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世残兵-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求你给我一根烟吧”那汉子闻到烟味猛地哆嗦了起来,像乌龟一样伸着头、瞪着眼向欧达恳求道,这也是个老烟鬼,越是喜欢吸烟的人长久不吸烟而再度闻到烟味时必然会产生毒瘾发作般的反应,只是这个反应没那么要死要活而已。
欧达挥挥手,一个穿着紧身背心、肌肉虬结的汉子一手握着粗粝的马鞭、一手从烟盒中拿出一根烟放在汉子嘴里,只是却不给他点燃。
“小子,都是幸存者,我们也不想为难你,都招了比什么都强,如今这世道能活着就不错了,你说是不是?”欧达笑着说道。这是个外国人,而且很可能是日本人,估计是某些日式公司留下的幸存者,先看看再说,看看能敲到什么好处。
“好,我说,我是日本人,三菱株式会社驻中国分社的成员,也是日本山口组成员——”汉子开口了,他很聪明,一开口便竹筒倒豆子般什么都说,看来这个家伙不是泛泛之辈。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419章谋盐桥
第419章图谋盐桥
这个男人正是日本人,刚才说得那段日语不是郑远清他们见识浅,而是那是一种内部语言,就是“行话”或者“黑话”,是一个组织内部的共识性语言,每一个词语的含义早已不是字面意思,就算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都未必听得懂多少,更何况郑远清他们这群只知道“八格牙路”是什么意思的人。
汉子是三菱重工驻中国分社成员,外表是普通的日籍员工,实则是日本山口组派来中国刺探经济情报的经济特工。尸乱爆发后,他们就留在了西宁市位于市郊区的公司或者称为据点里苟活至今。
众所周知,日籍投资尤其是大型会社在中国建立的厂区都十分庞大,防卫坚固。二次侵华战争从来都是日本高层的既定战略,上一次打输了并不代表着倭国不会来第二次,因此驻华工厂要随时准备应对战争的爆发,所以每座工厂里都秘密开挖了地下工事,而这些地下工事中都保留有巨量的物资储备,他们就是靠着这些物资储备活到今天的。
但是,日本极右翼让他们失望了,这三年里他们非但没有等到“皇军”借着中国尸乱大举侵华,反而自己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咋地。
一开始他们还能和国内进行卫星通讯,但是后来干脆杳无音信,一直到去年10月份,他们身边的一切电子器具全部报废后这群日本人彻底绝望了,天上的极光让他们明白自己被大和民族彻底抛弃,搞不好日本国内也和中国大同小异,至于天照大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呵呵呵,别说侵华了,估计本土都自顾不暇,哪还有空搭理我们。”这个汉子一边流着泪一边苦笑着摇着头。
果然不是泛泛之辈,郑远清心中暗暗点头,一口气都说出来了,看来他非常明白现在再恪守什么“武士道”、“天皇道”的没有一点用。
说了又能怎么样?日本本国能过来铲除他?还是眼前的中国人能杀掉他?以前的中国经济情报还有屁用,要说去年这个时候还有用,但是今天,当一切电子仪器统统报废的年代那些东西根本没有一丁点用处。
这名特工在赌,他明白自己的筹码:首先他是一个男人,而且是青壮年男人,在这青壮年男人奇缺的世道性别和年龄很可能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地位。
其次,他是一名受过训练的战斗人员,这种人更是奇缺,没有哪个基地有闲工夫和多余的粮食物资把一个普通人训练成战斗人员。
再次,他更明白,如今为了生存,哪怕他真是间谍也不耽误大家握手言欢。最后,也许他还以为,中国人都是卖国求荣之辈,只要能获得利益,那么什么国仇家恨都一边去吧。
“三菱重工?”欧达想了想说道,“你们具体是搞什么的?在这里还有多少人?”
“是的,三菱重工;我们是搞机械重工的,生产线、汽车、大型设备什么的我们都搞。我们聚集点还有200多人,其中有70多名科研人员。想必贵方是大型基地,而且是军方人员,我们对各位很有用处,大家可以抛弃国家观念精诚合作,一起在这个世道活下去——多谢了”汉子虽然被绑着,但是依然用日本典型的半鞠躬方式向欧达致意。
“你他——”欧达刚想拿桌子上水杯砸他,却发现郑远清冲他微微摇了摇头,欧达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欧达心里有火,还JB精诚合作,懂得什么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吗?合作?你应该说你愿意当奴隶才对日本人虽然令人痛恨,但是骨子里的那份傲气却真不是盖得。
郑远清冲欧达点点头然后离开了审讯室,欧达紧跟着走了出来。
“老大,为啥不揍他?他以为咱们需要他,是,他很聪明,如果换一个幸存者基地他完全会受到另一番待遇,可是咱们不缺他一两个男人。”欧达不解地问道。
“很好,你明白第一点说明你有进步了。但是更深一层你还没想明白,你的心还是不静;接纳他、引出他后面的人,然后留下科研人员再翻脸,明白了吗?”郑远清拍了拍欧达的肩膀问道。
“可是这也太现实了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日本鬼子能留吗?”欧达似乎明白了却又心有不甘。
“既要现实,也不能忘记国仇家恨,这个度很难把握,非左即右的极端思想要不得。如果那些鬼子肯办事,好,好吃好喝养着他们让他们给咱们研究东西。”
“八年抗战后期的经验表明,日本人如果真服了,那办起事儿来要比中国人强得多,这是日本民族的优点,不能一棍子否定。如果不行,杀掉即可,一帮文人掀不起多大的浪花,至于武人,不能留。”郑远清点了点欧达冲他点点头,意思是你能行的。
“好的,我明白该怎么办了。”欧达明白郑远清要这些高素质科技人才给他研究发动机,本来他害怕这些鬼子做点什么手脚,但是他突然想到还有龙飞呢,敢做手脚他们能瞒得过龙飞么?
郑远清也不再进审讯室,有些事情得学会放权了,否则事必躬亲非得累死不行,他现在要知道的是,日本人图谋盐桥基地什么东西值得这么大动干戈,肯定不是吃的,漫山遍野的野生动物够他们吃的了。
。。。
“老大,问出来了,我以礼相待后那家伙问什么说什么,先说哪个?”第二天欧达极力压抑着兴奋来到郑远清那宽大的办公室,老大的办公室和斯太尔军卡里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多了一排合影,老大心里憋着一股火啊。
“先说他们图盐桥基地什么。”郑远清笑了笑示意欧达做沙发上。
“盐桥,顾名思义整个基地就是产盐为主的地方,这里以前的运输营并不是单单是负责入藏物资的中转,而是还负责一个盐井的开挖;就在盐桥基地后面有一个地坑,下面就是天然盐井。那群日本人就是因为没盐了才想着过来偷点,他们知道打不过基地。”欧达坐下报告道。
“你怎么认为呢?”郑远清想听听欧达的想法,这个地方有没有盐井不是他关心的,他关心的是人。至于盐井,整个青海到处是盐湖、盐田,盐井也不在少数,不缺这一个,垄断盐是既定战略,但是郑远清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
“毁了它,或者让他们到巴喀拉基地用盐换一切物资。我琢磨过,青海高原很可能丧尸爬不上来,甘肃、陕西已经被尸海淹没,但是这里这一年多仍然没见到丧尸数量有大面积的增加。所以我觉得这个以物换物,互相依赖、互相牵制的模式完全可以施行。”欧达激动地说道,老大从来不和谁单独说太多,今天听他叨叨了好一会儿可见老大的用心良苦。
“说的不错,你小子的大局观越来越强了,很好,鼓励一下——抽根烟。”郑远清很满意地笑了,递给欧达一根烟。一直以来,欧达那种隐忍的性格让郑远清有些不放心,尤其是情报部门从来是一把双刃剑,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郑远清逃避这个事实,用人要有用人之道。
“这一批培训出来的飞行员中会给你两个,然后给你一架教练机,今后也不再会有防空雷达和防空导弹了,以后省点劲儿老是钻土太辛苦。”郑远清说道。
“嗯,老大我知道了”欧达很高兴地给老大点燃一根烟然后继续说道,“他们的人都在那个公司里呆着,我打算明天把他们都叫过来,那些技术员我们会以礼相待的。”
“很好,那些特工打算怎么处理?”郑远清抽了一口烟问道。
“这些人不都是武器专家么?让他们检修枪支去,等熟练了以后让他们死,留下有用之身。如果都杀了他们,那些日本专家会顽抗到底,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让他们看见自己的同伴还活着就行了。”欧达抽了一口烟说道。
“很好,后天咱们开个小会,你和老陈商量一下这个事情,日后兵工厂会慢慢建立,这些丧尸可能会需要不少。”郑远清示意欧达谈话可以结束了,欧达便起身告辞。
处理完这个小插曲,郑远清开始谋划盐桥基地,日本人的工作效率果然很高,他们掌握的情况竟然比欧达侦察出来的还要详细,这是日本人的长处。反观中国很多21世纪的地图竟然还没有几十年前日占时绘制得详尽,相比而下国人的这种懒散的作风需要改变一下了。
当然,日本人的侦察动手时间很早,早在尸乱前他们就已经摸清了盐桥驻军的详细情况;不过这样一来,也许日本人的资料里会有整个青海更详尽的情报。
第二天上午,“陆地战列舰”开到盐桥基地三公里处,郑远清要试验一下大炮的威力,他要看看这门重型舰炮究竟有多大的战斗力。自己现在是土匪,反而少了很多束缚。
“噶嗒——噶嗒——噶嗒——”陆地战列舰的甲板上,那门巨大的旋转炮塔迎着凄厉的寒风和鹅毛大雪开始调整角度,钢铁的碰撞声沉闷而有力,齿轮的转动声坚硬刺耳,战争之神开始准备它的第一次炮击。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420章 盐桥奴才
第420章盐桥奴才
车体内的弹药库中,两条长长的机械臂伸入弹仓滑起一枚半人高的弹头然后送入大炮炮膛;与此同时,两个机械推板将4包炸药推进药包桶,接着另一个机械臂将药包桶提起填入炮膛,“咣当”一声,炮膛密封完成。炮手操纵着其中一门大炮调整仰角准备开炮。
“轰——”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开炮声,巨大的坦克车身猛地晃动了一下,高昂的炮口冒出一股冲天烈焰带起一股弥漫的硝烟,呛人的火药味迅速笼罩了车身接着很快被呼啸的北风刮散。
“轰隆”远处的盐桥基地,西面的围墙上腾起一团烟雾,滚滚的烟尘夹杂着碎砖断瓦腾空而起,烟尘散尽后,盐桥基地厚实的围墙被炸塌一个宽达十几米的缺口。
“**,太帅了这要是打丧尸的话岂不更厉害?”战地吉普里的金雨堂拿着望远镜大声喊着。
“没用,炮太少了,要打丧尸集群的话必须得一个炮群,可是咱们哪来的那么多大炮,还有火药,都很难找。”另一辆战地吉普里的许书成摘下耳罩说道。日后炮轰尸群会成为必然,但是这需要一个炮群,如何建立这个炮群还十分遥远,先建立起一支坦克部队吧。
“行了,兄弟们冲啊”金雨堂狞笑一声,放下望眼镜拿起对讲机大喊一声,10辆距离盐桥基地不到两公里的战地吉普同时开动,防滑链向后抛洒起漫天的飞雪,10辆车向着炸开的缺口急速冲出。
与此同时,许书成的车队也全部启动发起冲锋,接着郑远清所在的装载机也开足马力朝着缺口正面冲击。
此时的盐桥基地里如炸了锅般鸡飞狗跳,大人哭小孩闹的乱成一锅粥,郑远清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却有些沉重,这一炮不知道死伤多少。但是顾不得了,如果他要做圣人的话独立八师永远无法发展壮大,这末世就是弱肉强食,幸存者无辜?谁有辜呢?
“有人抵抗怎么办?”金雨堂的声音传来,同时许书成也在等待着回话。
“格杀勿论”郑远清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抢夺就有死亡,这就是末世,既然当土匪那就当个合格的土匪吧,这一步,迟早要走出。
“嘭嘭——嘭嘭”一时间,重机枪的声音回荡在广阔的青海湖上,不时有被惊吓到的野生动物匆匆逃离这个恐怖的地方,随着惨叫声四起一个个妄图还击的守备被射杀。面对敌人强横的火力,很快抵抗者便放下了枪举手投降。
装载机高昂着头迈过墙口的瓦砾在一片惊叫和枪声中开过城墙,蛮横地撞塌了两栋民房,在幸存者恐怖的尖叫声中开到了一片小学操场大小的广场上。
郑远清看了看广场四周的平房中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便命令装载机停下,紧接着,两枚小口径迫击炮在广场尽头的二层小楼楼顶开花,小楼里再次响起一片尖叫声。
“所有人员到广场上集合,否则格杀勿论”装载机上的扬声器回荡着郑远清冷峻的声音,这带着杀气的声音让在场的每一个幸存者感到了死亡的危险。
末世最恐怖的不是丧尸,而是人心,今天他们就遇见了一伙让他们感到绝望的人,那辆明显是改装过的装载机上飘扬的大旗、那个巨大的缺口以及惨死的守备告诉在场的人们——这是一伙拥有极强武装的土匪。
20辆战地吉普在偌大的基地里横冲直撞,车里面的司机极其兴奋地驾着车在人群中做着各种漂移动作,那股嚣张的劲头让所有幸存者恐惧之余也恨得牙根痒痒。
但是战士们跟着郑远清这么久了,他们也知道走了这一步实非得已,他们虽然嚣张,但是都把持着度,开枪——绝不杀不反抗之人,飙车——觉不撞人伤人,他们只需要在这群可怜的幸存者心中再狠狠地加一把恐惧即可。
嚣张的土匪、恐怖的火力,还有刚才惊魂未定的炮击让在场的幸存者浑身发抖地迈着僵硬的步子向广场上集合。
只是郑远清没有想到的是,眼前的幸存者竟然齐刷刷地跪了一地,整齐得就像受过训练一般。难不成这里实行封建帝制?郑远清一惊赶紧走出车厢来到装载机上。
郑远清站在装载机上,背着手打量着密密麻麻跪了一地的幸存者,看着下面几千名男女老少的幸存者老老实实地跪着连大气都不敢喘,郑远清突然感觉到了一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感觉——俯视万民,唯我独尊当皇帝的感觉,果然不是一般的好,中国人骨子里的帝王思想还不是一般的深奴才思想更是严重透顶
又一个土皇帝横行的基地郑远清不禁想到了铜山基地、“天水王”等大大小小恢复封建帝制的幸存者基地,这才末世几年?刚刚站起来六十年的中国人难道又要跪下吗?
“全部站起来谁让你们跪的?”郑远清拿着对讲机怒吼道,眼前的一幕让他感到愤怒无比,难不成中国人只有永生永世当奴才的命吗?弯膝下跪,中国人究竟要跪到什么时候?
“万岁——万岁——万万岁”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地上的幸存者浑身颤抖着竟然像电视里一样倒首便拜,那动作整齐得像受过训练的一样。这显然是逼出来的,要么靠饿,要么靠杀,究竟是什么人做的?
“远清,别激动,让他们跪吧,这样咱们省事多了,别让他们以为咱们是救世主。”对讲机里响起许书成的声音,他看郑远清有点光火赶紧制止道。
“我C”郑远清骂了一句不吭声了,他们现在是土匪,不是伟大的主,既然他们想跪那就跪着吧,抢了人赶紧走,这事儿郑远清管不了,也不想管。
“全体男人跪右边去,女人跪左边,50岁以上的老人跪后面给你们五分钟,重机枪准备”郑远清也没闲工夫看谁是领头的,赶紧抓了壮丁走人,本来开那一炮心里还不舒服,现在可舒坦多了,死的人活该,几千人就这样被那一两个想当皇帝的家伙牢牢控制住,就像当年两三个日本浪人就能统治一座县城一样,中国人就是这种骨子里的奴性才使得中华民族一直让人家打压。
“报告大当家的,基地首领被迫击炮炸死,一些基地高层被控制,这些人怎么处理?”负责寻找基地负责人的小队接通了郑远清的通道。
“高层?一群想当皇帝想疯了的人——留着,不搭理他们,把那队知道热成像仪怎么用的家伙给我提溜出来。”郑远清骂了一句,深吸了一口气命令道。
“这些人不杀么?”那个战士不明白。
“杀了基地肯定会内讧,到时候死的人会更多,既然这些人都这么过了三年了已经达到了一种制衡,不能再死人了。”郑远清简短地解释道。
“OK明白”那个战士挂断了电话,他们知道只要不懂的,郑远清吵归吵,肯定会给他们解释清楚,想日后当军官怕挨吵不敢问,那就等着吧,很多东西不经历过、别人还不告诉你你根本明白不了。
“哼哼,这些人看来已经习惯了当奴仆,你看一个个多恭顺。”郑远清看着那些开始排队的幸存者冷笑道。
“他们日子过得不错,刚才欧达说了,他们靠着产盐和附近的小基地换粮食和肉类,日子过得挺好。”程飞在后面说道。
盐桥基地附近自古都是大片盐碱地,因为这里有一个天然的盐井,虽然有盐井未必有盐碱地,但是有盐碱地的地方一般都出盐。郑远清突然想到了一个想法,如果这里能种植点其他的东西多好,但是他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什么能在盐碱地种植。
“M的,又是产盐的地儿——燕子,给我接唐老。”郑远清打开对讲机对坦克里的韩燕说道。郑远清绝对不会允许这么大的地方产盐,1200亩的基地加上附近山上的盐田,这个基地能将近数千亩,这么大的地方如果尽产盐的话很快会垄断这附近十里八乡的食盐供应,这对于自己控制西北的食盐很是不利。
郑远清可以允许那些牧民们用自家的小盐田晒盐换取弹药和什么,但是他不会允许如此大的一个基地垄断盐业。
“喂——唐老好我是远清,嗯,我想问一下有什么经济作物可以在盐碱地上种植,对,以前的盐田——嗯,好,您查一下一会儿给我个话。”郑远清礼貌地和唐致中通完话挂断电话,唐致中要去查查相关资料再回复。
“远清战士们抓获一支运盐队,是从西宁基地过来的。”金雨堂的声音响起,他的小队抓获一支过来运盐的队伍,金雨堂觉得郑远清应该来看看。
郑远清挥挥手,一辆战地吉普停在了装载机下,郑远清下到地面登上了吉普车。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421章 捡现成的
第421章捡现成的
“老大,他们看见咱们有车为什么不惊讶呢?我刚才看他们的车了,他们的车都报废了。”司机一边倒着车一边问道,他刚才很是拉风地在基地里面转了一圈,却发现幸存者除了害怕就是牙根痒痒,根本没有看见现在还能开动的车应该有的好奇和惊讶。
“还没到时候,再过个一两年咱们的车就成稀罕物了。”郑远清微微一笑,再过若干年,绝大多数幸存者将再也见不到尸乱前的车了;至于有空调、有暖气的车?只有独立八师才能拥有。
吉普车开出倒塌的城墙来到了那个小队旁边,只见一群拿着制式步枪、猎枪、浑身衣服脏乱的汉子和老人抱着头蹲在雪堆里,那辆吉普上有两个战士端着轻机枪对准这些人。
这一群汉子有四五十号,年龄最大的有五六十岁,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四五岁,个个裹着破旧的棉袄、蓬头垢面,浑身不是冰雪就是污泥。而他们身旁是十几辆用牦牛和骡子拉着的大板车,大板车上盖着防雪布,从没有扎紧的布下可以看出,这里面都是尸乱前各个面粉厂、大米厂生产的粮食。
这些人的行头已经很明显地说明如今几乎所有的车辆都已经不能开了,古老的人力、畜力运输方式再次回归青海高原。尽管如今还有拖拉机等农用纯机械式车辆可以行驶,但是那么大的声音足够引来附近的丧尸,而且耗油量巨大、机动能力差,这样一来远不如人力畜力的运输方式来得划算。
“谁是领头的,站起来说话,不难为你们”郑远清按下车窗对这些蹲着的人说的。
是领头的大当家的表杀额们额们就是来换盐滴”一个年纪五六十岁的老汉抱着头一脸惊恐地站了起来,眼前这群人吊儿郎当的装扮让他明白了这是土匪打劫。
“你们是从西宁基地来的?”郑远清瞟了一眼这个干瘦的老汉问道。可怜的老爷子满身冰雪,双腿一层烂泥、脚上的雨靴已经破了一个大洞,一层厚厚的布头露出洞口,可见老爷子这一百多公里吃了不少苦。
“是滴是滴额们是来换盐滴”老汉赶紧答道。
“嗯——你们生活不错啊?这世道还能跑这么远来换盐,西宁基地都吃什么?有多少人?好好说放你们回去,不说就地枪决。”郑远清故意抽出一根烟当着这些人的面美美地抽了一口。
“额们基地有一个大大的粮库,西宁粮库,里面的粮食多着类,是活死人来之前国家用来压粮价滴,刚装满仓库活死人就遍地啦。额们人不多,万把人吧,但是那粮食是给附近县市七八百万人准备滴,够额们吃了。”
“还有还有这漫山遍野的牲口、部队滴银去附近的村子、镇子上打点粮食、额们打点牲口日子也过得去就是木有盐,万把人要盐吃呐——大当家的,额都说了,表杀额们了吧?”老汉闻着烟味儿一边咽着唾沫一边结结巴巴地说道。
“西宁基地是不是有部队?现在是军管?”郑远清没搭理他继续问道。
“嗯,是滴,是滴,有一支部队,是以前的消防兵、武警、警察、民兵和军分区的一个排,现在是军管;大当家的听老汉一句劝,恁别去啦,恁打不过他们滴。他们人可多了,招收了一些小伙子,好几千人昵”老汉颤颤巍巍地说道,话语间还带着“善意的劝告”,看来越是大型的基地日子过得越好,幸存者的生存条件也不是那么差,不然的话哪怕是土匪他们也要想法子投奔,因为这群土匪的生活看着真的挺好。
“嗯,谢谢老爷子规劝——拿着,这盒烟赏你了。”郑远清兜手把那盒刚开封没抽几根的红兰州扔给了老汉。
“所有人听着,报上姓名、性别、年龄、婚否,给你们照个像,以后再遇见了就冲老爷子这番话放过你们,快点,到前面那辆车旁报道。”郑远清指了指前面那辆车示意都过去报道,然后他关闭了车窗。
“小李啊,看好了,单身男人都给我留下来,年纪太大的也不要;剩下的走个形式就得了。”郑远清拿起车载对讲机对前面那辆车的小队长吩咐道,就在这时,他肩头的通讯器也响了。
“喂,唐老啊,请讲。”郑远清接通电话说道。
“远清啊,是这样,老朽查了一下我们现有的种子库,发现有一种经济作物最适合盐碱地种植,这个是美国的基因种子,但是这东西基因不基因无所谓,不是人吃的。这种作物叫罗布麻,半灌木,高度在1…2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野生的罗布麻大量成片地分布于盐碱、沙荒地区,耐严寒耐酷暑,耐盐碱抗风沙。”
“而美国基因公司生产的这种罗布麻产量大、更耐盐碱,十分适合现在种植;这种东西是纺纱、纺布以及制作汽车轮胎的好原料。”唐致中大致介绍了一番这种经济作物的特点。
“嘿,美国这么好?给咱这么好的东西?”郑远清嘿嘿一笑,似乎有些出乎意料。
“你可别这么说,这是战略,总不能都给坏的不给好的吧?预想取之必先与之,连着这东西和基因粮食一起卖给咱们,即能达到危害中国人的目的、也能让那些汉奸有向上请功的油水,更能封住国人的口,这叫虚虚实实莫难测也美国人已经摸清了国人的劣根性。”唐致中意味深长地说道。
“行,唐老我知道了,挂了。”郑远清挂上电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汉奸,好好的一个中国就是让汉奸给败坏了。美国人,果然摸透了中国人的劣根性啊。
“大当家的,一共57人,青壮年男子49人,未婚23人,年纪都不大,十七八的居多。”前车的领队给郑远清通报普查结果,郑远清表示明白,然后按下了车窗。
“都听着,未婚男人留下,粮食留下,你们要的盐我们给了。赶紧回去,少罗嗦。”郑远清冲着窗外的汉子们低喝道。
领头的老汉还想说什么,但是看到黑洞洞的机枪口想了想还是算了,只要能带盐回去,他就性命无忧,至于那些后生仔?还是算了,先顾住自己的老命吧。
一辆普通卡车开来,老汉要的盐被放下,粮食被运走。临走时还给剩下的汉子一人一双新胶靴,郑远清觉得这些人不容易,来一趟往返三百多公里还得受气什么的帮帮他们也算应该的;至于盐?仓库里几千吨从盐厂、食品店里打来的盐多着呢,给他们几百公斤不算什么。
“老爷子,为了感谢你的提醒,我也给你们指个路,今后这里不再产盐,再要盐往西南走,去巴喀拉交易中心,那啥都有,还有武器弹药。好了,快走吧”郑远清看着抱着新胶靴想乐又不敢乐的老汉说了一句。
“是是是大当家的放心,这地儿以后额们不来了,不来了,额们以后去那换盐。”老汉露着残缺不全的黄牙点头哈腰地回道。怀里的新靴子已经让他忘了刚才的忧愁,这可是纯羊毛的靴子啊,还没穿过呢,瞧这羊毛多白净,还以为这辈子都穿不到新靴子呢。
看着这群人穿着小心翼翼地将新胶靴藏好、赶紧拉着牲口车逃也似地、却也喜滋滋地离开这个地方,郑远清苦笑了一下。
“老大,咱们还去打劫西宁基地吗?他们的守备撑死了一千人,再说了武警和警察能有多强的火力?”司机看着远去的大板车问道。
“不去,咱们不稀罕他们的粮食,基地太多咱们控制不住,给人家一条活路吧。”郑远清笑吟吟地命令回去。
西宁基地太大了,人口这么多自己虽然能占领,但是管不过来,郑远清现在需要的男人、是战士,而不是更多的女人。
因此,如果得到一个男人的代价是得到一堆女人的话这个男人郑远清宁可不要,娘子军终究成不了大气候。再说了西宁基地有存粮,人家的日子过得也不赖,没必要去打扰。
吉普车返回盐桥基地,郑远清再次回到装载机上看着广场上跪成三堆的人群,这一会儿看来基地的幸存者已经到齐了。还真不少,竟然有5000多人,是个中型基地。只是不知道如今中央的统计标准变了没有,现在好像除了最简单的电台、收音机能很快出现外,人类的通讯方式又该回归“飞鸽传书”了吧?
“老钳工、老车工、老钣金工都站出来。”郑远清拿着扬声器喊道。
哗啦啦一阵脚步声,从那一堆老人中站出来60多个老汉,这些老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不知道要他们这些糟老头子干什么,一个个俯首低眉的跟见了皇帝似的大气不敢喘——果真是杀出来的。郑远清咬了咬牙,不过这样也好,捡现成的了,不用再看一帮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