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圣道-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玉凝神往前一看,双瞳不由一缩。
“牵马不是人!”
初看之时,萧玉没看清,以为给白文轩牵马的是一个人;细看之下,给白文轩牵马的却是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白色灵猿。
灵猿感应力极强,萧玉刚将目光放到它身上,灵猿就抬眼看向了萧玉。
隔着六七里,萧玉与那灵猿四目相对。
若不是一双眼睛看的分明的话,单从灵猿的眼睛,萧玉直以为那只灵猿乃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就在萧玉猜测这灵猴有多强的实力之时,林北文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中。
“主上,为白文轩牵马的灵猴乃是通臂灵猿。”
“通臂灵猿?”
见到林北文点点头,萧玉将目光由灵猿身上移开,回忆起了关于通臂灵猿传说。
传说中,天地间有四种天生地养的灵猴,识人性,天生就懂得修炼,通臂灵猿正是其中的一种。
按照典籍记载,通臂灵猿广积功德,乃是以圣道修得长生的神猴,民间传说之中的神猴大将指的就是通臂灵猿。
“这通臂灵猿不是在上古已经获得了仙籍了吗?”
不管是人类,还是兽类,在获得仙籍之后,本身都要受到约束,一般不会离开洞天,故而萧玉对通臂灵猿出现在这里感到有些惊讶。
“可能真如那些街边闲言所说的那般,白文轩真是天上的仙人转世。”
在萧玉重新将目光放到白文轩身上的时候,他的目光又被白文轩身后跟着的六个中年男子吸引住了。
隔了六里远,萧玉当然感应不到那六个中年男子的修为,不过,从他看不清那六个中年男子的修为来看,那六个中年男子都是长生境的高手。
带着一点惊诧,萧玉将目光从六人身上移开了。
明王弄多大的排场迎接白文轩,与萧玉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就像林北文所说的那样,与白文轩比起来,明王太看轻他了。
做一下比较,萧玉心底也有一点点不痛快,而现在那一点点不痛快也消失不见了。
萧玉现在不得不承认,白文轩的确有让明王下令文臣武将迎接十里的资格。
白文轩等人骑马的速度并不快,六七里的路,他们骑马走了近两刻钟。
在白文轩距离李林堂还有三十余丈的时候,李林堂就带着皇甫安平驱马迎了上去。
“白兄终于来了!”
“有劳三王子多等了!”
“能等到白兄前来,小弟就是等上十天半月,也是心甘情愿。”
“得三王子如此看重,白某惭愧。”
李林堂朗笑了一声,突然指着一边的石山,对着白文轩说道:“白兄,请看那座石山!”
在白文轩偏头朝着石山看去的时候,皇甫安平身形一动,从马上腾身而起,飞跃到了石山边上。
回头对着看向他的白文轩拱了拱手,皇甫安平抬起手掌朝着身前拍了一掌。
轰!
一声巨响过后,一座凉亭出现在了尘烟之中。
待尘烟落下,众人都看清了凉亭的全貌。
在对着众人的两根石柱上有两行字,一边为“紫气临都,迎传世之君子”,一边为“贤人进朝,平纷乱之天下”,中间亭檐之下有一石匾,上为“迎君亭”三个大字。
众武将在看了凉亭上的对联之后,都只是目显异色,而那些文臣则对那副对联品评了起来。
那副对联十分的简单粗浅,可是那些文臣却硬是从那简单的一副对联之中分析出了诸多道理来。
就在几个文臣正为“紫气临都”应不应该改成“紫气萦都”的时候,李林堂轻轻扬了扬手。
见到李林堂的手势,那些文臣连忙闭上了嘴。
“白兄,请!”
“二王子请!”
李林堂驱马行到白文轩边上,驱马掉头,与白文轩一起往前走去。
走到众文臣武将身边的时候,不用李林堂吩咐,众文臣武将就给二人让开了路。
待到李林堂、白文轩以及白文轩身后的六个高手都过去之后,众文臣武将才开始调转马头。
加上白文轩带来的那一千多个人,这一行队伍有将近三千人。
白文轩与李林堂在前面一边前行、一边谈笑,而跟在他们身后的文臣武将却都是一副庄重的样子。
花了将近三刻钟的时间,众人行到了名都南门门口。
到城南十里处迎接白文轩的是三王子李林堂,而在南门门口迎接白文轩的却是李林香这个明王最疼爱的公主。
与李林堂一样,在白文轩还没有行到城门口的时候,李林香就驱马迎了上来。
寒暄了几句之后,李林香驱马来到白文轩的左边,与白文轩、李林堂并排往城内驱马前行。
“明王大概有意将李林香与白文轩凑成一对!”
虽然萧玉在灵元洞天之中对李林香产生过欲念,可是他与李林香接触不多,却谈不上什么好感。
男女结亲都讲一个门当户对,萧玉当年对燕无双不会生出男女之情,如今对李林香也是如此。
不过,也许是出自一种占有欲,萧玉在见到李林香与白文轩凑在一起低声谈笑的时候,他还是不自主的轻皱了一下眉头。
三人并排进城之后,街边的百姓都跪了下来,与当年萧玉见明王进定州城的情况倒是有一点相似。
往王宫方向行了大概七里多的时候,一个身上脏兮兮的小女孩追着一个木球突然跑到了李林香马前。
眼看着李林香的马就要踢在小女孩的身上,白文轩牵马的灵猿对着那个小女孩一挥衣袖,将小女孩卷到了胸前。
小女孩吃惊的看了灵猿一眼之后,就大哭了起来。
就在这时,白文轩俯下身对着那个小女孩说道:“小妹妹不要怕,元元不会伤害你的。”
小女孩抬头看了白文轩一眼,哭着朝着白文轩伸出了一双短小的手臂。
白文轩微微一笑,就将小女孩接到了手上。
“小妹妹,你的家人呢?”
白文轩一边问,一边轻轻拍去小女孩身上粘着的尘土。
“在那边!”
白文轩顺着小女孩所指的方向一看,就看到了两个在人群中朝着这边挤的青年男女。
见到白文轩的目光看向了那对青年男女,他们前面的人连忙给这对青年男女让开了一条通道。
慌忙跑到白文轩马前之后,那对青年男女就满脸恐慌的跪了下来。
“多谢公子救了我们的女儿!”
“起来吧!你们要是真有心谢我的话,以后就好好照看住自己的孩子。”
白文轩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将送到了那对青年男女身前。
“谢谢公子大恩!”
那对青年男女一边弯腰道谢,一边往后退,不一会,就退到了人流之中。
也许是萧玉生了小人之心,他总觉得刚才的那一幕是实现安排好的。在听到街边的那些百姓对白文轩的低声赞扬声之后,他更加觉得刚才发生的事是刻意安排出来的。
在街边那些百姓的眼中,灵猿之所以通人性、知道救人,是因为受到了白文轩的潜移默化。
发生了那个小意外之后,在接下来的路上,却并没有再出现特别的情况。
驱马行到王宫跟前的时候,众人在王宫的门口看到了明王以及景明侯、燕无涯等朝中主要人物。
在距离明王还有三十余丈的时候,白文轩就与李林堂、李林香兄妹从马上跳了下来。
白文轩三人刚下马,跟在他们身后的所有人都跟着下了马。
刚下马,白文轩就疾步朝着明王走去。
白文轩往明王疾步而行,明王也朝着白文轩疾步而行,两人看起来就好像是两个多年未见的挚友一般。
行至明王身前,白文轩就单膝跪了下来。
“晚辈白文轩见过陛下!”
“白公子请起!”
明王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去扶白文轩。
就在明王的双手接触到白文轩手臂的那一刻,一声悦耳的禽鸣声响在了众人耳边。
顺着禽鸣声传来的方向一看,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容。
在王宫宫门口上方的天空中,不知道何时出现了一只凤凰。
天下间关于神兽凤凰的传说很多,可是真正见过凤凰的却寥寥无几。
一见到凤凰,不少人就跪了下来。
只要是夏民聚集的地方,在民俗之中,龙、凤、麒麟这三种神兽都是百姓所崇拜的祥瑞神兽。
在众人吃惊的目光之中,神兽凤凰绕着王宫飞了一圈,突然间又消失了。
凤凰神兽刚刚消失,一个带着惊喜却不失沉稳的声音传到了众人耳中。
“陛下,周武王在拜姜尚为相之时,有凤凰出现道贺,之后,周武王统一了天下,成就了人皇之位;今日凤凰出现,一是昭显陛下有平天下、成人皇的天命,二是昭显白公子乃是助陛下统一天下的贤相。”
在景明侯的声音落下之后,那些之前还没跪下的人都跪了下来。
“天象既显,陛下当能承天命而德御四海。”
在众人的声音响彻名都之时,一条紫龙从明王的体内飞出,绕着王宫飞了一圈,又飞回到了明王体内。
“既有天象昭示,本王当拜白公子为相。”
明王一边说着,一边将白文轩扶了起来。
第十三章 太学宫,演武堂
当今天下,明王、离王、尚王都重武将而轻文臣,武将有六品之分,而文臣却只有职责之分。
尽管如此,作为文官之首的丞相同样有着堪比大将军的权利。
听到明王要封白文轩为丞相,不少文臣武将都皱起了眉头。
如今的九位大将军全部都是立下了赫赫战功才被封为大将军,白文轩即使真的是一个能辅助明王成就人皇的贤相,在大部分文臣武将的眼中,他现在还没有成为一个丞相的资格。
不过,众文臣武将见到大将军李崇、景明侯、燕无涯等人没有出言反对,他们也不敢在白文轩气势正盛的时候出言阻止。
就在众文臣武将以为明王身边要多一个丞相的时候,白文轩却开口拒绝了明王的册封。
“陛下的抬爱,晚辈心领了,不过,这丞相之职实非晚辈这等才浅德薄、难以服众的后生所能承当的。”
之前明王要封白文轩为相之时,众文臣武将之中有不少认为白文轩不配为相的;而现在听到白文轩拒绝为相,那些之前认为他不配为将的人却都觉得白文轩谦恭有度、乃是难得的人才。
“白公子不愿意入殿为臣?”
白文轩对明王躬身行了一礼,沉声说道:“陛下,晚辈从望江城来名都,就是为了在陛下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出一份力,岂有不想入殿为臣的道理?”
微微停顿了片刻,白文轩接着朗声说道:“上至圣贤,下至平民,对人对事莫不有好恶之分。既有好恶,在为陛下选才之时,就难免会有偏颇。以晚辈愚见,陛下要想广纳四方贤才,就需要辟除这种偏颇。晚辈愿建一太学宫,为陛下广集四方贤才,以备陛下选才之用。”
夏朝与大禹王朝之时,文臣武将都出于各方世家大族之中;大周王朝之时,文臣武将一部分是出于世家大族,一部分则来自于各方势力所招揽的门客。
不管是夏朝、大禹王朝,还是覆灭了一百多年的大周王朝,举贤选官的方式都有利于大势力维护他们的势力,故而,一直以来,没有人说要改变这种举贤选官的方式。
现在白文轩建立太学宫的想法,损害了大部分势力的利益,故而,白文轩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出言反对了。
“陛下,白公子的话看似有些道理,可是实际上却是堵塞了陛下广纳四方贤才的路。”
反驳白文轩的是掌管礼乐的太常,名刘安,乃是平阳郡大族淮阳刘家的家主。
明王没有接刘安的话,而将目光看向了白文轩。
白文轩对刘安行了一个晚辈礼之后,淡笑着问道:“不知道这位大人有何高见?”
刘安冷哼一声,沉声道:“陛下虽然恩泽天下,可是也不能时时注意四方,当然无法将所有的贤才收入麾下。而四方之臣遍布天下,却可以聚集四方之才以供给陛下差遣。自古以来,举贤选官莫不如此,白公子要建太学宫、破坏古之规矩,难道自认见识超过上古圣贤吗?”
白文轩淡笑道:“晚辈虽对上古先贤恭谨,却也不会妄自菲薄。今人若是无法超越古人的话,那么天下就不会变的越来越繁荣。故而,晚辈以为,古之规矩若有可改之处的话,今人就应该大胆的去改。”
刘安刚想回话,就听白文轩接着说道;“大人所虑者,不过是陛下不能遇到四方之才,这与晚辈的想法并无冲突。若在名都之内建一太学宫,在各个郡城、府城设分宫的话,岂不是就可以集四方之才了?”
白文轩的话音刚落下,刘安的反驳之言就出口了。
“四方之臣已经起到了广纳贤才的作用,白公子此举实在是多此一举。”
白文轩沉思了一会,淡笑着说道:“请恕晚辈大胆直言,四方之臣各有喜好,举荐的贤才未必就是治国安邦之才。”
“四方之臣各有喜好,难道白公子就刚正无私了吗?”
白文轩摇摇头,盯着刘安的眼睛问道:“大人以为陛下可够刚正无私?”
刘安一愣,对着明王躬身行了一礼,沉声说道:“陛下乃一心为天下之圣王,当然是公正无私。”
白文轩点点头,沉声说道:“晚辈建太学宫的目的是为陛下聚才,是不是贤才,一切以陛下断定,而各地方分宫召集的贤才,要先经过陛下出题考核,方能进太学宫,又何来的偏颇呢?”
刘安朝着面无表情的景明侯看了一眼,没有再接白文轩的话。
见到没有人出言反驳了,明王就笑着说道:“白公子的想法甚好,就以白公子的意思,在名都之中建一太学宫广纳四方之才。”
“晚辈遵命!”
对明王躬身行了一礼之后,白文轩接着说道:“晚辈建太学宫,一为陛下聚集贤才,一为陛下培养贤才。晚辈想恳请陛下派一些有能之士,在太学宫中讲学,以吸引四方有志之士前来。”
“凡有利于广集贤才的意见,本王都会接受,本王就以你的意派一些有能之臣进驻太学宫。”
“谢陛下!”
白文轩的道谢声刚落下,燕无涯的声音就在众人耳边响了起来。
“陛下既然要建太学宫广纳四方贤才,何不再建一个演武堂聚集四方英豪呢?”
“演武堂?燕卿家有什么想法,请说出来。”
燕无涯点点头,朗声说道:“白公子建太学宫有两个目的,臣下要建演武堂也有两个目的。演武堂一为陛下聚集四方英豪的地方,二为陛下培养勇士的地方。天下间适合习武的少年有很多因为没有名师而埋没了他们的天资,若陛下能将其中的十之一二聚集起来的话,以后就不愁没有领兵之猛将了。”
刚才有刘安反驳白文轩的话,现在却没有人反对燕无涯的话。
众文臣武将都是精明之人,在燕无涯出口要建演武堂的时候,他们就大都猜测明王应该早已决定要建太学宫与演武堂了。
知道了太学宫与演武堂是明王有心要建立,众文臣武将就绝了反对的心思,转而考虑他们应该怎么在太学宫与演武堂建立起来之后维护自己的利益。
萧玉本身没势力,这会自然也不用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烦心。
盯着牵手往王宫内走的明王与白文轩,萧玉暗自沉思道:“陛下借白文轩来名都时所聚集起来的威势建立了太学宫与演武堂,白文轩助陛下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此处高手太多,萧玉不敢对林北文施展传音秘术,故而,只能将心底出现的疑惑压下。
明王、白文轩、燕无涯等人在前,众文臣武将在后,一行三千多人走进了王宫。
到了内宫门口之后,众文臣武将跟着明王、白文轩等人进了内宫,而他们的随从却都留在了内宫门口。
明德殿乃是明王举行朝会的地方,除了明王大寿之日之外,这还是明王第一次在明德殿为人举行酒宴。
萧玉虽被册封为主将,可是他本身没有一个兵,权势比起名都之中的一些都统都不如,在这明德殿中自然坐在最接近门口的地方。
隔得远,萧玉在吵杂之中也很难听到明王等人的谈话。
不过,从他们表情来看,他们聊的十分的高兴。
在酒宴正热闹的时候,明王突然站了起来。
明王一起身,所有大殿上的人都停下说话,起身站了起来。
在霎那间的功夫,刚才还十分喧闹的明德殿变的寂静无声。
明王在众人的身上扫了一眼,高举酒樽,笑着说道:“众臣举杯,敬为名都带来的祥瑞之兆的白公子。”
众臣闻言,一起对着白文轩举起了酒杯。
白文轩见状,举起酒杯对众人躬身行了一礼。
在白文轩对众人行了一礼之后,即使是那些对白文轩有意见的人,他们也都对着白文轩还了一礼。
殿上众人饮了一杯之后,明王脸色一正,沉声说道:“白公子建太学宫有利于广集贤才天下平定,为大功一件,本王今封他为太学士,位列上卿。”
丞相一般被成为上卿丞相,位列上卿的意思就是与丞相同阶。
众臣子微微一愣之后,一起举杯道:“陛下圣明,见过太学士!”
“多谢陛下!”
白文轩对明王躬身行了一礼之后,与众人对饮了一杯。
众人刚放下酒杯,明王又说道:“燕卿家建演武堂有利于广聚四方英豪,亦是大功一件,本王今封他为勇武将军,掌大将军印。”
燕无涯被成为刀尊,名声极大,在燕无涯刚到名都之时,就有人提议明王封燕无涯为大将军。
白文轩被封为太学士之时,没人反对;现在燕无涯被封为大将军,当然也没有人会出言反对了。
“陛下圣明,见过勇武将军!”
与白文轩一样,燕无涯对明王躬身行了一礼之后,与众人对饮了一杯。
册封过白文轩与燕无涯之后,明王就坐了下来,明德殿中又恢复了喧闹。
这场为迎接白文轩而举行的酒宴,从中午一直到进行晚上才停了下来。
酒宴过后,明王留白文轩在宫中就寝,众文臣武将则一起出了王宫。
也不知道是心里有些压抑,还是真的喝醉了,萧玉与林北文一起骑马回萧府的一路上都觉得全身非常的不舒服。
第十四章 太阴星阵
路上的时候,林北文没有说什么,一回到萧府,他犹豫了一下,就对着萧玉说道:“主上今日无势,被人看轻也属正常;他日主上成势,相信陛下也会让众臣十里相迎的。”
对明王对自己的看轻,萧玉虽然心底有一点不舒服,却还不至于因此而生闷气,他生闷气的原因很多,一时间他自己也说不清他为什么生闷气。
对着林北文轻轻摇了摇头,萧玉突然想到了在王宫门口之时他心中出现的疑惑。
“林兄,以你看,白文轩拒绝为相而建太学宫的目的是什么?”
林北文沉思了一会,沉声道:“入朝为相,只能得一世之名;建太学宫,建却是万世之功。”
听到这话,萧玉突然想到他当初对白文轩的修炼功法所做出的猜测。
“看来,白文轩助明王的目的应该是聚信仰成就圣道。”
萧玉对圣道修炼几乎没什么认识,也分不明白成就圣道的人与修神道、仙道的人有什么区别,因此,虽然他当初猜想白文轩修炼的可能是圣道功法,可是之前却没想到白文轩帮助明王的目的。
这时,竹心端着清茶走了进来。
萧玉一边喝着清茶,一边将明德殿中发生的事情给林北文讲了一遍。
听完萧玉的话,林北文沉吟道:“建太学宫与演武堂的目的应该是加强王室的势力,看来陛下是有意改变以前的诸侯辅王的制度了!”
萧玉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叹道:“我之前还以为投靠了陛下之后,能很快获得带兵上战场的资格,没想到,在获得兵权之前,却遇到了改制的事情。”
“按照一些秘史的说法,汤皇之所以大肆分封诸侯,其目的就是为了削弱每一个诸侯的势力以达到改变大周王朝那种诸侯辅王制度的目的,可惜,他志大才疏,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时候实行了错误的计划。”
“有这样的说法?”
林北文点点头,对着萧玉回道:“秘史之中是有这样的说法,不过,天下间认可这种说法的人很少。汤皇初继位之时,制定了不少十分有利于安定的新政策,故而,以属下看来,秘史中所记载的东西应该比现在大部分人所认可的东西要更符合历史。”
“说不定,陛下就是相信秘史的那一少部分人!”
“属下也是这样想的!”
与林北文闲聊了一会,萧玉心中的闷气也消散了。
深夜十分,将《太阴星图》细细的推敲了一遍的萧玉睁开了双眼。
看到外面明亮的月光,萧玉心里一动,下床走到了窗户边。
朝着睡在屏风边的竹心看了一眼,萧玉轻轻打开窗户钻了出去。
萧玉刚来到外面,就被守在一边的两个侍卫给发现了。
见到突然出现的人是萧玉,两个愣了一下,并没有大声叫喊。
“你们接着在这儿守着!”
对那两个侍卫吩咐了一句,萧玉就抬步朝着房子后面的池塘走去。
萧府面积不小,在正房后面不远的那个池塘足有三十几亩大。
也没有走池塘上的小桥,萧玉身形一动,就飞跃到了距离他不过十二三丈的凉亭亭顶之上。
抬头朝着天上的圆月看了一眼,萧玉深吸了一口气,盘膝坐了下来。
将心境调整好之后,萧玉就将幻影神衣召唤了出来。
幻影神衣乃是有太阴之力聚集出来的,变化完全由心。
在萧玉的控制下,圆珠状的幻影神衣先变化成了一块长两丈半、宽一丈半的白绸,紧接着白绸之上又出现了一道道玄妙的符文。
当初萧玉在将《太阴星图》中的一百八十道符文描摹到铁板之上的时候,花费了极大的心力;现在他以意念控制太阴之力在幻影神衣上形成那些符文,不但耗费了很大的心力,而且还耗费了不少的灵魂之力。
在筑基境的时候,萧玉的灵魂比同阶的修炼者都要强上不少;到了长生境界,这种优势已经减弱了不少了,他现在的灵魂只比修为相当的修炼者稍微有韧性一点而已。
萧玉料到他控制太阴之力在幻影神衣上凝聚那些符文会消耗不少太阴之力,不过,他却没料到他的灵魂之力不足以支持他将一百八十道符文全部凝聚出来。
在凝聚出了一百三十八道符文之后,萧玉就觉得他的灵魂之力有些不济了。
萧玉不甘心就此放弃,于是就在感到灵魂之力不济的时候催动了他从关正山的记忆中得到的邪道秘法《精元化灵术》。
《精元化灵术》乃是一种以精血施展元神攻击的法术,知道这门邪道秘法的修炼者少有以自己的精血来施展这门法术的。
催动《精元化灵术》之后,萧玉就觉得他脑袋一痛,有一种要爆开的感觉。
别人施展《精元化灵术》得来的灵魂之力一般都是直接用来施展攻击的,而萧玉却需要将得来的灵魂之力炼化,然后再控制完全由心控制的灵魂之力指挥幻影神衣之上的太阴之力形成符文。
在感到灵魂之力突然变强盛又突然极度虚弱的过程之中,萧玉又控制太阴之力在幻影神衣变化的白绸之上形成了二十道符文。
连续又施展了两次《精元化灵术》之后,萧玉终于以太阴之力将《太阴星图》之中的一百八十道符文全部都凝聚在了幻影神衣所化的白绸之上。
萧玉先凭借意志力将全身的虚弱感压下,然后将他在灵元洞天碎片之中得到的那颗淡蓝色的珠子从须弥珠中招出,抛到了白绸中心。
要将完整的《太阴星图》布置出来,不但需要以太阴之力凝聚出一百八十道符文,而且还需要一件蕴含太阴之力的异宝当作那一百八十道符文的阵心。
萧玉虽然不知道他得到的那一刻淡蓝色的珠子是什么东西,可是他能感应到那颗珠子里面所蕴含的太阴之力和水行灵力。
当初在典藏阁中描摹《太阴星图》的时候,萧玉就想到了以那颗淡蓝色的珠子当作太阴星图阵心。
在淡蓝色的珠子与那块白绸接触的那一瞬间,白绸之上的一百八十道符文突然就闪起了亮光。
受到太阴星图的吸引,萧玉身边数十丈内的月光全部被吸到了太阴星图上。
见到这样的异变,在萧玉刚开始修炼时就出现在一边的林北文脸色一变,连忙闪动身形将所有见到异变准备过来查看的侍卫点在了原地。
林北文刚回到萧玉不远处的假山上,他就吃惊的发现萧玉的灵魂从他的体内飞出,钻到了浮在他头顶的那块白绸上。
“元神出窍!”
林北文脸色一变,原本还算镇定的脸上出现了几分忧虑。
以林北文的见识,他大概能猜出萧玉现在的情况。
一般来说,元神出窍代表着奇遇,萧玉现在阿元神出窍意味着他可能在修炼之上有了什么顿悟,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顿悟是每一个修炼者都希望遇到的。
不过,元神出窍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危机。
一个修炼者在元神出窍的时候是完全不设防的,若是此时这个修炼者受到攻击的话,他几乎没有活命的机会。
萧玉的实力在炼炁化液境界的修炼者中算是比较强的,可是此时元神出窍的他却连一个小周天境界修炼者的攻击都挡不住。
看着完全沉浸在修炼之中的萧玉,林北文的脸上满是忧虑。
在名都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林北文根本就保证不了萧玉的安全。
“若是沈立这时来的话就好了,可是沈立怎么知道主上需要保护呢?”
林北文想到找萧玉比较信任的沈立来保护萧玉,可是他却找不到一个信得过的人去通知沈立。
现在,林北文只能期盼萧玉早点从修炼之中醒来。
一个人的灵魂的属性与这个人的肉身的属性一样,萧玉的肉身至刚至阳,他的灵魂同样也是至刚至阳。
萧玉的灵魂原本是无法进入到至阴的太阴星图之中的,可是在福德之光的保护下,他的灵魂却钻进了太阴星图之中。
在他的灵魂钻进太阴星图的那一刻,萧玉仿佛来到无尽的星空之中。
恍恍惚惚间,萧玉觉得站在了无尽星空之中,成为了一片星空的主人,可以任意操控周围的星辰。
尽管萧玉感觉到他可以操控所有的星辰,可是他感觉到他在操控大部分星辰的时候都有些别扭。
冷哼一声,萧玉开始调整他感觉他到有些别扭的星辰的位置与性质。
感觉到自己操控周围的星辰越来越顺畅了,萧玉就志得意满的大笑了起来。
在萧玉的意念中,他是在冷哼或者大笑;而在林北文的眼中,萧玉却是在皱眉头或者微笑。
从萧玉的面部表情,林北文知道萧玉可能是有了不少领悟,可是他心中的担忧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了。
在林北文的担忧中,天亮了。
紧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林北文身形一动,两个跨步来到了萧玉的住处。
林北文一出现,原本坐在椅子上发呆的竹心就站了起来。
“管家,老爷在半夜就出去了。”
“我知道!”
盯着竹心的双眼看了好一会,林北文沉声道:“你去昌平府一趟,把沈统领请过来!”
思虑再三,林北文还是决定让竹心去将沈立叫过来。
第十五章 血虎旗,血虎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