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末世残兵-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老贾不说“僵尸”还好,一说大伙更紧张了;老贾没看过丧尸小说,他只是按照老一代的见识称丧尸为僵尸而已,根本没想到大伙会紧张成这样。
“都放松都放松别跟着盗墓似的,又不是第一次。”郑远清示意大家都放松,别跟着干什么似的,这地儿又不是没人进来过。
地库不深,众人这么小心翼翼地走了几分钟就来到了地库底层,这里还有一扇防潮门,门的上方还是被人凿开了一个可供一人钻入的洞,大伙不得不又钻了一次。
“这怎么和小说上的差远了?”老三提着手电把这个地库照了个遍,地库不大,也就一千平米左右,5米高而已。
“怎么没有甬道呢?这也太简单了吧?”本来抱着探险求刺激希望的刘伟有些失望,在他的想象中这里应该是个设施完备的大型地下工事;可事实完全不是那回事儿。
这个地库简单得就是一座地下仓库,除了头顶上破旧的灯泡和老化的电线外没有任何想象中的报废仪器。
地库右手边是一垛垛的大箱子,箱子上盖着积满尘土的防尘布;这些箱子起码有百十个。
箱子堆下有一个箱子已经被砸开了,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个又一个用黑布包裹着的长条状东西——这就是老贾说的三八大盖了。
郑远清从破碎的木箱里拿出一条用老式油布包裹着的枪打开一看,嚯,枪身果真完好无损枪管里面的枪油虽然已经凝固、擦起来很费劲,但是擦去枪油不耽误使用。虽然郑远清不会用这枪,但想必这枪要比八一杠容易上手得多。
“营长这里面还有‘盒子炮’呢,和电视上的一模一样”一个战士砸开一个木箱子后兴奋里带着惊奇地喊道。
“哎哟,这枪还能打吗?”金雨堂接过一把盒子炮苦笑着看了看,盒子炮的缺点和优点都同样著名,这枪的射击精度不高,打人还行打丧尸可就差得远了。
“这枪咱不用,到时候拿来卖吧。”郑远清把那把盒子炮拿在手中掂了掂——够分量;看铭文所载这也是苏制的。但是郑远清他们不会用这种枪,这种枪拿来卖最好不过。
地库的左手边便是一个个铁皮桶,不用说里面当初都是油料;油桶旁有一辆典型民国样式的卡车,卡车旁边还有三辆苏式越野吉普和六七辆典型苏式风格的边三轮军用摩托,角落里甚至还有几辆类似于永久牌子的自行车;这些车辆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灰尘。
当手电光打到地库最里面,在阴暗的地库角落里,郑远清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物体;这个物体上盖着厚厚的防尘布,防尘布上一层灰,地库里过于阴暗也看不出到底是什么。
“这车保存得不错;除了轮胎老化外主体结构都没事儿,这地库肯定是专家设计的,绝对不是一般人水平。”曹雪振来到一辆边三轮摩托前抚去了厚厚灰尘露出里面的青天白日图案。
“老五,翻过去看看那个大家伙是什么。”郑远清一边安排着大伙检查那几垛箱子一边对老五说道。老五领命而去,敏捷地翻过一辆辆报废的车辆来到地库最里面那个巨大的物体前。
“咳咳——真是百年老灰尘”老五掀开厚重的防尘布骂道,接着老五淡定地向郑远清报告,“营长,是一架老式飞机”
“飞机?”郑远清一听来兴趣了,这飞机是不是能飞呢?只是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这想法很可笑。
但是郑远清有兴趣,还有比他更有兴趣的,听到有飞机邱国兴扔下手中的枪“噌噌蹭”地跳上那堆车辆翻过卡车带着一身呛人的灰尘来到那架飞机前。
“嘿队长,这家伙搞不好还真能飞呢。”邱国兴一边打着手电瞧着一边对郑远清喊道。
“为啥?这都六十多年了飞机框架不得老化了么?”郑远清问道,放了六十多年的钢铁结构肯定老化的很厉害了,就是有生物发动机也不行;这可是飞机,出不得一点问题,就是泡了金属加固剂又如何?一来没人会修、二来没人会开,反正飞机在郑远清的印象中是很复杂很复杂的东西。
“那要看是谁生产的了。”邱国兴有些兴奋地和老五一点一点地掀开防尘布道。
“这是二战后期苏联生产的飞机;记得我国第一架教练机‘初教5’么?这就是‘初教5’的参考原形——苏制‘雅克18’轻型教练机,螺旋桨型的。”邱国兴从厚厚的尘土下找到了飞机铭牌说道。
“这有什么关系么?”郑远清还是不懂。
“老毛子的东西你还不知道么?二战时期苏制武器的特点都一个样:简单最好、够用就行、皮实抗造。尸乱前美国的公子哥们搞了个老飞机俱乐部,专门修复、试飞二战老飞机,老毛子造的飞机修修照样能飞,除了发动机换新的外其他的都是原装;你想那质量得多好?”邱国兴也顾不得灰尘呛人、一边说着一边掀开防尘布。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353章 兄弟遗孀
听邱国兴巴拉巴拉说了一堆,郑远清听的是云里雾里,他只听明白了邱国兴想要这飞机,而且邱国兴觉得这事儿有希望。既然有希望,那就把飞机拉走,郑远清叫两个战士翻过去帮着邱国兴干活。
“偶耶——还是折叠翼的果真是传说中的空中吉普”邱国兴兴奋的声音再次响起;大家只是愣了愣继续干活,飞机这东西太专业了,就这群门外汉那点航空知识也听得云里雾里只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而已。
下午时分,一共113个老式木箱被清理出来,其中三八大盖674条,子弹约12万发;盒子炮275把,子弹约5万发;其他的还有相应的三八式刺刀以及通条、枪栓等备用部件。仅仅这一个地库就有这么多枪支,可见当年马步芳和鬼子做了一笔多么大的交易;当然他付出的可不仅仅是金银珠宝。
除此之外,军库里还有数箱掷弹筒、迫击炮弹和老式木柄手榴弹,虽然看着保存完好,但是这种东西郑远清可不敢用,也不敢拿。总的来说,这批老旧的军火看似不少,实则没有多大的用处,但是在找到报废弹药场之前临时用来顶一下还是不错的。而且有了一批样枪,那么组织手工生产线也成为了可能。
唯一让众人兴奋的,就是那架轻型教练机。为了把这架飞机拉回去,郑远清又叫来了二十多人,五十多号人先是把大门前数米高的沙土挖开、然后把锈死的大门爆破,接着打开防潮门、清理掉挡路的废旧车辆,这才把这架满是灰尘的飞机从地库里拉出来。当众人回到矿区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时分。
等飞机运到矿区车库后,邱国兴就带着仅存的几名机械师飞行员开始清理这架飞机。
这是一架墨绿色的轻型螺旋桨飞机,机身小巧玲珑,属于二战时期的轻型侦察机;这架飞机的尾部同样有一个破烂的青天白日图案。
根据清理后发现的飞机发动机铭牌可知,这架飞机的制造时间比想象中的还要早,出厂日期竟然在抗战中期,老贾推测这架飞机很可能是马步芳早期买来侦察或者准备逃命用的;而等到解放战争时期马步芳逃跑时已经买得起更好的飞机了,于是这架飞机就这么沉睡了将近七十年。
经过细致的检查,邱国兴肯定了一个结论:这架飞机能飞的可能性很大;飞机机体结构和那个年代所有的苏制飞机一个德性:工艺简单、用料实在,很多部件都是采用冲压工艺一体成型,极其适合大批量生产。
因此最可能因为老化而危及飞行安全的铆钉、焊缝在主体结构上很少。针对这些情况,老黄建议在那些原有的焊缝上再重新加固焊接一下,然后飞机主体结构采用整体浸泡的方式来加固。
至于飞机的发动机自然要更换生物发动机了,总之经过众二把刀的判断,这架飞机能飞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只要不飞太高、太快巡航侦察肯定是够了。
而且这架飞机机身很小,翼展有10米多点,折叠起来的话机宽只有5米;飞机的长度只有8米多;不算螺旋桨高度机高只有2米多些;因此可以像当初的H425直升机一样和车队随行。
更重要的是,这架飞机是全地形式飞机,当然,是适用于苏联的“全地形飞机”而不是适用于中国的;不过这架飞机可以更换大号的摩托车用低压轮胎,再加上生物发动机强劲的动力也足以让这架飞机变成真正的全地形飞机——也就是传说中的“空中吉普”或者“越野飞机”。
于是,这架雅克飞机被拆掉,矿区的游泳池被清理出来对飞机主体进行整体浸泡;螺旋桨则单独用浓度稍高的金属加固剂浸泡。
虽然邱国兴他们并没有相关的经验,但是开惯了高精尖飞机的人再去研究落后近80年的飞机自然轻而易举,又不是让他们造一架,仅仅是修复那要容易得多。
2012年12月6日,装载机、越野卡车和飞机零件相继浸泡完毕出水并组装完毕。
12月7日这一天,大伙早早起床换上干净的衣服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试车、试飞。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天将是独立八师重新成为一个可以滚大的小雪球的一天,也标志着独立八师彻底走出战败的阴影。
巨大的装载机在低沉的轰鸣声中驶出车库开到广阔的矿区上进行预定的各种实验。
矿区中遗留下来的用来进行材料加工的钢板本就是锰钢,再浸泡过金属加固剂后更加坚硬,用这种钢板武装后的装载机简直就是一座移动堡垒。
“咣”巨大的铁铲迎头撞在一辆自重50多吨的报废自卸车上,二层楼般的自卸车被强横的冲击力迎面撞翻,而装载机却完好无损,依旧凭着强劲的动力和强横的硬度将自卸车推到矿石堆旁。
“嘎吱嘎吱”四辆用来做碾压实验的报废帕萨特轿车和北京吉普被巨大的轮胎碾压成一堆废铁,钢铁轿车尚且如此何况丧尸?
也就是说,这辆装载机能驶到的地方几乎是所向无敌,任你什么样的车哪怕是坦克也照样能在这巨大的轮胎下变成一堆废铁——什么是铁蹄?这才是真正的铁蹄。
经过速度测试后,曹雪振得出了装载机的最高时速是40公里,虽然这个速度很慢,机动性也很差,但是要比原本只有19公里的时速要强了不止一倍。
当然,生物发动机为适应这么大的功率也长得十分巨大,也变得更加恶心了,而且吼声也变得更加沉闷和劲霸。
试验完装载机后,另外两辆经过防弹改装的越野卡车也很轻松地通过了撞击、越野、防弹等试验,独立八师的车队正式形成。
“队长,装载机试车很成功,就差涂上军绿,等油漆干了以后再裹上生物护甲就完美了。”曹雪振拿着一摞试验数据高兴地说道。
“不,不涂军绿色,你和若琳、张煜他们研究一下,调配出一种类似于那种——就那种,就那辆报废车的颜色,外面要涂得脏不拉几的,还要在容易锈蚀的地方涂上铁锈色。”郑远清指着一辆被用来做撞击试验的轻型装载机说道。
什么?”曹雪振一下子愣了,周围的人也纷纷转过头,他们不明白郑远清怎么突然转性了。
“兄弟们,这车跑不快,机动性差,咱们得学会伪装啊;万一哪天再和贺兰山的空军相遇,尤其是下雪天,那么一袭军绿岂不太扎眼了?那么硬的军卡都打不过战斗机,这个铲斗车估计一颗炸弹就拜拜了。”郑远清满眼担忧地盯着那辆移动堡垒叹了一口气,这个大家伙威力是够,可是也足够惹眼的。
“也就是说,装载机的外观要让人从远处一看就是个废旧的工程车而不在意;如果所有的车都涂成那样的话从远处一看咱们这支队伍不过是支随处可见的报废工程车队。”曹雪振明白了过来。
“就这个意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咱们还是离贺兰山基地远远的吧。咱们打不过还躲不过么?咱就化兵为匪、化整为零和他们玩儿猫和老鼠。”郑远清点点头说道。
当装载机试车试验完成后,那边公路上的邱国兴也做好了准备,那架修复后的“雅克18”飞机也稳稳地停在了公路尽头。
今天关于飞机要做的试验很多,除了基本的公路起飞试验外还有砾石地面、沙石地、草地的起飞降落试验,而且还要进行起飞距离的测试,邱国兴今天有得忙活了。
“老邱,你是直升机驾驶员什么时候学会开这种飞机了?”金雨堂冲着邱国兴喊了一句。
“我也不太明白,飞机组装好后我就这么比划了比划就觉得自己会了;这种感觉很奇妙,有一种举一反三的感觉。当然,这老式飞机简单得很,没有乱七八糟的仪表盘和数控系统、仪器,很多东西看看就明白了。”邱国兴一边戴着手套一边说道。
“老邱,我也有这种感觉,那装载机的大体工作原理我已经搞懂了,就这一个月的事儿。那种举一反三的感觉很明显,真的,我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曹雪振也在一旁说道。
“可能是金字塔的原因吧?前辈不是说了给咱们体内原有的基因进行优化改良么?”郑远清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可俺们这是长大后才学的啊,又不是跟你那样似的天生肌肉男。”邱国兴将信将疑地说道。
“不是不是,这好像关系到一个特长或者说天赋的问题,举个例子吧,老邱你能成为特级飞行员、雪振能成为高级技工这明显是因为这行符合你们的天赋,也就是说你们生下来就适合干这一行。”
“不然的话你让你去学会计、学翻译你能学的进去么?你能学成么?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你根本就没兴趣。”许书成在一旁分析道。
“是,老许分析的不错,一般情况下你喜欢的方向就是你的天赋之所在,你想,你就不喜欢修车而只是为了糊口勉强去学修车那么你能成为高级技工么?肯定不可能的。但是你喜欢就不一样了,要不是那谁说过么: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动力。”程飞认为许书成说得没错。
“哦,那也就是说,金字塔将我们的基因优化了,所以我们成了这方面的天才是吧?”邱国兴戴上防风眼镜紧了紧武装带说道。
“可以这么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安阳那晚上说的那番话去年她肯定说不出来,她学得纯理论怎么能在没有实践过的情况下结合得那么快呢?我敢打赌,刘伟那小子再出商海的时候肯定比原来还能蛋。”程飞继续说道。
“不错,到时候可以看看——大家靠后吧,我要起飞了。”邱国兴点点头爬上飞机然后拉好机舱盖。
看着天上的绿燕轻快地穿梭于乌云之间,地面上的众人个个百感交集,时隔一年,队伍终于再次拥有了飞机,虽然这个飞机很老、很破,但毕竟是飞机;而且这架飞机要比民用直升机飞得还快、隐蔽性更强。
“我们终于再次有飞机了。”李若琳挽着郑远清的胳膊泪水涟漪地盯着天空喃喃道。一年半以前,也是一个乌云密布的中午,邱国兴架着那架H425直升机也是这么在乌云之间翻飞,那时一同试飞的还有白恒涛,如今却只剩下老邱一个人。
“瑶瑶还是单身一个?”郑远清不禁扭过头看了一眼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的那个小小的身影,自打白恒涛去了以后,单瑶瑶就慢慢脱离了郑远清他们这个圈子,性格也变得孤僻了许多,丈夫的地位决定女人的地位,这就是末世女人的命,她只能认。
“嗯,也没人敢对她表示心意;涛子毕竟是队伍的老人,这怎么办呢?不行回头我给老邱说说?”李若琳看了眼单瑶瑶说道。
“嗯——说说吧;如果瑶瑶跟了老邱的话涛子在天之灵也会心安的。”郑远清闭上了眼想了想说道。
让兄弟照顾自己的女人这种方式如果在尸乱前的那个和平的时代完全就是违背江湖规矩的做法。
但是在乱世、甚至这末世却又最符合末世人的价值标准,只是没人敢说出来而已。末世的女人离开男人没法活,但是末世的男人又要随时做好死亡的准备,死了男人的寡妇不嫁的话那么等待她的生活将是何等艰辛甚至是死亡。
对于逝者而言,如果死去的人还有意识的话,他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妻子、他最爱的女人嫁给一个他根本就不了解、根本就不认识的男人吗?那男人会打她吗?会把她卖掉吗?会逼着她卖身吗?再好的兄弟也管不了人家的家事,可是,如果她跟了自己生死相依的兄弟那么他应该要安心得多吧?
都是男人,郑远清换位思考就能理解死者的想法,如果他死了,李若琳她们四个郑远清会毫不犹豫地托付给许书成,他绝对不愿意看见李若琳她们跟了一个他毫不认识的男人,那样他就是被锁过奈何桥也不会安心。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354章 落草为匪
寡嫂从叔,寡媳弟媳妇从伯,是指小叔子有优先权娶长嫂;大伯子有优先权娶弟媳妇,古称“转房婚”,是世界绝大多数民族都有的习俗;越是处于连年征战的民族越是执行得严格。
而在这末世,这古老的习俗又重新登了属于它的舞台。能流传千年的习俗一定有它的正确性,末世的行为标准绝对不能再以尸乱前的眼光来衡量。
注:转房婚乃汉族千年传统,于宋末废止,于明中绝迹,清初满人屠汉,汉人剧减,故又复苏;清初废止,《大清律》有:一,收父祖妾及叔伯母者,斩;二,收兄嫂与弟媳者,绞。
“这不太好?瑶瑶有权利寻找自己的真爱啊?你这算不算包办婚姻?”红月仰起小脸问道。
“不算包办,只是给她牵个线,成不成咱们就不管了,咱又不是封建社会的婆婆。”郑远清叹了一口气说道。
“瑶瑶有权利寻找自己的真爱,可是独立八师哪个男人敢接受她?除非她去一个谁也不认识她的地方,可是她愿意再回幸存者基地么?再或者等咱发展起来了她去某个附属基地也行,但不知道要到多少年以后了。”嫣云俯下身子凑过来说道。
“随便,若琳你去说说,点到为止,成不成是他们两个的事儿。看老天爷咋安排。”郑远清发现越说越乱,干脆一切随缘,这事儿不是谁能左右得了的。
当做完最后一项实验后,天色已经擦黑,飞机的试飞结果很好,各项指标都符合队伍的需要,虽然这种飞机打空战还差得远,但做侦察足够了;况且这种飞机的巡航范围要比直升机大得多,如果在后座装空间放大仪,那么这种飞机就可以运兵了,这样一来独立八师的机动性有了显著提高。
“老邱,感觉咋样?”郑远清见邱国兴兴奋地跳出机舱便喊道。
“相当可以,刚起飞的时候有些慌乱,慢慢就好了,到后来进行泥地起飞的时候就熟悉了——你别不信,就这么快”邱国兴兴奋地摘下防风镜说道,“这空中吉普车果然不同凡响,你们别不信,这老式飞机在越野起飞比新式飞机都强,你让歼轰七离了水泥跑道试试?打死它都飞不起来。”
“很好,收工争取下周的今天出矿区咱们的生活也该改善一下了”郑远清兴奋地冲大伙挥挥手下令收工休息。
第二天的工作就轻松多了,女人们抱着大罐大罐的油漆按照李若琳制定的比例调和出各种颜色,然后再按照曹雪振用记号笔画出的地方涂抹相应的颜色;而男人们也没闲着,三个车的车厢要做最后的赶工了。
装载机的车厢是在原有的基础后来用钢板焊接成的,按照郑远清的伪装原则,这两轮式装载机要在高空看起来是一辆报废的履带式装载机,因此这个车厢并非四方形,而是一个有长宽高的半月形,因此里面的面积不大,也只能放入20倍的空间放大仪。
至于车厢里的格局,老周按照郑远清的决定设计了一套图纸:奢华的生活多少会影响人的心理,因此以前斯太尔军卡中的奢华设计暂时不能再出现,军队就要有军队的样子。
因此,车厢里的设计简单多了,在底面积11000平方米合计16亩、高15米的内部空间用钢板隔出三栋四层楼,“凹”字型设计;中央楼是军官宿舍,和斯太尔军卡一样,外面是办公室里面是卧室;但是独立卫浴取消,走廊尽头设男女卫生间;浴室则是统一的大澡堂,不设浴池,只有淋浴。
旁边的两栋楼为男女兵宿舍,都是队伍的老队员、精英人员的宿舍,新来的战士不再往里面安排;每个隔间1㎡,仍然是两人间,统一卫生间、水房、浴室,和大学宿舍一个样式。
剩下的空地不再设置训练场,今后一律在室外训练;想女爱的自己想办法。食堂设计取消,今后不论多么辛苦都要在车外做饭、吃饭;娱乐设施取消,想玩儿去外边玩儿。在没有阳光导入系统的情况下,只有四个自动开合式天窗可以透露阳光,其余时间段只能开灯了。
医务室占据整个军官楼一层的一半,剩余一半是作战会议室。机房、档案室等依旧设计在四楼。郑远清的办公室依旧是三楼的正当中那间。而李若琳她们这些家眷则仍旧按照以前的住宿方式在女兵楼住宿,依然是两人间。
整个车厢本来有33米高,住宿区占去了15米,剩下的1米便是各种库房;弹药库分开储存;装载机有一部分,两辆越野卡车有一部分。弹药库都在放空间放大仪以前进行了细致的铺设。
整个车厢的空调系统用车内原有的系统控制,冬季室温保持在20℃,夏季室温定在27℃,不能让战士们太舒服了。
另外两辆越野卡车车厢被封闭起来供后来的战士使用,内部格局全部和装载机里大同小异,不过是供电设施靠矿区里的发电车供电,同样是男女两座楼,但这个楼比较高,有5层;没有独立的军官宿舍,底层军官可以有单间,但必须和战士们睡在宿舍楼里。这两辆车只有粮库和弹药库而没有生活物资库,生活物资必须统一管理;做饭各车炊事班各自开伙。
2012年12月12日,三辆从远处看起“锈迹斑驳”的普通民用工程车开出了矿区。这支队伍和两年前刚刚开出终南山时不同,“锈迹斑驳”的车身没有任何番号和标志;这次出山,独立八师将会暂时蛰伏、成为一群真正的“匪”——由“匪”变“兵”,再由“兵”变“匪”,这个轮回走得是那么艰辛、那么痛苦,但是经过了此次涅槃后独立八师变得更加成熟了,他们期待着再次由“匪”变成“兵”的那一天。
既然落草,那么就得有个落草的样子,从今天起,队伍的对外称呼一律改变,队伍下下称呼郑远清为“大哥”或者“老大”、“大当家的”;自许成开始按照进队伍的时间顺序一律称呼“二哥、二当家的”,一直排到“五当家的”,剩下的按年龄称呼;对内称呼则不变;而且所有收罗来的物资中的军服、军被全部从队伍的生活中消失,今后大家一律穿着便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队伍就要堕落,除了形式变化外其余一律没有变化,军纪、军规原封不动;绝对不允许有戴金链子、金戒指、染发、男人留长发、女人剃光头、纹身这些打扮,虽然大伙表面是“匪”但骨子里仍然是一名军人。
“。。。。。。暂时为‘匪’实属无奈,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如此;这大半年天不时飞过的轻型侦察机大家也见了,贺兰山基地一直以为咱们是个师的编制,人数怎么也有一个整编团,因此不把咱们斩草除根誓不罢休。落草但是并不为寇,这是咱们的原则。好了,大家还有什么要问的?”郑远清结束了这次全体战士会议。
“咱们是要学水泊梁山啊。”庞万龙喃喃地说了一句。庞万龙因为是特种队长、级别、年龄、战功都在哪放着,所以他排到了陈忠、曾绍洋前面成为“五当家的”,当然这只是对外的称呼,对内则还是老一套,不过是个名称而已,谁也不会在乎。
“是啊,先从水泊梁山做起,咱总不能从流寇做起?这个起点也算是比较高了。但是,大家不要忘记——咱们是义匪,用外国学者的话来说就是‘社会土匪’。”郑远清点点头笑道。
“咱是不是也要打个‘替天行道’的旗帜?”刘伟问道。
“不用学那么认真,知道水泊梁山的精髓就是了;我也不会当宋公明,实在混不大了咱们就去托素湖落草,男耕女织的过完后半辈子。”郑远清示意刘伟别跟着起哄了。学习水泊梁山也是无奈之举,至于招安?想接受招安早在铜山基地外面就接受了,何必等到现在?
“咱们是不是也取个名字啊?”一个男战士突然喊道。
“肯定要有个代号的,取个什么名字呢?大家想想。”郑远清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于是大伙开始叽叽喳喳得各抒己见,各种名头一个接一个地蹦了出来,什么黑风寨、野人山、骷髅山、亡灵镇等名称听得人眼花缭乱;不过起名字必须要让人一听就是土匪来打劫的,而不能让人听着还以为是幸存者来投奔呢。
“古代有梁山好汉,咱们就叫‘黄羊山’,咱们是从那来的,而且我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听的,亦正亦邪。”老贾见大伙说来说去都说不到点子便提议道,老一辈人见过土匪,关于土匪的传说和规矩也知道得多,所以老贾一句话便说道了点子。
“好这个名字不错,就叫黄羊山,简单最好。”见大伙赞成的比较多,郑远清也就拍板了,“从现在开始俺老郑就是山寨大当家的,山大王。哈哈”
“大当家的,咱们下一步去哪?”一个女战士站了起来笑嘻嘻地问道。
“呵呵,这名头听得——老一套,第一步,青北市郊区建材城、家具大世界;第二步,南青市服装大世界;北青市电子城;所有的东西得恢复,局域网也该尽快建起来。当然,期间少不得要去找报废弹药场和做做生意。”郑远清宣布队伍的第一目标仍然是改善生活之后便结束了会议。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355章 钢铁巨兽
青海的天空依旧是一成不变的阴霾,鬼哭狼嚎般的北风吹动着镇子里破碎的门窗发出悲凉的“吱呀吱呀”声,仿佛徘徊在镇子里的冤魂们在唱着悲凉的冥曲。一辆辆锈迹斑驳的废弃汽车被杂乱无章地扔在大街小巷或者在路口撞得一塌糊涂。
在长满杂草、飘满垃圾的大街,在一堆堆落满灰尘的尸体残骸间,一个个残破的身体似乎在寻找着生前的足迹般慢腾腾地四处晃荡着,残破不堪的大街小巷中不时传来一声刺耳的尸吼,仿佛鬼城中的居民打招呼一般阴森而恐怖。
这座曾经繁华的小镇是一座昔日的交通枢纽,位于215国道和315国道以及尚未完工的花乌高速的衔接点,也是尸乱前青海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但凡这样的地方都有着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当然,丧尸的数量和密度也不会低,郑远清就是选择这里作为实验装载机战斗力的第一个战场。
“嗡嗡嗡——”一辆锈蚀不堪的索纳塔轿车突然发出轻微的震动声,已经锈透了的车身伴随着碎裂的玻璃在徐徐震动,细小的灰尘随着车身的震动缓缓飘落。
随着震动声越来越大,一头在附近转悠的丧尸被吸引了,它埋着沉重的步子挪近后好奇地伸出残破的手碰了碰那辆震动的轿车,这声音它以前明显没有听到过,可是观察了一阵子之后发现这辆车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