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妞奋斗史-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丫也只是关心有没有影响到王生,这个王生倒是摇摇头,王生又不是在官场上,就算是卢知县出事了,也影响不到王生。

再说了,卢知县什么也没有做,相信以三皇子的英明应该不至于冤枉了别人才是。

王丫一听说影响不到王生,也就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了,却不知道,对于别人来说,这事是厄运,对于王生来说,却是契机。

因为要整理材料。王生倒是狠狠累了几天,才把东西弄好,也是因为这个,王生今年就不能提前休年假了。

在官场上流转着沉闷的氛围,贪污的人心里发虚,清白的人走路虎虎生风的时候,王生终于能够放假了。

这时,却也已经是大年二十八了,离过年只剩下两天,王氏带领着几个孩子。一下子忙活开了,今年孩子虽然多了,要做的衣服也多,但是做事干活都有人帮忙,就连打扫卫生什么的。都有哪些孩子们帮忙干了,王氏倒是比往年轻松了很多。

多了孩子就是热闹。光是大家窃窃私语就让人觉得声音很大了。虽然客家客栈只是开业三个月,但是生意却是很好的,算了一算账,竟然也有五十两银子的月收入,再加上,新做的肉丸子大卖。王氏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连带着买的年货也好了很多,而且量也多了很多,毕竟有十来个孩子在。少了也不够吃。

现在王家村的人,谁不说王家的心肠好啊,竟然收了这么多的孩子抚养,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也要有这个财力才是,王村长对于这个的态度却是不置可否,从内心上,王村长是赞同的,觉得王家这样做善事不错。

一个月下来,这些孩子脸上也有了肉,小脸白嫩嫩红扑扑的,不知道比以前好看多少,穿的虽然不是绫罗绸缎,但是绝对保暖,吃的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是管饱,又加上住的地方舒服,自然是脸上有肉了。

而趁着过年,王氏又给这些孩子重新做了衣裳,不然,一个个的,长的也忒快了,原来那已经放开一截的衣服,又开始不够穿了,好像是之前憋的狠了,现在因为营养足了,大家可劲的长高,所以,王氏自然是要重新做了,本来那些孩子说不用的,他们因为个子不一样,最高的孩子不能穿,但是个子小一些的还能穿。

这个,王氏倒是也不会浪费,就让他们随意,但是,新衣服还是给大家都做上了,毕竟,不好不同待遇了。

王氏也曾经问过小青,在那个贫民窟里,像他们这样的孩子多不多,听小青说了以后,这才知道,原来,他们这些都是弃婴一类的,被小青捡回来养了,那边虽然是贫民窟,但是却都是有父母的,只有他们,是无父无母一起的孩子,小青的年岁又不大,也没有什么营生,磕磕绊绊的,终于把这些孩子都养到这么大,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弃婴,只有最小的那几个,剩下的,有的是被拐子拐来,不知道父母在哪里,正好逃出来,被小青带回去,有的是父母死了,家产又被伯父之类的亲戚侵占了,各种各样的都有,就这样组成了他们一个大家庭。

让王氏松了一口气,让她庆幸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其实还是少数的。

小青几个孩子终于过了一个欢喜年,而小云也可以下床了,在下雪天的时候,还跟着大家一起出去打雪仗,玩的可疯了,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小云的身体彻底的好了。

小云的手很巧,跟王氏学剪纸,竟然很快就学会了,往往只要小云看上一遍,就能剪得**不离十,让王丫羡慕极了,无他,只因之前王丫就想要学剪纸,但是手艺硬是没有小云的好,亏的之前,王丫还挺得意的,这下,可得意不起来了。

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富裕了,王氏给的压岁钱也就大方多了,特别是今年,王丫的贡献特别的大,所以,王氏就拿了一张小额的十两的银票给王丫当压岁钱,当然,之后,王氏还是告诉王丫,不许花出去,要存起来云云,不然,她可要收缴起来。

王丫其实已经不缺私房钱了,但是,也没有谁会嫌少不是,而且,十两银子,确实是不少了。自然是把钱存起来了,要知道,虽然那些大额的生意都是由家里收入了,但是,每个月,王氏还是会给王丫一些零花钱,虽然不多,而王丫,其实不满足于这个,但是,冬天也没有什么好吃的,王丫也没有办法生出钱来,王丫之前去集市做茶叶蛋生意,还有凉面的生意,就自己攒了几十两,再加上每次王氏给郑思他们发工钱的时候,王丫看着眼热,也强烈要求要给自己发工钱,虽然没有做事,但是,王丫还是厚着脸皮拿了银子,王氏也知道现在的这些自己的女儿可是没少出力,也就依言,每个月给她一两银子了。

而那些个孩子,王氏不但根据他们做工的天数,发了工钱,也每个人都有压岁钱,钱不多,却比以前王丫得到的还多,因为每个人的红包里都有十文钱的压岁钱,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不少了。

王氏要给这些孩子工钱,不但孩子们不接受,就连小青也不接受,王丫就道:“小青哥哥,你们也不用推辞了,给我们家做事,都是有工钱的,就是我跟我娘,都是有工钱的,因为我们都有做事!”

这话刚刚说完,就被王氏点点头额,笑骂道:“你还做工?害不害臊,平常的时候,光顾着你那点破事了!一点都没有帮上忙,不帮倒忙就好了。”

王丫不服气的道:“娘,我也有帮忙好不好,生意忙不过来的时候,我没有帮忙吗?”然后又道:“哎呀,娘,你不要打断我嘛,我这正说着正事呢!”

说完,就对着小青继续道:“总之,不管是谁为王家做事,都是有工钱的,不光是你们,就连我跟娘都有,所以,你们拿着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再说了,我还有不少的东西,以后要教给你们,让你们去独当一面的去开店,给我当掌柜的,如果你们不要工钱的话,我怎么好雇佣你们?我们的这种关系很明确,就是交易的关系,你们也不用念着什么给你们吃喝穿衣,就可以不要钱了,天下间可没有这个道理,本来你们被我们雇佣,就是要住在这里的,我们是按劳动发钱,也不会多给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王丫这么一说,小青确实是好意思多了,就是那些个孩子都有点心动了,但是还是都拿眼睛看着小青,等小青的指示。

王氏也附和道:“对啊,小丫说的对,所以,小青,你们就拿了吧,不然,以后我可不好意思使唤你们了!”见小青还有些犹豫,王氏怜爱的摸了摸小青的脑袋,道:“乖孩子,你的心意,王婶领了,但是,工钱一定要拿!天下间就没有那个道理,你们说对不对!”

“不妨跟你们说清楚了,我们养你们也不是单纯的发善心,所以,也不用这么感恩的心看着我们。如果你们真的觉得有愧的话,只要一直帮我们做事就是了!王家不养无用的人,也不会死死的绑住你们,以后,我会教给你们一种食物的做法,然后,就让你们到各个地方去开店,为我们挣钱,也给你们一个飞翔天空的机会,如果你们真的想要报答我们的话,那就永远不要背叛好了,让我们永远能够雇佣你们,当然,我们也会给你们合理的报酬,但是,条件是必须听从我们的命令,如果不同意的话,也没有关系,不过,这些都之后再说!”王丫见说不通,干脆说的有些冷酷无情。

☆、第一百零七章 王生要游历?

王氏一下子尴尬了,这孩子,不是都说施恩不望报吗?而且,干嘛要说的这样冷酷,这不是让这些孩子们反感么?

但是,王氏却不知道,正是王丫的这种态度让大家拿工钱,更是心安理得了,虽然王丫说的冷酷,但是这些孩子们也是在底层摸爬滚打过的,自然知道王丫说的有些虚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找些仆人,然后直接签契约不是更好吗?何必找他们这些人呢!

王丫这么一说,他们心里其实都明白,但是,对于有机会报答王家,大家的心里只会更加的轻松,所以,在思索了一会儿,就以小青起头,带着其他的孩子起誓,绝对不会背叛王家。

接着,王氏发工钱就顺利很多了,之后,拿王氏的压岁钱,他们也没有显得多不自在了,王氏倒是觉得很新奇,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意料外的结果。

即使是有了工钱,有了压岁钱,这些孩子却体会到了钱的来之不易,都小心翼翼的收起来,他们其实都想把这个钱交给小青的,但是小青却没有收,而是让他们自己放好,本来嘛,之前是因为他们生活不好,生产力低下,就好像是史前似的,所以,只能共同劳动,然后统一分配,可是,现在既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自然是让他们自己收起来了。

王丫说的确实是没错,他们是按劳给钱的,所以,大家的工钱有高有低,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会嫉妒别人手里的钱比自己多,生活的艰辛,和他们相依为命的情谊,和小青一直教导他们向善的心。让他们如同野草一样有一颗坚毅的心,还有一副玲珑心肠,不但能看到别人的短处,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自然是知道哪些钱是自己应得的,所以,他们一点都不会嫉妒。

王丫也没有乱花手里的钱,而是仔细了算了算,发现除了之前自己存好的那三片金叶子,还有挣来的五十两银子。这个钱,可是王丫每一次赶集的结果,当然,还有做凉面的结果,一般来说。小钱的话,王氏都会让王丫自己收着。直到大钱。王氏才会主动收起来,而光是漏下来的小钱,就不少了,王丫还挣了那么多个月,有这些钱,其实也不奇怪。要知道,一个集市就可以挣很多了。所以,这样一来,王丫的小金库可是很可观的。再加上王氏给的十两压岁钱,这一下,就有了六十两了,再加上那三片金叶子,就有九十两了,之前都无法想象自己有这么多的钱。

客家客栈从大年二十就开始关门了,也没有人来了,大家都可以好好的休息,牛二叔也跟着放假了,自从来了这里工作,牛二叔的家里日子好过多了,因为肉丸子的销量大涨,牛二叔的工钱也跟着涨了,一个月是六百文的工钱,其实,这也是因为牛二叔需要从早做到晚的原因,确实是很辛苦,不比郑思他们轻松,甚至还要累。

过了正月初七以后,客家客栈就又开始营业了,因为之前这些孩子都做熟练了,现在做事,都是井井有条的,因为热水可以无限量供应,加上客人也不多,如果有被单一类需要洗的,孩子们就干脆自己洗了,反正热水也用不完,用完了,他们也可以去提水。

随着,开春,出来活动的人们也越来越多,还有就是那些来往的路人也不少,客家客栈过了元宵以后,客房基本上天天客满,一到中午晚上吃饭的人更是挤得整个大堂满满当当的,之前王丫让做的那些长条桌子配椅子,也被派上了用场,并且,随之而来的是肉丸子的需求量加大,很多人走的时候,都会买上一两斤的肉丸子带上。

客家客栈的生意蒸蒸日上,让王氏跟王丫乐的合不拢嘴,王生的脸色却没有多大的改变成,自从上差以后,王生回来时就还是那一脸的凝重。

原来,过年前,官场上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至少大家都相安无事,可是,过年以后,大家就开始蠢蠢欲动,各有动作起来,王生之所以知道这些,都是杨师爷给他讲的,杨师爷之所以知道这些消息,却是因为隔壁的弋阳县的县令颇有一番动作。

官场上的不平静,自然是能影响王生了,而这一天,王生就又听到了迟来的消息:三皇子再一次的下江南,要去调查贪污案,并且,听说三皇子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只差最后的确认了。这一下,就好像要下暴风雨前的霹雳一样,砸的之前见没有动静,以为三皇子什么都查不出来的官员一下子都给震慌了,竟然频频有了动作,却还以为没有人知道。

却不知道,其实三皇子从年前就掌握了一些蛛丝马迹,就等着他们在过年的时候,有动作,这样三皇子才有机可趁,毕竟,三皇子再神通广大,之前没有得到消息,事情也算是时过境迁了,哪里就那么容易查出东西来呢!

谁知道,那些官员却都淡定的很,就算是有动作都很小,根本就不能做突破口,三皇子,只能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做饵,虚报自己掌握了大量的证据,就是要让一些官员慌了神,然后才好找到突破口。

当然,这些内幕就不是王生现在能知道的了,可是,就官场上的这些动荡就够让王生胆战心惊的了。

王丫不管怎么安慰王生,王生的心里都没法做到淡然,眼看着王生都开始没有心思看书了,王雅觉得自己应该彻底的跟王生谈一谈,这些都是别人的事,跟他也没有什么关系,他干嘛非要揽在自己的身上呢?或者说,为什么总是要想那么多呢!

王生回来的时候,却没有谈成。

王丫本来就专门坐着等王生回来的,所以,王生一回来,王丫就知道了,王丫刚刚要张口的时候,却见王生的表情跟以往的不一样,不是之前一脸的凝重,或者是愁眉苦脸,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迷茫,好似还夹杂着一丝犹豫跟兴奋,还有恐惧?

王丫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从王生的表情里就看出这么多的的东西,但是,她就是觉得,王生的表情代表了这么多的情绪。

王丫自然也就顾不上之前要跟王生谈的话题了,不禁问道:“爹,你怎么了?是有什么事吗?”

王生听见声音,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迷茫的道:“嗯?小丫,刚刚是你在说话吗?”

王丫道:“是啊,爹,你在想什么?怎么这个表情啊?”

王生不禁抱起王丫道:“小丫,如果说,爹一整年不在的话,你会不会想爹?”

王生看似随口一说,王丫却抓住了其中主要的信息,王生要走?还是走一年?王丫忙问道:“爹,你要走?去哪里?为什么要去一年这么久?不要爹走!”

王生道:“爹啊,爹想出去走走,不要整天在这里,书上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那么,爹想要出去走走,见识见识,老是在这里的话,见的少,视野自然是开阔不了!”

王丫听了,心里倒是放心了很多,原来是这样啊,王丫搂住王生,嘴巴天天的道:“爹,如果出去走走,爹的心情能变好,还能长见识的话,那爹就去吧,虽然,小丫会很舍不得爹的!”

王生听了,心情也好很多,逗弄道:“为什么啊,小丫,不是说舍不得爹吗?却还是要让爹走,小丫肯定是说假的!”

王丫不是真正的小孩子,听了这话,自然是不会急了,而是继续甜言蜜语的道:“爹,话不能这么说!正是因为小丫舍不得爹,才会让爹走!只要是对爹好,小丫都同意,因为小丫爱爹,可不想要成为爹的牵绊,成为爹的绊脚石!”

也就是王生总觉得王丫不是一个真正的小孩子,又因为有特殊的经历,从来没有把王丫当作是真正的小孩子来看待,所以听了这话,也没有觉得多么的惊世骇俗,反而觉得心里很感动,还有自豪,心想,有哪个孩子像自己的女儿一样,光是靠着自己的教授自学就能这么明事理,同时也衬出是他教的好,不是么?

想着这些,王生来了兴致,道:“走,小丫,爹带你去练字,几日没检查,你的字怎么样了?去写几个字,让爹看看!”

自从家里有了钱,用起纸跟笔自然不像以前那样的节省了,王生现在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了,总是能用上几张纸的。

等到王氏回来以后,王丫在一边听着,才终于知道王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原来是杨师爷建议的,杨师爷看王生这几天做事频频出错,还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终于看不过去了,找了王生谈话,等听了王生乱七八糟的想法以后,杨师爷觉得,还是让王生出去走走吧,这是不是给憋的啊?

☆、第一百零八章 王生去游历

正好,杨师爷也想要让他的侄子去游历一番,能增长一些见识,顺便去拜访自己的几个老友,虽然自己成就一般,也没有一个孩子,但是,自己的老友的学识渊博的还是有的,其中一个跟杨师爷的关系最好,杨师爷就想让杨秀才一边去游历,然后去拜访自己的老朋友,在他那里学习一段时间,接受教导。

现在见王生的问题也挺严重的,干脆也让王生一起去,当然,杨师爷不是这么跟王生说的,而是跟王生说事实摆道理,然后让王生回来考虑,如果他愿意的话,杨师爷也愿意给他写一封推荐信。

王生自然也是想了很多,心里已经隐隐有了决断。

既然已经定下来要游历了,王生就去跟杨师爷说了,杨师爷给他们定了半个月后出发,让他们有个准备东西的时间。

王生做这个决定,其实也不容易,古人,除非必要,谁愿意离家啊,但是,王生也觉得出去看看,其实挺好的,再说了,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王丫听说的时候,就跟王氏商量着,去定两把匕首,一把贴身放着,一把随身带着,这样,也算是有武器了,又可以当作是菜刀用,要是要打点猎物什么的,也可以打打牙祭。

王氏听了就同意了,王氏也没有去找别人,找别人东西贵又不放心,还不如找村子里的石头叔呢,王氏当即去石头叔那里定了两把匕首,要求一把用料最好的,要够锋利的,用来防身用的,另外一把则是普通的匕首。用料中等就可以。

石头叔跟王生是老交情了,在这种地方开铺子,你要是每一点关系,可不容易,就算他们在京城是有点人,但是也比不上王生在这里现管的,有什么事,王生都会帮他们的忙,他们心里也很感激。所以,听说了王氏的要求以后。没二话的应了下来,但是告诉王氏要十天以后才能拿到,主要是要的那把好的匕首,这个他们是做不出来等到,需要找人调货。倒是那用料一般的匕首,他们有这个工艺做出来。

钱也没有多要王氏的。十两银子。这个时代铁的管制很严,比银子甚至更严,所以,要弄到不容易,一把普通的匕首都要三两银子了,中等的就要十两银子。最好的那种,比如说进贡用的匕首,一把要上百两银子,还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

王氏这边负责给王生准备行头。也正逢开春,田里的事也可以开始做了,所以,王生就天天去田里干活,也就空闲的时候,看看书,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田里,本来,王氏阻止了的,但是王生却有自己的考虑,不说家里的生意,他是统统不管,整天只读些圣贤书,要不就是出去考试,连田地都没有帮家里干过了,算算都有一两年了,一家的活计,上上下下全部都是王氏在操持,这会儿,又要去游历,就更没有时间帮家里做些什么了,王生就想着趁这段时间帮家里把几亩地都给翻好了,种子都种下去,好歹也能给孩子他娘减少些负担。

王氏见王生这么说,心里倒是微甜,想到如果真不让王生做,硬拦着,估计他心里也额会不舒坦,因此,王氏也就不拦着了,天天就在家,当一个家庭主妇。

其实,王生要做的活计也没有以前的多,毕竟,家里还有几个孩子,小青都不用王生他们说,就派出了四个孩子出来帮忙做事,王生本来也是要拦着的,但是,小青却说了一句话:不为做事,只为学习,以后,这东西说不定就是他们的生活技能了,王生可不能拦着。

一句话就把王生说服了,索性也不推辞,带着几个孩子就开始在田里忙活,都是孩子,还是苦过来的孩子,对于这些种田即使是没有天赋,生活也会硬逼着他们有天赋的,所以只要一天下来,这些孩子就学会了要怎么翻地,翻的比王生也差不到哪里去,剩下的,关于施肥啊,节气什么的,也只能以后慢慢学了。

王丫这几天也没有闲着,想到王生要去游历,外面的吃食不用说,肯定不如家里的好,自己好歹还能弄些后世的吃食呢,现在外面哪里有这个条件啊,如果要自己动手的话,王生虽然会自己做饭,但也就是简单的几样东西,倒不如,王丫给弄一些不同的调料,王生只要炒菜,或者是炖肉什么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放进去。

所以,王丫这几天,就一直研究这个调料来着,最后,弄了三种调料,和简单的鸡精,三种调料,一种是炖肉用的,一种是烤肉用的,还有一种,是做鱼用的,至于素菜,说实在的,也就是靠个技术罢了。

最重要的是,王丫弄出了鸡精,这个是专门用来提鲜的,像后世的那种鸡精、味精自然是做不出来的,王丫又不是神仙,也没有学过,自然是做不出这么高深的东西了,只是根据原理,鸡汤本来就很鲜,于是,王丫就用一整只鸡,连那些内脏都洗干净一起放进去,里面加入香菇,加入山泉水,然后就先烧开,烧开以后,开始一直微火熬煮着,让它能冒泡,但是火又不会很大,且整个罐子都给封严实了,这样才不会让一些精华跑出来,反正王丫是这么觉得的。

等到里面的汤只剩下一点了,整只鸡都入味了,连那些蘑菇也都吸饱了鲜汁,再调小了火,直至所有的汤汁都融在那只鸡和蘑菇里,王丫本来要把这只鸡吊出来,用火熏烤,烘干,然后把整只鸡都碾成了细粉的,谁知道,鸡肉熬煮的透透的,鸡肉自然是酥烂酥烂的,稍稍碰一下都会碎,不得已,王丫只能换个法子,把所有的鸡肉会蘑菇都捣烂,能多碎就多碎,跟肉糜没差,再开灶,下面小火,在大锅里把这些鸡肉糜都给烘干。

这鸡精自然是成了的,并且,跟后世的鸡精不一样,反而跟味精有点像,毕竟,王丫没有往里面放盐,王丫尝了尝味道,可鲜了,王丫本来是要用鱼做的,毕竟鱼的鲜是出了名的,但是,后来王丫担心鱼肉粉虽然不错,但是担心做出来味道会腥,反而是鸡肉不会。

这些东西,就花了王丫三天的时间,才把所有的调料都弄好,像烤肉类的那些,可是要把所有的香料还有辣椒等等的东西都给弄碎,这可不容易,所以,用了三天的时间,才弄出了五罐的调味来,一种调味一罐,而那鸡精,王丫弄了两罐,不然担心王生不够用啊,其他的不一定会用上,但是这鸡精肯定是要用上的。

至于什么面干之类的,王丫倒是没有准备了,毕竟这回不是那么短的距离,而是要去游历,谁知道要走多久啊,那些东西弄了也没有用。

时间一眨眼,也到了王生出发的这一天了,王氏跟王丫都来城里送王生,好在临走前,大掌柜听说王生要去游历,就给了王生一块牌子,说是如果有事情,可以到各地的悦来客栈求助,让王氏跟王丫都放心了不少。

王生的离开让王氏跟王丫消沉了一阵子,好在后来慢慢的好了,这期间,有小青主导,店里的生意不但井井有条,就是送给悦来客栈的货也没有一点不对,让王氏跟王丫都很满意。

王丫更是愿意肯定了让小青到时候就当自己的ceo了,毕竟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就小青现在表现出来的东西,王丫觉得很合格。

恢复过来的王丫经过考察跟王氏商量了一下,决定要在码头上再开一家店,专门卖快餐,王丫想,肯定很有生意,然后,还可以卖拉面,这里人来人往的,吃碗热汤面肯定很不错。

刚开始,王氏还不知道什么是快餐,等听王丫说,就是把所有的饭跟菜都做好了,然后再让人选择,就好像是店里,现在经营的模式一样,让有急事的人省的等待的功夫了,王氏才有些了解,就算是不了解,王氏也会认同的,现在生意上的事,基本上就是王丫主张的,王氏很相信自己女儿的眼光。

不过,这会儿码头上却是没有人要卖店铺了,王氏跟王丫也只能等待了。

王丫就决定,开始教给这些孩子一些吃食的做法,就王丫心里现在知道的东西可不少,比如说,拉面,臊子面,油泼面,什么关东煮,东北乱炖,还有煎饼果子、凉面、凉皮、砂锅、还有什么驴打滚、豌豆黄、韭菜盒子等等的各地的小吃,还有什么米粉、粉条的做法王丫都会。

这些东西,也就是一人选个两三样,比如说,做面的,王丫可以教给对方怎么做拉面、臊子面、油泼面、炸酱面这四种,从用料用汤做法全程教授,这就是一种生存的本事,让他们可以开一家店,还能持久下去。

☆、第一百零九章 拉面馆与快餐店

再比如说,挑一个人学煮毛血旺、酸菜鱼、水煮活鱼三样菜,只要能把这三样菜都给学好了,就很不错了,至于以后,如果他们自己能根据这些自我创新,改进那就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不过,在教学中,王丫就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孩子因为生活困苦,根本就没有受过教育,连简单的算数都要扳着手指头数,更不用说什么记账之类的了,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王丫对于自己的方法开始改进,所有要教授的东西全部停下来,还是先把一本三字经教完了再说,至于其他的,王丫打算挑出自己前世上学学过的那些古文再教一教,然后再交给这些孩子算数,会加减乘除。熟背九九乘法口诀。

听说要教他们读书写字,大家都很高兴,对于王丫发给他们的纸笔很珍惜,轻易不下笔,上午学习,他们下午继续帮忙做事,一边做事,一边背,互相考问,学习气氛又好,做事还不会枯燥,又热闹。

一眨眼,也到了四月份了,他们学习了一个月,终于把王丫要教给这些孩子的东西都学会了,接下来王丫就开始想要教给这些孩子什么?要怎么教?

这一个月,王丫也反思了一下,一下子教给这些孩子这么多东西,不说他们能马上学会吗,就说自己的资本也没有这么多能同时开好几家店,还不如先选出两个年级最大的先教会了,然后再让他们去开店,其他的人去帮忙,这样一来,也才不会忙的手忙脚乱的,人手也充足。

话是这么说。这个想法也是王丫跟王氏还有小青商量过的,郑思跟郑蓉就主要负责这一边了,而小青带的那些孩子,就有可能去新的店铺。

如果他们愿意留在这一边,王氏跟王丫也没有意见,但是问过了,只有一个愿意在这一边,当厨子,剩下的孩子都愿意出去外面闯一闯,而郑思跟郑蓉却是把客家客栈当家了。郑思甚至觉得就在这里成家立业也不错。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郑思也大概知道一些情况,如果王生考上了进士的话,王氏跟王丫肯定跟着他们去别的地方的,那么。这个五羊城大后方,肯定要有人留守的。郑思跟郑蓉留在这里。正好。

这么一来,基本上对于大家的安排,王氏、王丫和小青也有数了,另外一个有数的就是那些孩子自己,因为王丫他们的意见都是参照这些孩子的意愿。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现在要教授的。王丫先挑了其中的两个大孩子,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