大事;那就再美满不过的了;可那老天;并没有那么去做;却偏偏让他俩面前横拦了个有金麒麟在身的史湘云;暗伏着所谓什么‘金玉良缘’。按理;这‘金玉良缘’就是贾宝玉与史湘云之间的因缘之份;但到后来;出乎意料的是;那因缘竟走得岔了道;老天又没有做成他俩的好事;却偏让贾宝玉与薛宝钗结为了夫妻;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果缘之份。而那史湘云的金麒麟;本是与王孙公子卫若兰的金麒麟凑成为一对的;所以老天确让史湘云与卫若兰完成了一段姻缘;但到后来;卫若兰的金麒麟不知怎地辗转到了贾宝玉手里;因而;八十回后;贾家虽已彻底败落;贾宝玉也一度入狱;随之流落江南;竟意外地与史湘云重聚一处;并天缘地巧地结为了夫妻。您说这爱情和姻缘四字;是不是称得上扑朔迷离呢?何况;除了贾宝玉之外;书中还平添了个甄宝玉(参阅曹雪芹著《红楼梦》);你说;天底下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如此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更叫人难以琢磨了!”

  九天玄女娘娘听了;心里一惊;暗道:“小龙女真真的聪明透顶;出类拔淬不假;我花了那么多心思在里面;满想能瞒天过海;万无一失;谁知;竟让她一乎儿功夫;就道破了我的龙门阵;把其中的天机;破解得干干净净;有来倒去;这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那写书的人;明明叫他‘真事隐’;他却偏把那‘阆苑仙葩’四个字;说得明之又明;这岂不是非把那瑶池的丑闻;*地公开开来;再宣扬得淋漓尽致不成?这等跟天帝为仇作对到底的行径;是可忍;孰不可忍;看我抽空出来;怎地收拾你个厉害?”

  这时;在旁听得入神的如来佛祖问观世音道:

  “我想听听汝对那《石头记》有何高见?”

  观世音道:

  “佛祖;依弟子看来;那《石头记》所写的不是别个;就是写咱西方灵河岸边上的‘三生石’;其中字里行间充满了玄机。您知道;人死之后,俱走黄泉路;来到奈何桥;都会看到咱那三生石。亿万年来;它一直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那些准备喝孟婆汤、轮回投胎的人们。无论是前世的因;今生的果;还是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全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因此;它毫不留情地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都在三生石前一笔勾销。这部《石头记》书中故事;其实就是记录了王母阆苑里十二裙钗;如痴梦仙姑林黛玉;钟情大士史湘云;引愁金女薛宝钗;度恨菩提妙玉等神女下凡到红尘以后;她们各自所走的不同的道路和命运;这就是所谓的扑朔迷离。至于书中所说的那‘贾雨村’;即是所谓假语村言;‘甄士隐’即所谓真事隐藏;其本意就是说‘真’被遮蔽着;被隐藏着;书中所看到的和说出来的;都是‘假’的;而‘甄费贾化’四字;意思即是‘真非假话’;其中故事不可不信;真真的是个‘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呀!我想;这是因为写书之人;怕世上又发起文字狱;怕为此而被杀头;掉脑袋;所以故弄玄虚、掩人耳目;所使的障眼法而已。其实;书中那位空空道人作的那首<;好了歌>;;才是全书的总纲呐!”

  “噢!你快说说;为师愿闻其详!”

  观世音接着说道:

  “说实在话;那<;好了歌>;即是几句禅偈;度世人开悟:即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 ‘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正合了佛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全是空;空空如也的经意典故也!”

  佛祖笑道:

  “观世音天生就有这个灵感;否则;我为什么非给她起个观世音的名号?可见;这一点我是没有看错的!”

  菩萨听佛祖夸赞;便有意岔开话题问惠岸行者道:

  “家里可好?”

  惠岸行者答道:

  “菩萨和东王公的诞辰;过得都很红火;特别是南海普陀山香火甚盛;人间都特别看好它的风水;现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俱来投资修建寺庙;大兴土木;好不热闹;弄得寸土寸金。你争我夺;等菩萨再回去时;恐怕你对南海普陀;就有些不认识了!”

  佛祖问道:

  “现在中土百姓;对洋人洋教有何反响?你们可曾听说?”

  惠岸行者答道:

  “秉佛爷爷; 咸丰八年和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盘踞在天津城东北角的望海楼一带,他们的军舰,也停泊在附近的河面上。清廷将崇禧观以及海河楼在内十五亩土地永久租给法国传教士。法国传教士谢福音主持拆掉了崇禧观,在原来地基上盖起一座规模可观的天主教堂。法国传教士给这座教堂取名为“圣母胜利之后堂”,而当地人称之为“望海楼教堂”。同治九年初夏,望海楼教堂附设的育婴堂收养的婴儿,因流行病传染而死亡三四十名,被胡乱地扔在乱葬岗,尸体溃烂,惨不忍睹。此时天津一带哄传发生幼童被迷拐事件,也与法国天主教堂有关,引起群众公愤。

  六月二十一日早,天津的书院开始停课,士绅纷纷*,反洋教的揭帖很快贴满大街小巷。数千市民在望海楼教堂前示威,紧接着,又鸣锣聚众涌向望海楼教堂,打死了谢福音和其他二十多名教士、修女等,放火焚烧了望海楼教堂和法国领事馆和仁慈堂。教堂里的洋鬼子竟手执棍棒、枪支,吆喝着恶狗,向民众扑来。民众用砖头石块,进行反击。此时,骄横野蛮的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带领秘书西蒙,闯进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的衙门,见面就冲着崇厚砰砰开了两枪,没有打中,威胁崇厚立刻派兵去驱散群众。随后,丰大业挥动手枪行走于前,西蒙手持尖刀紧跟其后,一路狂吼乱撞。这时,天津知县刘杰坐着轿子从这里经过,丰大业公然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刘杰的仆从高升。

  丰大业的暴行,激怒了围观的民众,千百只拳头一齐挥向丰大业和西蒙,将此人打死。午后,全城锣声四起,人们纷纷奔向望海楼,把法国领事馆、天主教堂,以及四所英国教堂、两所美国教堂,全都烧毁。这就是天津教案事件。请佛爷示下。”

  如来佛祖口念阿弥陀佛;善哉!冷冷的道:

  “观世音菩萨;西天竺大雷音寺不能就这么看着不管!好吧;你从你南海普陀山给我选出四五个人来;我现在就以‘神灵并化*’; 把他们转世送到凡界;好让他们助民众一臂之力;顺便查看一下中土今后演变的势头;然后;我佛再根据大势所指;确定佛旨的新意。明白吗?”

  观世音菩萨应道:

  “弟子仅遵法旨!”

  遂对惠岸行者说道:

  “尔带着济公尊者;驾闪电云赶快回普陀;传佛爷法旨;叫韦驮菩萨和妈祖娘娘及穆龟童子速来灵山听命;尔等与守山大神、善才童子四人;要好好在家守定南海;不得让洋教沾污了佛国圣地;更不许洋人进入岛内兹扰。可听清楚了?”

  惠岸行者与济公尊者领旨后转身离去。菩萨便向佛祖问道:

  “佛祖爷爷;您适才所言;转世到凡界的‘神灵并化*’;是何法门;请佛爷说于弟子知道。”

  如来哈哈大笑道:

  “观世音;吾来说与尔听:凡是神仙佛圣等;施用佛法变化为人形者;他本神的根本;并未与他所变化的人本身;有丝毫的瓜葛;皆所谓幻术。如孙悟空及二郎神所施的七十二般变化和上八仙所施的三十六天罡;什么移山填海、偷天换日、乾坤大挪移等等;这皆是神仙佛圣等惯用的障眼之法也;并没甚希奇之处!比如;我用五行山将齐天大圣孙行者压在山下;张果老将日月星辰装在驴搭子里上赵洲桥等;也亦是如此;只是借一时之势耳!有的神仙;竟用这些下三烂的骗术;干些无齿的勾当;还自以为得计!有的;竟骗吃骗喝;骗了一辈子;也没人来戳穿他。哈哈;这即所谓;人的见识本事不同而已!我为甚用尔为观世音?皆为借你执著之心;每时每刻地监视‘他们’;避免‘他们’胡作非为也!

  却说;人的转世凡尘却是马乎不得的;它须依托在人体的‘臭皮囊’上;有血有肉;有灵有魂;不能乱得。他共分三等:第一等;转入轮徊;投胎托生;须经过地藏王菩萨的审核;受那轮徊之苦;汝共七世了;哪一世不是从母体*里分挽出来的? 这不用多说了。第二等;是‘神灵替换*’;既你给东王公所施铁臂周侗灵魂替换术也;后来也须通过地藏王菩萨的点头同意;在生死簿注上一笔。为什么呢?别看那‘臭皮囊’;在升仙得道时是个累赘;而在转世时;却是个‘香饽饽’呢!它是人活在世上的明证。第三等;就是这‘神灵并化*’;他是给你和我的一种特权;即把‘神仙佛圣’的神灵直接注入这人的‘臭皮囊’上;与原有人的魂灵融合在一起;便可转世也;它的好处是不用再转入轮徊;可节省许多时间;坏处是;神灵受那‘臭皮囊’所累而不能施展佛法神功;即便你原来能够腾云驾雾;也无用武之地也!”

  菩萨问道:

  “啊!佛祖爷爷;若有急事需他回转天庭;该怎么办呐?”

  (下接第一百六十五回 奉佛旨五神降世 阎书勤请求救兵)

第一百六十五回 奉佛旨五神降世 阎书勤请求救兵
第一百六十五回 奉佛旨五神降世 阎书勤请求救兵

  佛祖道:

  “咳!只要将那神灵;从那‘臭皮囊’中分离出来;扔下它;回转天界便了;端的简便宜行!待我在这儿给你等几个人运作个示范来看;一教你就便会!”

  观世音菩萨听了心道:“佛祖爷究竟是佛祖爷;你看他把天界与人界;来回来去转换的程序及其原理等情;剖析得多么透彻与明白;看来;他对此早已是成熟在胸了;这一班人跟着他干;还有什么不放心? 想那诸葛亮的前身;本是天机星卢昌转世; 春秋时下凡到齐国为相国晏婴;后随黄石公习学兵法; 汉刘邦时转世下凡为张子房;帮助刘邦打天下;功成后又随赤松子修真学道;渐有大成。武帝时转世下凡为东方朔;因偷窃王母蟠桃二度;遂第四次堕入轮徊;于汉献帝时托生转世为孔明。孔明号卧龙先生;助刘皇叔得西蜀;并鞠躬尽瘁;但死后而不已;又于唐贞观时又转世下凡为国师李淳风;与其兄袁天罡研究出来了况世巨典<;推背图>;;到了明代;他转世下凡为国师刘伯温。至清代;他又下凡为位及人臣的协办大学士纪晓岚; 连这次算上;下凡已经是第八次了;但他哪一次不都是先堕入轮徊;受尽了那人伦之苦?” 正想着;忽见韦驮菩萨、妈祖娘娘、穆龟童子及小龙女、护法鹦王巧姬等五神;来在菩萨面前道:

  “南海普陀五神前来报道;愿听佛爷爷法旨!”

  如来看了;心中大喜;谓观世音道:

  “咱们就出发吧!北直隶及天津去者!”

  却说张三丰的老徒弟张三省;其首徒邹宏义;又在梅花桩功的基础上;独创了梅花拳。那邹宏义先收蔡光瑞、王西征、孟有德为徒;三人艺成,便分路传拳授艺。蔡光瑞在辗转之间;来到了顺德平邑马庄桥;又收张复为徒。张复遂再收李进德、徐进德、郑玉德三人为徒。清康熙乙酉年;蔡光瑞命李、徐、郑三人去江苏徐州迎请师祖邹宏义;这就是被武林界传为佳话的“三德”请师。那李进德、徐进德、郑玉德三位师兄弟;因此磕头换贴、结拜为把兄弟;从此这三家世世代代即为武术世家;又为通家之好(参阅常玉庆著《峥嵘岁月稠》)。 

  清光绪初年;李进德的孙子李鼎铸;携全家迁居蓟县的东龙虎峪。 徐、郑两家也从马庄桥迁居沧县的偃淄岗定居;继续致力于教习传播梅花拳。那时徐家辈辈单传;到了这辈上;命中无子;却生了五个女儿。而郑家掌门郑紫亭与徐家老闺女徐二旦青梅竹马、两情甚笃;便娶师妹徐二旦为妻;两家复又结为亲家。那郑紫亭有一亲姐姐叫郑紫琼;见师兄张德成人品武艺俱佳;便自愿嫁于张德成为妻。

  那郑紫琼与徐二旦;已乃是妈祖娘娘和小龙女受佛祖爷爷点化;将两种神魂复合后的转世之身。她俩自幼顽皮;且弹跳力极好;不同于寻常女孩;并最喜欢梅花桩;又挺投脾气;平时总在桩上嬉戏玩耍;功夫长了行走如履平地;甚至玩捉迷藏、踢花踺、投线球。其时;偃淄岗的南半坡有一亩多极平的地块;各种各样的“桩”都是现成打好的;集中在这里;为的是练武方便;谁来;随时都可以练习。因平时大人们来得多;没有小孩儿玩的地儿;她俩就找到场院紧北头儿的那个废桩来玩。那废桩因年久破损失修;长短不齐;高的高、低的低;就象那波浪一般;但她们玩起来觉得更有意思;天长日久就于无形之中练就了一身硬本领。

  有一天;从武当山来了一个云游的老道;叫虚空真人;年纪约有六七十岁;头发都白了;说是来切磋武艺;先后与几名梅花拳高手在梅花桩上过招;都轻而易举的取得了胜利;因此在言语中他话里话外就有些狂妄。那时;郑紫琼年已及聘;徐二旦也已过豆蔻年华;火气正旺。便直口问老道说:

  “您敢不敢与我俩到高低桩上走上一遭?”

  起初;这老道有些犹豫;但他内心实在是不服这两个女流的挑战;便硬着头皮说了声“试试”看吧! 就脱鞋走上前去。等上到高低桩上以后;就后悔了。由于这种桩高低不平;正与原来练习的桩功;习惯相反;所以注意力就只好全集中在脚底下了;心里总怕拌倒了掉下桩去;因此;精神上高度紧张。再看她们两个;在那桩上蹿高就低;灵活自如;就象两只猴子在眼前晃来晃去。忽然;老道一个没留神;就被徐二旦使一个“母驴尥蹶”一脚踹了个“倒栽葱”;从桩上摔到了地上;摔断了踝子骨。打那起;她们姐妹俩名声大振不说;还把这高低桩命名为“女儿桩”。当地从此流传一首歌谣:

  “梅花拳;梅花桩;练到白头别发狂;

  偃淄岗;女儿桩;摔断踝骨难逞强!”

  再说邹宏义被请到马庄后,便定居下来,在此设场收徒,传拳授艺;一时;从学的门徒不下百余人;自此传至第六代;掌门人张如纯收徒五人。那大徒弟名叫赵三多;字祝盛;又名洛珠;人家都管他叫‘赵老祝’;威县沙柳寨人;老二名叫范炳纲;他从小就长得人模狗样的;因此;人送他个外号叫‘美君子’;老三名叫李云龙;就是李进德的重孙子;李鼎铸的儿子;他自小为人义气;所以人称外号叫‘小叔宝’;他本也是山东平邑后马庄人;后迁往北直隶蓟县东龙虎峪村;老四是张如纯的亲儿子叫张树平;人们都叫他‘老四’;老五名叫刘凤龙;字呈祥。他是山东宁晋管家铺人,生于德宗光绪七年; 幼时因丧母随父入赘后母家;所以迁往直隶威县沙柳寨长大。他七岁那年拜张如纯为师,为张如纯的关门弟子;学得一身好武艺。

  清德宗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一天中午;有八骑快马象飞一般驶进沙家寨;马上的人都身着重孝;直奔张如纯师父家的老屋;在大院门前下马。为首的是一名虬髯壮汉;从外表上看约有四十岁上下年纪;遇见正在门前梨树下玩耍的刘呈祥;便说道:

  “小兄弟;我们是从冠县黎园屯来的;本人姓阎叫阎书勤;有急事要求见梅花拳第五代掌门人张俊池和师伯张如纯;请给通秉一声!”

  刘呈祥此时;也已是韦驮菩萨受佛祖爷爷点化;使两种神魂复合而成的转世之身。他见有那么多人来找师爷师父;就赶快跑进院里向师父如实秉报。师父听说后;急忙赶到门外迎接。只见来者纷纷跪倒磕头;白花花一片;那自称阎书勤的人眼中滴泪;哭着说道:

  “师伯在上;我爷被洋鬼子打死;我父被官府抓去;现在牢中;你侄我无能;不能将父救出;也无法给爷爷报仇;特来求掌门为我等作主;救父报仇哇!呜;呜!”

  张如纯听了一楞;觉得事发突然;赶忙将众客人拉起;让到屋里坐下叙说原由。

  原来;一月前;黎园屯来了一帮洋人;到玉皇庙的前后转了两圈;洋人走后;村子里便传说洋人花银子把玉皇庙买了下来;要把玉皇庙拆了改建为洋教堂。果然“无风不起浪";;前天一早;官府便贴出公文告示;劝喻百姓要信奉洋教;同时还开来一个营的清兵;要强拆“玉皇庙”。阎书勤的父亲阎维宾见事有不妙;便带领乡亲们与官兵们辩理;被清兵抓了起来;以防碍公务为名;送交官府治罪。这时;阎书勤八十九岁的爷爷阎万贵见儿子被抓;便要上前与他们拼命;被赶来助阵的一伙洋兵使枪托一阵乱打;顿时倒地身亡。乡亲们见出了人命;难以抑制的怒火併发出来;一会儿功夫便聚集一二百人与洋兵和清兵对执。昨天;村民推举阎书勤与村长共同出面;与官府当面交涉此事;但官府态度又臭又硬;根本不听他们那一套。阎书勤从县衙回来与众乡亲们商量对策;大家一致认为;赶快派青壮高手;连夜骑快马到威县沙家寨;找梅花拳第五代掌门人张俊池和师伯张如纯请求救兵;再迟;就怕被抓的人要吃大亏;另外;玉皇庙也就保不住了。所以;大家推举了这八个人;骑快马连夜到此。

  张如纯听后;怒发冲冠;脸上两道剑眉“唰”地立了起来;口中连说:

  “这还了得;这还了得!啊?洋人敢到中华寻衅滋事?敢欺负咱中国人?真是吃了熊心;咽了豹子胆了;不知道咱中华老百姓也都不是好惹的?"; 说完;又觉得事情奇怪;便自言自语地说道:

  “怎么清兵和官府全都向着洋人;不向着咱老百姓吗?不可能啊!不会吧?不行;这事得管!” 说着;叫刘呈祥吩咐伙房:

  “别人一律先推迟用饭;把中午的饭菜都端到客房来;让客人们先吃!另外让马厩那歪嘴冯;找点儿好料把他们的马喂好;把马也饮(音:印)好!”

  他等刘呈祥走去伙房后;又冲阎书勤等人说道:

  “我们老爷子年世已高;八十九岁了;前年他将掌门的位置让于了我;今年看来我也不行了;都七十一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打算让赵三多当这个第七代掌门人;他现在是广有徒众;包括那些粘门弟子;挂名弟子都算上;足有八百多人;可以说;哪儿的都有;遍地皆是!你们放心;今天下午我就布置准备这事。但;还得先听听老爷子的主意;研究个方略;明早我让赵三多率第一拨人马;先行出发;同时;我立即向三省四十个县发出梅花英雄贴;凡是那粘点儿梅花拳边的徒子徒孙;都请他们直奔山东冠县黎园屯聚齐。你们几位;一会儿饭菜摆上后;先请吃饭;不必客气;我与阎书勤的父亲阎维宾是亲叔伯的师兄弟;没说的。吃完饭后;你们还是骑快马先赶回黎园屯;给乡亲们捎个踏实信;让乡亲们放心;集中力量把玉皇庙护好。另外;你们也该早点儿回去准备准备;比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真要来个三万两万人帮兵助阵;那人‘忽漾忽漾’的;向潮水一般;你们管得了饭吗?晚上睡觉在哪儿睡?这些事;如不提前想好喽能行吗?”

  阎书勤等八人一听;全楞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还会有这么多事情。须臾;阎书勤喝完茶;带头给张如纯跪下磕头;八个人又跪了一片;阎书勤诚恳的冲张如纯说道:

  “我先替黎园屯的父老乡亲们谢谢您啦!我们兄弟们都没有这方面经验; 您老甭管是属于什么事;就请吩咐吧;我等万死不辞!”

  “起来;起来!饭来了;先吃饭吧!其他的事情;咱们再从长计议!”

  张如纯又站起身将他们拉起;然后对刘呈祥说道:

  “你现在就与他们一块儿吃饭;吃完饭后;你替我将你阎师兄他们送走;完了事你就去村北头‘大场屋’跑一趟;叫你的大师兄赵三多马上到我这儿来一趟;十万火急;可别耽误了!听明白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