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归恩记-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紧接着,院落外的脚步声进入院中,在离德妃还有丈许地外的位置停下,旋即‘砰’的一声响,是膝盖磕到地面石板上的声音。那钝音中渗出一种决然,然而跪着的人却没有开口发出任何声音。
德妃慢慢睁开双眼。转瞬间,她的眼中流露出惊讶的神情,‘腾’一下从藤椅上站起身,失声道:“郑姐姐这是怎么了?快起身,地上凉。”…
她的话虽如此。可她并没有走过去扶起埋首跪地的那个鬓发微乱的妇人。
只在空气似乎凝滞了片刻后,站在她身边的近身宫女青夏才走了过去,扶起了那位妇人。
妇人额头泛出的细汗还未干,几缕乱发被汗水濡湿,双眼略带红肿,应该是刚刚才哭过。
这位妇人就是吏部尚书的夫人,郑氏。但比起万尚书家当家主母的身份,她还有一个说出来会显得更为荣耀的身份,那就是曾为大内高手提供衣装的织造工坊的女主人。
女子经商并独挡一面的事迹,从十多年前叶道荣家的孙女二十岁扬名商界开始,就掀起了风潮。郑家后嗣中只有一个女儿,所以郑氏担任起郑家这么重要的一项产业,也不算是特别奇怪的事。
然而在今天,为了夫家的事,郑氏即便再不想带着娘家的那份产业冒险,也不得不走这一遭。
“德妃娘娘。”沉默良久的郑氏终于艰涩的开了口,一边慢慢从怀中摸出一个用锦帕裹紧的事物,一边音色微沉的说道:“坊中刚产出一种新的精致丝线,想起娘娘新绣的花样正好差一截线,就赶忙送来了。”
……
夕阳才沉了一半到天西山脉中去时,郑氏就离开了霄怀宫那处院落。
她是霄怀宫的常客,所以出入的约束没那么繁琐苛刻,只是尊卑之别总是要守,她的贴身丫环始终是不许入院的。
出了院落,郑氏那守在院外的贴身丫环阿榆就连忙凑近身来,搀起了郑氏的右手臂膀。
郑氏的脚底确实有些虚浮,而回想了一下刚才在霄怀宫的安静小院里与德妃的对话内容,她不仅感觉到身上有一种强大压力过后的脱力感,心底更是泛起一股烦躁的气恼。
那女人,绵里藏针的话语让她当着面一点恼意都不敢显露在脸上,然而事后再想这事儿,却是越想越觉得焦躁愤怒。
身为郑家独女,万家女主人,屈膝求人,今天是第一次。但这一次的屈膝,却让她觉得犹如折了腰。
阿榆是郑氏嫁入万家时。从娘家带过来的丫环。从闺阁中的姑娘到嫁到万家,小榆拢共服侍了郑氏十多年,她熬成了老姑娘都还不愿意嫁人,这对主仆之间的依赖感与信任。已不亚于异姓姐妹,私下里的交谈内容,更是少了很多层别礼数。
阿榆见郑氏脸色有异,似乎不太高兴,想起郑氏匆忙入宫的原因,她便低声问道:“小姐,可是事有不顺?”
郑氏虽然嫁人多年,阿榆还是习惯像在郑家陪她于闺中时那样,称她为小姐。不过,这种在夫家看来显得有些拗口的称呼。的确能让郑氏的心绪开朗一些,并且也是时刻提醒着她,阿榆是从娘家带出来的婢女,跟夫家那群丫头总是有些不一样的。
“怎么会不顺。”郑氏没什么耐心的说道:“那东西可是她朝我要了几次的,我一舀出来。她就只有立即收下的份儿。”
阿榆松了口气,又不解道:“为何小姐看起来还像是很烦忧的样子呢?”
“德妃……这个人,未必是那种收了好处就会帮你做事的人。”郑氏浅浅的叹了口气,说道:“倘若结果真的这么坏,我也没有办法了,谁叫她的身份摆在那儿,之前我却多次拒绝她呢!”
郑氏的话语中有悲观的情绪。阿榆听出来后立即辩道:“即便她现在已经做了皇后,那种东西也不是她说要,我们就能给的呀!她这是明摆着要小姐为难,即便您给了她想要的东西,不用得罪她,也不见得就比得罪她的结果好。”…
“这一点我怎会不知道。”郑氏有些无力的摇了摇头。慢慢说道:“可是事到如今,只有这一条路还存着些希望了。老爷若完了,我们郑家也会跟着门庭衰蔽,谁让我只是一个女人。”
阿榆闻言沉默下来。过了片刻后,她才再开口问道:“小姐。其实阿榆一直想问您,为何你会觉得老爷这一次一定就会落狱呢?结果尚未出来,您就赶到宫中来求那个女人,是不是低估了老爷,反而让那个女人占了便宜。”
郑氏忽然站住了脚步,她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才用轻微的声音对阿榆说道:“因为到了现在,我近乎能够确定,这一次老爷是被别人下套了,而织网的可是皇帝和他的那位三弟啊!或许当初老爷根本就不该升任吏部尚书,这是钩上的饵。由此可见那个老爷时常夸奖的吏部侍郎高昱是个多么精明的人,他是前朝进士三甲,却心甘情愿的一直做老爷的副手,什么好处、功绩都披挂在老爷的身上,实际上却是让挂住老爷的这条钩儿越扣越紧……”
话说到这里,郑氏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她心中的郁火又重了一层。当她发现自家相公被里外两拨人编的绳套绑得不能动弹时,即便她能分出绳套的脉络,却是无力去解开绳子的结索。
不得不暂时中断心中纷乱的想法,必须把所有的精神力集中放在唯一的出路上。郑氏紧紧的抿了一下嘴。把后面的半截话吞回肚中,然后转言对阿榆说道:“若我不提前进宫来,等老爷那边的结果出来,我的行动就不能像现在这么可以避嫌了。这是最坏的打算,然而我却不得不早做打算。倘若老爷真的没事,那便最好,算我多跑一趟路,也不会损失什么。”
阿榆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可是一边的问题抚平了,另一个她一直担心的问题就又冒了出来。
“可是那线可怎么办?送出去了就要不回来了,我看那个女人是不会安什么好心的。”阿榆说话时,眼中的担忧神情表露无余。
“那线,自然是假的。”郑氏说起这个,冷不丁的哼了一声,“从她第一次向我要那东西时,我就在打算。特地伪造了一份,以备不时之需。刚才给她的金线,其颜色质地与真线几乎一致,然而只待三个月过去,真假自然可见。即便以后真有麻烦要顺着那根线缠上我万家,不能成为定罪证据的东西。倒也无碍于事。”
“小姐高明。”阿榆心底松了口气,同时也诚意的称赞了一句。
(800)、乱
…
不同于以往那几次,在距离一条街外就止步,伍书这一次是直接将莫叶送到了宋宅大门口。
莫叶本以为伍书这都送她到门口了,不妨再进一步,便过府小坐片刻。宋宅大门处的家丁都已经看见他了,莫叶觉得此时带他进去,只需她顺势一句话。
在京都待了将近三年,借助这个丑陋男子的便利得到的种种好处,莫叶心里记得很清楚。在很早以前,这个丑陋男子就直接承认了,他帮她是出于公事关系,她十余年的履历在他那儿早已成一叠打开的档案,此事曾一度令她尴尬于与此人见面。
但或许是因为这个丑陋男子并没有只是把她当一页档案对待,种种的帮助,有时浸染了他的血汗,超过了所谓公务的范畴,这叫她不得不为之动容,铭记一份恩情。
这世上没有谁生来就要对你掏心掏费地奉献,即便是你的父母,抚养、呵护你,也是基于感情平秤两端的事情。亲情使父母亲人不假思索地为你付出,但同样的,也希望你成长起来后,能不假思索地反哺 。
而对于没有亲情这道链条连接的其他人,对他们的帮助,你也许做不到不假思索地回报,但却不能没有一种自知之明。你最起码得记住,有些人在有些事上帮了你,而他们本可以不帮的。
寻常人大约只会将同过生死的恩情记得很重,患难之中才能见真情,然而莫叶却将她在京都这三年经历的一些小事也记得很清楚,其实说到底这仍是因为患难见真情。三年前那场火,几乎将她在京都的依靠烧得一干二净,她表面上虽然平静对待,其实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漂泊、摇摆在忧患之中。
这个时候,谁能帮她一把,便如雪中送炭。她当然记得很清楚。
在以往的日子里,伍书除了在一开始监督她练武时会每天在场,等到领她“入门”之后,他便不会管得那么频繁。除了最开始那半年。之后伍书一个月里大约只会见她三、五次,见面的内容,也只是查探她练武过程中经脉有无异常。没有任何娱乐事项,每次见面如果不是查武功练习进度,就算有别的事情,也是预先计划好的公事范畴。
可尽管如此,经常被伍书送到离宋宅仅仅离了一条街的位置便告辞,莫叶渐渐的就在试想,如果请他到宋宅做客,会是何种情形呢?这个念头一旦提起。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竟愈发有些期待起来。
扳着手指算一算,除了在邢家村那段际遇,最近这三年里在京都认识的所有朋友,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石乙、叶诺诺这些人都常来宋宅打秋风蹭吃喝。东风楼里那几位,虽然因为身份有些特殊,不好大刺刺造访宋宅,但实际上阮洛与她们在东风楼已经有好几次交集了。不久前就是托阮洛的便利,在东风楼底盘里诈胜燕家不小的一笔钱,更算是送了东风楼一份不菲的见面礼。
就连与伍书来往甚密的程戌,似乎同样受命于一个上级长官。但程戌有着杂货铺老板的身份,还伪造了一个她的表哥的身份,也来过宋宅好几次了。
唯有伍书,似乎是与世隔绝的一个人。他明明如此频繁的活动于京都的大街小巷,却不与旁人有来往。京都的街景再华美,他行走其间。似乎恒久的只是一片阴影。…
莫叶心绪转了几圈,终于她在正要迈步登上门槛的时候,忽然站住了脚步,转过身来看向那个刚刚转过去也准备离开的背影,认真开口说道:“能请你进来喝杯茶么?”
……
当青蔷拽着用被单卷起来的一床棉絮。最后一趟往大夫人住的那个小院走去时,她忽然看见前方十数步外,有两个青年人拉着一车柴行过。
大夫人住的小院靠近相府后门,而看那两个青年人行走的方向,也正是要往史府后门去,因而青蔷算是与那两个人同路。
那两人拉着柴车走不了太快,而青蔷手里拽着一床棉絮,自然也走不快。双方就这么一前一后在一条路上慢慢缀着,谁也没有甩开谁,但谁也没有抄谁的前路。
行出了一段路后,青蔷看清了那两个青年人腰侧挂的短刀,辨出这两人是十家将的成员,她不禁有些疑惑起来。
十家将的职责是保护相爷的安全,虽是仆从,但绝不简单。他们偶尔也会做一些旁的事,但绝对不至于染手柴房那等低下的活计。
直到青蔷忽然看见柴车上柴堆间露出的一片衣角儿……
她本以为自己近几天因为日夜照顾岑迟,精神太过疲惫,所以看花了眼。
但柴车就在前面,与她同路,她很容易就可以将之前她以为看花的东西再看一遍。
而等她眨了眨眼,看清了那片衣角的确存在于柴堆下,她的心登时咯噔一下,滑过一道闪电。
这种衣料她再熟悉不过,事实上她自己身上穿的丫鬟服就是这种布料制作的 。
为何柴堆下会压着这种衣料?为何载满柴禾的柴车不是往府内送,而是往外走?为何柴车是由十家将中的人运送,柴房那些粗使杂役都干什么去了……
纠集起重重线索,青蔷的思考方向忽然走入一个让她自己都感觉害怕的领域。
而当她正准备定睛再看、看个明白时,她的视线里忽然闪入一个人影来!因为她太专注于前方,竟忘了身后会发生什么,这一幕的忽然到来让她十足吓了一跳,差点倒退栽倒在地。
“蔷儿姐!”
轻手轻脚接近青蔷之后,冷意高喊一声,忽然从青蔷的背后跳到她跟前,他的本意是要给她一个惊喜,顺便也想吓吓她,但没想到真会把她吓到如此境地。
看见青蔷的脸色瞬间一阵惨白,目光直楞,冷意也有些慌了,长臂一探。扶住了青蔷直欲后仰的身子,惊讶地又道:“蔷儿姐,你怎么了?”
“噢…没什么……”青蔷随口回应了一句。
另一个人的忽然介入,让她有一种错觉。仿佛心里那个并没有说出口的发现,被暴露在旁人眼下一样,她条件反射一样出言敷衍。
直到等她看清眼前那人,她才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脸上露出笑容来,道:“小冷,怎么是你啊?”
“怎么就不能是我?”冷意见青蔷缓过神来,他也是缓了缓神,接着就要去帮忙拿青蔷有些吃力拽着的被褥,“我帮你拿吧。”
认出了冷意后。青蔷对他没什么防备,很容易就松开了手,捆扎着的被褥顺势滑到冷意手里拎着。
手上一轻,她忍不住又朝那拉着柴车的两人看去。只是在她这边顿了顿的功夫里,那车柴已经被俩人拉着走远了许多。影像模糊了些,柴车上露出衣料的一角也看得不太清楚了。…
青蔷折回目光来,视线的一角滑过冷意腰间挂着的刀,在磨得微微起毛的覆牛皮刀柄上停了停,她这才比较认真地思考到,冷意虽然还只有十三岁的年纪,比自己都还小了几个月。但他的确有十家将之一的身份。
早就听人说,十家将成员就算不保证全部、也至少有七成人,腰间斜挂的青钢刀刀刃都舔过人血。
眼前的冷意虽然极少出相府,他的佩刀刀柄磨损严重,多半是因为他勤于练功所致,原因比较单纯。但他再成长几年,必然也是会与十家将其他成员一样的……
刚想到这儿,青蔷干咳了一声,然后轻声问道:“小冷,你来这里有事么?”在说话的同时。她动作极微小的向后退出了半步。
冷意对青蔷的这个小动作似乎是浑然不觉,其实是因为他本来就不在意,并还认为这是女子矜持的正常表现,毕竟刚才他俩实在是有些过于靠近了。
听到青蔷的轻声询问,冷意含着笑意回答道:“管家大叔叫我来保护大夫人……还有你,你不知道?”
不是他提起,青蔷还真不知道这事。她刚才去请示老管家,为的是问他搬住处的事,管家答应下来,但没有提其它的事,或许是他忘了吧。
不过她转念一想,之前她在庭院中遇见老爷,老爷不但亲口指派她去大夫人的院子里服侍,确实也提到过,还会派一个人过去护卫院中安全。如此看来,冷意所说的,都是真的。
只是仍让人觉得意外,没想到派到大夫人这里来的另一个人,是冷意。
青蔷望着冷意年少的脸庞,忍了忍,没有再垂目去扫一眼他腰侧的佩刀,她欣喜的心情中浮过一丝复杂 。
冷意也正注视着青蔷的脸庞。
他感觉眼前这个从入相府之初就常一起嬉戏的蔷儿姐姐,时隔一阵子不见面,模样好像变了些。她的眉眼更柔和,脸颊没有以前圆了,但多了几分女子秀美,仍然让他觉得好看。
随后,他又注意到她眼中微愕的神情,不等她开口就又笑着道:“可能是管家大叔太忙了,忘了说了。不过,现在由我来传达给你此事,也是一样的。”
他的想法,与青蔷没有说出口的琢磨,有一些一样,又有一些不同。
青蔷有些勉强地笑了笑,目光一扫刚才那柴车走远的方向,又说道:“我还以为你是给那两位大哥帮忙来的。”
冷意随着青蔷的目光所指看去,很快也看见了那辆柴车,不过那柴车已经行至小路的一个转口,一眨眼就消失在路口,差不多等于是快要出史府后门了。
“哈,那是五哥和七哥。”收回目光来,冷意缓言说道:“是五哥和七哥要来帮我,以后我必须住在大夫人住的院子隔壁,他们就把那间柴房收拾出来了。”
“噢……”青蔷迟疑了一下,又问道:“这些琐碎事务,可以喊府中杂役来做,那两位大哥不是只为相爷做事么?”
“五哥和七哥今天不当值,他俩闲暇在府里,本来是准备陪我对练刀法的。后来管家大叔找着我,吩咐下来,让我今后负责护卫大夫人的安全,两位哥哥也在场,就都知道了。便要着手帮我。”
冷意望着青蔷,温言叙说着事情的经过。在他说话的同时,他眼中始终含着微笑。这份温和情态,在他那张极为年轻的脸庞映衬下。显得分外纯粹,不掺一点其它情绪。…
“两位哥哥总是特别的照顾我,才要亲自动手。不过,听柴房仆人说,那小柴屋里的柴存放了快一年了,潮气很重,刚才翻柴出来时,还翻出好几条蜈蚣。要是让府里的小姐妹们帮忙去做那些事儿,恐怕要被吓得够呛。”
话说到这儿,冷意又扬了扬手中拎着的被褥。朗声说道:“有些力气活,就该男人来做。”
青蔷闻言心中一暖,终于完全放下了刚才那种警惕中蕴着惧怕的心情。同时,她还默默提醒自己,不要再总纠结心思在刚才看见的那‘东西’上。不要沉溺于思考那些森然之事。
转念想想,自家老爷身为一朝丞相,虽然地位极高,但在他用权决策时,难免会有人不服气、嫉妒,继而起祸心。十家将伴在老爷身边,偶尔需要拔刀除祸。也是为了保护老爷。护主之忠心,再正常不过了。
虽然十家将成员都是练武的出身,但仔细一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也并非是只知动武的粗人。他们对家主忠心,对自家兄弟也是心存关爱。
当然。还有像冷意这样心思细腻的人啊!
见冷意说话间语调毫无迟滞,一派率真模样,青蔷也已不再猜忌他。
待心神冷静缓和下来,青蔷倒是顾虑起他话里提到的那间非常潮湿的小柴屋。琢磨了一下后,青蔷叮嘱道:“太潮湿了就不要立即住进去。小心霉湿气味伤身。”
“还是蔷儿姐心细。”冷意眨眼一笑,“我听姐姐的,今晚不住进去。”
……
冷意话里提到的五哥和七哥,前者姓季,如其名字那般,排行十家将第五。后者姓田,其实青蔷应该对这个人有点印象才对,因为她几天前才见过这个人,田七正是那天岑迟去京都内城西南角的那处庙宇时,负责一路上护送的两人之一,
除了与冷意比较熟络,青蔷并不能分清十家将中其他九个成员的名字样貌 。刚才她没有机会靠近柴车细看,所以才会忽略了有过数面之缘的田七,也错过了一次她能看见十家将阴暗面的机会。
刚才她所揣测的森然之事,事实的确够森冷。
出了史府后门,季五与田七二人拉着柴车穿街过巷,来到城南的垃圾山附近。
整个京都在商业发展繁盛的同时,也生出每天都有大量垃圾抛弃的现象,清理之后还需要一个输出口堆放。不过垃圾山的主要成分还是建筑垃圾,一时难以彻底铲除出内城地域。而垃圾山长久立于此地,渐渐形成其独特的‘垃圾文化’。
垃圾山的一角,除了表面看上去一贯的肮脏形象,内里也是罪恶的存在。
罪恶的根源便在于,堆停在这里的垃圾,除了民生活动造成的废弃物,还有废弃的生命。
如果不是不远处,时不时有那小庙里的钟声和诵佛声传出,只怕城南要因为位于垃圾山这一个角落里的的罪恶,而空城半阙。
垃圾山旁那汪无名的湖泊里,湖水常年呈现幽碧色。以前湖边的沼泽常常吞噬路人,死难寻尸,便有流言相传,那湖水之所以是幽碧色,正是因为它是人间往生池的象征。
这种流言扩散到民间,传来传去,渐渐造成了两种现象。除了被动的被沼泽吞噬掉生命的人,有些想不开的人也会主动来这地方,却不是故意去踩沼泽,而是故意去跳湖,以命一博,祈盼获得好得轮回。…
后来沼泽被填,沼泽里的浅水被推到湖区堆积,使这无名的湖泊水面升高,但是杀人沼泽的消失削弱了流言,反而使跑到湖边寻死的人变少许多。
但庞大的湖泊与总也清理不了的垃圾山中间,又冒出了另一种地域,便是弃尸场。
京都原本严令禁止随意丢弃尸体,没有钱安葬逝去亲人的人可以到衙门领取补助。南昭皇帝以离自己最近的这片脚下土地为他执政后,首个代表他的治国策略之样板,京都官民秩序经过近十年的管理与控制,时至如今,在京都地界绝对不会出现人死几天还得不到安葬的情况,
而若巡城队在街上看到无声死去的流浪乞丐。自也会将其遗体送到城南义庄装殓埋葬。义庄每年都接受朝廷的物资支援,有义务料理这些事务。
可尽管南昭设立了这些周全的法度,并也得到十分有效率的落实执行,但这些都是对成年人而言的待遇。而死尸之中还存在另一种异类,那就是死婴。
无论是难产死在母亲腹中,还是刚出生时憋死的,或者还有更残忍的死……总之这类尸体最难处理,而且是连义庄都不愿意接收的死亡遗体。
有一种亘古难散解的传说,说婴灵三魂不定,七魄缺六,唯有一项人灵最强,且带有上世轮回亡灵的一丝戾气。这种死亡后的灵魂不容易超度,却容易被流散世间的恶灵挟持。因此,世间没有人愿意接触死去的婴儿,或许只有他们的苦命母亲不介意这些。
但没有在世间留下生活痕迹、因而不需要立碑述名进行祭奠的死婴,他们不是猫狗牲畜,也是人。也需要认真埋葬的。如果没有谁、没有哪个部门愿意接手这种事,便只有私下了结。
而需要私下了结的事,大多没有章法,又是处在这种环境中,不免更增加诡异气息。
尽管近几年京都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提高,至少再怎么穷也饿不着孩子,但仍有少数意外。发生在女人分娩之时。
垃圾山旁那个阴森的角落,虽说地方不大,但偶尔隔了一两个月,就有红肿着泪眼的女人拎着篮子来,也许是埋尸,也许只是来烧几张黄表 。供奉这里的土地,纪念一些遗憾与哀思。
这里成为死婴埋葬地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附近那间庙宇,很早就有传言,庙在那里主要就是为了镇邪度化。
但是,在哪里都有处在规矩之外的人。埋婴地有时也会埋别的死尸,而这一现象的转变,其实是京都百姓私底下都知道的惯例。
季五与田七将柴车拉到这垃圾山旁埋婴的区域,便停下脚步。
他二人在离开相府后门时,就已经解下腰侧的佩刀,并脱下外衣将其包好,藏在柴车里。同时他们还将发带解开,以手指为梳拨乱头发。如此略作改扮,两人看上去就与寻常柴夫差别不大。
伪装是十家将必须学会的技能,这些都还只算是小伎俩,瞒骗路人足够了。
此时到达目的地,他们将各自包着刀的衣服从柴车里取出,随手扔到地上,然后两人就从车板底下拔出两根竹筒,扯开木塞子,朝柴车上泼洒起来。
竹筒里淡黄的浓稠液体洒在柴车上,没有什么气味,似乎是比较纯粹的油脂,但又与炒菜的油有些不一样。两人不仅将柴禾洒满这种油脂,连柴车也没有漏掉。…
做完这些,两人将竹筒扔到车上,又各自从衣袖里摸出火折子,吹亮后,前前后后将柴车点着个遍。
原本看上去已经潮湿得有些快要烂掉的柴禾,似乎是在之前泼上的那种油脂的助力下,瞬间就剧烈燃烧起来。
一车湿柴烧着后火势汹汹,这现象不仅看上去不太符合常理,柴堆上火焰的温度与颜色似乎也存在古怪。点火的两人只是迟疑了一下,露在衣服外的手臂皮肤就被那火苗上翻腾而出的热浪烫的通红。
这种火焰宛如被附上了一种魔力,它似乎并非是从柴禾里发出的,而仿佛是空气在燃烧,然后主动去吞噬它能沾到的所有物体——哪怕是潮湿的柴,哪怕是湿柴下盖着的那三具刚死不久的尸体。
烈火之中似乎还能听到“滋——滋——”的声音,但那声音很快就消失了。
伴随着很快暗下去的火焰,柴、柴车以及三具尸体都化成烧透了的白灰,连小半截碳条都不剩。
一旁退开数步远的两人一直冷眼看着这一幕变化,直到火灭成灰,他们才又慢慢走近过来。
焚过尸体的地方,火虽已经熄了,但还余留着比较高的温度。那种看上去近乎可以瞬间吞噬一切的火焰,起初只是在柴车上燃起,柴车垮塌后,那火焰才合着火灰在地表上停留了一小会儿。但却只是因为这片刻的工夫,微湿的土地都要被烤焦了。
季五走到焚烧过后留下的一堆白灰旁,蹲下身伸出手掌,贴近白灰探了探。然后他侧头朝身旁的田七点了点头。
田七没有说话,只是与季五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对某件事便已明了。
杀人后焚尸,田七与季五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他俩在这种事上的合作,也已经有过好几回。有些规则,彼此之间已经熟悉。
只是对自家府上的人做这类事,毕竟极少。季五在站起身走开时,眼中隐约滑过一丝复杂神色,但这一幕,站着的田七并没有看见。
等季五走开几步。田七便拔出包在衣服里的刀,在那一片白灰里拨弄了几下。一番检查,在确定没有完整的物品残留后,他握着刀的手,手腕微转。刀锋一抖,挑起地上两团烧变形了的铁圈,甩进一旁的幽碧湖水里。
这两个铁圈本来是钉在车轮上的铁片,现在已经成了这堆火焰里唯一的残存品了。如果留下铁片,则容易让人怀疑,为何烧垃圾连车也烧掉 。除去这些,那一地白灰。便更加接近是烧掉垃圾后的残留。
刀锋回转,割下里衣的一截衣袖,拂去沾到刃口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