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末世残兵-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藏在卫生间里拿着枪准备偷袭的人惊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他明明藏得很严实,还有窗帘挡着,而且那辆机器还侧对着自己,他们怎么看见自己的?拿枪的人心中一惊迅速隐入卫生间逃到走廊上准备换地方藏起来。

“还藏?你换个房间就看不见你了?左起第六个窗户对面那间房里,那男的,别往桌子底下钻了,马上给老子出来,否则逮住你了活剥了你”刘伟的声音紧随而来,正在往一张办公桌下钻的拿枪人愣住了,冷汗瞬间湿透了他的衣服,恐惧和惊骇使得他感觉双腿开始发抖。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358章 一眼识破

“出来了,真听话。”郑远清看到一队男女举着手从实验楼里哆哆嗦嗦地走了出来,这些人一个个吓得抹鼻子掉眼泪的,但是没有试图反抗的人,看来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任何人都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他们能做的,只有祈祷这群土匪能像他们说的那样只抢东西不害人。

“那几个拿枪的,非得给你们一顿火箭弹才老实么?都给我出来再不出来火箭弹伺候”刘伟对那些仍然抱着侥幸心理想反抗的幸存者喊道。双胞胎的透视眼让这些藏在空旷大楼里的反抗者逃无可逃。

随着刘伟的怒喝、随着几座“车载火箭弹”调转身形对准那几栋楼房后,从这些楼房里三三两两地举着手出来了十几个男人,这些男人手中有霰弹枪、双管猎枪、高仿真气枪和手枪。

逃无可逃的男人垂头丧气地来到篮球场老老实实地把手中的枪放在地,然后乖乖地抱着头蹲在人群里大气不敢喘一声。

“这儿怎么这么多年轻人?都是学生么?”郑远清有些奇怪地看着篮球场的男男女女们说道。

蹲在篮球场的人有二百来号,几乎都是年纪不大的年轻人,和所有幸存者基地一样,男的少,女的多;剩下的几个年龄大点的男女一个个戴着眼镜一股子斯文气,似乎是教师什么的。然而这些都不稀奇,令大伙感到新奇的是,这些男女虽然身的衣服都很旧,但并不脏破,甚至个个都干干净净的似乎经常洗一样。

而且他们的脖子里、耳朵根后面都比较干净,甚至头发只是有点发黄而已,如果不是他们发黄的脸色和枯燥的皮肤以及布满冻疮的手根本就看不出他们一群末世幸存者。

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竟然还能碰这么干净的幸存者——大伙确定这些幸存者都是人而不是鬼。

“各位同学们,大家不要怕,咱们只要武器其他不拿分毫。”一身黑衣的郑远清踏出车厢,站在车居高临下地看着下面的人群——这种感觉真不是一般的好。紧跟着郑远清出来的两名年纪较小的战士举着八一杠很机灵地在他身后做护法状,这使得郑远清很有一番山大王的感觉。

“请领头的出来说话。”郑远清看着这遍地的年轻人心中改变了一开始的主意:他要收编这些青年男女,这样的话队伍的实力会再产生一个飞跃。

“老朽即是这里领头的,大当家的有何指教?”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不卑不亢、不急不躁,给人一种泰然若定的感觉,接着,人堆中间站起一位白发银须的老人冲郑远清拱拱手。

郑远清低头一看,这是一位身高1。7左右的老人,干瘦的身穿着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大衣里面套一件黑皮夹克,黑色的裤子、黑色的棉皮鞋,身形虽然有些岣嵝但精神依然矍铄。

再看老人的脸庞,削瘦的颧骨、银白色的头发,一双黑框眼镜后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束银白的山羊胡随着寒风轻轻飘荡。

干净得不正常的衣服、擦得锃亮的皮鞋、眼镜,还有脖子里围着的黑白相间的围巾,加儒雅而威严的气质,老人给人的感觉很有老一辈学者顶天立地的气势——这老头,不简单。

郑远清和老人对看了一眼,老人一边拱着手一边眯了下眼睛、嘴角轻轻地笑了笑。郑远清的脸唰一下红了,老人明白地给他传递来一个信息:后生仔,你就别装了,你们不是土匪

郑远清递给老人一个眼神,意思是:老爷子?看出来了?

老人微微地颔首,嘴角再次扬了扬表示:老汉知道,这世道都不容易,不逼到那个份儿你们这种人能出来当土匪?

“老人家请来一叙?”郑远清收起了笑容,指着铁梯做了个请的手势。

“谢大当家的恩典。”老人再次一拱手话语里带着诙谐说道。

两人的对话完全就是电视的对答台词,没办法,郑远清这一代人根本没见过真正的土匪,小时候虽然听爷爷辈的人讲过土匪的故事,但那毕竟是故事;虽然网络也有关于土匪的切口,但更多的,郑远清了解土匪的渠道还是影视剧和小说;而老人那副口吻却似乎更像是和郑远清逗着玩儿般。

“老师老师您不能去您不能去啊”老人身边两个三十左右的斯文死死拽着老人的呢子大衣带着哭声喊道,周围的年轻人纷纷扭过头来瞪着惊恐的眼睛死死盯着老人。人群后面几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想站起来劝阻,可是看到车的重机枪还是蹲下了。

“松开,没事老头子又不是没见过土匪”老人眼睛一瞪一甩大衣挣开的小手,扭头走出人群向装载机走来,他身边的两个“哇”第一声瘫软在地紧紧抱在一起放声大哭,似乎老人这一去便是不归路。

随着一阵有节奏的“蹬蹬”声,老人好似闲庭信步似的扶着扶梯走铁梯到车身,冲郑远清拱拱手微微笑了笑。

“孩子啊,何必呢?”老人和郑远清握着手一边随着郑远清来到车身另一边以避开下面的人群。

“老爷子,没逼到那个份谁会落草啊。”郑远清一边和老人握着手一边有些脸红地感慨道,他心里还嘟囔着:真是人老成精老子第一次当土匪就让看出来了今后还怎么混?

“理解,理解。老头子年轻时见过土匪,跟你们完全不一样,你们太正经了;老头子没猜错的话你们是当兵的?”老人拍了拍郑远清的肩膀话语里充满理解的说道。

“不瞒您说,真是当兵的,一群残兵败将。”郑远清的脸从来没这么烧过,自己还是太嫩了。

“唉,世事无常啊。”老人即像是敷衍又好似理解似的又拍了拍郑远清的肩膀,只是,他看见了眼前这个独眼年轻人提到“残兵败将”一词时,眼中闪过一丝刻骨的仇恨。究竟风霜的老人当即明白了这些人是为什么被逼到这份的。

“大当家的有何打算?”老人打破了尴尬的冷场说道。

“唉,有什么打算?走一步说一步。”郑远清挥挥手,身后两个一脸垂头丧气的小战士赶忙从车厢里搬出两把椅子请两人坐,心里面还不停地嘀咕着:第一次出道就让人识破了,这老头咋就这么精呢?

“如果大当家的不嫌弃,不如留在老朽这里——哦不,是老朽率众归附山,大当家的意下如何?”老人客气了一下便坐在椅子,待郑远清坐下后便欠身道。

“哦?愿闻其祥。”郑远清此时真想抓狂,这老头真是成精了,老子可是来打劫的啊老子可是土匪啊怎么突然间成你们的打劫对象了?你个老家伙比老子还土匪

郑远清大致看了下地蹲着的人就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们这个幸存者基地缺的就是强有力的战斗人员,他们需要郑远清这些身经百战的战斗队员,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像世外桃源般活下来,但是明摆着这些人根本没有战斗力——如果非要凑数的话,可能就那几个拿着霰弹枪的汉子以前是银行押送员,还算有那么点战斗力。

“大当家的别嫌老头子啰嗦,且听我慢慢道来。。。。。。”老人一见郑远清愿意听,便稍稍放下心来给郑远清详细地说起这个基地的大致情况。

特殊的条件造就了特殊的环境,特殊的领袖造就了特殊的群体,在一切特殊的条件集合在一起的情况就造就了这个极其特殊的幸存者基地。

这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以前叫“青北市农林学院”,3006年和几个大学加青海大学合并为一本院校“青海大学”,成为青海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这些年轻人都是该校的学生,其中以硕士研究生居多以及少部分本科生、博士生和辅导员、教师。

尸乱爆发时,这里正是放暑假的时候,校园里除了研究生和博士生外就是留校学习准备考证、考研的本科生以及留校复习考研、工作的辅导员和教师。除此之外校园里的学生并不多,否则这里根本不可能有幸存者。

当汹涌的丧尸涌到这里时,偌大的学校只有正门开放着,学校的保安在第一时间关闭了学校大门,并且用一辆大客车死死堵住,然后带着校园里闻讯跑出的学生远离大门逃往校园深处。

也得亏了保安的这种做法,这首先使得外面的感染人群无法进入学校,其次直接避免了人肉的气味被外面的丧尸闻到,也避免了大门在尸群的攻击下倒塌。

当时幸存的学生足有六百多人,在唯一一位长者——也就是老人——的号召和压制下藏在大礼堂里待了三天三夜,直到尸乱爆发初期的群尸扫荡过后才重新回到校园。

但是在走出大礼堂时,只剩下五百人左右,在这梦魇般的三天三夜里,崩溃的、自杀的、挑动学生往外冲而被击毙的、甚至还有心肌梗塞的、吓傻了的,足足损失了一百多人。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359章 大有文章

然而,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挑动群众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学校里也有,有些学生和教师牢牢地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挑动惊慌失措的学生“打倒”老人的“”以“自由”和“安全”的名义妄图挑动学生冲出校园寻找救助。而往往这样的人却是喊完了、达到目的了自己却藏在没人的地方瞅机会捞好处。

历经八十多年风雨的老人岂能不知道这点小伎俩?老人展示了铁血的一面,果断下令对这些挑动者一律击毙,而击毙挑动分子的,正是学校的保安和当时给学校T机送款的一车武装押送员,他们手中的霰弹枪是这些幸存者唯一的武器。也正是由于老人的当机立断和雷霆手腕才使得这些学生活了下来。

接下来的两年里,不断有学生翻过4米多高、带铁丝网的围墙想要寻求救援,但都是一去不复返。学校的围墙翻出去容易,想再翻进来却难加难,外面不知道有多少双手在阻止着后悔的人返回去。

就这样,翻出去的、崩溃的、想不开自杀的,在这两年中足足有二百多人,直到今天郑远清他们闯进来时,就剩下这230人,还是女生、女教师居多。

“那你们靠什么活到现在的?”郑远清很好奇这么多人究竟吃什么。

“大当家的别急,听老朽慢慢说。。。。。。”老人说得有些口干舌燥,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这些人能活到今天完全是得益于这本是所农业院校,在学校的后半部分是50亩的良田,而且学校的种子库中有大量供学生实践用的粮食种子。

由于这是所近万人的大型院校,学校的食堂、商店甚至学生宿舍里的小卖店都有或多或少的储备食物,这些储备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不多,但对这区区几百人却足够他们活很长一段时间了。

于是,学生们在老人的带领下开始在田地里面种植蔬菜瓜果,靠着粮食储备度过了最初的生长期,当粮食接茬后,粮食便不再是问题。

至于水源,农业院校自然少不了抽水机,学校车库和农机库里的大量燃油供应区区几台抽水机肯定是够了,校园的游泳池被用来蓄水,大批学生留下的衣服和卫生用品足够这几个人使用了。

由于学校本来就是刚从老校区搬过来的,经济开发区刚刚成型,各种生产生活链条尚未齐全,因此人口也少,当最初的群尸扫荡过去后,这里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地方。

而校园外广阔的新市区里游荡的丧尸便成了校园最佳的保护网,其他幸存者基地根本想不到位于开发区中心的这个大型院校中竟然是个世外桃源。

但是这个世外桃源却无法和外面有任何联络,老人得知他们如今处境的工具还是凭着一台普普通通的收音机和长久的经验才大致得出这个结论。而郑远清他们,却是这两年多以来来到这里的第一波其他幸存者。

听到这里,郑远清心中一凛,不对,根本不对,区区50亩地在这半年冬天半年夏天的地方、又没有化肥、又没有农药,凭老一代的种植技术产出的粮食根本不可能供给几百号人活命,而且普通保安敢枪杀学生?他们有那个胆子吗?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

“老先生,有些话我看就不需要隐瞒了?本人小时候不是没种过地,都这时候了您还是开诚布公,也许咱们真能合作呢。”郑远清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地问道。

“呵呵—是瞒不住啊,也罢,老朽就直说了。”郑远清眼中闪过的杀机让老人不自觉地哆嗦了一下子,老人明白眼前这个独眼山大王不是好蒙的,况且他只是个学者,眼睛毒辣是眼睛毒辣,但玩儿心计终究差的远。

“老头子是搞基因技术的——那些学生中也不全是普通大学生,那几个年龄稍大点的其实就是国家粮食基因计划组的研究员。。。。。。”老人终于道出了一个让郑远清震惊的实情。

原来,这个暑假都不休息的“研究生院”根本不是普通的研究生院,而是彻彻底底的国家高科技实验室,这些楼外表简单、朴实无华,里面却大有文章;那些所谓的保安、押送员的真实身份其实是研究所的警卫,要不然他们会听这糟老头子的?

而这个研究所的课题就是基因作物,就是研究如何在极端的环境下仍然能保持粮食作物的优质产出。和郑远清猜测的一样,但凡这类课题一般并非只有简简单单的民生意义,而是具有极其远大的战略意义。

“。。。。。。大当家的也知道,美国和欧盟每年向我国输入天量的基因作物,那种基因作物明摆着是做了手脚的。但是咱们不进口行吗?如果不进口半年的时光十四亿人要死一半的啊;咱国家不是无法实现粮食自给,但是那些贪官污吏都把良田变作开发区了早几年咱们就无法粮食自给了,1亿亩红线?胡JB扯淡哈哈哈哈哈——1亿亩良田才行,可不是1亿亩梯田和盐碱地也行的啊。”

“难道中央不知道通过行政手段抑制中原七省、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很容易导致区域经济不平衡最终导致动乱么?不,中央深深地明白,可是有什么用呢?这十个产粮大省如果都搞经济的话中国人吃什么?全部进口么?慢慢地断子绝孙么?贪官污吏、奸商黑商——唉,难啊”提到让人心酸的往事老人伸出干枯的手捂着脸似乎在抽泣一般。

“老先生,别说了,过去的都过去了,说了也没用。”郑远清拍了拍老人的膝盖安慰道。都过去这么久了,说了又有什么用?虽然早就知道从村子里打来的粮食起码有六成是转基因作物,可是不吃行么?不吃吃什么?饿极了的人屎都能吃还管什么转基因?

“我没事。。。。。。没事,老了老了就开始多愁善感了。”老人抹了把辛酸泪平静了下来,就冲这功夫郑远清就断定这老人定然经历过大风大浪。

“其实真正的转基因作物并没有危害,只不过咱吃得都是假的,都是人家动过手脚的。而且,真正的转基因作物咱们也有,而且研究了三十多年了,也试验了三十多年,尸乱前早就得出结论:对人体完全无害。”老人继续说着一个让郑远清眼中闪动着寒光的事实。

“那为什么不推广呢?是不是刚要推广就遇到了尸乱?”郑远清问道。

“怎么推广?不是不推广,而是早就推广了,但是推广不了啊咱这基因作物的产量少,只比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多那么点儿,而且周期长种子价格贵;这怎么能和国外的那些既便宜、产量又高、周期也短的转基因作物比呢?跟人家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但他们的有害啊——比如美国,美国的粮食作物就是无害的基因作物,但是同样价格高、产量低、周期长,但人家老美农民有钱啊、国家有补贴啊,人家不在乎——你说,这种子怎么推广?谁用?何况还有屑小千般阻挠,这可是断了某些人的财路啊。”老人悲愤地说道。

“是啊,没有什么事情是两全的。”郑远清叹了一口气,天地尚有残缺,转基因作物如何没有残缺?产量高、周期短、不怕病虫害还得对人体无害还得成本低廉,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太好的事情必然有极其见不得人的一面,得到一样必然失去一样,这是天地的规律。

“对就是这样推广了几年推广成什么样了?几乎没效果——唉,不说了,不说了。”老人的眼睛里流出了一滴浑浊的泪水,这才是真正忧国忧民的泪水。

“老先生贵姓?鄙人‘中国人民抵抗军独立第八师’师长郑远清大校。”郑远清做自我介绍。

“哦,失敬失敬老朽免贵姓唐,双名致中,无名之辈,无名之辈。”唐致中赶紧自我介绍道。

“不不不,唐老是国之栋梁,岂是那些搬砖和泥、搂猪抱狗的‘砖家叫兽’可比?”郑远清明白,真正的国家顶级精英譬如万里浪那样的人根本不会让国人知道,默默无闻反而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老先生高寿?”郑远清接着问道。

“高寿个啥,活不了几年了,今年八十有六,该入土了。呵呵。”唐致中苦笑一声说道,“敢问郑师长——哦不——大当家的能和中央联系么?你们是独立师,我在广播里听过独立一师、独立六师,既然是独立师,那肯定是直属中央的了?”

“您觉得我们都落草了还能和中央联系得么?”郑远清苦兮兮地笑道并且心道:老先生啊,别怨郑某人,郑某人不会将你拱手让人了,万里浪那是没办法,他搞的东西太尖端了,但你可大不一样啊。

接下来的交谈中,郑远清了解到这群学生为什么这么淡定,一是他们已经适应了最初的恐惧和这样的生活;

二是研究所唯一一座电台被唐致中牢牢控制,外面所有的消息都不让学生们知道;

三是唐致中带着学生们种地,种地之余给他们布置大量的作业,让他们不至于跟不功课,就是让他们无暇胡思乱想而继续维护好这个难得的世外桃源。

当然,这种模式只是权益之计,那些妄图进市区寻找物资的幸存者迟早会发现这里,当他们发现这里时,就是这些年轻人苦难的开始,所以唐致中迫切地需要战斗人员。

今天,郑远清那辆巨大的移动堡垒闯入这里时,唐致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完蛋了;不过这就是命运、这就是缘分,唐致中和他的学生们遇见的是郑远清这样的假土匪。

所以,唐致中的意思是郑远清他们留下来保护他们的安全,而他们种植的粮食足够这三百来号人吃得了,这样大家可以优势互补;郑远清他们也不必四处流浪,唐致中他们也不需要担惊受怕了。

“我考虑考虑,我回去给队员们商量一下。”郑远清也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留在这里也算不错,等来年化了雪再说,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有210名正处于年轻力壮的学生,这可是兵员啊,而且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兵员。

于是,两人各自回去和自己的人商量。然而商量的结果却大不一样,郑远清这边的人这些日子跑累了、跑烦了,也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整一下,况且这里的幸存者比较单纯不足以产生威胁,所以大伙觉得留下来也挺不错。

但是唐致中这里的人却极力反对,当然,有些话唐致中不能挑明也造成了一定的误会;再加这里的幸存者没见过世面,他们讨厌和这群土匪共处一处,而且影视剧带给他们的影响也很严重,他们对影视剧渲染的暴力、和抢男霸女有着深深的恐惧。

第二天早,唐致中再次来到装载机和郑远清面谈,他做不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甚至连帮着说话的人都没有,这就是唐致中一力承担所有压力造成的负面结果。

“好,既然这样,那么这坏人就由郑某人来当。”郑远清权衡了利弊,认为利绝对大于弊,那么这个坏人当得,而且当得名正言顺、合情合理——当土匪就得有当土匪的样子。

当日中午12点,一身皮夹克、马靴、黑皮手套山大王打扮的郑远清召集所有“新进山”的学生们到篮球场集合,他郑大当家的要“训话”。

“快点走——走啊”一身大红大紫的棉袄、戴着墨镜、喇叭裤运动鞋的老三飞起一脚踢到一个动作较慢的男生屁股,嘴里面还大声咋呼着,“好好说话不听,非得找打才舒服不是?”

“小狐狸精看什么看?再看姐花了你的脸”那边女生队伍后面,同样一身太妹打扮的小梅也是踢了一个女生的屁股把她撵到队伍里。

女生一边走着一边回过头递给小梅一个恶狠狠的眼神。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360章 新鲜蔬菜

“你什么你?你什么你?咋的啦?不服啊?——出来,出来,来来来,给姐说说你哪不服?”小梅伸手把这个柔弱的女孩拽出队伍,另一只手就去抓女孩的裤腰带,“姐给你扒光腚看看你哪不服”

“哇——”那女孩显然从小是乖乖女没见过这阵势,哇地一嗓子哭了出来,这女孩甚至连反抗都不知道,只知道一屁股坐在地上浑身发软地哭。小梅一看打一棍子的效果达到了便不再继续下去手一推把女孩推回了队伍。

“你们没权利”一个文弱的戴眼镜男生一边瞪着眼一边冲后面踢他的刘伟抗议道。

刘伟一听,二话不说伸出手揪住这个男生的领子单臂一晃将他猛地摔到地上,接着旁边的几条枪托向着男生的身上没头没脑地砸去,挨打的男生杀猪般哀嚎着躺在地上打着滚。

“都TM招子放亮点谁不服可以去打电话报警,电话亭就在那,老子告诉你报警电话是‘110’,有种的打去”这边一个男兵冲那些扭头看的学生指着路边的电话亭“义正言辞”地喊道。

就这样,短短十分钟间,二百多人就有十几个学生被打、被吓哭的,其余的学生一看这阵势都不敢吭声了,也不敢掉队,只得在一片威逼恐吓声中老老实实地在篮球场中站好。

郑远清站在装载机上很满意地看了看场中的学生,那几个唐老的警卫员也老老实实地跟着配合演戏,看来效果不错,只是下马威还没到火候,这第一课得让他们学会什么是服从命令,虽然在部队里还会有说服教育这道程序,但是土匪是不会有这一说的,而是直接开打。

“全体稍息——立正——先站两个小时的军姿,站够了的过去吃饭;撑不下来的什么时候站够了什么时候吃饭。”郑远清冷冷地扫了一眼下面的队列撂下这一句话后便走了。

凛冽的寒风不断吹打着这些站在篮球场中的学生,此时青海的气温已经达到零下二十来度,在这种滴水成冰的天气里这些穿得厚厚的学生却连跺跺脚、哈口气都不敢,刚才郑远清的话让他们知道不听话的后果可不仅仅是挨打那么简单,搞不好还要饿肚子。

但是哪里都不少以身试法的人,从来没有踏出过这里一步的学生对外面的残酷根本就不了解,他们只是单纯地以为ZF在消灭那些活死人,他们再坚持几年就可以恢复以前平静的生活,他们还相信有王法、还相信有正义、还相信有警察和军队。

可是他们错了,每一个以身试法的男生会被粗暴地拽到一边挨上一顿枪托,然后增加一个小时的军姿;每一个以身试法的女生会被拽着头发拉倒一边挨上一顿踢,闹得厉害的直接扒掉裤子,然后再加一个小时的军姿。

接二连三的有人挨打后剩下的人便听话了,哪怕被寒风吹得鼻涕横流也不敢擦一下;哪怕被天上飞扬的雪花大片大片地掉到衣领里也不敢动一下。

所有人都知道,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七个刺头被关了禁闭,一天一夜不许吃饭、不许喝水,所有人都明白,第一次不服,挨打;第二次不服,关禁闭;第三次不服呢?估计得吃枪子了吧?

站到50分钟时,第一个学生倒下了,当有人开头后,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受不了的学生便一个个倒下了;当两个小时站完后,二百多人的队列只剩下九十多人,而且是男生居多,倒下的人数超过了一半——

这还是在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没有电的艰苦生活中活了两年的人,在有吃有喝的情况下活了两年体质还这么差,这让郑远清很是失望,看来人不逼到一定份儿上是无法逼出潜力的。

“各位同学,恭喜你们,你们通过了第一轮考验,你们的精神和身体素质都很棒你们是佼佼者,我希望你们很快会成为能够杀丧尸的战士——好了,话不多说了,你们会得到奖赏——后厨,上饭。”郑远清走到装载机前对着下面这九十多个几乎冻僵了的学生们赞扬了一番,然后让他们吃饭。

正在活动着被冻僵了的身体的学生们突然闻到了一股朝思暮想甚至魂牵梦绕的香味,浓浓得、喷香喷香的,好像是妈妈过年时烧得年夜菜——那是肉的香味那是炒肉的香味还是炒牛肉的香味一时间,满头白雪的学生们像雷达一样锁定了香味的来源。

只见几名女战士抬着几口行军锅和大铁桶从一辆越野卡车中走出来,香味就是来自那几口行军锅里的。当那些后厨们抬着锅和桶走近的时候,在场的人群中不禁爆发出一阵吸口水的声音,那几口行军锅中赫然是油光闪亮的大块牛肉,暗红色的瘦肉、酱黄色的肉筋、以及锅底那层鲜亮的油都晃得学生们两眼发颤、舌头发僵。

“回宿舍拿餐具,五分钟时间,跑不回来午饭就免了。”郑远清看了眼正在咽口水的学生们喊道。

“乌拉——”刚才还在一肚子腹诽的学生们乌拉一声朝宿舍猛跑,五分钟,跑不回来就没得吃了。

“唐老,你们多久没吃肉了?”郑远清看着下面的学生一个个地吃得满脸油光不禁汗颜了一下——这得多久没有吃过肉了?

“两年,开始还有些火腿肠、卤蛋什么的,到后来只剩粮食和蔬菜了;虽然外面的动物不少,可谁敢去打呢?偶尔逮个猫和狗、打只喜鹊一个人也就一个肉丁;那感觉就像小时候见到肉一模一样。”唐致中一脸苦笑地看着狼吞虎咽的学生们说道,很久没吃肉了,猛一看见巴不得一次吃个够,哪怕是那几个夹杂在学生中的、受过严格训练的警卫也不比学生的动作慢多少。

“您吃饱了?”郑远清见唐致中狼吞虎咽的、却就吃了几片肉和一小碗米饭就放下了筷子。

“唉,有心无力啊,老了,吃不动了,尝两片就行了——真香啊”唐致中不禁再次咂巴了下嘴。

“好,那我去吃饭了,您自便。”郑远清看了眼打着饱嗝上来的许书成他们狠狠地咽了口唾沫告别唐致中疾步走下装载机进入越野卡车里。

“远清,快,给你剩了点呢,快趁热吃。”郑远清刚进来,李若琳和嫣云就向他招呼着,双胞胎还冲他晃了晃筷子,那两双筷子中间华丽丽地夹着几根黄灿灿的豆芽。郑远清再也按捺不住“大当家的”架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