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杜小伟 作者:报纸糊墙-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前可有出现这样的情形?”城主问。
“我活这么久都还没见过,但是我爷爷那辈的人都十分清楚这个道理。”众人默,这老头的爷爷那得是多少年以前的事。
讨论了许久,却一直得不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杜小伟心里虽然笃定,但是这种事要怎么跟这一群人说呢,而且过去跟现在的,毕竟都是两个世界,他其实也没有十成的把握。
就像以前的台风警报,有时候一个星期以前就开始宣传教育,真正到了他们那里,却已经是台风尾了。有时候不吭不响的,只是通知会有台风,防台工作都还没怎么展开,结果一个厉害的大台风马上就扫过来了。
这种预警工作本来就不好做,尤其是在这个科技落后的时代。这一次若是弄错了,以后你在这卞城估计都很难立足,因为你说的话不再有人信服。所以杜小伟还是十分佩服这个老头子的勇气,无论别人怎么看,该说什么说什么吧。
“我看,老伯说得有道理,我们还是告知大家避一避吧。”杜小伟按捺不住了,再过不久天就黑了,还有很多沿海的偏远一点的人家要通知。
“杜老板何以这么说?”自从楚晋阳来过以后,大家都知道他是给国主办事的,却没有官职,于是依旧称他杜老板。
“对于天灾,动物总比我们这些人要来的更加灵敏,现在河里现出那么多红鲤鱼,确实十分怪异。”
“只是这样就要通知大家舍弃家园到别处躲避,未免有些轻率。”城主的想法很实际。
“如今这漫天的红霞,实在是让人担心。等到真正遭了灾祸的时候,恐怕就晚了。”众人中本来就有持这种观点的,杜小伟这么一说,纷纷附和。“
“罢,众人都回去,各自遣些家丁,帮忙通知大家收拾东西避一避吧。”
“要躲避在何处?”杜小伟问。
“西边山上,有一个天然的溶洞,大家去那里的话应该没问题。”
“好,那大伙儿手脚快些,这就各自去了吧。”于是大家各自划分了区域,城主负责给城里的居民做思想工作,那些地主乡绅也各自负责一些自己管辖之下的村民。
肯定会有遗漏的,杜小伟知道,但是没有办法。时间紧迫,这里根本就没什么通讯工具,若是真正发生灾祸,那些偏远地带的人,恐怕是凶多吉少。
就算是在以前,有发达的科技作为后盾,在灾祸中罹难的人也不在少数。
在他读高中的时候,据说离他们那里不多远的一个沿海城市。当时一个岛屿上的居民都还没来得及撤退,也就是满天红霞的那一次,当时的台风来的很急,一个指挥的家伙,让海军开着军舰去把岛上的居民转移出来。
结果军舰翻了,一百多条年轻的生命,无一生还。没上电视台,没上报纸,只有民间一些没有任何权威的“谣言”。
所谓无风不起浪,由此也可见当时的惨烈了,那之后的几个月,沿海的居民都不吃海鱼。
等杜小伟一行人跟着当地村民进了那个溶洞的时候,洞内已经有很多城里的人家,乡下的人来得不多。
不多时,又进来很多湿漉漉的一看就是走了山路过来的村民,外面已经开始刮风下雨。还有一户地主跟他的乡民都还没到,那个地主杜小伟有印象,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豪爽人。平日里也没少欺压下面的佃户,但是在这个为难关头,杜小伟相信,该做的他一样耶不会少做,这就是这个纯朴的社会令他感动的地方。
果不其然,午夜以前,那群人还是赶来了,那个地主家的仆役跟女眷孩子先到的,一会儿就看那大汉提着一个小孩的耳朵进来了。
“你个小崽子,让我们一群人好找!”那小孩衣服有些破旧,一看就不是地主家的,一边咧着嘴哇哇大叫,一边还拿眼睛瞄着山洞里的人。
杜小伟不禁莞尔。再转脸看山洞里黑压压的一片,过来这么多了。就这么多吧……
司正
他们在溶洞里等了三天,因为人太多,所以大家统一不许生火。这一拨人,就这么啃干粮、喝凉水的熬了三天。
等外面的狂风渐渐平息,他们才从洞里出来。站在山腰上往下看。满目疮痍!
镇上的房子垮了大半,零星几栋依旧矗立的,也是缺墙少瓦的。那些乡亲们看到这种情形,有的只是沉默的往自己家赶,有的呐呐不知做何反应,有的却已经痛哭失声。
生活不易,他们的房子,大多是经过自己的祖辈一代代修缮积累下来的。沿海经常也会有大风天气,所以卞城的房子比北方本来就要牢固许多,只是这一次,大多数人家都没能逃过这一劫。
城里的积水慢慢褪去,留下满地的泥浆,河水井水也都不能再喝了。大家都强打起精神各自在家收拾。
杜小伟把活丢给几个孩子,自己又去了一趟城主家里。卞城跟双月城的大部分城镇不一样,这里的一切,城主和乡绅说了算。在别的城镇,城主只是作为本地大户和富商的代表人物的存在,主要的生杀大权,则是捏在官衙手里。
但是卞城无疑是特殊的,卞城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城主手中,大部分的时候,如果城里有大事发生,城主会跟一些有名望的乡绅商量处理。
这一次,杜小伟赶在他们集会以前找到城主家里。卞城遭遇这么大的灾难,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再过几个月,可能就会哀鸿遍野了。
“杜老板的意思,是让朝廷帮我卞城渡过这一劫?”
“卞城百姓,毕竟也是双月国的子民,如今逢此劫难,朝廷没有理由不管。”
“可是杜老板有没有想过,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就是问题的关键了,他卞城城主,怎么说也是这边一个土皇帝,哪里有随便拱手让人的道理。
“这些事杜某不懂。但是城主也该为这城里的百姓想想,卞城毕竟是属于双月国的,难道除了双月国,还会有别的什么人愿意伸出帮手么?”
“杜老板莫不是是朝廷派来当说客的?”城主不悦道,难道这卞城,还要你来教我如何治理不成。
“城主也是读书人,历朝历代,那些诸侯小国的下场,想必比我清楚。杜某不过一个生意人,你们这些事,本来也不应该掺和,只是眼下发生这样的事,还请城主多多为百姓着想。”
“杜老板倒是菩萨心肠。”城主讽刺道。
“杜某自问算不上高风亮节,只是这其中的利害得失,还请城主再细细考量。今日杜某言尽于此,多有得罪,还请城主见谅。”
老实说,到目前为止,双月国对于卞城这边的势力是极其纵容的。前年新国主登基,去年治理水患,梳理灌溉系统。今年,也该腾出手来整理整理南方了。
杜小伟知道,朝廷很快就会有所行动了,这是必然的。眼下北方风调雨顺,去年秋收很是可观,与邻国的关系也一直都很平稳。此时不整理国内的一些家务事,更待何时?
楚晋阳,从来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角色,上次南巡,想必就已经看上卞城这块肥肉了,这次的灾祸正好给了他一个契机。相信朝廷的军队,很快就会到卞城了。只是还不知道以何种姿态,何种理由。
这几天杜小伟都不太关注城主那边的动态,因为说得多了,人家反而把他当成走狗。干脆随他们去了,这些人,谁落败了谁高升了,横竖跟自己都没多大关系。
他没有想到的是,楚晋阳派来的人,却跟自己有大大的关系。
宋平进城的时候,身边就带了几个仆役,直接奔城主家里去了,到了深夜才出来。杜小伟看到人的时候吓了一跳,却也猜到八成,楚晋阳这只狡猾的狐狸。
当天晚上宋平累得倒头就睡,天一亮,又奔城外去了,三万精兵,就这么顺顺当当的进城了。然后分成若干个小队,各自忙碌去了。随后送到的,是粮食。
接下来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些士兵被分配在城里干活,砌墙修瓦的忙着。一些则被带到乡下,甚至偏远的村落干活去了。
陆陆续续的又有一些赈灾的物资从相邻的城镇运送过来,从砖瓦木材到布料食材,简直是一应俱全了。
将军有令:若有扰民者,杀无赦!
这两天宋平都在忙着跟那些乡绅洽谈,他手下的一名姓陈的副官,五十多岁了,不是特别有作为,但是再官场打滚几十年,十分老练。
这事杜小伟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好由着他们去了,只是每天晚上,都会做好丰盛的晚餐放在锅里热着。
这么忙了一个月,卞城的房子也修缮得差不多了,甚至连官衙都建了差不多一半。这一段时间,杜小伟都没有再去海边,也不再去以前经常逛的那个鱼市。
眼看着官衙慢慢就要完工了,杜小伟问宋平:
“以后就打算留在卞城当司正了么?”
“嗯。”
“还回双月城吗?”
“回不回都没关系。”
杜小伟沉默,就目前来说,杜小伟觉得楚晋阳在把自己肚子里的货色彻底掏空之前,是不可能放人的了。宋平在这边也好,两个人可以相互照应。
只是这个阶段的年轻人,不都是一个个的心比天高么?何况宋平这种一路在官场走得还算相当顺畅的人。怎么可能没有点野心呢……
这些事,想多了也没多少用处,都由他去吧。
又过了一个月,官衙建好了,宋平和顺利的成为卞城的司正,卞城的官衙归他管。不得不说楚晋阳用人相当大胆,宋平今年才十八岁,再怎么能干,到底还是不如那些阅历丰富的官员圆滑干练。
索性卞城的司正其实真正说起来也没有多少实权,在一群土著势力中,绑手绑脚的十分憋闷。
宋平虽然年轻,却不算气盛,做起事情慢条斯理的,拿不定注意就跟那些老油条打打太极,嘴巴跟蚌壳似的,闭得死紧。让那些不服气的乡绅一时拿他也没有办法。
可是杜小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想捏住这些老不死的,主要还是要捏住他们的财路。不然这些人到时候哪里肯乖乖交税,一个地方官如果连税收都收不齐,那差不多可以回家吃自己了。
楚晋阳不就看中这一点么?若是换个人过来,他杜小伟哪里会这般上心。
忙碌
接下来的一年,将会是的一年。宋平忙着筑堤,杜小伟忙着做生意。
自从楚晋阳拨款下来给卞城筑堤之后,这边最后一点不安因素也消失殆尽,毕竟谁也抵不住民心所向。
宋平现在有款项,有经验丰富的能人,还有大量的劳动力可以雇佣。所以筑堤这个工程,其实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阻碍,只是耗时耗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楚晋阳确实是个不错的国主。
海边风大,太阳也十分毒辣,宋平本来一个白白净净的小青年,不出半个月,就完全看不出本来的肤色。
开始几天,被晒过的地方还容易脱皮,红红的,一碰就痛得厉害。杜小伟只能每天用沾了冷水的布给他敷着,每天这么看着,实在是挺心疼。于是他去跟城里的人打听,有一个年轻时候打过鱼的老人跟他说,用椰油涂在身上,可以防止晒伤。
用了这个方法,宋平的日子好过多了,只是依旧黑,每天回来,整个人都黑红黑红的。
杜小伟了解到,其他几个城镇的年糕粉丝作坊已经由楚晋阳派去的人接手了,他就让沈七把那几个孩子调到卞城来。
今年,他要在这边弄出点大动静来,不然怎么镇住那些个富商土绅。
卞城前面的这片海,或者说海湾,来往船只十分频繁。因为在这个海湾周围,分布着许多小国,这些小国之间关系和谐,贸易往来很多。双月国作为这一带最大的国家,自然有很多行商把目光放在这里。
以前这些行商松散没有组织,卖货的常常找不到卖货的,十分不便。杜小伟拿出自己的小金库,又写信跟刘灿借了一笔巨款,在离港口不远的地方,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交易市场。
等镇里的房屋基本修缮完毕,杜小伟一下子请了两千多个泥水师傅和木匠。又请了很多闲置在家的青壮劳动力,甚至还有一些妇女,一天三餐管饱,按岗位发放工钱。
城里的富商起先摸不清杜小伟想干什么,等渐渐看出苗头来了,也只有眼红的份了。人家那是司正他哥,人家有大官罩着,国主是他靠山,你行吗?
人多力量大,这么一条长街,用了半年就完工了。都是二层楼的白墙黑瓦,店面十分宽阔,二楼没有装修,用来做仓库还是搭房间都行,后面还有个不大的院子。据说这房子还能扛大风,众人还不知道真假,但是无疑诱惑很大。
房子和房子之间是相连的,每十间房子一栋,中间一条巷子。巷子两边各自还有一间商铺,不过这个是不能投标的,这间铺子专门用来经营餐饮和住宿,杜小伟目前还不想这么快租让出去。
完工以后,刘记第一个参加投标,其他商家也都纷纷效仿,各自掏钱买了一个投标的资格。这个资格的价码吗?反正起码足够造十间那样的铺位了,而且,不是永久的,只是十年使用权。
杜小伟给这条长街取的名字,让远在双月城的刘灿又摇了整整一天头。本来他想就叫做“长街”了事的,但是宋平说太简单了,凸显不出它的重要性,于是他就加了两个字:“货贸长街” 。不过他个人觉得这两个字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虽然长街的街口做了一个威风的石门,上面刻了四个字:“货贸长街”。但是百姓口里,永远都是“长街、长街”的叫。
等到年底的时候,大部分本地的商家也都基本入驻了,还有很多空下来的铺位。这个杜小伟一点都不担心,只要市场活跃,难道还怕铺位没人要吗?
三十多个孩子也在年前到了这边,加上原来的十五个,现在总共有五十二个。五十个说起来很多,但是想想长街上,杜小伟的铺位也不少,若是都要自己做,十个店铺都分不到一个人。而且,这边鱼干作坊和罐头作坊,楚晋阳派来的人还不能上手,这段时间杜小伟的人还是离不开。
不过这些都不着急,长街刚刚开始经营,生意肯定火爆不到哪里去,他的小店,也要一点一点慢慢开,不能着急。
首先他要做的,就是让刘灿的人帮忙散布消息。让北方一些大的买卖户来这边投资。这样,邻国的商人,就不用跋山涉水跑去北方进货了。
这么经营几年,到时候规模可以再扩大,分门别类的规划开来,就更像样了。
过年这段时间,杜小伟还是很忙,他选了二十家门面,准备过完年就开张。主要还是做吃的,十家酒楼、七家面楼、三家茶楼。另外,还有街头街尾两家客栈。客栈不提供饮食,但是边上都邻着一家酒楼。
这个年过的很匆忙,宋平要赶在雨季之前把海堤筑完,所以年初那几天,五倍工钱,照常上工。杜小伟看着日益干瘦的小孩,心疼是肯定的,但是各自都有事情要做,再过半年,应该就会好转的吧。
初一初二初三,连着三天,杜小伟让自己手下的孩子什么都不干,光给海边忙碌着的人群做饭。一群人到了海边,原来的火头师傅都自动成了帮手。
杜小伟这次弄一条长街,赚了大把的银子,请大家吃顿饭算什么。于是初一那天,大车大车的牛肉猪脚之类的往海边运,城里的百姓听说了消息,也挑上家里的米面蔬菜跟在后面,于是队伍逐渐壮大。等到了海边,见了这场景士兵和被雇佣过来的男人们,都红了眼眶。
宋平只是冲他哥傻笑,黑黑的脸蛋上,两排牙齿白白的愈发显眼……
跟着过来的乡亲们,看着这望也望不到头的海堤,心里也都充满了感激。杜小伟看着他的小孩,心里满满的都是骄傲。他的小孩,过了年才十九岁。
过完年不多久,就有不少北方的商家说要过来投标。杜小伟安排他们先住下,他要等到人数够了才好一起进行。不然哪家的铺位好了,哪家的铺位偏了,到时候吵起来肯定没完没了。不出半个月,杜小伟数数人头觉得差不多了,又用抓阄的方式,把剩下的铺位也分完了。
正月二十这一天,杜小伟让人放了一些鞭炮,又请了司正和城主等几位有头有脸的人物,在长街上逛一圈,说几句鼓励称赞的话,就算完事了。
毕竟长街目前主要针对的,还是一些邻国的采购商,现在这个时候再怎么铺张,对生意都没有太大帮助。
还好海上交通便利,来往商人过了年又纷纷出来跑生意,不多久,长街便名声在外了。长街总共三千多个铺位,从街头走到街尾,也要将近半天时间。
脆弱
等到夏天到来的时候,杜小伟的长街已经基本上可以稳定运营了,宋平一行人筑的长堤也成功扛过了两场不大不小的风雨。
随着气温渐渐升高,他们俩也渐渐空闲下来了。这一年忙下来,宋平已经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儿。原来白净的脸蛋已经晒成健康的颜色,像这边家家户户的小伙儿一样,笑起来,脸颊上两个浅浅的酒窝,阳光中透着腼腆。
杜小伟每每看到这样的宋平,就忍不住有一种为人父兄的骄傲心情。
宋平一开始清闲,就马上粘上杜小伟了。没办法,卞城这个地方,祖祖辈辈都是城主说了算的,现在百姓有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是习惯去找城主。所以他这个司正当得真是相当清闲。
楚晋阳开始就没有绝对铲除本地土著势力的打算,毕竟人家几百几千年都这么生活过来的,那城主也是个识时务的,他这个国主,没必要枉做小人。
只要大事上不出差池,只要按时缴税,只要不跟反动势力搭边。其他的一些小事,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了。这个是楚晋阳的态度,也是宋平这个卞城司正的基本原则。
卞城的司正与富商杜老板是兄弟这件事,基本上已经是人尽皆知了。所以宋平理所当然的要求杜小伟搬过去和他同住,杜小伟也不觉得有什么,两个人住一起,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宋平的宅子就在官衙后面,那里原来就有一栋老宅,稍微修缮整理一下就入住了。海堤没有建完的时候,他都直接住在杜小伟那里,疑惑好奇的人也有,介于他们俩在这边都算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还几个敢乱猜乱说的。
等这阵子闲下来,他就拖着杜小伟帮他整顿宅子了,这个宅子以前的主人种了很多花草,尤其是三角梅,杜小伟很喜欢。
卞城的三角梅,一到春夏就开得十分艳丽,这种花很好养活,大多人家都喜欢在院子里种上一两棵。
杜小伟尤其喜欢那些颜色浓艳的,颜色过浅的看起来多少有些惨淡。
盛夏的午后,杜小伟就着竹制的躺椅,在院子里的阴凉处睡午觉。宋平刚刚从外面回来,一进院子,就看见这么一副画面。
杜小伟穿着灰白的短打,歪着头仰躺在竹椅上,脸上泛着健康的红,呼吸悠远绵长。手里的账本掉在地上……
在这个开着艳丽三角梅的院子里,显得十分安静又和谐。
自己真的十分喜欢这个人吧,他想,这么多年都没有变过啊……
于是这一天晚上,宋平比平常更加热情,更加努力的散发魅惑的气息,勾引这个他喜欢的男人一点一点陷得更深。
他总觉得他们的爱不相等,每当感觉自己又陷进去一点,就忍不住想把杜小伟再抓紧一点,他知道自己这种心态有些扭曲了,偏偏止也止不住……
“唔,快点,哥,不够……”
“还要……哥……啊……”
他放荡的用双腿仅仅缠住杜小伟的腰身,大力的摇摆自己的身体……
他像一个不知餍足的小孩,不停的跟大人要糖吃,吃完一颗又一颗,可是从来不会觉得够,因为要来的糖果永远都是那么甜美,偏偏又那么少。
他永远不知道对方手里还有多少糖果,或许很多,多到他永远都吃不完,或许很少,吃完这一颗,就再也没有了……
不安是一种病,他已经病入膏肓。
外人如何想得到,他们眼里光鲜漂亮的司正大人,此刻正劈开双腿,坐在他哥哥的身上,一脸的潮红,眼里满满的泪水。微微皱着眉头,嘴巴也不自觉的张开,上下摆动自己的腰肢,努力吞吐着对方的炙热。
他们总是这样,宋平有时候会热情得让杜小伟招架不住,隐隐的,能感觉到对方心里的不安。从前他以为,时间能冲淡对方心中所有的不确定,但是为何现在会愈演愈烈呢……
每当他不安的时候,就渴望杜小伟对他狠狠的占有,仿佛越激烈的性爱,越能证明他们的感情一般。
杜小伟要时时刻刻注意他的心情,有时候也觉得有些辛苦,更多的是担心,为什么两个人明明相爱,却无法给予对方信任和安全感呢。他有时候觉得宋平其实是有病的,再心理上,可惜他的心理学学得不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他只能每一次都陪着对方一起疯狂,仿佛没有明天没有未来一般,用尽全力拥抱,告诉他自己很喜欢他。
除此之外呢?他偶尔也会感到很无力,这就是所谓的瓶颈吗?
没有那一段感情可以不经历波折,没有一对恋人可以永远和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啊。
无欲则刚,我们都是因为有自己在意的人,所以才懦弱啊……
但是直视自己喜欢的,承认自己害怕的,那也是难得的勇敢和智慧啊。
所以杜小伟还是很感激,感激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喜欢上这样一个人,有这样一个人,可以让自己喜欢到担心失去。
也很庆幸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喜欢自己到惶惶不安的程度,虽然很辛苦,但这就是幸福的代价啊……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呢?
一个朋友说过,付出和得到永远是成正比的。
是啊,只是这个正比,只有自己才能深深体会,中间的得失平衡,也只有自己能真正算的清楚。
杜小伟是个小人物,他努力生活,坚持着自己的坚持,从来不轻易妥协放弃,但是这一次,和以前都不一样了。
现在的他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光鲜亮丽,看起来有钱有地位,做事果断很有能力的样子,他是一个有着朝廷作为后盾的商人巨贾,他还有一个司正弟弟。
但是只有他自己明白,现在的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脆弱。他的地位在一些人眼里不值一提,他的财富大半都不是自己的,他的司正弟弟在别人手底下做事,他还有神医师傅跟他师兄捏在别人手里……
他最近常常睡不好觉,他和宋平一样,常常感到不安。只是宋平不安的,是他俩的感情,而他不安的,是他俩的生存。
王爷
炎热的夏季,本来就应该猫在家里,啃着西瓜过日子才舒服嘛。可惜天不遂人意,杜小伟遇到煞星了,所以这个夏天他觉得十分烦躁辛苦。
楚晋阳的弟弟楚晋宁跑卞城来避暑了。
杜小伟郁闷,卞城的太阳能把生鸡蛋烤熟,来这里避个什么暑?
人家说了:这边风大。
杜小伟无语,默默到一边乘凉。
但是有时间给他乘凉那都是好的,人家谁啊 ,永安王,国主的弟弟。杜小伟再没眼力劲,也不能得罪这号人物啊。
于是悲催的夏季生活就这样展开了。
永安王实在是招人烦,说是给他找个大宅子住吧,人家偏不,硬是挤进宋平那个并不算特别大的宅子。美其名曰:体验生活。
他自己爱怎么体验怎么体验去就好了,还特别喜欢串门,晚上不爱睡觉,到处瞎逛。
“什么啊?这么香!”
“给宋平的宵夜呢,他这几天挺累的。”司正的清闲生活只是相对而言的,在其位就要谋其职,这是必须的。
“很香啊,我尝尝。”永安王殿下最近跟杜小伟混熟了,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
“……”杜小伟很想说不行的,但是想想实在是不太合适。
“哇!这么好吃啊,老杜你好厉害啊!”
“哪里,都是家常小菜了。”
“这么谦虚做什么,做得好吃就是好吃啊。”小王爷就是小王爷了,说甩脸子就甩脸子。
“……”杜小伟沉默。
“明天中午你做饭好不好?”他一般享用宋平的宵夜,一边理所当然的要求。“早餐就不用了,反正我起不来,晚餐跟宵夜也一定起做吧。”
杜小伟郁闷了,他十分厌恶这种自以为是的要求,但是要怎么拒绝呢?他头疼。
“老杜你不愿意啊?”小孩低着头闷闷的道:“反正我在这里也不会待很久的呢,杜哥你做的东西真是好吃,回去了就再也吃不到了呢……”
“……”杜小伟心软了。
“我吃饱了,好困啊,睡觉去了。”小王爷讪讪的走了。
杜小伟觉得自己罪恶了,但是想想,凭什么啊,他又没有义务要给那个小鬼做饭,还午餐晚餐加宵夜嘞,他想得美。可是啊可是,某人还是不够理直气壮啊,心软啊……
对于这个小王爷他也听说过一些的,不是后宫的嫔妃产下的子嗣,是老国主在外面一夜风流的意外收获。虽然对方也是正经人家的女子,平行端庄,邻里之间的风评也不差,但是毕竟不是在宫里产下的孩子,所以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老国主在楚晋宁两岁多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个孩子,那时候那个女子刚刚逝去,女子的父母不知出于什么考量,联系了一些关系,把消息传个老国主,并且让他们带走了自己外甥。
没有母亲的庇护,想必这个孩子在宫里过得相当辛苦吧,幸好后来获得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楚晋阳的庇护,日子才终于好过了许多。
接下来的一阵子,杜小伟只好主动承接起了小王爷的午餐晚餐加宵夜了。原来他也会在闲暇时做做饭给自己和宋平加加餐,但是没有会像现在这样风雨无阻。
“今晚咱吃卷筒粉吧?”小王爷一边嚼着糖醋排骨一边开始点菜。
“那东西麻烦,晚上来不及了,明天吧。”杜小伟已经习以为常。
“可是我今天就想吃啊,特别想吃!”这小子在卞城待了才不到十天,就把杜小伟的性情摸得七七八八了,总体来说,就是吃软不吃硬。
“可是来不及啊,真的来不及。”杜小伟随口应道,他觉得这小王爷实在是喜欢登鼻子上脸。
“老杜,你老家哪的?”小王爷状似不在意的开口道,一边又夹了一块排骨。
“远着嘞。”
“多远啊?”
“很远很远。”
“跟这里很不一样吗?”
“嗯,是啊?”
“那你们那边的人,生日都怎么过的啊?”
“吃块蛋糕,跟朋友出去玩下什么的。”
“蛋糕是什么?”
“蛋糕啊,就是一种糕点了。”
“好吃吗?”
“一般,有些人很喜欢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