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普陀圆通梦-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那女英的神魂被观世音菩萨携往河南;托生在开封宗楚客的家里;起名宗莲杏。一晃十八年过去了;宗莲杏出落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虽已是及娉年令;但就是不谈婚嫁。这一天;她同众丫环正游览梁园; 无意中看见墙壁上提写着这首诗,见诗尾落款上签着李太白的名号;墨迹还未乾透;知是太白金星李长庚所作无疑;就仔仔细细地将他《梁园吟》诗读了一遍又一遍; 她云髻高耸,裙裾飘飘,如醉如痴,宗莲杏实在是深爱着自己初恋的情人;也被李白这首才华横溢的诗歌所折服;使她久久不能释怀。

  正在此时;那梁园的护院也发现了这首诗,要马上将其擦掉,宗莲杏便要求不要擦去。但是人家非要擦掉不可;无奈;宗莲杏只好花千金将这面墙壁买了下来。于是也就留下了这一段“千金买壁”的佳话。

  后来;宗莲杏托人找到杜甫和高适说媒;非要嫁给李白为妻。 杜甫和高适听了大喜;便去与李白提亲;谁知李白听说后 ;竟如同与宗氏是老相识一般;一拍即合;李白就到宗家入赘做了上门女婿。婚后;夫妻俩一见如故;男恩女爱;如胶似漆;享尽了人间幸福。后来宗莲杏在梦中得菩萨提示;说她千年的姻缘已经全都了了;要她在今世有生之年;千万要出家到邝山修真。 宗氏将梦中情节讲给李白听;李白初时不许;后经宗氏再三的劝说;李白知人各有志;就任她去了。

  男人要是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之后;便会视天下女人如无物了。于是;自此以后;李白便不复再娶,但因二人感情深厚,李白尝与人言: 

  “得一此女为妻,此生足矣!”

  (下接第九十六回 不肯去东渡扶桑 吕洞宾玩世不恭)

第九十六回 不肯去东渡扶桑 吕洞宾玩世不恭
第九十六回 不肯去东渡扶桑 吕洞宾玩世不恭

  一日;惠岸行者从长安城回南海普陀山;向菩萨秉报说:

  “文宗皇帝李昂嗜吃蛤蜊,每日与众大臣饮酒作乐需挥霍新鲜蛤蜊达千斤;因此; 文宗于太和八年下旨要东南沿海的渔民,频年入贡新鲜蛤蜊五十万斤。旨下;一班贪官污吏们便乘此机会,鱼肉乡民,捐献诈取,害得他们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观世音菩萨听了;甚为不快;道:

  “本座在此;看哪个敢吃!”

  遂架起祥云直奔长安后宫御膳房;见有新鲜蛤蜊数筐;便念动真言;将所有的新鲜蛤蜊都挨着个的做了法;施法毕;便驾云回山不提。

  当日,文宗皇帝李昂仍开御宴与百官作乐;饮酒时;大太监龚旺见一巨蛤,便挑出来要献给皇上品尝。竟刀劈不开,甚奇之,龚旺就把这只巨蛤,献到皇帝面前,奏明其意。万岁接过巨蛤;以手指弹扣了一下,说也奇怪,那巨蛤竟自动张开,其两片壳中间;却有一尊观世音菩萨梵相在内。文宗皇帝看见了惊异不已,急令宫监,以金饰檀香盒贮起来供奉。即叫众大臣将其余的蛤蜊打开;没想到;每个蛤蜊壳内俱有一尊罗汉的全身像在内;有的是长臂罗汉; 有的是伏虎罗汉; 还有的是磕睡罗汉;不一而足。

  当时; 文宗皇帝传旨;召德高望重的魏洪禅师入朝请问,此是何种祥瑞?禅师对曰:

  “物无虚应,乃启陛下信心,以节用爱人耳。经云: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

  文宗皇帝曰:

  “朕见菩萨矣,未闻说法!”

  禅师曰:

  “陛下信否?”

  帝曰:

  “焉敢不信?”

  师曰:

  “如此;陛下竟闻其说法!”

  文宗大悦感悟,誓戒永不食蛤蜊,因诏告天下寺院:

  “各立观音佛龛和佛像敬奉。”

  这是菩萨显化,各地崇奉,盖使各佛教名山香火日益旺盛焉。 

  唐咸通四年;忽一天菩萨心中一动,便向浙江而来,你道为何?

  原来;在五代后梁明贞二年的时候,因中土佛教在唐时传去扶桑国,当时有很多为了求法留学的扶桑出家人,都到中土来访道寻师。其中有慧谔和尚,远渡重洋,航海来到我们中土;一方面寻师访道,一方面参礼各处的佛教圣地。听得五台山的胜境,便先到那边玩赏。但五台山佛寺众多,并且规模宏大,所有的佛像,不是宝石雕成,定是白玉琢就,端的是庄严灿烂,五色缤纷。

  那慧谔和尚,见法华寺中,有尊观世音菩萨的法像,完全是白玉琢成,手中捧定净瓶,瓶中却插着一朵莲花,坐下的莲台,也是白玉雕就,而且是整块的羊脂白玉雕就,十分精细,清净庄严,长有三尺左右,确是希世之物。那班东夷人看在眼里,心羡不已。本想向该寺当家方丈商讨请回日本供养,恐怕人家不允所求,就动了不良之念。大家一商议,便乘着寺内役人不留意的当儿,偷窃了就走。等到寺中人觉察,他们早已已经逃得不知去向,失去的玉观音,自然也没有着落,只得罢休。他以为这是出于善心,能使日本人民睹圣像而生敬信,“皈依者福增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这种做法决不会是犯佛戒中的“不与而取的盗戒”吧?所以他打定了主意,就偷偷的把这尊圣像拿走了。

  再说那慧谔和尚等人,自从偷得这尊无上至宝的圣像玉观音;当然不敢再在五台山逗留下去,马上束装就道,买舟东渡。一路欢欢喜喜的逃将过来,绕道浙江,想由此渡海回国。当这条船开到定海县所属的舟山群岛,有一名叫新罗礁的地方,观世音菩萨就在此时此刻受了感应,立刻动身赶来,恰好夷人船只正在南海普陀山下,待晓开船。菩萨就施展法力,霎时间洋面上生出万朵莲花,绿叶摇风,把洋面完全遮蔽,到得天明,夷船待要解缆,却竟找不到一个去路,正在慌急之际,忽然风浪大作,将一条小船吹得上下不定,几乎翻过身来。把几个夷人,吓得魂飞魄荡,心中忐忑不定不知所措,大家再向普陀岩上望望,却见观世音菩萨手捧宝瓶莲花,端端整整的立在巅岭之上。

  俗语说:“为人不作亏心事,空中打雷我不惊。”这时;他们自己开始静坐思过了;扪心自问道:“自己生平并无大过,也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不可告人的坏事,为什么今天在海洋遭阻,进退不能呢?”当他跪到菩萨像前,忽然想起这尊菩萨是不与而取偷来的,这时他恍然大悟,引咎自惭,很快的跪下去祷告说:

  “大士!弟子因见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兴,圣像少见,我想将菩萨圣像请回扶桑供奉。假使我国众生此时无缘见您,当从所向,弟子即就于该处建立精舍,供奉圣像;让这一方百姓瞻礼。”

  祷告一番之后,只见海上顿时风平浪静,洋面的莲花也不见了。当时慧谔禅师靠舟上山,寻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远的山旁边,找到一间渔人茅舍。该舍主人就是以打鱼为业的张渔翁,经过慧谔和尚说明来意,他大为感动,同时也欢喜得不得了,菩萨连扶桑一个国都不愿意去,而是非要住在我们这个孤岛荒山之中,可见;这座荒山真是与菩萨有大因缘了;我们住在这里的百姓,也是真有福德和善根哩!他思想至此; 所以就很慷慨的向慧谔和尚说道:

  “师父!你们扶桑国的人,既无缘见佛,那末你就与菩萨一起住在我们这里好了;我把我住的房子和地方让出来,你可以筑庵供奉菩萨。我现在就渡过海去,叫各地民众来山参拜我佛和菩萨;你就不要再回扶桑去了。”

  慧谔禅师因此就在这普陀山上筑庵安住,自己便皈依菩萨座下。不再回扶桑国了。待寺庵建成;呼名曰“不肯去观音院”;慧谔和尚就成了普陀山第一代凡界的开山祖师了。

  到了宋代;神宗皇帝敕建“不肯去观音院”;命名“宝陀寺”。到了元明清各代;也不知几番更名;近百年才名之曰“普济禅寺”。此是后话不提。    

  且说;钟离权奉师父瘸拐李之命;要度那吕洞宾;竟于旅途之中偶然遇见吕岩;吕岩遂向其述说生平不得志之事,钟离于是熬起粥来,使吕洞宾酣睡。睡中;尽梦生平兴衰,醒来米粥尚未熬熟;使吕洞宾“黄粱梦”觉;洞宾感悟,遂拜钟离权为师父求其超度。于是钟离权“以生死财色十试洞宾”,其心皆无所动;遂授他金液大丹与灵宝剑法在身(参阅余象斗著《东游记》)。后来吕洞宾又遇火龙真君传道,又得火龙真人无遁剑法和日月交祥之法。师成;游历天下;斩蛟除害;为民所敬。

  一日;吕洞宾到洛阳赏牡丹;听说铁板桥头有个小小的药铺; 药铺掌柜白云龙有一独生女儿;名字也叫牡丹,便想戏疟一番,遂扮作个牛鼻子老道云游至此,看到招牌上写的是“万药俱全”;便假借买药;有意和白云龙过不去。他故意点了四样根本没有的药,让白云龙答不上来。竟被吕洞宾胡言乱语羞辱了—场。

  那白牡丹是个十分聪明美丽姑娘,问明情由,知道是吕洞宾有意找岔儿,便代父亲巧妙地回答了吕洞宾。吕岩见牡丹对答如流,不肯善罢干休,便又借口买药,点这点那,甚至点到牡丹身上,意图调戏,纠缠不休。牡丹实气不过;便使出泼辣手段;将吕洞宾臭骂了—通,吕洞宾只好狼狈而去。

  吕洞宾负气云游到四川;四处玩耍;这一日来到嘉陵江畔;见江畔贴出这样一张告示:“三月十三日,在江心站有一位少女,谁如能用银锭击中她,即可娶其为妻。”吕洞宾奇之;遂想看个究竟。

  到十三日一早,远近显贵、公子哥儿、云集江边,只见渡船横于江心,船中立一美貌绝伦的少女;光彩照人。显贵公子纷纷掷银而投,奇怪的是银锭皆落于船中,却始终未见有人击中那少女之身。吕洞宾见那女子;相貌极象那洛阳城里的白牡丹;左看右看不明所以;因此就手占一卦;吕洞宾看了那卦却吃了一惊。那女子竟然是观世音菩萨显化所变。

  原来;观世音因佛事去峨眉山找普贤菩萨;回来路过嘉陵江畔。见江水湍急;百姓无法渡江而怨叹;慈悲心顿生;遂变化成一少女与摆渡的老艄翁裴琼相商,要化缘些银子造一座大桥;于是;便在嘉陵江畔四里八乡贴出这样一张抛银娶妻告示。

  吕洞宾正看得有趣;忽见一青年男子;从外乡做工回来,路过站在江边,见船立少女秋波含笑,婀娜多姿,顿生爱慕之心。可手中仅有数月做工积下的小锭银子,欲掷不舍。吕洞宾遂计上心来;暗道:“我不管你是观世音;还是牡丹花;待我先戏你一戏再说;也好解我心头的郁闷。” 于是;他便变化成一位白胡子老汉走近少年跟前;问道:

  “小伙子请了;敢问这江中女子是干什么的? ”

  那青年男子见老者来问;便如实地告诉了吕洞宾。就见那白胡子老汉说道:

  “你若真心爱那女子,我保证你能击中她;就娶她为妻!”

  说罢;从腰间拿出一锭银子递于年轻人。那年轻人接了银子;半信半疑,随老者手势举银掷去;哈!不偏不倚,正好击中少女怀中。

  观音菩萨大惊,仔细看来,原来是仙人吕洞宾在捣鬼,真是哭笑不得。但有布告言语在先,众目睽睽之下怎能赖账? 便将一船银子送与老船翁裴琼造桥,随后;她就跟那小伙子离去。

  (下接第九十七回 龟戏女白蛇不忿 度鱼人韦驮放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十七回 龟戏女白蛇不忿 度鱼人韦驮放生
第九十七回 龟戏女白蛇不忿 度鱼人韦驮放生

  走至一没人之处;观世音菩萨问他姓字名谁;家竟如何;那青年一一如实告知了菩萨。

  原来;那青年名叫韦驮;家住峨眉山下;原是一个木匠;生活相当贫寒,他看到百姓横渡嘉陵江;常因江宽水急而丧命;决心凭自己的手艺挣钱为民造桥。恰在此时;就见这女子冒险在江中搞这个游戏;猜想其中必有缘故。

  菩萨见韦驮甚是忠厚老实;知其确是真心爱己;便向他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事情的原委;并收了法像;变回到原来的模样;还劝他皈依佛法;入山修行。没想到;这韦驮知晓就理;与菩萨真是不谋而合;愿意皈依佛法修真养性。菩萨便想把韦驮带回普陀山修炼;准备使其成为自己的护法神。

  观世音与韦驮刚想离开嘉陵江畔;就见岸边有一乌龟追赶一条白蛇;看看乌龟即将抓住白蛇;那白蛇突然发现了菩萨;就如同见了救命星一般;“唰”地藏在了菩萨身后; 乌龟见了;就不在追赶;竟扭头独自离去。

  那白蛇待乌龟离去以后;随便变作一个女子;跪在菩萨面前磕头涕泣拜谢道:

  “谢菩萨再次相救大恩!”

  菩萨问道:

  “你是何人?确怎说本座再次相救于你?”

  那女子道:

  “菩萨;难道您真的忘记了一千一百年前;在南海普陀山落迦岩磐陀石后;偷偷为娘娘准备洗浴大石盆的白蛇精了?”

  “啊?你就是我用渡善船;送你去西天大雷音寺听经的白蛇吗?”

  “正是弟子。”

  “你怎会到此? 又因何与那乌龟争斗?”

  “唉………!说来话长啊!”

  接着她把自离开南海普陀山;到西天大雷音寺后;这一千一百多年的事情经过;简单扼要地向菩萨说了一遍。 

  原来;它乘那渡善船到得西天以后,就钻进如来宝座后面的一条阴沟里;很老实地听佛祖讲经说法;如来看它修炼很是本分;便任由他听。而那乌龟本是如来莲花宝座下的精灵;早已厌倦了天天听经;后来就去蓬莱仙岛偷了一颗吕洞宾的仙丹;在背后偷偷摸摸地增加了五百年的道行;从此就可以变成人形了;便肆无忌惮地在外面胡作非为。一天;乌龟精变成一个年轻的和尚;公然调戏一个路过的姑娘,白蛇见了;心中不忿;便出其不意救了那姑娘。乌龟怀恨,就寻机报复;因为它比白蛇多了五百年道行;白蛇敌他不过;所以只好拼命的奔逃躲避。

  菩萨听了;遂用天眼观那白蛇的过去未来处;竟得知她有一段姻缘未了。便哈哈一笑道:

  “咱们今日一见;也算是老朋友了;本座就送你四句真言;你切莫忘记:游湖借伞;水漫金山;雷锋塔倒;素贞归天!你的尘缘如此;本座就‘许’你一个‘仙’吧!这‘许仙’皆为你两千年修行的正果也!今你就去虎林一游;待结下情(青)来便知端的!”

  “谢娘娘指明缘路!”那白蛇再拜而去。这一去;竟惹出一段天大的情缘;闹得普天下家喻户晓;人人称奇;此是后话不提。

  观世音与韦驮自回到南海以后;见师子伽蓝与众伽蓝都已回到南海普陀山;亲向菩萨复命。菩萨心情甚佳;便盛赞师子在那大唐始创 “梨园”;乃是我佛的一大功劳;并滔滔不绝地夸奖美音、天鼓、叹妙等伽蓝;演绎出来的那李龟年、沈妍、李谟、马仙期、贺怀智和李彭年等;给凡界注入了美的幽灵;传播并扩展了天籁之音;是为南海佛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师子谱写出的那首“霓裳羽衣曲”;乃是旷世一绝;令人感叹。就凭这一点;可以说“十八伽蓝”下凡走这一遭;确是不虚此行。

  得到菩萨的夸奖;“十八伽蓝”个个兴高采烈;随即抄起笙、管、笛、箫、铮、琴、琵琶、箜篌、觱篥等乐器;奏起舞曲“万年欢”来;小龙女和巧姬听得兴起;忍不住舒展起腰肢;随着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翩翩起舞。就似那嫦娥仙子驾临普陀山。那乐曲声;忽高忽低;忽紧忽慢;使菩萨想起了前日在这召开的“亿年”盛会;想起了紫府州广陵子演奏的绝世琴曲《广陵散》;也想起了那天突如其来的腥风血雨;和因此而消亡的冥魈七壑渊 。

  曲终;菩萨把韦驮介绍给大家;也把诸神挨个介绍给韦驮。就见诸神对韦驮显得并不很热忱;只是一般的点头应承而已。菩萨明白:凡是在南海普陀山紫竹林落脚的神佛弟子;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帆风顺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平凡的坎坷经历。就拿“二十诸天”和“十八伽蓝”来说;他们至今跟佛祖已有五千年了;就连落迦岩的守山大神黑熊;他启初都有几千年的道行。还有护法鹦王巧姬小姐;如果把昆仑山的那段修道史也都算上的话;至少她也有三千年多的道行了。更别提小龙女、惠岸行者和善才童子三个人了。可韦驮;他初来南海普陀山落迦岩;也只是个布衣白人;充其量也只是个鲁班爷的弟子徒孙;现在还是个肉眼凡胎。这么一比;他有什么资格在南海落迦岩做佛菩萨的护法神仙?如果;一个布衣白人就这么简单地能够成佛的话;恐怕天底下就再没有几个凡人的了。想到此;菩萨就爽朗的面向众神对韦驮说道:

  “韦驮啊;咱这里新近修了一座庙;名字叫‘不肯去观音院’;由扶桑国的慧谔大师做主持。寺里面;现只有十来个弟子参禅修行;你算是其中的一个。本座要汝去那里;一是修真养性;这是你的造化;二是为了保护好寺院;这是你的责任;三是要学会普度众生;这是你的根本。我等诸神佛就在你的身旁边看着你;等你有一天会甩掉你身上的臭皮囊圆寂归来;最后能修成正果。今天;本座只是带你先到南海落迦岩报个名;登个记;跟大家见个面;认识认识;对于修行来说;是不算数的。你可明白?”

  韦驮道:

  “弟子明白!但弟子愚顿;我什么时候才能甩掉臭皮囊圆寂归来呢?望菩萨指示清楚!”

  菩萨道:

  “俗话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你能再渡一名鱼夫或屠夫放下了屠刀;那就等于你已经进入了佛道;开始积下了善缘和功德!”

  韦驮道:

  “弟子仅记;就此前去。弟子告辞了!”

  第二天;韦驮到“不肯去观音院”找到慧谔大师;说明来意; 慧谔大师早已在昨夜梦里听观世音叮嘱过了;便将韦驮安排在膳房当采膳和尚;每日里去市上买粮买菜。普陀山的对面;即过到海那面有个集镇市场,经常有卖菜的在那里做生意。而那市场除了卖蔬菜的,还有不少卖鱼卖肉的小贩。韦驮和尚每天只是赶集买菜;回寺就是帮橱做饭;很少有时间对着古佛青灯念经。那他如何才能早日成佛呢?

  韦驮看着那些卖鱼的小贩,心中有了一个主意。也许是前世的不可思议的因缘吧,他选中了一个小贩梓鱼神转世的张亚子,韦驮选中了这个张亚子;就是想渡他放下屠刀;从而来成就自己的功德。可他万万没想到;他结的这个善缘是个十足的钉子户;从此;一场旷日持久佛性的较量;就开始了。

  张亚子卖的鱼几乎都是活的,因为他是个渔夫,现打鱼现卖,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没有什么信仰,也根本不知道这样的生意意味着什么,对于因果、轮回、前生后世等等;他更是不屑一顾,直到这天韦驮和尚来到他的摊前。

  “你的鱼我都要了,多少钱一斤,便宜点吧!”

  韦驮和尚对正忙着招呼顾客的鱼贩子张亚子说道。

  “和尚,你买鱼啊。不会是想吃了吧,呵呵!”

  张亚子和韦驮开着玩笑。他知道出家人是不会买去吃的。

  “我哪里会吃,我是买了去放生的,你也可以早点收摊回家休息了,怎么样,省了你很多事吧,不过你要帮我运到湖里去放生的哦!”

  “那可是好事啊,行啊;便宜点我就都卖给你了!”。

  张亚子迎合着韦驮和尚,于是把早上刚打上来的鱼,与韦驮又都拉回到了湖边。韦驮和尚念着佛号经文,给鱼儿做三皈依,又洒上大悲水,与张亚子合力把鱼儿们又放回了它们本来的家乡大海。做好这些,张亚子拿着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心想今天可真是走运,碰到了这么个出家人。省了好些时间和力气就做完了生意。

  但他不知道,他的“狗屎运”才刚刚开始呢。

  张亚子每天早上下海,打来的鱼就马上去集市卖掉,天天如此,已经成了习惯了。次日他打好鱼刚赶到集市,就看到韦驮和尚已经在等他了。

  “早啊,师傅,你来了,今天准备做什么,不会又要买鱼放生吧?”

  “让你猜对了,我正是在等你来的,你今天打的鱼一条也不要卖;我全都要了;和昨天一样;我们送到湖里去放生。”

  张亚子一听乐不可支,想不到今天又走好运,这个和尚可真不错。今天放生还是买我的鱼。于是两人合力送到湖边,念经洒水放生。张亚子在旁边听着佛号经文,想着这些鱼儿又不是人,听得懂这些经文么? 他可不知道老和尚的意趣和目的。

  就这样,每天韦驮和尚都去集市上找张亚子;等他打鱼回来再去放生,一条也不让他杀,也不让他卖。时间一长,他两个人已经配合的很默契了,搞的韦驮跟二道贩子一样。接货,运货,放生,给钱。时间一长,张亚子心里开始犯嘀咕了。不知道韦驮和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问吧,因为韦驮和尚口才笨拙,也不会说什么甚深的因果道理,就说你做这个行业不好,要遭报应的,你以后最好不要做这个买卖了,干点别的不好么?于是; 张亚子说:

  “我打小就打鱼卖鱼,别的也不会啊。我不做这个,你让我一家老小吃啥喝啥啊?”

  (下接第九十八回 憨韦驮跃升菩萨 醉八仙竹林吟诵)

第九十八回 憨韦驮跃升菩萨 醉八仙竹林吟诵
第九十八回 憨韦驮跃升菩萨 醉八仙竹林吟诵

  韦驮只好叹口气。把买鱼的钱递到张亚子手里。到后来,韦驮说,你今天不要去打鱼了,我给你平时一天打鱼的钱,随便你去到哪里去耍。张亚子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这个韦驮和尚脑子有问题了? 什么也不要,白给我钱! 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啊 !韦驮倒是不含糊,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给鱼贩子钱,不让他下湖捕鱼,乐的张亚子心想: “亲爹娘亲;都没有韦驮和尚亲!”

  于是; 韦驮坚持不懈的在一点一滴的影响和感动着张亚子,一天、两天、三天。。。。。。虽然有时心里也在偶尔的打退堂鼓,想着这样下去不知何时是个底,但是又想到菩萨感天动地的行事和事迹,他就产生了不达目的决不肯罢休的志向和愿望。他想:“众生有世以来积累的业障太厚重了,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业力再深重;对我来说;也有被消掉的一天;就象那‘寓公移山’一般。好!我一定要度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终于有一天,即在韦驮与渔神交往的第九年头上;张亚子忍不住了;他拉住韦驮和尚的手说:

  “师傅,我再也不能要你的钱了,我若再要您的钱,于心不安啊。您快告诉我;您与我素不相识;为什么非要这样对我;而您对我所做的这一切;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韦驮一看,有门! 此人已开始被我感动了!于是;他心中欢喜,便拉着张亚子的手,来到了附近的茶馆坐下,泡上一壶好茶,韦驮拍着张亚子的肩膀说道:

  “老弟呀;我告诉你;一块顽石;经五百亿劫才托生为有生命的活物;一个生灵; 经一百亿劫才托生为有思想的人类;但救人一命只是胜造七级浮屠;而造十级浮屠;才迎得来世继续拖生做人。一个人若杀生十条鱼命该损阳寿一年;同时会给自己来世托生何物;降上一个等级。比如;人若此生只是以杀猪为业;那他来世必定托生为猪;若今生他多杀或爱吃鱼虾;来世他必定托生为鱼虾无疑。我之所以每天帮你放生;那是为了帮你普渡众生;消除蘖债;而普渡众生证果;就能成佛; 成了佛才能享受那西天极乐之福。 佛陀是因为发心圆满而成就佛道的,否则这个世间还有那么多的众生没有得度,而佛却说要度尽一切众生后才能成佛,岂不是佛也打了妄语?你我等人;只有完完全全地抛弃掉那颗自私自利的凡夫俗子之心,一心一意的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毫无做作之意,我敢说,你也会成为佛的!”

  说完之后。张亚子跪在韦驮和尚前,痛哭流涕,发誓从今以后不再干这个行当了。虽然张亚子一般做生意;都是打惯了妄语的,可这个时候他说的话却是真真正正的老实话。果然,从此以后,张亚子就不再打鱼卖鱼了,开始做起卖豆腐卖蔬菜的生意。后来。又在韦驮的劝导下皈依了三宝,并且还说服他一家老小都成了虔诚的佛门弟子;时不时的他还和韦驮一起做那超度放生的善事!同时;还规劝着他的老同行们,不要再做那杀生的罪孽生意了。

  自从; 扶桑国出家人慧谔和尚;来南海普陀山建“不肯去观音院”之后;南海普陀山便公开成为观世音菩萨的修真道场; 往来拜佛念经作法事及施舍银两的信徒居士越来越多;游人和做生意的也逐渐多了起来;因此;南海佛国便正式列入了每年佛祖巡视的计划日程。说话间;预订佛祖亲巡的日期六月十九日就要到了;上次菩萨去峨眉山时;普贤菩萨就告诉她;此次是如来佛祖亲领七菩萨来巡视南海;一定要南海做出表率;不仅是要将四处打扫干净;而且要那佛家净地的五种戒律:杀、盗、妄、淫、酒都要一项一项地严加遵守;不可忽视而种下恶因。

  但不凑巧的是;前日有东王公的徒弟钟离权奉命来南海;说竹林七贤前一段转世去了大唐朝;为了信守预先与菩萨击掌为信的约定;竟和那太白金星李长庚来了个玩世不恭的游戏;演绎了一场“醉八仙”的大戏;现有杜工部新作的名诗“酒中八仙歌”为证。今天;他们都已平安地回到了紫府州;但还没有忘记了要去南海落迦岩紫竹林里饮酒联欢之事;所以让我特来知会菩萨一声;万望菩萨必须兑现那年与酒仙们的诺言;邀请他们“竹林七贤”来南海普陀山紫竹林里一会。菩萨当时便痛痛快快地应承了下来;并请钟离权代她为竹林七贤递请邀贴;日期就订死在那六月十九日当天。现佛祖也是定在六月十九日要亲领七菩萨来巡视南海;这该怎么处?

  原本;这两拨人并没有什么相干;就是在时间上发生些冲突;并无关紧要;但要紧的是;那一帮高阳酒徒;原为是到紫竹林里喝酒撒疯来的;正犯了如来佛祖酒戒的律条。菩萨思来想去;觉得实不好处:如退了给竹林七贤所发的邀请信;那会在东王公面前难以交待;如改换一下邀请他们来南海落迦岩紫竹林的日期;又恐紫府州众仙那里对此多心而生猜疑;如不让他等在紫竹林内饮酒作乐的话;那就不如干脆不让他们到南海普陀来;这样;恐怕就免不了要得罪了这帮大仙;弄不好;今后也就会断了与他等的联系。菩萨正在为难之际;就见小龙女走近前来问道:

  “娘娘;您可是在虑那竹林七贤及如来佛祖都要来南海;时间上已经发生了冲突的事吧?特别是怕那酒徒们坏了佛国的酒戒;引起佛界八大名山菩萨们的蔑视是吧?”

  菩萨笑道:

  “还是你这小妮子;知吾心意也;汝有何妙招可供我参考?说来我听!”

  小龙女道:

  “娘娘;依我之见;第一;不必变更两家来访的时间;第二;不必限制竹林七贤等喝酒;以免坏了他们的兴致。倒不如使出您的法力手段来;搞个小小的瞒天过海;让竹林七贤尽情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