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善若书 完结-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命之人,正史中扯这面大旗的可不少,可是扯成柳家这样的还真不多,人家扯这面大旗是为了夺天下,而柳家是助人得天下。
“柳家世代相传的占卜之术从没出过差错,柳家也是靠这占卜之术避开了无数灾难,也才能传承到现在,公子不该轻看柳家,更不该怀疑柳家。”
一向沉默寡言的人突然就来了火气,柳卿哑了声,想想自己一直以来的态度,确实,因为对未知家族的惧怕,她对柳家从来就没有过好态度,因为惧怕,所以更排斥,更听不得柳家的好话,潜藏在心底的害怕从来就没消退过。
“抱歉,我不该这么说。”
柳全也没想到公子会对他道歉,就是因为知道公子对家族的排斥,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族里赶紧来人和公子相认,时间拖得越久,公子对柳家就越没有信心,提防心也就越重,在彻底闹僵之前,把中间的冰化掉才是上策。
“公子不用和小的道歉,小的知道公子心里的不安,请公子相信,柳家从来不愿挑起战争,公子在京城的一举一动家族都是知道的,但是家簇从来没来人制止过公子,那很多事便是默许的,皇家就有很大可能不会站到对立面,小的今天失态,是吃惊于公子会为皇家出谋划策,以前公子向来是不愿意搀和这些事的。”
以前啊,以前她还想只管看书就好呢,可是若是不先保全了自己,如何安心的只和书本打交道,“出自于这样一个家族,还真是很有压力,好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想必也不需要我再等多久了是吧。”
“喏。”
腿软的不想出门了,柳卿干脆把自己关回了书房,琢磨该教些什么给阙晓潜,她一不懂御人术,二不懂君之道,《诗经》《尚书》《春秋》之类的他估计比自己都要学得好,哪轮得到她去教,这方面她半桶水都还不知道够不够。
难不成真给他讲故事?总不能把他当成个孩子哄……
故事?故事?
大孩子也能讲故事啊,这里只经历到秦朝便拐了弯,那后面那么多朝代,那么多名君贤臣,把记得的关于他们的故事写出来给那小子看不就成了?再来些个昏君小人,聪明的就会引以为诫。
若他以后真是为君的料,那些东西他自然看得懂,对他以后也极有利,最主要是,省事,不用她挖空脑袋去想辙。
就这么办,就从汉朝开始写,够那小子去领悟的。
柳卿哪里知道,她写的这些当作哄孩子的故事阙晓潜一个都没有丢失,用最好的盒子装着,皇位更替时,连同玉玺遗旨一起交给继位者,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后世不得不猜疑,大预朝能成为历史上历经时间最长朝代的原因和这个装满了故事的盒子有关。
每份丝帛上都不止写了一个故事,只要位置够,柳卿就会多写一些,然后丢给阙晓潜让他自己去看,至于能不能领悟到什么……那就和她无关了。
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平时却再也难得碰上,后来干脆连晚膳也缺席后,柳卿非常欣慰的得到了久违的清静,于是更努力把故事写得生动无比,谁说故事只对小孩子有用?大孩子一样管用。
“公子,书房都快要把小的埋了,您想想办法啊”颜青小心的找着落脚处,想想刚才刘先生让他带的话,小小的脑袋觉得有点疼了。
柳卿看着堆得到处都是的竹简,头也一抽一抽的疼,这还有卫孚送来的那十三车的书没堆进来,到时候放哪去?
“刘先生让我告诉您,那些书都誊抄好了,他也一一检查过了,其中一份送去了书局,另一份问您什么时候送过来。”
迁怒似的敲了颜青的脑袋一下,“哪里还能塞得下,不要说十三车,就是一车都不行了,走的地儿都快找不着了。”
您知道就好,颜青摸了摸自己的脑袋,乖乖的卷起袖子磨墨,边替公子想办法。
“公子,您看可不可以把一部分不怎么看的书先放到别的地方去?旁边的房间空着,就搬到隔壁去,需要用到的时候也方便。”
旁边的屋子是空的她怎么给忘了,柳卿脑子活络起来,“我知道要怎么办了,你去叫全叔过来一趟。”
“喏。”知道公子想到法子了,颜青跑得飞快,偏偏空余地方少,拌到左脚还没站稳右脚又踢到了,磕磕绊绊的跑出门,一脑门子汗。
柳卿无良的哈哈大笑,整张脸都生动起来,显示着她的好心情。
笑够了,悠悠然的站起来,把地上暂时用不着的竹简卷起来堆到另一边,清理出一块足够放木箱的地方,再整理出一条稍大一点的路,做好这些,柳全便急步走了进来。
“公子,您找小的。”
“恩,左边的屋子是不是空着?”
“喏,正屋这边除了您用的这几间房其他都空置着。”
正屋是主家住的,这全府上下现在就一个主子,柳卿觉得自己问了个蠢问题,“把左手边靠近书房的那间屋子填出来,里面家具什么的都搬空了,这书房太小,书装不下,我想把两间房打通了,但是又不能吵着我,尽量把大动静在上午弄好,下午我在时就做些动静小的小活,对了,再让家具铺做个书架,和这个差不多就行。”
柳全扫了屋里一眼,确实够乱的,若不是公子这书房动不得,他早就下令重新整一番了,“喏,小的会把尺寸量过去,其他事小的会安排好,不会扰到公子。”
“恩,去吧,今天就安排下去,颜青,你找人拿些木箱过来,公子我要装些书收起来。”
“喏。”
很快,垒着的木箱放到了书房门外,不被允许这道门不可跨越,府里的人都知道,柳卿自己搬了个箱子进来,把近段时间用不上的书卷一一放了进去,填出位置装那十三车书,还有皇帝答应的那些书,应该也差不多要送来了吧。
第二卷 第一二九章容人之量
第一二九章容人之量
没让柳卿等多久,皇帝就非常说话算话的派人送了两车书过来,而这个派过来的人,毫无疑议的是卫孚。
看在书的面子上,柳卿也没让他难堪,带着人把书搬进了院子里便不再理会他,一头扎进了书房,至于卫某人是留还是走,她懒得理会,这柳府他够熟悉的了,丢不了。
卫孚非常老实的受了这脸色,希及还愿意给他脸色看才好,现在嘛,先去看看他那侄子吧。
“听说你现在都足不出户了。”
阙晓潜抬起头,看向不请自来的人,“皇叔怎么过来了?”
想起那天的事,旋即了然,“给先生送书?”
卫孚点头,把他用手压着的丝帛抽出来细瞧,熟悉的字迹,一看就是希及写的,她还真开始教了?
没看几行,眼里的笑意还来不及展开,便变成了惊讶,挑了个最近的位置坐下,逐字逐句的把整幅丝帛看完,希及这教学的方法还真是新鲜,不教那些被奉为圣书的书卷,却以假设的形式虚拟出一个朝代,泾垒分明的把明君,昏君,贤臣,奸佞小人各安各位,讲述一个个故事,明君与贤臣的,昏君与小人的,明君如何掌控小人的,贤臣又是如何帮持昏君的。
若是能吃透了这些,他大预朝会出一个怎样的君王?
眼睛里仿佛有火花在跳动,这就是他看中的人,他喜欢并想拥有的人,这样的人,他怎么舍得放开
扬了扬手里的丝帛,“希及给了你多少这个?”
“父皇来这的第二天,先生便给了我八张,这几天没有再理会过我。”阙晓潜从小受皇家教育,又得皇帝看中,有意无意的更是教了不少,看人看事的眼光自然不低,不用别人提醒他也知道这东西对他多有用。
初拿来这些丝帛的时候,他是真有些感谢四弟了,若不是四弟的背叛让他落败,然后被皇叔送来这里,他哪里有接近柳卿的机会,更不用说半强迫半交易的成了他半师。
从那一刻开始,他们的起点便已经不一样了。
把丝帛递还给侄子,卫孚郑重的提醒他,“这东西一定要收好,不能有任何遗失,若是你不想为自己树立一个厉害的敌人,这些东西也不要再给任何人看,尤其是你那些对手,好好吃透它,对你,对大预朝都大有益处,不懂的就去问希及,就算不是自愿成为你的先生,你也算是入门了,他护自己人护得紧,不会不教你,就算态度差点你也得受着,算起来,本来就是我们阙家占了他大便宜,以后若是你真能……一定要记着他的这份好。
相信你也看得出来,希及他没野心,要不是我们一逼再逼,他只会把自己隐得深深的,鼓捣鼓捣些新鲜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舒服些,做个大隐于市的闲人,现在为我们出谋划策已经是让他满心不高兴了,不管什么时候,你也不需担心他以后会危及到你,危及到大预朝。
你比你其他兄弟更得你父皇和我的心,并不是因为你真就哪里比他们强了,而是你有他们所没有的一个优点——你有容人之量,大预朝需要一个这样的皇,若是你失去这点,我们……会很失望。”
阙晓潜非常明白皇叔这话里的提点和告诫之意,也隐隐的明白自己居然是离那个位置最近的人,这就足够了,足够他拼尽全力一拼了。
眼睛晶亮的望着卫孚,说出来的话铿锵有力,又因为这是柳府,压低的声音有了超乎他年龄的低沉,“皇叔,只要先生没有异心,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对他不利,毁去这样一个人,会遭天打雷劈的。”
看他攒紧丝帛的样子,卫孚相信他说的话,一个既没野心,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又身怀惊世之才的人,身份上还是他的先生,若是毁去这样一个人,那才是和自己过不去吧。
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能这么想就好,好好用心,皇兄让我转告你,他不会给你限制 回宫的时间,什么时候你觉得可以回去了便回去。”
“喏。”
出得房来,冷风卷起他身上的大篷,伸手紧了紧,看向书房的眼光不自觉的就柔和下来,这样一个人啊,他想给他攒够足够的资本,让皇兄也不敢轻易动他的资本,只有那样,他们之间才有可能。
至于柳卿有没有想过和他的可能,卫孚下意识的忽略了,对他来说,他想要这个人,活到现在第一次这么强烈的想要一个人,那便去争取,不接受拒绝。
他会给希及幸福,不磨灭他的才华,给他他想要的生活,宠他爱他,给他自由的空间,只要最终他会回到他的身边便可以,以他的能力和地位,他做得到。
红玉端着一盅银耳莲子羹快步走向书房,看到卫孚站在院子里愣了愣,远远的屈膝行了礼便敲开了书房的门。
“公子,红玉进来了。”
停下收拾的动作,柳卿扬声道:“进来就是。”
看到公子挽起袖子蹲在地上,颜青却站在一边看着,身份上像是倒了个个儿,不由得笑道:“公子,您这是干嘛呢,整理书卷还得您自个儿来?”
颜青委屈得很,扁着嘴为自己伸冤,“红玉姐,不是颜青懒,是公子不让我插手,说我收拾不好。”
柳卿起身,接过红玉递来的帕子擦了手,给了颜青一个斜眼,“这些书都是皇宫中出来的,凡是与皇宫搭上边的便要谨慎上三分,我倒是想把这些书全誊抄一份放到书局去,可是有些是不适合的,公子我不得挑挑?不然惹出麻烦,还不得公子我自个儿去收拾?”
“公子,有些书不能给别人看的吗?”难怪公子不让他插手,他根本不懂那些,哪能帮上公子的忙。
吃了几口软滑香甜的银耳莲子,柳卿看向那几个箱子,“我都很吃惊有些书皇帝会给我,不过我要是放到书局去的话,出乱子是肯定的,个个庶民学子都心高气傲,对朝堂和世家本就有各种怨言,要不是我一开始就在书局立了规矩不得议朝政,哪里还能那么平静,但是一出了书局,辩得脸红脖子粗是常有的事,动手动脚的都有,有些书算得上是禁书,外面已经极少有,我随便翻着看了看,里面的言词都很犀利,不能说书里讲的就不对,但是现在不是拿出去的时候,被那些冲动的人看了,只会让他们觉得找着了依据,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番唇枪舌战,以后再看看吧,合适的时候再说。”
颜青似懂非懂的点头,红玉却是听出了些门道,边给柳卿整理有些散的头发边道:“只要不在书局里闹事,出了这门,管得他们如何,公子您就是心太好,总替他们着想。”
一碗银耳莲子下肚,脾胃都舒爽了不少,柳卿心情愉悦的道:“你当公子我是菩萨呢,替他们想这么多,公子我就是怕他们一个控制不住在书局起了争端,毁了我那书局,到时候找谁赔去。”
红玉也不和他争辩,自家公子就这性子,明明一片好心,也要藏在让人看不到的地方,“公子,刚才我在外面看到卫公子站在院子里……”
柳卿顿了顿,继续蹲下去整理那几箱子书,还以为他早走了,怎么还在?不过,她现在心里还是有火,和皇家沾边的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没一个好人,那卫孚也没差到哪里去,每次就知道压榨她,虽然这交易她也愿意接受,但是,总归心里不舒服。
直白点说,就是她别扭了,矫情了,明明就是朋友不是吗?总有种被朋友坑了的感觉。
“不用理会,行了,红玉,你去忙你的吧,晚上我要吃你做的饭。”
“喏,我马上去准备。”一听到公子点名要吃自己做的饭,红玉哪还理会卫公子不卫公子,欢欢喜喜的端着空碗离开书房,边琢磨晚上的菜式,至于卫公子还在不在院子里……谁知道呢
几天后,大小消息便流传开来,一直游离于世家之外,却又拒绝皇帝招揽的方家方熙锦终于接受了皇上的任命,正式成为科考的总考官,并且皇上给与他最大的自主权,总考官以下的考官全由他指定,向来门庭冷落的方府一下子成了京城大热,上门来打探消息的,送礼攀亲的络绎不绝。
柳卿算是最早收到消息的人之一,在向皇帝那么一提之后她就知道这事八九不离十,皇帝一心想把和世家没有牵扯的方家拉入朝堂,而方熙锦也不是没有野心的人,开科取士是个最好的机会。
做为学生,当然是要去恭贺的,不过现在的方府可是难进的很,听说整个方府不要说大门没开了,就连旁边的小门,后边的小门也关得严严的,不许人进,也没见人出,倒有点死守的架势。
柳卿可不想现在去吃闭门羹,落笑话给别人看,还是等这事态没这么热了再登门比较好,想必现在方先生也不想见她。
第二卷 第一三十章兴师问罪
第一三十章兴师问罪
这点柳卿倒是想错了,方熙锦不止是想见她,还找上门来见她了。
待闲杂人等退了出去,柳卿才笑语晏晏的道:“学生原本还打算等过几天再去先生府上道贺,先生怎么就过来了。”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方熙锦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全京城的人来道贺都有理由,你这个举荐的人怎么说都应该是我上门来道谢才是。”
原来是知道了啊,怪不得有那么点兴师问罪的味道,柳卿轻咳了两声,“先生这不是寒碜学生么?”
想了想,自己是那即得利益的人,等了这么多年等来这个机会,要做点什么也不再是妄想,怎么说都是自己占大便宜,再说什么都像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和自己学生置这种幼稚的气,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皇上和我说过了,是你举荐的我,当然,皇上也告诉了我,这开科取士是你一手鼓捣出来的,叫我以后要是碰上什么问题就来和你商议,放心,皇上让我用性命担保,这事不会从我嘴里传出去,他之所以告诉我是因为这事干系重大,皇上也不想到后面变了质,要是有你监督便歪不到哪里去。”
乍变的脸色好看了点,她还以为皇帝要不顾他们当初的约定了,她柳卿现在可经不起众世家的反扑。
“希及,以后你也不用拘泥于我们的关系,有什么想说的便说,我现在是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够格做你先生了,以你的才华哪里还需要先生的指引。”
“我也就偏爱些杂学,真要论那些正正经经的学问,方先生,相信我,普通一个学子都比我强,所以,我绝不会去考科举的,免得太丢人。”
方熙锦当他是自谦,摇头笑了笑,“若是多学些杂学便能有你这脑子,我都愿意去学了。希及,皇上让我自主下面的考官,你怎么想?有没有可举荐的人?”
“先生太看得起我了,我认识的人不多,就认识的那几个还全是出自世家,哪适合为考官,我记得政令上是说今年只是试行,只在靠近京城的几个府城设考点,偏远地方的传递消息慢,等他们知道科考都已经结束了,这些个地方完全不用担心,但是离京城不远不近的府城肯定会收到消息,这样一个机会肯定很多人都不会放过,到时候只怕会有一场大乱,我当时上的条陈上应该有写明,应考的人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不知为何皇上没有把这条写上,先生面圣的时候不妨问问。”
方熙锦知道这话不是恐吓,老百姓中有识之士不少,有机会做学问的学子更是不愿放弃这个机会,这通政令不知道让多少人在做着翻身的美梦。
“我记下了,明天便去见皇上,考官的事呢,一点想法都没有?”
看他还是揪着这事不放,柳卿无奈的把扇子扒出来扇了扇,“先生,说实话,我不想插手这方面的事,第一,我不在朝,没这资格,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事,第二,我不想给自己招麻烦,现在我就已经够打眼的了。”
“皇上其实也是这意思,他说你挺有识人之明,他不会怪你逾越,以我看他是恨不得你插手才好,你不用顾及我……”
知道方熙锦心里在想什么,柳卿赶紧摇手,“先生,您就饶了我吧,要是我愿意理会这些事,还不如干脆入朝得了,好歹也明正言顺不是,我是真不想,以后您若是有什么事想问我,我言无不尽,但是有些事,希望你避免带到我面前来,比如考官这事,我是怎么都不会理会的。”
看他说得这么坚决,恨不得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才好,方熙锦哪能不知道自己这学生是真不愿意理会这些,“你啊,就是丢根肉骨头出来给大家争,自己在一边看热闹,行了,这事不烦你,我慢慢琢磨人选。”
柳卿笑得脸上都快开了花,连连点头,“对对,这事不要找我。”
“那考题呢?这个也不行?”不挖点东西出来,方熙锦总觉得有点不甘心,这不是白来一趟吗?
考题的话,柳卿倒是有些想法,要说各朝的科考制度,最成熟的是明朝,但是对于明朝的八股文柳卿没有一点好感,那东西研究多了,人都能成老八股,她是一点也不觉得会做八股文的就会做官。
因为这是第一次试行,问题多是肯定的,有些方面她也没记得这么全,只能边旁观边一点点完善,最后再上一份条陈上去,也算是尽了心了。
这样的事靠她一个人是不行的,前人的经验,后人也得自己多动脑发挥,她相信这么大一个朝堂,不缺有识之士。
把自己对于科举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一开始方熙锦还只是听得认真,后来听得多了担心记不住,干脆叫人摆了笔墨一字一句的全记下来。
越听越觉得这科考可行,对提出这想法的柳卿也就越发的佩服,这时候,与其说方熙锦把柳卿当成了学生,不如说把她当成了先生,一坐一站之间,隐隐的,有点受教的味道。
方熙锦来时便已经是天黑时分,这一番研讨下来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子时,一堆的丝帛记得密密麻麻,若不是全婶实在忍不住了,轻咳了两声提醒两位,两人还没打算停下来。
看了看时间,方熙锦有些汗颜,“已经这时辰了,怪不得管家娘子要给我脸色看,希及,今天就先到这吧,不耽搁你休息了。”
在全婶略带责备的眼光下,柳卿有些心虚的缩了缩脖子,她又忘了男女之防了,这不是有人记在心上了嘛。
“先生这时候回去方便吧。”
“放心,方府的车没人敢拦。”制止要上前帮忙收拾的侍童,方熙锦亲自把丝帛一张张收好,这才注意到柳卿脸上的倦色,心里浮起淡淡的愧疚,是他忘形了。
“休息去吧,以后可不敢晚上登门了,哈哈。”
“先生随时都可以来,不过今儿个确实有些累了,我就不送了,全叔,代我送送先生。”
“喏。”
等屋子里只剩下自己人了,柳卿伸了个懒腰,刚才还不觉得,这会倒是感觉出腰酸背疼了。
“公子,您太不顾惜自己的身子了。”全婶扶着她起身往后院走,心里眼里满是心疼,她一刻也不敢忘了公子的女儿身份,为了公子身体着想,饮食上睡眠上她向来都盯得紧,这突然熬这么晚,明天肯定要难受了。
柳卿哪能不知道全婶心疼她,小女儿态的挽着全婶的胳膊,笑嘻嘻的保证道:“以后一定不熬夜了,全婶这么费心帮我调理身体,我不能让全婶的心血白费了。”
全婶顿时笑开了,拍拍柳卿的手,感觉到上面的凉意又变成了责备,“这天还凉,可别着凉了。”
“是是是,回去就爬床上去。”
待两人走远,暗处走出两人,向来没什么正形的柳莲容也微微攒起了眉,“卿儿妹妹怎么熬这么晚?”
“明天问问全叔,女儿家的身体可熬不起。”柳莲柏脸色也不好看,就是因为府里的人都没有休息,他才想着出来看看出了什么事,没想到是卿儿难得的熬了夜,入府也不短的时间了,卿儿的作息时间他基本知道,从没见她熬过夜,今儿个这是怎么了。
“恩,那明天我去城外见文林,你去找柳全聊聊。”
“行,爷爷已经来信催了,就等这边宅子建好,柳家,便要正式入世了。”
两人对望一眼,有兴奋,也有忐忑,毕竟,柳家这次避世的时间太久了点。
不说皇宫中皇帝看完那些丝帛时如何的欢喜,也不说翻身为京城权贵的方府如何热闹非凡,柳府依然和往常一样安静,无人得知闹翻天的那些事主导者是柳卿。
心满意足的看着重新装得满满的书房,随手拿起一本便是自己不曾看过的,那种巨大的满足感让她幸福得想呻吟。
天气渐好,春衫已经上身,全身都轻快了不少,拿在手里的扇子时不时扇上两下,让人见之便生出感叹,好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郎。
“公子,您找我。”
好一段时间没见的于显荣越见沉稳,莫名被叫来的忐忑在看到神采飞扬的公子时消失无踪,公子心情这般好,应该是好事吧。
“坐吧。”率先在位子上坐下,柳卿也不绕圈子,直接道:“相信你也听说了,主考官已经定下来了,是我的先生方熙锦,有他主管这事,至少可以保证不会完全偏袒于谁,让你有一争之力,但是主考官是最后一关,最先阅卷的是其他考官,所以你也不要有任何侥幸,还有一个月时间,你好好用功,这是第一次试行科考,一切都在摸索中,无形中便杜绝了很多弊端,这是你的机会,抓不抓得住就看你自己了。”
“喏,显荣知道,定不会让公子失望。”
柳卿不再多言,示意他出去,她能透露的就只有这么多,若是他能理解她话里的意思更好,实在不能也算是对他交了个底,只要有真本事,这次是真能出头。
至于透题,她想都没想过,这从来就不是捷径。
第二卷 第一三一章一起来科考
第一三一章一起来科考
方熙锦来柳府的次数不多,但是每次来呆的时间都很长,柳卿只是提醒他来时不要太招摇外并没有拒绝他的登门。
又是一次长时间的研讨后,柳卿留方熙锦下来用了膳,全婶的手艺,酒却是红玉酿出来的,现在她院子里那个小小酿酒坊全权交给红玉打理了,她只提出要求。
“这酒好像更醇厚了,度数也高了不少,怎么你那铺子里没有这种?”
柳卿小小的抿了一口,脸颊飞上红霞,这度数确实是挺高的了,“这是我自己府里酿的,铺子里的都是城外那个酒坊出的,花的心思自然少了,先生要是喜欢,我以后让人给你送,不过这酒出的慢,量不多,您可别再呼朋引伴了。”
方熙锦大笑,“哈哈哈,徐长州那狗鼻子,就算我不说他也能循着酒香找过来,放心,我不把你供出去,我留着自己喝,哈哈。”
看着精神状态完全不同以往的先生,柳卿心底也是欢喜的,方熙锦平日里也就是看着洒脱,心底的抑郁在眼睛里总会透出来,这那样的父兄,他的存在本就引人注目,在将近四十的年纪却没有做出任何成绩,心里哪可能没半点想法。
现在终于是扬眉吐气了,也不和自己的想法相悖,他自是高兴的,就算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他也乐在其中。
“对了,先生,三次考试的考题你能不能给我十七份,当然,是在开考那天给我,我也给我私塾里那些小子开开眼界。”
这要求要是别人提那是想都不要想,绝对难通过,可是是柳卿提出来,方熙锦却没有二话的点头了,就算皇上知道了也不会怪罪,“没问题,到时候我派个信得过的人送来,你那私塾是十七个学生?”
“对,十七个,我都有点嫌多了,以前还好,教点基础不用费多少心,现在可不行了,一个个都鬼精鬼精的,想偷懒都不行。”
也不知道是她教得太活还是他们学得太活了,十几个孩子一点也不像其他私塾那么一板一眼,举一反三的那个劲头让柳卿头疼得不行,逼得她又多嚼了不少的书卷,原本担心刘礼行吃不消或是不喜这样的学生,但是看他那样子是挺乐在其中的,让她放心不少,真要说起来,她当然更喜欢灵动些的学生,木头一样的这个年代不缺。
方熙锦明显的来了兴趣,不过这时辰不早了,管家娘子虎视耽耽的瞧着,再加上这段时间确实打扰得够多,也不好意思再叨扰下去,压下心里蠢蠢欲动的心思告辞离开。
来日方长,不是吗?
科举的第一考时间在五月中旬,考题并不多,更没有后世的那些试卷,只是每个考官记下了题目,应考的人备上空白竹简就行。
但是送到柳卿府里的却是整整齐齐的十八套丝帛,题目一道道全记在上面,送东西来的人带来了方熙锦的原话,“这是皇上下令为你准备的,考卷在考试要交由来人送回去,皇上要亲自检阅。”
柳卿撇了撇嘴,真是皇恩浩荡啊,小至几岁大的也就十岁出头没多远的孩子,能考出怎样的成绩来?她都担心有些题目他们看都看不懂,之所以要这么一份考题过来,不过是让他们提前感受一下科举的滋味罢了,当然,她是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