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文)小富即安-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哪里是要他做读书人,还不是想让他多识几个字,免得再外面被人骗了。”薛黎见是虎子嫂来了,笑着起着相迎,惠云早就搬了凳子给虎子嫂坐,自己敛了声去一旁悄悄地纺纱。
  虎子嫂也不客气地坐下,“我只是晚上过来闲逛的,你别招呼我,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薛黎知道这位姐姐不是没事闲逛的人,来找她必定有打算,只是恐怕这里不好说,便想了想笑着招呼道,“晚上我正想给靖哥做点宵夜,嫂子来的正好,帮我打打下手如何?”
  “使得。”虎子嫂果然眉开眼笑,二话不说的挽了袖子,跟她一起到厨房去了。


第六十一章 灯油与蚂蟥
  “苏家妹子,我说你们这每晚点灯的,得费多少灯油钱?”虎子嫂一边帮薛黎洗菜,一边支支吾吾的问道。
  薛黎一边和面,一边算了算,别说还真不少。她一向不喜屋子昏暗,再加上一家子人总是织布的织布,看书的看书,所以比别家还要多点两盏油灯,这么算下来,一个月也要七八十文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她有点疑惑的看着虎子嫂,她问这做什么?
  虎子嫂见薛黎问自己,就有点不好意思的理了鬓边说道“其实我来就是想跟你商量这个事儿的,我见你们家夜夜点的灯火通明的,想来借点光。你看,我在家纺纱点灯,也不过我跟丫头两个人用,太浪费了。我就想搬着你这儿来做活,灯油钱分摊,这样岂不是比一家子点节俭许多?”
  薛黎听了轻声一笑,虎子嫂以为她嫌自己小气,便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起来。薛黎见状忙开解道“我是笑说嫂子真真聪明,这个法子好。”
  “那你是答应了?”虎子嫂问道。
  “答应,怎么不答应。”薛黎搓搓面盆笑道,见虎子嫂欣然的样子,脑子灵光一闪,心里有了新的主意。
  “嫂子,像你这样会过日子的人不在少数吧,我是说,你在村里有没有听到其它人抱怨着这个问题?”薛黎斟酌着措辞问道。
  “有啊。前些天遇到富贵的媳妇,几个人都说过这话。这年头灯油钱贵,可又只有晚上得空去纺纱,不点不行。点了吧,算计下来辛苦一晚上几乎都贴了灯油钱,又让人不甘心。”虎子想想答道,只是不知薛黎问这事是什么意思。
  薛黎听了点点头,想了片刻,笑道“嫂子刚说的法子,我有点新想法。大家既然都为灯油钱头疼,不如你找相好的十几个姑娘媳妇们,商量好晚上同一个时间在某家人的家里一起纺纱。你看,一个人纺要点灯,十个人纺还是要点灯,人多了灯光的亮度又不会变小,大家都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是那灯油钱有十个人分摊可就便宜多了,这不是一举两得?再说,一起干活,万一有什么疑问,互相请教也比在自己家方便的多。”
  “果然还是你脑子灵活!”虎子嫂赞叹道,她就没想到这么多。
  薛黎推辞着摆摆手“我也是图个嘴皮子痛快,这事儿你要真的去办,别的不说,就找个能容纳一二十人的地方也不容易啊。不过,这个人的问题倒好办,你只要问问那些晚上要做活的人,相信大家自己肚子里算计一下也会同意的。”
  “这个我晓得。”虎子嫂点点头,“这个办法好,同样一份灯油,原来只能用一天,如果有十个人,一人出一天的油就能用十天,傻子才不答应呢。”至于薛黎说地点的事儿,她心里倒有定夺,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难的。虎子嫂越算计越觉得可行,便匆匆的从厨房直接告辞了,决定先去找熟识的人说说,改天来跟薛黎商量。
  --------时间转换的分割线--------
  “姐姐,我们提着这东西做什么?”惠云不解的抱着一大捆稻草跟在薛黎后面,她后面则是跟着提了一大桶的猪血的苏靖。
  “我有妙用。”薛黎神秘的一笑,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一个人在田间转了很久,才在一个角落里站住,招呼他们过来。
  这个时间,其他人家的地早已种好了,苏靖他们几家合种的地都有了发芽的秧苗,就薛黎这三十亩地还空着。所有人嘴上不说,背地都等着看薛黎的笑话。她倒是不慌不忙,前一段时间浅耕了土地之后,就放了整整一地的水把田地泡着,泡了整整一天,又用一种奇奇怪怪的工具把田地里和成泥浆,然后在平整成一块儿一块儿的。其他人从没见过如此奇怪的耕法,都当她在玩泥巴。
  “浅耕→泡田→埋茬起浆2次→平整→筑埂→局部平整,然后又沉实了2天,这些工序差不多都做完了,没有工具,比我料想的要慢不过总算等到下一步插秧了。”苏靖走近薛黎的时候,就听见她一个人在田边自言自语道。
  “阿黎,你说这个插秧,要怎么插?”苏靖在种地一方面一向很聪明,听薛黎如此一说,立马抓住了重点。
  “这个,先不急。我们先除掉那些讨厌的东西再说。”薛黎盯着水田阴阴一笑,她也不是第一次插秧了,一想起这种活,印象最深的要数那些讨厌的蚂蟥了。
  蚂蟥,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这种生物一般都不会陌生,即讨厌又恶心。插秧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水蚂蟥,这些东西一旦有人下水就附在人的腿上,脚上,用手拔的话它反而盯的更紧,只能跳上岸去拍掉。被它咬过的地方还有可能感染发炎,这在后世不是什么大问题,找点碘酒抹一下就好了,可是在这个医学不发达的唐朝,薛黎不保证没问题。以前还可以穿雨靴下田,这个年代又没有那种工具,所以在插秧之前除掉这些让人讨厌的小家伙就很有必要了。
  薛黎指挥惠云先把稻草浸在猪血桶里,让苏靖在自己指定的地方挖一个小洞,放水进田,然后拿浸了猪血的稻草塞在洞口。做完这一切,三个人就蹲在一旁静观其变。
  “这是什么东西!”惠云最先惊叫起来。原来缓缓进田的水流带去了猪血的腥气,引得田里一群群的蚂蟥蜂拥而至,不多一会稻草上就爬满了黑压压的小东西。
  “是吸血虫!”苏靖先认出来了,倒抽一口凉气,这个东西一直是很让人头疼的,没想到薛黎竟引出了它们。
  “这个学名叫蚂蟥。快,别停着,换稻草。”薛黎提着事先准备的空桶过来,拿火钳夹了爬满蚂蟥的稻草扔进去,而苏靖和惠云快速的将浸了猪血的稻草再扔一捆子进去,二刻钟之后又爬满了蚂蟥,三人便再次重复这番动作。
  三人守着水田一直忙到中午,花了三个时辰,走遍水田的四个角,直到惠云把最后一把稻草扔在水里,等了两刻钟之后仍然是干干净净的,这才算是大功告成。
  薛黎找了个空地,挖个坑,再添上拿来的柴火,等到火光光熊熊的时候把蚂蟥桶扔进去。只听得烧的滋滋作响,等所有的一切都烧成灰烬时才算放下心来,就地掩埋了灰烬,三人欢欢喜喜的回家,准备明天来插秧。
  ---------------------------------
  种田啦种田啦,接下来几张的内容都是种田跟纺纱之类的。笑,再不种秋天就没有吃的喽。
  ^^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pk结束了有人安慰虫子,虫子很感激。对于最终的成绩,还是那句话,知足常乐吧。我们比上不足比下还是可以的。至少大家给我的票已经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了,做人不能太贪心^o^。
  写到六十一章了,这是虫子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故事。逐一亲过给虫子支持的我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书友们,如果没有你们每天的支持我知道以自己懒散的个性是绝对撑不了一个月的。


第六十二章 乡里乡亲
  插秧,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尤其是在没有插秧机的状况下。薛黎本以为她对困难的预想已经足够了,但事到临头才认识到自己对前景真是太乐观了。
  大型的插秧机,每小时大概可以插三亩,三十亩地也就是十个小时就能搞定。小型插秧机速度慢一些,每小时大概能插0。8亩,算起来要三十多个小时,也就是两到三天就能搞定。所以薛黎大胆的推测,如果全部用人力的话,估计也就是五六天的事吧。
  等到下了地,薛黎完全晕了,这才知道经验主义害死人。她忘记自己计算的时候是以后世的熟练工来计算的,看着身后这堆“古人”,她怎么能指望他们在五六天内插完这些地呢?没办法,忍住想晕倒在泥地的冲动,打强精神来,走到最前方去示范。
  “大家看好了,这个秧要这么插。那个靖哥,对了,就说说你,不要拿那么多,三两株就够,不要一把抓。还有宋大哥,你手放轻一点,那个太用力小心折断根了。那个右边那个,你的秧苗间距太小,要留宽一点,不然长出来的禾苗空间不够。”薛黎做为领头羊,蹲在众人的面前躬身示范,边插边一边留神纠正个人的动作。
  十几个人,第一天,忙活了一早上,大概只插了有两亩地左右。薛黎最后站在田坎上统计的时候,差点连心都碎了。这么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插完所有的地?其它人的脸色也不好看,误了农时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大家都是在田地里讨生活的,自然深知道这一点。
  中午饭的时候,在薛黎家每个人都无精打采的。面对惠云跟虎子嫂几个妇女精心准备的饭菜,大家都意兴阑珊,随便扒拉了几口都借故离开,薛黎怕她们难过,也勉强吃了几口,却怎么也咽不下去。
  下午上田的时候,薛黎本抱着好死不如赖活的观点,能插几亩就几亩吧,好歹秋天有收获就行了,至于在计划的时间内干完,她就不想那么多了。跟苏靖闷闷的走到田边,抬头一看,却呆住了:田里竟多了许多人,一个个井然有序,早上刚学会的那些人现在正有板有眼的教着新来的人。
  “这是,”薛黎问苏靖话时声音都有些抖,这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苏靖笑着拍拍她的肩膀,“还不快下地干活。这些都是来帮忙的乡亲。”
  原来早上因为人手太少,大家都有些焦急,中午回家的时候便邀了与自己相好的三五至交过来帮忙。这样人喊人的,竟然也叫到了三十多人,比中午多了一倍。
  薛黎感动的不知道怎么说,这里平常一个村子的人干农活,都是不收钱,只要主人管顿饭就好,所以一般都只有亲朋好友来帮忙,这样即便是欠了人情也是自家亲戚,不那么计较。这是这次来的大多是她不认识的人,薛黎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娃儿,还不快下来干。让你媳妇回去多做点饭,老汉我肚量可大着呢。”一个正在田边插秧的老头看到他们来了,笑着招呼道。苏靖“哎”了一声,推推薛黎“那些我们差不多都学会了,可以教这些新来的人,你先回去让她们多做点饭。”
  老汉看着薛黎感动的眼眶里都有泪水的样子,哈哈哈一笑,“你这娃儿就别在这儿哭了,赶快家去。乡里乡亲的,我们还能看着你家的地空着不成?放心吧。苏靖这娃子好着呢,我们这村里没有几家是他没帮到的,听说是给他家帮忙,这不,都来了。你看着吧,明个指不定人还更多呢。”
  薛黎含泪笑着给老人家行了个礼,低着头匆匆赶回去。这么多人吃饭,家里的锅碗瓢盆恐怕都不够,还是要去别人家里借几个。至于米粮,恐怕也是得多弄些。
  ------------------------------------
  有道是人多力量大,四十余人的帮助下,薛黎的三十亩水田终于在六天内插完了。尽管质量什么的都不敢保证,可是插完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了,最后一天,在大家吃饭的时候薛黎跟苏靖逐个上前去敬酒,感谢大家对她们的帮助,心里暗暗记住,一定要找机会报答这些淳朴的人们。
  插完了秧,剩下的就是田间管理,放水、补苗、施肥、除虫什么的,这些事不是一天两天能干完的,所以薛黎的日子又回到了以往的悠哉游哉的状态。家里有惠云洗刷做饭,外面有苏靖劈柴挑水干农活,她一天就是揣着她的小本子,继续做她的科学研究。
  “乖,1号,过来过来,妈妈给你撑体重。”虎子嫂来找薛黎的时候,她正在院子里给小鸡们称体重。小鸡的育成体重可直接影响开始产蛋的日龄、产蛋量、蛋重、蛋料比及高峰持续期等,所以薛黎一直很注重这些。很多人以为在雏鸡养成时期,只要让它活下来就好了,只注重成活率,其实不然。雏鸡5周龄体重对于产蛋性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5周龄体重愈大,则结果越好、10周龄体重没有5周龄体重那么重要,但10周龄体重对于提早性成熟来说仍然是十分重要。18周龄体重的均匀度也是十分重要一项指标。现在薛黎养了已经有两个月,差不多有9周,再前8周小鸡的体重都很标准,所以在眼下关头,她自然不会放松了。
  “你还真有闲心,正跟小鸡玩着呢。”虎子嫂走上前笑着说。
  薛黎笑笑不说话,她总不能解释说她在做科学研究把。只能把小鸡放下,拿扫帚赶到一边去玩儿去,进屋搬了两把小板凳招呼她坐下,问问来意。
  虎子嫂搓搓手笑道“你上次说的那个法子,我找了好多人问,大家都愿意。只是我们都不识字,所以想请你一起去,帮忙记一下账。”
  薛黎挺有兴趣的听她说,才发现她竟然拉了二十个人,而纺纱的地方,也大大出乎她的预料。
  “什么?你说在祠堂那里纺?”薛黎有点不信。
  虎子嫂点点头,不无得意地说“你想想二十多个人,无论放在哪家都不方便,所以我就想到祠堂了。那里不是有几间大屋子,除了有重大事情里正在那里集合全村人宣布以外,其它的时候都是空着。我跟看守的人说了,每月给他四十个大钱,让他把地方借给我们用,他同意了。那个地方在村子最中央,来去也方便。我看了,外面有个小屋子,点上一盏小灯,到时候带孩子去的人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我们在大屋一眼就可以瞅到,这样干活带孩子两不误。如果有人男陪自己媳妇去了也可以坐那儿,让男人们也有个说话的地方。”
  薛黎点点头,这可比自己计划的周详多了。于是请虎子嫂进里屋去,张罗着摆开笔墨纸砚。让她念名字,自己一一列出一张名单来。


第六十三章 试衣
  薛黎跟虎子嫂去了看看地形,祠堂外的大屋,本就是议事所用,所以有烛台等照明器具一应俱全,少了她们自己费心,只要拿些灯油去点就可以了,这钱花的怨望,只是守门的人有点不乐意,于是又许了他三十个大钱作为租金,许诺毁坏照价赔偿,他这才甘愿。
  那间屋子的正中正好有盏悬在上空的大灯,因高度的问题,点起来要比其它的灯亮,两人看了很是欢喜。只是点燃它费劲一点,不过好在苏靖自告奋勇的要上去帮忙,所以不成问题。屋子的四周各有两盏壁灯,一共是八盏,若是都点上了,加上顶上的,一共有九盏灯,不免有些浪费。两人试验了几次,觉得还是以点六盏为佳,前后各一盏,两侧两盏,加上顶上的一盏,照的屋子是亮如白昼。
  至于二十二个人中有十三个交的是现钱,每人二十个铜钱,其它的几个都交的是灯油。钱交给薛黎保管,灯油则是拣个油葫芦灌了交给村子里另外一个懂事的媳妇保管,点灯油则是又换了另外一个人。本来虎子嫂的意思是让她一个人都管着,可是薛黎想着,这钱财方面的事,不管大小,还是分开来些的好,从私里来说是免得自己劳心劳力又讨不得好,从公道的地方来讲,女人天性都是爱占小便宜的,人多管增加透明度以防止有人贪污。
  两人花了一天商量完各个细节,然后分别通知了要来的人,找了个机会开了个短会,便约定以后每天晚上酉时三刻聚会,亥时两刻三场。每三个人一组,轮流打扫卫生,摆放器械等事。大家都无异议,于是便开始了每天的集体织作。
  日子便在一天天即忙碌又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过去了,薛黎的努力也渐渐显出了成果。不说别的,就是那些应节的蔬菜,苏家的也远远的长得比别家的好,往往能早数十天上市,赶个早场卖个好价钱。开心的数着钱的薛黎,除了心中的成就感之外,也慢慢的盘算着等闲一些的时候把房子整修一番,多盖几间房,把唐丫丫接过来同住。至于秦岩,苏靖卖菜的时候顺路去看过他们,说是大师傅找了个地方让他去当学徒,早已不在家住了。听到这个薛黎有些心疼,这才多大的小孩儿,可是苏靖说他小时候也是这么大就出去做工了,他能学个一技之长,将来也有个谋生手段,便也释然了。
  等到薛黎养的小公鸡开长出了漂亮的鸡冠,开始每天得意洋洋的在鸡笼里跟一群小母鸡打情骂俏时,贾珍珠久候的春日宴终于开始了。久候的贾珍珠没等到人,便知她肯定忘记了,毫不客气地派人把她从田坎上揪来帮忙。
  ------------------------------------------------------------
  “这个,不是吧!”薛黎早早的被贾珍珠从家里的被窝中挖出来,看到桌子上摆的琳琅满目的发饰,不由的花了眼,尤其是那一堆堆的假发,她不知道原来唐朝就已经有了假发的存在,真是先进到匪夷所思。
  “这个是有的小姐夫人们嫌自己的发色不好看,或者是头发太薄太硬,不适梳高髻的时候拿来填充用的。两位小姐虽然头发都很好,可今天疏忽不得,我便让下人送了些来。”安昌早早的就在一旁候着了,他旁边一个精瘦的,正拿着一把尺子的老头看到薛黎的惊讶板着个脸解释道。
  安昌正在屋子里面指挥丫鬟们拿两个人的行头,只见托着装满衣服、腰带、香囊、簪花盘子的侍女流水般的进进出出,一一在安昌的指挥下被端到贾珍珠和薛黎的身边,由拿着尺子的干瘦老头评估,或点头留下,或摇头端走。
  “这个是谁”薛黎站在铜镜前跟个木偶似的被丫鬟们摆弄着,看那个小老头威风的样子,不由得偷偷问站在一旁的贾珍珠,“这个人是谁。”
  贾珍珠一边身着手让丫鬟们比划着项链的长短,一边凑过来说“这可是我们家的一大宝贝,叫安富。是我们家四大总管富、乐、安、昌之首。服侍搭配这一行他是高手,据说还进过宫教过专门准备当今皇后娘娘衣物的尚衣大人。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我们的点子得了他的赞赏,我还请不动他呢。”
  “小姐!站好!”那老头看到贾珍珠靠过来跟薛黎讲话,板着脸冷冷的出声,贾珍珠听了忙吐吐舌头站回了原位。
  “这谁挑的衣服!”安富不悦的拧起眉头,看着托盘里一件紫色流纹云暗底,五色牡丹绣花,陪着珍珠排扣的外裳嚷道。
  端盘子的小丫头吓了缩了一下肩“这个,这个是小姐要拿的。”
  薛黎探头过去望,那件衣服是她和贾珍珠上次看到一致夸赞的一件,素雅大方中又不失华丽,贾珍珠答应让她出席的时候穿,没想到她真的留给她了。
  “胡闹!”安富吹胡子瞪眼睛的,“到底是人穿衣服呢还是衣服穿人!一件再好看的衣服,如果穿上它之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只在衣服上而不在人身上,那就不是一件好衣服!我说过多少次了,裙子是为了衬托小姐们的美貌而存在的,你这一件花里胡哨的东西穿过去,在花丛里跟一坨乱七八糟的破布有什么区别!到时候究竟是谁看谁!拿过去,换了!库房天字号柜里倒数第三竖格第七横排的那件裙子、第五排从上数第三格子的外裳,绣字号第一排第九格的里衣,统统拿来,这些不行,都要换过!”
  薛黎低着在心里流着冷汗的想着“我的品味不至于那么差吧。”不过,面对这个显然是大唐第一人的古代造型师,她这个向来买衣服只去买套装的21世纪宅女,似乎真的没有什么说话的资格。至于贾珍珠,偷眼看过去,也是跟自己一样一脸的汗颜,显然这个满脑子是铜板的小妮子对于服饰的审美力显然跟自己是在同一个层次上。
  安富骂人的功力显然是一流的,很快就有丫头端着换过的衣物重新过来。接下来的两个时辰里,薛黎和贾珍珠两人自己选的衣物从头到脚被安富骂的是一文不值,不知道换过多少次,直到折腾的每个人都是面有菜色,这才满意的捻须而出。
  贾珍珠和薛黎相视苦笑一下,不过回头窥镜自视,果然比自己搭配的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薛黎看着自己的流苏长裙,虽然还是紫色流纹、五彩牡丹,但没有开始那一件的张扬,望上去除了美丽之外多了一份韵味与贵气,让人看了一眼之后,不禁想再看第二眼、第三眼。如果说前面的搭配像个美丽的瓷娃娃,那后面这番打扮则是一个顾盼生辉的美女。看的越发仔细,才发现衣饰的精致,但过于精致的花纹不仅不会带给人繁琐的赘余感,反而恰好的跟薛黎的气质相吻合,看过之后,人竟想不起衣服的具体形状,留下的只是衣饰主人的美丽倩影。
  薛黎摸着镜子看着自己,陌生而美丽的面容,高贵而雍容的气质,这个,是属于那个意气扬扬的薛丽娘吧。那精致的眉角,那骄傲的眼神,那永远上扬的唇角,她经常在梦里看到她纵马奔驰,放歌谈笑,刁蛮任性,黯然伤魂。她的过去,她的喜怒悲欢,像电影一样一次次在自己的梦中回放,自己则是那部电影唯一的观众。
  自己站在这儿,那她去了哪里?是否真的魂飞魄散了?那她爱的人,她牵挂的人,爱她的人,牵挂她的人又该怎么办?自己到了这个世界之后,竭力与她的世界碰撞,可这样逃避下去也不是办法。那本该薛丽娘尽的义务,付的责任,自己要怎么办?
  薛黎想到这些,忽然心像被什么攥住了,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对即将到来的宴会也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惧意。


第六十四章 宴会(一)
  “怎么了,你脸色怪怪的,是不是不舒服?”换好衣服的贾珍珠过来看薛黎站在镜子前发愣,关心的问道。
  薛黎闻言回过神来,摇着头笑笑,摁了摁太阳穴,“昨晚没睡好,不碍事的。是不是准备好该走了?”她说的也是实话,不知怎么回事,昨天晚上做了一晚上的梦,一个接一个,醒来却记不清任何内容,只是觉得头昏昏沉沉的厉害。
  贾珍珠站在一旁欲言又止,看薛黎不舒服的样子,她本不应该在勉强她同去,只是这都这个时候了,临时找人也来不及。
  薛黎从镜子后面看到她为难的表情,转过身来拍拍她笑道,“你不要瞎操心了,也许是因为屋里闷的缘故,我跟你一起出去走走透透气就好了。”
  贾珍珠看她这么说,也只得安心“那等一下你露个面就偷偷找个地方休息吧,我自己去应付那些女人好了。”
  薛黎抿嘴笑道,这正合她意。她本来就对生意的事一窍不通,只要安安份份的当活动布板就好了。
  ----
  管家早就准备好了车马,两人携手准备出门的时候,发现门边站着一个略为眼熟的身影,薛黎还在想着那人是谁的时候,贾珍珠的脸立马就沉下来了。
  “你这身打扮是干吗!还不回屋里去读书!”在众人面前贾珍珠明显给了他面子,虽然是训斥,可说话的口吻还不是很严厉。
  一听到贾珍珠这话,薛黎立马就想起这个人是谁了。原来是贾珍珠那个总是四处乱跑的弟弟,她来时候见过这小孩儿两次,只不过都是匆匆一瞥,所以有印象但不熟。
  这个孩子,现在十四五岁的年纪,大概是正处于叛逆期吧,跟贾珍珠很不对盘,基本上贾珍珠说东他偏往西,气的贾珍珠经常恨的牙痒痒,言谈之中没少抱怨过。
  薛黎探头去看,他个头跟贾珍珠差不离,长的是眉清目秀,看的出长大了也是帅哥一枚,只是这个时候五官还没长开,总带着一股子稚气。他换了一身仆役装,精神抖擞的站在门边,看样子是想扮成随从跟她们混去赴宴。
  听了贾珍珠的话,他脖子一梗,像个小公鸡似抖了脖子的羽毛般的就要跟姐姐开战,不过刚说了一个“我”字,才意识到自己是有求于人,又收了声,笼着袖子蹭到马车边,低着头盯着鞋尖,闷声闷气的说“我也要去。”
  “我去做正事!你去干什么!”贾珍珠没有好脸色给他。
  “韦家的园子是出了名的精致,我一直想去看看都没有机会,你今天去我也要去。”贾玉裴低着头说。
  “园子?!”一提到这个贾珍珠就动了怒火,她这个弟弟最是痴迷建筑设计。花钱托人送他去长安城读书,没想到他在书院三天两头的打鱼晒网,倒是跟那些各地的匠人混的紧,整天学习什么工程建筑,的贾珍珠派人把他捉了回来,在家严刑看管。但他仍是死性不改,一天到晚跟姐姐玩儿着猫捉老鼠的游戏,贾珍珠前脚出门,他后脚就离家,搞的贾珍珠是防不胜防。饶是如此,他也不敢直接在贾珍珠面前说自己不学诗书要去学建筑,只是求着能拖一时是一时。今天倒好,他竟然敢在贾珍珠面前说要跟她一起去看园子。
  “几天不在,你倒长进了哦。”贾珍珠绕着他看了一圈,看的玉裴心里毛毛的,但是为了的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还是在贾珍珠的逼视下强撑着。没办法,周尚书家的高门不是那么容易进的,扮小厮扮仆役扮乞丐,甚至钻狗洞的法子他都用过了,还是不得其门而入,只得来求姐姐。那周家的花园据说是前朝大师宇文恺的手笔,这对于他的吸引力就如同百万两黄金对于贾珍珠的吸引。
  贾珍珠看他缩头缩脑的样子,心里就气。冷笑数声,招呼着管家“贾贵,给我绑了少爷回书房,不写完先生布置的作业不准吃饭!我回来检查,少写一张打十个板子,你们再敢帮他作弊,我连你们一起打!”
  贾贵是个胖胖的老头,擦着汗迎了上来。他是看着这姐弟俩长大的忠仆,对两个人都当自己的孙子般疼着。尤其是玉裴,能偷跑十有八九是他在背后帮忙,至于平常玉裴不喜欢写字之类的,他找人捉刀带笔那是常事。贾珍珠知道他向来溺爱的玉裴没了形状,甚至这身上的仆役装只怕也是他提供的,索性把话说的死了,指出如果他再帮,就不顾他的面子一起追究。
  贾贵满脸堆笑的站在旁边劝道“小姐,小少爷还是个孩子么,别把他逼紧了,那书又跑不了,什么时候看都是一样的。他就是想看看人家园子,你就看在他最近还听话的份上带他去一次吧。”
  “听话!”贾珍珠怒着一哼,“半个月气跑了五个先生,他这叫听话的话那还有哪家的孩子是不听话的!”
  半个月气跑五个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