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帝师-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声乐的伴随当中,百官与江夏一起进入到了太和殿。抬头看向太和殿正前方,那四方台上的龙椅。江夏禁不住微微吸了口气,他一步步朝着龙椅的方向走去。一直走上四方台,转过身来看向底下的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在这一刻立即开始行跪拜之礼,又是一阵山呼万岁之声。然后江夏坐到龙椅上,高声道:“众卿家,平身!”
“谢皇上。”文武百官起立。整个登基大典就算完成了,如今的江夏,便是真正的大明皇帝。
当然,天下究竟有多少人认可他这个皇帝,这暂时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在这京师之中,江夏已经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帝了。
按理说,新皇登基,应该有新的国号、年号。但是江夏并没有着礼部更换这些,而是把首要之事,改成了传诏书于各省、府、县,告之自己称帝一事。
一般情况下,新皇登基,传诏天下以后,各省、府、县的官员,应该写贺表呈送京师才对。
如今江夏登基,他就是要借这个贺表看看,究竟有多少人会支持他登基。又有多少人,会在此时趁机兴风作浪。
其实不必江夏传诏天下,萧清他们一行等无夏组织的人,自出京师以后没多久,立刻就开始派人写了檄文,传布天下。
檄文的内容大概就是:“奸臣江夏,自恃功高,便对皇位起了觊觎之心。今已无视礼法,自行在京师宣布登基称帝。此行径无异于强盗匪类,真乃大大的乱臣贼子。如天下尚有有识之士,值此大明江山生死存亡之际,各应行匹夫之责。共同联合,除此乱贼!”
檄文传播的速度,比江夏的诏书传播速度还要快。并且诏书只是传给各省府县的官员们,而檄文则是在天下各地张贴传播,影响范围比之江夏的诏书,要更大一些。
这天下之事,不是说哪一个人的威望高,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人支持的。好似江夏这种谋朝篡位的事,被人唾弃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并且在这个时候,但凡是有点儿野心的人,一定不会放过眼下的这个机会。以锄奸、勤王、复正统之名,凡是有实力之人,都可以在各自的地盘上招兵买马。
或分踞一地裂土封王,做个土皇帝。或带兵杀入京师,趁此乱世取个泼天富贵。这些都是可以的。
所以大明各地大乱,必定很快就会发生。此时此刻,只不过是还在酝酿而已。
但是就在各省府县的人都还没有表明态度时,苏州知府却抢先发出了诏书,向全天下江南各府县宣布。大明正统,当今皇上正在苏州。若是忠臣义士,此刻该当前来苏州投奔,集天下义士之力,共同进京平叛!
第五八四章各方势力涌现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便是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若是日子过的普普通通,平平凡凡,莫说是半个月,可能是半年就此过去也没任何感觉。但是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这七月的后半月真的变化太大了,大到有一种每过一天,大明就变化了一下的感觉。
已经登基称帝的江夏,早已顺理成章的住进了乾清宫,他的一众夫人们亦也住进了皇宫。至于朱载江,此刻他正带着一个银色面具,跟在江夏身旁。
这是江夏的意思,旨在让朱载江了解他做的每一件事,从而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反正江夏还是十分坚持,有朝一日这大明江山,仍旧要归还给朱载江。
千门被江夏改成了“大明信息安全总署”,简称“明安署”。署长由耿中秋担任,海大有、黄飞跃则分别任副署长,负责协助耿中秋。
此刻三人正在乾清宫站着,手捧奏折,向江夏汇报着大明这半月以来的变化。
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江夏即皇帝位的诏书,以及萧清派人发布的平叛檄文。如今都已经各自见了效果。
根据耿中秋的汇报,靠京师比较近的府县,基本都呈上了贺表,以表臣服之意。所以京师周遭一块,基本已经被江夏控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派出军队是京师周遭的府县驻扎,同时收了京师周遭的军队回京师,重新打散进行整编。
而出了京师之外的地方,虽然也有不少人呈了贺表,但情况都比较复杂,暂时无法为江夏所控制。虽然现在每隔数日就会有一支新的势力冒出来,但比较有机会成气候的,黄飞跃列举了一下。
首先说的,自然是南京那边,打着皇室正统旗号,大肆招兵买马的苗仁虎等人。他们凭借着那跟朱载江长的一模一样的苗仁虎,极力对外宣传着自己的正统之名。以致于杭州、南京、扬州、宁波、浙江等地,基本都已经被其所控制。
现在的南京,被改名为“望京”。意思就是北望京师的意思,寓意着有朝一日一定要重新回到京师,重正“大明正统”。
众所皆知,南京本身就是留都,既有皇宫存在,也有六部等一整套行政班子在。有着这些有利条件,如今苗仁虎背后的萧清等人,基本已经控制了半个浙江省。
这半个浙江省,历来都是文化底蕴深厚,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可说是占尽了地利之变。基本有呈现要和京师江夏分庭抗礼之势。
除了这望京,其它比较有望成气候的势力,那就是山西的齐王、山东的鲁王、四川的蜀王以及湖广的荆王。
这三位王爷,在以往一直都是不显山不露水。从未参与过任何党派之争,朝政之争。顺风顺水的传承着,所以往常并不被人所注视。
但是正犹如不叫的狗才最咬人一般,这三位王爷竟然是大明十几位藩王之中,底蕴最深厚的三人。这才短短半个月而已,三人已经各自把控了山西、山东、四川这三处的大部分地方。
尤其齐王朱贤、鲁王朱弘桓。这两人前者得到了琅琊王家的支持,后者得到了陈郡袁家的支持。所以势力的发展速度,大有一日千里之势。
至于蜀王朱厚才,他似乎还很得蜀中各老牌家族的支持,整个四川竟然无一个府县向江夏呈递贺表。这就意味着,四川已经被朱厚才牢牢控制在了手中。
除去以上四股势力之外,其余大明各地还有大大小小的势力十几拨,并且每隔几天,总还有一两拨势力出现。
这大变刚刚开始,所有人都想要趁机浑水摸鱼一把。所以这种情况的发生,十分之正常。
并且这前期,大家也不会爆发什么战争。因为人人都知道,攘外必先安内。没有巩固好自己的地盘以前,相信谁也没有心思去对别人用兵。
关于黄飞跃汇报的,江夏听完虽然神色有些凝重。但总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他称帝登基,没有大义的支撑,所以出现这样的分裂情况,实属正常。
不过江夏并非没有反制的手段,他虽然现在无力对那几大势力用兵,但他手中可还握着一个巨大的杀器。那就是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的总金库,是设在京师的,也就是在江夏的控制范围之中。若是江夏宣布京师以外的大明宝钞不再流通,那么京师之外的经济体系,立刻就会开始崩溃。
不过暂时江夏还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他一旦宣布了这件事,首先受苦之人,必定是天下的老百姓。
黄飞跃汇报完毕以后,轮到海大有说话了。海大有说的问题,则令江夏感觉有些头疼。
如今山西被齐王朱贤控制,所以齐王已经派人去宣府、大同等地支援边军,抵抗鞑靼大军的进犯。如此一来,宣府和大同的不少边军,算是就此被齐王给接收了。眼下对于江夏来说,比较头疼的就是大宁。
从大宁处进攻,准备突破长城防线直入京师的鞑靼兵马也不少。眼下那边暂时是由永平军在抵御,虽然估计暂时不会出什么大事,但若是没有京师物资的支持,恐怕是抵御不了多久的。
故而江夏必须要考虑,立刻带援兵和物资,前去永平府支援永平军,共同抵御鞑靼的进攻。
算起来,这算是眼前的第一要事。
若是一旦让鞑靼突破长城防线,那么鞑靼就能够直入京师,十分难缠。
可是京师周遭,卫所众多。各卫所的兵力,如今不一定完全都听从江夏的指挥。所以江夏要去支援永平军,首先就得打出一条通道出来。而京师如今可用兵力为十万余,为确保京师安危,他只能挤出三万兵马前去打开这条通道。
且不说三万人是否少了,这一时间让江夏决定由谁去做这件事,他也有些犹豫不决,拿捏不稳。
这其中,最好的人选自然就是他自己。因为那一路上的很多卫所将领,或多或少都有他的人在。若是江夏亲自前去,恐怕很多地方都不用开战,可以直接收服。
可是自己若是走了,那京师由谁来看管呢?
江夏微微叹了口气,突然他灵机一动,扭头看向朱载江。
江夏想了想后,嘴角突然露出了一抹笑意。
第五八五章驰援之路
清晨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前往永平府的京师城门外,江夏和带着面具的朱载江,正在送别一个身穿银色盔甲的男子,以及三万押送粮草物资前去驰援永平军的兵马。
看着那身穿银色盔甲的男子,“江夏”彻底无语了。带着银色面具的朱载江,更是觉得无语。
眼前的这个“江夏”,实际上是尹人面易容而成的。恐怕全天底下,会让人冒充自己做皇位的,也就只有江夏这一人了。
按照江夏的安排,尹人面只负责冒充他上早朝。其余一切政务决断,则由朱载江处理。江夏此去意义重大。京师的地理位置,和鞑靼相邻。长城防线,对于京师来说尤为的重要。如果长城失守,京师将直面受到威胁。所以收编永平军,巩固长城防线,这是必须要做的事。
对于收编永平军,江夏倒不担心。因为永平军从都指挥使开始,共计有四十八人全是讲武堂出身,基本等于是江夏的嫡系兵马。对于江夏的收编,他们不可能不从。
唯独就是京师周遭,在成祖时期就足足有七十二卫。虽然经历土木堡之变以后,京师的兵力有所减少,但至不济也是二三十万兵马。能不能完全收编这二三十万兵马,将会是江夏能否定鼎天下的关键。
当然,相信没人会忘记,江夏还有天津、浙江、福建、广州四大水师。这三者基本也是他的嫡系兵马,属于他握在手中的又一杀器。只不过俞大猷和马云龙暂时都在对外征战之中,江荀的天津水师和云潮生的广州水师暂时都不宜妄动。
这两者是属于他的布局之一,日前双方都已送来消息,表示绝对支持江夏称帝。江夏让二者按兵不动,小心控制着自己所驻的港口。届时只要他京师一稳,将会立刻和他们呼应,配合进攻。
一举拿下从京师都广州的所有地方,如此就可以南接安南国,和他家在安南做国君的儿子朱念君进行呼应。
所以总得来说,大明的局势,尚且都还在江夏的控制范围之内。目前最为紧要的,就是稳定京师的局势。
出了京师以后,天色开始逐渐变亮。与往常一样,此次随同江夏出来的,依旧是萧杀与杀人谷的五位,另外自然还有张猛。
余下三万兵马,主要是由千门弟子和京营剩下的兵马混合编制而成。由讲武堂的两名毕业子弟,谢腾飞和杨贝贝负责带领。
由于在京师生变之前,永平府那边就已经向京师求援过了。所以江夏估计永平府那边的情况恐怕并不是太好,自己需要及早赶过去支援。
从京师往永平府走的路上,第一个要经过的地方,就是蓟州府。蓟州府在祭天大典开始之前,曾经出现过民众叛乱。这证明这个地方,应该是有门阀势力存在的。
所以江夏在进入蓟州府地域之前,就先告诫了手下人,一定要小心注意。
蓟州府的知府,江夏还记得是叫夏家林。这一次京师周边送即位贺表的人里面,就有他存在。此时送贺表,基本就象征着臣服之意。只是这臣服之意究竟是真是假,江夏还得试过以后才知道。
过了虹桥以后,江夏他们一行人便来到了夏家镇。夏家镇和三河比邻,离着兴州后屯卫比较近。而兴州后屯卫,便是隶属于蓟州府管理的卫所之一。
在通州,神武中卫的卫所等地,基本上还没生什么乱子。但是进入到夏家镇以后,江夏却在路上看见了不少正在往京师迁移的百姓,一个个托儿带口的,但又没有带太多的家具,应该是匆忙中举家迁移。
能够迫使一个地方的百姓这样做,恐怕夏家镇的情况并不算太好。
“大人,报!”谢腾飞骑着战马来到江夏身旁,模样看上去有些紧张。他和杨贝贝二人是知道江夏身份的,且不说江夏已经是皇帝。就算还是先前的辅国,也足够他紧张的了。
江夏点了点头,示意谢腾飞说话。
谢腾飞道:“大人,我们的探马回报,前面夏家镇的市集,基本已经一个人都没有。而出了夏家镇外面,发现了很多尸体。”
江夏一听,眉头立刻皱了皱。看来大明乱象已经逐渐凸显出来了,若是自己不及早终结现在这四散分裂的局面,恐怕大明的百姓要出大事。
江夏亲夹马腹道:“走吧,都过去看看。”
“是!”谢腾飞应了一声,调转马头在前面带路。
驱马前行,一众人来到夏家镇的市集。果不其然,市集一片荒凉凌乱的模样。看上去应该是遭受过洗掠。
江夏没有过多在这里逗留,直接走出了市集。
在市集外,江夏果然看见了不少尸体。看装束,那些尸体应该都是些迁移的百姓。在这些尸体旁边,站着几名江夏所带兵马的探马。
看见江夏靠近,几名探马立刻驱马过来对江夏行礼道:“大人,这些人的尸体都还有些许温度,应该是刚死不久。”
“刚死不就?”江夏立刻翻身下马,伸手在其中一具尸体的脖子上摸了摸。触手微凉,但的确还能感受到一点儿尸体的余温。
江夏站起身来,放眼往四周一看。东边的草地,明显有大批人马践踏过的痕迹。江夏眼神微冷,走回自己的战马旁,翻身上马:“走,追过去看看。若是碰到了那群畜生,格杀勿论!”
“是!”一众兵马齐声应喝,开始驱马加速前行。
江夏他们一路循着那些痕迹追过去,远远的,江夏看见了一座山。他扭头看向一旁的杨贝贝,指着前方的那座山问道:“前面那座山叫什么名字?”
杨贝贝看了一眼,然后立刻从腰间的布囊里取出行军地图看了看,然后快速回答道:“回大人,碁山。”
江夏点了点头,心中猜想,杀那些百姓的,应该就是这碁山上的一伙匪盗才对。
正准备下令继续前行时,江夏听见右后方传来了马蹄声。江夏扭头回去一看,发现是一队穿着大明官兵。
江夏立刻停住,等待着那伙官兵靠拢。
没一会儿,那队官兵靠拢以后,领头之人当先问道:“前面是何人?”
江夏道:“我乃奉当今皇上江夏之命,前去永平府驰援的先锋将军江寿。”
领头之人听后,当即道:“我乃是兴州军指挥佥事乌山,今日特来观察前方碁山地形,准备剿匪。”
说完,乌山翻身下马,对着江夏行礼道:“参见将军!”
第五八六章孤身入贼窝
江夏已经自报过家门,对着那乌山说清楚了,自己是承认“江夏”为皇帝的,属“江夏”麾下的人。
而那乌山听过江夏的话以后,却没有露出任何异样的神色,直接就对江夏行了礼。这从表面上看,代表着乌山心中也是承认江夏这个皇帝的。进一步说,乌山是夏家林的人。乌山的态度,多多少少就代表着夏家林的态度。所以总得来说,看见乌山此时此刻的态度,江夏心中还挺高兴。
毕竟这代表着,夏家林很可能对自己是存着善意的。
江夏问乌山:“乌佥事来碁山是为了剿匪?”
“回将军的话,是的。”乌山道:“大人兴许不知,碁山这一带地形复杂,山高林密。以往本来就有不少山贼藏身于此。约摸一月之前,碁山突然出现了一伙山贼。他们人数众多,行事狠辣。不过短短半月时间,就统一了碁山这一带的所有山贼,自己占山为王。
十数日以前泥洼铺、夏家铺,还有周边数个村镇遭遇山贼洗掠。以及平川县被山贼攻击。这些事,都是这里的山贼干的。我家指挥使王阳奉蓟州府知府大人夏家林之命,前来剿杀这伙山贼。为确保剿杀顺利,所以指挥使大人就先派属下前来勘察一下这碁山周遭的地形。”
江夏听完点了点头,道:“那如此说来,你们指挥使王阳正在这附近?”
乌山点头:“是的大人,正在泥洼铺驻扎。要不将军一会儿跟我前去和我家大人见上一面?我观大人正在往碁山前行,相信也是想要剿灭这伙山贼吧。”
江夏想了一下,点头道:“我在夏家铺外面看见不少尸体,猜测有可能是山贼所为。一路循着马蹄印,找到了这边。既然乌佥事说这伙山贼作恶多端,那无论如何也得将其灭了。”
说完,江夏往碁山看了一眼,心中起了立刻进碁山剿灭那伙山贼的念头。
乌山看江夏在往碁山看,眼神微微一变。他赶紧问道:“将军莫非是准备现在就去剿灭那些山贼?”
“正是。”江夏回答地十分干脆。
乌山摇摇头,道:“我观将军麾下的士兵,个个都是精兵良将。想要剿灭那伙山贼必定是易如反掌,但是这碁山的地形太过复杂。山林里多陷阱、瘴气,若是贸然进去,恐怕将军麾下的兵将会有不少损失。为了这些乌合之众,损失将军麾下这样的兵将,恐有不值。”
江夏听了乌山的话以后,上上下下地扫了乌山一眼。乌山面上闪过一丝紧张之色,但那只是一丝而已。常人很难觉察到,并且他很快又恢复了镇定。
江夏问:“乌佥事说的有理,只是不知乌佥事可有其它的良计?”
乌山直言道:“实不相瞒将军,属下已经勘察到了一条十分隐蔽的山路,可以直上碁山,抵达那伙山贼的藏身之处。只是现在天色尚早,若是此刻前去,难免会打草惊蛇,无法将那一伙山贼全歼。若是将军也有意剿匪,那在下斗胆请将军先跟在下一起到泥洼铺稍作休息。待到天色暗下来以后,我们再趁夜摸上山,杀那些山贼一个片甲不留。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大善。”江夏微微笑着回答道。
乌山一听,脸上露出喜色。他两步跨到自己的战马之上,调转着马头道:“将军请跟我来。”
说完,乌山带着麾下兵马头前带路。江夏则在后面跟着,距离稍微拉开一段后,张猛看着乌山的背影,低声对江夏道:“皇上,我看那家伙好像不是什么好东西。咱们真的要跟他一起去见那什么指挥使?”
江夏微微失笑,低声问张猛:“你怎么看出来他不是什么好东西的?”
“獐头鼠目,令人生恶。”张猛道。
江夏突然就大笑起来,伸手拍了拍张猛的肩膀,然后轻夹马腹,驱马往前走去。
泥洼铺和夏家铺相隔不远,从碁山去泥洼铺的路程,和从碁山去夏家铺的路程,两者是相差不多的。
江夏他们一行人在乌山的带领下很快赶到泥洼铺的集市外,在那集市外面,安扎有不少营帐。按照一个营帐十个士兵来算,这泥洼铺外面驻扎的士兵应该就有差不多近万人。若是市集里面还有士兵存在,那这至少就是一万五六千人了。
江夏他们赶到以后,并未直接赶紧,而是在一个相对的距离那里,就此安扎下来。士兵们一半负责警戒,一半负责围着江夏即将带去永平府的物资休息。
看这天色,离天黑的时间也没几个时辰了。所以江夏也没想过扎营。
乌山见江夏如此安排,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对江夏道:“还请将军在此稍微等,容我去向我家将军通禀一声。”
江夏点了点头,对着乌山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乌山对着江夏客气地抱拳行了一礼,然后立刻往泥洼铺里面跑去。
不一会儿,乌山从泥洼铺里面走出来。他对着江夏说道:“将军,我家指挥使大人请您入内一叙。您请……”
江夏还没有说话,张猛就不满地嚷嚷了一句:“你家那什么指挥使算个什么东西?竟然要我家将军去见他?叫他滚出来见我家将军!”
乌山一听张猛的话,立刻眉头一皱就想要发怒。但可能是想到了什么,又被他给强行忍了下来。
乌山看着江夏道:“将军,您看这……”
江夏点了点头,回头对张猛道:“猛子别胡说八道,咱们来到这里是客,那位王指挥使大人是主。所谓客随主便嘛,我们过去见他就是。”
“多谢江夏理解。”乌山高兴地说道。
张猛不屑地冷哼了一声,然后拎着他那两个大铁锤,便随着萧杀他们一起往泥洼铺的集市里面走去。
集市里面,果然还驻扎有不少士兵。这些士兵个个手持兵刃,一脸戒备地看着江夏他们这一行八个人。
江夏嘴角露着微微的笑意,跟着乌山来到了一处宅院的大门口处。
乌山指着宅院里面,对着江夏道:“里面请吧,将军。”
江夏站在门外,却没有抬脚进去。他看着乌山道:“乌佥事,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看上我那批准备运到永平府去的物资了?”
第五八七章蓟州府已经全乱了
江夏这话一出,明显吓了乌山一跳,大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乌山看着江夏,吱吱呜呜地说道:“将……将军,何出此言?”
江夏笑了笑,道:“我在碁山的时候,是循着马蹄印找过去的。恰好找到可以看见碁山的那个位置时,就没有再看见马蹄印了。而这个时候又恰好这么巧,你出现在那里。而最巧的就是,你们所骑战马的马蹄印,和我之前看的那些马蹄印是一模一样的……”
江夏话说到这里时,乌山的脸色已经阴郁到了极致。他整个人往后退了几步,和江夏他们拉开一个安全的距离以后,乌山双目微微眯着问道:“既然你知道有问题,那为什么还跟我一起到这边来?”
“闲着没事,过来看看。反正你也奈何不了我,权当欣赏一下你的演技咯。”江夏一脸戏虐地回答。
乌山冷笑了一声,道:“口气倒是狂妄,我倒要看看,我这集市之内攻击五千余人。你们八个人,如何从这里安然走出去。”
江夏叹息一声,腰间斜跨着的龙渊剑发出微微的低鸣,被他拔出鞘来。他看着乌山问:“所谓的什么王阳指挥使是假的,这支队伍的最大将领,应该就是你吧。”
“是有如何?”乌山嘴里虽然回答的十分淡然,但心中却十分不解,搞不懂江夏为什么会猜到这个。他哪里知道,江夏的六识异于常人。在乌山说他要进集市来,想那所谓的“指挥使”禀报时,江夏发现他所经过的地方,每一位兵将对他都十分尊重。
那种尊重,不仅带着敬,更多的是一种畏。这绝对不是一个指挥佥事应该有的威信,所以江夏一早就已经猜出,乌山其实就是这支兵马的主事之人。
在江夏问话之际,密集的脚步声已经响起。不少士兵从市集两头的街道跑过来,将江夏他们八人围在正中间。
乌山看着江夏道:“姓江的,你若识趣,就双手奉上你的那批粮草辎重。这样,我兴趣还能饶你一命。若你不抬举,那就别怪我出手狠辣了。”
江夏没有回答乌山这句话,而是直接问道:“你说你是兴州军的人,那这样说起来你就是夏家林的下属。既然你都开始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了,那夏家林现在如何?”
乌山见江夏根本就没理会他的话,于是怒吼一声道:“下去问阎王爷吧!”
话音落,乌山立刻挥手,示意自己的人上。千绝行从怀中取出传讯烟火,烟火升空,炸开。在集市外驻扎着的兵马立刻站起身来,谢腾飞和杨贝贝对视了一眼,二人立刻下令道:“留下一半人看守粮草辎重,其余人跟我杀进去!”
集市里面,江夏他们八人被乌山的人马堵在了路中间。萧杀、布缙云他们下意识把江夏护在中间,江夏把布缙云拉到一边,道:“专门儿跑进这贼窝里面来,为的就是要杀个痛快。你们这样护着我,我又怎么杀人?”
说完,江夏手中的龙渊剑突然发出一声轻鸣,整个人竟然脱离布缙云他们几个,强行杀向了乌山所在的方向。
唦!龙渊剑锋利无匹,一剑横扫竟然一举斩断了前排七八人手中的长枪。然后剑带破空之声,七八道鲜血飞溅。
看到江夏如此凌厉的一手,布缙云和萧杀这才想起来,江夏的武功早已在三年以前就超越了他们二人。如今的江夏,其功力究竟有多么深厚,就连萧杀也估计不到。
江夏一剑便取掉八人性命,整个人顿时觉得畅爽无比。他仰头哈哈大笑道:“近些时日以来,躲在与人斗智。现在好不容易可以斗武了,必须得杀个痛快!杀……”
江夏大喝一声,那声波就好像有形之物一般。靠他近的十几个士兵竟然被这一声狂吼震破了耳膜,十几个人捂着耳光痛苦地在地上滚来滚去。
江夏一人一剑,越杀越深入。数百名士兵,竟然无一人能阻拦住他的脚步。若是有人细心的话,恐怕还能发现江夏一路杀下去,竟然没有一滴鲜血沾在他的盔甲上。这一份功力,可说是堪称逆天。
乌山看着江夏杀人,没一会儿就感觉脖子处冷飕飕的。他这才发现,这灵机一动,骗回来的不是一只肥羊,而是一头猛虎。
乌山不断对身后的士兵下令道:“上!都给我上啊,快点儿上!”
但是此刻,集市外的喊杀声已经越来越近。很明显江夏麾下的兵将,已将从集市外杀了进来。
原本乌山的计划还挺好,装作是剿匪的人,骗江夏进入集市。然后捉拿住江夏当人质,再利用江夏,逼谢腾飞他们把粮草辎重交出来。
可惜,这个计划唯一被乌山算错的地方,那就是江夏和他手下那几个人的实力,根本就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
唰唰唰唰……
江夏数剑取掉数人性命,然后趁着乌山还没有反应过来,剑身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乌山吓的脸色苍白,连忙颤抖着叫道:“饶……饶命,将军饶命……”
江夏手中的龙渊剑往乌山的脖子上贴了贴,道:“先回答我刚才的问题,蓟州知府夏家林,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夏知府已经被镇朔卫的人挟持,如今蓟州府那边全乱套了。镇朔卫的人想要夺下蓟州府,自己做主。而营州右屯卫的人,又想要去京师投靠江夏。可是有一支之前攻打平川县的兵马,一直扼守着南陵山的咽喉要道,不准营州右屯卫的人过去。所以现在蓟州府已经全乱套了,我们这些人也是被逼的没办法,所以才逃出来的。”乌山道。
江夏听后眉头微微皱了皱,他没想到蓟州府这边竟然已经乱成了这个样子。不过最后他还是看着乌山冷笑了一声,道:“没办法你们就打家劫舍,洗掠地方?”
乌山似乎猜到了什么,果不其然。江夏手中长剑一抖,直接抹了乌山的脖子。
第五八八章南陵山凌天风
乌山死后,他手底下的一万多人被江夏一一收编下来。编制打乱,分散安排在各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