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归恩记-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他委托好友王哲做了调查。王哲一得知此事,心下便疑窦丛生,得了授意后,立即联系上了一直外驻于北雁境内的四组成员。
四组外驻分组本来是用于渗透北雁军部的谍报组织,自王炽离开北疆戍地,逆袭京都之后,这一组织便分出去一小部分旁观着梁*部。阮洛起意请王哲帮忙查燕家的事情时,进入梁国的四组成员才刚刚站稳脚,不过,对于这帮子谍报老江湖,探听点燕家族内的家长里短、以及一些老久秘辛,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最后打探出的结果,其实是不具有多少悬念的,燕家曾有的善意,实际上基本符合商人本色。
燕家大当家人对当年还只是一个孩子的阮洛的种种帮扶,当然是有所图的。他们图的,就是他们所知道的阮洛的身份,因为他的父亲是阮承纲,因为阮承纲的遗嘱让南昭当权主宰者十分重视,继而很重视阮洛这个阮承纲唯一的后人。
除此之外,燕家的当权者还坚定地认为,对一个孩子的好。要么会很快被遗忘,要么就会被铭记一生。因而为了让阮洛不至于那么快忘记燕家对他的帮助,燕家大当家连自己的儿子都用上了。在身处异国他乡的那几个年头里。燕家三子燕钰与阮洛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学府里的好同学,学堂外的好朋友。差点就要结拜了。
四组外驻分组的谍报成员拿回的这些消息,着实令阮洛在吃了一惊的同时,又有些微觉得寒心。…
但不论燕家准备如何利用自己,此事毕竟未成,而阮洛的心还没能硬到某种程度,所以在得知了这包藏祸心的消息后,阮洛对燕家的态度虽然冷漠了些,但还没到想立即看着他们灰飞烟灭那种冷酷程度。
按照南昭目前的年税收总和、以及一些国朝自营产业的收入。综合起来算一算,要圆满支付父亲遗愿里架构的世界所需要的财务消耗,大约还需要五到七年的时间。如果燕家愿意在白银上进行支援,或许能缩短个两三年进程,但这显然是很飘渺的设想。即便这世上真有如此心怀的商人,也绝对算不上燕家的份儿。
而要得到这位大富豪的支持,似乎就只存在一种方式,也是最叫一位帝王心动的方式。
只是这么做,未免太失人道。至少在阮洛看来,此种方法杀伐气太重。可是若真到了大战起时。对于一位君王、一位像王炽这样出身将门的帝王来说,万人都杀得,何况燕家千余族人?
灭千人全族得以抄家充国库的事。就在十多年前,前朝君王才做过,至于这样的事会不会由王炽再操作一次,这就未可得知了。
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桌来了,碗和匙子虽然都是浅灰色粗瓷烧制的,比不得宫里那一套骨玉白瓷精致,但胜在这一大海碗的骨汤香浓,间或飘着几许快火炒得灿黄的虾米,如玉团般的馄饨上点缀着清新葱沫儿。纠结着绸花般的紫菜,顿时令人胃口大开。
京都湖阳作为海滨城市。这类用于汤汁增鲜的佐食产量丰富,城中但凡馄饨面馆都会使用。也确实丰富了城中百姓饭桌上的内容。
“以前在北边时,想吃一撮儿这样的青葱,都仿佛登天般的难事。白面也是不常有的,那边的土质气候,麦子种下去想有收成,都要看天的脸色担着大风险,是以几乎没有人愿意尝试。”王炽捏着汤匙拌了一下碗中馄饨,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神情有些飘忽。至于刚才他对阮洛提及的有关阮承纲遗愿的事,似乎已经忘却了。
不过,不管他是不是真忘了,关于那件事,还真是不适合在这家开放迎宾的馄饨馆细说特说。他只需要提醒阮洛一句,不管他愿不愿意,都要叫他莫忘了子承父志,也就够了。
听着王炽似乎拉起家常话,阮洛也凑上了一句:“我记得刚来南方时,还不认得猪是何种动物……北边多养牛羊,又为了抵御恶劣天气,多制成了肉干储备,不比南方惯常吃新鲜的,就连一根棒骨都能做出这么多花样来。”
王炽略微回过神来,微微一笑说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像我们以前待过的那地方,生活上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所以那里的人面对问题,习惯了简单直爽地思考。而在南方,物产丰富,人们可能都要为每天饭桌上换着什么样的菜谱而经常思考,斟酌再三。”
阮洛闻言也点了点头,但他已然感觉饭桌上的话题开始变得有些无聊起来,但又似乎听出了些弦外之音,所以他没有再接话。
果然,他很快就听王炽继续说道:“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在那样的环境下,会有人想到以经商发家振业,还养出了那么大一份家业。在我们南方,始终无人能出其项背。”
“可能是实势所造就吧。”阮洛临到这时才接下话头,并配合的敛去燕家名头,微微压低了些嗓音地说道:“那个家族发展进步最快的几十年,正是前周昏溃的那时年,没有人与之相争,才任其一家独自做大。”…
“而说到南方商家,发展的步伐比那个家族晚了不止三十年,再加上现在大家都在朝这个行当里做。竞争也大了,从积累总和上,的确比较不了。”话说到这儿的阮洛应该是想起了什么。略微顿声后,才继续说道:“但就经营细则上来说。我们南方还有优胜的分项。”
“哦?看来对于这些事,你也不是没有仔细考虑过。”王炽在说着话的同时,眼中渐渐有一丝期待神情流露于表,“不妨闲话聊一聊。”
王炽在言语间提及“闲话”二字,其实是隐隐提醒阮洛注意说话环境,倒不是真叫他说些什么不痛不痒的话。
不用过于言明,阮洛当然能够知会其意,略作斟酌后。他便徐徐说道:“大致只有两点,一是:各地的产物依地利而不可取代,二是:南边有片海,北边虽然也有,但隔着一道山脉,就如够不着的肉,起不了作用。”
对于这番分析,王炽表示满意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你看事很能看准要点,很好。”
“其实这也是行商之本。物资交流,异地异价,以此获利。”阮洛谦然一笑。如此说来。他能看透事情的这些本质,大致是因为他身在商界、身在事中,常常琢磨的所得了。
“除了你所说的这两点,其实我一直还在怀疑另一件事情。”王炽将手中汤匙搁在碗沿,沉思着说道,“或许……这个家族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家族?”
阮洛岂能不知王炽话里头没有说尽的那层意思,很有可能,令王炽一直不放心燕家继续壮大的原因,就在这半截华意里头。但话虽然说到了这里。阮洛却仍然只是试探着问了一声:“您是指……”
“虽然音同字不同,但……我始终还是心疑于此……”王炽重新捏起汤匙。但并没有动碗中馄饨,他略作思忖后。即又说道:“你不觉得,这个家族里的等级划分与排列,非同于寻常商家么?我时常在想,这是否就是群山一脉。”
“未曾见得。”阮洛语气清淡地回应了一声。
倘若如王炽所言,行商势力雄霸梁国、染指南昭大半境域的巨贾燕家,实际上拥有一层北雁皇族的实力掺和其中,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当南昭军队剑指北国,南北两国避免不了要开战时,恐怕没有任何人能救得了燕家族人。
再富有的一千人,也抵抗不了十数万哪怕只是拿着根铁棍的人齐攻而清扫之。
此时的阮洛仿佛忘却了,倘若燕家真是北国皇室控制的一支吸金聚银盆,那么这个家族存在的性质意义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商户人家。他已然站到了国家责任的一面,而当他所簇拥的国家面对了攻击,他提供的财务支援了战备军械,那么他在接受战胜荣耀的同时,也必须随时准备着领受战败的毁灭,悲悯不再属于这个家族。
仔细说来,阮洛的取舍觉悟,目前还只是停留在他所熟悉了的经商圈子。若事涉两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他还是容易被柔善之心困住了抉择力量。
若这事情摆在王炽面前,一旦确定燕家实际与北雁皇室有牵系,他的选择与布局必定是果决的。在最低必须控制燕家实际财物七成以上后,至少将可以直接兑现的金银“搬运”个四、五成,再对核心人物、重要账目进行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封装。管不住的杀、留不下的烧,总之燕家对于南昭最有实质价值的就是那些金砖银块,至于经商要义什么的,在王炽看来,但凡大道皆大同,没有他燕家的经验,南昭也可以自创套路。…
王炽心里早就暗自打定了这个主意,否则一直以来对于燕家的质疑一直缠绕在他脑中,恐怕叫他时常难以安睡。此刻他对阮洛提及自己的质疑,也是看在阮洛之前的见解还算能直达问题核心,所以才会提出自己一直在思酌的这个问题,期待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
此时他倒是真听到不一样的回答了,这个完全否定的答复,令他觉得颇为意外,紧接着心中的质疑就又攀高一层。
看着王炽满是疑惑,又潜含着些许失望的目光向自己看过来,阮洛犹豫了片刻,终于忍不住问道:“伯父觉得叶家家族内部的等级划分如何?”
王炽一听此话,眼中的疑惑与失望神情顿时一扫而空,紧接着被一种凛然之意取代。
这世上能这么直接与他谈论叶家的事。还能让他保持平静的,实在渺渺无几人,幸运的是。阮洛算是这几人之一。
但尽管他对阮洛有着这一份特许的态度,然而此刻他说话的语气还是有着些微的下沉:“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
此时的阮洛也已看出了王炽的情绪有些下沉。明显是不悦于提及叶家的事,然而他在“叶家”二字说出口时,就已经打定主意,要将自己对待此事想说的话说尽。所以他只是话语微有停顿,很快便继续说道:“伯父会否觉得,曾经叶家的崛起,也是因为分工制度的特别所致?”
“这……”
这次,竟轮到王炽迟疑了。
然而他迟疑的原因却不是因为阮洛说中了什么。而是他不确定,关于叶家的一些事,现在是否是合适的时机让他讲给阮洛听。
事实上,关于叶家的许多事,他至今一直都还瞒着许多人,他自己都觉得咬牙憋着很辛苦。
但不能说,现在就是不能说!
王炽多想直白的回答“是!”,并且还是一连回答两个。
曾经叶家的崛起,还真是一半赖于他们家族内部的特别制度,以至于王炽还借鉴了这些制度。在他登基后的这十多年里,对前朝丢下的那堆烂摊子进行了局部的几处改进。所以他偶尔能这么轻装简从的微服出宫,都不会惊动到宫里。造成混乱;所以有时像春启节与民同欢、春季海运大典与民共赏,皇帝公然与民为伍,留了中宫一大空缺,也从未出过什么乱子……
考虑到这些事情,他越是不能直接用真实解答来回应阮洛的问题。
而既然他不说话了,便轮到阮洛继续说下去。
“叶家既然能崛起,同样是人,别人也可以,未必一定是依赖于什么特别势力。”说到这里。阮洛似乎想到了什么令他感觉为难的事,不禁深吸了口气。“晚辈早些年在西北那边求学,听到了一些说法。叶家原来也是在那里起家的,这个家族陨落于前周,但关于他们的一些事迹,在西北流传得远比南方丰富,或许这正是给另一个家族得以借鉴的机会。”
“也许你说的这些,的确不失为一种可能。”
对于阮洛的一番分析,王炽只是非常简单地回应了一句,然后他便低头继续慢条斯理地吃馄饨。显然,饭桌上的话题到了一个他不愿意细说的枝节上。既是如此,阮洛也识趣的没有再继续说什么。
就在这时,馄饨馆门口由远及近的传来一段歌声。唱歌的是一个年纪约在二八年华的姑娘,唱腔在技巧上虽然略显得生硬了些,不如大戏班子里的名角儿唱得宛转,但这歌声的引人注目处,就在这姑娘清脆如泉水叮咚的声线里。未经过多技巧塑造的唱法,有时因清简而动人。…
姑娘的歌声里,只有一泓三弦琴音作衬,并且拨弦的人指法也是过于简单了些,只会在几个音节转角处点拨三两指。对于姑娘的歌声而言,弄琴者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衬得歌声更华丽,而只是作为初学歌唱者的一种指引。
并不如何精巧的唱腔配着明显不太热忱的弦音,令人听来觉得,这一对游方卖艺的歌者要么是出身高贵、却因为家道陡崩而被迫卖艺于街头,要么就是穷困得久了,缺了气力支撑这看似轻巧实则劳神的活计了。
但就是这样的唱功和弦音,却能引得馄饨馆内听过无数宫廷雅乐的王炽注目,他的视线挪出门外,一直停了许久才收回。
之所以这样粗糙的乐曲会吸引他的注目,主要是因为那熟悉的曲调,将一缕记忆从他的脑海深处勾了出去,他的思绪便跟着那缕似乎因尘封了时间而变得遥远的记忆片段飞出门去。
“伯父?”阮洛旁观到一些异样,轻轻唤了一声。
王炽眉梢一动,但直到他看见门口慢慢行过一老一少,没入门沿另外一边,他才收回目光,说道:“什么事?”
阮洛迟疑了一下,心中疑惑换了一种方式道出:“您觉得刚才门外那歌声如何?”
“不怎么样。”王炽虽然评价难听。但他脸上可没表现出什么因听觉受苦而不悦的表情,反而像是想起什么美妙的事情来,微微现出笑意。“但这调子很熟。”
阮洛好奇起来。
能让王炽觉得熟悉的曲调,即便不是常驻宫中的乐团所作。那也得是那个曲乐名家的作品,偶尔进宫里演奏过,才会令王炽存了记忆。只是刚刚那一奏一唱的两个游方艺人卖艺讨生活的方式,明显是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而且这种曲乐艺人虽然会弹唱,但多是拥技肤浅,难成一个固定的派系。
如果是常在家外馆肆饮食的城中居民,每天多多少少会碰到两三组这样的艺人,但王炽每天国务繁忙。哪有那么多闲暇时间游在宫外,又怎么会独对这两个曲风不成一派的游散艺人有印象?
“你还记得你那位叶姨么?”王炽说话间,有一缕怅然之意压在了眉宇下,“以前在北地,她偶尔唱一些小曲,就是这种调子……或许不可称之为曲调,连她自己都常常评价这种……叫做‘不着调’,也叫‘没谱’。”
“不着调?”王炽的话,令阮洛记忆中渐渐浮现一个有些朦胧了的身影。
“你最后见到她时,我们还都没回来。你那时大约也就四、五岁的样子,估计对她的样子也已记得不大清楚了吧?”王炽说到这里略顿了顿声,未及阮洛应声。他自己又开口慢慢接着道:“她以前心烦的时候,就会唱这些,说这是想到哪儿就唱到哪儿,所以无谱无调,唱完就忘了,跟着连那些不着边际的烦恼也忘掉了。”
“叶姨的样子,晚辈现在真是记得不太清楚了。”阮洛努力了片刻,终是没有办法让记忆深处的那抹影子变得更清晰些,只得作罢。有些感怀地喃喃说道:“唯一记得最牢的,只是她常常抱着二公子走来走去。却不怎么肯抱我。那时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叶姨明明还闲着一只手。却不肯把我也抱起来?现在回想起来,只觉得自己的想法好可笑。”
“泓儿自小体质孱弱,那几年如果不是她胆子大,说要多抱着出去走走,估计怕是真要闷坏那孩子了。”想起那段似乎总蒙着一层黄沙的记忆片段,王炽不禁轻轻叹息一声,然后他看向阮洛,面色稍缓地道:“不过啊,要叫她一左一右同时抱着两个快四岁了的孩子,那可真要叫她累个够呛。”…
十多年前,那个叶姑娘“懒”得抱的孩子还壮实得很,倒是王炽常常抱着他,用挂在侧腰的大刀柄上的铁环作铃,逗他欢笑。
阮洛笑了起来。
王炽没有再就这个话题多说什么,只埋首继续吃馄饨,一海碗的三鲜馄饨很快汤干见底。坐旁边桌子的两个侍卫长期近身伴从在他身边,知道他饭后的习惯,之前他们半句话都未参与进来,其实并未松懈对这边桌子的留意,王炽搁下汤匙不久,店家在两名侍卫的召唤下,很快拎上一壶茶来。
开在街坊里的小馆,招呼客人的都是物价较廉的粗茶。当然,柜台里也存有一些贵重茶叶,只是王炽此行出来,主旨是尽可能的低调,两个近身随从必定也了解这一点,所以行走在宫外时所遇的一切事项都顺其自然了。
饮下半盏浅褐色茶汤,苦涩的滋味仿佛一张密织的网,缠住了口舌,但也叫人在饱食后容易变得混沌了的脑力很快清晰起来。
搁下茶盏,王炽扫了阮洛面前一眼,只见他手旁的海碗里,至少还剩了一半。
“你的食量一直还是那样?”王炽有些担心地说道,“身体本来还没补起来,就别再陪着我饮茶了。”
“伯父是准备回去了么?”
其实阮洛已能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他同时又觉得,如果说那道密旨的事,就是今天王炽离宫在外走一趟的目地,那么离开书店那会儿,就应该是他道别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有后头绕了这么大一圈?
就为了聊些家长里短的闲话?阮洛自己都感觉难以置信,他不是不了解御书房桌头那摞折子的堆叠速度,对于王炽来说,每一个时辰都是非常宝贵的。
………(未完待续)
(964)、小国大防
…
像王炽这样一位勤劳的帝王,倘若拿白天的时间去做些闲杂之事,这行为恐怕就跟一个商人拿黄金铸骰子,然后跟一群赌徒厮混在一起一样无稽。
阮洛认为王炽此行还有没说完的话,只是言及之事怕是又与之前在书房里谈过的关系不大,不知道王炽出于何种动机,像是半途突然又放弃了挑明此事。
说实话,陪王炽出来这一趟,阮洛的心绪一直没有轻松下来,完全做不到刚出书店那会儿,王炽说的“闲步散心”的心境。也许是因为王炽的身份终是太过特别了,还有就是之前在书店里谈到的两件事太过特别了。
所以他便容易忽略了他自己。
“是啊,该回去了。”王炽冲阮洛点点头,紧接着就站起身来。
随着他的站起,邻旁桌边两位来自宫里的侍卫强者也站了起来。
阮洛下意识里也要站起身,他至少要陪着王炽走一段,之前无迎,此时更该有送。
然而他还是慢了半拍,在他敛衽时,王炽的一只手已经轻轻按在他一边肩膀上,稍加压力,示意他不必起身相送。
王炽轻声说道:“不必太麻烦。”
此刻他与阮洛离得更近,阮洛仿佛能从他漆黑而富有神采的瞳子深处读出一些慈祥的意味,并且他很自然地便接纳了,如他吩咐的那样,安坐回椅上。
王炽的目光在眼前之人年轻的脸庞上停顿了片刻,因为他不知道下一次再见面,是会相隔一两个月,还是更久的一年半载,随后他才挪开视线,向自己的侍从看去。
两名大内高手早就做好了随时侍从王炽回宫的准备。只需他稍微给出一点提示。
可就在这三人准备一道儿走的时候,王炽看向侍从的目光瞬间又调转方向,看去了门外。与此同时。两名宫廷侍从也齐齐侧目向门外看去。阮洛带着的那两个保镖稍晚些的也朝门外看去——他们也注意到了那逐渐接近的脚步声中,隐约蕴压着一种不弱的功力。
刚刚走过去的那一对卖艺老少又走回来了。这一次他们没有继续直接横着过去。而是走进了馄饨馆内,并且他们进来时,反而没有再边走边唱。
拨琴的老者须发皆白,脸上皱纹深刻,似储满了岁月的风尘沧桑,衬得一张已丝毫没有年轻光泽的脸凄难苦楚,一看就是长久过着辛酸日子的人。
他身上拢着的一件麻布衣衫当然是破旧的,穿得松松垮垮也没了个形。却依此可见他的身躯瘦到一种叫人有些惊怕的程度。那襟边儿袖口处都磨损得严重,长短不一的线头儿随着他一步半颤地摇摆着,好在洗得还算干净,他走进来时浑身只散发出些微陈年稻草的气味,再无异样。所以馄饨馆的店家虽然见着这人忍不住皱眉,但也没有立即将他赶出去。
有时候,干干净净的人,会比往自己身上鼓捣些奇怪香料的人,更容易让旁人接纳。
何况这辛酸老者带着琴,区别于赖皮乞丐。他是个有手艺的人,至少能靠自己的辛苦换口饭吃。
而相比起来,跟着这苦脸老者一起走进馄饨馆的那个年轻姑娘则要显得“光鲜”许多。
实际上。她身着的那件暗红色的衣衫上面,也已是大大小小打了十几处补丁,有几个补丁还叠在一起。然而这些不知是从哪件旧衣服上拆下来的布块,虽然是补了又补,但布边却缝得很仔细,一眼看去,倒有些像是在一块布料上缝出了几朵形状肆意的花团。…
姑娘的一头乌发用一根布带束在脑后,布带太旧了,并不能束得太紧。有几缕短头发自额旁垂下,衬得她白皙得有些苍白感的脸庞更瘦削了些。这姑娘。本来个头不大,更是瘦得厉害。
但与那拨琴的老者比起来。唱歌的姑娘还是颇有些年轻的资本。至少她的衣服还没有破烂到如深秋残柳那种地步,她的脸庞虽瘦,却没有那种嵌满苦味的皱刻,她的头发还能绵绵梳成一束,她的眼中还有微笑。
而对上了这姑娘的微笑,馄饨馆里大部分人都有一种想法:若没了这姑娘开嗓,恐怕那位老者即便琴技再佳,日子也会过得更为艰难。
走入店内后,那唱歌的姑娘先是朝店内的所有客主端了个万福,然后脆着嗓音轻缓说道:“打扰到各位客官用饭,外来小女子先向各位客官道歉一声。小女子与爷爷一路从川西乞讨般来到京都,也是因为久闻京都如今换天颜,城中居民皆是良善大方,所以才想着也许来到这里能够讨到一份生活……当然了,如果小女子唱得不好,给哪位造成困扰,您说一声,我们立即会离开。”
“川西?那可是个苦地方呐!那么苦的地方出来的曲调儿估摸着也会透着一股苦意吧?可是吟歌作曲的主意可是要取悦人的,咱们可不想听什么令人忧郁的歌调儿。”
“哎哎,是苦是喜,先让人家小姑娘唱一曲,那才能分辨得清,光你一个人评判,能占全了咱们大家的理吗?”
“说得也是,不过我还是想把一句丑话说在前头。京畿首府里的日子虽然是渐渐好起来了,可这好日子也不是白来的,要想在这里讨生活,还得真有些本事,若你唱得不好,我可是不会给钱的,就更别提打赏了。”
“唉……这位兄弟,你也太较真了,不就唱一小曲儿吗?搞得跟你要坐堂审犯人似的……”
“……”
方才在那卖唱姑娘一番斯文守礼的开场白过后,零散坐于馄饨馆里的几个食客先是只有一个人出声,但很快附和的人就多了起来。馄饨馆本就不大,厅内空间有限,这几向人声一簇拢起来,就有些显得吵了。
注意到王炽微微挑了一下眉尾,虽然这短暂的情绪浮动只如疾风过境。并无滞留,但那两个已经对那抚琴老者隐隐起了某种疑心的大内高手已经移步到了他左右,其中一人还低声解释了一句:“老爷。这家馄饨馆本来有个驻场的歌女,唱得还不错。外加上来这里的顾客大多是街坊熟人,耳朵听惯了,难免会抗拒陌生的声音。”
既然是微服简从行走到宫外,一切举止自然以低调为主,称谓上都变成了寻常富户的叫法,常常跟着陛下出宫的侍卫早已调换使用得熟练,也不需要次次都先与陛下打招呼。
“你常来这里?”这事倒是王炽头一次听说,不过他在问话时。语气依然平静。
只是一个歌女的讯息,的确没有多大的分量能够吊起他的兴趣,相比而言,此时的他比较在意的是那个抚琴的老者。他平静的面容语气下,覆盖着的是正在观察思考此人的心思所向。前几日狼牙围城内的动静闹得有些超过他的预估,竟还漏了几个歹人窜进了宫里去,这让他不得不对京都陌生而又身怀武艺的人多加留意。
然而他这清淡一问,却叫那名为他解释的侍卫心下掠过一惊。…
这个解释来得迟了些,不过侍卫起初也不觉得这种小事需要告知微服游京、半日即返的陛下,但他此刻既又说了。并且那个抚琴的老者似乎武功底子不俗,这种事便很容易令一位帝王提挂在心,对身边之人有所疑忌了。
伴君如伴虎。喜怒猜忌甫息难定,即便只是伴在君王身边的一介武夫,需要配备的谋略机智也不会太低。
有时候最复杂的事情也是最简单的,过度的揣度君心并非良策,陛下会选了这两个人跟着出宫,当然对他们是心存了一定的安心。这侍卫心里明白,挑了最简单、却也最无缺的理由,轻轻点头说道:“这店家做生意实在,原来那位驻场的歌女唱得也的确不错。不弱于大班子里的名旦,所以小的和十四会常来。也正是因此。刚才阮公子的侍从建议来这儿时,小的和十四都未多说什么。”
这样说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之前未告知,只是因为这两个侍卫常来这里,对这里的一切都能熟悉掌握,所以才没有事无巨细的叨扰陛下。
“如此说来,这个自外郡凄苦地远道而来的姑娘,怕是很难在这里凭歌声讨得生计了。”王炽似乎移开了话题,但他的话意又显得那样模糊。
侍卫想了想后说道:“原来驻场的那位歌女今天不在,或许会有例外。”
王炽朝阮洛看了一眼,微笑着模仿起了这小店里食客们说话时的语气:“也许只有咱们的耳朵没被原先那位驻场的歌女‘宠’坏。”
这话说罢,他又侧目看向身畔的侍卫,面色稍显严肃起来:“如果咱们不捧场,就此走了,你觉得这店中的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