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艾若的红楼生活-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圣人,林夫人这回臣妾也见了,只怕日子真不多了,若是江南的事有可替之人,还是让他们夫妇回来吧!”皇后担心的说道。

“怎会如此?”刘睿还真没想到这个。

“谁知道呢,明明林大人身体差点的,结果现在林夫人却先不成了。”皇后轻叹了一声,“若是林夫人不在了,林大人,只怕也无心政事,与圣人的大计,只怕也会有所阻碍。”

“你说呢?你在江南那么久,有适合的人选吗?”

“其实林姑父这人谋略有余的。”穆哥说得有所保留,怎么说也是贾瑗的养父,他不好说得太直白。

但穆哥是刘睿带大的,他当然知道这是啥意思了,林海谋略有余,决断不足,去了江南这么多年,其实证据一大把了,但是他却没什么动作。边上的人都急了,都不知道他在等什么。

“这倒也不奇怪,他是文官,巡盐御史的责任本就是收集证据,做事的本该是旁人。”皇后倒是很了解,笑着摇摇头。

刘睿和穆哥一块侧头看着她。御史在朝,也是有执法权的。

“贾珍现在在做什么?”不过刘睿是谁啊,老婆说这个其实已经越位了,不过他们私下这么说说话,也无所谓,再深入一点,只怕皇后也不会说了。想想,当时配给林海的本就一文一武,路宽非常能干,而贾珍,因为老圣人不喜,这些年倒还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

“珍大哥已为扬州绿营管带。”绿营其实就是有执法权的,给林海管,就是让他行动起来,结果这士大夫,就是白给了。

“行了,给你尚方宝剑,把事情解决了。”刘睿白了外甥一眼,“娶不娶得上媳妇,靠你自己了。”

“穆儿可是管礼部的。”皇后一怔。

“所以他去才没人怀疑。”刘睿又不是真的只是惯孩子的家长,他也是一个有为的君主。

PS:

一直被人问,贾瑗什么时候成亲,今天大家看到曙光没。

351

穆哥去江南却不是他一个人去,而是带着小呆一块的去的。艾若想的是让小呆去保护穆哥儿,她真的被搞怕了,不管穆哥儿这回去江南出于什么目的,万一来个行刺的,万一真的出什么事,她找谁说理去,她拿什么安慰女儿说,这不是她的错?

穆哥儿虽然感激岳母的爱护,不过他真心的觉得没有必要,他从小就被人团团围着,要有事,一件也没拦住,所以他真心的无所谓了。何苦带着小呆承受凶险呢!

贾政倒是很中庸,直接说,让他这个当哥哥的好好带带小呆,总不能在山上混一辈子,他们还要给他相人家,总不能什么世情也不知道,糊涂一辈子。

艾若都不得不佩服贾政了,这话说得多好啊!这完全没给穆哥儿一点拒绝的理由。

穆哥儿还真没法拒绝这个,虽然没说姐夫的话,不过,小呆在贾政夫妇心里地位有多高,他也是从小看大的,这也是正经的小舅子,万不敢怠慢的。老实的带着小呆上船去了江南。

艾若觉得自己这是一石二鸟,小呆去江南,一是能立业,随便让穆哥儿给报个功,小呆回来就有了官职。二呢,就是躲难。王家没找过自己,她反而不安了。没个准话,她哪能心安。

若是无意,老娘的性子必是要偷偷给自己透个话,让下人们闭紧嘴巴,让自己放心。可过了这些日子,竟然啥话也没有,这就不得不让她觉得,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老娘准备反攻自己了,所以把小呆送得远远的,她好随时做好做战的准备。

贾政对妻子这种状态,表示非常的无语,至于吗?贾王两家。世代交好,王熙凤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很是娇俏的小姑娘,家教什么的,看看自己的妻子便知道了,还怕什么?若是从前,他只怕还得想想是不是妻子瞧不上自己家的小呆,不过现在他百分百的不会这么想了。他只是觉得妻子好笑,问她是不是想娶仙女才会满意。艾若懒得搭理他,还自己偷偷的攒着劲,生怕自己会一不小心,被老娘给匡了去。

这世上,估计最了解艾若的,除了皇后,贾瑗之外,就属王老太了,她就抻着女儿。就等着她自己上钩,反正王熙凤还小。她一点也不着急,至于说,小呆定亲,刚刚选秀完,各家小姐,好的被挑光了,差点的艾若一定舍不得。与王熙凤同一拨的,不得慢慢的相看,而且还得人家家里答应不是。人家也会有人家的考量,所以王老太太真心的一点也不觉得自己会输,她每日里,开始了对王熙凤的素质教育了。

之前,艾若天天叫着给王熙凤请先生,教些没用的,王老太太拗她不过,倒真的跟对贾瑗一样,请了宫里的姑姑,还有认字的先生,好好的教她念书,写字。

王熙凤其实真的挺聪明的,凡事一点就透,她爱读书,爱听故事,纵是不太喜欢规矩,不过,倒也学得似模似样,王子胜官声好,而王子腾前程远大,王家又有钱,在贵人圈里,只要看得过去,倒也没人说什么,只说王家姑娘性子爽利,但规矩、才能是极好的。

不过,王家人都知道,凤歌儿就是性子烈了些。艾若每每回家,时常挑刺,故意的磨她的性子。

之前,王老太太还教王熙凤,当着姑妈就老实一点,平日该怎么自在,就怎么自在。王大夫人也对艾若之前挑剔凤歌儿,不以为然,偷偷的跟王子胜不知道报怨了多少,王子胜对自己家的妹妹还是有点信心的,很是替妹妹说了不少好话,劝夫人,若不是妹妹爱惜侄女,她万可不管的,你怎么没见大妹妹挑剔二妹妹家的宝丫头?王大太太才气平了些。虽说,她对丈夫拿薛家的姑娘跟自己家的比,很是不平,不过,也怕人多嘴杂,真的得罪了二姑子,也是麻烦。于是跟王老太太一样,让王熙凤在姑太太面前万不可造次。别说,在祖母和母亲从小的熏陶之下,王熙凤倒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自己的姑娘抿嘴巴。

现在不成了,小呆就算将来从贾家分出来自己单过,估计艾若也不会放过凤歌了,王老太太和王大太太再一次的统一战线,老实的现在开始磨王熙凤的性子,现在磨,总比到时被艾若磨来得强,总不会伤了姑侄的情份。

王熙凤也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不知道为何,母亲和祖母一下子把自己管得这么的紧,连之前觉得没用的律法书都找了出来,狠狠的让她背起。她不背,王老太太就一句话,“回头你姑妈说了,要抽书的。”

王熙凤也不敢再闹腾了,老实的回去背厚厚的律法书,自己背了两天,觉得好闷,于是基于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情,她让人叫来了薛宝钗,姐俩一块背吧。

薛宝钗倒是性子极好,他们俩一个精于算计,一个女中的豪杰,本就不是什么好类型的性子,没两天的功夫,两人倒琢磨出自己的法子了,没死记,扣了字眼,让先生讲清楚意思,这就好背了。王老太太和王大太太自己可没什么文化的主,在他们看来,只要差不多就成了,明白意思,会不会背没什么事吧?于是也由了他们。

王熙凤倒是越学脑子越灵便了,常常就把先生问得糊里糊涂,也不知道该怎么答,而薛宝钗呢,脑子也真不差,被多问了几次之后,她竟然也开始觉得,律法书订得有问题了,多少有些以已之矛攻已之盾的意思了,回家问自己的老爹,然后薛收真心的觉得,律法这个东西,还是女孩别学了,太费脑子。

头开了,说停能停得下来吗,连着薛蟠都觉得妹妹问的问题很有意思了,拿着书去问路不群。路不群之前是给刑部侍郎做核心幕僚的,他也是机灵巧辨的主,三下五除二给答了,结果等着他的是更稀奇古怪的。路不群都要疯了,这是搞什么?骂薛蟠好像也不对,人家求学解惑,自己倒是不耐心了。可是天天这么问也是问题不是。他忙着呢,哪有空没事答这些。于是直接把薛蟠叫到班上,你把你的问题写出来,我们本就有律法的课程,所以我们上课时一起研究。他顺便教学生了。

艾若哪里知道,只是害怕王熙凤重蹈覆辙,便宣起了东门书院的辩学开端。不是法学,而是辩学。其实律法这东西,真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王熙凤和薛宝钗真的是那种聪明过了头,就爱钻空子的主,于是,他们提的问题其实是很刁钻的。然后呢,学堂里的学生们本就血气方刚,个个都是那不服输的性子,没事讨论学问时,他们还能吵一架呢,现在好了,谁也说服不谁时,吵得更凶了。弄得东门书院,这门课倒是学得最精到的,这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到后来路不群都招架不住了,直接问贾政。贾政听了几堂课,很感动啊,不过他更不懂了,于是直接去拜托刑部尚书,你们最专业,你们来评判。刑部尚书找了最懂律法的去解释,结果还不如路不群解释的,于是刑部的人郁闷了。自己回家翻书,表示压力山大。

这事终于闹到了刘睿那儿,刘睿看着东门书院送来的笔记,自己脑子都大了,这是啥意思,合着这些学生没事尽挑着律法的空子钻了。不过当朝的律法真的有这么多空子可钻,他都郁闷了。

皇后倒是觉得这事靠谱,学生们提出问题比死读书好啊,现在提出来了,大可让朝庭拾遗补缺,这才是圣人新政绩。

这话刘睿爱听了,就是啊,自己登基好几年了,老根子可还没去除干净,好些事,他想除了,却找不到借口,现在借这机会,说是补充律法漏洞,实际可以暗暗的把新政加入其中,到时,谁也不敢说这是新政,说他违了祖宗的规矩。潜移默化的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王熙凤他们的努力白费了,至少是这俩聪明反被聪明的误的小姑娘不经意时,在自己幼年之时,把自己所有的不法之心都暴露在了人民群众雪亮的目光之前,于是等他们再想钻空子时,突然发现,她们能走的,全被堵死了。

王家哪里知道外头发生的事,只觉得自己家的女儿真是聪明,乖巧,这么难的律法书都能读明白了,想来艾若也不至于再挑剔什么了。他们哪知道,艾若是让他们知道律法之严,能生几许敬畏之心,结果王熙凤和薛宝钗都是胆子超过体重的主,敬畏之心没生出来,人家直接帮着刑部及各大书院成功普法了。

但也不是说没一点好处,至少,王熙凤和薛宝钗口齿是越发的伶俐了,说话做事也越发的有章法了。那句话咋说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啊!’

王熙凤在红楼书里是傻大胆,说什么,“你纵是告我们家谋反都没事的”蠢话,这回打死也不可能从王熙凤嘴里说出来了,但是,这位知道如何不犯法达到目的,怎么会用犯法的勾当呢?所以也不知道艾若这回算不算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ps:  今天,死党搬新家,我们去贺她的乔迁之喜。然后小p好羡慕,江景房,可以看到长江大桥,又能看到漂亮的江滩,最重要的是,她的房子很通风,坐在客厅里,江风吹得人想睡觉。小p回家跟妈妈说,妈妈说,人家嫁了好老公,你又不嫁,活该住不上。哭!安慰下下小p吧!

352 剑架子

话说,江南!

不能不说,穆哥真的想娶媳妇了,于是在他还没上船时,董长卿已经只身快马上路,带着穆哥儿的长信直接送到了林海的手中。

林海到江南多年,他知道刘睿的意思,他是刘睿手上的一把刀,他要帮刘睿切了江南的毒瘤。他来江南时,他真是这么想的。但是,贾瑗阻止了他。

应该说,刚到江南时,林海反正也没什么后顾之忧,而他最爱的孩子,就是贾瑗,从小就在他们身边,跟着他读书,是完整承袭他才学的人,并不是林荷,而是贾瑗。即便是到现在,每天,贾瑗也会跟林海读一会书,林海也会跟她和妻子谈谈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他们一家三口时,他们才是最放松的。

贾瑗知道了刘睿的意思,马上困惑的说道,“您只是御史,御史不是只有立案权,而是没有执行权的吗?这事不该是您报上朝庭,由朝庭派人,或者由扬州知府,或者两江总督来执行吗?”

林海本想反驳,但是那一刻,又说不出来了,是啊,自己凭什么执法?就算自己明白了刘睿的意思,刘睿有给自己圣旨吗?到时一个小小的差错,弄不好,就能把太上皇那些老人们得罪了一个干净,然后,不但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妻子怎么办?孩子怎么办?他那时还没孩子,他想的孩子就是贾瑗。于是他只暗暗地收集证据,然后把自己收集的证据原件,都秘密地送往了京城,交给了刘睿。其实他也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刘睿的决定。

刘睿其实也不能真的给林海旨意,因为他也知道,这不合规矩。他当时派林海,就是想速战速决,为自己打响第一战的。但真的等他上位了,他冷静下来了,他静静的看着,越来越多的资料,他也越来越怕了,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一举把这件事办完,办完了。又怎么办?所以他也不能松口。

现在刚刚把春闱,之前的进士们也可以放出来了,然后一些心腹也可以换个位置。借着穆哥儿想娶媳妇,而林海夫妇想回京的契机,于是他觉得此时,倒是好时机了。

林海终于等到了自己要的东西了,他很明白。这事做完了,他就可以回京了,这样妻子就能回京跟儿女们一起。他也希望能速战速决,他接到信了,就和贾珍、路宽一起,商议了很久。由着董长卿去做了一些暗中的调查,务必把这事做得最完美,等到穆哥儿到了。就算沿途有人觉得奇怪,礼部的主事郡王爷,怎么没事跑到江南了?不过再一查,发现,人家未婚妻在这儿呢。人家想想又笑了,也没当一回事。

当然了。穆哥表示有点伤感,因为一路上,小呆真的严格的执行着艾若的指示,对穆哥儿寸步不离,穆哥儿给他吃小时候最爱的点心,他都不吃,只是没事盯着看看。

到了扬州,林海府上,穆哥儿想着,总算能解脱了,结果,这位还是坐在后面,撑着脑袋盯着林家的点心盘子,深情的对视,就是不伸手。穆哥儿让他去找贾敏和贾瑗,结果他还是头都不抬的直接的答道,“二婶说了,不能离你远了。万一你做什么对不起我姐的事,我就能揍你了。”

“你要不吃吧?吃完了,出门打一架?”穆哥儿决定不纠结什么对不对得起了,容易被路宽他们笑话。愤愤的看着小呆深情的看点心,又不吃,问他为什么,他说,山上没有点心,他早就不吃点心了。穆哥儿想死了,不吃,你盯着看。他说,看看也好,现在天天坐着,吃了会胖的。

“师伯说,不能乱打人。”小呆终于指抬头看了一眼未来姐夫。

林海喷笑了,觉得小呆真是太可爱了。正想说什么,小呆跳出去了,在坐的人都不知道他怎么窜出去的。然后没一会了儿,小呆又进来了,手上抓了一个瘦小的黑衣人,往地上一扔,欢呼了一声,小心的拿了一块点心,小口的放到了嘴里,跟品尝珍馐美味一般。

大家左右看了半天,这位竟然也不解释,下来就吃点心。而下面的这位,很无辜的看着大家。

“林大人,我只是路过,真的,我不是要来您家。”

贾珍直接一脚就踹在了那人的肩膀上,把那人踹倒在地,就是说,他在屋顶,不管是不是路过,可是知道这里是林家,也认识林海,就算这回真的是路过,也不能原谅。

而路宽表示很无语,安然的坐好,拿起了一杯茶,抿了一口,看了下面人一眼,“不来林大人家,准备去哪家啊?”

“小的要……”那小个子终于知道自己错哪了,马上对着林海磕头,哭得快死了,“大人,小的……”

“派人送到衙门,怎么着由衙门定。”林海懒得问了,直接叫了一声外面守卫的,把人拉出去了。小个子最后还死死的盯着小呆,“我真是路过的?”

“有在人家房顶上路过的吗?我师父说了,晚上穿夜行衣的,都是坏人,不是刺客、就是小偷。”小呆一块点心吃完了,然抹了一下嘴,很淡定的答道。

穆哥儿轻叹了一声,“岳父说要给你找媳妇,回头你是不是要说,二婶挑谁,我娶谁?”

“是啊!二婶挑的一定好!”小呆马上点头,一点不迟疑。

“小心给你娶个丑八怪!”贾珍笑道,他虽然也该续弦了,不过又赶上老娘刚去世,他原本报了丁忧,不过他现在职位敏感,林海帮他报了夺情,刘睿也批了,现在可怜的贾蓉和大房贾敖的孙子贾蔷一块在老宅里陪着贾敬,顺便在贾家宗学里读书。虽说贾家在金陵的宗学没有京城的那么出名,但在这地界上,也是很严谨的书院。贾蓉,贾蔷倒跟书里油头粉面的,无所事事。贾敬也有自尊心的,贾政在贾敬心里属于没有用的,结果他竟然成了国子监的祭酒,然后他竟然儿子侄子都教成才了,这让贾敬怎么受得了,儿子从武没法教了,于是把孙子当成争气的法码了。这两就算是想混日子,也不能够不是。

贾珍一个人在扬州,说实话,日子其实挺滋润的,他本就是随性的人,岳父的事给他打击还是有点大的,现在,在自己姑父跟前当差,有钱花,有人拍马屁,一般人就算敢勾搭他,他其实也是油滑的,也不想想,他岳父怎么死的,贾珍难得那么敬重一个人,况且还有结发妻子的死在里头,他会跟那些人合作才怪。一边收着钱,一边转头就告诉了林海,钱他留下,证据上交。这些年,宁府在他的经营之下,立马就真的富裕了,他还在京里给岳母置办了些产业,好让小舅子,小姨子好过活。

人心情舒畅了,性子都会好点,此时贾珍就明确的显出了自己很从容的一面,之前已经把要做的一一都安排好了,此时就是等着穆哥儿到了,拿着尚方宝剑开始抓人。于是他自然能打趣一下自家的兄弟了。

“那倒是可以放心,贾夫人喜欢漂亮孩子,琛哥儿黑一点,都被嫌弃,挑儿媳妇都是不漂亮不看的,给小呆选,定是要国色天香的。”路宽倒是很信任艾若的眼光。

“这回大事定了,咱们就能回京城了。”林海则松了一口气,看向贾珍,“珍哥儿,你要跟我们回京吗?”

他根本没看路宽,在他看来,路宽家在京城,新媳妇也在京城,自然要跟他一块回去的。只问贾珍,他的家可在金陵呢。

“还是听圣人调遣吧!”贾珍倒是挺有自知之明,圣人看林海的面子,给自己这么好的肥差,又让自己夺情,自己还敢要东要西的,说出去,不得笑死人,老实的听安排算了。总得给儿子挣份前程出来不是。

林海看向了穆哥儿,穆哥儿可没接到刘睿这方面的许诺,不过,他也是从小在皇家混日子的主,自然不会这时松劲。

“这是舅舅的心腹大患,在坐的都是舅舅的耳目股肱。”

大家此时倒是一齐看向了小呆,在坐的,自然也包括这位,如果跟他一个起跑线,有点伤感了。不过小呆很平静,他压根没把自己当成“在坐”的一部分,这里的一切都跟他无关。

路宽扭了一下身子,似乎有话说,但是想想,最终还是啥话也不说了。

行动真的很顺利,早就准备好了,只要穆哥一声令下,其实穆哥的作用就是剑架子。明白是啥意思不?对林海来说,他要的是剑,谁带着剑,他真一点也不介意。这个行动在林海心里想了n年了,不停的在根本收集到的证据来调整着行动的步骤。又和贾珍,路宽一齐商量了这么久,当年半夜里,突击行动,绿营的兵马一下子全出动,该抓的,该关的,全都落网,当然了,这里指的是盐商。至于官场,那不是林海能管的事。第二天一早,就算扬州的百姓发现了些许不同,却也不知道哪不同了。

ps:可怜的穆哥儿,可爱的小呆,这章里人物有点多,大家觉得看得乱不?

353 被刺

穆哥儿的活却才刚刚开始,对付盐商,对整个江南官场来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大的警示了。扬州知府直接被抓,而盐道自然也逃不掉,直接被分开关在了扬州大牢里。盐商们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们是被关在绿营的木笼子里。他们没有牢房的,总不能把库房腾出来吧?贾珍可不是什么好鸟,直接把各家的衙门的游街的那种原本囚车,都借了来,正副会长待遇比较好,一人占一间,不过他们得站着;其它人就没那么好运,两三个人关一车的,再差一点的,四五个人一车的,吃喝拉撒睡全一块了。穆哥儿来参观过,在院里,着着一排的囚车,对贾珍的创意表示很惊艳呢。

“珍大哥,你是人才啊!”穆哥儿马上对贾珍肃然起敬了,这法子不是一般人能想的到的。

“王爷谬赞了,不是一下子找不出空房子吗?再说,人这么多,真的关一块了,天这么热,得了病就麻烦了。您说是吧!”贾珍笑道。

这话说得多有水平,天热,人多,真关在房里,万一得了时疫,一个传一个,到时他说得清吗?现在关外头,至少通风不是。说得真比唱得好。

“做得好!”穆哥儿当然知道内里实质,不过,大家若不在这些盐商身上刮下几层皮来,对得起他们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正说着话,突然穆哥儿听到一个东西呼啸而来,正想回头看,他就被贾珍压下,他还担心着,小呆就在跟前,小呆在哪?等一阵的忙乱之后,他终于出来了,爬出来。

“没……没事吧?”

“没事没事,就是行刺。”小呆看看受伤的手。流的是黑血,看来刚刚的箭上有毒。

“快叫大夫,这怎么办?怎么办?”穆哥儿慌了,小呆是丈母娘的心肝宝贝,真有事,丈母娘能活吃了自己。

“没事没事,娘给了我解毒丸,我刚吃了。不过是得找大夫。”小呆很认真的说道,不过他每次说话都很认真,他就没有不认真的时候。

“你哪还受伤了?”穆哥儿真的快哭了。

“姐夫,你受伤了。”小呆指指穆哥儿的后面,穆哥回头,不禁想破口大骂了,谁,谁保护的?一支箭好死不死射在他左边的屁股上。他伸手,真的流血了,此时他方才感到疼。直接就晕过去了!

贾珍表示压力山大了。这些人是来行刺的,但是真不是来行刺穆哥儿的。院子里一堆靶子啊。总算小呆的功夫不错,他接住最开始的那只箭,然后保护穆哥儿的暗卫们马上全出来。虽说小呆是受了点伤,总算抓了几个刺客,其它人看情况不对,就乱射一气,赶紧跑了。

大家真的保护了穆哥儿。谁知道哪有那不长眼的,箭往地上射。还正好到穆哥儿的屁股上。只能说,穆哥儿实在太倒霉了。这也能碰上。

穆哥儿火速被送回了林海的府上,箭上有毒,不过呢他们都是从小在毒汤里泡过来的,特别是穆哥儿,本来就是中毒差点死了,又用更厉害的毒强行压制的,所以他刚刚并没有感觉有多疼,一个是因为真没顾上,二也真的是,伤得真不太重,可能是那箭遇到什么了,然后中途转向,于是正好掉在了他的屁股上。而他晕,好吧,算是晕血吧。

后宅这些天倒是很平静,大家都在收拾东西,住了这么多年,就算当初他们没把大件的东西搬到江南来,但这些年,家里这么多人,不断的置办下来,也有不少了。谁让贾敏习惯跟贾母一样,坚信着,孩子们要贵养,不然怎么体现几世贵族的风范。不好不贵的根本不让孩子们用,孩子们都去了艾若家。但大型的家具却又不能跟着带去,于是也就留下了。本来想说,卖了算了。不过这些都是上好的木料。林海的位置这么重要,这些年盐商们真没少巴结,这样的好木料木工真不多见,放出去,将来想买都没地买去,想来想去,只能一一打包,送回京城。

贾敏身子不好,这些琐碎的事,自然是贾瑗做了,安排好了,正是看库房的单子,结果外头来报,东平郡王受伤了。

别看只隔内外院,但是呢,消息可真经了三个人,就变了味了。于是十几个人行刺,琏二爷舍身相救,但穆哥儿还是中箭,要知道,箭上是有巨毒的……

虽然这些话分开看,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合在一块,就全然不是那回事了。贾瑗盯着账本,刚刚沾了墨的笔,墨汁掉到了账本上。

“姑娘!”

“没事,账册弄污了,清理一下。”

“是,姑娘要不要……”后头的关姑姑轻轻的问道。就算是贾瑗从来都没提过穆哥儿,但是,此时,穆哥儿受伤了,作为未婚妻,再守礼,此时在没人照顾的情况下,她到前院去关切一下的。再说,正好也借机会见见,两人订婚这么长时间了,京里的嫁妆早就备下了,结果这两人都不急,关姑姑他们却有些急了,一路陪着贾瑗走过,她们真的把贾瑗当成自己的孩子,后半生的依靠的,自然希望她能好。

“今儿姑父没事,在陪伴姑母,我想去看看师父,叫人套车。”贾瑗却提出了相反的意思,她在这时要出府,要去找那个老尼姑。关姑姑真的想哭了。

“姑娘!”

“我去跟姑父,姑母道别,你们收拾一下,我想在庵里住几天。”她却不想多说了,直接起身去向贾敏夫妇告别。

贾敏虽说身体不太好,但也不至于说真的卧床不起,况且听说丈夫可以回京了,她能见到子女了,她精神好多了。但是听说贾瑗要去见云尼师太,贾敏真的郁闷了。她自己虽说到处捐香油钱,但是不代表她真的是信徒。而她很清楚,嫂子也不是,怎么贾瑗就是了?林海也说过,小姑娘家,不要天天跟那些僧尼道在一块。容易移了性情。只是贾瑗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她听贾瑗的差不多,贾瑗怎么会听自己的。

“你姑父听说穆哥儿受了伤,去看他了,小呆也受了伤,你纵是不看穆哥儿,也该去看看小呆不是。”贾敏不想问她为何此时要去庵里,但是还是劝了一下。

贾瑗想想。对贾敏福了一福,退出去,让人问清了小呆在哪,她好过去。大家一下都兴奋起来,林海夫妇信任贾瑗,这些年,大多是贾瑗帮着贾敏管家,看孩子,说实话,其实。林家的人根本没多想,这不是家里的姑娘。现在听说姑娘要去前院了,连忙飞快的去报林海,林海也是有心人,把人全赶了,让小呆就在穆哥房里,这才让人去请贾瑗。

别看穆哥儿来了这些日子,她只吩咐安排了客房。小呆和他住一院,所以穆哥儿具体住在哪个房间,她还真不知道。当然,主从有别,以穆哥儿了身份,自然要住在正房的,而小呆自然是厢房。但是穆哥儿自己很喜欢东厢的书房,结果他主动要求住在书房里。而小呆自己无所谓住哪,他就住西厢去了。

这点小事,怎么会报到贾瑗这儿来,她被引进了东厢,但进去之前,还是看了正房一眼,但只是一瞟,便提裙进了生人回避的东厢。

林海起身,对她笑了笑,“琏儿没事,只是手划伤了。”

“小呆!”贾瑗看向了老实坐在床边的小呆,小呆咧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