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墨书香-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编辑:“……”

    节操呢,身为一个文人,一个简直要往‘大家’上奔的文人,您的节操呢!

    不过,咳咳,销量确实让人笑得连牙花子都露出来。

    好像越被骂,自家摇钱树的小说就越火爆。

    以前不看的读者,或者一看是女主就没兴趣的读者,也不免因为骂战被吸引进来。

    只要董婉自己不介意,宋编辑摇了摇头,他也就不用介意了,怪不得总编一点儿都不着急,天天稳坐楼台,脸上还洋洋得意。
第65章 绑架
    在夜校上完了课,董婉出来的时候,家里管家李乔,就等在外面接她。

    除了管家,还带了六个保镖。

    董婉就不免笑了:“行,麻烦诸位走一趟,我请喝酒。”

    这些人可不是家里的家丁,都是李乔雇佣来的保镖,据说是很能信得过,董婉不清楚。

    不过,自从看了这些人的身手,董婉出手就非常大方。

    仅仅晚上接一次,给的工钱就和寻常工人辛苦做一日工的数目,就这个,她还觉得让中南海保镖级别的高手接送她回家,居然才花这么一点儿钱,她还真是个周扒皮。

    李乔和孙妈妈他们到一直说,小姐仁厚,给的工钱实在多,平日里又总请大家喝酒吃肉,实在是个好主顾。

    听董婉这么说,护着她上车的一个姓戚的中年男子就笑了,一张嘴一口天津口音:“多谢小姐惦记。”

    每天拿着沉甸甸的铜钱,他都觉得,要是主家是这位小姐的话,让他放弃自由,投入人家门下正经做个家丁,看家护院,也没什么。

    一路走,一路聊天,董婉就给他们讲几个武侠故事,讲了戚继光抗倭的故事,还讲了说岳全传,一讲岳飞,董婉到想起他写得满江红来。

    唱出来气势磅薄,很是好听。

    路上有点儿黑,走夜路寂寞,她就干脆教这几个汉子唱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词虽然也能算雅致,却并不难,没唱两遍,所有人就都会唱了,只是这些人气息足,声音太响亮,唱出来气势太强,到免不了扰民,惊得不少人家都点了灯,简直鸡飞狗跳。

    董婉吓了一跳,这帮汉子也面面相觑,忍不住都笑起来。

    笑着笑着,董婉就摇头,这种词,除了军人外,还是孙老爷子那等有豪气的文人书生唱着好听。更能捕捉到其中的韵味,听着也悦耳。

    她以后也许可以让孙老爷子给她唱一唱,老爷子精通琴曲,说不得还能给重新谱曲。

    说说闹闹,大家都很开心。

    “小姐故事讲得真好,前几日我还去淘了一套陆小凤传奇,等下次拿来,小姐给签个名吧。”

    董婉笑着应了。

    这些人多爱听董婉写的陆小凤系列,像福尔摩斯之类,反而不怎么感兴趣。

    老残游记到也有读,只是读起来太费力,反而不如听着痛快方便。

    也只有陆小凤传奇这一系列的书,经常能在茶馆酒楼里听一听,他们这帮武人,虽然也认识几个字,可到底不是正经的读书人,整日都忙,也没闲钱,更没精力去买书。

    这种消遣活动,还是经济实惠更好些。

    “小姐,有情况。”

    董婉正说得开心,那个姓戚的保镖就一摆手,脸上严肃下来。

    不用他提醒。

    路边忽然冒出十几个拿白布裹着脸,都是短打打扮的男人,她也知道事情不对了。

    对方明显提前踩过点儿,动手的地方很偏僻,几个人分别缠住那六个保镖,剩下两个直奔马车。

    董婉也吓了一跳,愣是让一只粗壮有力的手给拉了下去,一个踉跄,吓得李乔‘花容失色’扑过来想救人,就看见他们家柔弱无力的小姐也不知怎么抓了下,就拧住一个绑匪的大拇指,一使劲儿,那绑匪嗷了一嗓子,让小姐一抓一摔就推了出去,紧接着一记撩阴腿……

    另外一个绑匪也跳着脚嗷嗷叫。

    李乔:“……”

    他家小姐不可能这么凶悍!他家小姐是淑女来着!

    董婉做完这个,那几个保镖也腾出手,两个人过来护着他,事实上那些绑匪一看没得手,再等下去没准儿就要惊动衙门,已经撒丫子扯呼。

    人都跑了,几个保镖才松了口气,回头又有点儿兴奋。

    他们保护董婉好几个月,一直白吃白喝,没有用武之地,今天总算是展示了一下身手,虽然,咳咳,他们的保护不是特别完美,而他们保护的人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柔弱。

    李乔看了自家小姐一眼,还是把雇佣保镖的预算再多提高些。

    就算小姐好像有那么一点儿身手,到底是个女孩子,这一次出其不意,能占得先机,下次人家有准备,自家小姐那点三脚猫的功夫可绝对不够看。

    这都是以后的事儿,此时天色已晚,保镖们直接把人护送回家,又被招待了一顿丰盛的夜宵,光是大饼就吃下去足足二十张,他们一共才六个人。

    孙妈妈对他们十分的感谢,亲自下厨给做了一大锅红烧肉。

    她做的红烧肉,董婉老觉得味道不正宗,不舍得用油和糖,但人家这些人可吃得满嘴流油,特别的满足。

    董婉还一人送了他们一整套签名的陆小凤传奇,一行人高高兴兴走了。

    姓戚的那位还叮嘱了几句,让董婉小心门户,他们也会在外面查一查,看看这帮绑匪都是什么来头。

    董婉也不太在意,继续窝在书房里写自己的小说。

    到是李乔他们四处托关系打听情况,连孙老爷子也被惊动了,衙门的人都来了好几次,询问具体的情况。

    京城那个很有门道的大佬王三爷都出面,还放出话去,谁要是让董先生心情不好,让他看不到后面的陆小凤传奇,后果自负。

    这一句后果自负可不是闹着玩的。

    衙门这边为了不出现可怕的案子,也加紧了追查,想从董先生有没有仇家入手。

    但董婉真没和人结过仇怨。

    她最近写得小说,或许是让一些人不大高兴,但也仅仅是有点儿不高兴,这一部分人,说不定大部分还喜欢看她写的其它的书,最多就是在报纸上声讨一下,说她江郎才尽,居然开始写华而不实,只有外皮好看的东西。

    大家都是读书人,总是要信奉君子动口不动手的。

    再说了,董婉也没怎么和他们骂战。

    再有,就是某个王孙子弟。

    董婉一直怀疑,在东北动手脚让她置身险地的,就是这个混蛋,问题是没证据。

    她忍不住叹气,多少觉得憋屈得慌,现实便是如此,她抱着金手指穿越而来,自以为可以潇潇洒洒了,还是很难真正肆意妄为,除非她就想盛放一把,不去考虑将来,能活多久就活多久。

    可惜,董婉虽然不怕死,对这重新得到的生命,也没有那么不珍惜,穿越清末,再无语,再难受,到底是活着,若是留在二十一世纪,等待她的,不是死亡,就是在监狱里过一辈子,和这两者比,她到宁愿来到这样一个乱世。

    董婉在家里没事儿人似的,外面报纸上都乱了套。

    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是著名作家董卿险遭人绑架的新闻。

    好在这些报社还顾忌董婉的背景,没敢胡写,要是给写成已经被绑架,那更麻烦。

    读者们都炸了锅,到处在讨论究竟是什么人对董先生出手,各种阴谋论都来了,还有人怀疑,是日俄等外国人动手,因为董先生画了很多揭露他们邪恶嘴脸的图画,而且连欧美国家的人都非常喜欢,希望能够收藏。

    这属于小道消息,未经证实过,可人家读者就是相信。

    事情闹得有点儿大。

    在京城,只要真心想查一件事,就没有查不出来的道理,对方要盯梢,总得用人,只要有行动,就会留下痕迹。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官方也好,私底下也罢,很快就查清楚了。

    董婉给小说报新一期的稿子还没写出来,衙门的人就登门,说是那帮兔崽子已经被抓住,到不用劳动她去指认,让李管家走一趟即可。

    这个没问题。

    李乔走了一趟,扫了一眼,就百分百确定就是那些人。

    虽然当时天色很暗,这些家伙又蒙着脸,但打斗中,还是有两个让撕了脸上的白布条,一个长得比较有特色,有个酒糟鼻子。

    李乔一看见那鼻子,便把人认出来。

    此事却没有传言中那么复杂。

    官府这边审完,报给顺天府尹,府尹一看,也是无语。

    反正就审讯得来的消息看,这帮人纯粹是见财起意,外面那些阴谋论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

    这十几个人,都是一个村的人,一起从乡下到京城讨生活,来之前,以为京城遍地是黄金,想怎么拣,就怎么拣,结果出来才明白,眼下的世道,什么地方都不好混。

    京城生活更难。

    吃不饱,穿不暖,到处被人欺负,一行人蹲在道边喝闷酒,就听人说,自己是什么红十字会的,董先生又捐了一幅画,那画居然也卖出一万,虽然说天时地利人和赶在一块儿,有大财主出高价,但有了这么一回,下次卖不了这么高,千把块总有,董先生每年捐一幅,他们保证资金充裕。

    他们连饭都吃不饱,那边居然一万两万的,说捐就捐了,怎能不让人生气?
第66章 读报
    “那个什么董先生既然还有钱捐出去,家里肯定金山银山一大堆,就是不行,抓住她,让她给我们画几幅画,这一辈子就吃喝不愁了!”

    一群傻绑匪一脸笃定,还颇为义正词严,完全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错。

    给他们画画?

    脑子生锈了不成,就是董先生当真被逼迫画了画,他们上哪儿销售?怎么变现?这样巧取豪夺来的东西,真有人敢买?再说,董婉的画能卖出高价,不是她的画就真有那么多的人欣赏,她才气是有,可现在也不至于到随便画几幅画,就招来别人千金竞购的局面。

    所谓乱世的黄金,盛世的古董,书画作品和古董一样,都是太平盛世才能卖出高价的东西。

    董婉最近的画值钱,第一,卖的是人情,第二,卖的是感情。

    她画的东西,正好处于这样的战乱中,画的内容,又足以触动人心,还有典故在,于是,那些富豪很乐意掏这笔钱。

    他们买下来的,不仅仅是一幅画,还有面子,还有气派!

    但这些道理,眼下的绑匪显然是不懂,他们只知道董先生的画值钱,只知道她有钱。

    董婉:“……”

    听了完整版本的消息,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只能摇头苦笑。

    原来捐款竟然还能捐出祸患!

    这些人的心思,她实在是无法理解,只因为自己有闲钱做慈善,救助那些受到兵灾的东北百姓,所以就‘十恶不赦’,就要被他们绑起来好刮一层油水?

    还是看她一个女人好欺负。

    就她那点儿钱,和真正的商贾巨富比,天差地远,再说,这些人要是真有本事,完全可以去抢外国人。

    呃,抢外国人也一样是犯罪,但那些日本人还有西洋人,从国内搜刮走的财宝不知有多少,若是这些人真有勇气,去把中国自己的财富夺回来,那董婉说不得还能说一声佩服。

    既然知道此事没什么阴谋,就是几个白痴搞出来的,董婉便放下了心,却不免更难受别扭。

    就是消息一传开,整个报界先是鸦雀无声,居然有一天都没报道相关文章,到第二天,才炸了锅。

    所有报纸都报道这件事,许多知名的文人,评论家,对此事发表评论,简直说什么的都有。

    就连国外的报纸也进行了报道。

    董婉看到那些报道,就忍不住皱眉,心里挺不是滋味。但她一句话都没有说。

    就连宋编辑他们来邀稿,希望她就此事说几句,哪怕批判几句也好。

    董婉想了想,还是没有火上浇油。

    只是在孙老爷子,还有王炽,另外黑白两道不少知名人物都表示了愤怒之情的时候,她刊登了几句感激的话,并表明自己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也不会因为这个就失望害怕。

    到也不是全部都是坏事,算是免费给红十字会,还有董婉自己的善堂做了一次宣传。

    不少有财有权,从来没有想过还能捐出去的大人物们,纷纷慷慨解囊,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人也参与进来。

    不过,和他们捐款相比,董婉更乐意和他们一起做生意。

    这阵子她的制药作坊,在实验室里正在研究几种药,其中就有堪称液体黄金的青霉素,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只是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人体试验,也就没有传扬开。

    要是这种药一传扬开,肯定有很多人想要,以董婉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可能一个人保有它。

    可若是像对待别的药物一般,直接公开专利,那未免太可惜,她还想着多保有几年。

    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她想要钱的话,从来不缺手段,问题是手里握着这么个大杀器,随便抛出去也太傻了,用它说不定能换到很多东西,必要的时候,拿出制作方法,也并非不能接受,只看能换得的好处有多少而已。

    这是后话了,绑架事件闹了好几日,风波才渐过了。

    总会过去的,京城五花八门的新闻八卦一大堆,董婉就算是比较有名气,能占据头版头条这么多天,就很够意思。

    只是家里还是很紧张。

    至少孙老爷子,孙妈妈,甚至还有小刘山,一听见有动静就特别紧张,每次她出门,都恨不得让家里所有家丁们全都跟着去。

    李乔也特意专门雇了一大票保镖,跟进跟出,连白天出门也跟。

    没办法,为了让家里人安心,也只能放任。

    反正最近呆在家里的时候多,影响不大,这件事儿一过去,董婉反而想写一些东西。

    第一篇,就谈中国人的气节。

    她在文章里详细讲了中国的英雄人物,讲文天祥,讲岳飞,讲屈原。

    用的是古今人物对话的一种形式,把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连董婉自己都没想到,她只是稍微使用了一点儿情感药片,就灵感迸发,一口气写完这些,连修改也没有,直接刊登出去,就让读到的读者们,一半以上红了眼睛。

    那种澎湃的感情,多少让人觉得宽慰许多。

    到女学上课,董婉干脆就趁着心中的激荡还没有完全平缓,讲了一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一群学生们,每天早晨都改成在校园里朗诵文天祥的正气歌。

    这首文天祥的正气歌,在这个时空并没有流传下来,也不知道他写了还是没有写。

    不过,董婉说这是文天祥写的,那群学生里,就没有一个会认为不是。

    本来也是。

    一时间,到在京城开始流行起解读历史人物的旋风来,董婉到没有想到。

    时光匆匆而逝,转眼就到了三十二年。

    董婉刚在读书会的夜校里,跟一帮学生们一起读报。

    报纸上最近改良派和革命派吵得越来越热闹,那些学生们也关注,只是还是忍不住问董婉,按照他们谁说的那样,中国就能强大,就能不受外国的欺负,以后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董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后只能摇头叹息。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她想了想,还是道:“无论如何,现在已经是差得不能再差,已经沦落到谷底,大家要是不做出改变,不去反抗,那老百姓们就绝对不会过上好日子。”

    还是以鼓励为主吧,总要让大家看到一点儿希望。

    跟孙老爷子聊天,虽然也读报纸,但主要是听他的抱怨,他老人家最近身体不大好,精神也不大好,也许是对眼下的时局过于迷惘造成的。

    董婉先给他做了一下检查,借口就是因为一直在研究药品,所以对医学比较感兴趣,想学一学。

    老爷子没多大的毛病,就是得了老年病,他本身养生做的不错,只要不多耗费精神,保持身心愉快,身体自然会好起来。

    但这太难。

    孙老爷子自己也清楚,到了现在的地步,不变革不行,恐要亡国,只是他老人家还是对清廷寄予厚望,他是希望清政府自己改革,早在戊戌变法的时候,他就主张变法,只是观点温和,这才没有被那位太后清算。

    这位老爷子一辈子为清廷尽忠职守,到了现在,恐怕也改变不了了。

    董婉也没自不量力地想去改变他的想法,只是叹道:“咱们国家想要强大,最难过的一关,恐怕就是列强会干涉,那帮强盗怎么可能会放任偌大的中国强大起来?革命者对这个问题一直在回避,觉得只要推翻朝廷,建立共和,符合世界潮流,一切就都好了,就能避免被瓜分,这纯属做梦。”

    剩下的她没说,可意思很明确。

    所谓的改良更是隔靴搔痒,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至于清政府自己的改良,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坏,最后搞出什么皇族内阁,等于自己给自己把坟挖好,就差自己跳下去。

    “算了。”孙老爷子温和地看了董婉一眼,把报纸收拾起来,“走吧,吃了饭你还得去上班。对了,你哥在天津有个洋灰公司,你要是缺钱办药厂,去找他。”

    董婉失笑,知道老爷子说的是那个挺有经济头脑的孙子,就点了点头。

    不缺钱也找,赚钱的事儿,还是得拉着自己人一块儿玩。

    在孙老爷子家,说话要有顾忌,到了自己的读书会,董婉就把憋在肚子里的那些后世看得清楚,当下很多看不清楚的问题都痛痛快快地说了一通。

    “别看现在革命派好像占据上风,但革命派本身的弱点,大家应该能看得出来,他们自己回避外国的侵略本性,必然会导致他们干涉我国的革命,连光明正大地喊个反帝国主义的口号都不敢,还指望对方的扶持帮助,简直是做梦,而且,革命派也把建立民主政体想得太简单了吧?他们所谓的民众,只有资产阶级那一小部分,只有那些上层社会的人,对于中国光大的穷苦大众,他们总体来说还是视而不见……”

    董婉也不管这些人听得一愣一愣的,能不能听懂,反正是说痛快了。

    张岚听得眼睛直冒光。

    “先生,您给我们说说吧,中国要怎么去革命,怎么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解放。”

    董婉:“……”她理论知识……也不丰富啊!当初大学上课的时候,没怎么研究这个!
第67章
    记得以前读高中,学校里直接把怎么‘造反’揉碎了教给学生们,后来读了大学,这方面的东西反而是少之又少了,也就考试的时候随便应付一下。

    董婉揉了揉眉心,看了看张岚那几个年轻小伙子,一个个认真的,甚至可以说虔诚的脸,居然说不出任何一句拒绝的话。

    问题是,她真得能讲?

    董婉叹息,她来自后世,自然知道什么样的道路,才是历史胜利者应该走的。

    也知道要走这条路,可能出现的曲折,错误,还有即将面临的各种困难。

    她应该讲的,如果不讲出来,由着这些年轻人去横冲直撞,犯无数的错误,甚至一辈子也看不见正确的东西,她实在是不大乐意,但如果讲一讲,她又要叮嘱自己,必须小心谨慎。

    不只是为了自身的安全,更因为,她有点儿担心自己一旦插手,造成了影响,会犯错误,哪怕只是个小错误,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因为她讲的不清楚,因为这些年轻人会错意,导致最后酿成恶果,那她就是罪大恶极!

    董婉苦笑摇头,大约这种不安来得很没有道理,她上了那么多年政治课,哲学课,基本理论总不会不清楚,再说了,她就是记不清楚,那些记忆药片留着长毛不成?

    教了这些学生,或许有学不好的,总不会有轻易就能学坏了的,至于他们获取这些知识之后的做法,或许真的会给学生们带来巨大的危险,但难道不获得这些知识,他们就不会遇见危险不成?

    但凡想要知道怎么革命,怎么实现民族解放的,终究要去刀山火海里闯上一闯。

    “那我就讲一点儿东西,至于你们能从中悟到什么,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

    董婉笑了笑,也许有人觉得她讲的有道理,能很好地接受,也许有人根本接受不了,不过,她还是下定决心,要努力一把,推动一下。

    系统任务还在那儿摆着,董姑娘虽然没有强迫症,却也绝对不乐意放着任务不去理会。

    现在呆在她大宅内的,都是值得信任的读书会成员,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考察,至少董婉愿意付出信任。

    “那我们开始,大家可以记笔记,不过,只能内部讨论,若是给别人看,必须匿名,所有文字和语言中,都不能出现我的名字,也不能出现你们自己的名字。”

    她叮嘱几句也就是了,一群学生都比较成熟,心里明白的很,只是若有好的文章,不跟别人分享,也是一大遗憾。

    董婉就不阻拦他们那种急迫的心情,只千万小心。

    张岚一行人很认真地点头,颇有点儿取得真经的意思在。

    董婉没有开灯,只是又点着了一根蜡烛,搁在讲桌上面,在这样略微暗淡的光线下,先想了想,轻声道:“在讲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就是卡尔马克思,曾经著作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资本论》……”

    这些东西不是一天能讲完的,董婉讲了两个多小时,也就将将讲了讲意识和物质的关系,还没彻底阐述清楚,天色就晚到必须要回去的地步。

    面对一群刷刷刷记笔记的学生,董婉也有点儿意犹未尽。

    她觉得自己好为人师的毛病,已经根深蒂固,确实改不了。

    先生走了,这些学生才慢慢散去。

    张岚一回家,就把自己的笔记本工工整整地誊抄了一遍,检查下,没有泄露任何姓名地点之类的信息,才换了衣服,戴上帽子,溜达去他们组织的联络点,托人把笔记本送往湖北他大哥张旭那儿。

    董婉就不知道这些了,即便知道,大约也不会在意。

    其后,董婉再也没有明言过类似的话题,只是每次读书会,她要讲的东西进行深入扩展,讲中国的历史,讲中国的现状,讲外国的历史,也讲辩证唯物法,讲矛盾论。

    好几次,董婉都打算吃了记忆药片,把当初那本被美国总统推崇备至的□□选集给默出来。

    只是,现在似乎时机还不到。

    还是要再等一等。

    …………

    “董先生,这是样稿,劳烦您再看看。”

    此时正是春日,天气乍暖还寒,董婉坐在客厅里面,看宋编辑送过来的稿子。

    一整套陆小凤传奇的稿子。

    从金鹏王朝,到剑神一笑,整整七个系列,终于全部结稿,董婉写这个,也写了好几年,时间漫长,如今出来,她还不觉得怎么样,宋编辑和整个编辑部都激动得不行,看看这位小编辑盯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却精神焕发的样子,就知道他昨晚肯定没睡,今天照样兴奋得不行。

    董婉笑了笑:“我都审了两次,你们也审了好多次,别折腾了,就这样。”

    报社的速度非常快,应该说出版社推了其它的活,专门只盯着《陆小凤传奇》的事,一确定样稿,第三天便印刷出各种精装版,普通版,插图版的小说,铺向全国的各大书店。

    董婉去学校上课的时候,进了校门,连学生们都叽叽喳喳讨论这个,现在的女孩子们也喜欢读武侠小说?不过想想也是,陆小凤传奇本来就是男生女生都喜爱,当年在学校读书,拿到一本大部头,整个班上所有人都想看。

    “上课期间不许看任何课外书,今日会进行当堂小测,大家都去复习!”

    摇铃的退休老教习一边摇铃,一边大声嚷嚷,一群学生鸟作兽散,董婉顿时失笑。

    这么一看,还真有那么点儿现代社会校园的气氛。

    老师和学生们斗智斗勇,老师禁止的事情,好些学生非要去做一做,似乎不偷偷摸摸反抗下老师,就浑身不自在。

    如今可还是非常尊师重教的年代,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崇高,即便如此,这帮学生还是抵挡不了课外书的魅力。

    董婉就偶尔看见高雯那小妮子把陆小凤传奇包上书皮,上面写经济学概论的字样,偷偷摸摸看。

    一堂课上完,下课铃声响起来,除了一开始有几个问问题的,剩下的冒出一堆拿着书让她签名。

    简直快折腾成签名会了。

    “先生,怎么这一次书发行量这么小,我昨天晚上去买,书店就没有卖的,让等今天。”

    一个小女生皱着眉,很不高兴的模样。

    高雯拍了拍她的脑袋:“你今天晚上去,一定还是没有,早上和中午过去,还差不多。”

    董婉安抚地揉了揉小女生的一头长发:“老师送你一套,晚上别往外面跑,不安全。”

    其实不是当真发行量不够,是董婉偶尔提起饥饿营销的概念,然后编辑部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