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普陀圆通梦-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观世音菩萨从江西昌南镇高岭村点化高家夫妇;去浮梁县东乡之高岭山挖掘 “观音土”回来以后;便去东海巡视一番;顺便到琼洲看了看小龙女的另一佛身妈祖娘娘;近来又做了些什么功德。师徒俩亲亲热热盘桓了一段时间;见妈祖行事城府颇深;甚为沉稳老练;心中欢喜;计算来往时日也不算短了;反而对家中小龙女及惠岸行者等有些牵挂;遂打算回南海普陀山;妈祖也不便挽留;就率全班人马将菩萨送出琼崖境外。
观世音辞别妈祖等向北而走;正行间;就见王勃满脸憔悴狼狈不堪而来;急问之道:
“子安;从何而来;奔哪而去;怎变得如此狼狈?”
王勃道:
“菩萨救我;现在下我早已与凡界隔为两世了;所幸仍又回到神域;只是这二百多年来;弄得我婆婆不疼;舅舅不爱;无家可归;每日里流浪在荒山僻壤;只吃些别人剩下的残羹馊饭;好不苦也!”
菩萨惊异道:
“呀!你本秦甘罗转世;曹子建再世天才之根;虽高才而命软;早逝早夭也在情理之中;但也不至运娖尴尬如此?你快把你以往的经历说来我听!”
王勃道:
“我14岁乃应麟德三年制科的京考;获对策高第第一名,被授予朝散郎之职。那时沛王李贤闻吾之名,召王为沛王府修撰。因当时诸王喜欢斗鸡为乐;我就写了一篇《檄周王鸡》;不料触怒了唐高宗;他竟认为我是故意挑拨诸王闹矛盾;将我赶出王府;不得已便去游历蜀州,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结交;每日里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人们亦号我等为初唐四杰。后来;我又返京就任虢州参军期间,因藏匿罪犯曹达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虽没有被处死。但父亲王福峙却因此而被贬到交趾县为县令;我亦远行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不甚竟溺水而死,此即我命运多柯也!”
观世音心道:“王勃乃是天地间不可多得的经天纬地之大才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被人所妒嫉;可见;世间最大的险恶;乃是‘枪打出头鸟’;俗话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实不假也!”又想:“王勃虽然在唐只活了27个春秋,但他著述仍是很多,曾撰《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王子安集》16卷,《千岁历》。。。。。。等等;我何不叫他适得其用;效仿司马迁著《史记》一样;干出一番宏大的事业来;一可使他名垂青史;二还可在孔孟二圣的基础上;再造出一个实实在在的‘史圣’来!”想到这儿;便将天目大睁;环顾四洲遍寻大任佳所;看罢多时;遂对王勃说道:
“子安;现宋赵天下;正缺一位‘史圣’济世;你可有此宏志?”
王勃道:
“啊!真有此事?子安愿往!遂甘脑涂地;鞠躬尽瘁;也绝不放弃!”
菩萨道:
“既如此;尔随本座托生转世去来!”
王勃遂与观世音投奔光州光山县县令司马池府上而来。其时;司马池温国太夫人聂氏正十月怀孕期满;正待生产;只觉面前忽有一团红光扑面而来;仔细看时;却是一本《春秋》坠入怀中不见;随之便生下一男婴;司马池喜之不尽。因闻夫人述说曾见一团红光扑入怀中后;始生此婴;就给他取名为“司马光”;全家老小摆酒庆贺不提。
(下接第一百零八回 吕纯阳错帮萧后 杨宗保识阵不全)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百零八回 吕纯阳错帮萧后 杨宗保识阵不全
第一百零八回 吕纯阳错帮萧后 杨宗保识阵不全
菩萨见处理完王勃转世司马光之事;便绕路回南海;走在东海上空时;就瞥见东海海面波涛翻滚;杀气腾腾;遂低头一看;“呀!”竟然是吕洞宾、钟离汉、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何仙姑等神仙与四海龙王兴兵大战。菩萨大怒;心道:“现普天下老百姓;正处在修养生息的时候;哪里需要尔等还来添乱?真是;神仙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烤白薯!” 正想着;忽见从海面上飞来如来佛祖和老君二人;他们见观音菩萨尚在云上犹豫;便招手示意要她降落云头;一起来出面调停八仙海战。菩萨见佛祖和老君来招;遂就在海上;大喝一声道:
“呔!钟离权;敖润老龙;尔等还不住手?快将兵刃宝贝等物放下; 如谁但敢再上前一步;拿刀动枪;本座将严惩不怠!”
双方俱抬头一看;见是观世音菩萨来临;哪个不惧?遂将手上兵刃宝贝等物收起放下;规矩行礼道:
“愿听佛祖菩萨降罪;我等不再动粗就是!”
于是;菩萨与如来佛祖及老君;一起来听八仙和四海龙王双方诉其要战的理由。
原来;钟离汉自点化吕洞宾成仙之后,便离开了方诸山紫府州;与诸上八洞神仙闲居在蓬莱仙岛。一日与吕洞宾下棋对弈,数局之后,钟离汉忽问吕岩道:
“喂;洞宾!汝还记得;你曾在岳阳楼贪恋白牡丹之事乎?(参阅余象斗著《东游记》)”
洞宾答曰:“嗜欲之心;人皆有之;而遇美色,犹为难禁。彼时弟子刚刚脱胎换骨;怎奈她如花似朵;像貌绝世无双;初时顿觉留意;虽尽得采其英华;然而不免为其迷恋尔!”
钟离汉又问道:
“此固然也;那汝为什么留在黄鹤楼饮酒有半年时间;何也?”
吕洞宾道:
“虽是饮酒;实为欲践那昔日曾语“度尽世人”之言;故久留于人间。”
钟离笑道:
“饮酒恋花;二者并用;铁拐李诸友笑汝为仙家酒色之徒;非虚言也!”
洞宾闻言自觉惭愧。但师弟之间;分有所拘;未敢深辩。忽见南北之地;有道杀气冲入云汉;吕洞宾令仙童拨云观之;原来是南朝龙祖,与北蕃龙母鏖战,致杀气冲入于此。钟离汉道:
“吾以气数推之;尚有二年杀运未除;彼黎民无故遭此涂碳;甚为可怜耳!”
吕洞宾问道:
“师父既以气数知之;依你看;此战是龙母战胜呢;还是龙祖战胜?”
钟离汉道:
“龙母乃妖类也;不久当为龙祖所灭!”
吕洞宾道: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二龙争斗必有一伤。仙家本以救人为本;师父何不下凡来匡扶宋室;使万民安乐;岂不为美哉?”
钟离汉道:
“世界纷纷自有分定;我仙家只好优游风月;清净无为;哪有许多闲心管这闲事?”
言毕;飘然望洞中而去。
洞宾见钟离已去;自思师父今日之言似觉太过;竟说众仙以我贪酒好色品性来看待与我;是闲我缺少道行也!另外;师父还推之以气数,算定龙祖此战必胜;是自逞其有先见之明也!我何不私自降临凡间扶助那萧太后;暗中调度阵法大败宋兵;给他来个难看;让他在众仙面前下不来台;岂不好耍?”于是即命仙童招来椿树精;对它说道:
“汝在贫道手下历年已久;今本领业已通神;吾今有一事须汝去办;你能不能不辜负吾之所望乎?”
椿树精答曰:
“大仙有命于我;在下斧钺不避;水火不辞;甘心情愿效犬马之劳!”
洞宾大喜道:
“近日萧太后与宋君争强;吾欲使汝帮助萧太后来打宋朝;在两军阵前以显你之神通;可也?”
椿树精道:
“兵凶战危;小妖法术微浅;不能夺天地之造化;恐彼时有误钧旨;即深为不便!”
吕洞宾道:
“汝切勿过虑;吾有<;六甲兵书>;三卷给你;不日萧太后出榜招募天下英雄时;汝就按此兵书战策行之以敌中国;功成之日;我保证与汝同入仙道,决不食言;明白吗?”
椿树精道:
“小妖素性愚蠢;兵书意味玄远深长;一时恐不能透彻;万一被人测破;如之奈何?”
吕洞宾道:
“你且先去揭榜;我随即下凡帮助你施为用兵;万望你勿推托也!”
椿精领命;即日拜别吕岩。大喝一声;跳至空中化道金光投北蕃幽州而去。
话说萧太后进兵侵入宋朝疆界;先是太宗驾游五台山寺;将太宗围困;靠杨继业老令公与六郎杨延昭定计;力救得脱。至宋真宗即位;辽兵乘新君初立国计未定;便长驱深入。宋真宗使王全节拒之。萧后闻南兵勇盛;即出榜招贤。忽一人走至榜前;大喝一声道:
“众人不必再看;还是我来揭榜吧!”
众视之;见一人;面如镔铁;身长一丈;两臂筋肉突起;凶勇奇异。挂榜的守将遂与他报见萧后。萧后视之大喜道:
“有此怪异之人;何愁军容不振!”
遂问壮士姓名。椿树精答道:
“小人祖居南罗;姓椿名岩字山石是也。”
萧太后问道:
“汝来投军;可有武艺?”
椿岩挺身言道:
“在下兵书战阵机谋;无所不通;一十八般武艺;无所不精。”
萧太后大悦,遂封椿岩为幽州团练都统使。忽报宋军将近幽州;萧太后道:
“我有椿岩为将;威武绝伦;南兵有何惧哉?但现在军中;更需要得一智勇奇士以为军师;则战必胜;攻必取也!”
椿岩向前奏曰:
“娘娘勿忧;臣举一人;乃臣之业师;姓吕名客;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典籍诗书六韬三略及神妖之术,无不备晓;可比周之吕望;汉之子房;三国之孔明也;足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萧太后问曰:
“其人安在?”
椿岩道:
“现在宫门外候旨。”
萧太后命宣入。吕客立于阶下;长揖不拜。萧太后见吕客;仪容端雅;举止端详;知其人必非凡品;乃从容问道:
“卿至此者;是不是为求富贵而来?”
吕客曰:
“富贵非吾愿哉;闻姐娘与南朝争衡;特来助辽一臂之力;以取中原之天下耳。”
萧太后问曰:
“大宋兵马颇多;战将骁勇;将以何计破之?”
吕客答道:
“宋军虽精勇能战;臣以阵法胜之。然而幽州军马不足调遣;以臣愚见;须借鲜卑、西夏等国兵马二十五万到此;然后再仗着我平生所学;排下南天七十二阵;宋之君臣;必无计可施矣!”
萧太后闻言大悦道:
“以卿之才;真子牙重生;孔明复见;何忧宋之君臣千军万马哉!”
即拜吕客为辅国军师;总理内外军马;又遣使臣带着书帛金宝;前往鲜卑等国借兵而去。那五国之兵;不日皆到。吕军师乃与椿岩、韩延寿等出兵;离幽州望九龙谷而进。吩咐离九龙谷一望之地;架起七十二座将台;每台令五千军守之。又设立五坛;上立旗号;按青黄赤白黑之色。阵内;则开七十二条道路;往来通达。台既筑成;众兵列阵。吕军师令椿岩、韩延寿率众将督战。
宋军王全节等出兵迎敌;望见九龙谷边;阵势排得重重叠叠;王全节道:
“自与辽战争以来;未曾有如此阵势和变化者。萧后军中;必有能人辅助;若造次与战;必被所败!”
遂先遣使申奏朝廷;真宗见奏大惊;急聚文武商议;即调三边杨六郎来敌。六郎来到阵前细观;不知其阵;乃请御驾亲征;并调杨老令婆舍赛花来观;亦不知其阵之所出。元帅杨六郎正在忧闷;其子杨宗保年方十四岁;忽至军中道:
“此阵我能破之!”
六郎不信。老太君曰:
“你说说看;我来听听。”
杨宗保道:
“辽兵自九龙谷东北起;直至西南;内设七十二座将台;中间路路相通;名为七十二座天门阵。靠右侧黑旗之下;阴暗天光;埋有妖妇在内;乃吞迷敌人之所;此处颇觉难破;其余尚有不全之处。我看中台玉皇殿前;缺少天灯四十九盏;青龙阵下少黄河九曲水;*阵少金锣二面为虎眼;少黄旗二面为虎耳;玄武阵上欠珍珠日刀皂罗旗一面。我依法破之;就如同秋风扫落叶;彼上将之头可悬麾下矣!”
佘老太君等大喜;问杨宗保因何知此。杨宗保曰:
“昨因追赶老太君至一处;遂有黎山老母授我兵书十三篇;故此知之。”
六郎即奏真宗;来日出战;不意有奸细偷偷地将此消息通告给了萧后;萧后即召吕客问道:
“军师所摆的七十二座天门大阵;竟有不全之处;何也?”
吕客笑曰:
“果有未全;此乃我所施迷惑之法也;临阵时;当按法添起;他等即使轩辕复起;即不能破矣!”
吕军师辞别萧后;令于阵中添起四十九盏明灯;青龙阵上布起九曲黄河;*、玄武等处;俱各个布备齐整。
次日杨宗保领兵出阵;望得天门阵布得完全;无路可破;大惊;便对其父杨六郎道:
“不知何人泄此玄机?令彼天阵添设完备;这样;即神仙也无可破之机;当然;我也没有了办法呀!”
杨元帅具本奏于真宗皇帝;宋真宗命出榜招贤;忽报有一老翁揭取榜文。真宗命宣进帐来;问曰:
“卿乃何方人氏?姓字名谁?”
老翁答道:
“臣祖居蓬莱山;姓钟名离权;人称为钟道士。因萧太后设此天门阵;违反天意;故来破之。”
真宗皇帝见道士仪表非凡,而言语清亮,知其必不凡之人;真宗欲拜道士官职;钟离权道:
“我乃世外闲散之人;不愿得官;但此来实欲为陛下破阵而来也;并无它求!”
真宗皇帝曰:
“卿能如此;当勒名金石;永垂不朽也!”
钟名离权道:
“此阵变化多端;只一件不全;难以攻打;容臣指示杨宗保行之;可也?”
(下接第一百零九回 穆桂英大破天门 显神通八仙过海)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百零九回 穆桂英大破天门 显神通八仙过海
第一百零九回 穆桂英大破天门 显神通八仙过海
真宗皇帝允奏;即拜钟离权道士为军师。杨六郎命杨宗保拜钟离权为师;钟离权令胡延显往太行取金头马氏;率所部来营听候调遣;又令焦赞取八姊、九妹来营备战;令岳胜往汾州调回诸位大将来此;还令孟良往五台山取杨五郎及众僧兵助战。分派已定;俱各自去了。数日之间;五处兵马皆至;宗保又得穆柯寨的女将穆桂英为妻;商议出兵破阵。钟名离权道:
“天门阵气势宏大;甚难攻打;必得一细心大胆者先往探视一番;方可正式攻击。”
焦赞自告奋勇领命;假作萧太后敕者巡视一遍;归来后;具言阵图奇异;内有太阴阵妖气逼人;更是难打。杨宗保问钟离权道:
“师父;太阴阵中有妖人赤身*;此主何意?”
钟离汉曰:
“哦;彼按月孛星;手执骷髅;遇交战者哭声一动;则敌将昏迷坠马;今破此阵;必须先去掉此人!”
杨宗保曰:
“谁人可往?”
钟离汉曰:
“金头马氏前去必能成功。”
乃差金头马氏率兵二万从第九座天门攻入;又差八姐引马军一万靠着大阵而入;接应马氏之兵。钟道士登台观望。
却说金头马氏;从第九天门杀入;正遇黄琼女赤身*来战;马氏见而骂道:
“你乃一国贵介之女;助逆远来;且居下贱之职;竟披露形体;羞耻不知;而且耀武扬威;纵使事成;异日有何面目以见父母兄弟乎?”
黄琼女闻言惭愧;约次日里应外合归降宋兵;即慌忙回归阵中。
却说;当日既胜北蕃一阵;又得黄琼女归降;真宗大喜。这时;穆桂英携降龙木赶到阵前;钟道士即令孕妇穆桂英为先锋;领军破天门阵。紧急间;穆桂英忽然在阵中胎动;众人则搭起人墙相隔;杨六郎父子则拼死救护;不多时;只听有婴孩“呱呱”啼哭之声;杨文广即在阵中降生出世。因此时刻;杨文广的命格命象等俱与天门阵卦象相克;天门阵遂被破之。
孟良与焦赞领兵杀至玉皇殿侧;后队杨六郎却反拍马攻入,遂弯弓搭箭射落阵眼信号红灯;其阵大乱。蕃兵死者不计其数。自此;宋军兵威大振;势如破竹。耶律沙见阵已乱;不敢迎敌;拖刀便走;恰遇杨宗保阻住去路;两马相交;背后孟良兵马又至;耶律沙进退无路;在马上自刎而亡。
韩延寿见天门阵十破*;急召吕军师问计。军师亦觉惭愧;乃怒道:
“你先去;我当自往擒之。”
即率本营精兵;向前恨恨而来。椿岩作施法术,一阵飞沙走石;日月无光;宋兵俱不敢开眼。正在黑暗之际;钟离权奔至阵前;将袍袖只一拂;其风便即逆吹;蕃兵大乱。日月复明。椿精看见钟离权来了;翻身便走;遂报知洞宾曰:
“钟仙长来了;可快快趋避。”
言讫;化道金光先去。洞宾犹未收兵;钟离权向前喝曰:
“吕洞宾;何不便止!原来;我只与你开个玩笑相戏;你却认真成仇;因此错帮了萧太后;以致干犯了天数;还荼毒下民;现汝还不速速醒悟;与我回返仙界;咱师徒还重归于好;倘若再战;汝祸就不远了!”
吕洞宾躬身垂手默然道:
“师父说得是;确是我一时过误;错帮了辽国;伏望原谅!”
于是钟离汉、吕洞宾二仙就阵上腾云而去。
一日;八仙来至东海;停云观望;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言道:
“今日乘云而过东海;不见各家本事;何不试以一物投入水面之上;再各显神通而过汪洋;那有多好耍子!如何?”
众仙欢欣鼓舞齐声喝彩道:
“好好好;这等才好耍!”
随之;李铁拐即以铁拐投入水中自立其上;乘风逐浪而渡;钟离权遂以拂尘投入水中而渡;张果老就以纸驴投入水中而渡;吕洞宾也以萧管投入水中而渡;韩湘子竟以花篮投入水中而渡;何仙姑便以竹罩投入水中而渡;蓝采和以拍板投入水中而渡;曹国舅更以玉版投入水中而渡。因而;八仙在海上各显神通;大逞其能也!
却说龙王在龙宫议事;忽见水面一片白光;照耀水晶诸宫如透明天地。龙王不知何故;急令太子摩揭巡视。太子得令;即带兵将;绕海巡视;只见采和脚踏玉板;浮海而过。太子自言自语道:
“我在龙宫;万宝俱备;从未见有如此之物这么奇妙可爱的;看来;平日求之决不可得;不如使人硬夺之!”
乃命手下向前夺其玉板;蓝采和不及防;遂没于海中。太子将蓝采和囚于幽室之中;持其宝归返龙宫。一时宫殿光明;如添日月;龙王见了大喜;设宴与龙婆龙子等庆贺。
且说众仙登岸;不见了蓝采和;等待多时;仍杳无踪迹;众仙惊讶。李铁拐道:
“此必龙王在暗中作怪所为;众仙当速寻之。”
张果老道:
“吾刚才说;酒后不必逞兴;怎么样?果有此祸!”
钟离权谓吕洞宾道:
“此事系你创议而为;今蓝采和失却;当须汝往寻之;我等先往龙华会上专听消息。”
吕洞宾应喏;返往海滨遍寻不见;便高声叫道:
“东海龙王老儿;好好送蓝采和人还我;如其不然;我就要举火烧干你的大海!”
有夜叉闻得;报知太子道:
“有人在岸上叫骂;说:‘若不还人与他,便将此海烧干’。”
太子听罢大怒,即出海面问道: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在这出此放肆之言?”
吕洞宾道:
“吾乃上仙吕纯阳也!因道友蓝采和没入汝海中;故来寻找;你可报秉龙王知道;急送还与我。”
太子道:
“你可知;此乃我之地盘;我不还你;你将怎样?”
吕洞宾道:
“好言讨取;你竟不识好歹;别怪我举火烧干你的大海!”
太子道:
“小小牛鼻子道人休得狂言;我饶你不死可速归去;不然;连汝擒下海去!”
吕洞宾大怒;拔剑赶去。太子复入水中去了。吕洞宾就把火葫芦投入海中;须臾变出千百万只葫芦;烧得水面皆红;海中鼎沸;龙王问道:
“外面为何喧哗?”
左右禀道:
“前者太子夺得蓝采和玉板;并擒其人囚于幽室;今番吕纯阳在外要人;太子不还;两下争执起来;故此彼将葫芦烧红水面;大众惊恐,所以喧嚷。”
龙王吩咐左右道:
“太子既夺其物;就不当更囚其人;传令赶快放他回去!”
左右即送蓝采和上岸;正遇吕洞宾来寻;略言被擒之故。洞宾收了葫芦;与蓝采和同见仙友商议去了。
却说众仙友见蓝采和、吕洞宾皆至;俱欣喜无限;惟独蓝采和涕泪交流。众仙问蓝采和道:
“汝何故被他等擒去?”
蓝采和道:
“适因我的玉板光焰照耀龙王宫殿;被太子摩揭逞强率众虾兵突然夺之;因他等人多;而我又不曾防备;遂被擒囚于幽室;当时无路可脱。幸亏吕兄用火葫芦投入海中烧其海水;龙王惊觉才将我放还;但那玉板还仍留在龙宫;不能得还。哎!自从我位列仙班以后;每日里只知道逍遥自在;一帆风顺;不意;今日无故被擒;受尽耻辱;实实丢死人也;伏望众道友为我报仇雪恨!”
言讫大哭。众仙皆怒;李铁拐愤言道:
“水族小妖何得如此无礼?众友不必着急费力;只凭我这小小葫芦;便可烧干其海;不愁找不回玉板?”
(下接第一百一十回 蓝采和丢失玉板 四海王水灌龙宫)
第一百一十回 蓝采和丢失玉板 四海王水灌龙宫
第一百一十回 蓝采和丢失玉板 四海王水灌龙宫
张果老道:
“叫吕洞宾;再往海边索取一遍;如若其仍不归还玉板;再烧之未迟。”
吕洞宾听后;乃同何仙姑再往海上向龙王大声索取玉板。夜叉看见;马上又报之太子;太子道:
“你看此子又来吧!前次他等出言无状且烧我海;父王就不该放还他人;今又复来要取宝物玉板;如此麻烦?看我点兵擒他!”
即令虾兵蟹将十余员;一齐上岸来擒吕洞宾。吕洞宾仗剑与太子大战数合;太子不敌败走海中。仙姑又把竹罩放入海中罩住太子;太子不能走脱;复又鼓勇向前来战二仙。吕洞宾大喝一声;将剑望空一掷;正中太子头额;鲜血飞贱而亡。虾兵蟹将见了都急急逃奔;又被仙姑竹罩罩住不能走脱;二仙遂如砍瓜切菜一般;斩首无数。
败兵报知龙王;言太子被杀;龙王大惊,急令二太子鸣鼓点兵点将近前来报仇。何仙姑、吕洞宾见了;遂挺身向前力斗;忽二太子把枪往空一招;海中兵将四面围裹将来;把吕洞宾、何仙姑围在垓心乱砍乱砸;一时冲突不出;吕洞宾着急;忙取飞剑望空掷出;当时化作千百万把利剑从空飞落;只杀得四面鱼兵鲜血淋漓;喊爹叫娘;死伤者无数。
二仙冲出阵前;正遇见二太子挺枪纵马来到;吕洞宾拔剑一挥;断其左臂;太于负痛逃入海中;余兵俱皆抱头鼠蹿逃命而去。吕洞宾、何仙姑亦自退去。
彼时东海龙王正在探听消息;忽见太子断去左臂奔回;遂大叫一声昏绝于地。左右扶起;半晌言道:
“可恨吕洞宾损吾二子;今我切齿痛心;若不报复此仇;枉居东海称王!”
乃即传令;尽起海中十万精兵扫除八仙之党;以报二子之仇。令出;龙王即亲自督战;乃自披挂点兵去了。
吕洞宾、何仙姑回见众仙;备言龙王不肯归还玉板;反令其子统兵来战;被吾杀其长子;又断其二子一臂;败兵都逃入海中去了。蓝采和闻言大喜;唯独张果老怒曰:
“彼虽一时逞强;你俩只应以好言好语化之;谁知你们反杀其二子;那龙王岂肯善罢甘休?不久大兵必至矣!”
钟离权道:
“事既已如此;我等亦当做好应战准备;避免事来我等措手不及。”
铁拐李道:
“你本善战;你且说说;此战当以何策才能取胜?”
钟离劝道:
“今日之事;只有我八人;我等可分作四路;每人都再变化些军马以迷人耳目;我在军中设令旗一面;待我摇动时;四面齐出;即足以破敌矣!”
众仙都道:
“此计大妙!”
言犹未了;只见尘头蔽日;喊杀连天;龙王引大军来到;列成阵势。龙王出阵大骂吕洞宾;欲报二子之仇。钟离劝即令吕洞宾、韩湘子居左;蓝采和、何仙姑居右;铁拐李、曹国舅殿后;张果老专管号旗;如战他不胜;便可摇旗招动四面之兵。分遣已毕;钟离权自作先锋;舞剑来到阵前。
龙王见了更不打话;提枪直取钟离权。钟离权挥剑骤马迎敌。二人战至五十余合;不分胜负。龙王阵上兵将见战不下钟离权;八下里乱出助战;张果老见了;立即摇动号旗;忽四面喊杀声大起;左有吕洞宾、韩湘子杀到;右有蓝采和、何仙姑杀到;后有李铁拐、曹国舅杀到;龙王正不知四面之兵共有多少;其兵不战自乱;互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钟离权督战愈急;龙王见势不利;落荒而逃;钟离权挥军四处急追;龙王奔入海中。李铁拐、吕洞宾又放出火葫芦烧那海水;一时烈焰冲天而起。钟离权又以拂尘蘸水洒向四方;何仙姑又以竹罩盛水灌于葫芦之内;须臾之间东洋火炽;竟烧成一片白地。龙王携其妻龙婆逃往南海去了;其他鱼虾龙鳖等类皆为灰烬。八仙收兵奏凯;尽都走进龙王水晶宫殿里玩乐去了。
却说南海龙王敖闰早晨升殿;问左右道:
“东海何故烟腾尘起?”
有巡海水官母夜叉奏曰:
“东海龙王敖广与八仙在海上交战;所以如此。”
龙王问道:
“既有此事;你等为何不秉孤家知道?”
遂点兵将好生看守南洋门户;又令哨军打探东海消息。言来了;忽南海龙王宫门外鼎沸;左右紧急报道:
“东海龙王带龙婆前来投奔。”
敖闰大惊;急接入殿中问其原故。东海龙王大哭道:
“兄弟呀!近因八仙在我处过海;有蓝采和脚踏玉板;宝光照耀宫殿;你大侄子摩揭因好奇;不该夺他玉板;致使吕纯阳统兵来夺;太子摩揭力不从心;已然战死疆场;二子率兵往救;也被八仙砍断其一臂而死;吾心恨极;亲自往战;又被他等四路埋伏战败;没奈何;急忙退兵龙宫;竟被其用火葫芦将我东海水烧干;因而;现人亡国破无处存身;所以挈家投奔贤弟;伏望垂念同胞之情振兵报复;以雪龙族大耻!”
敖闰听罢;大怒道:
“不就是夺他玉板吗?怎么啦?他既无端踩踏我海;亦当以理相讨;何得如此蛮横?以致杀人放火!老兄勿忧;吾当统兵与汝报仇雪恨!”
遂问:
“八仙兵现有多少?现屯何处?”
东海龙王敖广答道:
“兵虽不多;但甚精勇;现正据住我的龙宫之内。”
敖闰喜道:
“彼既屯于此处;是自送死矣!”
东海龙王敖广问道:
“不知汝有何计破之?”
敖闰道:
“八仙等人若居高旱之处;我等必须提兵遣将列阵与其对战;破之甚难;今他既占我龙宫;是失其地利也;吾若决四方之水以灌之;彼即有百万雄兵和通天的本领;亦无用武之地耶!”
东海龙王喜道:
“此计大妙;事在即行!”
敖闰急写告急文书两封;送达西、北两海龙王;约其以来日五更准时;听连珠号炮为信;决四海之水助战。遂差亲信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