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墨书香-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就到了年三十。
刘家那边就和忘记还有个姨娘和儿子在外一样,董婉担心的,有人找到那处外宅,发现人去屋空,会报警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发生。
孙妈妈买了些年货给老街坊送去的时候,老街坊夫妇俩,都说根本没见有外人过来过,事实上,孙妈妈不去拿家用,那边连送钱都给忘了。
也是,想让人家记住个不得宠的姨娘,还有个比下人强不到哪里去的小少爷,确实不容易。
但这年,董婉还是要好好过,这是她来到清末乱世的第一个年节。
董婉和孙妈妈一起下厨,煎猪排,炸丸子,包了好多各种肉馅,素馅的饺子,又买了点儿酒,算是一家三口,凑在一处吃了个痛快。
刘山吃到了铜钱,笑得眼睛都眯成一弯新月。
董婉和孙妈妈也吃到了,一共包进去三枚,谁也没落下。
孙妈妈今天晚上难得开明,连刘山的杯子里也倒入点儿酒水,让他喝了不少,没一会儿孩子就晕晕乎乎地,只知道傻笑。
不知道什么人在放烟花,天空中一片金灿灿的光点儿,董婉扯开嗓子唱起了难忘今宵,越唱越动情。
多少喝了点儿酒,酒意上头,便有些糊涂,都忘了他们现在住的虽然是独门独户的二层小洋楼,可毕竟是学校宿舍,附近也住了其他的老师。
旁边有个逃家当老师的单身男人,就让董婉这一嗓子,给吓得差点儿把手里的碗筷都扔了。
一开始这年轻人忍不住皱眉,可听着听着,到侧耳听起来。
“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祖国好吗?”年轻人怔了怔,一时间也心头柔软,恨不得跟着放声歌唱,但他向来情绪内敛,咳嗽了声,还是没有唱出口。
如此乱世,众人的眼前黑漆漆一片,能听到这样喜气洋洋的,充满了希望的歌声,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第16章 年礼
大年初一
董婉在炮竹声中,从床上爬出去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孙妈妈早早起来准备了一大锅芝麻汤圆。
为什么大年初一吃汤圆,董婉也不太明白,不过好吃就行了,虽然团团圆圆的希望不可能达成,她还是给自己盛了一大碗,起码也有十个。
吃饱喝足了,就收到小说报宋编辑送来的新年礼物,一大包南货庄买来的干果点心。
她打开看了眼,云片,红豆糕,青豆,冰雪酥,太史饼,眉宫饼,一大堆各色各样的小零嘴,简直是又好看又好吃,用来送年礼也体面的很。
董婉这才想起,貌似她还没准备年礼呢。
虽然好像认识的人不多,但像肖女士,还有那位帮了她很大的忙的孙大人,像小说报的宋编辑,她都应该礼尚往来一番才对。
翻了翻箱笼,董婉找出一块儿端砚,这还是前阵子她去街上淘到的,很难得走运了一次,淘到的是正品。
端砚是好东西,她也喜欢,可留在她这儿能做什么?用?她一小市民可舍不得,当摆设?一样浪费,传给子孙后代?这辈子会不会结婚生子还不知道,再说,马上就是乱世,这类好东西留在手里,对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真不是一件好事。
干脆就送去给那位孙大人,就当年礼了。
董婉现在已经很清楚,帮了她很大一个忙的那老人,姓孙,叫孙家鼐,字容卿,中过状元,做过帝师,在礼部,吏部,户部,刑部都做过尚书,简直是传奇人物,还家大业大,属于大族,家里进士能一数就数出一大堆。
她刚从肖女士那儿听说这些信息的时候,表面上特别淡定自若,让肖女士都觉得她很稳重,为人师表绝对合格,其实回了家就激动了好半天,晚上难得睡不着觉,连文章都写不下去。
只是董婉这人,即便心里头暗戳戳想抱大腿,要是没个特别好的机会,她还真没办法主动去抱。
不过此时想起要送年礼,她当然好好把端砚包装了下,又写了个帖子,就让孙妈妈雇了车行的伙计把东西送过去。
孙妈妈听自家姨娘这么说,还吓了一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家这位蠢姨娘能和那样的大人物扯上关系,更离谱的是,还要找车行的伙计帮忙送礼!
没办法,孙家肯定属于特别传统的家庭,她一个单身女人登门拜访,没准儿会惹得那位大人不高兴,也会有闲言碎语。
董婉就是不在意,也不能给别人惹麻烦。
“咱们家难道也需要雇两个家丁不成?”
在此之前,孙妈妈从来没想过她家姨娘需要雇佣什么家丁,家里那点儿活,她一个人就做了。
她们又不是外地人,在京城也算熟门熟路,家里没什么银钱,就是开着门,连盗匪都懒得来。
现在,提心吊胆地让个外人替自家姨娘送东西去人家孙府,孙妈妈的心里头那个纠结,想着如今雇用人手也花不了几个大钱,说不得赏一口饭吃,就有人乐意了,她过两日就托相熟的牙行帮忙留意一下,至少雇一个信得过的下人。
“姨娘毕竟是女子,别经常抛头露面。”
平日里接送刘山,或者去邮局,都是孙妈妈去,但偶尔孙妈妈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董婉也去接过刘山几次。
对此,孙妈妈心里头多少有点儿别扭。
“还有,你马上就要去女学教书了,总要有个人送才好。”
对这一点儿,孙妈妈到不介意,相反,好像还十分的高兴,出门逢人就说,自家主子是京师女学的先生云云。
这个年代,在国内教书育人可不是什么不好的职业,如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还在,学生们普遍对自己的先生万分尊重,欺师灭祖那是最大的罪过,但凡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不可能做。
就是有人违背自己的父母,好像也很少有人会和老师闹翻。
端砚送了过去,董婉就当自己是解决了个心事,轻松不少,至于给肖女士的,她亲自送,送了一瓶香水。
肖女士作风西派,对这东西很是喜欢,还送了回礼,给董婉回了一块儿手表。
呃,貌似特别珍贵的样子,可董婉真戴不出去的说,这表又笨重,样子也难看,实在不符合一个从二十一世纪来的女人的审美观。
只是,肖女士的心意,董婉还是明白,腕表也是刚刚兴起不久,国内大部分人还是用怀表呢,这东西肯定不便宜,至少比她送过去的香水要贵很多。
收下就收下了,董婉决定,她一定帮肖女士实现建大清朝第一女学的愿望,偶尔两个人聊天,每次聊到女学,肖女士的神色就变得特别特别的认真,开办女学,不只是她的事业,还是她的梦想。
宋编辑那边,送礼就送得比较随意了,董婉画了几张插图,就是给陆小凤系列人物画的,一身白衣的西门吹雪,温润尔雅的花满楼,还有特征最明显,英俊潇洒风流的陆小凤。
其他人物也都画了,不是只重意境的那类水墨画,也不是现在流行的那种肖像画,董婉是极尽美化之能事,画出来的人物形象,根本就不是人世间能有的,最完美的黄金分割比例,一看就很吸引人。
宋编辑得到插图,来了一封长长的信,信里面充满溢美,一口一个董先生,简直把董卿当成举世无双的大才子在吹捧。
那种肉麻的话语,董婉读了都浑身不自在。
像肖女士,宋编辑这两位,送了礼物都是立时就有回音,董婉却一直没有收到孙府那边的消息。
这到不奇怪,她也不觉得那位孙大人会给她回信什么的,说不定,他老人家对那礼物,连看都没看一眼。
想想也知道,逢年过节会有多少人抢着给那位送礼!
没曾想,家里正准备过正月十五,孙家的小厮就上了门,还客客气气地给董婉送了一整箱书籍。
董婉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孙府的藏书,好些书上,还盖着孙家鼐的私章。
不得不说,受宠若惊这个形容真正存在,她这会儿就有种天上掉下块儿馅饼,直接砸到她嘴里的感觉。
第18章 广播
进了屋子,分宾主坐下,孙妈妈给奉上热茶,总编和宋编辑还是有点儿神魂不定。
到是齐正恢复地最快,四下打量了下,恍然大悟:“原来先生是京师女学的教习?”肖女士要开办京师女学,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被通知到了,齐正家自然也不例外,前阵子他父亲还纠结,要不要把幼妹送去女学读书。
他亲爹可是个比较传统的男人,并不乐意女孩子抛头露面,但因为肖女士所在的肖家,和他们齐家是故交,不去的话好像很不给面子。
“先生做教习,那我一定得送妹妹过来,否则未免太可惜。”
寒暄了几句,董婉才把这几个的来意问清楚,听了之后也无语,第一个念头——难道现在无线电广播还没出现?她怎么记得印象里刘家去美国留学的那位嫡长子回家说过,美国那边已经有收音机了?
第二个念头,这年头还有像费森登这样的好人?
要知道,如今列强可是强盗逻辑,中国人即便有什么发明,申请了专利,也会被逼着公开,董婉从一开始就没动发明什么东西,申请专利的念头,正是因为如此。
接过信,董婉自己读了一遍才弄清楚。
那位加拿大的物理学者费森登有个朋友是驻华大使馆的成员,回国的时候为了打发时间,顺手买了份小说报,里面刊登的董卿的侦探程成,还是挺好看的,那位朋友读了喜欢,回去之后就和自己的朋友,物理学者费森登说起里面的内容,其中就有提到过几句无线电广播的工作原理。
又提到了几句连续电波,还原声波等等,一下子就刺激了费森登的灵感,他也一直在琢磨这些东西。
费森登一开始估计也不可能想着让一个中国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过他读了翻译版的侦探程成,居然一下子就改变主意,想和这部短篇小说的作者打好关系,也不知道脑子里是不是出现短路。
董婉却不管这些,从天上掉下块儿馅饼来,而且看着也无毒无公害,自然是高高兴兴地吞下去。
具体事宜,一概交给齐正办。
其实董婉自己可能更了解这些门道,好歹她也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不成,但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儿家,脑子里再明白,真正处理,还是男人更可靠。
只是,她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她不要求专利费,就是说,无线电广播可能拥有的,让人疯狂的一大笔专利费她都不要,只要费森登保证,她将来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广播电台,而且,她还愿意继续为费森登提出建议。
齐正简直傻眼。
宋编辑和他的总编也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在他们眼里,董婉简直是个大傻子,有现钱不要,去要那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的东西。
董婉却越想,越觉得自己的主意很棒。
她自己也不是不能成立无线电广播公司,然后拥有电台,可是,她一个人做得话,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多少精力,也不知道会碰到多少麻烦,仔细想一想,就觉得不合算了。
但是,拥有电台,全世界都能听见她的声音,她的影响力,夸大速度一定比现在快得多,到时候她能得到的东西,可不是现实中的钱能买到的。
为了让费森登重视,也为了抓住这个机会,董婉认认真真地用英文写了一封信,拜托小说报回寄。
信里不但详细提到自己的要求,还提出一系列建造广播公司的建议,她自己觉得,自己写的这封信很有水平,应该会给对方自己很懂行,对无线电这一块儿,认识深刻,眼光更是具有前瞻性,应该很有合作价值。
总编他们一行人拿着信,带着一头雾水离开。
宋编辑到还忍不住多劝了两句,一看劝说不动,这才罢了。
接下来半个月,董婉一边写决战紫禁之巅,一边准备大纲,肖女士的公开课从半个月前就开始宣传,各种宣传标语有一大部分都是董婉想出来的,什么多一份投入,多一分收获,什么学习使女人更有价值,什么抓住一次机会,改变自己的未来……
这些标语,花了一笔钱让那些卖报的报童,还有街上流浪的小乞儿天天喊,估计整个京城人人都知道,京师女学要开学了。
肖女士忍不住笑:“不愧是著名的小说家,就是能说会道。”
可惜,现实中的董婉却多少有些宅属性,并不是个口舌便利的女人。
宣传效果到很出色,最近一段时日,来探问情况的人越来越多,直接报名的学生也有不少。
公开课在准备中,决战紫禁之巅也写了有一半,前一步大金鹏王中的原创男主之一,龙城,在这一部中,同样大放光彩。
董婉设定,他利用了紫禁之巅一战,灭了南王府,还顺便扫除异己,清理朝堂,连带着坑了蛮族一把。
但是这只是一条隐藏的线索,为了不影响故事本身的完整度,整部浓墨重彩描述的还是西门吹雪和叶孤城两个人旷世决战之前的乱象。
董婉写得很爽快,决定等存稿存了一半的时候,就开始连载,宋编辑那边已经开始宣传,读者们的期待度十分之高。
没等到连载开始,董婉就收到了费森登的回信,这一次,费森登显然比上一封来信要热情的多。
如果上一封信中,费森登只是很严肃地表示感谢,这一次,就充满了亲近感,不知道那位物理学者是从董婉的信里意会到什么,简直把她当做知己,而且还建议,既然董婉不要专利费,那不如就购买自己马上要成立的广播公司的股份,可能只有很少的一点儿,但成了股东,拥有一个独立电台绝对没问题。
信中还详详细细地询问了她对广播公司的各种建议,甚至认为,两个人应该尽快见面,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董婉一看就明白,肯定是费森登把她当做那种商业奇才看待,这才一门心思想把她给笼络到手。
不过,让他误会一下也无妨,反正对董婉自己没有坏处。
第19章 化妆
齐正看了人家那位美国物理学者的回信,整个人目瞪口呆,不过,他人还是还是很靠谱,即便不怎么理解董婉的要求,也还是尽心尽力地帮忙,务求做到尽善尽美。
听宋编辑说,这位为了这事儿,连翻译工作都推给别人,甚至还去研究美国的法律。
董婉也不得不感叹,这个时代再不好,很多读书人却还保有君子之风,眼下这个人情得记下,无论如何也要还。
齐正这样的人,董婉看得出,是个非常理想化的人物,从他言谈举止就看得出,他是那种只要看到国家扬眉吐气,心里便痛快的人,后世应该称一声‘愤青’。
对这类型的男人,你绝对不能用金钱物质去回报,最好是让他的精神上得到愉悦。
暂时不着急,以后打交道的机会还多得很。
家里杂事不断,京师女学,终于还是到了要举行公开课的时候,肖女士一向淡定,这一次却不免紧张,好几日都吃住在学校,连教室的布置都要管一管,家也没回,让她家里人颇为担忧。
没办法,那是她一心向往的事业,在没踏出第一步之前,自然是怎么仔细都不过分。
董婉的书画课,也有一堂公开课,不过,不是女学的重点,这次重点是文史,格致,算学这一块儿。
所以她教起来就比较简单,早就打算好,因为是教女孩子,而且她这属于初级启蒙班,来的肯定都是小女生,自然要先引起她们的兴趣,不用一开始就讲得多么高大上。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正日子,董婉一大早就让孙妈妈给叫起来,这位老人家比她自己还上心,翻箱倒柜,把家里一件儿昂贵的皮草拿出来。
董婉:“……”
“怎么不行,穿这个才雍容华贵!”
问题是,她是去教学生的,教的还多为女孩子,根本用不着太过‘雍容华贵’!装扮的像个贵妇,还做什么老师?
董婉叹了口气,自己动手,翻出原主以前过年的时候做的,雨过天青色的旗袍,盘好头,戴了一根银簪子,浅浅地化了妆。
孙妈妈看了看,也就没多说了,这么打扮确实不错,温柔婉约,极富魅力,也不像以前,一见就是个黄毛丫头。
教师的宿舍距离学校只有一墙之隔,刚一出门,董婉就发现本来清净的校园,已经多了几分喧嚣。
看来那些广告的效果不错,当然,更重要的是肖女士的人脉关系足够广。
校园里每个路口,还有道边,都放置了示意图,指示牌,每一门公开课的时间表,教室位置,都有标注。
董婉一路走过去,见到来来往往的女孩子不少,年纪大的十七八岁,年纪小的还有十一二岁的,都由父兄带着一块儿进门。
如果这些日子来听课的学生,能留下一半,肖女士的女学就算是很成功了。
进了大办公室,就看到教习们齐聚一堂,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学校也有特聘老教授,不过,人家另有专属的办公室,连住的地方,也在别墅区,和董婉现在住的宿舍,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教习里面,除了董婉自己,还有两个女性,一个是负责曲艺教学的郭小姐,一个是负责礼仪教学的王小姐。听介绍,这两个女子还是发小,父亲都是商人,做的生意不算大,也很是不小了,只看着两位对肖女士总一脸恭敬,就知道恐怕来这儿教书,恐怕大半不是为了这份儿工作。
其他的都是男教师,普遍人到中年,年轻的也有两个,却也打扮的很老成,让人一看就有一股子稳重劲儿。
董婉却只觉得,这种长长的,灰扑扑的,一点儿都不显身材的长衫,配上粗布千层底的鞋子,简直太毁人,帅哥穿上也看不出帅气了。
书画公开课的教室在校园东南角,一排平房,红墙绿瓦,周围种满了蒲公英,从窗户里向外望去,就是游廊,还有假山,景色秀美。
深吸了一口气,董婉踏上讲台,一瞬间还以为自己回到了二十一世纪,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放着水彩,毛笔和炭笔,安放黑板的地方,换了一块儿白板,下面坐着的学生差不多有二十几个,都是十五六岁的小女生。
学生抬起头,显然对这位女先生充满了好奇,眼睛闪亮,董婉不觉一笑,敲了敲桌子:“我姓董,你们叫我董老师就行,今天给你们上一门形象设计的课。”
下面的学生顿时呆了下,窃窃私语,显然本来以为董婉要教书画课程的,没想到变成了什么形象设计,都有点儿凌乱。
董婉也不阻止,只是随手取了一只炭笔,在白板上用了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就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人体立体模型。
还没有画完,只是很简单的轮廓,但所有学生都看出来,老师画的是一个女子,身材不太好,有些丰满,脸也只有五官,像头发,衣服之类,都没有添加。
“好看吗?”
董婉回头看向这帮女孩儿。
所有人都摇头。肯定是不好看的,但是,像如此迅速,如此逼真的画法,她们从来没有见过。
董婉笑了笑,接着画,所有女生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眼看着白板上三维立体的女子越来越完善。
穿上了对襟旗袍,踩着高高的鞋子,填上了如云雾一般的发。
“好看吗?”
女学生们面面相觑,有几个活泼的,便迟迟疑疑地点头。
董婉又回过头继续画,变换头型,换上衣服,明明是同一个人,明明根本没有改变五官,却时而显得瘦,时而丰满,有时候看起来根本就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女学生们简直瞠目结舌。
董婉玩的越发高兴起来,给她画浓妆,又给她改那种精致的娃娃妆,变幻多端,颇有百变女郎的架势。
终于,搁下手里的笔,董婉转过头笑道:“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从今天开始,就作为京师女学的书画老师,在这里教书了,只是我的课程可能和大家想象中不太相同,除了某些真正热爱书画艺术,就是一门心思研究这些的学生们,能从我这里学到独特的技巧之外,我还认为,哪怕对书画不感兴趣,觉得没有用的学生们,也喜欢上这门课,别的不说,至少你们要是上完我的课,以后回家自己给自己化妆,一定会比你们现在画的这种粗糙妆容要好看很多很多。”
无论古今,但凡女人,有多少不爱美?
只董婉这一句话,在场的女孩儿们,至少得有一多半会被预定为她的学生。
“不如咱们来试一试,谁愿意走上讲台,让老师给你们化化妆?”董婉低头从桌子底下拿出一个化妆箱,里面都是她从春香楼那儿借来的胭脂水粉,还有不少代替物。
整个教室先是安静下来,紧接着,前排有六七个女孩子同时站起身,高举了手喊:“老师,老师,让我试试。”
好吧,书画课改成化妆课。
董婉挑挑眉,挑了一位脸有点儿宽的女孩子上前。
“你看看,你的眉形杂乱,头发也梳的不好,把你衬的都老了。”
董婉认认真真地让她把脸洗干净,将脸上的妆容都清理完全。
女学生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她可从来没有在人前卸妆过,而且,貌似也不太有礼貌,不过,老师笑眯眯看着她,很期待的样子,一点儿笑话她的迹象也没有,女学生就一咬牙,把脸给洗了。
董婉点点头,挑起她的下巴细细打量,先给她用蛋清做了一个面膜保湿,拿了小刀,先给她修了修眉,不是那种柳叶眉,是一种很自然的眉形,除了变得整齐,并无太大不同,又重新给她梳头,落下留海,护住过宽的额头,稍微上了一点儿浅灰色的眼影,打了一层薄薄的粉底。
很简单,用不了五分钟,董婉一让开身子,在座的女学生们都忍不住齐齐发出一声惊呼。
确实完全不一样了,一开始这女学生也不是说难看,但整体看起来偏向成熟,就像二三十岁一样,但现在一看,正是一个十三四岁的粉嫩萝莉。
大家都不清楚萝莉这种词,但觉得很可爱,那是肯定的。
报名要求化妆的人更多,一节课下来,董婉就是和玩一样,领着大家化妆,分析什么样的脸型,适合什么样的留海,什么样的场合,可以画什么样子的妆容,穿什么样的衣服,所有人听得津津有味,心里都觉得这个女先生又没有架子,人和蔼可亲,还那么有能耐。
只看她随手就能在白板上画出各种衣服的样子,画出逼真的人物画,画得又快又好,就知道人家是有真本事。
所谓公开课,主要是为了做广告,她这门书画本也不是京师女学的重点课程,怎么好玩就怎么来,到完全无需多有顾忌。
课程结束,学生们还意犹未尽的很,董婉挺满意,溜达回办公室,一进门就撞上了正急得闷头乱转的肖女士。
董婉愕然:“怎么了?”
难道她上课的时候太胡来,有人投诉?
当然不可能,一节书画课还掀不起风浪,就是她讲坏了,肖女士也不会着急。
“于大师本来答应过来讲公开课,可她今天让周玉梅请走,到现在还没来,开课时间已经过了一分钟。”
第20章 马上想
肖女士显然也是急了,虽说今天来的这些人,大部分是看她的面子,即便听不到于大师讲公开课,也不一定会闹出事儿来。
但史学可不像董婉教的书画课,那是京师女学的招牌,肖女士决定开办女学的时候,就有很大的野心在,并不想把它办得与教会女学一样,只是为了培养出一批合格淑女,提升女性出嫁的资本。
她想是把学校办成地位不下于京师大学堂那样的名校,培养黑醋一批女性经济学家,物理学家,史学家,让她们在各自的领域,拥有和男人们竞争的资本。
这或许只是肖女士的心愿,如今还看不见丁点儿实现的可能,肖女士甚至也不会去告诉外人。
也许,她偶尔和董婉一起吃饭时会提起来,完全是觉得董婉一个女人,能让孙大人说出才能不下男子的话,必然与众不同,当然,也多多少少是带了几分开玩笑的语气,只当是两个都有很多想法,和这个世界有点儿格格不入的女子凑在一处做梦罢了。
到是董婉很喜欢和肖女士谈话,和她在一起,会有一种时空变幻,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纪与闺蜜们在一块儿聊天的感觉。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很有宅属性的董姑娘,遇见肖女士之后,才头一次觉得能和别人谈天说话,而不必担心别人看她的目光像看个离经叛道的怪女人。
“于大师?”
董婉眨眨眼,看办公室里好几个教习的脸色都不好看,“这位赶不过来,咱们换个人讲还不成?”
又不是格致之类的,国内人才稀少,史学这东西,在眼前这一圈教习里面随便抓一只就能一口气侃上两个钟头。
一时间,肖女士和在座的教习都转头瞪她。
肖女士更是哭笑不得:“董先生,看来你以前还真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于大师曾经做过翰林,在文人圈子里,他老人家地位极高,还曾经参与修撰过史书。”
剩下的话,肖女士没提,董婉也就清楚这位的言外之意,因为本来预定是于大师讲公开课,名字都贴了出去,比不上大师名气的人,不好意思去代替,万一要是让一群学生挤兑得下不来台,那还不是自己丢脸?反正在场的这些教习一个个摇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谁也不肯前去救场,恐怕就是他们愿意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