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如果明天来临-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要去长安了?”

    “嗯,已经休息了几天,该上路了。”

    赵逸没有很快接话,看了我一眼之后,很平静的说道:“想去就去吧。”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好沉默,他也不再讲话,一时气氛有些古怪。

    其实也知道会是这样,自己也有一些心理准备。突然想起借银子的事“哦,那个……我还有有件事想跟你说。”

    他看着我问:“什么事?”

    “哦,我……我想跟你借点钱。”

    大概是看我的样子太窘迫,他突然笑起来。

    至于吗,笑的这么无害?可是有求于人,不得不低声下气,于是厚着脸皮当作没有听见,半天却听不到他说话。我抬起头问道:“你不会这么小气吧。”

    “还有别的吗?”

    “还有……再借我一套衣服,穿着女装不方便。”

    “就这些吗?”

    我看着他,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不自觉的点点头。

    “今天晚上,我会帮你准备好的。”

    “谢谢,以后有机会我会还你的。”

    他点点头,不再说什么。难道他真的没有别的话要对我说吗?

    第二天一早,长婶敲开我的房门。“王姑娘,公子吩咐了,可是实在来不及赶制一件新的,就把公子的这件袍子改小了些,你试试。”

    “谢谢长婶。”

    长婶笑着“不谢。”

    我接过袍子,套在身上,浅蓝的颜色,衬的我脸色更加白皙。将头发束好,走到镜前,果然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摸样,玩心一起,转身双手抱拳对长婶行了个礼。

    长婶笑道:“王姑娘这样一改换,到真是有几分样子,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书生一般。”

    “比起你家公子如何。”

    长婶连忙摇手:“那不一样,那不一样。”然后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从怀里往外掏着“看我差点忘记了,这是公子让我拿给姑娘的盘缠。”

    “你家公子呢?”

    “公子早上有事,出去了,叮嘱我一定要交到姑娘手上。”

    我心里一阵失落,为什么都不和我道别呢?

    告别长婶,就出发了。

    一个人的旅行开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慢慢走,一路游玩,也是一件不错的事。反正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

    今天的天气艳阳高照,我将准备好的草帽戴在头上遮阳,忽听得背后又马蹄声,赶紧往路边让了让,心里嘀咕,谁这么着急,万一被马蹄踹到可不是小事。

    蹄声在我身边慢下来,我转头掀起帽檐,赵逸正骑在白马上,手里拽着缰绳,很是英气。不待马儿停稳,便跳下马来。我看他头发被风吹乱,想是来的十分着急。

    “我听长婶说你有事,就没有等你。”

    他没有说话,只定定看着我。他的眼睛幽深,里面藏着犹如波涛翻滚的巨浪,要把我卷进去,而我,心甘情愿。然而片刻后,我再也找不到那种期待的目光,仿佛刚才只是我的错觉。

    “刚才有事情耽误了,我来送你一段。”

    “不必了,你送的再远,我还是要一个人独行的。”

    短暂的沉默后,他说道:“我现在不能陪你回长安,路上你一个人要小心。”说着拿出一把匕首和一封信“这个你带着,防身之用,到了长安,你若遇上难事,去找信上的这个人,他会帮你的。”

    我接过东西轻道:“谢谢。”看看他“你回长安后,会来找我吗?”

    他轻叹口气,看向远处。

    我垂下眼睛:“我就随便说说,再说你也不一定找得到我,也许你回去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

    他突然牵起我的手“静儿,你到长安后等着我,我会去找你的。”

    他第一次这样唤我,眼中充满温柔,虽然还夹杂着一些我看不懂的东西,可是我已经能感觉到他的心里已经有我一个小小的位置。

    我心中一喜,掩饰不住笑容,羞涩的低着头“知道了。”

    他慢慢的松开我的手,我明媚一笑,“我走了。”

    他点点头,我走出一段,回身看看他,微风中,一人一马,仍然望着我离去的方向,见我转身,他挥挥手,我微笑也同样挥挥手。

    ********

    一路走过了美丽的荷花池,一片片金黄的麦田,晚上借宿农户家里,有满天的星星作伴,白天,悠悠荡荡,和路边的山花野草一起享受阳光,渭河边上,我跟着一群孩子下河捞小鱼,打谷场上,用棍子驱赶着想来偷吃的小鸟。

    享受着蓝天、白云、空气、雨露……从未有过如此的自由。

    一路向西,来到骊山脚下。这个地方太有名了,山下有华清池,不远处有兵马俑,不过这个时候还深埋在地下,山顶就是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地方,现在的骊山是属皇家园林,不允许我这样的平头百姓游玩的,只能远远望峰兴叹,这个周幽王玩笑开得够大。不过周幽王真的就是个要美人不要江山的主吗?他就想不到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是不是人拥有至高无上权利,就容易上头?如果他换一种方式,在历史上留下的也许就是像唐玄宗和杨贵妃这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感人故事了,当然周幽王没办法和唐玄宗比,可以为心爱的女人暗淡六宫粉黛,然而三尺白绫赐下,美人香消玉殒,岁万里江山憔悴,可玄宗仍是玄宗。

    现在的李隆基意气风发,励精图治的时候,还没有遇到杨玉环。

    过了骊山就快到长安城了。



………【第十章 长安】………

    长安,长治久安,历来帝王美好的心愿。

    临近的时候,风光就已不同,进到城内,更是处处令人惊叹,一门一店一楼一阁,都让我驻足流连。

    我满心的赞叹,长安比我想象中更有气势。茶坊酒肆,店铺林立,唐人、波斯人、回纥人汇聚于这个大都市,令人目不暇接。

    我找了一间普通的旅店住下,洗个热水澡,把自己扔在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觉。

    醒来,天已经擦黑,肚子开始咕咕直叫。先去把肚子填饱比较重要,于是走到外面,顺便逛逛长安的夜景。

    好一个大唐不夜城,***辉煌,犹如白昼,我一下子来了精神,一连走了两条街,发现一群人层层围在一个台子前,而台子上惊险的杂技正在上演。

    我挤进人群,杂技表演在电视上见得多了,可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亲眼看到。

    大概有三米高的半空中,一个小姑娘手中撑着一把伞在走绳索,绳上的小姑娘左手撑伞,右手时不时上下摆动,绳子下面虽然铺着垫子,可看上去仍然十分惊险,台下面人都的屏住呼吸,生怕一个大气吹落了绳上的人。一步一步走到中间时,一个小小的不稳,小姑娘身子一晃眼看就要跌落,台下有人掩口惊呼,小姑娘却只是半蹲后又慢慢直起身子,待走到尽头时,人群爆发出一阵喝彩。然后有人向台上扔钱,有人大声拍手叫好。

    待到人群散去我才想起来还没有吃饭,就沿街随意想找一家面馆坐下,面馆的隔壁是一家看上去比较高档的酒楼,进出来往的人看上去都像是达官贵人或者有钱的商人,里面还不时飘出阵阵歌声。

    古人有借着鱼香吃大饼的,我今天借着隔壁歌声吃面,好像也不错。

    吃完了面,付了钱,走过隔壁的酒楼,透过窗子望进去,偏台珠帘后一个丽人正抱着琵琶弹唱,乌黑的头发绾成一个高髻,肩披乳白披锦,身着鹅黄襦裙,明丽而妩媚,手指轻拨琴弦间流出无限风情,轻抬头,眼神流转,扫过各个席间,却带着高傲和一丝蔑视。

    应该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水莲花吧!

    乐声中了,丽人站起身,抱着琵琶进了后堂,今天的演出结束了。我也信步踱着,绕到了后面一条街,这里要比前面清冷一些,人也不多只有一间打铁的铺子半掩着门。

    前面不远处,从墙角闪出一个人,一身布衣,毫不起眼。借着灯光才看清她竟然就是刚才唱歌的女子,怀里用布包着的应该是她的琵琶,原来我不知不觉走到了酒楼的后门。

    她走得不急不慢,微微低着头,尽捡着阴暗处走。

    她这样是怕有人发现她吗?如果怕被人发现怎么还会去卖唱。那就是心里孤独了,有时候人越孤独越是想把自己藏在角落,不愿将自己展示在人前。那么她在这里表演岂不是会很痛苦?想着她高傲的眼神,那应该是一种复杂心情下的自我保护吧。

    我一直远远跟着她,我不是个好奇心重的人,这样做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也许只是想看着她平安到家。

    我什么时候怜香惜玉起来了?

    我跟着她走过两条街,又左拐右拐进了一条窄巷子,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前面的似乎发现我跟着她,步子越走越急,不像是回家,倒像是要把我诱到什么地方。而我身后有一个人在尾行,我觉得不对劲,这前后来那个人不会是一伙的吧。

    巷子一团漆黑,只能借着月光面勉强看到人影,后面的脚步声渐近,我突然害怕起来,这一前一后两个人不会是一伙的吧。我正要转身从另一条小巷离开,她却从墙后突然出来,拿琵琶把我顶在墙上低着嗓子恨恨地问:“为什么跟着我?”

    如果她和后面两个人是商量好的怎么还会问这种问题?看来来是我小人之心了,于是急急的小声说:“后面有人。”

    她愣了一下,手上的力道也轻了些,我趁机抓住她的手“快跑。”

    我对地形一点也不熟悉熟悉,她是慌不择路,两人直直进了一条死胡同。

    “怎么办?”我问。

    “大不了拼了。”

    我看她死死抱着琵琶,确实像是要同归于尽。

    “你知道是谁?他和你有仇?”

    她看我一眼,没有回答,只是满脸的警惕。

    躲无可躲,藏无可藏,我从地上摸起一根棍子,对她说:“他要是敢怎么样,咱们就一起上,我用根子,你用琵琶。”

    她点点头:“知道了。”

    黑暗中,我将棍子藏到身后,静静等着,只觉得心就要跳出胸口。

    身影慢慢靠近,我对旁边的人使了个眼色,于是两人一起冲出来,手上的家伙一起朝着来人打去。

    我使足了力气,可还没看清楚来人的手势,只觉得手腕一震,棍子就飞出去了。原来这人会武功。

    麻烦了,看样子他一人对付我们两个是轻轻松松,怎么办?

    脑子一热,冲上去,死死抱着那人,嘴里喊着:“快跑,出去叫人。”

    半晌,再听不到一点动静。被我抱着的人一动不动,直着身子,我斜眼向一边去,美人呆立在原地,手里的琵琶也垂在地上,看她的表情没了刚才的紧张,到多了几分幽怨。她们似乎认识,好像也不是仇人,我的头整个儿埋在那人身上,模模糊糊只听到她叫了一声“……哥哥”。



………【第十一章 衣坊】………

    我呆住,连忙松开双臂,转过身子。

    被我抱过的人出声道:“知言,真的是你?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不去找我们?”

    美人似在哭泣,带着些怨恨道:“找你们?你们不是都避而不见吗?”

    男子叹口气,“一定有什么误会,先跟我回去吧。”

    “我有自己的住处,不必麻烦。”

    男子上前,拍着美人的背柔声道:“听话,先跟我回家去,有什么委屈回去慢慢说。”

    我站在一边看着,原来人家是旧识,而且听口气关系好像还很亲近,幸好那人会武功,不然被我误伤了就不好了。

    三人缓缓走出巷子,刚才忙着躲,不知自己进了哪里。长安的道路南北与东西垂直,每一个路口都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觉得相似,再加上天黑,竟然想不起来时的路了。

    前面的两个个人都沉默着不肯说话,我也就继续跟着走,走到光亮处,我才看清那人面貌,棱角分明的脸,挺直的鼻子,深邃的眼睛,整张脸无比英俊。

    “这位公子,刚才多谢了。这是我……是我表哥,刚才都是误会”美人突然对我开口。

    我身着男装,他一直把我当成男子,也无怪她见我跟着她时那么紧张。

    目光一转,看他表哥,正上下打量着我,似乎看出了什么。想起刚才我死死抱着他,那他是知道我是女子了?

    脸上一红,既然他知道了,还是直接告诉他表妹吧,也省的他误会我有什么企图。

    “姑娘请别见怪,刚才听到姑娘歌声,又在路上碰到姑娘从酒楼出来,一时起了玩心。”我离她近了一些小声说“其实,我与姑娘一样也是个女子。”

    她微微一愣,重新将我打量一番,露出笑容“原来如此。”

    我看看他表哥,他也微微露出一个笑容。

    我轻出一口气,这两个人一个气宇挺拔,一个明艳多姿,到真是般配的一对。脑海不禁浮现出赵逸清风般的身影,我和他有一天也能并肩走在这里吗?

    表哥开口说道:“姑娘若没有什么事我们就告辞了。”

    “好的,再见。”

    美人对我微微一笑,算是告别。

    两人没走出多远,我又追上去,叫住他们。

    美人回头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麻烦问一下清凉客栈应该怎么走?”

    两人将我送回客栈,可能是碍于我在,一路上没有再说什么。

    到了客栈门口,我对美人说道:“谢谢你们送我回来,不然我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找到。”

    “姑娘你就一个人住在这里?”

    我点点头,美人微微一笑:“我也是一个人来长安的,现在总算寻到了亲人,你一个人万事小心。”

    我回报一个微笑“我知道的。”

    目送两人离去,我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手中摩挲着竹箫,沉沉地睡去。

    一连几天,我都是一早出去,天黑才回来。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几乎被我游了个遍,吃了无数美味的小吃,见识了各种各样新奇好玩的东西。

    玩够了我开始考虑长期住客栈不是办法,还是要租一间屋子,然后最好找件事情做。

    第二天一早,我就在街上晃悠看看哪里有房子出租。旁边一家成衣坊,我看了看,还是给自己买一套女装吧。刚走进去就看见那天晚上的美人在两个婢女的陪伴下挑选衣服。

    我上前打招呼:“小姐,真巧。”

    她转头看看是我,露出一个笑容:“你也来挑衣服?”

    “嗯,不想再穿男装了。”

    美人翻动着面前的几套成衣,“你喜欢哪个样式?不如我来帮你挑?”

    “好啊,你帮我挑挑看。”

    美人拿起一套淡黄襦裙在我身上略略一比说道:“穿上一定很好看,试一下吧。”

    我换好衣服出来,美人看见我,“果然很衬你的皮肤。”

    走到铜镜前照了照,美人眼光不俗,的确很好。

    “知言,挑好了吗?”

    “就好了。”

    门外进来的人一身湖蓝衣袍,手握折扇。看到我,愣了一下,随即展开淡淡笑颜。我也回了一个笑容。美人看看他表哥,显然不知道他表哥已经知道我是个女子,笑道:“没想到吧。”

    表哥一笑:“那夜看姑娘一直跟着知言,以为是个歹人,所以也一直跟在你们后面,没想到姑娘竟然不顾自己安危舍命救知言,令人敬佩。”

    “公子这样说,实在让我惭愧,当时只是觉得能跑掉一个总好过两人一起。”

    美人开口道:“虽然是个误会,知言还是应该谢谢姑娘。”

    “不敢不敢,我叫王静姝,你们叫我静姝就可以了。”我连忙摆手。

    美人又挑了几套衣服,对着掌柜的说道:“胡掌柜,把这几套先送到郑公子府上,这位姑娘的一起记到账上。”

    “陈小姐放心。”胡掌柜弯着腰满脸是笑。

    “不用了,我自己会付的。”萍水相逢,我不好让她为我付钱。

    知言嘴角对我微微一勾:“那随便你了。”提步走出铺子,表哥朝我微微颔首,跟在后面也出去了。

    “掌柜,多少钱?”

    “五两银子。”

    “什么?这么贵?”



………【第十二章 绣庄】………

    “大妈,再便宜些,再便宜些我就租下了。”

    “好了好了,给你租下了,不是看你一个人,才不会就这样租给你呢。真没见过这么能讲价钱的。”房东大妈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终于同意了我给出的价钱,“屋里的东西你都可以用,院子你每天自己收拾。”说完从腰上取下钥匙递给我,扭着胖胖的身子出去了。

    赶紧打水打扫了房间,房间并不脏乱,一会功夫就清理干净了。

    有了落脚的地方,应该去找赵逸的朋友告诉他一声,回来后好来找我。

    我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他家在哪里,那样不是更方便吗?

    想起他脸上的无奈,他这样安排一定是有原因的吧。

    我写下自己的住地,也装进信封里,照着信上的地址,我找到了郑府。

    一看就是官家的府邸,门口两座大石狮子,大门紧闭。

    我上前敲了门,一个小厮开了门,“请问您是?”

    “请问这里是郑浩谦的府上吗?”

    “我家公子不在。”然后咣当一声关上了门。

    “喂,我找他有事,他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

    我气结,不知道什么人得罪了这位郑浩谦,让我在这里带她受过。

    转身往回走,一顶轿子从身边经过,我往路边让了让,没有抬头。

    “静姝姑娘。”陈知言撩起帘子,“真是巧,哪里都能遇上你。”

    “是啊,真巧。”

    “静姝姑娘有什么事吗?”

    我回头看看,这巷子只有郑府一座府邸,陈知言往里走一定认得府里的人了。

    “陈小姐可认得郑浩谦?”

    陈知言微微一笑,带着点不解:“你是来找他的?可我那天看你们并不相识?”

    “嗯?啊,难道郑浩谦就是你表哥?”

    陈知言点点头。

    那不是方便许多。“那真是太好了。一个朋友人托我给他一封书信,之前并不知道你表哥就是郑公子。”

    “原来这样,那为何不进府去?”

    “他们说郑公子没有在。”我有些无奈。

    知言笑笑:“吃了闭门羹吧。我上次来找他的时候也是这样。”

    我也笑笑。

    “不如我帮你转交吧。”

    “那谢谢你了。”我从怀里取出信,地道知言手上。

    知言接过信,看着信封上“浩谦亲启”四个字,又看了看我,没有再说什么。

    刚回到家门口,就看见房东大妈。

    “静姑娘,有点事找你。”

    “什么事大妈?”

    “我问你,你愿不愿意找个活做?”

    “当然愿意。做什么?”

    “平云绣庄的掌柜托我给她找几个会绣工的女孩子,你会不会?”

    我摇摇头。

    “那就算了。”

    “大妈,拜托,你跟掌柜说说,我学得很快的。”

    大妈等了我一眼,“明天跟我去,掌柜看得上了就行。”

    第二天一早,我跟着大妈去了平云绣庄。

    绣庄的掌柜是个三十出头的女人,目光里透着精明。

    打量了和我们一同来的几个女孩子一番后,说道:“把手伸出来。”我们齐齐伸出双手。

    “你们两个留下,其他的人回去吧。”掌柜的指了指我和我旁边的一个女孩说道。

    然后带着我们两个人向后院走,再不理会剩下姑娘的恳求声。

    “你们以前一定听说过,咱们绣庄在长安城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不说平常的达官贵人,商贾富豪都以能有咱们的绣品为荣,就连宫里的娘娘们的穿戴使用很多也是从咱们这里送去的,那些波斯、大食的商人,每年从这里也要买不少运回去发财。所以能来这里做工对你们来说也是意见光彩的事情。”吴掌柜挑挑眉毛,“我姓吴,既然愿意来这儿,就好好学,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正式上工,工钱保证让你们满意。”

    “巧云,你带着她们熟悉熟悉。”又对着我们说道:“巧云是这里的管事,一切听她安排。”

    吴掌柜一阵风一样回去前堂,我们互相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跟在巧云后面,听巧云跟我们说着:“这是库房,左边是普通的绣工房,右边的是给宫中准备的绣工房,做出的绣品也是最最上乘的,我们中技艺最好的人可以去哪里做工……”

    第二天,我和一起来的彩屏开始跟着巧云正式学习刺绣。

    先认识各种布料,然后学习各种针法,还有各种针法的使用技巧,经过大概一个多月的练习再经过几层考验,才可以正式上岗。

    日子慢慢长了,也慢慢习惯每日要做的工作。这里大多是年轻的姑娘,年纪稍大一些的也都是技艺特别好的,年纪最大的莫大姐有四十多岁,据说过去宫里绣龙袍都会把她请去,这两年年纪大了些,眼神也有些不济,在宫里走动的少了些,可在绣庄里是绝对的权威。平时绣品完成后都要她点头才能通过,吴掌柜对她也是客气周到。

    我和彩屏第一次拿着自己的绣品交给莫大姐时,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如果她这里通不过,就要失去这个工作的机会。

    我绣的是一个香囊,彩屏绣的是孩子的肚兜。莫大姐看了看两件东西,缓缓对彩屏说道:“这‘五鱼戏莲’栩栩如生,短短时间能绣得如此逼真,已是不容易了,可以留用。”

    彩屏难掩兴奋,满脸喜色。莫大姐又拿起我的荷包前后翻看,微微皱眉,半晌道:“这个木兰图样是谁所绘?”

    “是我自己。”

    莫大姐看看我,又看看香囊。

    这样的图样她当然是没有见过的,这里面我加入了现代素描的手法,而素描、油画和中国古典的绘画有着太大的不同,没想到她一眼就看出来,莫大姐觉得新奇也不算什么,我现在担心的是她虽然看出来,但是不一定能够接受。

    莫大姐点点头,又道:“你来自己说说你绣的这个东西。”

    我想了想说道:“之所以选绣木兰花,是因为我爱木兰高洁出尘,不似牡丹、芍药般绽其艳丽,而只秀其清雅,不妖不争,它我心中最爱的花。绣法,选用最简单的长短针,后针从前针中间穿过,边口处不是很整齐,但却使光色看上去更加和顺,和我的图样画法可以相辅相成,也能让绣出的图案更加逼真。”



………【第十三章 观音】………

    莫大姐听完,说道“今天的绣品是来检验你这段时间所学技艺,你这样简简单单一朵木兰,还用的长短针的针法,虽然说出些道理,但不免让人感觉投机取巧。”

    我笑了笑,“大姐说的是,这个花样和针法都过于简单,但是这样简单的搭配出来的效果却是最好,香囊本是女子日常佩戴的小物件,若是配以复杂的花式,复杂的针法是能体现出我近日所学,但就绣品本身而言反倒显得繁琐,失了灵秀。”

    “你说的不错,但是绣工房需要的是最好是技艺,要的是将制定图案完成,你这些心思没有用,你不适合在绣工房做工。”

    我愣住,没想到这样就识失去了一个工作机会。

    莫大姐站起来,“你们都跟我去见掌柜。”

    莫大姐进了前堂,我们在外面等着,我看看彩屏,彩屏看着一旁的花木。

    半晌,莫大姐叫我们进去,吴掌柜从柜台后走出来,手上拿着我们绣的东西笑道:“彩屏的手艺不错,看来学地很下功夫,以后跟着巧云好好做。”

    彩屏笑着“知道了掌柜。”

    吴掌柜绕到我身边:“静姝先跟着莫大姐在前堂做事,以后不光要对绣品上心,对顾客也要多上点心。”

    什么意思?我被留用了?原来还是个好差事。我心里一喜,我的性格本就不是能够长期静下来的,这样的安排更合我意,更重要的是前堂的工钱要比绣工高出许多,“谢谢吴掌柜。”

    前堂除了吴掌柜,就是和我一起的几个人,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将顾客的要求记录下来送到后堂,如果顾客有事什么特殊的要求,我们根据情况可给予建议,说白了,就和现在的前台工作差不多。

    秀庄的生意非常的好,除了京城的往来客商,全国各地的分店有时也会送来一些要求比较高或者数量比较大的订单。

    掌柜的知道我会画画之后,让我画了许多花样让人绣好之后摆在台面上供顾客选择。由于我画的大多是一些花草,所以选择这些的大多是定制一些屏风帐沿之类。

    现在的佛教非常流行,有很多人家要求绣佛像、佛经,有时我也参与一些此类的绘画,因为佛像的要求一般都比较高,而且因为佛像在人们心里是神圣的,地位十分特殊,所以我也不敢做很大的改动,对于索取的佛像绘图,我是不懂的,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一般都请别人帮忙,可是有时候大家都很忙,我也只能硬着头皮给人画。画的时候,参照成品的特点,很少的结合一些我自己的绘画技巧,在色彩明暗的处理上下了许多功夫。

    一日清早,绣庄刚开门,就进来了一位顾客。四十多岁的样子,穿着官服,人看上很是粗犷。进来后就在堂内前后看着,然后坐在木椅上,我端了一杯茶过去,问道:“这位大人是想买些成品还是想要我们为您做些什么?”

    “你们谁是王静姝?”

    我愣了一下:“我就是。”

    他看看我,说道:“前些日子可是你给张景张大人府上绣了一幅如来佛像?”

    “我只是帮张大人稍稍修改了一下他拿来的图样。”

    “你改的不错。既然是你,你也给我绘一幅观音像。”

    我松一口气,还以为是出了什么问题,原来是来订货的:“您要什么尺寸?什么时候要货?”

    “三个月时间,尺寸与真人一般大小。”

    “好的,您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吗?”

    “这是给我们家老太太准备的寿礼,一定要绣好。”

    “知道了,大人,您将府上地址留下,等好了之后我们派人给您送去。”

    我看他写好地址,交给掌柜,掌柜笑颜如花,坐在那顾客对面的椅子上“原来是宋大人,您要的这个尺寸我们很少做,时间可能再宽限一些?”

    “最迟三个半月。”

    “多谢宋大人体谅我们,这幅绣品的尺寸您要求的比较大,所以价格上要稍高一些。”

    宋大人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