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文)小富即安-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确如此,黎儿你有什么好办法?”李夫人等她听过情况,笑吟吟的问她。
“这个,有点想法,但还不成熟。”薛黎沉思了片刻,理了理条理才慢慢把自己想法说出来,“容易发生车祸,路上车辆太多的确是主要原因,县令这看到这一点说明他还是下力气去观察了的。可是他找准了症结,解决的法子不甚高明。常言道,堵不如疏,他一味的下令不许农人的牛车进城,只做了堵,却不想办法解决运输问题疏解民怨。时间长了,普通百姓迫于生计无奈,肯定会不尊禁令铤而走险的。你想他们心中不安,驾车的时候左顾右盼,时刻都在恐惧被官府捉住,这种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肯定比平常更容易发生事故。”
“有道理,继续说,那你觉得官府应该怎么处置才好?”李夫人赞同的点点头,鼓励她继续说下去。
“嗯,不要蛮干。取消禁令之后,划分行道是一个办法。我们可以把街道划成一条条的,人行道,车道,马道。让行人和车辆,马匹各行其道,互不冲撞。”薛黎知道这个时候的街道是划分行道的,只不过这个划分的单纯是皇家贵族的御道与平民百姓的行道,并没有再细分。所以一条街上你很容易可以看到车马人都混成一锅粥了。偏僻点的地方还好,但是在繁华之处,经常会发现车辆相撞或马牛踩到人的事。
“各行其道?嗯,这个不错,还有其它的吗?你要知道这问题可不是这么容易解决地,即使划分了行道。也有可能发生疾驰的车辆面对面冲撞的事。”李夫人点头笑吟吟的催促她继续说下去。
“这个容易,行人靠右就行了。每一个人,每一辆车,前行的时候就都走在路的右边,这样就能使交通有条不紊,不用再担心面对面相撞上了。”薛黎敲敲脑袋,继续出着主意,“除了这些,还可以在交通繁忙地地方设立公共马车站点。”
“公共马车站点?这又是什么东西?”李夫人听到这个词挺新鲜的。重复了一遍。
“恩,对,就是用公车代替私车。”薛黎点点头解释道。“发生车祸的源头就是车辆太多,所以县令开始不许牛驴车进城的思路很正确,但是粗暴的禁令并不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些人流量多的地方设置公共马车,就是朝廷出钱做一些大车,不要太精致,只要能坐人就好了,每个一刻钟一班,负责统一将这里的客人拉到那里。经营公共马车的人可以向每个坐车地顾客收取车费当做开设公车的成本。只要这个价钱便宜过人们自己驾车的费用,不用官府下令强制,人们也会坐公车而不是驾自己地马车出行了。”
“除了这些,也应该严格控制长安城的车辆数量,不但牛车需要限制,马车以及马匹同样也需要限制。这个官府可以采用发驾车执照的方法来管理,规定只有有驾驶执照的马匹与车辆才能上街,取得驾驶执照之前应该进行一些关于交通法规的培训,使这些人拿到驾照之前对于交通法规有一定了解。这样他们上路的时候就不会造成新的交通隐患。一旦违法就取消他的执照,使他不能再次驾车或骑马。”薛黎努力的想着后事地交通法规中有哪些是可以用的。
“这法子新鲜,我倒是从来未曾听闻过,不知道还可以这样管理,这么看来做出一部所谓的交通法规是很有必要的。”李夫人听完薛黎的话,果然大为惊奇。虽然说她的很多主意能不能施行还有待考证,但是仅凭这个思路,就给苦思不解的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嗯。是啊。依法治国才是王道嘛。”薛黎扔出这句在后世经常挂在口上地话。然后吐吐舌看看四周。见没有人注意才继续说“所以我就很佩服那些编写法律地人。例如以前地长孙无忌。能花了那么长时间潜心编写唐律。不管他这个人有什么功过。但仅凭这一项壮举。就足以让他青史留名。”
提到长孙无忌。李夫人有些不悦。但是面上仍然很平静无波。“你知道他?那你觉得他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我跟他又不熟。我出生之前他都挂掉了。我能有什么感觉?谁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嗯。我只知道他编过唐律。所以就有些佩服他而已。这个就跟我不会画画。所以很佩服吴道子。书法写地不好。很佩服王羲之一样。纯粹是出于对他们才华地仰慕。至于个人感情倒没有什么。”薛黎摊摊手。毫不掩饰自己地感觉。
“果然是小孩子。喜好也简单。”李夫人脸色这才缓和过来。笑嗔着说“想不到你还喜欢吴道子地画。那改天我让人送几副给你。”
“好啊好啊。”薛黎激动地差点连口水都流了出来。吴道子地画。国宝级地文物啊。绝对是可以做为传家宝流传下去地东西。
既然收了人家东西。薛黎更加高兴。索性就这长孙无忌引出地法律话题继续扯下去:“圣人说民可使导之。而不可使折之。民可导也。而不可强也。老百姓可以让人引导他们。而不能让人用暴力去阻止、折服他们;老百姓可以引导。但不能强迫。大道当如此。小道更当如此。如果官府制定各项策略地时候能多从百姓地角度想想。以民为本。能善意地诱导而不是下野蛮地下禁令。就不会造成出力不讨好了。”
说到这里,薛黎也来了兴致,见到李夫人倾心聆听的神情,颇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所以更加滔滔不绝了。“一样的政策,不一样的施行手段会带来截然相反的效果。就像不允许牛车上街一样,官府粗暴的禁令会导致人民的不满,他们即使畏惧,也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违反,最终导致有法不依,法令松弛。但是如果官府在施行的时候,对人们讲清官府限制的原因以及他们这么做的危害,并提出一些措施来弥补他的损失,同时也严申了违法的后果,我想在利益的趋势以及处于考虑自身安全的驱动下,他们都会乖乖遵守的。”
第一百一十章 倒霉还是幸运
说话也是讲天时地利人和的,当你在合适的地点又遇到一个适合交谈的对象时,即使再沉默的人也会变得滔滔不绝起来,薛黎觉得自己当下就是这个状态。因为也不急着赶路,所以就在那里与李夫人谈天谈地,一直某人的出现才打断了这种其乐融融的场面。
“丽娘,你有没有怎么样!外面都撞死人了,我路过看到有你的马车,吓了一跳,还以为你出事了呢。怎么样,你没事吧,有没有被吓到。”惊慌失措的李贤在她面前出现,拉着她的手上上下下看了仔细,只想确定她的安好,完全无视了其它人的存在。
“我没事。”在李夫人似笑非笑的目光中,薛黎窘迫的挣开了他的手,站在了一旁“我来的时候事故已经发生了,见围的人多过不去才在这里休息的,你别担心。”
“那就好,我也松了一口气。现在外面事故处理的都差不多了,我送你回家吧。”见她平安无事,李贤总算镇静了下来,这才想起正事。
“等等,我还没有道别呢。今天我在这里还遇到了一位很好心的夫人,我给你介绍介绍。”薛黎说着笑着让开了身子,露出坐在她对面的夫人。但没想到李贤见那位夫人的脸之后,却是一脸惊慌遇到鬼一般的样子。“母,母后,你怎么在这里。”李贤结结巴巴的道安,薛黎听了也是吓的一跳。虾米,什么母后,难道说这她就是那个大名鼎鼎,鼎鼎大名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哦,对了,她现在还是皇后呢。
“儿臣不知母后在此,见驾来迟,还望母后恕罪。”李贤慌着要跪,被武后身边的侍从扶了起来。这个时候武后倒是满脸笑容一幅慈母模样“好了好了,再外面不用那么拘礼。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见到漂亮姑娘都眼睛发直,哪个还记得我这老婆子。”
“儿臣不敢。”李贤捉摸不透母亲这话什么意思,看她脸上笑吟吟不像生气,但也不敢放宽心。所以当下只有心惊胆颤的应承着。
“好了,那就这样吧。既然外面的已经疏散,我出来这老半天也该回宫了。黎儿,你好好保重,改天有空的时候我派人接你进宫坐坐。”武后看时间差不多,便在几个护卫以及侍女的陪同下出去了,临走时丢下这么一句话,让薛黎跟李贤都猜不透她地用意,越发的惴惴不安起来。
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人家皇后一年就出了这两次宫,竟然偏偏两次都让自己撞到,还吧啦啦的讲了一堆废话。有道是祸从口出。武后看起来也不像是什么心胸宽大的善良之辈,真不知道自己那堆废话里面有没有那么一两句让自己丢掉小命的。李贤看着她这样子不禁细声安慰,说来说去总归他娘是个讲道理的人,不会随便乱怪罪人。听了这话薛黎更是心底没底。讲道理?讲道理地更恐怖好不好,谁知道她会不会随便网罗个什么罪名把自己套进去。
这事儿发生之后,薛黎留下了严重的心里阴影,从此再也不敢四处乱逛,更不会随便跟人搭讪讲话,路上随便看着一个什么人都觉得像是皇亲国戚的不踏实。整天就龟缩在自家田庄上。反正田地里只要你不懒,就永远不愁没活干,因此她指挥着一帮子佃户间苗除草捉虫,田间修水车开水道,蓄水抗旱顺便做自家的研究,忙的是一个不亦乐乎,企图用这种繁忙让自己忘记遇到皇后的这么一件事,自我催眠那天的一切都是浮云啊浮
贾珍珠的病一个月之后渐渐的康复了些,只是人少话了很多。整天发呆走神,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薛黎看她对做生意地热情也淡薄不少,三天打渔两头筛网的往自己这里跑来纳凉,心想这样少让她动些脑子,对养病正好,也就不出声烦她,只是每次都拉着她到田间地头帮忙,多运动运动,还美其名曰的叫“亲近大自然”。
“我是一个菠菜。菜菜菜菜菜菜;我是一个黄瓜。瓜瓜瓜瓜瓜瓜;我是一颗豇豆。豆豆豆豆豆豆……”贾珍珠看着她在树荫底下唱着走调地歌逗着孩子。不由得笑着摇摇头。“你唱地这什么啊。没腔没调地。难听死了。”
“难听没关系。只要宝宝记住就好。我这是在教他说话呢。来。小睿睿。告诉娘。哪个是茄子。哪个是豇豆?”薛黎举着蔬菜在小孩儿面前做着鬼脸。吸引他地注意力。
“就你那菜菜菜菜菜地。你就不怕把孩子教成结巴?”贾珍珠取笑她。抱起了被放在毯子上地孩子。她最近也就是见到孩子地时候才会笑容多些。
“你说地很有道理。不行不行。这首歌不能再唱了。对了。你们以后几个讲话都不准将重音。免得把孩子教成了结巴。来。宝宝。娘指给你看。这个紫色地是茄子。这个绿色地是豇豆。我们看那里。黄黄地一片地。是麦子。麦子。这个最漂亮地。是娘。宝宝一定要记住。这个比娘差一点点地漂亮是干娘。这个笑地是姑姑。她们宝宝只要随便记住就好了。”薛黎扒着贾珍珠手臂。在自己儿子面前教训道。
“行了。真是到哪儿都不忘了夸你自己。你说这么多。他哪儿记得住。”贾珍珠看着孩子兴奋地打着自己地手臂一闪一闪地。眼光里多了几抹温柔。
“阿黎。你说我来买几亩地种田好不好?”贾珍珠没头没脑地一句话。让薛黎颇为意外。“你该不会被我传染了吧。怎么对这个有兴趣了?”
“我想把那匹孩子接过来,买个小庄,让他们自食其力。”贾珍珠说。
“你这法子傻透了,要养活人,岂不是做生意来钱更快些?你种庄稼等米下锅那还不都把人给饿死了。”薛黎狐疑的看着她,怎么都觉得她的神经不正常。
“那天你说的话我想了很久,我想来想去,我到底为什么要那么拼命的赚钱?我已经没有了父母,唯一的弟弟现在也长大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不再需要我了。我这辈子不会再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不管赚多少钱也不会有人继承,我连个传承的人都落不到。我就是想得到家族地承认,日后被供进祠堂,死后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逢年过节有人拜祭,可是现在看看他们地行径,这个想头我也没了。所以我现在觉得活着也好,赚钱也好,实在是没什么意思。”贾珍珠看着金色的麦浪,说地很是平静。
“你不要那么消极,人生还是有很多意义的,例如,”薛黎被她的话吓了一跳,完了完了,万一她有了轻生的念头怎么办。
第一百一十一章 梦想
“我知道,你别紧张,我不会轻生的。”贾珍珠见着她的样子,微微一笑,“我那么艰难的活下来,又怎么可能轻易抛弃掉自己的生命呢。”
面对薛黎的忐忑,贾珍珠微笑着拍了拍她的手,点了点头“我一直对很多东西耿耿于怀,背着沉重的过去上路。那些曾经是我前进的动力,也是我痛苦的根源。我现在觉得太累了,想放弃。放弃那些沉重的让我呼吸不过来的过去,放弃那些无谓的仇恨,我想重新开始。”
薛黎听着这些话,仔细一琢磨,浓浓的悲哀中却有透过一丝希望。薛黎知道对于一个传统的人来说,家族的观念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放弃那些就等于放弃一半的生命。但是所谓的不破不立,放弃了也许会有更好的未来。所以薛黎点了点头“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无条件支持你的。对了,那他,你打算怎么处理?”
“他?”贾珍珠稳稳一愣,明白了薛黎指的那个人是谁,当下笑的很好看,笑容里多了一抹趣味“我都说要重新开始了,过去的一切自然都会忘记。至于未来,那自然是由他决定。”
我做了我的选择,忘记我们曾经的愉快与不愉快,其它的一切交由他决定。是继续还是放弃,通通看他的行为。薛黎听明白她的意思,忽然被这突入起来的惊喜击中了,立马跳起来打算去报信,却被贾珍珠一把拉住。“这些事以后慢慢的再来,我现在想说的是田庄的事。”
“田庄?我说你即使打算与过去割裂,也不用舍弃你的老本行吧,毕竟那才是最适合你施展才华的武器。种地?这个不适合你。”薛黎抱过昏昏欲睡的小孩儿,交给奶妈,带着贾珍珠漫步与田坎之上。这是她思考问题的习惯,总觉得只要接近了土地,便有了应对一切问题的力量。
“我打算继续收养孤儿。”贾珍珠对着薛黎惊讶的眼光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说下去“我打算收养很多很多地孤儿,让他们生活,成长,所以我需要一个大的地方。城市里太狭仄,又贵又喧闹。不适合。”
“这个,收养小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我觉得你还是不要去做。这是需要负责任的!另外,你收养那么多孤儿,最终打算让他们做什么?”薛黎并没有像贾珍珠想的那样露出感兴趣地样子,反而是微微的皱了眉,出言反对。
养孩子,并不是给他们吃饱饭就可以的。也不是一个一时兴起就能做出的决定。薛黎收养过孩子,她知道其中的艰辛,很多事情都不是用钱就能解决的。尤其四处收集来的那些孤儿。他们的背后都有一段段悲惨的故事,自然也会造成性格上地偏差,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乖巧懂事惹人怜爱的,更多的是让人头大地问题儿童。如果收养他们的人没有充分的耐心与爱心,草率的收养了孩子,最后却又嫌麻烦再次将他们丢弃,那给他们造成的伤害是无法估计的。与其这样,那不如从开始就不要做。给予了那些渴望爱的孩子们希望,最后又无情的收回。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不负责任的事?
除了这些,收养这些孤儿地目的是让薛黎更加担心的问题。孤儿,不是没有人收养,实际上每年无论是水灾旱灾,兵祸人难,只要有孤儿的地方,总有很多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去收养。长相漂亮的,伶俐的,总是人贩子的首选。收养了去,不管是年纪小地时候卖了做大户人家的小厮,还是教养了长大了卖给勾栏院,总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至于这些孩子的命运,未来之类的事情,有谁去关心。可这些已经算是好运的了,更有一些孤儿被某些组织收养,培养成为杀手、死士、间谍。成为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辛辛苦苦的挣扎着活下来。然后再在某个时候不知名的死去,没有过去。没有未来。
薛黎担心地事情,贾珍珠也想到了,所以她当下用斩钉截铁地语气许下了承诺“我知道要养一群孩子很难,但是我会努力尽心去做的。至于其它,”说到这里她摇了摇头,“我没有打算问他们要任何回报,不会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人地棋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看过家族里培养间谍的手段,我不会去做那些连我自己也感觉厌恶的事情。甚至如果可以,我根本不会让他们知道是我收养了他们。我只想提供一个地方给那些颠沛流离的孩子们,让他们有个地方生活,然后教养他们,让他们具备一些技能,自食其力。等他们长大之后,成为一个正常的人,有着选择自己未来生活的权利。”
“就这样?”薛黎有点不敢相信。实际上。她不觉地世界上有任何人会这样大公无私。
“就这样。”看着薛黎怀疑地眼神。贾珍珠笑了。“其实我也不是大方到不要任何报酬地圣人。我地报酬。在我照顾他们地时候就已经得到了。你知道。我这辈子注定是一个没有自己孩子地女人。如果能有那么多孩子补偿我地这个伤痛。我已经得到了最丰厚地报酬。”
没有孩子。是贾珍珠心底最深地一颗刺。她每次来看宝宝地时候。总会带很多礼物。她逗弄小孩儿地时候。总是最温柔最耐心。她看着路边奔跑地孩子。被母亲抱在怀里地孩子。眼里流露地羡慕眼神任何人都能看懂。这样一个深爱孩子地女人偏偏无法拥有自己地孩子。这简直是上天开地最残忍地一个玩笑。
“只要你想。那就做吧。就算失败也不要紧。我会一直一直支持你地。”明了她喜欢孩子心情地薛黎笑了。鼓励地握着她地手“好人有好报。我相信总有一天。你拥有地孩子比任何一个母亲都多。”
“希望如此。我没有孩子。他们没有母亲。我们应该可以一起创造出一个家。”贾珍珠笑吟吟地抱着手臂点了点头。
第一百一十二章 母亲的遗物
从梦想到现实,中间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女人美好的规划。薛黎跟贾珍珠一起花了很多时间,反复的去讨论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两人辩论了好久,最后得出的建议却是贾珍珠不要放弃现在的生意,毕竟养孩子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至于未来田庄的管理,完全可以请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什么是专业人士?”贾珍珠听的有些迷糊了。
“术业有专攻,每个人擅长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例如你对数字敏感,对经营擅长,而我对植物敏感,对种地擅长。在这些领域,少有人企及,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在其它领域就能取得成就。我看在看养孩子方面,我们两个人还比不上惠云一个呢。你想要办好这件事,就应该把每个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你就适合扩宽财源,我适合种植作物,而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还得请人来。除了这些,小孩子容易生病,我们还要请大夫;要交他们念书识字,我们还要请夫子。”薛黎边想边说边记录,生怕遗漏了什么。
“我可不可以也加入?我喜欢小孩子,我也会做饭洗衣服的。”惠云在一旁做活,只字片言的听着她们的规划,听到做饭带孩子,这个是自己擅长领域,立马来了兴趣。“你还嫌家里的几个不够烦你啊。”薛黎哑然失笑,但是也答应了,与贾珍珠会心一笑“好啊,这下我们又多了一个加盟者。”
贾珍珠见她把事情想的那么复杂,一把拉过了那张纸,“我看我们先不要在这里纸上谈兵了,先把那些孩子接过来,需要什么发现了再添置就是。”
“嗯,也就这样吧。这事情前人没有做过,我们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摸索了。其实也请不了多少人,我想年纪大的孩子可以照顾年纪小的,这样就节省了一笔支出。我们也不指望这些孩子考个状元什么,只要他们认清必要的字不被人骗就可以了,所以请夫子也不必是大儒,随便哪个蒙学的夫子就可以了。至于其它的工匠。这个工资就更低了。”薛黎嘴上说着,手上仍然习惯性的去记录。
“至于日常吃喝,田庄种上两年就可以自己自足了。另外住用,年纪大的女孩子还可以学织布,做衣服,自己做自己穿,这也节省了一笔开支。”惠云也出着主意。
“嗯,田庄里生产多的产品还可以拿出去卖,得来地钱用来维持日常经营的费用。这样也可以省了一部分钱。”贾珍珠果然无论在哪里都是对钱最敏感的。
“你想的美,小孩子家家的能生产多少东西,你以为他们是童工啊!”薛黎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但是也被她地话触起了一点想法,“田庄的确是可以生产很多东西,如果经营的好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这个我要好好规划一番。至于人力不足的关系,我们可以请附近的农人来帮忙,别指望那些还没长大的孩子们,他们顶多只能打打下手。”
三个女人拉家常般的闲聊中,基本就确定了被命名为“幸福农庄”的孤儿之家的基本框架。只是在思考建立地点地时候,惠云忽然问了一句话。
“嫂子,那个地点,一定要买京城附近的田庄吗?”
“这个。不一定。长安附近地地价太高了。而且将来把那么多孤儿放在京城附近也太显眼了。所以我想选个地价比长安便宜地。经济发达人流量大地地点。那样地话几百个孩子出现比较不引人注意。”薛黎拿着一张地图看着。有一搭没一搭地问着话。
“那扬州怎么样?”惠云问道。
“扬州。不错啊。不过。呵呵。这个地方你还没去过吧。怎么想起它来。”薛黎笑着问道。抬头却发现惠云若有所思地坐在一旁想着什么。接着忽然匆匆地去了她地卧室。不一会拿着一个灰扑扑地小布包出来。
“这个是我娘留给我地。嫂子。给你。养孩子要花许多钱。我也出一点。”惠云激动地脸红扑扑地。在薛黎地注视下一层层地打开那布包。露出一对雕牡丹花地金镯子。薛黎拿到手上端详了一番。做工不错。只是分量有些轻。也还值点钱。但是对于她跟贾珍珠来说。也算是普通地玩意
“这是你娘留给你地嫁妆吧。好好收起来。拿出来做什么。花钱地事不用你费心。自有我们想办法。”薛黎把镯子放在桌子上。帮她包了起来。惠云娘留给她地东西不多。这也许是唯一地一件。不管值不值钱。放在身边都是个想念。
惠云摇摇头。看了看四周没人。才小心地拿起镯子。摸索了半天。只听到小小地一声。镯子竟然打开了。露出其中藏地两张纸来。惠云抽出抹平了放在薛黎面前。甜甜地笑了。“我给你地是地契。”
薛黎惊讶的接过来,是四张地契,最小的一张是两倾,多大的是十倾,其余两张则是一张六倾一张七倾,加起来一共是二十五倾地良田。
“这个是我娘留给我地,说是在扬州一带,我从来没去过那里,也不知道具体地点,还要麻烦你们仔细找。”惠云凑在她旁边指点着,“你拿了地契,把镯子留给我做个念想就好了。这个是哑叔临死前留给我的,准假不了。”
惠云说地轻松,薛黎却拿的不安。“丫头,你是不是傻了,你知不知道这些是多大一块地?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够你一辈子衣食无忧了。”看到这些薛黎才明白为什么之前惠云的家人三番四次的来找她了,原来不仅仅是想把她嫁人,恐怕这一小笔财富也是那对人紧追不舍的原因。
“你也知道我娘之前是做什么的,这些地便是她倚门卖笑换来的。娘说她的要好的一个姐妹从良后嫁到了扬州,来信说那里很好,她便把所有的积蓄都在那里买田置屋,打算以后做不了的时候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但是没想到她竟然有嫁人的一天,她很高兴,一心想做个贤妻良母,嫌这钱来的不干净,想跟过去的日子划清界限,便从来都没有拿出来过。有了我之后她看明白爹跟大娘不会管我,才不得已又悄悄的找回了地契装在镯子里,告诉我这是给我的嫁妆,有了这个东西,我以后就不怕嫁了人家被婆家看不起。”惠云含笑着摸着母亲留下来的镯子,“不小心这件事被大娘知道了,她就一直想知道我娘留给我的东西在哪里,派了好多人追我们。哑叔是以前受过我娘恩惠的人,对我娘很是忠心,就是他带着我四处躲开那些人的。到最后哑叔死了,我什么也不懂,那个时候不是遇到大哥,我就会被他们抓回去了。”
“既然这么辛苦,你就更要好好珍惜才是。”薛黎听着有些心酸,折了纸要帮她装进去,却被惠云挡开。
“我想我娘也是不想我动用这些东西的吧。如果一个男人因为我的钱财才娶我,那我未免太可悲了。你看,我现在的生活很好,能正正经经的养活自己,能有一个即使我是穷丫头也会娶我的男人,娘天上有灵看到也会笑了,所以我不想这突然出现的财产破坏我现有的一切。这些地放久了,从我娘的心病转成了我的心病,无用还拖累人,不如让你们拿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算是废物利用。”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贵
面对惠云的坚持,薛黎没有办法,只能收下了地契。面对这突入其来的好事,自然使她们的计划更多了一笔助力,贾珍珠甚至磨掌擦拳准备开始大兴土木了。
“这个不用急,还是要实地考察一番才好。我们三个人里面,也就只有你能亲自去了。对了,记得带上玉裴,他或许会帮上忙。”薛黎叮嘱着。
“好,我收拾一下行李,后天就出发。带上玉裴?他一个小屁孩能帮上什么忙?”贾珍珠有些不明白。家长永远都不会注意到自己家里的小孩儿已经慢慢长成了大人,她也如此,还把弟弟当成那个拖着鼻涕拽着衣角的小屁孩。
薛黎知道贾玉裴在建筑规划方面很有天才,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地图绘制手艺非常好,经过自己的指导,在这个时代算是超前的了。他去一次就能做好田庄的地图带来,这样自己即使不能去实地考察,也能布置好四周的农作物种植安排。
“玉裴机灵聪明,肯定能帮上你的忙的。再说他也已经长大了,你别老把他当小孩儿看待,该是带他出去见见世面的时候了。”
“好好,你都说了话,我带他去就是。死小子,肯定又到你这里来死缠烂打了,你就心软让他胡闹。”贾珍珠挥了挥手,对薛黎的建议算是接受了。
薛黎见到她这样,也不多言。本事是做出来,不是说出来的。只要她带着贾玉裴走一遭,自己的弟弟有多大能耐也就知道了,当下更关心的是孤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